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收益与分配管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531950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收益与分配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六章收益与分配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六章收益与分配管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六章收益与分配管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六章收益与分配管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六章收益与分配管理.docx

《第六章收益与分配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收益与分配管理.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六章收益与分配管理.docx

第六章收益与分配管理

第六章收益与分配管理

第六章收益与分配管理

第一节收益与分配管理概述

收益与分配管理是对企业收益与分配的主要活动及其形成的财务关系的组织与调节,是企业将一定时期内所创造的经营成果合理地在企业内、外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有效分配的过程。

企业的收益分配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

广义的收益分配是指对企业的收入和净利润进行分配,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

第一层次是对企业收入的分配;第二层次是对企业净利润的分配。

狭义的收益分配则仅仅是指对企业净利润的分配。

本章所指收益分配采用广义的收益分配概念,即对企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分配。

企业通过经营活动取得收入后,要按照补偿成本、缴纳所得税、提取公积金、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等顺序进行收益分配。

对于企业来说,收益分配不仅是资产保值、保证简单再生产的手段,同时也是资产增值、实现扩大再生产的工具。

收益分配可以满足国家政治职能与组织经济职能的需要,是处理所有者、经营者等各方面物质利益关系的基本手段。

一、收益分配管理的意义

收益与分配管理作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维护企业与各相关利益主体的财务管理、提升企业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而言,企业收益与分配管理的意义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收益分配集中体现了企业所有者、经营者与职工之间的利益关系企业所有者是企业权益资金的提供者,按照谁出资、谁受益的原则,其应得的投资收益须通过企业的收益分配来实现,而获得投资收益的多少取决于企业盈利状况及利润分配政策。

通过收益分配,投资者能实现预期的收益,提高企业的信誉程度,有利于增强企业未来融通资金的能力。

企业的债权人再向企业投入资金的同时也承担了一定的风险,企业的收益分配应体现出对债权人利益的充分保护。

除了按时支付到期本金、利息外,企业在进行收益分配时也要考虑债权人未偿付本金的保障程度,否则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企业的偿债能力,从而降低企业的财务弹性。

职工是价值的创造者,是企业收入和利润的源泉。

通过薪资的支付以及各种福利的提供,可以提高职工的工作热情,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因此,为了正确、合理地处理好企业各方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就必须对企业所实现的收益进行合理分配。

2.收益分配是企业再生产的条件以及优化资本结构的重要措施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投入的各类资金,随着生产经营活动的进行不断地发生消耗和转移,形成成本费用,最终构成商品价值的一部分。

销售收入的取得,为企业成本费用的补偿提供了前提,为企业简单再生产的正常进行创造了条件。

通过收益分配,企业能形成一部分自行安排的资金,可以增强企业生产经营的财力,有利于企业适应市场需要扩大再生产。

此外,留存收益是企业重要的权益资金来源,收益分配的多少,影响企业积累的多少,从而影响权益与负债的比例,即资本结构。

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要求企业的资本结构最优,因而收益分配便成了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资本成本的重要措施。

3.收益分配是国家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在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职工不仅为自己创造了价值,还为社会创造了一定的价值,即利润。

利润代表企业的新创财富,是企业收入的重要构成部分。

除了满足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性积累外,通过收益分配,国家财政也能够集中一部分企业利润,由国家有计划地分配使用,实现国家政治职能和经济职能,发展能源、交通和原材料基础工业,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收益分配的原则收益分配作为一项重要的财务活动,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依法分配原则

企业的收益分配必须依法进行。

为了规范企业的收益分配行为,维护各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国家颁布了相关法规。

这些法规规定了企业收益分配的基本要求、一般程序和重要比例,企业应当认真执行,不得违反。

(二)分配与积累并重原则

企业的收益分配必须坚持积累与分配并重的原则。

企业通过经营活动赚取收益,既要保证企业简单再生产的持续进行,又要不断积累企业扩大再生产的财力基础。

恰当处理分配与积累之间的关系,留存一部分净收益以供未来分配之需,能够增强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企业经营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三)兼顾各方利益原则

企业的收益分配必须兼顾各方面的利益。

企业是经济社会的基本单元,企业的收益分配涉及国家、企业股东、债权人、职工等多方面的利益。

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协调其矛盾,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企业在进行收益分配时,应当统筹兼顾,维护各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

(四)投资与收益对等原则

企业进行收益分配应当体现“谁投资谁受益”、

收益大小与投资比例相对等的原则。

这是正确处理投资者利

益关系的关键。

企业在向投资者分配收益时,应本着平等一

致的原则,按照投资者投资额的比例进行分配,不允许任何一方随意多分多占,以从根本上实现收益分配中的公开、公平和公正,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三、收益与分配管理的内容企业通过销售产品、提供劳务、转让资产使用权等活动取得收入,而这些收入的去向主要是两个方面:

一是弥补成本费用,即为取得收入而发生的资源耗费;二是形成利润,即收入匹配成本费用后的余额。

收入、成本费用和利润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简单表述为:

收入-成本费用=利润可以看出,广义的收益分配首先是对企业收入的分配,即对成本费用进行弥补,进而形成利润的过程,然后,对其余额(即利润)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再分配。

显然,收入的取得、成本费用的发生以及利润的形成与流向便构成了收益分配的主要内容。

因此,收益分配管理包括了收入管理、成本费用管理和利润分配管理三个部分。

(一)收入管理收入是企业收益分配的首要对象。

企业的收入多种多样,其中,销售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由于销售产品、提供劳务等所形成的货币收入。

这是企业收入的主要构成部分,是企业能够持续经营的基本条件。

企业的再生产过程包括供应、生产和销售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企业只有把生产出来的产品及时销售出去,取得销售收入,才能保证再生产过程的继续进行。

销售收入的制约因素主要是销量与价格。

由于企业一般是按照“以销定产”的原则组织生产,那么对于销售量的预测便显得尤为重要。

科学的销售预测可以加速企业的资金周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产品价格是企业获得市场占有率、提升产品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

产品价格的制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销售收入。

一般来说,价格与销售量呈反向变动关系:

价格上升,销量减少;反之,销量增加。

企业可以通过不同的价格制定方法与运用策略来调节产品的销售量,进而作用于销售收入。

所以,销售预测分析与销售定价管理便构成了收入管理的主要内容。

(二)成本费用管理企业取得的收入首先应当弥补成本费用。

成本费用是商品价值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和劳动者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之和,在数量上表现为企业的资金耗费。

收入必须首先弥补成本费用,才可以保证企业简单再生产的继续进行。

成本费用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比如,按照经济用途可以分为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按照成本性态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等。

成本费用管理对于提高经营效率、增加企业收益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的成本费用管理模式包括归口分级管理、成本性态分析、标准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和责任成本管理等。

(三)利润分配管理利润分配是收益分配第二层次的内容,也是狭义的收益分配。

利润是收入弥补成本费用后的余额。

由于成本费用包括的内容与表现的形式不同,利润所包含的内容与形式也有一定的区别。

若成本费用不包括利息和所得税,则利润表现为息税前利润;若成本费用包括利息而不包括所得税,则利润表现为利润总额;若成本费用包括了利息和所得税,则利润表现为净利润。

值得说明的是,本章所指利润分配是指对净利润的分配。

根据我国公司法及相关法律制度的规定,公司净利润的分配应按照下列顺序进行:

1.弥补以前年度亏损企业在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应先用当年利润弥补亏损。

企业年度亏损可以用以下年度的税前利润弥补,下一年度不足弥补的,可以在五年之内用税前利润连续弥补,连续五年未弥补的亏损则用税后利润弥补。

其中,税后利润弥补亏损可以用当年实现的净利润,也可以用盈余公积转入。

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根据公司法的规定,法定盈余公积金的提取比例为当年税后利润(弥补亏损后)的10%。

当年法定盈余公积的累积额已达注册资本的50%时,可以不再提取。

法定盈余公积金提取后,根据企业的需要,可用于弥补亏损或转增资本,但企业用盈余公积金转增资本后,法定盈余公积金的余额不得低于转增前公司注册资本的25%。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的目的是为了增加企业内部积累,以利于企业扩大再生产。

3.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公司从税后利润中提取法定公积金后,经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决议,还可以从税后利润中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这是为了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控制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的水平,以及调整各年度利润分配的波动。

4.向股东(投资者)分配股利(利润)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公积金后所余税后利润,可以向股东(投资者)分配股利(利润)。

其中,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的除外;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但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规定不按照持股比例分配的除外。

第二节收入管理广义的企业收入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转让资产使用权所取得的各种收入的总称。

由于销售收入应当是企业收入的主体,故本节所指收入主要指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即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由于销售产品、提供劳务等所形

成的收入。

企业销售收入是企业的主要财务指标,在资金运动过程中处于起点和终点的地位,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它是企业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资金来源,是加速资金周转的前提。

由于销售收入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所以必须加强企业销售收入的管理。

销售收入大小的制约因素主要是产品的销售数量和销售价格,因此,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做好销售预测分析以及销售定价管理。

一、销售预测分析销售预测分析是指通过市场调查,以有关的历史资料和各种信息为基础,运用科学的预测方法或管理人员的实际经验,对企业产品在计划期间的销售量或销售额作出预计或估量的过程。

企业在进行销售预测时,应充分研究和分析企业产品销售的相关资料,如产品价格、产品质量、售后服务、推销方法等。

此外,对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物价指数、市场占用率及经济发展趋势等情况也应进行研究分析。

销售预测的方法有很多种,主要包括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

(一)销售预测的定性分析法定性分析法,即非数量分析法,是指由专业人员根据实际经验,对预测对象的未来情况及发展趋势作出预测的一种分析方法。

它一般适用于预测对象的历史资料不完备或无法进行定量分析时,主要包括推销员判断法、专家判断法和产品寿命周期分析法。

1.推销员判断法推销员判断法,又称意见汇集法,是由企业熟悉市场情况及相关变化信息的经营管理人员对由推销员调查得来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作出较为正确预测的方法。

这种方法用时短、耗费小,比较实用。

在市场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能很快地对预测结果进行修正。

2.专家判断法专家判断法,是由专家根据他们的经验和判断能力对特定产品的未来销售量进行判断和预测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不同形式:

(1)个别专家意见汇集法,即分别向每位专家征求对本企业产品未来销售情况的个人意见,然后将这些意见再加以综合分析,确定预测值。

(2)专家小组法,即将专家分成小组,运用专家们的集体智慧进行判断预测的方法。

此方法的缺陷是预测小组中专家意见可能受权威专家的影响,客观性较德尔菲法差。

(3)德尔菲法,又称函询调查法,它采用函询的方式,征求各方面专家的意见,各专家在互不通气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观点和方法进行预测,然后由企业把各个专家的意见汇集在一起,通过不记名方式反馈给各位专家,请他们参考别人的意见修正本人原来的判断,如此反复数次,最终确定预测结果。

3.产品寿命周期分析法产品寿命周期分析法就是利用产品销售量在不同寿命周期阶段上的变化趋势,进行销售预测的一种定性分析方法,它是对其他预测分析方法的补充。

产品寿命周期是指产品从投入市场到退出市场所经历的时间,一般要经过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

判断产品所处的寿命周期阶段,可根据销售增长率指标进行。

一般地,萌芽期增长率不稳定,成长期增长率最大,成熟期增长率稳定,衰退期增长率为负数。

(二)销售预测的定量分析法定量分析法,也称数量分析法,是指在预测对象有关资料完备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建立预测模型作出预测。

它一般包括趋势预测分析法和因果预测分析法两大类。

1.趋势预测分析法趋势预测分析法主要包括算术平均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和指数平滑法等。

(1)算术平均法,即将若干历史时期的实际销售量或销售额作为样本值,求出其算术平均数,并将该平均数作为下期销售量的预测值。

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

丫预测值;

——第i期的实际销售量;n——期数。

算术平均法适用于每月销售量波动不大的产品的销售预测。

【例6-1】某公司20x1年〜20x8年的产品销售量资料如下:

表6-1年度

20x1

20x2

20x3

20x4

20x5

20x6

20x7

20x8销售量(吨)

3250

3300

3150

3350

 

3450

3500

3400

36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