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阅读复习建议.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960999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六年级阅读复习建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学六年级阅读复习建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学六年级阅读复习建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小学六年级阅读复习建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小学六年级阅读复习建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六年级阅读复习建议.docx

《小学六年级阅读复习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六年级阅读复习建议.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六年级阅读复习建议.docx

小学六年级阅读复习建议

小学六年级阅读复习建议

          

 

进行阅读复习,最耗时、费力、无效的方法便是以回顾课文内容为主,将课文重新串讲一遍。

学生在复习中除了回想起一些故事情节之外,几乎没有其他收获。

正确的复习方法应是:

首先定准复习目标,即根据课标要求罗列出应强化提升的阅读能力训练点,然后根据能力训练目标,从教材中寻找恰当例子进行专项训练,最后拓展到课外,从其他读物中选择恰当例文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迁移运用能力,最终确保学生形成各项独立阅读能力。

一、根据课标要求,把握好阅读能力训练点

 小学毕业之前,学生应达标的阅读能力大致有以下25项:

1、默读具有一定速度,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2、能联系上下文推测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

 3、能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

     4、能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5、能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及其表达效果。

6、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7、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8、能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9、能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10、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1、 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

12、能简单描述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感受。

13、初步学会感受作品中的形象。

14、能初步感受、赏析作品中精彩的语言。

15、能掌握略读、浏览的方法。

1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

17、阅读说明性文章能了解文章基本说明方法。

18、阅读诗歌能大体把握诗意。

19、阅读诗歌能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

20、阅读诗歌能体会诗歌的情感。

21、诵读诗文能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22、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并学会筛选、整理所搜集的资料。

23、能体会句号与逗号,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2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并学习运用。

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

25、落实课外阅读要求并进行相关测查。

二、以1--5、7、9、14、22项为例,谈阅读能力训练建议

第1项 默读有一定速度,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复习时应找一些课外阅读文章进行限时阅读。

这些文章要有一定的篇幅。

阅读之后出一些理解文意的基本题目,测查学生在规定时间是否读懂了文章。

要改变部分学生逐字阅读的习惯。

训练学生一眼看到词、看到句,边阅读边提取重要信息进行快速小结,遇到不懂之处,联系上下文推测的能力和习惯。

在训练此项能力时,要特别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学生往往在随意阅读时,能很快读懂文意,但在考场上由于限时的压力,心情紧张,本来可以读懂的内容也读不懂了,所以训练时要培养学生排除一切干扰因素,全身心投入地享受阅读的阅读状态,只有心情放松,才可能又好又快地读懂文章。

第2项 能联系上下文推测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

此项能力的核心是“推测”二字。

训练中要将推测时从上下文提取有用信息,在头脑中分析的过程展示出来,实实在在训练学生的推测能力,如果只出示答案,能力是无法提高的。

例:

联系上下文推测下面语段中带点词语的意思:

举世闻名的高等学府——美国耶鲁大学举行三百年校庆盛典,耶鲁大学校长西装革履登台致辞。

人们总以为他将作一场一两个小时的洋洋洒洒的讲演。

谁知这位银发老人只用不到一分钟、寥寥一百字,回顾了这座世界名牌大学三百年的辉煌。

这篇致辞译成中文,实在短的令人叫绝。

精彩的美轮美奂。

“洋洋洒洒”的词义完全可以通过从上下文提取有用信息推测获得。

阅读全文后,我们会很容易发现,第二句中“一两个小时、洋洋洒洒”与第三句中“不到一分钟、寥寥一百多字”意思相反,那么,“一两个小时”与“不到一分钟”相对应,“洋洋洒洒”就该与“寥寥一百多字”相对应。

据此分析,“洋洋洒洒”就一定有篇幅很长的意思;再结合段中“举世闻名”“三百年”“盛典”“西装革履”等词语所烘托的气氛,我们便可以继续猜测“洋洋洒洒”可能还有“很有气势”的意思。

训练中就要这样把推测的过程展示出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3项 能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

第4项 能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训练这两项能力时要特别关注词义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所发生的变化,培养学生敏锐的语言感受力。

例: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窃读记》

“饿狼”、“贪婪”本是带有贬义的词语,形容人贪心、疯狂、不知满足的私欲,但是在这句话中用这两个词语形容读书,让我们想象到了“我”读书如饥似渴的状态,感受到了“我”沉浸在书中无限陶醉与快乐的感觉。

所以这里的“饿狼”与“贪婪”不仅不带有贬义色彩,反而有一种认可、赞美的感情色彩在里面。

在训练中,教师要善于从教材及课外读物中发现可训练的素材,引导学生品味、感受。

第5项 能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及其表达效果

训练此项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语感,训练学生善于发现这些关键词句。

其次要给学生时间,让他们静心体会,并要学习体会的方法:

如在朗读中体会,在想象中体会,在对比中体会,联系上下文体会等。

最后要重视训练把体会所得清楚、具体地表达出来。

只有将这几点都训练到位,学生才能得心应手地应对考试要求。

    例: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

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

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

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丰碑》

在这句话中,有一些关键词句表达效果十分强烈,是它们特别刺痛了将军的心,他们传神地描述了老战士十分令人心疼的样子。

其中“贴”字表达效果尤为强烈。

一个“贴”字,让我们感受到了老战士衣服的单薄破旧;一个“贴”字,让我们感受到了寒风的刺骨、凛冽;一个“贴”字,让我们想象到了老战士临死前身体的痛苦。

由此我们可以推测他临死前的神情应该是十分痛苦才符合常理,但出乎意料的是,他的神情却是“十分镇定,十分安详”,这句话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这样我们便又发现了一个关键的句子,他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神情呢?

他当时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呢?

读到后文“他就是军需处长”时,我们便会恍然大悟。

原来他是最有条件为自己留一件棉衣的人,可在棉衣十分紧缺的情况下,他主动让出了棉衣,让出了生命。

于是,透过这“镇定”“安详”的神情,我们便被他那颗十分善良、十分高尚的心感动了,震撼了。

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及其表达效果就应该这样细致入微地引导学生品析,要把思维过程全部展示出来。

第6项 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文章主要内容概括得好坏,有一个重要的检验标准:

能否让没有看过这篇文章的人看了你的概括对文章内容有较为清晰的了解,同时语言表达应力求准确简洁。

复习中我们应选取不同结构的文章,引导学生发现各自的规律,掌握概括各种结构文章主要内容的不同方法。

如:

并列结构的文章可以将各段主要内容相加得到全文主要内容;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文章应交待清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总之,文体不同,结构不同,概括的方法也不尽相同。

平时教学中,我们不缺少让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的要求,但提出要求后不能一针见血地抓住学生概括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引导,就很难提高其概括质量。

那么,复习中我们应如何抓住学生存在的问题,强化“训练”二字呢?

 例如学生这样概括《田忌赛马》一课的主要内容:

“齐国大将田忌与齐威王赛马,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马对下能马,三场全输了。

后来,田忌采用了孙膑的计策,下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下等马,上等马对中等马,三局两胜赢了比赛。

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这样的概括中,什么内容可以概括得更加简洁,什么内容很关键却没有概括出来。

学生思考后可能概括为:

“齐国大将田忌与齐威王赛马,先用同等马对同等马,结果三场全输了。

但孙膑发现齐威王每一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于是,让田忌再赛时调换马匹出场顺序,结果三局两胜,转败为胜。

教师应引导其他同学发现这两种概括的异同点,体会第二种概括的高明之处,然后继续提出要求,在不缺少重要信息的前提下,能否将语言表达得更具概括性。

在这样的要求下,学生可能概括出:

“在田忌与齐威王赛马过程中,孙膑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在田忌失利的情况下,为田忌出了调换马的出场顺序的计策,结果使田忌在赛马中转败为胜。

教师要引导学生赏析这则概括好在哪里,在概括中不具体摆情节,一个“失利”,一个“转败为胜”将两次赛马的具体情况一笔带过,既不影响表达的清晰程度,又非常简洁,可谓高明。

能力就要在这样的要求与训练中,才能不断提高。

             能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要训练这项能力,教师必须整理、归纳教材中都涉及到哪些基本的表达方法。

例如:

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情的描写反映人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如《少年闰土》《地震中的父与子》

   通过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表现人物特点。

如《军神》《丰碑》

借物喻人的表达手法。

如《白杨》

利用对比形成强烈反差,从而突出人物特点的方法。

如《临死前的严监生》

   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法。

如《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第一段

   体会有特色的开头与结尾。

如《少年闰土》的开头、《凡卡》的结尾

   体会文章中过度、照应的方法。

如《十六年前的回忆》

   体会拟题的方法。

如《军神》《草船借箭》

   通过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方法说明事物。

如《鲸》

   体会明贬实褒,运用反语进行表达的方法。

如《白公鹅》

   体会各种组织材料,安排结构的方法。

如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按时间或地点的变化写,按总分总的结构写,采用倒叙、插叙、补叙等方法来写

   总之,要想训练学生领悟文章表达方法的能力,教师自己必须敏锐地感受到一篇文章在表达上的特色。

在复习中有意识地运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感受、品味这些表达特色的妙处。

如此,学生的阅读能力才会增长,同时学生还会将这些表达方法自觉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从而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

第13项 能初步感受、赏析作品中精彩的语言

   复习中要训练学生发现并赏析文章中精彩语言的能力,同时还要训练学生善于将感受到的东西表达出来。

   例如《草原》一课中,既有华美得令人陶醉的语言,又有极其朴实无华的语言。

华美的语言集中体现在第一段,我们在教学中都非常重视赏析,而朴实的语言又是如何表现其精彩的呢?

如“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也不知怎得就进了蒙古包”“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

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

”等这些看上去笨笨的语言,好似词语贫乏得不能再贫乏,但正是这种表达效果,给了读者十分亲切的感觉,激起了读者强烈的共鸣。

所以有时我们说只有大俗才能大雅。

像这样的语言,我们在复习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品味,去学习。

第22项:

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并学会筛选、整理所搜集的资料。

 

预习中,我们常常要求学生查找资料,但在课堂上学生汇报所查找的资料时,往往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将查找到的资料不加筛选地整体搬上来。

复习中,教师应针对这种情况,有意识地训练学生整理、筛选信息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我们常常布置学生查找与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平湖秋月、雷峰夕照等相关的资料。

课堂交流时,教师要要求学生用笔画出资料中最能体现这一景物特色的语句,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带着自己的感觉介绍给大家。

在这样的要求下,学生便会逐步学会如何使用资料。

以上只是就六年级学生应达标的阅读能力中的部分项目,针对训练什么,如何训练作了粗浅的阐述。

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仅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