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五至六年级体育下册《基本身体活动1跑11发展奔跑能力的练习》公开课教案3.docx
《新人教版五至六年级体育下册《基本身体活动1跑11发展奔跑能力的练习》公开课教案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五至六年级体育下册《基本身体活动1跑11发展奔跑能力的练习》公开课教案3.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五至六年级体育下册《基本身体活动1跑11发展奔跑能力的练习》公开课教案3
《跑》精品教案
通过小学四年的学习和锻炼,学生对跑的动作技术已经比较熟悉了。
但如何跑得又快又轻松、自然,需要对跑的技术不断改进和提高。
小学五、六年级跑的教学,还是以50米快速跑、400米耐久跑和一些接力跑与障碍跑的练习为主要教学内容,在三、四年级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和提高跑的动作技术,发展学生奔跑能力,提高速度、力量、耐力等体能,提髙心肺功能,并通过多种跑的练习培养学生积极向上、敢于挑战自我、克服困难的精神,以及相互合作、团结互助的团队意识和行为。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说出跑的一些动作名称及术语,知道其基本健身价值。
2.基本掌握各种跑的动作方法,跑得轻松、自然,跑姿正确,能够在各类奔跑游戏中,发展速度、力量、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提高运动能力。
3.能够初步掌握一些简单的跑的锻炼方法,并积极主动参与各种跑的练习、比赛、游戏和考核等活动,能够体验跑的激情与乐趣;关注自己的成绩,了解自身的进步幅度或存在的问题。
4.在练习、游戏、比赛中,表现出自信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及互相帮助、相互配合、敢于承担责任的品质。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价值
水平一和水平二的教师用书已经介绍了跑的教材对促进学生身体和心理发展的价值,水平三阶段的教学,要使五、六年级学生在各种跑的动作技术学习和锻炼中,不仅明确参加跑的学习和锻炼给自身带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等健身价值,更要感受跑对人心理品质、社会适应等方面的教育价值。
(二)教材内容设计思路
根据五、六年级小学生身心发育特点,水平三阶段跑的教学内容以快速跑和耐久跑为主,接力跑和障碍跑为辅,让学生体验跑的不同形式和速度对身体发展的不同作用。
在跑的技术学练方面,以掌握快速跑和耐久跑的途中跑基本技术为重点,并在学练中帮助学生解决耐久跑的呼吸方法与体力分配问题,培养学生正确跑姿,旨在为学生奔跑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并重视跑的练习对增强学生心肺功能、上下肢力量、反应灵敏等方面和接力跑对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作用,障碍跑对发展身体灵敏性与培养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的教育价值。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建议
表4-1-1跑的教学内容安排建议
项目
教学内容
考核项目
跑
1.50米快速跑☆
2.400米耐力跑☆
3.4×50米接力跑◇
4.30~40米内通过3~4个障碍物跑◇◊
5.发展奔跑能力的练习与游戏◇◊
50米快速跑
注:
☆掌握◊◇基本掌握
(一)50米快速跑
【动作方法】
50米快速跑的完整技术过程,包括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终点跑等。
采用站立式起跑,起跑后加速进入途中跑;途中跑时,上体正直或稍向前倾,摆动腿前摆积极,后蹬腿后蹬充分、有力,大、小腿自然折叠,用前脚掌着地,两臂屈肘前后自然、协调摆动,用最快速度冲过终点。
【动作要点】
起跑快,后蹬有力;起跑后,上体保持适当前倾,后腿前摆不宜过高;途中跑动作协调、自然,前摆积极、后蹬有力,摆臂自然,上下肢、蹬与摆协调配合,并以最快速度冲过终点。
【教学重点】
起跑有力,加速明显;途中跑时重心平稳,直线性好,蹬摆有力,较自然放松。
【教学难点】
跑的各环节衔接紧密;途中跑动作协调、自然、有力。
【教学建议】
〇50米跑对发展学生速度、力量、灵敏等体能具有积极作用,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的测试项目,也是水平三阶段的考核项目,是本学段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师应设计好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计划,有计划地提高学生快速跑能力。
〇五、六年级的学生在水平二阶段已经学习和掌握了快速跑的基本方法和动作要领,而且身心发育发展已近青春期的早期,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
本学段在技术上主要帮助学生重点掌握50米途中跑的技术,提高快速跑的能力,同时在教学方式和方法、手段的设计上,要多样化、兴趣化,并适当引入竞争因素,培养学生敢于拼搏、勇于竞争的精神,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〇由于途中跑要求速度快、运动强度大,应在反复进行中速跑、全速跑和重复跑等练习的基础上,再进行50米全程跑的教学。
在教学中不要过于追求技术细节,应以发展快速奔跑能力、提高途中跑能力、发展体能为主。
〇由于50米跑使下肢的运动负荷较大,在教学内容搭配方面,快速跑应注意与上肢活动、腰腹运动或发展上肢的游戏等进行合理搭配,如悬垂、立卧撑、投掷类游戏等,使学生身体得到全面锻炼和发展。
〇五、六年级学生正处在力量素质发展敏感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发展学生下肢大肌肉群的力量,同时还要重视小肌肉群和上肢、肩带及腰腹肌力量的发展,如采用原地摆臂、直立提踵、斜身引体等练习,发展学生上肢肩带和踝关节力量,以促进学生身体各部位的均衡发展。
〇50米跑的练习相对比较单调和枯燥,五、六年级学生有意注意的能力较弱,教师应选择多种发展速度素质的练习和游戏,如后蹬跑接加速跑、追逐跑、贴人游戏、拉雪橇游戏等,既能使学生掌握一些锻炼方法,提高身体素质,又能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
〇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在练习中存在的错误与误区,分析原因,及时给予帮助与纠正。
要使学生明确快速跑的速度既取决于素质,也取决于掌握基本技能的程度,因此,在小学六年级要打下较好的基本技术基础,为升入初中做准备。
〇快速跑要取得好成绩,需要有较好的力量素质做基础,但学生间存在个体差异,会对运动成绩产生影响,不利于学生自信心与兴趣的形成。
教师应选择适当的教法、手段或多种评价方法,如让距跑、成长记录袋等形式,尽量使每位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易犯错误
纠正方法
起跑时抢跑
〇认真体会“各就位”的动作,使前支撑腿感到能控制身体为止
〇集体起跑,以不同的时间间隔鸣枪或发信号,养成听信号起跑的习惯
〇教育学生抢跑是违反体育道德的行为,应克服侥幸心理
加速跑时无明显加速
〇讲清并让学生体验身体重心逐渐抬起的方法,找到蹬地用力的感觉
〇多做原地或行进间的高抬腿跑,体会频率和爆发力;做后蹬跑练习,体会后蹬动作
途中跑上体过于后仰
〇40~60米中速跑,感受上体正直,眼平视前方
〇在游戏中做拉轮胎跑、拉橡皮筋跑;双手扶肋木原地高抬腿跑
途中跑上体摇晃,跑的直线性差
〇思考并体会前后摆臂动作的正确方向
〇在跑道分道线、地面上的直线进行练习,也可朝前方标志物跑
〇做后蹬跑、跨步跑等练习,提高下肢力量和控制身体重心的能力
终点冲刺时减速、向上跳起等
〇向学生讲清终点冲刺的方法以及计时方法
〇在终点线前约5米处,放一标杆,要求学生体会保持最快速度冲过终点线前的标杆,方可减速
〇教师在终点延长线一端观察并提示动作要点
(二)400米耐久跑
【动作方法】
用站立式起跑,起跑后加速跑20~30米后,进入途中跑。
途中跑动作技术与快速跑基本相同,只是蹬、摆的动作幅度要稍小,频率要稍低,更注重动作的省力和运动效果。
动作轻快、放松、自然,身体重心较高、平稳;呼吸有节奏,一般两三步一呼、两三步一吸;跑速和体力分配合理,尽可能以最快的速度冲过终点。
【动作要点】
节奏稳定,动作协调,步幅均勾,呼吸有节奏,合理分配体力。
【教学重点】
跑时动作协调,呼吸自然有节奏,步幅均匀。
【教学难点】
动作协调,节奏稳定,合理分配体力。
【教学建议】
〇在小学阶段,400米全程跑是作为发展学生耐力的教学内容。
学生已经在三、四年级学习过400米耐久跑的基本知识和技术,水平三阶段要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技术基础上,改进跑的动作技术,重点学习途中跑的技术和呼吸节奏与跑的节奏配合以及怎样合理分配体力。
〇400米跑运动强度较大,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好充分准备活动,并在练习后加强放松活动的指导。
400米跑的练习比较单调,教师要注意教学方式和方法,手段的设计应多样化、兴趣化,如采用分组、自由结合等学习方式,不断激发和保持学生的练习兴趣;同时也可以适当设计一些问题,如“出现胸闷、呼吸困难时怎么办”“臂摆不动、腿抬不起来时怎么办”,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体验,并指导学生通过实践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帮助学生在学练中既掌握了运动的基础知识、技术和锻炼方法,又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体验了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成功感,也体现了耐久跑对学生意志品质的教育价值。
〇通过讲解、示范等,使学生了解400米跑完整的动作过程,如用站立式起跑、加速跑、途中跑、弯道跑、冲刺跑等,重点要讲清呼吸节奏、跑速与体力的合理分配等要点。
〇五、六年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的开始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关注学生的练习表现与生理变化,如:
在女生的生理期时,帮助学生合理安排运动量,引导学生科学进行体育锻炼。
〇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及时给予帮助和纠正。
如坐着跑、仰头跑等技术和身体姿势问题,或者因为一开始跑得过快造成后程跑不动的体力分配问题,要及时指导学生对发生的问题或现象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找出解决的方法进行纠正。
〇400米跑的运动强度大,也比较单调,学生易产生抵触情绪。
教师要注重选择多种发展耐力素质的专门性练习和游戏,使学生掌握锻炼方法,提高身体素质,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如定时跑、定距跑、各种图形跑及分组、分体能水平跑等多种多样的练习方法。
〇教师要帮助学生消除畏惧心理,鼓励他们树立信心,战胜困难,勇于向自我挑战。
如:
适时介绍“极点”现象和克服办法,告诉学生运用加深呼吸、适当调整速度等方法,以顽强的意志坚持到“第二次呼吸”。
这也是通过400米跑的练习,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教育的比较好的方式。
〇学生间存在个体差异,对运动成绩会产生影响,不利于学生自信心与兴趣的形成。
如,一些比较胖的学生,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教法、手段或多种评价方法,如让距跑、自由结组、成长记录袋等形式,尽量使每位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激发和保持运动兴趣。
〇使学生掌握一些日常进行耐久跑练习时检测运动负荷的方法,使学生了解检测合理运动负荷的方法与数值。
一般来说适合自己身体的运动心率,可以通过下列公式计算得到:
最大心率(220-年龄)×70%。
测量时应以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按压桡动脉,力度适中,以能感觉到脉搏搏动为宜。
一般测量10或15秒,再乘以6或4为一分钟心率,根据测量结果及时对运动负荷进行调整。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易犯错误
纠正方法
呼吸节奏不好
教师讲解示范“两三步一吸、两三步一呼”的方法,让学生在原地慢跑中体会,逐步过渡到在较快的跑速中体会
进入弯道跑减速、身体晃
〇强调进入弯道后身体向内倾斜,内侧臂较外侧臂摆幅要小些,用里脚的外侧和外脚的内侧着地
〇通过“8”字接力跑和“圆周接力跑”游戏体会动作要领
〇沿直径8~12米的圆周做鱼贯中速跑
体力分配不合理
〇教师讲明分配体力的方法,即起跑后稍快些,中途匀速跑,最后尽量保持较快速度冲过终点
〇引导学生在大课间、课后多做些提高耐力素质和下肢力量的练习或游戏,如:
各种方式的跳绳、贴人游戏等
(三)4×50米接力跑
【动作方法】
每接力组四人,每人跑50米。
第一棒学生采用站立式起跑,一、二、三棒学生分别与二、三、四棒学生采用“下压式”传接棒的方法(或“上挑式”传接棒的方法”),冗成传递接力棒的任务;二、三、四棒学生,采用站立式起跑姿势,头向后转,眼看传棒人跑到预定的起动标记后,立即起动(图4-1-2)。
当传棒人距接棒人约1.5~2米时,传棒人可发出“嘿”或“接”的传棒信号,接棒人立即伸手接棒,在快速奔跑中完成传接棒的任务。
一般应是右手传左手接或左手传右手接。
□下压式传接棒方法
接棒人将接棒手臂靠近身体向后自然伸出,四指并拢,虎口张开向后,掌心向上;传棒人将棒的前端由上向下压送到接棒人手中(图4-1-3)。
□上挑式传接棒方法
接棒人的手臂向后自然伸出,掌心向后,拇指与其他四指自然张开,虎口朝下,传棒人将棒由下向前上方挑送入接棒人手中(图4-1-4)。
【动作要点】
接棒人眼看传棒人跑到预定的起动标记后,立即起动;在接力区内完成传接棒,传接棒方法正确。
【教学重点】
传接棒的方法和传接棒的配合。
【教学难点】
在接力区内,快速跑动中完成传接棒技术动作。
【教学建议】
〇学生在水平一和水平二阶段已经学习和掌握了迎面接力传接棒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运动基础。
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处于青春期初始阶段,好动,喜欢竞争,在接力跑教学时可以多安排一些教学比赛,在比赛中发展学生快速奔跑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要尽量做好分组工作,使各组实力平均,提高竞争性和协作性;加强安全教育,教师要向学生强调在传接棒过程中注意力要高度集中,注意安全,避免与其他同学发生身体碰撞。
〇接力跑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发展速度和同伴的配合方面,以及与人配合的意识和团队精神的教育,教学中不要单纯在掌握传接棒技术上下功夫,应让学生在快速跑动中体会和掌握传接棒的方法,以及传接棒时机。
〇可以结合挂图等直观教具,讲解传接棒技术要点。
如有条件可结合观看优秀运动员的录像,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
〇开始练习时,尽量固定传、接棒手臂,待熟练后再练习用不同手臂传接,但是传、接棒人必须用异侧臂传、接。
〇教师要根据学校的场地状况,采取多种练习方法组织学生练习,如:
原地传接、慢跑传接、短距离传接、快速跑传接练习等,待学生熟练掌握传接棒技术后,可在跑道上进行长距离练习或比赛。
在练习中应使学生明确传接棒技术动作质量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全队的成绩,将动作技术的学练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有机结合。
〇可采取多组练习,轮流担任传棒和接棒的角色;分组时,最好将跑速接近的学生分在一组,这样有利于学生相互配合,也有利于发挥每个人参与练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之间交流,增强默契感。
〇充分利用学校场地条件组织多种形式的接力比赛,使学生在实战中提高传接技术和奔跑能力,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
如圆周接力(图4-1-5)、椭圆接力直道接棒(图4-1-6)、椭圆接力弯道接棒(图4-1-7)、接力区接棒(图4-1-8)等。
〇在接力游戏或比赛中,容易发生棒传不准、接不到,甚至掉棒等情况,学生会互相埋怨、互相指责、推卸责任,教师要适时进行教育,告诉学生:
“理智面对团队合作中的成败,成功人人有功;失败人人有责”,要引导学生树立共同承担责任的责任心,面对失败,分析原因,积极改进,互相鼓励,齐心协力,再争佳绩。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易犯错误
纠正方法
传、接棒不准
在慢跑中做2~3人配合,体会传接棒的时机和动作
传、接棒人都用同侧臂传、接
〇明确传、接棒应是右手传左手或左手传右手,加深学生理解
〇固定传、接人的棒次,巩固两人的相互配合
(四)障碍跑
30~40米内通过3~4个障碍物跑
【动作方法】
在快速奔跑的30米途中,运用已掌握的钻、跨、跳、绕障碍的方法和技能,安全、迅速地通过3~4个障碍物(图4-1-9)。
【动作要点】
在跑进中做钻、跨、跳、绕障碍动作的时候,要控制好身体重心,根据障碍物的情况,采取合理的姿势,以较快的速度完成动作。
【教学重点】
采用合理姿势,安全、快速通过各种障碍物。
【教学难点】
根据障碍物的情况合理控制身体重心,过障碍时动作灵敏、快速、协调连贯。
〇水平三阶段的障碍跑内容是小学三、四年级学习的继续,都是采用钻、跨、跳、绕等方式进行障碍跑的练习,并适当增加跑的距离和障碍物的数量,也相应提高了动作的难度和要求。
由于通过障碍物的方式方法,都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最自然、实用的技能,技术性不强,因此对学生练习中所采用的跨、钻、跳等方法,不必规定得过死。
教学中应把重点放在激发学生创新过障碍物的方法和发展学生快速跑进中通过障碍物的能力。
〇该教学内容属于综合性锻炼项目,需要的器材和设施较多,课前要按照教学内容备好器材,规划好场地,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要根据器材的种类,加强安全教育和预防措施,确保学生练习安全。
〇学生在过有一定高度的障碍物时,会产生畏惧心理,教师一方面要根据具体情况适时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如告诉学生可以先做到安全通过再追求快速,并在练习中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和行为适时给以评价,以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勇于向困难挑战的意志品质。
〇教师可根据学校器材的实际情况或操场上的体育器械设置障碍物,提倡教师利用废弃物自制障碍物,如废旧轮胎,废物利用,节约资源,因地制宜,开发资源,以满足学生需求。
〇教师要灵活、合理的设置障碍物,可根据发展学生的钻、跨、绕等能力目标,放置障碍物;也可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放置障碍物(图4-1-10)。
〇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设置障碍物的数量和难度,本着数量先少后多、高度先低后高、跨度先近后远、距离先短后长、速度先慢后快、先练习后比赛的规律,做到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〇为激发学生练习兴趣和培养创新思维,可让学生单独或分组设计障碍物的排列方式和排列距离,并对合理、有创意的设计给予肯定,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信心的提升。
〇学生具备一定的障碍跑能力后,教师可采取增加障碍物高度或宽度、提高障碍区的难度、增加跑距等方式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如:
50米内通过4~5个障碍物的跑。
〇小学生竞争心理较强,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形式的游戏和比赛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敢于竞争、勇于拼搏的精神。
如各种障碍赛跑(图4-1-11)、障碍跑接力(图4-1-12)、协同绕双杠接力(图4-1-13)等。
(五)发展跑能力的练习与游戏
跑的教学应紧密结合五、六年级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多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以避免枯燥的练习。
这里介绍了发展跑能力的练习和游戏内容,目的是使小学生在游戏化的氛围中,忘却或推迟疲劳的出现,从而获得奔跑的动作体验,促进奔跑能力的发展与提局。
1.发展跑能力的练习
主要包括不同姿势的起跑、高抬腿跑、小步跑、后蹬跑、3~5分钟定时跑、1000~1200米定距跑等,以促进学生跑的技术的学习和掌握,发展体能,提高跑的能力。
2.发展跑能力的游戏
发展奔跑能力的游戏多种多样,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选择相关游戏,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
例如:
“黄河长江”、“贴膏药”、“搬物赛跑”、“拉雪橇”、“大渔网”等。
【教学建议】
〇以上游戏,既可作为教学内容与其他教学内容进行搭配,也可根据教学需要,作为教学手段,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〇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教师可以改编游戏方法和游戏规则,激发学生的游戏兴趣。
〇根据学校的器材情况,采取替换法对游戏进行拓展,如“翻包跑”,可将被翻物品进行置换。
再如“校园定向越野跑”,可将校内或校外安全区域的地标作为定向点,丰富练习内容,激发学生练习兴趣。
〇可通过增减游戏人数、跑距、器材数量等方法,提高或降低游戏的难度。
四、教学评价要点与建议
(一)运动项目评价
1.质性评价
表4-1-2跑的动作质性评价(供参考)
内容
优秀(100~90分)
良好(89~80分)
合格(79~60分)
继续努力(59分及以下)
50米跑
起跑动作正确,快而有力;加速跑动作合理,加速明显;途中跑重心平稳,直线性好;蹬摆有力,自然、协调,冲刺撞线动作明显
起跑动作正确,速度快;加速跑动作较合理,加速较明显;途中跑重心较平稳,直线性好;蹬摆有力,较自然、协调,有冲刺撞线动作
起跑动作正确,速度较快;有加速跑动作;途中跑重心较平稳,直线性较好;蹬摆有力,有冲刺撞线动作
起跑动作基本正确,速度慢;没有加速跑动作;动作不协调,不能跑直线;蹬摆动作不明显;没有冲刺撞线动作
50米×8往返跑
起跑快而有力,途中跑自然、轻松、协调;步幅均匀,蹬地有力,呼吸节奏明显;体力分配合理
起跑快,途中跑轻松、协调;步幅较均匀,蹬地有力;呼吸节奏较明显;体力分配较合理
起跑较快,途中跑动作较协调;步幅较均匀,蹬地较有力;呼吸有节奏
起跑慢,途中跑动作不协调;步幅不均匀,速度较慢;体力分配不合理,时跑时走
2.量性评价
表4-1-3跑的学练量性评价(供参考)
内容
等级
优秀
良好
合格
50米跑/秒
得分
100
95
90
85
80
78
76
74
72
70
男
8.2
8.3
8.4
8.5
8.6
8.8
9.0
9.2
9.4
9.6
女
8.2
8.3
8.4
8.7
9.0
9.2
9.4
9.6
9.8
10.0
50米×8往返跑/分、秒
男
1:
30
1:
33
1:
36
1:
39
1:
42
1:
45
1:
48
1:
51
1:
54
1:
57
女
1:
37
1:
40
1:
43
1:
46
1:
49
1:
52
1:
55
1:
58
2:
01
2:
04
续表
内容
等级
合格
继续努力
50米跑/秒
得分
68
66
64
62
60
50
40
30
20
10
男
9.8
10.0
10.2
10.4
10.6
10.8
11.0
11.2
11.4
11.6
女
10.2
10.4
10.6
10.8
11.0
11.2
11.4
11.6
11.8
12.0
50米×8往返跑/分、秒
男
2:
00
2:
03
2:
06
2:
09
2:
12
2:
16
2:
20
2:
24
2:
28
2:
32
女
2:
07
2:
10
2:
13
2:
16
2:
19
2:
23
2:
27
2:
31
2:
35
2:
39
注:
此表参考《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有关数据制订。
(二)综合性评价
表4-1-4跑的学练综合性评价(供参考)
维度
内容
评价要点
评价建议
建议
权重
知识
锻炼价值练习方法动作术语
〇了解跑对发展身体素质和增进健康的作用。
如:
快速跑能够发展速度、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耐久跑具有改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〇了解一些发展速度、耐力素质的练习与游戏方法,懂得练习快速跑和耐久跑的安全知识。
如:
做各种追逐跑游戏时,需要在平坦、人少的场地进行等
〇了解跑的完整技术动作的术语。
如:
50米跑的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终点跑;400米跑的弯道跑、呼吸节奏等
1.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评价
2.由教师或同伴对其术语使用情况进行评价
20%
技能
与
体能
掌握与
运用
〇掌握运动技能。
如:
养成快速跑、耐久跑的正确身体姿势;初步掌握快速跑、耐久跑的动作技术
〇发展体能。
如:
50米成缋,男生在10秒5以内,女生在11秒以内;400米成缋,男、女生都能在1分55秒以内
1.量性评价与质性评价同时进行,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
2.建议给每位学生两次测评机会,分别在两课次中进行测试
60%
续表
维度
内容
评价要点
评价建议
建议
权重
学习
行为
和能
力表
现
积极参与自我认识人际交往与合作
〇能够主动参与跑的练习、比赛、游戏和考核等活动,并体验到运动乐趣
〇关注50米和400米跑的成绩,知道自己的进步幅度和学习锻炼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在教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下解决
〇在练习或游戏中,学练情绪饱满,自信心强,勇于克服困难;能够与不同运动能力的同学一起参与练习或游戏。
如在追逐跑、合作跑游戏中,表现出互相帮助、主动配合、敢于承担责任等好品质
采用师评、自评、互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