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课内古诗词20首 鉴赏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961169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课内古诗词20首 鉴赏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考语文课内古诗词20首 鉴赏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考语文课内古诗词20首 鉴赏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考语文课内古诗词20首 鉴赏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考语文课内古诗词20首 鉴赏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课内古诗词20首 鉴赏答案.docx

《中考语文课内古诗词20首 鉴赏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课内古诗词20首 鉴赏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语文课内古诗词20首 鉴赏答案.docx

中考语文课内古诗词20首鉴赏答案

中考语文课内古诗词(20首)——鉴赏答案

  一)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作者是___B__

  A.王维B.孟浩然

  C.杜甫D.崔颢

  2.诗中的“涵虚”的含义是__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__,“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描绘出了洞庭湖_浩淼的水势,一望无垠的湖水与天空浑然一体_的景象。

  3.“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运用比喻,表现了自己有愧于圣明之世,希望得到张丞相的引荐之意。

  4.下列对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D_

  A.“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对仗工整,语言凝炼质朴,气象宏大,以动态展示洞庭湖水气势和力量。

  B.“欲济无舟楫”运用比喻,写出了自己无人引荐,不能出仕的心情。

  C.诗歌后四句主要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

  D.“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写出诗人淡泊之志,隐逸之情。

  5.下列对作品理解错误的一项是_D_

  A.这是一首向高官展示自己的才华志向以求得到推荐的诗作。

  B.诗歌的前四句描写了洞庭湖的雄伟景象。

  C.诗歌的后四句主要表达作者的政治抱负。

  D.全诗的精华是后四句,它使得本诗广为流传。

  

(二)登高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这首诗选自_《望岳》_,作者是_唐_朝诗人__杜甫__。

  2.诗中的“岱宗”是指_泰山_。

“决眦”的意思是_极力张大眼睛_,

  “凌绝顶”的“凌”意思是_登上_。

  3.“齐鲁青未了”一句写出了泰山__青翠绵延,一望无际的景色。

__

  4.“造化钟神秀”应解释为__大自然把一切神奇秀丽都汇聚到这里。

__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抒发了诗人__不怕困难、积极进取,敢于攀登__的精神,使主题得以升华。

  6.下列对诗句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C)

  A.诗歌的前六句写尽泰山景色,突出了泰山的气势,流露出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B.本诗是诗人在青年时期写的,抒发了诗人不甘平庸,奋力攀登人生高峰的雄心壮志。

  C.诗歌的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虽表现了诗人志向远大,但也反映出未经磨难而有些年少轻狂之意。

  D.全诗通篇以“望”字统摄,却不着一个“望”字,情景交融,意境开阔,格调高昂。

  (三)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本诗作者是宋朝的苏轼(人名)

  2.诗歌是怎样体现题目中“初晴后雨”几个字的?

  作者在诗中先写“晴方好”,后写“雨亦奇”,二者不偏废。

  3.空蒙的诗中的意思是细雨迷茫的样子。

  4.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C)

  A.“水光潋滟晴方好”,是描写西湖晴天的美丽波光。

  B.“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了雨天西湖四周的山色。

  C.“欲把西湖比西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西湖美的神韵。

  D.“淡妆浓抹总相宜”表明西湖不管晴姿还是雨态都非常美丽。

  (四)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本诗作者是唐朝的崔颢(人名)

  2.诗中写以往传说的句子是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3.作者思绪纵接千古、概括世事茫茫的句子是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4.“萋萋”在诗中的意思是形容草木长得很茂盛。

  5.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B)

  A.“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从楼的命名由来起笔使诗篇产生了令人神往的艺术魅力。

  B.“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写登临时见到江天相接处,举目皆是亘古不变的白云,富有喜悦之感。

  C.“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写作者登临黄鹤楼,极目远眺四周,所见到的美景。

  D.“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表明作者见到黄鹤楼边的夕阳晚照、满江烟波,引起深深思乡愁情。

  (五)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本诗作者是唐朝的王维,他被称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本诗选自《王右丞集》。

  2.诗歌中以动衬静、声音和颜色相间的句子是: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3.从原诗中找句子,给诗题“山居秋暝”中每个字都配一句诗。

  山:

空山新雨后;居:

王孙自可留;

  秋:

天气晚来秋;暝:

明月松间照;

  4.“春芳歇”在诗中的意思是春天的芳华凋谢了。

  5.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D)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描绘了空旷、凄凉的秋天晚景。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写了明月的皎洁,泉水的清澈。

  C.“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描绘出浣纱女子归来的欢乐的情景。

  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表明作者想把像春天一样的美景留住。

  

  

  (六)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写出能表示地点的诗句: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2.写出能直接体现作者送别友人的诗句: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3.颔联“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一句中,用“孤蓬”比喻远行的朋友此地一别之后,就要像蓬草那样,随风飞逝,万里飘泊,踪迹难寻了。

  4.尾联“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一句中,既描写了人物的动作,

  又穿插了“班马”的鸣叫声,以此表现诗人悲凉的心境。

  5.这首诗感情真挚而又豁达乐观,表达出作者珍惜友情,依依惜别的情感。

  6.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

  A.“送”字统领了诗人在整首诗歌中的情感。

  B.“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中的“孤蓬”是比喻。

  C.“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中的“游子”“故人”一指友人、一指自己。

  D.“萧萧班马鸣”借着班马鸣叫表达离别之情。

  7.本诗的作者是唐朝的李白,他的是个具有A(A.浪漫B.沉郁C.细腻D.工整)特点的诗人。

  (七)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本诗的作者是唐朝的杜甫,他的诗歌具有B(A.粗犷B.沉郁C.细腻D.浪漫)的特点。

他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

他被后人称作“诗圣”。

  2.找出能直接说明作者登高的诗句。

  百年多病独登台。

  3.找出诗中能体现作者长期飘零、贫病交加的诗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4.本诗前两联写景,写的是秋天江边萧瑟之景,突出秋天_肃杀(空寂、凄凉)(限两字)的特点;后两联抒情,抒的是个人贫病孤愁、壮志难酬、忧国伤时之情。

  5.对诗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理解正确的一项是(C)A.“风急天高”是诗人写自身在江边冬日的感受。

  B.“猿啸哀”是作者想象所致,为了增加肃杀之感。

  C.“渚清沙白”用色彩描写了江边的景色。

  D.诗句中的每件景物,都写得富有勃勃生气。

  5.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

  A.这是一首景象苍凉阔大而气势浑厚悲怆的七言律诗。

  B.本诗写景有工笔细描也有大笔写意,显得自然而开阖自如。

  C.“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情景交融,但并非对偶句。

  D.诗歌情景浑然一体,借景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和老病孤愁的感情。

  (八)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本诗的作者是唐朝的白居易,他和元稹同创了体裁名称为“新乐府”的诗歌。

  2.找出能直接说明卖炭翁劳动地点的诗句。

  

(1)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2)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3)__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3.找出诗中描写卖炭翁烧炭和运送木炭艰辛的诗句。

  

(1)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2)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3)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4.“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这两句诗写出了卖炭翁_饱经风霜,孤苦伶仃的劳动者_的形象。

  5.“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

”“黄衣使者”是指_皇宫内的太监_,“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

写出了官吏们不可一世、骄横_的丑态。

  6.对诗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B)

  A.“翩翩两骑”是对宫使形象的赞美。

  B.“黄衣使者白衫儿”是宫使服饰的描写。

  C.句子使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来写宫使。

  D.“骑”指宫使跨坐在马上的动作、姿势。

  7.“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这两句诗既写出了卖炭翁舍不得却也无可奈何,又表达了诗人对卖炭翁同情的思想感情。

与此诗句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句子“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8.诗歌写卖炭翁矛盾心理的句子是“可怜身上衣正单,_心忧炭贱愿天寒_”。

反映了卖炭翁担心炭价太低,只盼望天气更加寒冷的思想感情。

  8.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B)

  A.这是一首新乐府诗,以叙事为主。

  B.本诗主要靠写景来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

  C.诗歌深刻地揭露了“宫市”掠夺人民的罪行。

  D.诗歌倾注着对老百姓深深的同情。

  (九)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作者是唐朝的__刘禹锡__。

题目中的“乐天”是指同时期的另一位诗人__白居易__。

  2.诗中用了两个典故闻笛赋和__烂柯人__。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既表现了惆怅的情感,又__相当达观__,后人通常引用这首诗,赋予它新的涵义,说明__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_。

  4.“长精神”的意思应该是__振作精神__,表现出作者在友人的热情关怀上,表示要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表现出__坚韧不拔的意志。

  5.判断下列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理解的正误:

  

(1)题目中“酬”是作者为了感谢白居易对自己的帮助,通过写诗给友人的报酬。

(×)

  

(2)、“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这两句意思是写自己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

写出了作者长期被贬的愤慨心情。

(√)

  (3)刘禹锡借“烂柯人”这个典故寄托了他对因参与政治改革而被害致死的老友的怀念。

(×)

  (4)刘禹锡通过这首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