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要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586742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8.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要点.docx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要点.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要点.docx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要点

第一章植物与人共生存

第一节人的生存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已经有50亿一60亿年的历史,从地球上开始有生命到现在大约是35亿年。

地球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生物,生物又不断改变地球表面的自然环境,如此相互依存与相互作用地发展至今。

生物中的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从土壤中吸收水、氮和其他化学元素,合成有机物,放出氧气,同时把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贮藏在有机体中,这样就使许多化学元素离开原来的位置,进入生物体内,改变了它们原来存在的形式。

植物死亡以后,其残体或被分解,或被动物吃掉变成排泄物,这样都可以使土壤层含有更多的磷、硫和其他化学元素,也可以加快岩石的风化过程,促使土壤的形成。

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也为有机体的生命活动所制约。

这些有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从水里吸收某些化学元素和化合物,而释放了另一些化学元素和化合物。

例如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残体,把二氧化碳、重碳酸盐、铝、镁、磷、硫和腐殖质运送到水中,同时从水中攫取游离氧。

地球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甲烷、氢、氨和水气,而不是氮和氧。

现今地球大气成分是生物生命参与的结果。

一般认为大气中的氧主要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果,大气中的氮一部分是由于细菌分解各种氮化物而被释放出来的。

以上说明生物在地球上出现以后,使自然界不断变化,改变了大气、水和土壤的成分,自然环境的变化为人类生存、发展创造了条件;反过来,如果缺乏这些基本条件,或者某些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生命的活动就会停止,人类就无法生存。

第二节生态系统

生活在一定的区域内,相互有直接或者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体叫做生物群落。

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大气层、土壤、水体相互作用,叫做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这一术语由英国植物群落学家A.斯坦里于1935年提出。

人工生态系统称为“生态学系统”,以区别于天然生态系统。

研究动植物有机体及其群落

内部以及它们与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叫做“生态学”。

这个术语是E.梅克尔于1869年提出的。

生态系统在一定的条件下主要表现为物质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生产、消费、分解之间是趋于平衡的;各种物质是按照一定的比例组成的;各种物质在环境中不断地循环,能量不停地变换;物质和能量运动的结果使整个系统能较长时间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这种平衡状态就叫做生态平衡(Restoringecologicalbalance。

当然这种平衡只是暂时的、相对的,一旦外界环境因素发生了变化,系统内部不能自行调节,这种暂时的平衡就要被打破,从而使系统受到伤害以至破坏。

例如:

自然水体中的植物、微生物、鱼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构成一个生态系统,保持着平衡关系。

如果水中注入大量含氮、磷等有机物的生活污水,促使水中的藻类大量繁殖,从而过量地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就会导致鱼类因缺氧而大量死亡。

态系统遭到破坏的因素,包括自然和人为因素两种。

自然因素是自然界发生异常变化,如火山爆发、山崩、海啸、水旱灾害、地震和台风等;人为因素主要指对自然的不合理利用及工业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

这些因素致使森林变荒漠、草原退化、黑风暴、酸雨、水体富营养化等等。

森林是由乔木和灌木组成的绿色植物群体,是自然界物质和能量变换的重要枢纽。

它对于地面、地下的空间环境,都起着方向性的作用,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面积最大(地表面约有32.3%的面积为森林、结构最复杂、功能最稳定(生活周期数十年至数百年、生物总量最多(每公顷面积上森林的生物总产量可达100—400吨的生态系统,它对整个陆地生态系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现有的经验证明,一个较大的国家或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而且分布比较均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环境就比较好,农业生产也比较稳定。

在城市中绿色植物的覆盖,具有保持自然状态的价值,因此,树木对恢复生态平衡有极重要的作用。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原则

近代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非常明确地提出人类不要破坏业已形成的生态系统。

1713年H.V.卡洛维茨提出了森林永续利用的原则:

“营造和保持能持久的、不断的、永续利用的森林,是一项不可缺少的事业,没有它,国家不能维持国计民生。

因为忽视了这项工作就会带来危害,使人类陷入贫困和匮乏。

”由此在法国掀起了营造和经营森林的运动,一改过去单纯依靠原始林获取木材的局面。

后经

著名林学家G.L哈尔蒂希、H.哥塔等的进一步努力,到1826年J.C洪德斯哈根的著名“法正林”理论问世,成为对世界林业产生深远影响的“森林永续和均衡作业”的经典理论。

1867年普鲁士国有林管理局局长A.V.哈根在管理局的《总经营方针》中提出:

“经营国有林不能逃避对公众利益应尽的义务,而且必须兼顾持久地满足对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需要和森林在其他方面的服务目标。

……管理局有义务把国有林作为一项全民族的世袭财产来对待,使其能为当代提供尽可能多的成果,以满足对林产品和森林防护效益的需要,同时又足以保证将来也能提供至少是相同的甚至尽可能多的成果。

”此即著名的“森林效益永续利用”经典理论的由来。

这一理论已较前人的“森林永续利用”(以木材生产为核心大大推进了一步,不仅包含了森林的经济效益,也包含了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不仅考虑“能为当代提供”,还要求“保证将来也能提供”。

这一理论已与现代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极为相似。

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新技术不断涌现,伴随着对大自然的过度开发,高喊“人定胜天”、“主宰大自然”、“征服自然”,而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人口、环境、资源、能源、食物、城市化状况等,同人类生存发展之间的矛盾目益尖锐,使人类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经历了一次“突然的、动乱的觉醒”,认识到生态科学是正确解决这一系列重大问题的基础理论。

1962年,美国学者、海洋生物学家R.卡逊的名著《寂静的春天》在美国波士顿出版。

书中披露了美国广泛使用有机氯杀虫剂而造成严重污染的真实情况,指出,由于人的错误行为使本来生机勃勃的春天陷于“寂静”之中,同时强烈抨击那些披着现代化外衣的陈旧观念和做法,这本著作被誉为一个新的“生态学时代”的出现,在美国引起了轰动,也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R.卡逊在书中第一次提出了对长期以来追求“高速前进”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否定,她向“人类主宰自然”和“技术至上”论者提出了挑战:

“‘控制自然’这个词是一个妄自尊大的想像物,是当生物学和哲学还处于幼稚阶段的产物。

……”

以D.L米都斯为首的一批西方学者组成的罗马俱乐部在1972年发表的第一个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中提出了“全球性问题”(人口、工业化资金、粮食、不可再生资源和环境污染,认为如果按照目前人口和资本的快速增长模式继续

下去,世界将不可避免地面临“灾难性崩溃”。

这一观点引起了世界性的反响和争论,被称为“悲观派”。

与此对立的“乐观派”的代表为J.L西蒙,他在《没有极限的增长》及《资源丰富的地球》等文章中指出:

人类资源没有尽头,生态环境会日益好转。

上述的学术争论很快在国际决策层中引起反应: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首次提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1980年3月联合国向全世界发出呼吁:

“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持续发展:

“1983年联合国成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以“持续发展”为基本纲领,研究制定“全球的变革日程’,并于1987年提交了名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研究报告,同年在联合国42届大会上以此报告为中心,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1989年5月联合国环境署在其第15届理事会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中,阐明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上的共识,既满足当代人的各种需要,又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1991年又在保护地球的有关文件中对持续发展的概念做了进一步阐述,其定义为“改进人类的生活质量,同时不要超过支持发展的生态系统的负荷能力”。

我们对“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理解上不断深入和发展。

人和自然是“密切联系的,只要人存在,自然史和社会史就彼此相互制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107页。

人既然是自然的存在物,又是社会的存在物,这就决定了“人—自然”、“人—社会”两个方面。

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界本身的发展是两个不同的系统,又是两个相互影响的系统,这两个系统之间应保持共存与和谐。

自然遭到毁灭,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将会变成无源之水,成为空中楼阁,另一方面没有人类的生存和实践,自然界也就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人类在追求健康而赋有高质量生活目标的时候,不应凭借不适宜的手段耗竭资源,破坏生态,污染环境。

然而不幸的是,当前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恶化,环境问题首先在发达国家暴露出来。

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开始,震惊世界的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四日市哮喘事件、水俣病事件、疼痛病事件和米糠油事件等八大公害相继发生。

近十几年来,又发生了一系列影响范围大、危害严重的污染事件,如美国三里岛核电站泄露事件、印度博帕尔市农药厂爆炸事件、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露事件、海湾战争、美国埃克森油船泄露事件等等。

为此世界自然财富的1/3已遭破坏,自然界正在无情地向人类报复……正如恩格斯在100多年前所讲

到的:

“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积累和贮存水分的中心。

”他还告诫我们:

“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17页

我国长期以来生产的发展在取得重大成绩的同时在环境方面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农村出现土地退化,作物污染的现象;偷猎者乱捕乱杀野生动物,破坏植物资源;城市在发展中不合理地占用大量农田;小型工业企业内涵不足,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城市垃圾量急剧上升,难以降解的物质越来越多。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水灾持续增加:

1991年华东大洪水;1994年华南、华北严重洪涝灾害;1995年南方地区洪水泛滥,继而洪灾北上,危及东北铁路;1998年入夏后长江发生了1954年以来的大洪水,嫩江、松花江也发生了超历史记录的特大洪水。

1972年黄河首次出现断流,断流的时间只有十几天,但是90年代以来黄河年年断流,持续的时间也越来越长,1997年竟达226天。

这主要是由于中上游地区采用无视大自然、损害大自然的方式,无节制地引水、截水,浪费水资源所造成的。

我国两大母亲河:

黄河和长江。

一个洪水肆虐,一个断流干涸,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把这一恶果简单地归罪于天灾,而是把目光转向两河流域的生态环境。

回顾历史,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

早在新石器时期,中华民族的祖先就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定居下来从事农林生产。

从殷商王朝起一直到北宋时期长达3000年左右,当时流域内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林木繁茂,整个黄土高原几乎全为绿色植物所覆盖,因而成为我国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并在建筑、艺术和科学文化等方面都取得过辉煌成就。

由于后来的乱垦滥伐,大量烧制薪炭,战争的焚毁,黄土高原变成了干旱贫脊的荒山秃岭。

目前43万平方公里的高原上千沟万壑,有256个县水土流失严重,黄河每年下泄的泥沙达16亿吨,最高年份达到21.6亿吨。

20世纪中叶以来,人们开始认识到,当今的生态规律与社会经济发展、人类生存息息相关。

为此把人类自身置于生物体之中,开始研究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界与其环境的相互关系,揭示由此形成的生态系统的构造、功能及其运动规律,

并导致了人类生态学的诞生。

从此生态学研究的重点已从研究生物为主体的生态学系统,转向研究以人为主体的生态系统,转向了与人类密切相关的自然资源短缺、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和人口爆炸等问题。

由于生态学揭示了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规律,也就打开了地球上持久生存发展的智慧之门。

自然界不可能满足人类及其发展过程中日益增长的各种需求,人们只有运用各种物质、技术手段去改造和利用自然界才能创造出更多的生活物质和生产资料。

人类的演变过程已经发展到创造城市、村镇、农田、河湖、森林、工厂、矿山、道路等大量人工环境。

今天的地球表面纯粹的原始自然已经不多了,到处是人造的自然环境,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正在加剧,自然界的再生能力已不足以补救人类制造的损害,全球性生态危机正日益逼向人类。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于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的中心是强调地球的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以致力于达成既尊重所有各方面的利益又保护全球的环境与发展的协议。

会议宣布了23条原则。

其中第一条:

“人类处于普受关注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中心。

他们应享有与自然相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权利。

”其他各条原则的主要内容是:

在环境保护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国际间进行合作,消除贫困;各国应减少和消除不能持续发展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并且推行适当的人工政策;各国应加强提高本国能力的建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各国在遇有不可逆转损害的威胁时也要防止环境恶化:

应重视妇女、青年、土著居民在环境管理和发展方面的重大作用等等。

在本次会议上,与会的100多个国家的代表经过讨论取得了共识,签订了条约。

我国也做出了郑重的承诺,并编制了“21世纪议程”。

在该议程中提到要加强城市绿化美化工作,保护城市绿地等问题。

第四节生物多样性与园林

生物多样性是世界上生物体的变异性,包括遗传变异及其组成的集合。

其概念包括3个层次:

即基因是物种的组成部分;物种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改变其中任何一级构成都会改变其他部分。

生物多样性也可以说是生物和它们组成的系统的总体多样性和变异性,包括物种内、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地球上构成生态综合体中形形色色的生物体是维持生态平衡、保障食物供给的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总汇。

没有生物多样性的利用,生物生命力的

持续增长是不可能的。

任何一个物种或基因一旦从地球上消失,是不能用任何方法再生的,而这些物种直接或间接地同人类生存相联系。

研究表明,失去一种植物就会危及10-30种依赖该植物生存的物种,如昆虫、较高级的动物甚至其他植物。

一些生物学家认为:

如果我们失去50%的昆虫,全世界农业系统会在短短一年内陷入瘫痪状态,这是由于这些昆虫在农作物授粉中的重要作用所致。

国际保护自然和自然资源联合会的受威胁植物保护委员会发现:

世界花卉植物的10%(2万—3万种已处在危险的稀缺和受到威胁的状态([美]埃里克·普·爱克霍姆.回到现实——环境与人类需要.石油工业出版社,1984年版。

我们主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既不是像有些有信仰的教徒主张的“忌杀生”,也不是不顾一切都要“善待生命”。

保护生物归根结底是为了保护人类自己。

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肉、禽、蛋、鱼,乃至一颗菜、一株玉米都是生命或是生命的组成部分。

人作为自然界独特的产物,其生命过程需要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生物和非生物组成的系统的支持。

人的生存就不能不对人类以外的生物界有所干扰,有所索取,这包括两个方面:

如各种食物和棉、麻、木材等工业原料;另一方面是除去对人类有害的鼠类、苍蝇、蚊子和各种害虫、病菌等动物资源,人类对生物资源的取用和消除必须适度。

从森林中采伐过量,从江河湖海中捕捞过多,从山野中猎获无度等等行为都会产生对人类不利的影响。

对有害生物的认识,我们既要看到它有害的一面,同时也要把它看做是生态系统中一种特有的物种。

对有害生物的防治必须通过全面认识它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来实施。

城市绿化工作者渴望消灭有害的生物,如槐尺蠖、蚜虫和某些天牛等,对它们使用了大量化学杀虫剂,结果这些化学药物也同时杀害了害虫的天敌,反而促使害虫大量生长繁殖。

由于这种简单地使用杀虫剂的做法,产生了许多不良后果。

科学合理的办法应该是利用害虫的天敌来消灭害虫,使其达到不致造成危害的种群数量和密度,使它们以无害于人类的方式存在。

由于人类对自然的盲目开发和对生物的不合理利用,近几个世纪以来地球上的生物物种正在急剧减少,这对人类今后的生存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前面已经提到1992年6月3日一14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会议重申1972年6月在斯德哥尔摩通过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宣言》,并试图在其基础上再推进一步。

会议产生了保护环境的《生物多样性公约》。

文件中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关系到全人类的问题,通过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办法确保各国在其

管辖或控制范围内对各种生物的持久利用,同时不致对其他国家环境或地区造成损害。

我国在199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上批准加入该公约。

1994年3月我国制定了“中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保护行动计划”。

其内容主要有:

1对中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与评价。

阐述了中国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开展利用和受威胁程度的调研,加强保护的紧迫性。

如我国植物种数占世界总数的11%,其中约有240个特有属,但目前有200种植物已灭绝,5000种植物处于濒危状态。

2对就地和迁地保护、政策法规、管理机构、科学研究、教育培训、国际合作等现有保护措施进行了论述和评价。

文件公布全国自然保护区700多处,面积达5600万公顷。

颁布了保护野生动植物名录,对257种濒危动物和354种珍稀植物实行重点保护。

3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情况介绍。

4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动所需的措施的论述。

生物多样性与园林植物的关系,就现在的理解有:

1自然界种类繁多的植物遗传特征是繁殖、培育园林植物的原始材料。

2生物多样性是形成城市绿化中稳定的生态系统的必要条件。

丰富的园林植物才能满足在城市中不同生长环境下进行绿化的要求,并且能够形成抵抗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的群体。

一般地说,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越多样、复杂,自动调节的能力越强,抗干扰的能力越强,同时也易于保持平衡的稳定状态。

3植物园、动物园、城市大型园林和风景区是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向群众宣传的重要场所。

在城市山地园林或大型园林建设中保存原有植被,将对保护生物多样性起到积极作用。

第二章景观设计的基本概念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对植物生物学特性、外部形态特征的观察及其所能生长的环境的认识是进行植物配植的基本功。

就好像建筑师对地基结构和原材料的性能应该熟悉一样,也像画家对颜料和画纸的了解一样,只有

观察入微、明白透彻才能运用得当。

我们应该在吸收民族传统精华的同时也应该吸收各国风景园林中植物造景的优秀传统,同时了解所以产生如此传统的主、客观情况,主流与支流,必然的发生与偶然的作用。

植物景观设计涉及到的学科较多,既有自然科学,又有社会科学。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应该遵循3个主要原则:

一是要了解园林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保证栽种后能够存活、正常生长和显示其特质;

二是按照园林项目的使用性质,充分发挥园林植物的功能,保证实用;三是充分运用形式美的准则,使园林具有高水平的艺术性。

以上3个原则是由风景园林功能所决定的,否则就不是真正的风景园林。

第一节园林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

一、温度

每种植物的生长对环境温度都有一定的要求,如热带植物椰子、橡胶、槟榔等要求日平均温度在18℃以上才能开始生长;亚热带植物柑橘、枫香、桂花、含笑、香樟、油桐等在15℃左右开始生长;暖温带植物如桃、紫叶李、槐等在10℃,甚全不到10℃就开始生长;温带植物紫杉、白桦、落叶松、云杉等在5℃就开始生长。

1气温

气温是指离地表1.5米处的百叶箱内的温度。

一天中最高气温约出现在14~15时,而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白天气温高,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夜间气温低,减少了呼吸作用所消耗的能量,使有机物质积累加快。

热带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在30℃以上,低温限度为5℃~7℃;温带树木在20℃~30℃之间光合能力最强;多数植物枝条生长的最适温度在20℃~25℃之间。

温度对园林植物的主要影响表现在:

霜冻霜冻是空气中水气因地面或植物散发热量(温度在0℃以下而凝挂在其上的结晶。

一股出现于晴朗无风的夜间或清晨。

霜的出现受局部地区影响很大,同是一个地区不一定普遍见到霜。

在生长期中,气温降到或低于O℃时,会

造成植物细胞间隙结冰,如果气温回升快,细胞来不及吸收蒸发掉的水分,就会造成植株脱水而干枯或死亡。

寒害有时气温虽然在0℃以上,但低于植物所能忍受的最低温度,就会引起它的生理活动障碍,使细胞原生质的生命力降低,根的吸收能力衰退,出现嫩枝和叶片萎蔫现象。

冻害当气温降到0。

C以下,植物体内水分结冰,细胞组织遭到破坏,整体植物受害,将会导致植物死亡。

高温超过植物一般生长所需要的温度会使一些植物果实变小、成熟不一、着色不艳。

2.土壤温度

土壤温度是指土壤内部的温度,有时也把地面温度和不同深度的土地温度统称为土壤温度。

其变幅依季节、昼夜、深度、位置、质地、颜也、结构和含水量而不同。

表土变幅大,底土变幅小,在深80~100厘米处昼夜温度变幅即不显著。

砂土比黏土温度变化快而变幅大。

含有机质多而结构好的土壤,温度变化慢而变幅小。

冬季地面积雪20厘米时,土壤20厘米深处,土温日昼差已消失。

一年中7月份地面月平均温度最高,1月份最低。

土温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微生物活动都有一定的影响。

灌排、培土、覆盖等措施可调节表土温度。

3.冻土

冻土指温度低于0℃导致所含水分冻结的土壤。

冻土按冻结的时间可分为:

暂时性冻土指受天气变化影响冻结小久即融化的土壤。

季节性冻土指冬季冻结、春季融化的土壤,深度由气候、地理、地形、土壤物理等因素决定。

我国长江以北、黄河以南冻土深度一般为20~40厘米;黄河以北为40~120厘米;内蒙古、东北北部可达25—30米:

江南一带一般没有季节性冻土。

多年冻土也叫“永久冻土”,指多年连续保持冻结,即使在盛夏融化深度也不大。

我国东北部地区和青藏高原高山地区有多年冻土。

二、光照

1.太阳光谱

太阳光谱一般是指能引起视觉的电磁波。

其波长范围约在红光的0.77微米

到紫光的0.39微米之间,称为可见光。

波长在0.77微米以上到l000微米左右的电磁波称“红外线”,在0.39微米以下到0.04微米左右的电磁波称紫外线。

太阳光中对植物影响最大的是可见光、紫外线和红外线3部分。

可见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源,太阳光经三棱镜分成红、橙、黄、绿、蓝、靛、紫7色,组成光带,叶绿素吸收最多的是红橙光和蓝紫光;紫外线中波长较长的部分能促进种子发芽、果实成熟,并有利于花朵着色;红外线具有热能,可觉察它的存在,它被地面吸收转变为热能,能增强地温和气温,提供植物所需热量。

2.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光照时间

光照时间是指在1天中从日出到日落太阳所照射的时间。

北半球,夏半年(4~10月昼长夜短,且越趋北方,白昼越长,夏至白昼最长,夜间最短;冬半年(11~3月昼短夜长,且越趋北方,昼越短,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

这种昼夜长短交替变化的规律,称为光周期现象。

通过试验表明,光周期现象对植物开花,茎的伸长,块茎、鳞茎的形成,芽的休眠,叶的脱落以及花青素的形成都有影响。

根据光周期特性对花卉的影响可分为长日照、短日照和中日照等三类化卉。

3.光照强度

光照强度是指单位面积上所接受可见光的能量,简称照度,单位为勒克斯(Lax。

在夏季晴天的中午,露地的照度约为10万勒克斯,冬季约为2.5万勒克斯,而阴雨天的照度仅占晴天的20%~25%。

叶片在照度3000~5000勒克斯时即开始光合效应,但一般植物生长需要在1800~20000勒克斯。

光合作用的强度随着照度的加强而强大,但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值,否则光合作用会停止、减弱。

光照可分为直射光和散射光。

直射光是指太阳以平行光线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的光。

散射光则是日光经过空气分子、尘埃和水滴等物质后,自天空漫射到地面上的光。

晴天地面上的光照中直射光约占63%,散射光约占37%,故在阴天或遮荫的地方,叶片仍可利用散射光进行光合作用。

直射光与散射光之强弱常因海拔高度而异。

如在海拔2309米高山上散射光线与直射光线强度之比为100:

75,在海拔384米处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环境科学食品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