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中考化学真题版专项练习常见的酸和碱.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602453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210.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中考化学真题版专项练习常见的酸和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届中考化学真题版专项练习常见的酸和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届中考化学真题版专项练习常见的酸和碱.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届中考化学真题版专项练习常见的酸和碱.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届中考化学真题版专项练习常见的酸和碱.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中考化学真题版专项练习常见的酸和碱.docx

《届中考化学真题版专项练习常见的酸和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中考化学真题版专项练习常见的酸和碱.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中考化学真题版专项练习常见的酸和碱.docx

届中考化学真题版专项练习常见的酸和碱

常见的酸和碱

1、选择题

1.(2019随州)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下列方案或结论正确的是

2.(2019遂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燃烧法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B.用水鉴别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固体

C.氯化钡、硫酸、氯化铁、氢氧化钾能在溶液中共存

D.浓硫酸、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都会增加

3.(2019邵阳)下列物质不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的是

A.CuOB.AgC.BaCl2D.Mg(OH)2

4.(2019鸡西)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单质:

氢气、空气B.氧化物:

氧化铜、五氧化二磷

C.酸:

硝酸、硫酸铜D.碱:

火碱、纯碱

5.(2019衡阳)向CuO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冷却、过滤,在滤液中加入一枚洁净的铁钉,发现铁钉表面无任何变化。

据此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含有FeSO4、H2SO4

B.滤渣里一定有Cu

C.滤液中可能有CuSO4、H2SO4

D.滤渣里一定有Cu和Fe

6.(2019•临沂)下列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且不变质的是(  )

A.烧碱B.浓硫酸C.浓盐酸D.生石灰

7.(2019常州)下列物质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变化而减小的是

A.NaCl溶液B.NaOH溶液C.浓盐酸D.石灰水

8.(2019枣庄)把X、Y、Z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没有明显现象,Y、Z表面有气泡产生,另取Y放入Z的盐溶液中,未见明显现象。

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X>Y>ZB.Z>Y>X

C.X>Z>YA.Y>X>Z

9.(2019滨州)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因为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增加的是(  )

A.浓硫酸B.浓盐酸C.氢氧化钠D.石灰石

10.(2019扬州)下列溶液显碱性的是(  )

A.酸雨B.食醋C.NaOH溶液D.盐酸

11.(2019郴州)下列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蓝色的是

A.澄清石灰水B.NaCl溶液

C.稀硫酸D.KNO3溶液

12.(2019•苏州)运输下列物质时,应张贴“腐蚀品”标识的是(  )

A.氢氧化钠B.汽油C.铁矿石D.大理石

13.(2019广安)下列物质所对应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A.酚酞—酸碱指示剂B.硝酸钾—复合肥

C.

—氧化物D.

—纯碱

14.(2019葫芦岛)下列物质的名称和俗称不一致的是(  )

A.氢氧化钠-苛性钠B.碳酸钠-苏打

C.氢氧化钙-熟石灰D.氧化钙-消石灰

15.(2019上海)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是

A.水B.石灰水C.稀硫酸D.稀盐酸

16.(2019绥化)下列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和分类对应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氧化钙、熟石灰、CaO、氧化物B.氯化氢、盐酸、HCl、酸

C.氢氧化钠、火碱、NaOH、碱D.碳酸氢钠、苏打、NaHCO3、盐

17.(2019龙东)下列表格中所选药品或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18.(2019益阳)下列四种金属中,能与稀H2SO4反应放出H2的是(  )

A.CuB.AgC.ZnD.Hg

二、填空题

1.(2019宁夏)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

莉莉整理的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如下图。

结合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氧化钠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暴露在空气中易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所以要密封保存。

实验室须密封保存的物质还有_______(填一种)。

(2)写出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X中的一种物质_______。

2.(2019鄂尔多斯)从玫瑰花瓣中提取的花青素(紫色)可制成酸碱指示剂,滴入到不同十几种颜色变化如下表,结合表中信息回答:

(1)NH4Cl溶液呈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用作化肥长期施用的结果是_______。

(2)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花青素,溶液变蓝色,则此溶液中一定不存在Na+、k+、Fe3+、NH4+、NO3-、SO42-离子中的______(填离子符号)。

(3)胃溃疡患者不用碳酸氢钠片治疗胃酸过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2019菏泽)为探究酸的化学性质,某化学小组利用盐酸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请回答:

(1)写出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将反应后D、E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现。

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

同学们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

猜想一:

NaCl

猜想二:

NaCl和CaCl2

猜想三:

NaCl、CaCl2和Na2CO3

猜想四:

______。

【进行讨论】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______是错误的。

【设计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_____。

4.(2019眉山)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取用NaOH溶液时,发现瓶口有白色粉末状物质,该小组质疑该NaOH溶液可能已变质,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

【探究过程】

(1)取一定量的该NaOH溶液,加入足量的  ,有气泡产生,说明猜想Ⅰ不成立。

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重新取一定量的该NaOH溶液,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观察到的现象为  。

接下来的实验操作及观察到的现象是:

  ,则说明猜想Ⅱ成立。

若将CaCl2溶液换为Ca(OH)2溶液是否可行,判断并简述理由:

  。

【结论与反思】

NaOH易与空气中的CO2反应而变质,故应注意密闭保存。

5.(2019河南)某金属(用R表示)能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其金属活动性弱于Zn,相对原子质量小于65.向一定质量的AgNO3、Cu(NO3)2和R(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Zn,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溶液.向所得到的固体中上滴加盐酸时有气泡产生.

(1)写出R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所得到的固体中一定含有哪些金属?

(3)所得到的溶液的质量与原混合溶液的质量相比,可能增大,其原因是什么?

6.(2019乐山)蚊虫叮咬时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刺激皮肤,课外小组同学决定对蚁酸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1.蚁酸化学名称叫甲酸,化学式为HCOOH

2.蚁酸在一定条件下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3.白色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

【提出问题】蚁酸的酸碱性及分解产物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①:

蚁酸的分解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

猜想②:

蚁酸的分解产物是水和一氧化碳;

猜想③:

蚁酸的分解产物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经讨论,小组同学认为猜想③是错误的,理由是。

【实验探究】

1.探究蚁酸的酸碱性。

用pH试纸测得蚁酸溶液的pH值7(填“>、<或=”),证明蚁酸溶液呈酸性。

2.探究蚁酸分解的两种产物。

为了确认蚁酸分解的所有产物,小组同学设计实验,将蚁酸分解的产物通入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观察现象。

【现象与结论】

实验中观察到A中无水硫酸铜变蓝,B中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D中黑色粉末逐渐变红,E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写出E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上述猜想正确。

【实验反思】

(3)从环保的角度考虑,上述实验装置设计上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拓展应用】

(4)人们被蚊虫叮咬后,在叮咬处涂抹一些物质可减轻痛痒,下列物质中你会选择的物质是。

A.NaOH溶液B.食醋C.食盐水D.肥皂水

7.(2019成都)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是两种常见的碱

(1)它们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其原因是溶液中都含有

(2)可作某些气体干燥剂的是

(3)用氢氧化钙溶液检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用7.4kg氢氧化钙能中和硫酸厂排放的污水中硫酸的质量是多少?

8.(2019自贡)进行如下微型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

(1)能产生气泡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2)能证明C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3)有一只烧杯中的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019广元)小娟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化学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盖。

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小娟和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该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及变质的程度?

【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猜想】①该溶液没有变质;

②该溶液全部变质;

③该溶液部分变质。

【进行实验】小娟和同学们按如下方案进行了实验。

【问题讨论】

(1)操作Ⅰ的名称是。

(2)写出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由此现象可得出:

猜想(填序号)错误。

(3)结合操作Ⅰ和Ⅱ,若“现象X”是溶液不变色,则猜想(填序号)正确;若“现象X”是,则猜想③正确。

【拓展应用】

(1)小娟和同学们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得出,实验室保存氢氧化钠溶液的方法是。

(2)如果氢氧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碳酸钠杂质,常加入适量(填“BaCl2”或“Ba(OH)2”)除去。

10.(2019达州)甲、乙两组同学为探究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分别做了如下相同的四个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D中的现象是。

(2)以上实验中,能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的化学方程式。

【继续探究】

实验结束后,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将本组A、B、C、D四支试管中的物质各倒入一个洁净的大烧杯中,充分反应后静置,发现:

①甲组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无色。

则上层清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指示剂除外),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②乙组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红色,则上层清液中一定没有的离子是。

【拓展延伸】

甲、乙两组同学共同讨论后一致认为两个烧杯底部的白色沉淀为同一物质,请写出本实验过程中产生该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写一个即可)。

11.(2019天水)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某化学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1)上述反应中无现象的为(填字母序号,下同),有白色沉淀出现的是;B试管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将反应后D和E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现。

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

同学们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假设与猜想】猜想一:

NaCl猜想二:

NaCl和CaCl2

猜想三:

NaCl、Ca(OH)2和HCl猜想四:

【讨论与交流】经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是错误的。

【实验与结论】

【拓展与迁移】稀盐酸和稀硫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存在。

12(2019郴州)甲、乙、丙三位同学对一瓶实验室久置的NaOH溶液变质程度进行实验探究。

(1)甲同学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2~3滴酚酞溶液,观察到,他认为该溶液未变质。

(2)乙同学查阅资料获知,Na2CO3溶液遇指示剂变色与NaOH溶液相同,认为甲同学的检验方法不正确。

乙同学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他认为已完全变质。

写出此现象的化学方程式。

(3)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结论不严谨,他的猜想是。

他用如下实验方案来证明自己的猜想:

①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先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存在。

(填化学式)

②静置后取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3滴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色,说明原溶液中存在。

(填化学式)

13(2019郴州)盐酸是重要化工产品。

(1)盐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请写出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2)盐酸具有挥发性,在空气中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盖,在瓶口处观察到的现象是。

(3)氨水也具有挥发性,可挥发出氨气。

如下图,在a、b处放有浸泡过浓盐酸或浓氨水的棉花,过一会在c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a处是放有浸泡过的棉花。

(已知:

①NH3与HCl在空气中相遇可反应生成白色固体NH4Cl;

②相对分子质量越小的气体扩散速度越快)

(4)实验室可用NH4Cl与Ca(OH)2固体加热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取NH3,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收集NH3可用向排空气法。

14.(2019内江)某同学在学习了氢氧化钠的性质后发现,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的现象,对反应是否发生产生了疑问?

为此他进行了下列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发生反应?

②若发生反应,则可能生成什么产物?

【查阅资料】①将二氧化碳缓慢的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先后发生如下反应:

2NaOH+CO2=Na2CO3+H2ONa2CO3+H2O+CO2=2NaHCO3

②NaHCO3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Ba(HCO3)2易溶于水。

【实验探究】

实验Ⅰ:

将二氧化碳气体缓慢的通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Ⅱ:

取Ⅰ中溶液少许与试管中,滴加2~3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

实验Ⅲ:

再分别取Ⅰ中溶液少许于A、B两支试管中,向试管A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向试管B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实验Ⅳ:

为了进一步确定溶质的成分,将Ⅰ中剩余溶液低温蒸干,得到白色固体,取白色固体与试管中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分析与结论】

实验Ⅱ中:

该同学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

实验Ⅲ中:

写出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由实验Ⅲ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Ⅳ中:

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CO2+Ca(OH)2=CaCO3↓+H2O。

综上所述实验探究可知,实验Ⅰ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交流】

通常检验二氧化碳时,常选用澄清石灰水,而不用氢氧化钠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15.(2019葫芦岛)为了探究碱的化学性质,同学们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操作】

夹紧弹簧夹,将注射器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全部注入锥形瓶中。

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为

,锥形瓶底部有白色沉淀生成。

【废液处理】

(1)将反应后锥形瓶内的物质全部倒入烧杯B中,然后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充分混合后,烧杯内的液体为色。

(2)再向烧杯中倒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烧杯内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则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请写出该烧杯内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一个)。

(3)最后烧杯内的无色溶液能否直接排放,请阐述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

【反思交流】上述实验活动验证了碱可以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6.(2019聊城)聊城某学校2019年实验操作模拟训练的一个题目是:

鉴别稀硫酸,稀盐酸和氢氧化钠三种无色溶液。

小组的同学把标有序号1、2、3的三种溶液分别滴入标有对应序号的三支试管中,向三支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如甲图,鉴别出1号溶液,再向另两支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如乙图。

请回答:

(1)1号试管中是  溶液。

(2)乙图中2号试管发生化学反应的实质是  (填微粒名称)结合生成白色沉淀。

把该试管反应后的物质进行过滤,得到滤液。

【提出问题】除含有酚酞外,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

HCl;猜想二:

HCl和  ;猜想三:

HCl和BaCl2。

【进行实验】①取一定量的滤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Na2SO4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猜想  正确。

②为了验证该滤液的酸碱性,将一片pH试纸放在干燥的玻璃片上,用  蘸取该滤液,滴到试纸上,立即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pH标准比色卡进行对照,读出pH=5。

【交流拓展】2号试管中滤液显酸性,要将该滤液调至中性,可向滤液中加入适量  (填序号)。

A.铁粉B.氯化钙溶液C.石灰石

17.(2019益阳)向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慢慢通入CO2气体,看不到明显现象。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所得溶液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并完成以下问题:

【提出问题】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査阅资料】资料一:

将CO2气体慢慢地通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可能发生以下两个化学反应:

先发生反应:

2NaOH+CO2═Na2CO3+H2O

当NaOH反应完全后,继续发生反应:

Na2CO3+CO2+H2O═2NaHCO3

資料二;Ca(HCO3)2易溶于水;CaCl2溶液与NaCl溶液均呈中性;NaHCO3溶液呈碱性,可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猜想与假设】小组同学通过讨论,提出了以下四种猜想

猜想一:

溶质为NaOH和Na2CO3

猜想二:

溶质全为Na2CO3

(1)你认为猜想三:

溶质为  

猜想四:

溶质全为NaHCO3

【实验探究】小组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实验总结】针对上述实验,实验小组的同学总结并写出了上述探究过程中的各步反应方程式。

(5)你认为步骤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答案

一、选择题

1.(2019随州)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下列方案或结论正确的是

【答案】C

2.(2019遂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燃烧法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B.用水鉴别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固体

C.氯化钡、硫酸、氯化铁、氢氧化钾能在溶液中共存

D.浓硫酸、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都会增加

【答案】B

3.(2019邵阳)下列物质不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的是

A.CuOB.AgC.BaCl2D.Mg(OH)2

【答案】B

4.(2019鸡西)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单质:

氢气、空气B.氧化物:

氧化铜、五氧化二磷

C.酸:

硝酸、硫酸铜D.碱:

火碱、纯碱

【答案】B

5.(2019衡阳)向CuO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冷却、过滤,在滤液中加入一枚洁净的铁钉,发现铁钉表面无任何变化。

据此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含有FeSO4、H2SO4

B.滤渣里一定有Cu

C.滤液中可能有CuSO4、H2SO4

D.滤渣里一定有Cu和Fe

【答案】B

6.(2019•临沂)下列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且不变质的是(  )

A.烧碱B.浓硫酸C.浓盐酸D.生石灰

【答案】C

7.(2019常州)下列物质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变化而减小的是

A.NaCl溶液B.NaOH溶液C.浓盐酸D.石灰水

【答案】D

8.(2019枣庄)把X、Y、Z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没有明显现象,Y、Z表面有气泡产生,另取Y放入Z的盐溶液中,未见明显现象。

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X>Y>ZB.Z>Y>X

C.X>Z>YA.Y>X>Z

【答案】B

9.(2019滨州)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因为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增加的是(  )

A.浓硫酸B.浓盐酸C.氢氧化钠D.石灰石

【答案】C

10.(2019扬州)下列溶液显碱性的是(  )

A.酸雨B.食醋C.NaOH溶液D.盐酸

【答案】C

11.(2019郴州)下列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蓝色的是

A.澄清石灰水B.NaCl溶液

C.稀硫酸D.KNO3溶液

【答案】A

12.(2019•苏州)运输下列物质时,应张贴“腐蚀品”标识的是(  )

A.氢氧化钠B.汽油C.铁矿石D.大理石

【答案】A

13.(2019广安)下列物质所对应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A.酚酞—酸碱指示剂B.硝酸钾—复合肥

C.

—氧化物D.

—纯碱

【答案】D

14.(2019葫芦岛)下列物质的名称和俗称不一致的是(  )

A.氢氧化钠-苛性钠B.碳酸钠-苏打

C.氢氧化钙-熟石灰D.氧化钙-消石灰

【答案】D

15.(2019上海)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是

A.水B.石灰水C.稀硫酸D.稀盐酸

【答案】B

16.(2019绥化)下列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和分类对应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氧化钙、熟石灰、CaO、氧化物B.氯化氢、盐酸、HCl、酸

C.氢氧化钠、火碱、NaOH、碱D.碳酸氢钠、苏打、NaHCO3、盐

【答案】C

17.(2019龙东)下列表格中所选药品或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答案】BD

18.(2019益阳)下列四种金属中,能与稀H2SO4反应放出H2的是(  )

A.CuB.AgC.ZnD.Hg

【答案】C。

二、填空题

1.(2019宁夏)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

莉莉整理的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如下图。

结合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氧化钠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暴露在空气中易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所以要密封保存。

实验室须密封保存的物质还有_______(填一种)。

(2)写出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X中的一种物质_______。

【答案】

(1).

(2).浓硫酸(或浓盐酸;氧氧化钙;生石灰等)(答案合理即得分)(3).硫酸铜(或氯化铜;氯化铁;氯化镁等)(答案合理即得分)

2.(2019鄂尔多斯)从玫瑰花瓣中提取的花青素(紫色)可制成酸碱指示剂,滴入到不同十几种颜色变化如下表,结合表中信息回答:

(4)NH4Cl溶液呈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用作化肥长期施用的结果是_______。

(5)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花青素,溶液变蓝色,则此溶液中一定不存在Na+、k+、Fe3+、NH4+、NO3-、SO42-离子中的______(填离子符号)。

(6)胃溃疡患者不用碳酸氢钠片治疗胃酸过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

(1)酸性,使土壤酸化、板结(写出其中之一即可)

(2)Fe3+、NH4+(3)NaHCO3+HCl=NaCl+H2O+CO2↑

3.(2019菏泽)为探究酸的化学性质,某化学小组利用盐酸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请回答:

(1)写出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将反应后D、E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现。

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

同学们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

猜想一:

NaCl

猜想二:

NaCl和CaCl2

猜想三:

NaCl、CaCl2和Na2CO3

猜想四:

______。

【进行讨论】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______是错误的。

【设计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