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考作文素材 王夫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552607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6.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高考作文素材 王夫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语文高考作文素材 王夫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语文高考作文素材 王夫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语文高考作文素材 王夫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语文高考作文素材 王夫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高考作文素材 王夫之.docx

《语文高考作文素材 王夫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高考作文素材 王夫之.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高考作文素材 王夫之.docx

语文高考作文素材王夫之

王夫之:

任尔世间乱纷纷,只做亘古一忠魂

一、人物简介

1.人物名片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生于万历四十七年九月初一子时,卒于壬申正月初二午时。

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

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

2.著作

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

3.人生经历

(1)早年生涯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九月初一(10月7日)子时,王夫之生于衡阳府城南回雁峰。

其父王朝聘50岁,母谭氏47岁。

天启二年(1622年)王夫之开始跟随长兄王介之学习。

天启五年(1625年)王夫之跟随长兄王介之学习,完成了十三经的学习。

天启六年(1626年)王夫之的父亲王朝聘国子监毕业,因拒绝贿赂选官,被罢选返乡。

崇祯元年(1628年)王夫之跟随父亲王朝聘学习经义。

崇祯四年(1631年)王夫之的父亲王朝聘在京城拒绝权相温体仁党羽索贿,气愤之下撕毁荐贴,自誓不出“赇吏胯下以重辱先人”。

崇祯五年(1632年)王夫之中秀才,湖广提学佥事王志坚欣赏王夫之才能,荐其入衡阳县学。

崇祯六年(1633年)王夫之与长兄王介之、仲兄王参之赴武昌参加乡试,均落第。

崇祯七年(1634年)王夫之跟随叔父王廷聘学习作诗。

王夫之被湖广前后两任提学佥事水佳胤、王澄川列为岁试一等的第一名。

崇祯八年(1635年)王夫之作诗《中秋里人张灯和牧石先生》与叔父王廷聘唱和。

崇祯九年(1636年)王夫之与兄长王介之、王参之参加乡试,皆落榜。

在归途,王夫之作《荡妇高楼月》,无限惆怅。

崇祯十年(1637年)王夫之娶同里首富陶万梧之女陶氏,陶氏时年16岁。

崇祯十一年(1638年)王夫之就读于长沙岳麓书院,与同窗好友邝鹏升结“行社”。

(注:

邝鹏升,字南乡)

崇祯十二年(1639年)王夫之与长兄王介之、仲兄王参之赴乡试。

只有长兄王介之中副榜。

在武昌王夫之结识了黄冈人熊渭公和汉阳人李云田。

十月,王夫之与好友郭凤跹、管嗣裘、文之勇结成“匡社”。

崇祯十三年(1640年)春,王夫之作诗《送伯兄赴北雍》。

崇祯十四年(1641年)湖广提学佥事高世泰岁试衡州,列王夫之为一等。

(注:

高世泰,字汇旃,南直隶无锡人。

崇祯十五年(1642年)王夫之与两位兄长同赴武昌乡试,王夫之以《春秋》第一,中湖广乡试第五名。

王夫之的长兄王介之也中举第40名,好友夏汝弼、郭凤跹、管嗣裘、李国相、包世美皆中举。

(注:

王夫之结识了分考官沔州知州章旷,字于野、长沙推官蔡道宪,字元白。

王夫之后来参加章旷的抗清活动,失败后,章旷绝食自杀,王夫之抚养其子章载。

)秋,王夫之与王源曾等百余人在黄鹤楼结盟,称为“须盟大集”。

崇祯十六年(1643年)春,王夫之与兄长王介之自崇祯十五年十一月北上参加会试,因李自成军克承天,张献忠军攻陷蕲水,道路被阻,王夫之兄弟自南昌而返。

十月,张献忠所部攻克衡州,艾能奇招纳地方贤能,拘王夫之的父亲王朝聘为人质。

王夫之刺伤自己的脸和腕,伪伤救出其父王朝聘。

崇祯十七年(1644年)五月,王夫之听闻崇祯皇帝自缢,作《悲愤诗》一百韵(已佚)。

 

(2)抗击清军

顺治二年(1645年)三月,王夫之结识抗清将领堵胤锡。

秋,王夫之为避免镇将纵兵剽掠,与父兄逃到耒阳、兴宁、永兴。

顺治三年(1646年)八月,朱聿键在汀州为清兵执杀,王夫之再续《悲愤诗》一百韵。

王夫之只身赴汀阴找章旷,请章旷调和何腾蛟与堵胤锡的矛盾,协同作战和联合农民军一起抗清,并对军队后勤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未被章旷采纳。

顺治四年(1647年)春,孔有德率军攻陷湖广各地,王夫之往湘乡。

四月,王夫之与好友夏汝弼投奔永历帝被困在湘乡西南的车架山,作《哀歌示叔直》。

五月,清军攻陷衡州,王夫之全家逃散,父王朝聘、叔王廷聘、二兄王参之及叔母在战乱中死亡。

王夫之的父亲王朝聘嘱其子女要抗清到底。

顺治五年(1648年)王夫之有志于《易》。

十月,王夫之与夏汝弼、管嗣裘、僧性翰在南岳方广寺举行武装抗清起义,后战败。

王夫之的《河田营中夜望》诗记其事。

冬,王夫之至肇庆投奔永历。

顺治六年(1649年)王夫之结识了瞿式耜、严起恒、金堡、方以智等。

秋,在德庆,者胤锡授所作《军谣》十首。

顺治七年(1650年)春,王夫之继娶襄阳郑仪珂之女郑氏。

王夫之至梧州伤永历朝行人司行人介子。

四月,王夫之为营救被诬陷下狱的金堡,三次上书弹劾王化澄,王化澄欲杀王夫之,被义军将领高一功所救,逃桂林投瞿式耜。

八月,清兵至桂林,王夫之夫妇逃到永福,困于水砦,断食四天。

顺治八年(1651年)正月,王夫之与妻郑氏,侄王敉回到衡州,避居双髻峰续梦庵,誓不剃发。

顺治九年(1652年)春,李定国大败清军,收复广西。

八月,李定国进军湖南,收复衡阳,派人请王夫之。

王夫之有鉴于孙可望把持永历朝政,犹豫不决,没有成行。

顺治十年(1653年)李定国抗清功绩昭著,被孙可望忌嫌,李定国率部从湖广退回广西,清兵再占湖广,王夫之避居耶姜山。

顺治十一年(1654年)王夫之被清廷侦缉,被迫离开耶姜山,变姓名为瑶人,流亡常宁,为常宁文士讲授《周易》、《春秋》。

顺治十二年(1655年)王夫之流亡至兴宁,寓荒山僧寺,为学者讲授《春秋》。

八月,王夫之完成《老子衍》,这是王夫之第一部理论著作。

顺治十三年(1656年)三月,王夫之完成《黄书》。

冬,王夫之从常宁返回衡阳,有诗《重登双髻峰》。

顺治十四年(1657年)王夫之常访友人刘近鲁,刘近鲁藏书六千余卷,向其借阅研究。

顺治十五年(1658年)王夫之完成《家世节录》。

顺治十六年(1659年)清兵下永昌,王夫之深痛山河易主,作诗《山居杂体县名》。

顺治十七年(1660年)王夫之由续梦庵徙居湘西金兰乡高节里“败叶庐”。

顺治十八年(1661年)六月,王夫之的妻子郑氏病卒。

九月,王夫之作《初度日占》。

王夫之把《续落花诗》、《广落花诗》、《补落花诗》等六十九首与《正落花诗》合编为《落花诗集》。

 

(3)终老林泉

康熙元年(1662年)四月,王夫之惊闻永历帝在昆明亡,李定国、李来亨先后殉国,悲愤至极,续作《悲愤诗》一百韵。

康熙二年(1663年)六月,王夫之作《遣兴诗》七十六首、《广遣兴诗》五十八首,号一瓠道人,修《尚书引义》六卷成。

康熙三年(1665年)新年,王夫之写《和梅花百咏诗》。

中秋,王夫之作《王百谷梅花绝句》。

王夫之重定《读四书大全说》。

康熙四年(1666年)衡阳唐端笏拜在王夫之门下,直至殁,前后二十六年。

康熙六年(1668年)七月,王夫之修成《春秋家说》三卷,《春秋世论》五卷。

王夫之自二十八岁受父命编写《春秋家说》,先后用时二十二年。

康熙七年(1669年)王夫之娶张氏。

王夫之写成《续春秋左氏传博议》二卷、《洞庭秋诗》三十首、《雁字诗》十九首。

辑三十岁以来所作诗编成《五十自定稿》一卷。

冬,王夫之筑“观生居”于石船山下。

康熙十一年(1672年)春,王夫之修定《老子衍》,定本被学生唐端笏携归家遇火灾烧毁,今存本为三十七岁时的初稿。

八月,王夫之听闻方以智逝世,作“哭方诗”二章。

康熙十二年(1673年)王夫之的《礼记章句》初稿成。

三藩之乱爆发。

康熙十三年(1674年)正月,吴三桂兵至衡州,王夫之避至湘乡。

秋,王夫之与唐端笏渡洞庭。

康熙十四年(1675年)二月,王夫之去长沙水陆洲,刘思肯为王夫之绘画像。

六月,王夫之与李缓山、章有谟登衡阳回雁峰。

八月,王夫之在萍乡度中秋。

九月,王夫之去观生居二里许石船山下里人旧址茅屋,名“湘西草堂”。

康熙十六年(1677年)七月,王夫之居湘西草堂完成《礼记章句》四十九卷定稿。

康熙十七年(1678年)三月,吴三桂称帝衡州,求王夫之的劝进表,被王夫之拒绝。

王夫之遁入深山作《祓禊赋》以明志。

《祓禊赋》今失传,《姜斋公行述》保留有一段。

康熙十八年(1679年)王夫之著《庄子通》一卷。

康熙十九年(1680年)王夫之辑五十岁以后未收入《柳岸吟》之诗章为《六十自定稿》一卷。

王夫之修成《宋论》初稿。

康熙二十年(1681年)王夫之完成《庄子解》三十三卷、《相宗络索》一卷、《广哀诗》十九首。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九月,王夫之完成《说文广义》两卷。

十月,完成《噩梦》一卷。

十一月,王夫之生重病。

湖南巡抚与衡州知州拜会,王夫之拒不见,礼物全数退还。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正月,王夫之完成《经义》一卷,重定《诗广传》五卷。

七月,郑克塽投降清廷。

十一月,王夫之撰《显考武夷府君行状》和《显妣谭太孺人行状》。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春,王夫之大病垂危。

秋,王夫之病见起色,王夫之在病中完成《俟解》一卷。

十月,王夫之旧病复发。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春,王夫之完成《张子正蒙注》九卷。

八月,完成《楚辞通释》十四卷。

为学生们撰《周易内传》六卷、《周易内传发例》一卷。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王夫之大病,险些病亡。

五月,王夫之跋《耐园家训》。

六月,王夫之书《传家十四戒》。

夏,王夫之回忆二十九岁前十余年诗作成《忆得》一卷。

八月,王夫之重新修定《周易内传》、《周易内传发例》。

秋,王夫之撰《石崖先生传略》。

冬,王夫之奔赴长乐乡治丧,归来作《孤鸿赋》。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正月,王夫子病情加重,完成《读通鉴论》初稿。

九月,王夫子抱病送兄柩入土。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五月,王夫子完成《南窗漫记》一卷。

秋,完成《霜赋》,撰写《武夷先生暨谭太孺人合葬墓志》。

冬,王夫子辑六十岁后诗作《七十自定稿》一卷。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王夫之病中著《识小录》一卷。

四月,重定《尚书引义》。

九月,刘思肯来为王夫之画像,王夫之为自己的画像题词《鹧鸪天》。

王夫之为自己的墓碑书《自题墓石》。

撰《自巳九月书攽》。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正月,王夫之完成《夕堂永日绪论》二卷。

夏,王夫之重定《张子正蒙注》。

康熙三十年(1691年)四月,王夫之咳喘中定稿《读通鉴论》三十卷,《宋论》十五卷。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正月初二午时(2月18日),王夫之卒于湘西草堂,终身没有剃发。

十月,王夫之葬衡阳金兰乡高节里大罗山。

墓碑镌“遗命墓铭”如下:

“有明遗臣行人王夫之字而农葬于此,其左则继配襄阳郑氏之所袝也。

自为铭曰:

抱刘越石之孤忠而命无从致,希张横渠之正学而力不能企。

幸全归于兹丘,固衔恤以永世。

”  

二、主要功绩

1.哲学成就

王夫之的哲学思想概括起来有七点:

首先,反禁欲主义,提倡不能离开人欲空谈天理,天理即在人欲之中。

王夫之在其《周易外传》、《尚书引义》等书中对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提出了批评。

其次,均天下、反专制、爱国理想。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与《宋论》中指出“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的观点。

其三,气一元论,王夫之认为气是唯一实体,不是“心外无物”。

王夫之还指出,天地间存在着的一切都是具体的实物,一般原理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决不可说具体事物依存于一般原理。

王夫之认为“形而上”与“形而下”虽有上下之名,但不意味着上下之间有界限可以分割开来。

从知识的来源上看,原理、规律是从对事物的抽象而得来的,因此,应该是先有具体形器,后有抽象观念。

道家佛家都把“虚无”视为无限和绝对,而将“有”视为有限和相对。

王夫之认为这把相对、绝对的关系弄反了,在他看来,“有”是无限的,绝对的,而“无”是有限的,相对的。

王夫之是这样论证的:

人们通常讲无,是相对于有而言。

就象相对于犬有毛而说龟无毛,相对于鹿有角才说兔无角。

所以,讲“无”只是讲“无其有”。

王夫之认为,废然无动、绝对的静即熄灭,这是天地间所没有的。

王夫之说,“动而成象则静”,“静者静动,非不动也”,“动而趋行者动,动而赴止者静”。

王夫之的这些话表明,静止里包含着运动,静止是运动在局部上的趋于稳定而成形象的暂时状态,所以静止的东西不是凝固的,而是生动灵活的。

其四,心物(知行)之辩——反对“生而知之”的先验论。

王夫之说,“耳有聪,目有明,心思有睿知。

入天下之声音研其理者,人之道也。

聪必历于声而始辨,明必择于色而始晰,心出思而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岂蓦然有闻,瞥然有见,心不待思,洞洞辉辉,如萤乍曜之得为生知哉?

果尔,则天下之生知,无若禽兽。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季氏篇》)意思是说,凭借感官心知,进入世界万物声色之中,去探寻知晓事物的规律,这才是认识世界的途径。

也就是说,知识是后天获得的,非生而知之也。

其五,揭示“名”、“辞”、推的辩证性质。

王夫之认为,真知识一定是名与实的统一“知实而不知名,知名而不知实,皆不知也。

”对于概念能否如实地模写现实,逻辑思维能否把握宇宙发展法则,这是认识论上的大问题,老子讲“无名”,庄子讲“坐忘”,禅宗讲“无念”,共同之处都在于认为名言、概念不足以表达变化之道,只有破除一切名相,才能达到与本体合一。

王夫之提出“克念”,就是说人能够进行正确的思维。

王夫之把概念看作一个过程,既不可执着概念而使之僵化,也不可把概念的运动看作是刹那生灭,不留痕迹。

其六,理势合一的历史观。

王夫之提出“理势合一”,并在其著作《读通鉴论》对前人所提出的“复古论历史观”、“循环论历史观”等历史形式进行全面的批判和反思。

 [6] 

其七,性日生而日成的人性论。

王夫之在其《四书训义》一书中提出人性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同时,人性的形成不全是被动的,人可以主动地权衡和取舍。

他说:

“生之初,人未有权也,不能自取而自用也。

……已生之后,人既有权也,能自取而自用也。

 

2.文学成就

王夫之对于作文作诗,认为要带有感情,不能无病呻吟。

情感是王夫之于诗歌的基本要求。

诗歌创作经由唐诗的巅峰状态发展至宋明以来,多有偏颇之处。

在王夫之看来,诗歌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以情感为其主要特征,不能以学理来代替情感.更不能以其他文体或学问来代替诗歌。

“文章之道,自各有宜“(评高适《自酮北归》)。

“陶冶性情,别有风旨,不可以典册、简牍、训诂之学与焉也”。

“诗以道性情,道性之情也。

性中尽有天德、王道、事功、节义、礼乐、文章,却分派与《易》、《书》、《礼》、《春秋》去,彼不能代《诗》而言性情,《诗》亦不能代彼也。

决破此疆界,自杜甫始。

梏侄人情,以掩性之光辉;风雅罪魁,非杜其谁耶?

”王夫之对于模糊诗歌与史书的“诗史”类作品不甚推崇,在《唐诗评选》中尤为可见。

王夫之继承和发展了古典诗学理论中言志缘情的优良传统,提出要由“心之原声”发言而为诗“。

诗以道情,道之为言路也。

悄之所至,诗无不至。

诗之所至,情以之至。

情感与诗歌密不可分:

“文生于情,情深者文自不浅’(评张巡《闻笛》);“情深文明”(评柳宗元《别舍弟宗一》),然非一切情感皆可人诗。

孔子曰:

“诗可以兴。

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作为一位杰出的爱国思想家,王夫之非常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诗人感情注入作品后,应该具有“动人兴观群怨”的作用,时这四者应该是紧密相联、互相补充的整体,“摄兴观群怨于一沪”(评杜甫《野望》)。

促成诗歌起到“兴观群怨”作用的情感在注入文字的过程中,需要处理好两重关系:

一为情与景,二为情与声。

对于诗歌情景关系,王夫之认为“莫非情者,更不可作景语”。

情与景之间不能“彼疆此界“(评丁仙芝《渡扬子江》)般生硬相连,只有坚守“即景含情”(评柳宗元《杨白花》)。

“景中生情,情中含景,故曰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也”(评岑参《首春渭西郊行呈蓝田张二主薄》),“意志而言随”,方能达到妙合无垠、浑然一体的_上上之境。

对于情与声,王夫之强调音乐带给诗歌的美感作用,希望感情与声律呼应相生,诗歌声律与诗人内心情感律动有机协调。

《夕堂永日绪论内编》卷二有云:

“《乐记》云:

‘凡音之起,从心生也’。

固当以穆耳协心为音律之准。

”王夫之对李白《苏武》一诗评价道:

“于唱叹写神理,听闻者之生其哀乐。

”对于那些脱离诗情而株守声律、徒有声腔空架的作品,则甚为排斥,“诗固不可以律度拘”,认为“声律拘忌,摆脱殆尽,才是诗人举止”。

 [10] 

3.史学成就

王夫之的史学观

首先,归纳法。

王夫之论史善于分析众多史实,并加以归纳,从而得出富有启发性的结论。

如他归纳唐朝灭亡的原因为“唐之亡,亡于人之散”,也就是朝廷要员人心涣散,各自为政,不能团结起来共同为中央效力。

其次,比较法。

王夫之运用这一方法,纵论古今历史变迁、人物沉浮,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得出了许多富有新意的结论。

如前人对秦、隋灭亡进行了很多相似性比较,而王夫之通过比较,指明秦、隋亡国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其三,历史主义的方法。

王夫之论史,气势恢弘,虽于上下千余年中自由出入,但从不任意评说,王夫之论史充分考虑历史背景,不执一慨而论。

如论西域时,他认为汉和唐历史背景不同,导致西域地位在这两个朝代的差异。

 

三、人物评价

清代学者刘献廷称:

王夫之学无所不窥,于《六经》皆有说明。

洞庭之南,天地元气,圣贤学脉,仅此一线。

曾国藩在《王船山遗书》中作序评:

独先生深閟固藏,追焉无与。

平生痛诋党人标谤之习,不欲身隐而文著,来反唇之讪笑。

用是,其身长邀,其名寂寂,其学亦竟不显于世。

荒山敝榻,终岁孜孜,以求所谓育物之仁,经邦之礼。

穷探极论,千变而不离其宗;旷百世不见知,而无所于悔。

先生没后,巨儒迭兴,或攻良知捷获之说,或辨易图之凿,或详考名物、训诂、音韵,正《诗集传》之疏,或修补三礼时享之仪,号为卓绝。

先生皆已发之于前,与后贤若合符契。

虽其著述大繁,醇驳互见,然固可谓博文约礼,命世独立之君子已。

  

谭嗣同在《论六艺绝句》评价王夫之:

万物招苏天地曙,要凭南岳一声雷。

章太炎称道:

当清之季,卓然能兴起顽懦,以成光复之绩者,独赖而农一家而已。

章太炎在辛亥革命取得胜利后评道:

船山学说为民族光复之源,近代倡义诸公,皆闻风而起者,水源木本,瑞在于斯。

前苏联人弗·格·布洛夫称:

研究王船山的著作是有重要意义的,因为他的学说是中世纪哲学发展的最高阶段……他是真正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四、轶事典故

1.忠心不改

王夫之为了事业和理想,从来不为利禄所诱,不受权势所压,就是历尽千辛万苦,也矢志不渝。

明朝灭亡后,在家乡衡阳抗击清兵,失败后,隐居石船山,从事思想方面的著述。

晚年身体不好,生活又贫困,写作时连纸笔都要靠朋友周济。

每日著述,以至腕不胜砚,指不胜笔。

在71岁时,清廷官员来拜访这位大学者,想赠送些吃穿用品。

王夫之虽在病中,但认为自己是明朝遗臣,拒不接见清廷官员,也不接受礼物,并写了一副对联,以表自己的情操:

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

清指清廷,明指明朝,王夫之借这副对子表现了自己的晚节  。

2.自题墓志

庚午年(1690年)其自题墓石中特别告诫儿子“墓石可不作,徇汝兄弟为之,止此不可增损一字。

行状原为请志铭而设,既有铭,不可赘作。

若汝兄弟能老而好学,可不以誉我者毁我,数十年后,略纪以示后人可耳,勿庸问世也。

背此者自昧其心。

己巳九月朔书授攽”

墓志铭中说的“戊申纪元”,是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即明朝开国的时间。

王夫之特别强调“墓石可不作”,但如果作,则“不可增损一字”,“背此者自昧其心”,其心迹可见。

3.人物故居

王夫之的故居湘西草堂,坐落于衡阳县曲兰乡湘西村菜塘弯,现草堂占地2100平方米。

草堂院内有一株古藤,铁骨盘旋,蜿蜒上升,俗称“藤龙”。

据说是王船山亲手栽的,中外游客誉之为草堂“奇观”。

离湘西草堂4公里的曲兰乡船山村大罗山脉的虎形山上,有座船山墓庐,两边石刻对联两副:

“前朝干净土,高节大罗山。

世臣乔木千年屋,南国儒林第一人。

五、名言名句摘录

1.取天下之可有得者以自矜其不取而为德也,此固近似圣言而无实矣。

2.杂用其心以求德于天下,则其所谓德者,岂其能以自喻而有以自慊乎。

3.原其学于夫子之时,年已过矣,习气已深而不易革矣;唯天资之高,故亦能以圣人为法则,而不陷于邪。

4.晋之失败,贿赂己耳,交游己耳。

5.含情而能达,会景而生心,体物而得神。

6.人之所以异于禽者,唯志而已矣。

7.学易而好难,行易而力难,耻易而知难。

8.情之所至,诗无不至;诗之所至,情以之至。

9.天下之有无,非思虑之所能起灭。

10.私欲之中,天理所寓。

11.论天下者,必循天下之公。

12.教不严,师之惰。

13.身教重于言传。

14.力行而后知之真。

15.无大臣而小臣瓦解;小臣无可效之忠,而宵小高张;皆事理之必然者。

16.以能言为长,以贬削为荣,以罢闲为乐,任意以尽言,而惟恐不给。

17.故苛政之兴,君子必力与之争;而争之之权,抑必有所归,而不可以泛。

18.是故苛政之足以败亡,非徒政也,与小人为类,而害乃因缘以蔓延。

19.苛政兴,足以病国虐民,而尚未足以亡;政虽苛,犹然政也。

20.夫读书将以何为哉。

辨其大义,以修己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入神之用也。

21.若以其形而下者言之,则彼此各有其事,各有其用,各有其时,各有其地,各有其功,各有其效,分致而不相为成,安得谓大且精者为小者之本乎哉。

22.物之有本末,本者必末之本,末者必本之末。

23.洒扫应对,形也。

有形,则必有形而上者。

精义入神,形而上者也。

然形而上,则固有其形矣。

24,乃自初学言之,则事亦有其小大,理亦有其小大;而自上达言之,则事自分小大而理一贯也。

25.君子之不自欺,诚惮之也。

26.以此为功而不舍,则于仁之即吾身而具,即事理而显者,无不见焉。

27.博学而切问,则事之有其理者可得而见矣。

28.盖心原以应事,而事必有其理。

其事其理,则皆散见于文而可学也。

29.存者,存其理也,存学,问,思,志所得之理也。

30.乃居德于弘,则正心诚意之不讲,而天下之大本以遗;自谓无疑于道,则格物致知之不用,而天地之化育,其日迁于吾前者,具忘之矣。

31.夫君子之于道,虽无或疑之也,虽未尝不率循之也,而穷变通久以曲成夫道者。

32.求夫所谓忾乎有闻,惝然有见,洋洋如在而绥我思成,皇皇如有求而不得,充充如有所穷,往如慕而反如疑者,我有以知其必不能也。

33.方祭乃思敬,则必不能敬;方丧乃思哀,则必不能哀。

34.若思吾之当哀而哀焉,是以哀为不得已,而聊相应酬,吾恐其有声而无泪,有泪而不生于心。

35.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六、相关文章

王夫之论读书:

不是读书没用,而是你没用

刘绪义

承圣三年(554年),江陵沦陷,梁元帝在与西魏的战争中失败,一怒之下烧毁古今图书十四万卷,并声称自己焚书的原因是:

我读书万卷,还落得如今这个下场,读书再多有什么用呢?

难道读书多真的能够把人读蠢吗?

一千一百多年后,王夫之批评道,千余年来,没有人不憎恨梁元帝不悔改政治上的错误和对人民的无道,却将罪责归咎于读书。

为此王夫之写下《论梁元帝读书》,对梁元帝的遭遇进行了深刻反思。

王夫之虽然不知道梁元帝焚的是些什么书,但拿梁元帝所撰写的文章来看,无非是一些华而不实的辞藻骈文。

话说当年,武帝萧衍被叛贼挟持,国家面临分裂,危在旦夕,而梁元帝依然早晚苦读,乐此不疲,精力消耗,既不伸张正义,又不会把握时机,这和沉迷于赌博酒色,又有什么区别呢?

王夫之认为,历史上,像梁元帝那样读书把自己读蠢的例子不少见。

宋末元蒙之际,号称儒者的人都喜欢讲空洞的大道理,却不想有什么用处,计算着“五经”有多少字句,在章句的文字结构、呼应形声上比附,饱食终日,这对身心有何益处呢?

对人伦事理有何用呢?

对政治教化有何帮助呢?

这种人不得志时,反教人禁锢他人之子弟;得志时,则误了国家。

这和梁元帝兵临城下还在讲《老子》、虏骑渡江还在听高僧说法有什么差别呢?

读圣贤书,岂是像参禅礼佛那样,只要每天抄写诵读就会有功德?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读书呢?

王夫之指出:

“领会书的精神实质,以确立修己治人之本;考察书中隐藏的意义,以达到精通事理、融会贯通、运用自如的境界。

善读书的人得之于心,但能用书中的道理检验纠正自己行为的人太少。

次一等的如太子李弘读《春秋》读到不忍卒读的也很少,再次一等的如穆姜读《易经》能自我反省而知道愧疚的人一样很少。

不抓住书中的重点,不研究书的精华,不审察合乎时宜否,像汉儒曲解《公羊传》而废皇后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理论经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