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控制器的设计Dahlin算法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59130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75.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控制器的设计Dahlin算法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数字控制器的设计Dahlin算法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数字控制器的设计Dahlin算法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数字控制器的设计Dahlin算法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数字控制器的设计Dahlin算法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字控制器的设计Dahlin算法解析.docx

《数字控制器的设计Dahlin算法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控制器的设计Dahlin算法解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字控制器的设计Dahlin算法解析.docx

数字控制器的设计Dahlin算法解析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课程设计(论文)

 

课程名称  计算机控制技术

题目名称  数字控制器的设计-Dahlin算法

系部 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部  

专业班级   11电气4    

学  号    **********6

学生姓名   李星亮    

指导教师   王赟      

 

2014年06月08日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题目名称

数字控制器的设计-Dahlin算法

学系学部

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部

专业班级

11电气4班

姓名

李星亮

学号

12031104026

一、课程设计(论文)的内容

已知某过程对象的传递函数为

,试用Dahlin算法设计数字控制器。

(1)采样周期T=0.5s;

(2)期望闭环系统时间常数T0=0.15s;

二、课程设计(论文)的要求与数据

1、给出数字控制器D(z)设计过程;

2、写出数字控制器D(z)差分方程;

3、给出matlab仿真程序;

4、绘制单位阶跃响应、控制器的输出的图形。

三、课程设计(论文)应完成的工作

1、数字控制器D(z)的理论分析与计算;

2、matlab仿真程序设计,绘制图形;

3、完成课程设计报告的撰写。

四、课程设计(论文)进程安排

序号

设计(论文)各阶段内容

地点

起止日期

1

选择课题,明确设计要求,查阅资料

校内

6.9

2

理论计算

校内

6.9~6.10

3

Matlab仿真及结果分析

校内

6.11~6.12

4

课程设计报告的撰写

校内

6.13~15

五、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

1、计算机控制系统

2、自动控制原理

3、matlab在自动控制中的应用

发出任务书日期:

2014年06月9日指导教师签名:

计划完成日期:

2014年06月15日教学单位责任人签章:

 

 

1理论分析

1.1Dahlin算法的一般设计步骤

具有纯滞后的控制系统往往不希望产生超调,且要求稳定,这样采用直接设计法设计的数字控制器应该注意防止振铃现象。

Dahlin算法的一般设计步骤为:

(1)根据系统性能要求,确定期望闭环系统的参数

给出振铃幅度RA的指标。

(2)根据振铃幅度RA的要求,由RA的计算式,确定采样周期T,如果T有多解,则选择较大的T

(3)确定整数N=/T。

(4)求广义对象的脉冲传递函数G(z)及期望闭环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z)。

(5)求数字控制器的脉冲传递函数D(z)。

(6)将D(z)变换为差分方程,以便计算机编写相应算法程序。

1.2数字控制器D(z)的设计

若已知被控对象为具有纯滞后的一阶惯性或二阶惯性环节,即

(1.1)

(1.2)

Dahlin算法的设计目标是设计一个合适的数字控制器D(z),使整个闭环系统的传递函数Φ(s)相当于一个一阶惯性纯滞后环节,即

(1.3)

式中,τ为被控对象的纯滞后时间,τ=NT。

为了简单起见,设τ为采样周期T的整数倍,即N为正整数。

T0为期望闭环系统传递函数的时间常数,其值由设计者用试凑法给出。

采用带零阶保持器的Z变换方法,对式(1.3)进行离散化处理,有

(1.4)

典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结构图,如图1.1所示。

图1.1典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结构图

由图1.1,可得Dahlin控制器D(z)为

(1.5)

由此可知,若被控对象为式(1.1)所示的带纯滞后的一阶惯性环节,则

(1.6)

若被控对象为式(1.2)所示的带纯滞后的二阶惯性环节,则

(1.7)

其中,

根据任务书,可知被控对象为具有纯滞后的一阶惯性环节,且其中τ=1s,T1=2s,T2=1s,K=1,N=τ/T=1,T0=0.1,则由式(1.7),有

由此,

(1.8)

对式(1.8)等号两边交叉相乘,有

1.23U(z)+0.093z-1U(z)-1.23z-2U(z)-0.094z-3U(z)=0.999E(z)-0.974z-1E(z)+0.223z-2E(z)(1.9)

得到易于编程的差分方程

u(k)=0.81e(k)-0.80e(k-1)+0.18e(k-2)-0.076u(k-1)+u(k-2)+0.074u(k-3)(1.10)

 

2matlab仿真及分析

本文采用matlab软件中建立.m文件进行仿真。

其仿真程序如下:

ts=1;%采样周期

u_2=0;u_1=0;y_1=0;e_1=0;%初始化

fork=1:

1:

50;%测试得到50个输出

time(k)=k*ts;

r=1;%单位阶跃输入时

y(k)=0.149*u_2+0.089*u_3+0.98*y_1-0.22*y_2;%系统输出响应

e(k)=r-y(k);

u(k)=0.81e(k)-0.79e(k-1)+0.18e(k-2)-0.076u(k-1)+u(k-2)+0.076u(k-3);%控制器输出

y_1=y(k);

e_1=e(k);

u_2=u_1;

u_1=u(k);

end

plot(time,r,'r',time,y,'g',time,u,':

','linewidth',2);%绘制系统输入、输出、控制器输出

xlabel('time(s)');ylabel('r,y');

legend('stepinput','outputtracking');

运行上述程序,得仿真结果如图2.1所示。

因此,本设计给出的Dahlin控制器,使系统经过约2s,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达到稳定,且稳定误差为0,控制器的输出没有振铃现象,满足设计目标。

图2.1系统输入、输出响应及控制器输出的曲线

参考文献

[1]张德江.计算机控制系统[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6.

[2]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M].科学出版社,2008,12.

[3]赵俊生.机电系统计算机控制及辅助设计[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3.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发现自己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如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很多知识点都忘记了,计算速度慢及准确性低,分析问题能力不够全面等等。

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如怎样使用WORD的工具,计算公式输入,画图等。

明白了有些东西看起来很简单,但一旦做起来却需要很多心思,要注意到很多细节问题。

要做到能好好理解课本的内容,一定要认认真真做一次计算。

因此,完成课程设计使我对课本的内容加深了理解。

总体来说,这次的课程设计不单在专业基础方面反映了我的学习还要加倍努力,还在对一些软件的应用需要加强。

对C语言编程的计算机计法有待探究,只是基本上明白程序过程,还不能明白的彻底。

随着科技发展及计算机计法的方便,简单,我将认真学好这种方法,以便以后工作的需要。

总体而言,这次的课程设计对我们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践能力的考察,使我们更清楚地知道不足之出,从而提高我们。

 

成绩及签名

 

2014年6月15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