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必看一个引发共鸣与思考的展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590257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6.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今年必看一个引发共鸣与思考的展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今年必看一个引发共鸣与思考的展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今年必看一个引发共鸣与思考的展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今年必看一个引发共鸣与思考的展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今年必看一个引发共鸣与思考的展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今年必看一个引发共鸣与思考的展览.docx

《今年必看一个引发共鸣与思考的展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今年必看一个引发共鸣与思考的展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今年必看一个引发共鸣与思考的展览.docx

今年必看一个引发共鸣与思考的展览

今年必看!

一个引发共鸣与思考的展览

序、点燃兴趣的“序篇”

一、“从四海到七海”:

从无知到相识

二、“指南针指向东方”:

直面双方

三、“大都的日出”:

真实的元代中国

四、“马可·波罗的行囊”:

在意大利寻找中国

五、“来而不往非礼也”:

在中国寻找意大利尾、回到“序篇”的“结语”

观后感

余思

楔子

最初知道这个展览的信息,是朋友圈中的一篇文章:

《观展|异乡人——“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

13至16世纪意大利与中国的跨文化交流”展览背后的故事》。

文章采访了这个展览的策展人之一、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李军教授。

得知,展览的学术思想原是李军教授的研究生课程与读书会的讨论内容,后与湖南省博物馆合作,将一系列学术想法,转换为一场可视的展览成果。

策展历时三年多。

展览体系

13-16世纪,是展览标题所限定的时间框架,然而,展览并未局限于此,而是从更遥远的年代徐徐展开。

中意两个文明,从各自发展,到彼此触碰,最后逐渐交汇,宏大的历史叙事娓娓道来,最终落脚于13-16世纪:

中国的元、明两大帝国时代,同时也是西方的文艺复兴与大航海时代。

▲展览的内容体系

▲展厅平面布局示意图

四皿君凭印象绘制,细节并不准确,与实际有出入;字丑,请见谅!

展览导赏

点燃兴趣的“序篇”

与只有基本信息的其他展览的序厅不同,这个展览的序厅,陈列着两组展品:

▲序厅的两组陈列

一组是中国元明两代的3件青花瓷,与油画《诸神的盛宴》(复制品),由意大利画家乔凡尼·贝里尼与他的弟子提香于1514年绘制。

《诸神的盛宴》描绘了罗马神话中的一个故事,画中却有两件中国的青花瓷器、一件仿中国青花瓷的意大利陶器。

若仔细一点,你会发现这3件青花瓷展品的缠枝莲纹,与画中的相似。

▲序厅的第一组陈列:

元明青花瓷与《诸神的盛宴》

另一组是木板油画,两边的2件是分别来自法国与意大利、创作于16世纪末的枫丹白露画派油画——《加百列和她的妹妹》(复制品)与《沐浴中的女人》,中间的那件是广东新会博物馆收藏的明代“新会木美人”。

有趣的是“新会木美人”,女孩的脸庞是明显的西方人,而胸部的服装却为汉式,“与16世纪末枫丹白露画派笔下的欧洲女性尤为相像”,展览如此解读:

“三张画犹如同一对姐妹呈现的三种姿态。

▲序厅的第二组陈列:

《加百列和她的妹妹》、“新会木美人”、《沐浴中的女人》

此时,我恍然大悟:

所谓“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在这里,就是中国人能在意大利找到中国,意大利人能在中国找到意大利。

文化交融是如此有趣又匪夷所思,参观的兴致因此点燃。

“从四海到七海”:

从无知到相识

第一单元讲述了13世纪以前,中国与意大利的各自发展却又彼此摸索。

【别样的青铜】

双方的青铜制品,沿着各自的脉络发展,有着自己的风格。

那个时期的中、意两地,“我不认识你,你不认识我”。

有些许疑问的是,这里两地青铜制品的时代,只有数百年的交集。

不同时期的文物进行对比,是否合适?

▲“别样的青铜”展区|青铜容器的对比

▼“别样的青铜”展区|青铜雕像的对比

【玻璃的流传】

玻璃的传入,让战国时代的中国文明,接触到了亚欧大陆的另一端。

▲“玻璃的流传”展区

▲含有蜻蜓眼玻璃珠的珠串

公元前7-前5世纪

意大利罗马国家博物馆藏

▼蜻蜓眼玻璃珠

战国(前476-前221年)

湖南衡阳公行山出土

 

▲仿玉谷纹玻璃璜|战国(公元前476-前221年)|湖南省博物馆藏

【中国丝绸与罗马时尚】

汉朝丝绸的传入,让古罗马闻到了来自中国的时尚气息。

“丝绸之路”之名,由此而来。

▲“中国丝绸与罗马时尚”展区

▲绢地“长寿绣”丝绵袍|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

就算是古典神话中的众神,如花神芙罗拉、智慧女神雅典娜,在古罗马艺术家的手中,也穿上了来自东方的丝绸。

▲《花神芙罗拉》壁画

公元1世纪

意大利庞贝出土

▼雅典娜大理石雕像

公元前1-公元5世纪

意大利罗马卡比托利欧博物馆藏

当时的罗马,并不知道丝绸是如何制成的。

盖乌斯·普林尼·塞孔都斯(即老普利尼,23or24-79年),在他的《自然史》中是这样描述的:

▲老普利尼的《自然史》1525年罗马中央国家图书馆藏

“(赛里斯)林中产丝,驰名宇内。

丝生于树叶上,取出,湿之以水,理之成丝。

后织成锦绣文绮,贩运到罗马。

富豪贵族之妇女,裁成衣服,光辉夺目……”

赛里斯国(Seres)就是中国,意为“产丝之国”。

【逐渐清晰的世界】

东汉和帝永元九年(97年),班超派遣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抵西海欲渡之时,因惧风浪而返;唐代,迎合了异域市场的长沙窑瓷器,成为了海上陶瓷之路的开拓者。

▲“逐渐清晰的世界”展区

▲《后汉书·西域传》

1884年上海同文书局石印版

湖南省图书馆藏

本页记载了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的内容。

▼长沙窑椰枣纹瓷壶

唐(618-907年)

湖南省博物馆藏

椰枣是西亚地区常见的树木。

探索的步伐从未停歇,他乡的地貌渐渐在纸上勾勒出来。

东海、南海、北海(贝加尔湖?

)、西海(青海湖、里海、波斯湾?

),是中国人的“四海”观;印度洋、地中海、里海与红海,是托勒密(约100-170年)《地理志》描绘的“四海”格局。

▲依据托勒密《地理志》绘制的世界地图|1482年版本|意大利罗马中央图书馆藏

1154年,阿拉伯地理学家阿尔-伊德里斯绘制的《世界地图》,就已经囊括了地中海、黑海、里海、咸海、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等“七海”。

▲阿尔-伊德里斯《世界地图》(复制品)|1325年版本|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藏

在东方,因管理庞大疆域的需要,元代皇帝忽必烈命人将“回回图子”(阿拉伯地图)与“汉儿”地图合为一体,中国地图也走向了“七海”格局。

▲《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线描图)|1513-1549年|原件藏日本岛原市本光寺|原本最初由朝鲜人于1402年拼合《声教广被图》、《混一疆理图》等地图而成

东方与西方,对世界的认知逐渐清晰。

“指南针指向东方”:

直面双方

第二单元讲述了亚欧大陆的两端,终于在13世纪迎来了直接的接触。

▲第二单元的展区布局

【指南针与海图】

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经阿拉伯人传入西方,指南针成为远海航行的必备工具。

随着远航的增加,在指南针的加持之下,绘制了航线的海图,也用于指导航行。

▲针碗

元(1271-1368年)

大连市甘井子区出土

针碗,即航海用水罗盘。

在碗内注水,放入一根穿在浮漂上的磁针,将碗底的竖线对准船身中心线。

磁针与竖线若出现夹角,表明方向发生了变化。

▼航海图1311年

皮埃特罗·维斯孔特绘制

意大利佛罗伦萨国家档案馆藏

现存最早的中世纪航海图之一,以意大利为中心,描绘了地中海和北欧地区的海岸线。

航行中,水手可以对比罗盘指示的方位与图中放射状航线的指向,准确到达目的地。

【失落的一页】

与陆上丝绸之路沿线留存的遗迹不同,海上丝绸之路的遗物则失落于浩渺的海洋之中。

如,唐代运送长沙窑瓷器的阿拉伯船只“黑石”号,如南宋满载景德镇窑、龙泉窑、磁灶窑、闽清义窑、德化窑瓷器的中国福船“南海一号”。

▲“黑石”号沉船残骸

唐(618-907年)

印尼勿里洞岛海域出水

▼景德镇窑青白釉瓷碗

南宋(1127-1276年)

广东阳江”南海一号“沉船出水

【朝向东方的旅程】

传闻中的东方,遍地黄金。

《圣经》也记载:

伊甸园在东方,那里是流淌着奶与蜜的乐园;四大河流从伊甸园中流出,哺育了人类的几大文明。

追求财富的马可·波罗(1254-1324年),启程前往东方。

▲“伊甸园和东方世界”插图

1493年

意大利罗马中央国家图书馆藏

该图选自《纽伦堡编年史》中上帝创世章节。

▼《马可·波罗游记》抄本

1401年

意大利威尼斯科雷尔博物馆藏

该抄本是意大利威尼斯保存的一批《马可·波罗游记》文本的最早来源。

 

▲《加泰罗尼亚地图集》(复制品)|1375年|原件藏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

此图由法国国王查理五世定制,图的下端是地中海、上端是中国与东方、右边是非洲、左边是欧洲。

受《马可·波罗游记》的影响,威尼斯的弗拉·毛拉修士于1460年绘制地图呈献给葡萄牙国王,图中最繁华的地方,是最靠近伊甸园的中国与大都,还可见到卢沟桥。

《马可·波罗游记》中曾描述过这座位于“百利桑干河”(永定河)上的“美丽的石桥”。

▲弗拉·毛拉地图|1460年|原件藏意大利威尼斯马尔恰那国家图书馆

地图东部世界(左边)的海域,游弋着高大威猛的中国式帆船;西部世界(右边)则是体型较小、单桅双帆的西方帆船;双方海域的边缘处,各有一条空帆、停航的船,之间是一片未知的海域。

地图似乎在告诉葡萄牙人:

你们应该绕过非洲,与中国人的世界相融合。

30多年后,迪亚士完成了这一“葡萄牙人的使命”,大航海时代拉开序幕。

“大都的日出”:

真实的元代中国

第三单元,用文物还原出13世纪的欧洲人见到的真实中国——元朝。

【大汗之都】

元代大都,世人向往的国际大都会,有着宏大瑰丽的宫殿建筑。

“宫基高出地面十掌,四周环以大理石墙。

——《马可·波罗游记》冯承钧译本

 

▲“大汗之都”展区

▲灵芝麒麟汉白玉饰板|元(1271-1368年)|北京市西城区桦皮厂元大都宫殿遗址出土

【王朝剪影】

华美的服饰、辽阔的疆域、发达的水路交通、便利的通信系统(如驿站)、神奇的纸币、繁荣的商业,都是记载于《马可·波罗游记》中的王朝剪影。

▲烟色水草鱼纹二经罗夹袍

元(1271-1368年)

湖南华容原城关镇油厂内元墓出土

▼急递驿陶俑

元(1271-1368年)

陕西西安王世英墓出土

 

▲元代帝后像

注意皇后头戴的罟(gǔ)罟冠,这种物品后来见于马可·波罗的遗产清单中。

▲商旅陶俑一组

元(1271-1368年)

内蒙古博物院藏

▼元代的纸币与铜钞版

元(1271-1368)

纸币出土于湖南华容原城关镇油厂内元墓;铜钞版藏于广东省博物馆

【七色霓虹】

杂剧、瓷器、书画、丝绸、铜器,都是这个时代如七色霓虹般的艺术成就。

▲青花三供:

1香炉2花瓶元(1271-1368年)

湖南常德澧县余家牌坊出土

▼张渥《竹西草堂图》卷

元(1271-1368年)

辽宁省博物馆藏

宋元的金银器皿与首饰,是中国金银工艺的一个发展高峰。

不知为何,本身就出土大量元代金银首饰与器皿的湖南,展览中却未见一二,让“遍地黄金的东方”有些名不符实。

▲湖南元代金银器(非本次展览的展品,图片来自《湖南宋元窖藏金银器发现与研究》与深圳博物馆“稽古维新——湖南省宋元明铜器与金银器展”)

“马可·波罗的行囊”:

在意大利寻找中国

无论马可·波罗是否到过中国,但来往于欧亚大陆两端的商人、传教士、使节是真实存在的。

他们行囊内的中国物品,在欧洲激起了怎样的水花和涟漪呢?

这就是第四单元的内容。

【马可·波罗的时代】

传说中,马可·波罗与父亲、叔叔——尼科洛与马菲奥,都来过中国,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接见。

马菲奥的遗嘱中提到了三块“鞑靼汗王”赏赐的金牌,凭此牌可在驿站获得马匹与住宿等服务。

▲马菲奥·波罗的遗嘱(复制品)

1310年

原件藏意大利威尼斯国家档案馆

▼八思巴文银牌、金牌

元(1271-1368年)

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索伦旗出土

马可·波罗去世时的财产清单中包括4块白色或黄色的丝绸、2件袍子、1件罟(gǔ)罟冠、1件金质通行牌。

他在遗嘱中赋予“鞑靼仆人”彼得自由权利,给予了一笔遗产——100里拉威尼斯金币。

这位鞑靼仆人在遗嘱中署名为“PetrusSuliman”(彼得鲁斯·苏莱曼)。

▲马可·波罗的遗嘱

1323年

意大利威尼斯马尔恰那国家图书馆藏

▼牵马陶俑(牵马者为蒙古人形象)元(1271-1368年)

内蒙古博物院藏

展览以这个陶俑来想像马可·波罗的鞑靼仆人的样貌。

【丝绸】

丝绸仍然是海、陆两条丝绸之路上的大宗商品,不仅流行于欧洲的上层社会,还是文艺复兴大师笔下的母题。

▲展示中、意两国丝绸的展柜

▼可能产于14世纪的伊利汗国

意大利威尼斯莫契尼戈宫藏

图案中羊和衔鱼的鹈鹕以双曲线的花枝藤蔓相互串联,这类构图在元代丝绸中较为常见。

是教皇法衣一部分的动物纹织锦残片

 

▲乔托·迪邦多内的《教皇批准规章》壁画

1295-1300年

原画藏意大利阿西西圣方济各教堂室内悬挂的帐幔,上面的纹饰是中国常见的毬路纹。

▼马迪奥·乔万内蒂的《圣埃玛古拉和圣福图纳多》木板蛋彩画

意大利威尼斯科雷尔博物馆藏

右边圣福图纳多胸前,有一类似于中国明清官员朝服“补子”的金色方块,上面饰有对称的鸟。

【陶瓷】

精致的中国瓷器,也是欧洲人推崇的中国商品之一,他们千方百计地想生产出同样的产品。

▲“马可·波罗罐”|宋(960-1279年)|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教堂藏

旧传由马可·波罗带到威尼斯,实际上更可能是威尼斯人在第三次十字军东征期间,从君士坦丁堡带回。

此罐产自福建德化窑,南海一号沉船上出水大量的这种罐子。

这种白瓷罐应该是南宋时期一种主要外销商品。

▲中国唐、元两代,以及蒙古“四大汗国”之一、位于西亚的伊利汗国生产的有凤鸟图案的瓷器

▼欧洲生产的有中国青花风格的陶器、瓷器。

若对意大利陶瓷感兴趣,可以去深圳博物馆参观“千年马约里卡”展,其中就有受中国影响的陶器。

【蒙古人形象】

马可·波罗带回了自己的蒙古仆人;西征的蒙古铁骑,引起了欧洲社会的恐慌。

蒙古人的形象,逐渐被欧洲人所认知。

在画家笔下,他们一般头戴尖帽、胡须分叉。

▲1404年《三王来拜》木板油画中,身着圆领蓝袍、头戴红尖帽的蒙古人形象。

▼15世纪上半叶《圣玛格丽塔的殉道》壁画中,头戴尖帽、蓄有胡须的蒙古人形象。

 

▲1935年《中国,意大利与13-14世纪文艺复兴的开端》

本页论述了托斯卡纳地区绘画所表现出的东方特征。

▼1925年《托斯卡纳绘画中的东方影响》

本页通过对绘画中人物眼睛的比较分析,探讨了这一时期西方宗教绘画中的东方影响。

 

▲1336年《圣方济各修士的殉道》壁画中,头戴折沿尖帽、留分叉胡须的蒙古人形象。

▼《哺乳圣母》(复制品)

约1320年

原件藏意大利锡耶纳国立美术馆

怀中的圣子是西方样貌,而圣母却拥有细长的东方式眼睛。

【风景画】

被带回欧洲的,可能还有中国的风景画。

藏在意大利锡耶纳市政厅、由安布罗乔·洛伦采蒂于1338至1339年绘制的《好政府的功效》,与《清明上河图》一样,都是以城门为界的两段构图。

▲上:

《清明上河图》|下:

《好政府的功效》

令人惊讶的是,《好政府的功效》中郊外农民打谷脱粒的图像,与现藏美国大都会艺术馆的元代《耕稼图》的“持穗”,如出一辙。

▲左:

《耕稼图》“持穗”|右:

《好政府的功效》“打谷”

“来而不往非礼也”:

在中国寻找意大利

当这些马可·波罗们来到中国时,给我们又带来了什么、留下了什么?

第五单元讲述的就是西方对我们的影响。

【西来异马】

自汉代以来,中原就渴求着来自西域、体型高大的马。

到了元代,也有外来使臣进贡异马的记载。

▲“西来异马”展柜

【十字遗痕】

除了商人外,来华的欧洲人中还有传教士。

早在唐代,基督教的东方教派——景教,便传入中国。

这些宗教符号,逐渐融入中国,变成了装饰母题。

▲“十字遗痕”展柜

▲叶氏墓志碑元(1271-1368年)福建泉州北门城墙出土十字、莲花是中国景教的艺术符号,莲花本身具有浓郁的佛教象征,它成为中国景教的元素,反映了外来文化的中国化过程;碑的双重尖拱形为伊斯兰建筑的形式特征,在此被基督教艺术借用。

▼十字形铜杖头

元(1271-1368年)

内蒙古博物院藏

中央圆形内刻有一条S形阴线,使之形成一个类似于道教阴阳鱼太极图的图形。

【母与子】

正如《好政府的功效》与《耕稼图》中“打谷”场景惊人相似一样,欧洲的“圣母与圣子”和中国的“送子观音”也有着极大的相似性。

▲左:

《罗马人民的保护者圣母玛利亚像》摹本|16-17世纪|意大利罗马圣安德烈教堂藏|右:

《唐寅款中国圣母图》轴|1470-1524年|美国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藏

《唐寅款中国圣母图》轴,起初被当做15世纪中国画家唐伯虎的作品,后才被认出是《罗马人民的保护者圣母玛利亚像》的一件中国摹本。

画中观音眼睛细长、小嘴;童子着右衽汉服。

它与原图在构图、人物姿态上具有极大的相似性,但在后世可能被当做一件送子观音像。

【西学东渐】

16世纪末,意大利的利玛窦来到中国,最后葬在北京。

作为一名天主教的传教士,他带给中国最深刻的影响,恰恰是与宗教相对立的科学与技术。

▲“西学东渐”展区:

1574年的地球仪、1603年的《两仪玄览图》(复制品)

▲《几何原本》

清道光至咸丰(1821-1861年)

欧几里德著,利玛窦、徐光启译

湖南省图书馆藏

1605-1607年,利玛窦和徐光启把《几何原本》的前六卷翻译出版。

▼书籍插图《利玛窦与徐光启像》

1670年

意大利罗马中央图书馆藏

刊于基歇尔的《中国图说》一书。

画面左侧为身着儒服的利玛窦;右侧为衣着官服的徐光启,但面孔被表现成一个外国人;画中的“汉字”是绘画者照着汉字画的,因而笔画不分明并且多有错误。

 

▲布面油画《利玛窦像》|游文辉1610年绘制|意大利罗马耶稣教堂藏|该肖像于利玛窦死后不久在北京绘制,1614年由金尼阁带回罗马。

回到“序篇”的“结语”

“结语”与“序篇”,在空间上是相通的。

“序篇”点明了展览名称来自德国诗人赫尔曼·黑塞(1877-1962)在《我最心爱的读物》中的吟咏,“结语”中也引用了陆九渊(1139-1193)的感慨。

“在这世间有一种使我们感到幸福的可能性,在最遥远、最陌生的地方发现一个故乡,并对那些极隐秘和难以接近的东西,产生热爱和喜欢。

——赫尔曼·黑塞

“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

——陆九渊

 

▲展览序篇与结语

展线首尾相接、内容前后呼应,对照着读,感觉很好。

从序篇的“发现故乡”,到结语的“此心同也”,展览的深度逐渐展开,最终引起观众的共鸣与思考。

这一西一中的哲思,不禁让我想起了费孝通先生的一句话: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观后感

展品精美、展览叙事流畅自然,直击观众的心房。

虽有些小瑕疵,倒也无伤大雅,总体而言是一个白璧微瑕、瑕不掩瑜的展览。

【逻辑叙事】

展览的叙事有着明确的线性逻辑。

第一单元:

青铜时代的中、意两地各自发展;战国时期西方玻璃的传入中国;汉代的时候丝绸传入罗马;间接的交流促使双方逐渐认识到大陆另一端的文明世界。

第二单元:

中、欧之间的陆路交流是通过中亚民族间接实现的,两地的直接交流基本是通过海路。

正因有了指南针与海图,才具备了远洋航行的可能;有了早在唐宋时中国人、欧洲人、甚至阿拉伯人的航路实践,才有了欧洲人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第三单元:

当欧洲人来到中国,会看到什么?

这里的展品基本上是《马可·波罗游记》中提到的见闻,也为第四单元欧洲人带回什么物品,埋下了伏笔。

第四、第五单元:

这是本展览中的点题部分,展览叙事进行到此,基本上水到渠成了:

双方的交流互相带来的影响。

从中、意两国文明各自发展,到间接触碰,再到互相直面双方,最后到双方的互相影响,各单元之间的叙事,层层递进、一气呵成。

【内容框架】

展览的五个单元之间,第一、二单元的每个单元的二级标题之间,均是一种前后承接、线性发展的叙事逻辑;后三个单元的二级标题之间,则是相互独立的版块式叙事体系。

相较于板块式叙事,线性叙事更能将展览思路潜移默化进观众脑海中,观众思绪不会跳离展览主轴,更好把握展览的主旨内容。

展览的一、二级标题的展板,有很高的设计辨识度,便于观众清楚身处的部分,跟上展览主线。

▲一级(左)、二级(右)标题的展板

【展品与主题】

这个展览的展品,种类丰富、时代跨度较大,包括青铜、陶瓷、绘画、雕塑、图书、文件、丝绸等考古学、文献学、图像学资料。

尤其是,展品中有很多当时的图书与绘画,将这些文物放在展柜中展示,比喷印在展板上作辅助说明,更能引起观众的重视、加深认识、激发代入感。

从展品的选择,我们可以看出策展方对展品了解的熟稔程度与扎实的研究功底。

正因如此,策展方才能凝练出不同性质展品的共同内涵,将相同内涵的展品组合在一起。

因此,在观展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觉到每一件、每一组展品在展览中的用意。

他们就像是一个角色清晰的演员,其一言一行都符合着整个剧情的需要、推动着剧情的发展。

【展陈设计】

展线设计单线前进,从实际效果来看,基本没有走重复路的状况。

展览的灯光,明暗有度,突出了想要展示的重点。

前面两个单元,空间疏朗,展品陈列、墙面与空间的使用,均有适当留白,相当于设置了视觉的缓冲区、休息区;后面三个单元,尤其是第四单元,展品就有些拥挤了。

【文字说明】

展览的文字解读,是最考验研究功力的地方。

本展览的说明牌,文字精炼简洁,舍弃了其他的无关信息,直指与主题相关的内容。

▲第二单元中“朝向东方的旅程”展区弗拉·毛拉地图的文字解读

▼第四单元中“丝绸”展区考卡雷利抄本的文字解读

各个单元展板的文字,抒情而不矫揉、感性又不失理性,简约而不简单,易于阅读,带给人无尽畅想的空间。

▲第四单元的展板

▼第二单元中“朝向东方的旅程”的展板

清晰的叙事逻辑、有明确内涵的展品组合、只与主题有关的文字解读,加上像绘画、壁画等图像学资料的展示,无需任何解释,展览信息能被观众迅速捕捉,好似文物与观众对话一般。

【微瑕】

是《马可·波罗游纪》、还是《马可·波罗游记》?

▲“游纪”or“游记”?

第一单元中,男青年青铜雕像远离“别样的青铜”展区,更靠近“玻璃的流传”展区;第四单元中,“陶瓷”展区被分开在两个空间,其中一个与“丝绸”展柜相连。

上述有共同内涵的文物,是因为怎样的考量,没有组合在一起?

▲第四单元中的“丝绸“与”陶瓷“展区

第三单元中的陈列内容,大多与《马可·波罗游记》等欧洲旅行者的见闻有关联,然而展览中似乎没有明确说明。

如果在展品旁,配上欧洲人见闻中一二句记载,这种效果会不会更好?

或许因为没见到明确的导览指引,有一家四口直接从“结语”处开始参观。

有趣的是,即便没有循序而来,当他们看到“母与子”展区中的《罗马人民的保护者圣母玛利亚像》摹本和《唐寅款中国圣母图》轴时,马上明白了其中的涵义。

余思

这个展览,是我们今年极力向大家推荐的一个展览。

不是因为精美的展品,而是因为这个展览本身。

任何一个对这段历史不了解的小白,看完之后不仅能获得系统而又具体的知识,更能收获到灵感启发:

文化交融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以致我们习以为常忘却了具体的存在,但依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对于展览人来说,这个展览有很多值得借鉴、学习与思考的地方。

一个展览的成型,短则半年,长则数年。

这个展览,对得起他们付出的三年。

看完这个展览后,对那些仅仅花费数周、甚至几天做出来还沾沾自喜的展览,对那些凭个人喜好、不尊重基础研究的展览,对那些空有宏大命题、展品与主题却不见关联的标题党展览,我们还能有兴趣吗?

展览名称:

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13-16世纪意大利与中国的跨文化交流

展览日期:

2018年1月27日~4月30日

开放时间:

每周二至周日9:

00-17:

00(16:

00停止售票)

展览地点:

湖南省博物馆中国·长沙

展览票价:

30元/人(成人票)、15元/人(优惠票);进博物馆免费

借展单位:

湖南省博物馆等国内22家博物馆、图书馆,意大利威尼斯科雷尔博物馆等23家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档案馆,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等

▼-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物植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