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高分版 考研笔记复习.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592114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2.4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 高分版 考研笔记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心理学 高分版 考研笔记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心理学 高分版 考研笔记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心理学 高分版 考研笔记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心理学 高分版 考研笔记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 高分版 考研笔记复习.docx

《心理学 高分版 考研笔记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 高分版 考研笔记复习.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学 高分版 考研笔记复习.docx

心理学高分版考研笔记复习

《管理心理学》范逢春

第一章:

管理心理学导论

一、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

1、观察法

概念:

观察法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研究对象在一定条件下的言行表现,从而分析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按照观察者所处的情境特点,分为自然观察和控制观察。

从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关系出发,分为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

优点:

目的明确,简易方便,所得资料比较系统、真实。

缺点:

研究难以深入,观察多为表面现象,资料肤浅,难以进行数量化的统计分析。

2、访谈法

概念:

访谈法是指研究者通过口头谈话的方式从被研究者那里收集第一手资料,了解被研究者心理与行为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从研究者对访谈结构的控制程度分,分为:

结构化访谈,无结构化访谈,半结构化访谈。

优点:

简单易行,迅速取得第一手资料,使用范围广泛。

缺点:

缺乏可靠性和真实性。

3、实验法

概念:

实验法是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来引起某种心理现象或行为表现以进行研究的方法。

实验法有两种:

1实验室实验:

优点:

严格控制变量,结论具有可重复性,数据精确

缺点:

人为性强,脱离实际

2现场试验:

优点:

能够结合日常生活和工作进行,避免实验室研究的局限性,结论具备可推广性

缺点:

不容易控制变量,结论可能出现偏差

4、测验法

概念:

测验法是指采用标准化的心理量表或精密的仪器来测量被试者有关心理品质或行为的研究方法。

优点:

简便易行,内容广泛,较强的科学性,能够进行定量分析。

缺点:

运用有一定的难度,测试者必须受过专门的训练。

量表的设计、取样要求较高。

5、投射法(与投射作用相区别)(08M)

概念:

投射法是采取某种方法绕过受访者防御机制,受试者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的感情,愿望,情感,思想等投射在其中,在他们不防备的情况下探测其真实想法,常用的投射法有罗夏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第三人法,句子故事完成法等。

6、主题统觉测验(09M)

概念:

由美国心理学家默里创造,这个测试包括30张图片,图片内容以人物为主。

受试者只选其中的20张。

主试者一张张给受试者看,要求以图片内容为主,让受试者根据个人经验编造故事。

主试者以此来分析受试者的人格。

7、罗夏墨迹测验

概念:

罗夏墨迹测验由瑞士学者罗夏于1921年创造,罗夏测验是由10张经过精心制作的墨迹图构成的。

其中7张为水墨墨迹图(其中5张为黑白墨迹图,2张在黑白墨迹图上附有红色墨迹),3张为彩色墨迹图。

每张卡片让受试者回答“你看见了什么”“这可能是什么”的问题,受试者对10张卡片回答后,请他再对卡片对一遍,请他解释回来的内容是指图形的哪部分。

主试者根据几项标准确定受试者的人格。

8、问卷法

概念:

问卷法是指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和任务,编制出内容明确,表达准确的问卷,让被试者根据个人情况事实求是地作出回答,从而收集所需资料和数据的研究方法。

问卷形式有三种:

是非式、选择式、等级排列式。

优点:

短时间取得大量材料,对调查结果采用统计分析,研究结论具有普遍意义。

缺点:

材料较难质化分析,不易把结论与被试的实际行为做比较。

9、个案法

概念:

个案法是指对某一个体,群体或者组织在较长时间内进行考察,了解,收集系统的资料,以便研究其心理与行为发展变化规律的方法。

优点:

内容丰富,有助于发现新问题,为发现和提出新理论假设奠定基础。

缺点:

研究是描述性的,短时间不容易做出有关因果关系的推论。

个案研究取样小,限制了研究结果的可应用性和普遍意义,结论很难进行重复验证。

第一篇个性心理与行为

第二章个体心理的原理

一、个体的认知:

1、感觉:

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受性:

就是人对刺激的感觉能力。

它的高低用感觉阈限衡量。

3、感觉阈限:

是指能引起感觉的一定限度的刺激量。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阈限。

绝对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

感觉所能察觉的刺激物的最小差别量叫做差别感觉阈限,与此相应的感受性称为差别感受性。

4、知觉:

(P31)

 

5、感觉的相互作用性:

是指同一感受器官接受的其他刺激以及其他感受器的技能状态对感受性产生的影响。

分为:

1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

指的是在同一感觉器官中中产生的各种感觉间的相互作用。

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感觉的对比。

2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指的是一种感觉器官的感受性在同时发生作用的其他感觉器官的影响下产生的变化。

6、社会知觉:

6.1社会知觉的概念:

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对别人、对群体、对自己所进行的认识过程,主要包括对他人的直觉、自我知觉、人际知觉和角色知觉。

6.2社会知觉过程:

是依据知觉者的过去经验及对有关线索的分析而进行的,它是知觉者、被知觉者和情景等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是个体对社会刺激加以综合的过程,使人们社会行为的基础。

6.3社会知觉的特点:

1社会知觉的选择性

2社会知觉的防御性

3社会知觉的显著性

4社会知觉的完整性

5社会知觉的心理惯性

6.4社会知觉的影响因素

1知觉者的因素

2知觉对象的因素

3知觉效应(由于受到各种主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在反应客观现实,尤其在对人的认识时,可能会产生各种偏见,进而影响到知觉的准确性。

附:

常见的知觉效应:

(1)首因:

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即为首因效应。

(2)近因效应:

是指在知觉过程中,最后给人留下在印象最为深刻,往往会冲淡过去所获得的有关印象,并对以后该对象的社会知觉产生强烈的影响。

(3)定势效应:

定势是人们对一定活动的一定准备状态,而定势效应则是这种准备状态后的反映活动、信息加工产生的影响。

(4)刻板效应(或称定型):

是人们用刻印在自己脑子中的关于某人、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作为判断和评价人的依据的心理现象、

(5)晕轮效应:

就是在社会知觉中,由于对知觉对象的某些品质或特点有清晰地知觉,印象深刻、突出,从而掩盖了对知觉对象的其他品质或特点的印象。

(6)投射效应:

这是指知觉者总是假设他人与自己有相同的心理倾向,往往把自己的特性归属到他人身上,尤其当某些人的年龄、性别、职业角色、身份特点和社会地位与自己相同时更容易推以及人。

6.5社会知觉的类型:

1自我知觉

2对他人的知觉

3人际知觉

附:

自我知觉的发展阶段:

1生理的自我

2社会的自我

3心理的自我

7、自我知觉——印象管理

 

8、角色知觉

 

9、社会测量学

社会测量学的创始人是莫雷诺,他认为人与人的情感性联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情感性联系的基本类型有吸引,拒斥和中性。

通过人们之间情感性联系的测定,了解到社会各种人际关系。

各种社会测量学从理论上来看,有许多值得讨论的问题,但它作为一种测量技术,现已得到广泛的运用。

这种技术主要是采用填写意问卷,让被试者根据好感或反感对伙伴进行选择,并把这种选择用图表示出来,这样可以使人们对群体中各成员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10、知觉的一般规律:

1知觉的选择性:

是指人根据当前的需要,对外来刺激有选择性地进行组织加工的过程。

2知觉的整体性:

人们知觉客观对象时,总是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3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理解性表现为人在感知事物时,总是根据过去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它、判断

它、把它归入一定的事物系统中,从而能够更深刻地感知它。

4知觉的恒常性:

是指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知觉的映像在相当程度上保持

着它的稳定性。

11、记忆: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12、遗忘:

记忆内容不能保持或提取时有困难就是遗忘。

 

13、思维的概念:

思维是人脑借助于语言、表象或动作而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性质及关系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13.1思维具有的特征:

1概括性

2间接性

3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

13.2思维过程:

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具体化-系统化

13.3思维的作用:

1思维是个体理解与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

2思维是智力活动的核心

3思维是进行实践活动特别是创造活动最重要的心理因素

二、个体的情绪与情感

1、情绪:

情绪是身体对行为成功的可能性乃至必要性,在生理反应上的评价和体验,包括喜、怒、忧、思、悲、惊、恐。

2、情感:

情感是态度这以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的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

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

3、情绪理论:

 

情绪动机-分化理论:

汤姆金斯认为,情绪就是动机,他否定了把动机归结为内驱力的看法,着重指出内驱力信号需要一种放大的媒介才能激发有机体去行动,起这种放大作用的正是情绪过程;而且情绪是比内驱力更加灵活和强有力的驱动因素,它本身可以离开内驱力信号而起到动机作用。

依扎德认为情绪是一种基本的动机系统。

他从整个人格系统出发建立了情绪-动机体系。

依扎德提出人格有6个子系统:

内稳态、内驱力、情绪、知觉、认知、动作。

人格子系统组成4种类型的动机结构:

内驱力、情绪、情绪-认知相互作用、情绪-认知结构。

在这庞大的动机系统中,情绪是核心,无论是与内驱力相联系的情绪,或是同知觉、认知相联系的情绪,抑或是蕴含在人格结构中的情绪特质,都起着重要的动机作用。

依扎德进一步指出,情绪的主观成分---体验正是起动机作用的心理结构,各种情绪体验是驱策有机体采取行动的动机力量。

 

三、个体的意志

1、意志的概念:

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为了一定的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

 

2、意志的过程:

1采取决定阶段

2执行决定阶段

3、意志的心理结构

1期望与抱负水平

2心理冲突

3选择和决策

4、心理过程(07):

即心理活动的过程,是心理现象的不同形式对现实的动态反应。

心理学家把心里现象划分为三个过程: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5、意志行动中的心理冲突:

心理冲突在形式上的分类:

1双趋冲突:

一个人以同样强度的动机追求同样并存的两个目的,但又不能同时达到,像这种从两所爱者或者双趋向中仅择其一的矛盾心理状态,成为双趋冲突。

2双避冲突:

从两所相恶或两躲避中必须选择其一的困扰心理状态,成为双避冲突。

3趋避冲突:

像这种对同一目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状态,称为趋避冲突。

4多重趋避冲突:

像这种对几个目的兼具好恶的复杂矛盾心理状态,称为多重趋避冲突。

心理冲突在内容上的分类:

1原则性的动机冲突

2非原则性的动机冲突

6、冯特的意志分类:

冯特根据动机的特点把意志的基本形式分为3类:

(P57)

1冲动动作

2有意动作

3选择动作

第三章个体心理的差异

一、个性

1、个性:

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的,稳定的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既包括一个人的身体特点,也包含其心理特点,反映出个体观察、思考、行动和情感等方面的总体倾向。

个性是在一定的先天生理基础之上,形成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实践活动。

因此,个性是一个复杂的、多侧面的、多层次的动力机构。

包括两个方面:

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

其特点是:

独特性,综合性,稳定性。

个性形成的三个时期:

儿童时期,学生时期,走向社会。

2、个性的心理结构:

1动力结构

2特征结构

3调整结构

3、个性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个性结构理论:

佛洛伊德认为个性结构是以本能为核心构成的。

个性由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

本我中的本能冲动是个性的原始倾向。

自我,指人格中的意识结构部分,是来自本我外部世界影响而形成的知觉系统。

超我,指人格最文明、最道德的部分。

罗萨克人格分层理论:

他认为人格是由若干层次构成的。

最低层次是人的生理机能,较高层次是原始的情绪状态,再高层次是有意识的心理过程,最高层次则由社会心理特质构成。

高层控制低层级,使中低层级的机能表现为符合社会价值的行为方式,,中低层级的心理机能又是较高层级心理机能的基础。

卡特尔特质阶层说:

卡特尔认为,人格是由许多彼此独立的特质因素构成的复合结构,可以用因素分析技术把这些特质分离出来。

勒温个性结构理论:

边缘领域属于人的个性结构的内部领域和环境之间的疆界地带。

这里领域包括知觉系统和运动系统。

内部领域在边缘领域的内侧,分为中心阶层和边缘阶层,其功能各异。

内部领域的边缘层和运动层较接近,它们较易发生联系,和边缘阶层相关联的事情表现机会较多。

由于中心阶层的组织较复杂,它又和运动区不直接接触,因此发生在中心层的事件,不易表示。

大五人格理论:

外倾性,宜人性,责任心,神经质性,开放性。

二、气质

1、气质(08M):

气质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指某个人典型地表现于心理过程的强度,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特点等动力方面的特点。

 

2、气质类型理论:

克瑞奇米尔体型说:

克瑞奇米尔将人格根据体格分为三种类型:

强壮性、瘦长型和矮胖型之后,又根据这三种人格类型学说的分析,提出了分别与之相适应的三种气质类型:

分裂气质、躁郁气质和黏着气质。

如下图:

谢尔顿的气质类型说:

谢尔顿受克瑞奇米尔的影响,但是研究上与克瑞奇米尔是不同的,他以正常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3种题型:

内胚叶型、中胚叶型、外胚叶型,对应这三种体型有内脏紧张型、身体紧张型和头脑紧张型三种气质类型。

如下图:

希波克拉特的气质类型说(08):

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特认为人体内有四种体液:

血液、粘液黄胆汁和黑胆汁,根据日常观察和人体四种体液(血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各人多寡不同的假设把人的气质认为四个类型:

性情急躁、动作迅猛的胆汁质;性情活跃、动作灵敏的多血质;性情沉静、动作迟缓的粘液质;性情脆弱、动作迟钝的抑郁质。

如下图:

伯曼激素说:

他认为,内分泌腺的活动与气质有关系。

由于人的情绪性、活动的反应性和冲动性与内分泌有关,伯曼把气质分为4个类型。

如下图:

古川竹二血型说:

如下图:

巴普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巴普洛夫根据高级神经活动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等三个基本特性,把高级神经活动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

不可抑制型,活泼型,安静型和弱型。

三、性格

1、性格的概念:

性格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它是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部分。

人与人

之间的差异,首先变现在性格上。

2、性格的特征(类型)

1性格的意志特征:

是指个体调解自己的心理活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

2性格的情绪特征:

分为强度特征,稳定性特征,持久性特征,主导心境特征。

3性格的理智特征:

他是指人们表现在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知方面的个体差异。

3、性格的类型理论

3.1奥尔波特性格类型理论:

按理智、意志和情绪三者哪一个占优势,把人的性格分为理智型,意志型和情绪型。

属于理智型的人,以理智来衡量一切并支配其行动;属于意志型的人,具有较明确的目标,行动主动,富于原则性;属于情绪性的人,情绪体验深刻,言行举止易受情绪左右。

3.2荣格性格类型理论:

荣格按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外倾向不同,把人的性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

内向型的人好沉思,善于内省,爱恬静,缺乏自信,不善于结交朋友,容易顺从,孤僻和害羞,比较难以适应环境;外向型的人一般比较敏感,好社交,很自信,乐观开朗,积极进取,但做事轻浮,喜欢标新立异,容易适应环境的改变,善于应付各种情况。

3.3斯普兰格的人格类型分类:

斯普兰格认为,人以固有的气质为基础,同时也受文化的影响。

社会有六个基本的领域,人会对六个基本领域产生特殊的兴趣和价值观。

据此,他将人的性格分为六种类型:

理论型,经济型,审美型,社会型,权力型,宗教型。

参考:

阿吉里斯的成熟不成熟理论(旧版)(09):

阿吉里斯认为,一个人在由不成熟向成熟转变的过程中,性格会发生七种变化。

1被动→主动

2依赖→独立

3少量的行为→能产生多种行为

4错误而浅薄的兴趣→较深与较浅的兴趣

5时间知觉性短→时间知觉性较长

6附属的地位→同等或者优越的地位

7不明白自我→明白自我控制自我

阿吉里斯认为这些改变是持续的,而健全的性格便因此由不成熟趋向成熟。

一个人的文化水平和个性可能使这些改变受到限制,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性格总是有日趋成熟的倾向。

参考: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渐成说/人格发展八阶段论/性格发展分期/心理社会阶段理论(图):

埃里克森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这种由遗传决定的发展顺序被认为是遵循渐成原理。

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

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

由于发展任务完成得成功或不成功,就有两个极端,靠近成功的一端,就形成积极的品质,靠近不成功的一端,就形成消极的品质。

每个人的人格品质都处于两极之间的某一点上,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发展积极的品质,避免消极的品质。

如果不能形成积极的品质,就会出现发展的危机(Crisis:

指每一发展阶段出现的特征性问题。

他既能因积极的解决而增强自我;又能因消极的解决而削弱自我)。

 

参考:

霍兰德(Hollad)人格类型的分类(09):

霍兰德与1959年提出具有广泛影响的职业兴趣理论。

认为人的人格类型,兴趣与职业密切相关。

,兴趣是人们活动的巨大动力,凡是具有职业兴趣的职业,都可以积极地,愉快的从事该职业,且职业兴趣与人格之间存在着很高的相关性。

兰德认为人格可以分为6种类型:

1现实型(R):

有运动机械操作的能力,喜欢机械、工具、植物或动物,偏好户外活动。

2传统/常规型(C):

喜欢从事资料工作,有写作或数理分析的能力,能够听从指示,完成琐细的工作。

3企业型(E):

喜欢和人群互动,自信、有说服力、领导力,追求政治和经济上的成就。

4研究型(I):

喜欢观察、学习、研究、分析、评估和解决问题。

5艺术型(A):

有艺术、直觉、创造的能力,喜欢运用想像力和创造力,在自由的环境中工作。

6社会型(S):

擅长和人相处,喜欢教导、帮助、启发或训练别人。

四、能力

1、能力的概念:

心理学中,把人们能够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心理特征称为能力。

能力是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的必要条件,变现在相同的情况下,掌握某种知识或技能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快慢”、“深浅”、“难易”及其“巩固”的差别。

性格的形成需要一定的能力为基础。

能力的发展水平受性格特征的限制。

(参考:

能力是与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有关的心理特征,通常是指个体从事一定社会实践活动的本领。

能力分为智力,性向,成就。

智力是这个人的一般能力;性向是指个人可以发展的潜在能力;成就是指个人通过教育或者训练对学识,知识和技能方面所达到的较高水平。

2、能力的机构理论:

2.1斯皮尔曼智力二因素论(二因素结构理论)(07):

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认为能力是由一般因素(g)和特殊因素(s)构成。

完成任何一项作业都是由g和s两种因素决定的。

第一位和重要的是一般因素g。

2.2群因素结构理论(09):

美国心理学家塞斯登认为,能力是由许多彼此无关的原始能力构成的。

包括七种原始的元素:

计算,词的流畅性,记忆,推理,空间知觉,知觉速度。

经过试验和测试,说明各种能力因素并不是绝对割裂的,而是可以找到一般的因素。

2.3智慧结构理论/智力三维结构理论(图):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J.P.Guilford)在对创造力进行详尽的因素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智力三维结构”模型。

吉尔福特认为,人类智力应由三个维度的多种因素组成:

第一维是指智力的内容,包括图形、符号、语义和行为等四种;第二维是指智力的操作,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和评价等五种;第三维是指智力的产物,包括单元、类别、关系、系统、转化和蕴涵等六种。

这样,由四种内容、五种操作和六种产物共可组合出4x5x6=120种独立的智力因素。

吉尔福特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就是上述三维结构中处于第二维度的“发散思维”。

 

 

2.4威克斯勒智力理论:

威克斯勒认为,智力反映多重方面,包括基本常识的掌握、理解能力、算术能力、概括能力、语文能力、记忆力,以及其他有关活动操作和空间认知的能力。

2.5三元智力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提出三元智力理论,分为三个分理论:

(1)情境分理论;

(2)经验分理论(3)成分分理论,智力成分结构有三个层次:

①元成分,是高级管理成分,其作用是实现控制过程。

②操作成分,其作用是执行元成分的指令③知识获得成分,学会如何解决新问题、如何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

2.6多元智力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加那得认为,智力是在某种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之下,个体用以解决问题与生产创造所需的能力,主要包括7种能力:

(1)语言能力

(2)音乐能力(3)逻辑数理能力(4)空间智力(5)身体运动智力(6)内省智力(7)人际智力

3、能力的测量

3.1比奈-西蒙量表:

 由法国心理学家A.比奈首创的一种测量人类智力的标准工具。

由比奈和T.西蒙合作制定。

1905年出版了第一个比奈-西蒙量表。

它是一种个别测验式的量表,包括30个测量一般智力的项目,其中既有对较低级的感知觉方面的测量,也有对较高级的判断、推理、理解等方面的测量。

这个量表又于1908和1911年修订。

该量表首次采用心理年龄来计算成绩。

3.2斯坦福-比奈量表:

1916年美国斯坦福大学L.M.特曼对比奈-西蒙量表所作的修订版。

该修订本不但对每个测题的实施程序及评分方法作出了详细的说明和规定,而且把智商概念运用到智力测验中,使智力分数能在不同年龄间比较,从而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比奈以智龄评定智力的方法。

计算智商的方法如下:

IQ=MA/CA×100

参考:

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

韦克斯勒于1939年制定的智力量表,1949年开始又进行数次修订。

韦克斯勒量表取消了智力年龄的概念,保留智商的概念,以同年龄组被试对象的总体平均数为标准经过统计处理得出的智商,称它为离差智商。

五、态度

1、态度的概念:

态度:

态度通常是指个体对某一对象所持的较持久、较稳定的综合性心理倾向。

它是在某种心理过程基础上综合而成的,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

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于特定对象的认识、理解和评价;情感成分是指个体内心对特定对象的体验和感受;意向成分是指个体对特定对象可能做出行为的反应倾向。

2、态度的特征:

1社会性

2针对性

3稳定性

4间接性

3、态度的功能:

1适应功能

2防御功能

3认识功能

4价值表现功能。

4、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1需求

2知识

3社会影响

4人格特征

5个体经验

5、态度形成的阶段:

1顺从阶段

2认同阶段

3内化阶段

6、态度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1态度会影响人的工作效率

2态度会影响学习

3态度影响耐力

7、态度改变理论

7.1认知失调理论:

它最早由费斯廷格提出来的一种理论。

在费斯廷格看来,所谓的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

为了减少这种不舒服的感觉,人们会采取各种方法来减少自己的认知失调,主要有:

1改变与认知主体行为有关的某一认知要素,使其与其他认知因素不协调的关系趋于协调

2强调某一认知因素的重要性

3引进新的认知要素,改变不协调状态

4改变态度

5减少选择感

6改变行为

7.2海德认知平衡理论:

1958年,心理学家海德就专门研究了在群体中人与人是如何处理关系的,并提出了“平衡理论”,又称“P-O-X理论”。

P与O各代表一个人,X是第三者或态度对象。

平衡理论假定P-O-X之间的平衡状态是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