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建设方案剖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536079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140 大小:714.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建设方案剖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0页
一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建设方案剖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0页
一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建设方案剖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0页
一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建设方案剖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0页
一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建设方案剖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建设方案剖析.docx

《一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建设方案剖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建设方案剖析.docx(1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建设方案剖析.docx

一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建设方案剖析

 

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

建设方案

 

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

2010年10月

 

第一部分建设背景与建设基础………………………………………………1

一、建设背景…………………………………………………………………………1

(一)优越的政策环境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保障………………………………1

(二)建设国际化、现代化新东城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平台……………………1

(三)东城区职业教育改革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动力……………………………1

(四)北京市现代化标志校评估建设为学校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2

二、建设基础…………………………………………………………………………3

(一)基本情况……………………………………………………………………3

(二)办学特点和优势……………………………………………………………3

(三)问题与思考…………………………………………………………………7

第二部分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8

一、指导思想…………………………………………………………………………8

二、建设思路与建设目标……………………………………………………………8

(一)建设思路……………………………………………………………………8

(二)建设目标……………………………………………………………………8

第三部分重点建设内容………………………………………………………10

一、扩大办学规模…………………………………………………………………10

(一)广泛宣传学校,实现学历教育生源结构的多样化………………………10

(二)开展社会培训,实现两翼发展格局………………………………………10

二、改善办学条件…………………………………………………………………10

(一)楼房加固及校园环境建设………………………………………………10

(二)教学及办公设施的改善与更新…………………………………………10

(三)校园信息化网络及资源建设……………………………………………11

三、加强专业建设…………………………………………………………………11

(一)优化专业布局、打造精品专业……………………………………………11

(二)加强行业、企业专家指导委员会建设……………………………………11

(三)了解市场需求、促进专业内涵发展………………………………………11

(四)加快各专业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11

四、打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12

(一)基本要求…………………………………………………………………12

(二)加强教师的进修与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12

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13

(一)教学改革…………………………………………………………………13

(二)教育改革…………………………………………………………………13

(三)评价研究…………………………………………………………………13

六、扩大社会服务与辐射作用……………………………………………………13

(一)开展师资培训……………………………………………………………13

(二)扩大社会培训规模………………………………………………………14

(三)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服务………………………………………………14

(四)加强对口支援与交流工作………………………………………………14

七、学校管理体系建设和推进集团化发展………………………………………14

(一)学校管理体系建设………………………………………………………14

(二)推进集团化发展…………………………………………………………14

八、推进教育国际化发展…………………………………………………………15

(一)深化HND合作项目………………………………………………………15

(二)开发并拓展新的合作领域………………………………………………15

第四部分建设进度………………………………………………………………16

第五部分保障措施………………………………………………………………22

一、政策保障………………………………………………………………………22

二、组织保障………………………………………………………………………22

三、资金保障………………………………………………………………………22

四、运行保障………………………………………………………………………22

第六部分预期效果………………………………………………………………23

一、整体办学水平显著提高………………………………………………………23

二、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完善………………………………………………………23

三、专业建设成效显著……………………………………………………………23

四、社会服务与辐射能力增强……………………………………………………24

附件:

重点项目建设……………………………………………………………25

项目一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25

项目二服装表演专业及专业群建设………………………………………49

项目三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及专业群建设………………………………58

项目四国际商务(中外合作)专业及专业群建设…………………………75

第一部分建设背景与建设基础

一、建设背景

(一)优越的政策环境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文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

2009年1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广东职业教育时强调“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并鼓励学生“努力成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今年1月,温家宝总理在征求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意见的座谈会上指出:

每一个零部件都反映着民族的素质,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是实现人的尊严、择业自由和全面发展的终身教育。

从长远来看,要保持国家经济社会的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必须培养高素质的产业大军,造就几代人的素质,必须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国务委员刘延东也多次就职业教育工作做出重要批示,特别强调职业教育在实施国家战略中具有的重要地位,要求职业教育要服务国计民生,要改革创新体制机制,要增强吸引力,要努力实现科学发展。

北京市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职业教育,制定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京政发[2006]11号)、《首都教育2010发展纲要》等一系列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法规,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建设国际化、现代化新东城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平台

东城区作为首都中心城区,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提出了打造“国际化、现代化新东城”战略目标。

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96.6亿元,人均GDP达2.35万美元;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09年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639.9亿元,占全区GDP的71.4%。

金融业、商务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四大主导产业占全区GDP比重达到48.4%,对区域经济拉动作用进一步显现。

按照首都功能核心区产业发展要求,东城区政府提出未来20年将加快聚集高端要素,构建“1+4+2”高端产业体系,即做强优势产业——文化创意;做优支柱产业——金融服务、商务服务、现代商业、信息服务;做大新兴产业——中医药、低碳服务。

作为新东城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区域资源的整合和丰富为我校服务区域经济、培养与区域产业结构相适应的大批专业人才提供了更加宽广的平台;新东城国际化、现代化的建设,势必带给学校更多的发展机遇、发展空间,也要求学校具备国际化的办学视野、现代化的办学水平。

(三)东城区职业教育改革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动力

东城区人民政府非常重视职业教育,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实现东城教育进一步科学发展的意见》,制定了《东城区职业教育改革分方案》,提出了构建以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双轨并举的“一体两翼”的职教运行模式,实现“集团化管理”。

“集团化管理模式”(即一体)是指在原北京市财经学校、原东城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两所国家级重点学校办学优势的基础上,强强联合,合并重组,以现有的职教校址为基础,通过布局结构调整,以现代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为重点,合理配置专业,利用2-3年的时间形成集中管理、统筹规划、相互融通、分散运作的集团化管理模式。

随着区域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非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市场需求日益增长,迫切要求职业学校进行职成一体、集约发展的机制改革,因此提出“双轨制并举运行机制”(即两翼)。

即在东城职教集团内一方面建立“市场导引、校企合作、升学就业并重的学历教育体系”(一翼),另一方面建立“市场导引、部门行业合作的非学历培训体系”(另一翼)。

按照这一要求以东城区职业教育联席会为统领,中等职业教育依托各校区专业及实训基地的优势,进行非学历教育培训,并积极争取与相关部门建立城市职工下岗再就业、来京务工人员技能培训、考试、职业技能鉴定、就业推荐等教育服务的合作机制。

根据东城区职业教育改革思路,目前已完成原北京市财经学校、原东城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的融合重组,成立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实现联合优势、扩大规模、增加实力、促进发展。

按照“一体两翼、集团化办学”的发展规划,区委、区政府将在各个方面给以学校大力支持,成为学校发展的强大助推力。

(四)北京市现代化标志校评估建设为学校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

近年来我校不断总结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经验,积极加强基础能力建设,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但我校清醒地意识到,目前我校的办学条件、“双师型”教师队伍、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手段、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培养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完善制度体系,促进内涵发展,实现特色发展是我校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愿望。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继续开展现代化标志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评估工作的通知》和《关于继续开展现代化标志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评估工作的补充通知》精神,根据东城区教委的统筹安排下,我校决定开展创建北京市现代化标志性中等职业学校工作,以此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与建设。

通过现代化标志性学校建设将使学校教职工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加快改革步伐,在注重内涵建设的同时,强化学校办学特色。

通过完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学校的办学综合实力,提高办学水平,实现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地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的高技能人才。

二、建设基础

(一)基本情况

伴随着首都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为了配合北京市建设世界城市的整体规划,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立足建设“首都功能核心区”的定位要求,提出打造“国际化、现代化新东城”的战略目标,经东城区人民政府区长办公会研究决定,原北京市财经学校和东城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两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于2010年2月联合重组为“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为满足东城及首都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提升东城区职业教育的整体办学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校占地面积8.376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71814万平方米,学校建有体育馆、200米跑道操场,学校建有图书馆,馆藏图书19.8万册、电子图书342套,教学用计算机1403台。

目前全日制在校生规模4090人,设有五个校区、十九个专业。

各种短期培训规模近三年年平均5218人次。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35人,高级职称79人,占33.62%;中级职称103人,占43.82%;常年聘请外籍教师10人。

近三年来,我校获得全国模范教师1人,首都师德楷模1人,北京市先进工作者1人,北京市优秀教师1人,北京市职业院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8人,东城区人民教师4人,东城区教育新秀7人,东城区师德标兵2人,东城区优秀青年教师8人。

我校拥有北京市学科带头人1人,北京市骨干教师5人,东城区骨干教师38人。

我校是全国百所德育科研名校、北京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北京市文明礼仪示范学校、北京市绿色学校、北京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北京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

学校有稳定可靠的办学经费来源,政府逐年加大对学校的财政投入,2009年学校的财政补助收入为8768.5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稳定发展。

(二)办学特点和优势

1.注重德育,成效显著

我校制定了“用高尚的爱统领教育;用恢复自信引发进取;用养成习惯夯实道德;用实践活动成事成才”的德育工作方针,形成了以“一个目标、三个方向、八个帮助”为主要内容的学生培养体系。

一个目标,即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北京现代化建设及国际化城市发展所需要的、具有良好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必要文化知识和熟练专业技能、具有终生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实用型人才。

三个方向,即为学生提供就业、升学、出国的多元出口,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八个帮助,即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帮助学生强化技能、帮助学生学会选择、帮助学生养成习惯、帮助学生健全心理、帮助学生强壮体魄、帮助学生接触社会,促进学生全面地、可持续地发展。

在先进教育理念的引领下,近年来我校育人成果显著。

学校学生两次获得北京市学生的最高荣誉“北京市优秀学生”的称号。

学校学生连续参加全国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大赛,每年均有学生获得一、二、三等奖;学生参加各类行业专业技能大赛,屡获金、银奖;在参加升学考试的学生中,连续几年的上线率达到80%以上;经我校培养的合格毕业生,表现出良好公民素质和礼仪风貌,受到国外院校和教师的一致称赞;学校每年接待近千人次的参观交流和研讨活动,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自信、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给众多来访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科研氛围浓厚,成绩突出

根据学校提出的“做科研型、发展型教师”的目标与要求,开展了专家引领、学习研讨、广泛交流、反思提升为重点的各种培训活动,通过教师们的潜心试验与研究,整体上提升了教师们的教科研能力,形成了良性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发挥了很强的推动作用,并产生了数量众多的教科研成果。

近三年来,我校承担或参与的国家级课题4项、市级课题14项、区级课题6项,开展校本课题研究32项,形成一批研究成果。

大量论文获得各级各类奖励:

国家级一等奖170篇,国家级二等奖149篇,国家级三等奖116篇,还有228篇获市级论文奖,233篇获区级论文奖,其中还有128篇文章在各级刊物上发表。

我校被中央教科所授予“国家级课题研究先进集体”,被北京市教科院授予“教科研工作先进单位”,并连续五年被东城区教科所授予“教育教研工作先进单位”。

3.实训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在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校通过多方努力,建设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基地、金融事务专业实训基地、服装设计与表演专业实训基地、烹饪专业实训基地、园林专业实训基地、幼儿教育专业实训基地。

这些实训基地充分考虑了“培养学生、提升教师、服务社会”等功能的综合统一性,具有先进的教学设施,在教学中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专业技能技巧和综合素质,为学生走向社会具备“零距离就业能力”打下了良好基础。

结合课改和教研工作,教师利用实训基地的先进设备,进行技能演练和教学创新研究,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提升;同时学校利用实训基地开展技能考核、资格鉴定、企业委培、社会培训以及职普融通等多方面工作,充分发挥了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

4.骨干特色专业彰显示范作用

我校注重发挥骨干特色专业的带头作用,既要在职教领域里创造业绩,又要在行业领域里产生影响力,从而擦亮学校品牌,促进学校专业建设的整体提升。

(1)服装设计与表演专业

我校服装设计与表演专业是“中国设计师协会模特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单位,是“亚州时尚联合会中国委员会理事会”理事单位,是全国“模特行业最具影响力TOP10(十佳)专业培训机构”,学校是全国各类职业竞赛中获得奖次最高、奖项最多的学校。

近3年来,服装设计与表演专业学生已荣获国际大赛亚军3人、季军1人;全国大赛一等奖6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4项;市级一等奖14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21项。

例如在2008年和200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模特表演技能比赛中,我校共有六名选手代表北京市参赛,共计2人获一等奖,4人获二等奖,为北京市争得了荣誉。

2008年,我校被北京市教委确定为北京市中职学校服装设计与表演专业委员会主任校,学校与著名的“东方宾利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正式启动了合作项目,在实现学生高端就业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2009年在北京国际饭店隆重举行了“精品发展、高端定位——服装专业主题展示活动”,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活动受到各级领导和行业专家的高度赞誉。

(2)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2008年,北京市教委启动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实验项目,在课程开发阶段,我校被确定为组长校,带领全市14所中职校的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完成了企业基础调研、撰写基础调研报告、进行典型职业活动分析、确定专业核心课程、制定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制定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等一系列工作。

2009年,课改进入到新课程实施阶段,我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又成为新课程实施的项目实验专业,按照市教委的统一部署,高质量地完成了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受到课改专家和市区领导的充分肯定。

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还以“高取证率、高就业率”在北京市旅游行业树立了品牌。

我校学生在历年北京市导游人员资格考试(中文、英文)中,取证率平均达到60%,远远高过全市平均不足20%的成绩,在各中职校、高职校及社会培训机构中始终位于全市之首。

由于突出的办学成果,使毕业生也备受京城各国内社、国际社的青睐,纷纷到校预订学生,历届毕业生对口就业率均为100%,毕业生遍布中国国际旅行社、中国青年旅行社、北京国际旅行社等多家大型企业,他们中的大部分已经成为北京市各大旅行社、旅游饭店和旅游景点的骨干力量,在其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3)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于2002年被评为北京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骨干特色专业,2008年参加北京市新一轮课程改革,2009年被批准为北京市新课程实施实验项目的实验专业。

专业培养了一支技术过硬、责任心强的师资队伍,拥有全国模范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市级教研员、区优秀知识分子、区级骨干教师等。

专业重视强化专业技能,坚持“以赛促学、以赛带练”,学生在各级专业技能比赛中成绩突出。

三年来,学生共获国家级奖励23人次、市级奖励76人次、区级奖励150人次。

截止到2009年,计算机网络专业已经连续四年代表北京市参加全国计算机技能大赛,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学校注重发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社会辐射作用,学校成为“锐捷网络中职教学合作示范校”和教育部信息管理中心指定的“ITAT教育工程职业技能培训学校”。

专业利用专业资源为教育系统、社区提供多方位服务,得到社会的认可,起到了非常好的示范与辐射作用。

5.中外合作项目特色鲜明

我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具有“起步早、规模大、层次高、出路好、辐射强”五大特点。

我校于1996年与新加坡天都教育集团合作,是全国唯一一所开设BTECHND课程的中等职业学校。

目前,我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开设有国际商务、金融事务和商务英语三大专业,在校生近500人,规模居北京市之首。

学生通过在我校的学习可以取得英国谢菲尔德·哈拉姆大学的英语四级证书(相当于雅思5.5),获得该证书具有免试英语直接就读英国相关大学的资格;学生还可获得英国BTECHND课程证书,该证书为英国国家高等教育文凭——相当于英国学术教育类的大专层次,获此证书可直接就读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相关大学最后一年,获得学士学位。

我校BTECHND课程证书取证率高达96%,英方专家称我校为“全国最好的BTECHND办学点”。

中外合作办学开办14年来,输送合格毕业生1500多人,出国留学生累计506人,其中获取英国硕士学位的有155人,获得博士学位的有3人,还有的学生正在国外就读本科或硕士学位。

其余毕业生或就职于外企、大型国企担任英文助理和行政助理等职位,或升入高等职业院校继续深造。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该项目在学校的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水平提高等方面发挥了较强的辐射作用。

6.办学成果显著,毕业生出路好

学校重视学生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积极为学生的成长创造条件。

为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学校每年都举行各专业技能大赛,全校所有学生均参与其中,至今已坚持了7年。

通过技能大赛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专业技能技巧和综合素质,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了自信心,并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从而为他们顺利就业打下了良好基础。

此外,学校每年均组织学生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的、社会或行业认可的专业技术等级(或职业资格)证书考试。

如:

金融事务专业学生100%取得会计证;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英文)学生参加英文导游资格考试均以高于60%的合格率雄居榜首,成为行业佳话;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中文)专业学生连续11年参加中文导游资格考试都排在全市第一,合格率远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全市不足10%);金融事务专业学生100%取得会计证;宝玉石鉴定与营销专业学生100%通过劳动局中级宝玉石检验员证书的考试;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学生100%取得服装定制工初级证书;服装表演专业学生100%取得服装模特初级证书;烹饪专业学生100%取得北京市劳动局初级厨师证书。

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专业技能大赛,获得丰硕的成果。

烹饪专业学生在第五届国际美食养生大赛中获得面点、冷荤、热菜及全能金牌;航空服务专业学生在首届北京职业院校航空专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幼师专业在东城区第十二届中学生艺术节上,荣获个人一等奖6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3个,集体奖一个;商品经营专业组织学生参加北京市珠算心算协会举办的财会综合技能大赛,在18所学校的403名选手的角逐中获得团体三等奖;商务英语专业在2008年带领学生参加亚洲两个国家、三个省区8个代表队参加的商务计划书英语大赛,荣获二等奖。

学校在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比赛中获组织与集训工作奖、在2007年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获组织奖、2008年4月在第四届中华美食养生烹饪交流赛中获团体金奖、2007年12月获北京市中职学校“金蝶杯”金融、财会专业技能大赛团体季军。

学校重视毕业生的实习分配,积极为他们的就业提供服务。

自2000年以来,学校每年均举办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供需双向选择洽谈会,为学生的就业、实习提供服务。

每年都有许多用人单位来校招聘,此项活动受到了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好评。

(三)问题与思考

总结学校的工作,我校虽然在申报北京市现代化标志性中等职业学校的过程中具备了一些优势,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改进与加强。

1.学校骨干特色专业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2.教师研究生学历及专业课教师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3.社会服务能力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利用学校优质资源开展广泛社会培训,为首都经济建设服务的水平有待提高。

我们将通过现代化标志性中等职业学校的申报,进一步加快学校的建设,使学校在办学能力、办学水平等方面有较大提高,特别是在加强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