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水厂主体结构主要施工方法或方案和施工措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572848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72.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再生水厂主体结构主要施工方法或方案和施工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再生水厂主体结构主要施工方法或方案和施工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再生水厂主体结构主要施工方法或方案和施工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再生水厂主体结构主要施工方法或方案和施工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再生水厂主体结构主要施工方法或方案和施工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再生水厂主体结构主要施工方法或方案和施工措施.docx

《再生水厂主体结构主要施工方法或方案和施工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再生水厂主体结构主要施工方法或方案和施工措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再生水厂主体结构主要施工方法或方案和施工措施.docx

再生水厂主体结构主要施工方法或方案和施工措施

再生水厂主体结构主要施工方法或方案和施工措施

再生水厂结构工程主要包括进水泵池、混合反应沉淀池、臭氧接触池、清水池、污泥污水储池5个构筑物的池体;加药间、加氯间、臭氧发生间、变电站、送水泵房5个建筑物的框架结构及砌筑;净水间的钢结构工程。

下面以混合反应沉淀池、加药间及净水间为例。

1混合反应沉淀池

此工程由建筑物(泵房)及构筑物(水池)组成,其中泵房为地上一层框架结构,水池为钢筋砼结构。

池体砼标号为C30,抗渗等级为S6,抗冻等级为F150,框架梁、板、柱、基础混凝土标号为C30,垫层混凝土C10,填充混凝土C15,包管混凝土为C20。

底板厚550mm、池壁高6.05m、厚450mm。

设计要求满水试验。

1.1施工流程

大口井降水→开槽→垫层→底板→侧墙及立墙→顶板及走道板→满水试验→回填土

1.1.1降水

原地面标高为3.600m,槽底标高为1.650m、1.350m、0.250m、-0.050m、-0.150m,基坑挖深为1.95m、2.55m、3.35m、3.65m、3.75m,采用明开方式。

采用4座φ650大口井降水,井深12m,在破土前开始打井,提前1周降水,观测水面,达到设计槽底1m以下时,方可破土。

用2寸潜水泵,抽水至临时管线,经沉淀就近集中流入市政排水管道。

临时管采用φ300承接口混凝土管,埋入地下0.5m,每20m设收水井一座,井壁高于于地面50cm,内口尺寸为0.75×0.75m,壁厚240mm。

1.1.2开槽

采用明开方式,用1m3单斗反铲挖掘机,土方外运,边坡坡度1:

1。

1.1.3垫层

本工程垫层厚为100mm,采用C10混凝土,一次浇筑完成。

1.1.4结构底板

底板厚400~500mm,混凝土标号为C30S6抗冻等级为F150。

1.1.5侧墙及立墙

侧墙及立墙在底板施工完成后,同时施工,一次浇筑。

侧墙厚450mm、高6.05m,立墙厚300mm。

混凝土标号为C30S6抗冻等级为F150。

1.1.6顶板及走道板

水池顶板厚200mm,混凝土标号为C30S6抗冻等级为F150。

走道板厚150mm,混凝土标号为C30。

1.1.7水池池体结构形式如下图:

水池池体剖面图

1.1.6满水试验

待池体混凝土达到100%强度后立即进行闭水试验,试水标高为7.600m,试水过程中内壁间留孔留洞不得堵塞,各分格均匀进水或按工艺流程进水。

若发现有渗水等异常情况后停止试水,待问题解决后,继续试水,试水合格后,缓慢放水,池内留0.5m深水,以保持池内湿润状态。

1.2钢筋工程

钢筋加工采用现场加工区加工,现场绑扎焊接就位,为保证底板及主墙尺寸,设钢筋梯片,间距1.2m。

Φ22以上钢筋采用焊接,Φ22以下采用搭接。

1.3模板工程

1.3.1底板与墙壁相接处采用吊模,吊模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为主,木模补差。

一次吊模50cm,砼浇筑50cm处。

采用对拉螺栓加固(加止水片)模板外侧采用三角木架支撑。

水平施工缝放入止水钢板,止水钢板采用3mm×400mm钢板。

底板吊模图

1.3.2池壁外侧搭设双排施工脚手架。

池壁内搭设满堂红脚手架支撑内模。

模板采用钢模板,对拉螺栓直径φ16,3mm厚止水钢板。

墙模板采用内顶外拉方法。

立墙内采用满堂红脚手架固定内模。

内、外模板之间采用对拉螺栓固定。

混合反应沉淀池池壁及立墙模板示意图

1.3.4顶板模板

顶板模板采用钢模板,钢模板下面纵向设100mm×100mm木方子,下面横向设100mm×100mm木方子(碗扣支撑架上托上)。

顶板模板示意图

1.4脚手架工程

为满足钢筋绑扎支模及浇筑砼模板工序,支撑采用WDJ碗扣脚手架组成。

池壁内搭设满堂红脚手架,外池壁搭设双排脚手架。

1.5砼工程

砼全部采用商品砼泵送,底板一次浇筑到池壁50cm处,内墙一次浇筑至底板处,二步浇完池壁,三步浇筑走道板及顶板。

水平施工缝埋设镀锌止水钢板。

1.6试水

清出池内杂物,池壁上对拉螺栓孔用1:

2的干硬性水泥砂浆(内掺3%防水粉)堵住,池壁布置10个沉降观测点,作好标志,并测量其高程,作好原始记录。

试水采用两台四寸泵抽水。

1.6.1水池充水时的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d,相临两次充水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24小时。

1.6.2每次充水宜测读24小时的水位下降值,计算渗水量,当发现渗水量过大时,应停止充水。

待处理后方可继续充水。

1.6.3充水至设计水深进行渗水量测定时,采用水位测针测定。

水位测针的读数精确度达到1/10mm。

1.6.4现场测定蒸发量的设备,可采用直径为50cm,高30cm的敞口钢板水箱,并设有测定水位的测针。

水箱不得渗漏。

1.6.5测定水池中水位的同时,测定水箱的水位。

1.6.6水池的渗水量按下式计算:

q=A1/A2[(E1-E2)-(e1-e2)]

式中q—渗水量(L/m2·d);

A1—水池的水面面积(m2);

A2—水池的浸湿总面积(m2);

E1—水池中水位测针的初读数,即初读数(mm);

E2—测读后24h水池中水位测针末的读数,即末读数(mm);

e1—测读E1时水箱中水位测针的读数(mm);

e2—测读E2时水箱中水位测针的读数(mm);

注:

①当连续观测时,前次的E2、e2,即为下次的E1及e1。

②雨天时,不做满水试验渗水量的测定。

③按上式结果,渗水量超过规定标准,应经检查,处理后重新进行测定。

1.7回填工程

1.7.1基坑回填必须在构筑物的地下部分验收合格后及时进行。

1.7.2回填土的压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1.7.3填土表面应略高于地面、清理平整、并利于排水。

2加药间

2.1结构概况

加药间建筑物为框架结构,构筑物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平台为钢结构。

建筑物为柱下独立基础,构筑物(水池)采用钢筋混凝土整体地基。

2.2施工顺序

降水→开槽→水池施工→基础及地梁施工→结构柱施工→屋面框梁及顶板施工→砌筑→钢结构施工→装修

2.3开槽

基础施工采用明开方式进行土方开挖。

2.4垫层

垫层C10砼,商品混凝土。

2.5水池底板、柱基础及地梁的施工

垫层施工完毕后,水池底板、柱基础及梁同时施工,柱基础及梁采用C30混凝土,水池底板采用C30S6,抗冻等级为F150混凝土。

2.6水池侧墙及顶板及框架柱的施工

水池侧墙及顶板一起浇筑,在水池内满堂搭设碗扣架,先绑扎侧墙筋,然后支设侧墙及顶板模板,绑扎顶板钢筋,最后一起浇筑。

框架柱施工时也满堂搭设碗口架,便于顶板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施工。

2.7顶梁板的施工

框架柱施工完毕后,铺设顶梁板模板,绑筋浇筑混凝土,混凝土C30。

2.8砌筑施工

顶梁板浇筑完毕达到设计强度85%以后拆除碗扣架,进行墙体砌筑,墙体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外墙厚300mm。

2.9钢结构施工

砌筑与钢结构施工同时进行,由专业钢结构施工队伍施工。

2.10钢筋工程

钢筋直径≥22以上采用单面焊,焊缝10d;钢筋直径<22下搭接,Ⅱ级钢筋搭接42d;I级钢筋搭接30d。

2.11模板工程

基础支模采用组合钢模板,将φ48脚手架砸入槽底1m,作为模板加固支撑体系,整体模板采用普通组合钢模板。

底板模板用300×1500与200×1000。

池壁采用吊模吊模高300mm。

池壁部分支模采用普通组合钢模板,支撑采用碗扣脚手架。

加药间基础承台模板图

加药间水池底板模板图

加药间水池侧墙模板图

2.12砼工程

砼全部采用商品砼泵送,砼第一步浇筑池底,第二步浇筑水池侧墙及顶板,第三步浇筑地梁和基础,第四步浇注框架柱,第五步浇注板梁。

2.13脚手架工程

为满足钢筋绑扎支模及浇筑砼模板工序,支撑采用WDJ碗扣脚手架组成。

池壁内搭设满堂红脚手架,外池壁搭设双排脚手架。

2.14回填工程

2.14.1基坑回填必须在构筑物的地下部分验收合格后及时进行。

2.14.2回填土的压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14.3填土表面应略高于地面、清理平整、并利于排水。

3净水间钢结构施工

3.1钢结构介绍

净水间顶板其结构形式为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为刚结构屋面,分别由5根钢支柱支撑,在钢柱底部柱脚为C30混凝土基础,形成整体支撑体系,整体长度为36米,单跨度在6米,高度为8.7米,主要材质为钢板及Q235型钢。

净水间钢结构立面图

3.2工程特点

3.2.1厂房钢结构长度较大,所以制作过程中变形很难控制,制作难度增加。

3.2.2厂房的跨度同时也给安装造成难度加大。

安装前必须进行厂内预拼装。

以便保证安装的顺利进行。

3.2.3工期比较紧张,工程量相对较大。

3.3施工准备

3.3.1.技术准备工作

施工准备从技术、物资和组织等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使得工程施工能连续的、均衡的、有节奏的进行,搞好施工准备对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加快施工周期起到保证作用。

1)熟悉、自查工程图纸和有关资料。

①掌握工程结构和构造上的特点,了解设计意图,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处理。

②了解总图布置,各单项工程在工艺流程和配套投产上的相关关系。

③熟悉掌握设计上的新结构、新工艺、特殊材料和专用设备等方面的特点,提前验证施工条件和能力能否满足设计的要求。

2)调查研究,收集必要的资料。

包括自然条件和技术经济资料,如气象资料、交通运输条件、地方材料、建筑构配件供应和加工能力等。

3)编制施工预算。

施工预算是编制工程成本的基础,是控制施工工料消耗和成本支出的依据,也是编制作业计划、下达作业任务、实行限额领料和班组核算的依据。

施工预算的编制主要依据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计划。

3.3.2物资准备

1)建筑材料和生产设备的准备

材料或设备进场后要进行检验,保证质量、规格和数量符合设计的要求,符合技术标准。

2)施工机械和施工机具的准备

根据施工机械和施工机具需用量计划,将机械及时运输进场、安装和调试。

3.3.3施工队伍的准备

1)根据施工任务,建立现场项目部和确定各专业施工队;

2)根据劳动力需用量计划组织施工力量;

3)对职工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对特殊工种要进行技术培训工作;

4)在队伍进场之前做好后勤工作安排,保证职工有良好的生活条件,生产上无后顾之忧。

3.4钢结构安装

3.4.1施工程序及其安排

1)吊机选用及布置

①吊机选用

吊车选用最大起重为3吨,最大起吊高度15米,最大作业半径8米。

②根据本工程实际工程情况,拟选用QU25型25t履带吊2台。

③QU25型25t履带吊选用:

1#吊机臂长20米,最大工作幅度14.46米,2#吊机臂长20米,最大工作幅度15.44米。

④吊机性能参数

QU25型25t履带吊

起重量/工作幅度25000kg/4m

吊臂长度主臂13~30m

行驶速度1.5km/h

最大爬坡度11°

自重41800kg

外形尺寸(长、宽、高)4225*3600*5327mm

发动机型号6135AK—11柴油机

发动机功率/转速110KW/1500r/min

3.4.2施工程序及安排

施工顺序:

柱基础→钢柱、钢墙安装→屋面梁安装→焊接及检验

3.5屋盖系统安装

3.5.1钢托架安装

钢柱校正固定后安装托架,吊机行走路线与钢柱吊装相同。

托架吊装就位后,及时进行垂直度找正和高强螺栓施工,以确保屋架的及时安装和安装质量。

3.5.2屋面梁安装

屋面梁进入现场后检查几何尺寸,并按规定要求摆放,以防止发生永久性变形。

屋面梁安装时应测量中心位移、跨距、垂直度、起拱度和侧向挠度值,确保各节钢梁的安装与拼接正常;避免多节屋面梁垂直度向一个方面倾斜的情况。

屋面梁与钢柱采用腹板高强螺栓、上下翼缘焊接的连接形式,与托架为高强螺栓连接。

施工时,先紧固普通螺栓,再紧固高强螺栓,最后进行焊接。

3.6钢结构的焊接

主材材质为Q235材质钢材间的焊接,应按工艺要求用低材质的焊接工艺执行;不同厚度钢板的焊接,应按较薄板的工艺要求执行。

施工中严格明确焊接方法和焊材的使用条件。

3.6.1钢材及焊材

1)钢材的化学成份及力学性能

钢材的化学成份

钢号

化学成份(%)

备注

Q235

C≤

Mn

Si≤

P≤

S≤

0.20

1.0~1.6

0.55

0.035

0.035

GB/T1591

V

Nb

Ti

AL

0.02~0.15

0.015~0.06

0.02~0.20

0.015

2)焊材的选用

母材

焊接材料

备注

CO2

SMAW

SAW

Q235

H08Mn2Si

φ1.5

E5015

φ2.5、3.2、4

H08MnA

3)焊材的管理

①焊材要有齐全的材质证明,并经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入库;

②焊材应由专人发放,并作好发放记录;

③焊条要按规定烘烤,烘干焊条时,应防止将焊条突然放进高温炉内,或从高温中突然取出冷却,以防止焊条因骤冷骤热而产生药皮开裂脱皮现象;

④焊条烘烤次数不得超过三次;

⑤焊条应随用随取,领出的焊条应放入保温筒内,剩余的焊条应当天退回焊条房。

3.6.2焊前准备工作

1)板材采用自动或半自动方法,切割母材的边缘应是光滑的,且无影响焊接的割痕缺口,切割边缘的粗糙度应符合GB50205-95规范规定的要求。

焊接坡口可采用机械、火焰或碳刨等方式加工。

母材边缘加工后应检查加工表面。

坡口边的切割应尽可能采用自动或半自动火焰切割机,割纹深度应小于0.2mm,局部缺口深度应小于1.0mm;当割纹深度为1.0~2.0mm时,可采用砂轮打磨成平滑过渡,过渡为1:

10的斜坡;当割纹深度超过2.0mm时,应按焊接工艺要求进行补焊和打磨。

2)焊前必须去除施焊部位及其附近50mm~100mm范围内的氧化皮、渣皮、水份、油污、铁锈和毛刺等影响焊缝质量的杂质,显露出金属光泽。

3)焊接拼制件待焊金属表面的轧制铁鳞应用砂轮打磨清除。

4)T型接头间隙e不应大于1.5mm。

当超过1.5mm而小于5.0mm时,应采取打底焊以防焊漏,焊接时增加角焊缝的焊脚尺寸,增加值等于根部间隙。

5)焊前应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

6)施焊前,应复查组装质量,定位焊质量和焊接部位的清理情况,如不符合要求,应修正合格后方可施焊。

3.6.3焊接预热、层间温度和焊接环境

1)预热温度的选取以接头中最大板厚为原则,预热温度和层间温度最大不超过200℃。

2)当环境温度低于0℃,不预热的焊接接头应将焊接区76mm范围的母材预热到21℃以上,焊接期间应保持上表规定的最低预热温度以上;当使用焊条直径小于3.2mm时,预热温度提高21℃,温度上限不变。

3)焊接预热范围为施焊部位及其附近二侧各相当于板厚但不小于76mm的区域。

4)焊接预热可采用电加热或火焰预热,如采用火焰预热应注意均匀加热,防止烧熔母材,并保证厚板侧的预热效果。

5)预热温度的检测应用测温表(笔式),离焊缝76mm的地方,从预热施加的背面测量。

当焊接处于下列情况时,不得进行焊接,除非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善:

6)施焊现场环境温度低于0℃时,在始焊点附近100mm范围内采用火焰预热至30℃以上,方可施焊。

7)雨、雪天气或相对湿度大于90%时,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后方可施焊。

8)手工电弧焊现场风速大于10m/s、气体保护焊现场风速大于2m/s时,采取有效的防风措施后方可施焊。

3.6.4焊接方法

定位焊要求

1)定位焊焊接方法必须与打底焊相同,焊接要求同正式焊接。

定位焊应牢固可靠,定位焊不得有裂纹、气孔、夹渣等缺陷。

2)定位焊应由持证合格的定位焊焊工或正式焊工施焊。

3)熔入最后焊缝的定位焊应用符合焊缝要求的焊条施焊,焊后应彻底清除熔渣。

4)定位焊应避免在焊缝的起始、结束和拐角处施焊;T形接头定位焊应在两侧对称进行;坡口内应尽可能避免进行定位焊;多道定位焊应在端部设置台阶。

5)定位焊尺寸不大于设计焊缝尺寸的2/3,不小于4mm但不宜大于8mm,特殊情况除外。

6)定位焊尺寸参照下表(单位:

mm)

材料厚度(mm)

焊缝长度

焊缝间距

手工焊、CO2焊

自动焊

t25

40—60

50—70

300—500

25t50

50—70

70—100

300—500

t50

70—100

100

400

施工过程中的要求

①严禁在焊接区以外的母材上打弧,熄弧。

焊缝区外的引弧斑痕应通过磨光完全清除,磨光后应采用磁粉检查裂纹显示,并在需要时按焊接工艺对其进行修补。

②所有原材料的拼接,应得到业主工程师的书面批准,除非制造图纸上已详细标出。

③焊接中,所有焊接设备应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1)焊机应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2)焊接电缆应适当绝缘以防任何不良的电弧瘢痕或短路。

3)焊接的焊钳应与插入焊条保持良好的电接触。

4)回路夹应与工件处于紧密的接触状态以保证稳定的电传导性。

④临时焊缝

临时焊缝的施焊应符合焊接工艺的要求,在使用完后应对临时焊缝进行清除。

清除临时焊缝后,其表面应与原表面齐平。

⑤焊接切口

被割材料的凹角处应作成一半径不小于25mm的逐渐过渡形状;为焊接而开的焊接穿越孔,其弧形缺口内表面,应在组装前处理和清理。

3.7高强螺栓施工

3.7.1高强螺栓的验收

1)高强螺栓连接副(包括螺栓、螺母和垫圈)必须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且有产品合格证,并按国家标准的规定验收。

2)对不同批号的螺栓、其连接副不得混用。

3)高强螺栓连接副在储放和运转中,应防止受潮、生锈、沾污碰伤或互混批号等情况的发生。

4)螺栓长度的选择

①螺栓长度的选择应根据连接厚度加上下表所列数据,并按照0舍1进的原则以5mm的整数倍取值。

②拧紧后丝扣的外露部分不少于2扣螺纹。

高强度螺栓附加长度表

螺栓直径(mm)

20

22

24

扭剪型高强度螺栓(mm)

30

35

40

5)摩擦面的处理

①高强螺栓连接部分的摩擦面的处理,必须达到设计文件所规定的摩擦系数值,表面处理工艺要经过连接试验,试验结果符合设计要求方可以施工。

②处理摩擦面的方法,可根据要求喷砂处理。

③摩擦面的处理范围应不小于螺栓直径的4倍,表面应无明显不平或毛边毛刺、油污和油漆等脏物。

④高强度螺栓连接处摩擦面,安装前应以细钢丝刷除去摩擦面上的浮锈。

6)偏差处理

对因板厚公差、制造偏差或安装偏差等产生的接触面间隙,应按下表规定进行处理。

项目

示意图

处理方法

1

t<1.0mm时不予处理。

2

t=1.0~3.0mm时将厚板一侧磨成1:

10的缓坡,使间隙小于1.0mm。

3

t>3.0mm时加垫板,垫板厚度不小于3mm,最多不超过三层,垫板材质和摩擦面处理方法应与构件相同。

3.7.2高强螺栓的连接安装

1)摩擦面应保持干燥,不得在雨露天安装高强螺栓。

2)高强度螺栓的安装应在结构构件校正合格调整后进行,其穿入方向应以施工方便为准,并力求一致。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组装时,螺母带圆台面的一侧应朝向垫圈有倒角的一侧。

对于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组装时,螺栓头下垫圈有倒角的一侧应朝向螺栓头。

3)安装高强度螺栓时,严禁强行穿入螺栓(如用锤敲打)。

如不能自由穿入时,偏差3mm以内时应用铰刀进行修整。

修孔时,为了防止铁屑落入板迭缝中,铰孔前应将四周螺栓全部拧紧,使板迭密贴后再进行。

严禁气割扩孔。

4)安装高强度螺栓前,构件的摩擦面应保持干燥,不得在雨中作业。

5)高强度螺栓在初拧、复拧和终拧时,连接处的螺栓应按一定顺序施拧,一般应由栓群中央向外拧紧。

6)高强度螺栓的初拧、复拧、终拧应在同一天完成。

3.7.3高强螺栓施工顺序

高强螺栓施工质量的检验采用TSW型测力扳手随机抽检其紧固力。

3.8现场防腐施工工艺

钢结构安装时形成的焊缝和由于运输等原因而划伤的地方也进行涂装防腐,防腐工艺与散件防腐工艺基本相同,首先进行除油除污,然后进行除锈、涂层封闭涂装,每道工序完工后应进行检验,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

一道焊缝防腐完毕后再防腐另一道焊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