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954833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52.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推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推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推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推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推拿.docx

《推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拿.docx(7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推拿.docx

推拿

教案

 

(2005——2006学年第2学期)

 

运动训练专业2003级班

 

课程名称:

郑氏伤科推拿学

 

任课教师:

梁岷

 

2006年6月20日

成都体院教案

(二)

 

 

人数第1~2课时年月日

主题

1、推拿的概念、特点、种类和作用。

2、推拿的起源、发展简史和流派简介。

3、推拿的基本知识

4、郑怀贤教授对推拿学的贡献。

教学

目标

1、熟悉和了解推拿的起源和发展,了解推拿在现阶段的应用状况。

2、了解推拿流派的现况及分布,通过教学片了解我国推拿的情况。

3、掌握推拿对损伤的治疗作用、推拿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

4、掌握推拿治疗原则与治法,掌握中医理论对推拿作用的认识。

5、掌握推拿用的介质熟悉郑氏伤科推拿流派的起源和发展。

重点

难点

1、推拿、推拿学定义。

2、推拿对损伤的治疗作用及机理的实验研究。

3、推拿的基本知识及推拿治疗原则与治法。

4、推拿对个体系统、器官的作用。

5、中医理论对推拿作用的认识。

教法

1、课堂讲授

 

 

 

课堂讲授

1、推拿的概念、特点、种类和作用。

5分钟

推拿,是以手法作用于人体,通过手法功力的直接作用以及进一步由经络系统发挥的调节作用来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属中医外治法范畴。

推拿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推拿的机理、作用和手法的一门学科。

2、推拿的起源、发展简史和流派简介。

15分钟

2.1、正骨推拿

正骨推拿又称“正骨按摩”、“伤科按摩”,是以矫正骨折、关节脱位、骨错缝、筋跳槽等一类骨伤科疾病为诊治范围的一种推拿疗法。

 

 

 

 

2.2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又称“小儿按摩”,民间亦称“推惊”、“摩惊”、“掐惊”等,是推拿在防治小儿疾病的临床实践中形成的有独特体系的治疗方法,是中医推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3一指禅推拿

一指禅推拿是以中医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和营卫气血等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以四诊

八纲为辨证手段,强调审病求因和辨证论治,并结合有关生理、解剖和病理等基础知识和临

床经验,以一指禅推法作为主要操作手法,作用于人体的一定部位,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推

拿疗法。

2.4点穴推拿

点穴推拿又称“点穴按摩”、“指针疗法”、“穴位按摩”等。

临床上主要是以指代针,即

用手指刺激人体经穴以防治疾病。

2.5滚法推拿

法推拿是以法作为主要手法来治疗疾病和损伤的一种推拿疗法。

是在一指禅推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根据有关的生理、解剖、病理变化,在人体的体表进行一定的手法操作。

基本手法是、揉、按、拿、捻和搓,并配合被动运动以

及指导患者进行自主性运动。

2.6腹诊推拿

腹诊推拿是运用中医传统的腹诊法判断疾病的表里、寒热、虚实,并选用手法,以腹部为主要作用部位来防治疾病的一种推拿方法。

腹诊推拿以阴阳五行、脏象经络理论为指导,强调整体治疗,扶正祛邪,灵活应用。

 

 

 

 

3、推拿的基本知识。

45分钟

4、郑怀贤教授对推拿学的贡献。

15分钟

5、小结5分钟。

机动5分钟

思考题:

1、什么是推拿?

什么是推拿学?

2、我国最早的一部按摩专著是什么?

3、了解郑氏推拿的特点。

属于哪一个流派?

4、什么是正骨推拿?

5、《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总结的正骨推拿八法是什么?

6、推拿对各个系统的作用。

7、推拿有什么治疗作用。

8、推拿常用的介质有那几个种类?

分别举例。

 

 

 

成都体院教案

(二)

 

 

人数第3~4课时年月日

主题

1、推拿常用手法和郑氏推拿手法教学片。

2、抚摩法、揉法、捏法。

教学

目标

1、掌握中医对推拿学习者的要求。

2、通过课堂学习和手法练习,要求学生掌握手法的手行,操纵要领,作用和应用

重点

难点

1、手法的“有力”,“均匀”,“柔和”,“持久”,“深透”。

2、摩法、揉法、捏法等手法的手形,操作要领

教法

1、前45分钟课堂讲授

2、后45分钟观看推拿教学片

 

 

 

1.手法操作要遵循有力,均匀,柔和,持久,深透的基本要求。

所谓“有力”是指运用手法施治时必须具备适度的力量,手法过重往往带来不应有的损伤,过轻则达不到应有的疗效,因此力量的大小应视病情,病程,操作部位以及患者的体质情况而有增减。

“柔和”是指手法操作时轻而不浮,重而不滞,用力不可生硬粗暴或用蛮力。

“均匀”是指推拿过程中变换动作要自然,操作要有节奏而连续,速度不能时快时慢。

“持久”是指手法施治时能持续操作一定的时间。

“深透”指手法作用于体表,应使手法的作用达到深部组织。

做到《医宗金鉴》所说:

“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

 

 

 

2.讲解抚摩法、揉法、捏法等手法的手形,操作要领,作用和应用。

一、抚摩

[手法]

五指自然分开并伸直,用手掌或指腹贴放于皮肤上,轻轻地作来回直线或圆形或螺旋形的轻缓抚摸运动。

多用单手操作。

[要领]

松肩,肘微屈,腕关节自然伸直。

操作时发力在肩,由肩而肘至手,抚摩时手不离于皮肤。

动作轻缓,柔和,用力均匀,使被按摩者有舒适感。

抚摩力量轻,只作用于皮肤。

“摩法不宜急,不宜缓”,以每分钟100次左右为宜。

[作用]

抚摩能使皮肤表层的衰亡细胞脱落,改善皮脂腺及汗腺机能,恢复皮肤敏感性,缓解肌肉疼痛及其紧张状态,有助于局部消肿,止痛和消除麻木。

对神经末梢起良好刺激,有镇静,催眠等作用。

二、揉

[手法]

以全掌,掌根或指腹紧贴于皮肤上,作直线来回或圆形回旋的揉动。

可用单手或重叠双手操作。

根据使用部位的不同,可分为掌揉法和指揉法。

[要领]

松肩垂肘,手掌或指腹紧贴皮肤,并使皮肤,皮下组织或肌肉随手的动作一起运动。

用力较大时,作用直达深部组织,手法操作后皮肤表面不应发红。

发力在肩,以肘为支点,带动手的运动。

用力均匀,动作协调,速度不宜过快,一般每分钟60-100次。

[作用]

加快血液循环,促进组织新陈代谢,使局部肿胀,凝滞消散,并可缓解深部肌肉,韧带的紧张或挛缩状态。

有松解粘连和疤痕组织,缓和强手法的刺激,减轻疼痛的作用。

对软组织损伤后瘀血肿痛,伤部僵硬,慢性劳损,胸胁痞闷,胃脘胀痛,小儿发烧等症均有一定的疗效。

[应用]

适用于男女老幼的全身各部位及多种伤病。

掌揉法多用于较大部位如腰背,大腿和臀部,指揉法多用于小的部位如关节附近,手及足。

在肌肉丰厚部位可用掌根,全掌或双手重叠操作以使力量达到深层组织。

揉法可单独使用,也可贯穿运用于各个手法中,其目的主要是使按摩效果能达深部组织。

 

 

 

 

三、捏

[手法]

手掌自然分开,四指并拢,拇指外展和四指成钳形,对合用力挤按肢体肌肉或其它组织,间断或不间断用力。

可循肢体纵轴方向运动或固定在一处操作。

[要领]

松肩,沉肘,并保持一定力量,用拇指和四指对合用力握住肢体,五指一齐用力作间断的捏合动作。

肌腱,韧带用指尖捏,肌肉用指腹捏。

频率约每分钟50-60次。

[作用]

促进萎缩肌肉张力的恢复。

同时也可消除气血凝滞,组织肿胀和肌肉酸胀的疲劳感,缓解肌肉痉挛及肌腱挛缩等。

[应用]

肢体肿胀,关节脱位,四肢骨折后期肌肉萎缩,关节功能障碍,肌肉劳损,肌腱末端病,以及运动后肌肉疲劳等,尤其是陈旧性肘关节及指关节伤患所致的功能障碍,常用此手法。

在四肢应用时,常由肢体远端向近端捏,移动至一定距离后手不离开皮肤迅速返回,如此反复进行。

 

 

 

 

成都体院教案

(二)

 

 

人数第5~6课时年月日

主题

推拿手法:

揉捏法、搓法

教学

目标

通过课堂学习和手法练习,要求学生掌握手法的手行,操纵要领,作用和应用

重点

难点

1检查上一次课所学习手法的掌握和熟练情况。

2揉捏法、搓法、等手法的手形,操作要领。

教法

1、检查

2、讲授

3、示范

4、学生操作练习

 

 

 

1、练习和检查上一次课所学习的手法20分钟

2、逐一讲授并示范本次课程内容的所有手法的手形、要领、作用和应用。

3、每个手法的讲解、示范、练习时间约6分钟,共约30分钟。

4、分组综合练习:

3人一个组,其中2人分别担当受试者和操纵着进行互相练习,1人观看,以此类推交换角色进行手法练习。

共需约30分钟。

5、个别指导:

对学生学习和练习困难者、有询问者、要求辅导者均会一一辅导。

6、小结5分钟

 

 

 

 

四、揉捏

[手法]

揉捏法是揉法和捏法的协同动作,其手法是四指并拢,拇指外展,手成钳形,将大小鱼际,掌根及各指指腹紧贴于皮肤上,拇指和四指一起用力作揉和捏的动作,或拇指多作揉的动作。

四指多作捏的动作,不移动或作直线向前的运动,在移动到一定距离后,手掌不离开皮肤迅速返回,如此反复进行。

[要领]

揉捏用力主要在手指上,要求动作圆滑,连贯,力量可深达骨面,手法轻重视伤情轻重和病部深浅而不同。

在操作上有揉和捏的动作,拇指圆形揉的动作明显,而四指捏的动作明显,总之揉和捏是同时进行的。

[作用]

使深部组织,血管及神经都受到良好刺激,松解深部肌肉,肌腱的粘连。

通经活血,旺盛深部组织新陈代谢,是消除疼痛,肿胀和瘀血的有效方法。

[应用]

揉捏多用于治疗肌肉劳损,风湿症及陈旧损伤瘀血肿胀迟迟不消,凝滞不通,轻组织内有硬块,硬条索状病变,关节伤后肌腱,韧带紧缩粗硬等病证。

无论四肢,关节或腰背部,均可采用此法。

五、搓

[手法]

两手自然伸直,五指并拢,两手夹住肢体对称部位,相向用力,方向相反,来回搓动肌肉或(和)肢体,并往返来回运动。

搓法操作必须双手进行。

[要领]

沉肩垂肘,两手合夹肢体,利用前臂屈伸来带动手作上下或前后往返的搓动。

动作轻快,协调,双手力量均匀,连贯,始终保持一定的对向压力。

双手对向移动距离短,频率快,每分钟可达150-200次。

在腰背

 

 

 

 

保持一定的对向压力。

双手对向移动距离短,频率快,每分钟可达150-200次。

在腰臀和胸部,双手分开呈“八”字形置于两侧操作。

应视伤情的不同,确定手法力量的轻重。

[作用]

使皮肤,肌肉放松,血液畅流,促进组织代谢,消除肌肉酸胀,疲劳,提高皮温和肌肉的工作能力。

 

成都体院教案

(二)

 

 

人数第7~8课时年月日

主题

1、练习和检查上一次课所学习的手法

2、推拿手法:

推压法、摩擦法(加擦法)

教学

目标

通过课堂学习和手法练习,要求学生掌握手法的手行,操纵要领,作用和应用

重点

难点

1、查上一次课所学习手法的掌握和熟练情况。

2、压法、摇晃法等手法的手形,操作要领。

教法

1、检查

2、讲授

3、示范

4、学生操作练习

 

 

 

1、练习和检查上一次课所学习的手法20分钟

2、逐一讲授并示范本次课程内容的所有手法的手形、要领、作用和应用。

3、每个手法的讲解、示范、练习时间约6分钟,共约30分钟。

4、分组综合练习:

3人一个组,其中2人分别担当受试者和操纵着进行互相练习,1人观看,以此类推交换角色进行手法练习。

共需约30分钟。

5、个别指导:

对学生学习和练习困难者、有询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