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 三年级 数学上册全册 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593707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175 大小:1.4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小学 三年级 数学上册全册 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5页
北师大版小学 三年级 数学上册全册 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5页
北师大版小学 三年级 数学上册全册 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5页
北师大版小学 三年级 数学上册全册 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5页
北师大版小学 三年级 数学上册全册 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小学 三年级 数学上册全册 教案.docx

《北师大版小学 三年级 数学上册全册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学 三年级 数学上册全册 教案.docx(17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小学 三年级 数学上册全册 教案.docx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全册教学设计)

特别说明:

本教案为最新北师大版教材(新版)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一混合运算

二观察物体

三加与减

四乘与除

五周长

六乘法

七年、月、日

数学好玩

八认识小数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班级:

三年级3、4班任课教师:

一、教学内容

新版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一共安排了八个单元,其中数与代数包括:

混合运算、加与减、乘与除、乘法、年月日和认识小数。

图形与几何包括:

观察物体、周长。

除此之外,还有“数学好玩”、“整理与复习”和“总复习”。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主要作了如下调整:

1.调整到本册教材的有三处:

原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和“加与减

(二)”调整到本册;原三年级下册“元角分与小数”前移到本册。

2.调整出本册教材的有三处:

原“千克、克、吨”、“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和“生活中的推理”后移到三年级下册;原“时间与数学

(二)”和“观察物体”内容后移到四年级下册;“可能性”后移到四年级上册。

3.增加了一些新的课时内容:

第三单元“加与减”中的“里程表

(一)”、“里程表

(二)”,第六单元“乘法”中的“去姥姥家”等课,学习采用画示意图的思考方法化繁为简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七单元“年、月、日”新增加“作息时间表”一课,了解不同地区的作息时间,会看作息时间表,能从中获取需要的信息,并运用24时计时法和计算经过时间等知识解决有关作息时间表的有关实际问题。

4.重新设计了观察物体、综合与实践(数学好玩)、整理与复习、总复习的内容。

“观察物体”设计了两个课时,从更多的不同位置观察一个或两个物体,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想象、推理、模拟、观察、验证,获得丰富的观察物体的直接经验,以此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综合与实践”设计了“校园中的测量”,引导学生选择合适工具和方法在开展测量活动,经历活动全过程,积累实际活动经验,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整套教材在注重科学完善知识体系的同时,更关注了教材的潜在功能,让教材真正成为学生学会学习的学本,教师要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多读教材,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沿着有序的知识链条,在读教材、学知识、促能力的过程中,逐步的学会学习,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在单元学习中,学生通过“数一数”、“分一分”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乘法除法算式,体会乘法与除法的意义。

2、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学习平面图形的周长,会进行周长的计算。

(二)、实践能力培养

1.观察物体,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所看到的物体可能是不一样的。

2.结合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

3.经历对生活中某些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过程,能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按一定的方法进行逻辑推理、判断其结果。

(三)、情感与态度

1、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的学习活动中,能够感受到思考的条理性和合理性。

2、教师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让他们在感受到乐趣之外,应具备必要的学习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4、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5、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1、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根据有关知识解决一些实际生活问题。

2、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探索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4、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平年、闰年,能判断平年和闰年。

体会引入24时记时法的必要性,认识24时记时法。

感受时间中的数学问题,培养时间观念。

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班级情况分析

三年级在小学阶段是过渡年级,是孩子跨入中高年级的起始年级,语文、数学等各门学科有了许多新的要求。

同时,三年级是孩子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从可塑性强转向逐渐定型的重要过渡阶段。

处在这一时期的孩子更需要家长关切的眼神、真诚的鼓励和热情地帮助,只要家长能够正确引导,孩子就会顺利度过这一时期。

六、奋斗目标

1、圆满完成本册教学任务。

2、期末及格率达93%以上,平均分达分以上。

七、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

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9、加强后进生的思想工作和学习中的辅导工作。

八、备课分工

教材单元

单元标题

主备教师

应备节次

第一单元

混合运算

10

第二单元

观察物体

5

第三单元

加与减

12

第四单元

乘与除、整理与复习

15

第五单元

周长

8

第六单元

乘法

12

第七单元

“年、月、日”

8

数学好玩

数学好玩

3

第八单元

认识小数、

15

总复习

总复习

5

合计节次

90

九、课时安排

周次

起止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

1

9.1~9.6

混合运算

3课时

2

9.7~9.11

混合运算

5课时

3

9.14~9.18

观察物体及单元测验

5课时

4

9.21~9.25

加与减

5课时

5

9.29~9.30

加与减

2课时

6

10.8~10.10

加与减及单元测验

3课时

7

10.11~10.16

乘与除

5课时

8

10.19~10.23

乘与除及单元测验

5课时

9

10.26~10.30

整理与复习

5课时

10

11.2~11.6

周长

5课时

11

11.9~11.13

周长及单元测验

5课时

12

11.16~11.20

乘法

5课时

13

11.23~11.27

乘法及单元测验

5课时

14

11.30~12.4

年月日

5课时

15

12.7~12.11

数学好玩及单元测验

5课时

16

12.14~12.18

认识小数

5课时

17

12.21~12.25

认识小数及单元测验

5课时

18

12.28~12.31

总复习

4课时

19

1.4~1.8

总复习

5课时

20

1.11~1.15

复习检测

5课时

21

1.18~1.22

22

1.25~1.29

合计课时(除过期中检测、运动会等实际上课时间)

90

检查

审核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

“小熊购物”、“买文具”、“过河”以及“练习一”

教材分析

“小熊购物”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

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2、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式题。

3、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买文具”

1、通过“买文具”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体会,一个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除法,要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

2、能正确掌握既有加减法又有除法的算式的计算顺序,并能熟练计算

“过河”

1、通过“过河”的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运算。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情境,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运用混合运算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在运算中的作用,并掌握相应的运算。

3、体会同一个题可以有不同的解法。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掌握混合运算顺序,脱式计算混合式题。

根据《课标》的精神,结合每部分计算安排了一些相应的应用问题,这个些问题只要求分步列式,不要求列综合算式,以免难点集中。

课时安排:

10课时

第1课时(总第1课时)

教学内容:

小熊购物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教学简单的两级算式(乘加、乘减),教材设置了“小熊购物”的情景,引出乘加算式,进而让学生思考:

有加法又有乘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帮助学生掌握乘加算式的运算规则。

“试一试”部分的解决问题引出了乘减算式,学生通过例题能更好地理解乘加、乘减算式的运算规则。

学情分析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比较相关算式的内在联系,探究、发现、验证并运用规律,既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两级运算的运算法则,又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和应用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引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3.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试题。

教学重难点:

掌握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法学法:

引导发现法动手操作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

1、出示课件,故事引入。

今天是星期日,熊妈妈领着小熊贝贝去超市购物,超市里的东西可真多呀!

小熊贝贝都看不过来,这也摸摸,那也碰碰,嘴里还一个颈地嘟囔:

“妈妈,我想买这个。

妈妈,我还想买那个……”最后,他们来到了超市的东南角。

2、出示挂图,谈话引入。

谁能用故事的形式说出这幅图的图意。

二、新知探究

1、说一说。

通过看图,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1)同学们,请你也仔细观察一下超市的东南角,看一看从图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让学生把自己所看到的说出来,教师给予鼓励性的评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2)如果你是小顾客,你想买些什么东西呢?

(3)如果只允许你买两种食品,每种食品数量不限,你又准备买些什么呢?

指名汇报,根据学生汇报,教师可板书问题。

(此问题的设计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准备。

学生上面所提出和解答的问题大多是本节课的知识点,学会后可让学生自己独立解决。

自己提出问题再自己解答,学生回兴趣浓,积极性高。

2、算一算。

在解决问题中掌握运算顺序。

(1)仔细看图,说一说小熊买了什么食品?

(2)那么小熊该付多少钱呢?

请你来帮它算一算。

学生独立解答后再小组交流汇报。

(学生的解答可能回出现多种形式:

有的列两个算式分步解答;有的把两个算式合在一起列综合算式解答。

无论哪种形式,都必须让学生明确每一步求出的是什么。

如果班中学生只有分步解答的,教师要启发学生将两个算式合在一起。

教师可根据学生汇报把不同的三种形式进行板书。

(3)说一说有加法又有乘法,要先算什么?

(通过学生自己探索,得出运算的规律,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4)教师介绍脱式计算的格式及方法。

(脱式计算的格式及运算顺序是本课难点,教师在此处要多加强调,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使他们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逐步提高计算能力。

三、学中做

1、大家真聪明。

你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黑板上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吗?

  任选一题,做一做。

(用所学知识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学生积极性高,兴趣浓。

2、课本第3页“练一练”第1题。

四、全课总结。

提问:

计算乘加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板书设计

小熊购物

3×4+66+3×4

=12+6=6+12

=18=18

计算乘加两步式题应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备课审签:

第周应备节,实备节,备课等次。

检查人:

,时间

教后反思:

第2课时(总第2课时)

教学内容:

小熊购物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教学简单的两级算式(乘加、乘减),教材设置了“小熊购物”的情景,引出乘加算式,进而让学生思考:

有加法又有乘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帮助学生掌握乘加算式的运算规则。

“试一试”部分的解决问题引出了乘减算式,学生通过例题能更好地理解乘加、乘减算式的运算规则。

学情分析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比较相关算式的内在联系,探究、发现、验证并运用规律,既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两级运算的运算法则,又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和应用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引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3.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试题。

教学重难点:

掌握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教法学法:

引导发现法动手操作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提问:

计算乘加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2、计算

3×5+23+5×2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

出示课本第2页主题图,学生观察。

2、说一说

(1)同学们,请仔细观察一下超市的食品专柜,看一看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找到信息。

(出示食品单价课件)

生:

面包每个3元饼干每包4元

饮料每瓶6元花生每包7元糖果每袋5元

(1)如果你是小顾客,你想买什么东西呢?

(指名回答)

(2)如果只允许你买两种食品,每种数量不限,你又准备买什么呢?

(此问题的设计为学生学习新知做准备。

学生上面所提出的问题大多是上节课的知识点,意在复习引新。

3、想一想,议一议

(1)壮壮有20元钱,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钱?

(出示课件)

同桌互相探究,并合作解决这个问题。

(2)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

总结:

在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两步式计算中,应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

三、课堂延伸(巩固练习)

结合小熊购物图,说说下面每个算式的意思,再算一算。

20-2×75×3+44×6-20

===

===

四、课堂总结

1、提问:

计算乘加、乘减两步式计算题时,应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2、既有加法,又有减法,而且还有乘法的两步式计算

题,我们把它也叫做“混合运算”(板书:

混合运算)

板书设计

小熊购物

20-2×75×3+44×6-20

=20-14=15+4=24-20

=6=19=4

计算乘加两步式题应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备课审签:

第周应备节,实备节,备课等次。

检查人:

,时间

教后反思:

第3课时(总第3课时)

教学内容:

买文具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今后继续学习四则混合运算和解决稍复杂问题的基础。

教材创设“买文具”的情境并提出问题,让学生经历思考、列式、判断的过程,理解运算顺序的合理性,体会运算的价值,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掌握“先除法,后加减法”的运算顺序。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两年的学习,他们喜欢上数学课,善于独立思考,同时乐于合作交流。

学生课堂上表现的几位活跃,语言表达能力较强,敢说敢想,愿意发表独到见解,有较好的学习数学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买文具”的问题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能根据实际问题正确列出算式。

教法学法:

引导发现法动手操作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开火车)

40÷828÷736÷624÷8

81÷915÷3

2.提问:

上节课我们学习的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计算顺序式什么?

二、探索新知

出示P5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理解图示内容,让学生找信息。

2.让学生根据图示提出问题,并着重注意:

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

3.解决问题。

(1)列算式。

笑笑:

18÷3+4每本算数本现价比原价便宜:

3-10÷5

=6+4=3-2

=10(元)=1(元)

(2)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小组讨论:

3-10÷5表示上意思。

算式“3-10÷5”中的“10”表示5本算术本10元,“10÷5”表示1本算术本多少元。

所以“3-10÷5”表示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

因此计算“3-10÷5”的时候,应先算10÷5=2,再算3-2=1,用脱式计算式

(3)引导学生发现:

有减法又有除法时,要先算除法后算减法。

4.尝试解决问题。

(1)提问:

买1本算术本和1本英文本共花多少元?

(2)让学生独立解答。

(3)订正,并引导学生发现:

既有加法又有除法的两步计算式题,要先算除法,后算加法。

5.小结:

计算除加、除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先算除法后算加减)

三、巩固练习

哪种做法对,说一说。

3×5+83×5+825-20÷525-20÷5

=15=15+8=25-4=5÷5

=23=23=21=1

四、课堂小结

说说你本节课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买文具

笑笑:

18÷3+4每本算数本现价比原价便宜:

3-10÷5

=6+4=3-2

=10(元)=1(元)

备课审签:

第周应备节,实备节,备课等次。

检查人:

,时间

教后反思:

第4课时(总第4课时)

教学内容:

买文具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法学法:

引导发现法动手操作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提问:

计算乘加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2、计算

3×4+23+4×218÷2+515-10÷5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

出示课本第6页“试一试”主题图,学生观察。

2、说一说

(1)同学们,请仔细观察,看一看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找到信息。

3、算一算。

淘气买的钢笔比现在文具店里的钢笔每支贵多少元?

(1)学生独立解决。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汇报,要说明你的想法。

4、结合上面的情境说说下面算式的意思,并算一算。

3×7+125-12÷4

三、巩固练习

课本第6、7页“练一练”。

四、课堂小结

说说你本节课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买文具练习课

计算除加、除减两步计算式题,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

备课审签:

第周应备节,实备节,备课等次。

检查人:

,时间

教后反思:

第5课时(总第5课时)

教学内容:

过河

教材分析

本节课旨在综合前两两节课学习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学习含有小括号的乘(除)加、乘(除)减、混合运算。

教材设计了“过河”的情境,让学生从情境图中提取数学信息,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情分析

新教材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学生可以亲自动手操作并交流。

学生始终处于一种乐于探索、积极主动的状态,在计算方面也能够在多样化的前提下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教学时,应注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小括号的产生过程,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

2、通过“过河“的情境,发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养成在做四则混合运算题目的时候先看运算顺序在进行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体会小括号在运算中的作用。

难点:

探索小括号的运用过程,能利用小括号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法学法:

指导练习练习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口算

6×9=30+15=42÷6=

2、脱式计算

7×2+3046-6×463÷9+7

二、解决新知

出示课本8页情境嵊。

1.合作探究数学问题。

小组根据提供的数学信息,自行编写完整的数学问题。

根据问题讨论解决的办法?

例如:

二年级*班,有男生29人,女生25人,准备坐船过河,每条船限乘客9人,他们至少需要几条船?

2.展示思维,把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年级*班,有男生29人,女生25人,准备坐船过河,每条船限乘客9人,他们至少需要几条船?

思维:

总人数----限乘客人数----需要多少条船

分步计算:

  29+25=54(人)

  54÷9=6(人)

综合算式:

29+25÷9

思考:

这样列式就要依照我们学习的混合运算方法来计算,计算的结果却与我们的分步计算结果不一样。

你有怎样的办法呢?

这里我们需要先计算加法。

引入:

“()”----小括号----先计算小括号,再计算除法。

看看这样的方法,计算结果怎样呢?

学生独立完成,感受这样的方法带来的成功喜悦。

  (29+25)÷9

  =54÷9

  =6(条)

  答:

至少需要6条船。

一句话:

有小括号真好!

理论、记忆理解:

在混合运算中,有乘除,有加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如果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

(分段理解,记忆)

三、体验知识,形成模块

完成P9中的“练一练”第2题。

5×(36-29)(83-35)÷694-(25+19)

完成之后,再次体验:

在混合运算中,有乘除,有加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如果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

注意:

做完括昊里的运算之后,不再要括号。

四、课堂小节

1.知道解决问题的先后顺序。

2.完整把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阅读记忆:

在混合运算中,有乘除,有加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如果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

3.数学符号要正确书写。

板书设计

过河

在混合运算中,有乘除,有加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如果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

备课审签:

第周应备节,实备节,备课等次。

检查人:

,时间

教后反思:

第6课时(总第6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使学生能够进行正确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2、进一步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教法学法:

练习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巩固复习

1、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