生理学练习题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617686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295 大小:176.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理学练习题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5页
生理学练习题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5页
生理学练习题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5页
生理学练习题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5页
生理学练习题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理学练习题书.docx

《生理学练习题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学练习题书.docx(29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理学练习题书.docx

生理学练习题书

第一章绪论习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生理学是:

A.动物学的分支B.植物学的分支

C.生物学的分支D.病理学的分支

E.解剖学的分支

2.人体生理学是研究:

A.人体物理变化的规律

B.人体化学变化的规律

C.正常人体功能活动的规律

D.异常人体功能活动的规律

E.人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3.内环境的稳态是指:

A.维持细胞外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B.维持细胞内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C.维持细胞内液化学成分相对恒定

D.维持细胞内液理化性质相对恒定

E.维持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相对恒定

4.机体中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指:

A.细胞外液B.细胞内液

C.脑脊液D.组织液

E.血浆

5.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方式是:

A.体液调节B.自身调节

C.正反馈调节D.负反馈调节

E.前馈控制

6.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反射B.非条件反射

C.条件反射D.反馈

E.前馈

7.反射弧的效应器的主要功能是:

A.接受刺激B.整合分析信息

C.产生反应D.传导信息

E.接受刺激与产生反应

8.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是由于: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D.旁分泌调节

E.神经一体液调节

9.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作用,主要是通过: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

C.正反馈D.前馈

E.自身调节

10.在下列各种情况中,属于自身调节的是:

A.血糖水平维持相对恒定

B.血液pH值维持相对恒定

C.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D.全身血压维持相对恒定

E.当平均动脉压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肾血流量维持相对恒定

11.心肌的初长度对收缩力量的调节作用属于:

A.局部神经调节B.体液中ATP的作用

C.等长自身调节D.异长自身调节

E.正反馈调节

12.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A.排尿反射B.分娩过程

C.血液凝固D.减压反射

E.动作电位去极化期的Na+内流

13.下列关于负反馈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一个闭环系统

B.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无关

C.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反

D.反馈信号能减弱控制部分的活动

E.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形式

14.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过程属于: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D.正反馈

E.负反馈

15.下列反射中存在正反馈调节的是:

A.腱反射B.肺牵张反射

C.减压反射D.排尿反射

E.屈肌反射

16.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正反馈调节的是:

A.体温调节B.排尿反射

C.肺牵张反射D.血糖浓度的调节

E.减压反射

17.正反馈调节的作用是使:

A.人体血压稳定

B.人体体液理化特性相对稳定

C.人体活动按某一固定程序进行,达到某一特定目标

D.体内激素水平不致过高

E.体温保持相对稳定

18.通过条件反射方式发动体温调节的是:

A.稳态B.正反馈

C.负反馈D.前馈

E.神经调节

B型题:

A.传出神经B.效应器

C.感受器D.反射中枢

E.传入神经

1.心迷走神经和心交感神经属于

2.平滑肌和心肌属于

3.皮肤黏膜的游离神经末梢属于

4.肌梭属于

5.躯体运动神经属于

6.窦神经和主动脉神经在减压反射中属于

A.正反馈B.负反馈

C.前馈D.非自动控制

E.自身调节

7.分娩过程是

8.血液凝固过程是

9.食物进入口腔前的唾液分泌是

X型题:

1.下列关于稳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维持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恒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B.稳态是机体的各种调节机制维持的一种动态平衡状态

C.负反馈调节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途径

D.稳态是指内环境理化性质静止不变

E.稳态是维持细胞正常功能的必要条件

2.反射弧的组成部分是:

A.感受器B.效应器

C.传入神经D.传出神经

E.反射中枢

3.下列情况中,不属于自身调节的是:

A.一定范围内心肌纤维初长度愈长,收缩强度愈大

B.人过度通气后,呼吸暂停

C.动脉血压升高时,肾血流量相对稳定

D.血浆pH值上升时,尿中H+排出减少

E.人在寒冷气候中出现寒战

4.正反馈调节的特点是:

A.破坏原先的平衡状态

B.能使整个系统处于再生状态

C.体内的控制系统绝大多数都是正反馈控制系统

D.在病理情况下出现较多

E.是一个开环系统

5.下列生理过程属于正反馈的有:

A.排尿B.血压相对恒定的维持

C.分娩过程D.凝血过程

E.骨骼肌的收缩

二、名词解释:

1.内环境(internalenvironment)

2.稳态(homeostasis)

3.负反馈(negativefeedback)

4.正反馈(positivefeedback)

三、简答题:

1.内环境稳态有何生理意义?

2.负反馈调节有何生理意义?

3.前馈有何生理意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型题:

1.C2.C3.E4.A5.D6.A7.C8.E9.B

10.E11.D12.D13.B14.E15.D16.B17.C18.D

B型题:

1.A2.B3.C4.C5.A6.E7.A8.A9.C

X型题:

1.ABCE2.ABCDE3.BDE4.ABD5.ACD

二、名词解释:

1.内环境(internalenvironment):

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2.稳态(homeostasis):

内环境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3.负反馈(negativefeedback):

反馈信息对控制部分产生抑制,使其活动减弱的反馈。

4.正反馈(positivefeedback):

反馈信息使控制部分活动加强,起加强控制信息作用的反馈。

三、简答题:

1.内环境稳态对保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提供机体细胞生命活动必要的各种理化条件,使细胞各种酶促反应和生理功能正常进行;为细胞新陈代谢提供各种营养物质,并通过循环系统运走细胞的代谢产物,保证了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2.负反馈调节在机体内普遍存在,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方式。

机体多数生理功能的调节是通过负反馈调节实现的,例如体内多种激素正常水平的维持,人体正常血压相对稳定的调节等。

负反馈调节的生理意义在于使某种生理功能保持相对稳定。

3.前馈使控制部分输出变量在出现偏差前就得到了纠正,能及时调节受控部分的活动,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更加准确、稳定、适时和适度。

前馈无波动性,能避免负反馈调节的被动性和反应的滞后及波动性,更好地参与稳态的维持。

前馈控制系统可使机体的反应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和预见性。

第二章细胞生理习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是一个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半透性膜

B.细胞膜的结构是以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

C.细胞膜是细胞和它所处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必经场所

D.细胞膜是接受细胞外的各种刺激、传递生物信息,进而影响细胞功能活动的必由途径

E.水溶性物质一般能自由通过细胞膜,而脂溶性物质则不能

2.对单纯扩散速度无影响的因素是:

A.膜两侧的浓度差B.膜对该物质的通透性

C.膜通道的激活D.物质分子量的大小

E.物质的脂溶性

3.人体内O2和CO2跨膜转运的方式是:

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D.出胞

E.入胞

4.关于对易化扩散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主动转运

B.由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

C.部分以“载体”为中介

D.部分以“通道”为中介

E.被动转运

5.载体扩散的饱和现象是因为:

A.跨膜梯度降低B.疲劳

C.能量匮乏D.载体数量决定的转运极限

E.载体数减少

6.产生生物电的跨膜离子移动是属于:

A.单纯扩散B.主动转运

C.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D.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

E.入胞

7.Na+的跨膜转运方式是:

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D.出胞和入胞

E.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

8.肾小管液中的葡萄糖重吸收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是通过:

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D.继发性主动转运

E.入胞

9.肠上皮细胞由肠腔吸收葡萄糖是通过:

A.主动转运B.继发性主动转运

C.易化扩D.单纯扩散

E.入胞

10.关于钠泵生理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A.钠泵能逆着浓度差将进入细胞内的Na+移出胞外

B.钠泵能顺着浓度差使细胞外的K+移入胞内

C.由于从膜内移出Na+,可防止水分子进入细胞内

D.钠泵的活动造成细胞内高K+,使许多反应得以进行

E.钠泵的活动可造成膜两侧的离子势能储备

11.在一般生理情况下,每分解一个ATP分子,钠泵能使:

A.二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三个K+移入膜内

B.三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二个K+移入膜内

C.二个Na+移入膜内,同时有二个K+移出膜外

D.三个Na+移入膜内,同时有二个K+移出膜外

E.二个N2+移入膜内,同时有三个K+移出膜外

12.细胞膜内外正常Na+和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

A.膜在安静时对K+通透性大

B.膜在安静时对Na+通透性大

C.Na+、K+易化扩散的结果

D.膜上Na+-K+泵的作用

E.膜兴奋时对Na+通透性增加

13.G-蛋白是下列何物质的简称:

A.鸟苷酸结合蛋白B.腺苷酸结合蛋白

C.三磷脂肌醇D.转录调节因子

E.鸟苷酸环化酶蛋白

14.不属于第二信使的物质是:

A.cAMPB.三磷酸肌醇(IP3)

C.二酰甘油(DG)D.cGMP

E.肾上腺素

15.cAMP作为第二信使,它的主要作用是激活:

A.腺苷酸环化酶B.G-蛋白

C.蛋白激酶AD.蛋白激酶C

E.蛋白激酶G

16.在化学信号跨膜传递过程中,可激活腺苷酸环化酶的是:

A.DGB.cAMP

C.IP3D.G-蛋白

E.Ca2+

17.膜结构中,促使磷脂酰二磷酸肌醇分解生成IP3和二酰甘油(DG)的物质是:

A.G-蛋白B.磷脂酶C

C.蛋白激酶CD.腺苷酸环化酶

E.鸟苷酸环化酶

18.静息电位产生的基础是:

A.细胞内高Na+且细胞膜对Na+有较大通透性

B.细胞外高Na+且细胞膜对Na+有较大通透性

C.细胞外高Ca2+且细胞膜对Ca2+有较大通透性

D.细胞外高K+且细胞膜对K+有较大通透性

E.细胞内高K+且细胞膜对K+有较大通透性

19.下列离子中,细胞膜在静息情况下对其通透性最大的是:

A.Cl-B.Na+C.K+D.Ca2+E.Mg2+

20.安静时细胞膜内K+向膜外移动是由于:

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D.出胞作用

E.入胞作用

21.当达到K+平衡电位时:

A.膜两侧K+浓度差为零

B.膜外K+浓度大于膜内

C.膜两侧电势差为零

D.膜两侧的电化学势差为零

E.膜外的电化学势差大于膜内

22.在静息时,细胞膜外正内负的稳定状态称为:

A.极化B.去极化

C.倒极化D.复极化

E.超极化

23.静息电位实测值略小于K+平衡电位理论值,是因为:

A.测量误差B.理论计算方法需修正

C.K+外流不够D.静息时膜对Na+少量通透

E.少量蛋白质外流

24.关于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形成机制,错误的是:

A.细胞外的K+浓度小于细胞内的K+浓度

B.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低

C.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

D.加大细胞外K+浓度,会使静息电位绝对值加大

E.细胞内的Na+浓度低于细胞外Na+浓度

25.降低细胞外液K+浓度,将使:

A.静息电位增高

B.静息电位降低

C.静息电位增高而锋电位降低

D.静息电位降低而锋电位幅值加大

E.静息电位不变动作电位的超射值增大

26.阈电位是指:

A.细胞膜对K+通透性开始增大的临界膜电位

B.细胞膜对Na+通透性开始增大的临界膜电位

C.细胞膜对K+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

D.细胞膜对Na+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

E.细胞膜对Na+、K+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

27.神经细胞锋电位幅值取决于:

A.刺激的强度B.阈电位水平

C.刺激的持续时间D.静息电位绝对值与超射值之和

E.刺激的强度-时间变化率

28.动作电位的全或无特性是指同一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度:

A.不受细胞外K+浓度的影响

B.不受细胞外Na+浓度的影响

C.与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无关

D.与静息电位无关

E.与Na+通道的状态无关

29.以下关于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的描述,正确的是:

A.动作电位是细胞受刺激时出现的快速而不可逆的电位变化

B.在动作电位的去极相,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

C.动作电位的大小不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

D.动作电位的传导距离随刺激强度的大小而改变

E.不同的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值都相同

30.下列关于神经细胞兴奋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作电位可沿细胞膜传导到整个细胞

B.传导的方式是通过产生局部电流来刺激未兴奋部位,使之也出现动作电位

C.动作电位的幅度随传导距离增加而衰减

D.传导速度与神经纤维的直径有关

E.传导速度与温度有关

31.动作电位去极化期的Na+内流和复极化期的K+外流属于:

A.单纯扩散B.载体中介的易化扩散

C.通道中介的易化扩散D.入胞作用或出胞作用

E.主动转运

32.人工减少细胞浸浴液中的Na+浓度,神经动作电位的幅度:

A.不变B.加大

C.减小D.先加大,后减少小

E.先减少,后加大

33.神经细胞锋电位上升支的离子机制是:

A.Na+外流复极化B.Na+内流去极化

C.K+外流复极化D.K+内流去极化

E.Ca2+内流超极化

34.细胞受刺激兴奋时,膜内电位负值减小,称作:

A.极化B.去极化

C.复极化D.超极化

E.反极化

35.去极化过程中Na+通道“再生性”开放的结构基础是:

A.电压依从性Na+通道B.“全或无”性通道

C.化学依从性Na+通道D.受体活化Na+通道

E.机械门控性Na+通道

36.膜的去极化表现为:

A.细胞未受刺激时膜两侧内负外正的状态

B.膜电位绝对植加大

C.膜电位绝对值减小

D.膜电位绝对值先减少再增大

E.膜电位绝对值先增大再减小

37.在去极化过程中,膜片钳记录到的单个Na+通道:

A.逐渐地开放或关闭B.开放和关闭很快

C.始终处于开放状态D.开放的持续时间一定

E.开放程度与膜电位差相关

38.在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复极相中,通透性最大的离子是:

A.K+B.Na+C.Ca2+D.Mg2+E.Cl-

39.神经细胞锋电位下降支的离子机制是:

A.Na+外流复极化B.K+外流复极化

C.Ca2+外流复极化D.K+内流去极化

E.Cl-内流复极化

40.峰电位由顶点向静息电位水平方向变化的过程称为:

A.极化B.去极化

C.超极化D.复极化

E.反极化

41.当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由-90mV变化为-100mV时称为:

A.去极化B.超极化

C.反极化D.复极化

E.除极化

42.常用的K+通道阻断剂是:

A.河豚毒B.四乙基铵C.哇巴因D.异搏定

43.Na+通道的阻断剂是:

A.阿托品B.河豚毒

C.美洲箭毒D.四乙基铵

E.六烃季铵

44.电紧张性扩布的特点是:

A.跳跃传导B.通过局部电流传导

C.传导的距离远D.不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E.随着距离增加而迅速衰减

45.下列对局部反应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电位大小随刺激强度而改变

B.可进行空间总和

C.可进行时间总和

D.是全或无的

E.有电紧张性扩布

46.有髓神经纤维的传导特点是:

A.单向传导B.传导速度慢

C.衰减性传导D.跳跃式传导

E.离子跨膜移动总数多

47.机体对环境变化作出反应的基础是:

A.能量供应B.运动器官

C.兴奋性D.感觉器官

E.神经系统

48.可兴奋组织对刺激发生兴奋反应的能力称为:

A.反应性B.兴奋性

C.兴奋D.反应

E.反射

49.刺激引起兴奋的基本条件是使跨膜电位达到:

A.阈电位B.峰电位

C.负后电位D.正后电位

E.局部电位

50.各种可兴奋组织产生兴奋的共同标志是:

A.肌肉收缩B.腺体分泌

C.神经冲动D.动作电位

E.局部电位

51.通常用作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

A.阈电位B.阈强度

C.基强度D.刺激强度对时间的变化率

E.动作电位的幅度

52.细胞在一次兴奋后,其兴奋性会出现周期性变化,其中兴奋性最低的时期是:

A.绝对不应期B.有效不应期

C.相对不应期D.超常期

E.低常期

53.在神经纤维一次兴奋后的相对不应期时:

A.全部Na+通道失活

B.较强的刺激也不能引起动作电位

C.多数K+通道失活

D.部分Na+通道失活

E.膜电位处在去极过程中

54.组织细胞处于相对不应期,其兴奋性为:

A.零B.低于正常

C.高于正常D.正常水平

E.无限大

55.神经纤维中相邻两个锋电位的时间间隔至少应大于:

A.相对不应期B.绝对不应期

C.超常期D.低常期

E.相对不应期和绝对不应期之和

56.神经纤维在单位时间内所能产生和传导的动作电位的最大数取决于:

A.刺激的频率B.组织的兴奋性

C.锋电位的幅度D.绝对不应期的长短

E.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

57.连续刺激不能使动作电位波形叠加的原因是:

A.刺激强度不够B.刺激频率不够

C.存在不应期D.细胞能量不足

E.离子分布的恢复需要时间

58.下列关于兴奋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机体对环境变化产生的反应能力,称为兴奋性

B.兴奋性是生物体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生命的基本表现之一

C.可兴奋组织接受刺激后,具有产生兴奋的特性,称为兴奋性

D.环境变化时,机体生化机能随之变化的能力

E.兴奋性是机体在接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59.绝对不应期为2ms的蛙坐骨神经,每秒最多能传导的冲动次数是:

A.1000B.750C.500D.250E.50

60.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化学递质是:

A.肾上腺素B.乙酰胆碱

C.多巴胺D.5-羟色胺

E.去甲肾上腺素

61.运动终板膜上的胆碱能受体是:

A.M受体B.N2受体

C.α受体D.β受体

E.H2受体

62.运动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属于:

A.单纯扩散B.主动转运

C.出胞作用D.载体中介的易化扩散

E.通道中介的易化扩散

63.当动作电位传到运动神经末梢时,可引起接头前膜的:

A.Na+通道关闭B.K+通道关闭

C.Ca2+通道开放D.K+和Na+通道开放

E.Cl-通道开放

64.终板膜位于:

A.传出神经纤维末稍处

B.运动神经纤维末稍处

C.心肌细胞膜上

D.平滑肌细胞膜上

E.骨骼肌细胞膜上

65.兴奋通过神经-肌肉接头时,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使终板膜:

A.对Na+、K+通透性增加,发生超极化

B.对Na+、K+通透性增加,发生去极化

C.仅对K+通透性增加,发生超极化

D.仅对Ca2+通透性增加,发生去极化

E.对乙酰胆碱通透性增加,发生去极化

66.关于终板电位的论述,错误的是:

A.具有全或无性质

B.其大小与神经末稍释放的乙酰胆碱量成正相关性

C.无不应期

D.可总合

E.可以电紧张形式向周围传播

67.运动神经兴奋时,进入轴突末梢的量与囊泡释放的量呈正变关系的离子是:

A.Ca2+B.Mg2+C.Na+D.K+E.Cl-

68.“量子式释放”的机制是:

A.神经末梢释放光量子

B.递质释放量是单个囊泡内递质含量的整数倍

C.单个囊泡释放递质的量与Ca2+浓度有关

D.囊泡的大小不均匀

E.囊泡所含递质量不均匀

69.安静时运动神经末稍的囊泡:

A.不释放乙酰胆碱

B.有少数囊泡随机释放

C.有少数囊泡依次轮流释放

D.每秒钟约有107个乙酰胆碱分子释放

E.每秒钟约有200~300个囊泡释放

70.在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传递中,清除乙酰胆碱的酶是:

A.ATP酶B.胆碱酯酶

C.单胺氧化酶D.磷酸二酯酶

E.腺苷酸环化酶

71.筒箭毒能阻断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是由于其:

A.增加乙酰胆碱的释放量

B.增加胆碱酯酶的活性

C.减少乙酰胆碱的释放量

D.占据终板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

E.加速乙酰胆碱的重摄取

72.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可使:

A.乙酰胆碱释放量减少B.乙酰胆碱释放量增加

C.胆碱酯酶活性降低D.胆碱酯酶活性增强

E.骨骼肌终板处的乙酰胆碱受体功能障碍

73.神经-肌接头传递的阻断剂是:

A.阿托品B.胆碱酯酶

C.美洲箭毒D.六烃季铵

E.四乙基铵

74.骨骼肌收缩和舒张的基本功能单位是:

A.肌原纤维B.细肌丝

C.肌纤维D.粗肌丝

E.肌小节

75.与肌细胞的横管系统相通的是:

A.细胞内液B.细胞外液

C.纵管系统D.终末池

E.肌小节

76.骨骼肌细胞中横管的功能是:

A.Ca2+的贮存库

B.Ca2+进出肌纤维的通道

C.营养物质进出肌细胞的通道

D.将电兴奋传向肌细胞内部

E.使Ca2+和肌钙蛋白结合

77.肌细胞中的三联管结构指的是:

A.每个横管及其两侧的肌小节

B.每个横管及其两侧的终末池网

C.横管、纵管和肌质

D.每个纵管及其两侧的横管

E.每个纵管及其两侧的肌小节

78.骨骼肌的肌质网终末池可贮存:

A.Na+B.K+C.H+D.Cl-E.Ca2+

79.安静时阻碍肌纤蛋白同横桥结合的物质是:

A.肌钙蛋白B.肌凝蛋白

C.肌纤蛋白D.钙调蛋白

E.原肌凝蛋白

80.骨骼肌中的收缩蛋白包括:

A.肌纤蛋白B.肌凝蛋白

C.肌凝蛋白和肌纤蛋白D.肌凝蛋白和原肌凝蛋白

E.肌凝蛋白和肌钙蛋白

81.骨骼肌中的调节蛋白是指:

A.肌钙蛋白B.肌凝蛋白

C.原肌凝蛋白D.原肌凝蛋白和肌凝蛋白

E.原肌凝蛋白和肌钙蛋白

82.骨骼肌中Ca2+的结合位点是:

A.肌纤蛋白B.原肌凝蛋白

C.肌凝蛋白D.肌钙蛋白亚单位

E.横桥

83.肌肉被动拉长时:

A.明带增宽、H带缩短B.暗带增宽、H带增宽

C.明带增宽、H带增宽D.暗带变窄、H带增宽

E.明带不变、暗带增宽

84.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的关键部位是:

A.肌膜B.肌质网

C.横管系统D.纵管系统

E.三联管结构

85.在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离子是:

A.Na+B.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环境科学食品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