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观点总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596918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观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观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观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观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观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观点总结.docx

《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观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观点总结.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观点总结.docx

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观点总结

2020教师招聘考试教育观点汇编

1.“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反映了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是环境。

2.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大学》。

3.西汉初期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体现了教育的历史性。

4.“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

5.“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主体性、示范性。

6.“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道德意志。

7.“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求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是启发性原则。

8.“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对当代教师崇高职业操守的概括。

为师的含义是传道、授业、解惑。

9.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0.“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的教学原则是巩固性原则。

11.启发式教学的渊源是(不愤不启)(不排不发),是孔子提出的。

1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约三编年。

其中的主要思想有“学不等”“不凌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13.“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埃及时期的教育特征。

14.在古代欧洲,曾经出现过一种旨在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的和谐教育,它是雅典教育。

15.从雅典教育的课程内容看,他们非常重视体育、智育和美育,史称“和谐”发展的教育,称他们开设的主要学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几何、天文、音乐、算术)为自由七艺。

16.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为教育目的的是古代雅典。

17.以培养忠于统治志阶级的强悍的军人为教育目的的是古代斯巴达。

18.以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比较严厉为特征是古代斯巴达。

19.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文献是《论语》。

20.在教育史上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是孔子。

21.在教育史上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育家是孔子。

22.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孔子。

23.复归人的自然本性属于墨家(道家)的主张。

24.由《学记》提出的教育主张是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25.“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学记》。

 

26.“学而等”出自《学记》。

27.孔子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28.“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29.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大多采用个别教学。

30.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

31.“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适应现象。

32.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师五四制。

33.我国颁布施行的壬戌学制是在1922年。

34.我国首次把美育列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1912年。

(蔡元培提出)

35.历史上流传的“狼孩”的故事说明,遗传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

36.我国最先以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新教育大纲》。

37.革命战争年代,我国解放区的教育主要分为干部教育和群众教育。

38.“长善救失”“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是由《学记》首先提出的。

39.西欧最早出现的教育专著是《大教学论》。

40.我国最早的学校教育机构是痒。

41.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20世纪20年代以前。

42.古希腊把“三艺”作为教育内容,是指文法、修辞、辩证法

43.教育一词最早可以在《孟子·尽心上》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44.六艺的内容是:

礼、乐、射、御、书、数。

是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

45.唐代教育有:

言学、么学,言学分为:

中央官司学和地方言学

46.中国封建社会的三大学校典型:

言学、私学、书院

47.唐代教育是封建时代世界上最发达的教育

48.5世纪后欧洲的教育掌握在教会手中,教会学校是教育制度的主题,称骑士教育

49.骑士教育的内容是“骑士七技”

50.“骑士教育”的内容为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称“骑士七技”

5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个“士”独立阶层是我国第一代教师群体

52.“古之学者必有师”出自韩愈的《师说》

53.壬寅学制又名钦定学堂章程

54.癸卯学制又名奏定学堂章程

55.壬寅和癸卯学制的制定参照的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学制)

56.首次规定男女同校的学制是(壬子一癸丑学制)

57.壬戌学制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一第一个学制)

58.壬戌学制借鉴的是(美国学制)

59.近代颁的两个学制是(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

60.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壬寅学制;正式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癸卯学制。

61.战国后期,《礼记》中的《学记》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

62.“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属于双趋式目标冲动

63.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由夸美纽斯正式提出并推行的,1862年我国在京师同文馆首先执行了这个制度。

64.1903年颁布的癸卯学制,是中国最早实行的近代学制。

65.历史上曾出现过两种相互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即启发式和注入式

66.古代教育包括(奴隶制社会教育)(封建制社会教育)

67.古代教育发展的首要事件是作为教育的专门机关--(学校的产生)

68.教师的来源是我国夏、商、周时代的(师氏、保氏、大司乐、大司徒)

69.我国最早的学校是在夏代,是时称为(校、庠、序)

70.埃及古代最早的学校是前21世纪的(宫廷学校)

71.中国古代社会教育发展有两个典型时期(西周教育)(唐代教育),外国的典型代表则有(古代希腊教育)(欧洲中世纪教育)

72.(西周)代表了我国奴隶社会时期教育的发展水平,西周形成了完备的教育制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分为(国学)和(张学教育)

73.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施行一般认为是在清朝末年。

74.毛泽东同志在1957年首次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75.被称为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育的专著是《学记》。

76.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学科课程。

77.古代社会的教育具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