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高教思想体系创建.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960615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色高教思想体系创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特色高教思想体系创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特色高教思想体系创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特色高教思想体系创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特色高教思想体系创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特色高教思想体系创建.docx

《特色高教思想体系创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色高教思想体系创建.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特色高教思想体系创建.docx

特色高教思想体系创建

特色高教思想体系创建

  一、要“加快建设”

  第一个关键词是“加快建设”。

为什么要“加快建设”?

我讲三点背景:

  第一,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需要。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们面向未来的战略选择,其关键是要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可以极大地促进科技发展,改善技术贸易条件,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效益。

要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造就一支庞大的高素质创新人才队伍至关重要,高等教育要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建设创新型国家必然要求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目前,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已经列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这标志着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从民间的讨论、学术界的研究变成了政府行为。

在第18次直属高校咨询会议上,一些校长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首先应建设在世界上有影响的、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思想理念体系。

这个观点,在近两年的高等教育强国的讨论中大家取得了共识,都希望加快建设步伐。

我认为,建设这个思想体系也是我们高等教育研究者的重要责任。

  第二,贯彻实施《教育规划纲要》的需要。

《教育规划纲要》是今后很长一段时期我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对今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将会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我曾提出,中国的高等教育又到了一个关键的时候。

《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很多新思想、新观念,也提出了很重要的目标。

《高等教育专题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加快建设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高等教育体系”。

“走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之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已经成为时代赋予我国高等教育崇高庄严的历史使命。

”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我们教育研究者去研究教育理念、教育思想,以更好地贯彻实施《教育规划纲要》;同时,在贯彻和实践过程中也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地总结经验,提升到理论和思想的高度。

所以,《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要求我们加快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以实现《教育规划纲要》的目标。

  第三,多年来我们一直在致力于探索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理念,积累了一定的研究经验,形成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十多年来,我们一直倡导“思想、理念的改革是先导”。

十多年前,我曾在一次100多人的校长会上提出,一场教育思想观念的讨论悄然兴起。

后来,在已提出的“体制改革是关键,教学改革是核心”这两句话后加了一句,即“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改革是先导”。

这不是随意加的一句话,而是在跨世纪的改革进程中,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

  在1992年第4次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上,我们感到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迫切需要理论指导,也需要宏观研究。

1993年,原国家教委高教司组织成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课题组,汇聚了有关省市教委和有关高校领导、知名的教育理论研究专家,如潘懋元、顾明远、刘一凡、王冀生、陈祖福,还包括在座的许多专家等,以及教育行政管理人员3路研究力量,共300多人,历时5年,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研讨工作,先后召开了3次全国性研讨会,出版了三部论文集以及一部专著。

研究成果概括提炼了14大理论要点。

这项研究成果于1999年被评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

这项研究及其成果,对当时及其后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之后,又组织研究了大型课题“20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作为理论要点研究的继续和发展。

  十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等教育思想理念。

从1993年开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的研究,到2001年开始的“20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的研究,再到2008年开展的“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研究。

与此同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从2001年以来持续召开了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推进教育理念研究的不断深化。

十年来论坛的主题本身就是对“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探索。

历届的主题是: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高等教育”、“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加强教育科学研究,促进高等教育创新”、“特色·个性·人才强国战略”、“科学发展观与中国高等教育”、“建设创新型国家与中国高等教育”、“建设和谐文化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开放与中国高等教育”、“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应该说历届论坛的主题都紧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时代主题,抓住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带有宏观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难点和热点问题。

我们从论坛主题的变化就可以看出思想观念变革的轨迹和不断深入的探索历程。

  今天提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是有研究基础和现实需要的,现在进一步加快研究、建设,我个人认为时机已经成熟!

  二、必须坚持“中国特色”

  第二个关键词是“中国特色”。

为什么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

原因有几点:

  第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须。

从党的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来,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都是一以贯之地紧紧抓住和体现这个主题和灵魂。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并把这个论断写入了党章。

不久前召开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

  今天,中国特色,中国道路已经成为13亿中国人民的坚定共识。

在抵御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时,越来越显示出“中国道路”的作用。

国外不少专家学者、政界人士、新闻媒体对中国在这次世界金融危机中的作用予以高度的评价。

评价说,中国经济率先复苏为世界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在这次世界金融危机中展现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赢得了世界的敬意;由此,中国的发展模式也备受瞩目。

  在今年夏季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一些专家学者和政界人士希望通过分析和总结中国发展道路,归纳出对本国和世界有益的经验。

美国经济学家布拉德·塞策说:

“中国及其政策建议得到广泛关注,中国的作用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说:

“中国有很多的经验,不管是在发展方面,在转型方面,还是在解决危机方面,这些经验可以和其他国家共享,这对世界其他国家均会有帮助。

”有舆论认为,中国经验不仅对发展中国家有启发,同时对西方发达国家也有启示。

  反映到高等教育领域,我们今天应该更加坚定地建设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

刘延东同志在2010年7月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20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要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

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们坚持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所以我们的高等教育应该是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

  第二,扩大对外开放,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之必须。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扩大教育开放,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

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需要加大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但还有更深层次、更广泛的意义。

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首先要有国际视野,要站在世界的高度,面向世界来观察和考虑我们的教育;其次要经常关注和研究经济全球化的动向,融入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循环中;第三要研究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文化传统。

我们现在派出的留学生很多的是去国外学习科技、专业知识,而去学习高等教育教学的很少,去研究所在国文化的更少。

其实,国际交流最根本的是学习和引进世界优秀文化,并使之与中国文化融合起来。

  从教育国际化的内涵看,国际化的前提是我们必须有自己特色的教育体系,因为我们的教育首先必须是中国化的,然后才能是国际化的。

其实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基本是一样的,就是希望通过大学的课程来增加学生的知识,培养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能将所学用以解决问题,成为具备良好道德品质、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公民。

但如何才能达到这些目标,各国的培养方式各具特色,需要结合自己的国情和文化来形成自己的方式。

中国需要研究建立的就是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思想理论体系。

  世界主要高等教育发达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和高等教育思想理论体系。

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看,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在借鉴别国先进理念后,坚持自主创新,都走出了自己独特的教育发展道路,英国、德国、美国、日本,莫不如此。

美国先后学习英国、法国大学的教育理念和德国大学的学术精神,在学习法、英、德等欧洲国家的基础上,自主创新,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高等教育理念,走出自己的道路;德国也走上了有别于法国、英国的道路;日本的教育虽然吸收美国、欧洲教育的许多有益经验,但是仍有自己的道路。

世界上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没有共同的发展模式,无法共轨。

  第三,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之必须。

我国是一个文化大国,我们的祖先以他们的聪明智慧、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生活阅历创造了优秀的精神文化。

大量的历史文化典籍中蕴涵着高尚的爱国思想、崇高的人生理念、浓厚的人文精神;同样不乏因材施教等丰富的教育思想、有教无类等先进的教育理念,这是一笔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贵财富。

这些宝贵的思想资源是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基础。

  2010年5月份在南京召开的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耶鲁大学校长莱文指出,每一种教育模式都具有文化的适应性,这句话就是说各个国家的教育模式要与文化相适应。

在谈论通识教育、回答中国校长的问题时,他指出,通识教育作为一种在美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教育模式,对中国而言,是在异域文化中发展起来的,因此不加变动而全部照搬到中国文化当中去是很难成功的。

莱文的这句话应该说讲得比较到位,教育模式要与本国的文化相适应。

我们要建设中国特色的教育模式,要与中国深厚悠久的优秀文化传统相适应,这一点,中外很多校长都有共识,都在发言中从不同角度谈到。

比如说,京都大学校长松本竑说,现代社会,人们的渴望欲求无极限,由此造成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依靠科技的发展是不够,需要仰仗哲学和人文的支持。

来自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如节制、廉耻心、感激之心、知足之心等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

而这些观念已经成为亚洲共享的价值观念,中国的汉字中代表“和平”、“知足”、“感谢”的这些字,在亚洲文化圈中都能够理解和赞同。

所以,我们中国的教育更应该体现国人优秀的文化传统,这也是说为什么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思想体系。

  第四,总结中国高等教育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之必须。

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从第一所大学算起,才100多年的时间,从新中国成立算起,只有60多年的时间,但其中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有过卓有成效的改革,也出现过较大的失误,积累了丰富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改革开放后,我国进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高等教育也步入了历史上空前发展的最好阶段。

经过拨乱反正,调整、改革、整顿、提高,进行体制改革、教育教学改革等大改革后,迎来了教育的大发展。

这期间也涌进了各种思潮,但当时我们有比较清醒的认识,仅学习别国成熟成功的经验。

由此可见,教育创新,必须认真总结历史进程中的经验教训,研究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发展规律、上升到理论高度,逐渐形成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思想理论体系,这应该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第五,总结提炼中国高等教育实践经验之必须。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大改革、大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也形成了一些自己的特点和教育思想。

如素质教育,现在有不少同志都认为这是符合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思想;当然还有其他,如我们非常重视产学研合作教育,高度重视本科教育;还有刚颁布的《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到很多的教育思想,值得大家认真地学习研究。

  现在,我们应该做的是如何总结提炼这些特色,树立信心,博采各国所长,吸收成熟经验,高校领导、教育专家也应把研究和探索中国特色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加速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加速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理论体系的探索、研究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