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讲解.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953061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1.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三地理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三地理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三地理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三地理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讲解.docx

《高三地理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讲解.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地理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讲解.docx

高三地理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讲解

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半球示意图,a为晨线。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此日,我国的节气是()

A.春分日B.夏至日

C.秋分日D.冬至日

2.此时,下列即将日出的城市是()

A.兰州B.北京

C.上海D.广州

【答案】

1、D

2、A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根据海陆轮廓,图示区为北极地区,a为晨线,说明北极地区是极夜现象,北半球是冬至日。

此日,我国的节气是冬至日,D对。

2.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是6点,此时,图中④处经线是90°E,时刻是6点。

a为晨线,结合图中晨线位置与我国的轮廓判断,北京、上海、广州都位于晨线以东,是昼半球部分,B、C、D错。

只有兰州位于晨线附近,是即将日出的城市,A对。

考点:

日照图基本知识,晨昏线,二分二至日。

3.2015年9月29日上午,第21号台风“杜鹃”将在福建福清到晋江一带沿海登陆,下面能正确表示台风“杜鹃”的是()

A.aB.bC.cD.d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台风是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是低压中心,图中b、d是高压中心,B、D错。

北半球的气旋是逆时针方向辐合,a是顺时针方向,A错。

C对。

考点:

气旋的特征。

下是2012年4月18日8时~4月19日8时我国部分地区降水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4.形成图示地区降水的主要原因是

A.高压脊控制B.锋面活动

C.反气旋过境D.热带气旋影响

5.若图示降水持续多日,最易发生洪涝的地区是

A.江汉平原B.四川盆地

C.珠江三角洲D.长江三角洲

【答案】

4、B

5、C

【解析】

考点:

区域降水的主要原因,不同区域流域范围差异。

读北半球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6.受①、②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

A.地中海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D.热带沙漠气候

7.当气压带⑤被切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值北半球夏季,北京盛行东南风B.南亚盛行东北风

C.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流动D.我国东南沿海常受台风影响

【答案】

6、B

7、B

【解析】

试题分析:

6.读图,①是赤道低气压带,②是东北信风带,受其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B对。

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A错。

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季风环流影响,C错。

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形成,D错。

7.读图,图中气压带⑤是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切断时,说明北半球陆地上是高压控制,北半球是冬季,A错。

冬季,南亚盛行东北风,B对。

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呈逆时针流动,C错。

我国东南沿海常受台风影响的时间是夏秋季节,D错。

考点:

气压带风带图,不同气候类型的成因,不同区域自然特征差异。

下图为王娟同学拍摄的我国长白山天池自然风光及天池周边“浮石”图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8.长白山天池形成源于

 A.火山活动      B.溶洞塌陷C.地壳下陷  D.岩石崩塌

9.关于“浮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浮石”中能找到动植物化石B.“浮石”孔隙源于外力侵蚀

C.“浮石”与大理岩岩性相同D.“浮石”源于岩浆喷发

【答案】

8、A

9、D

【解析】

试题分析:

8.长白山天池属于火山口湖,位于火山口处,形成源于火山活动,A对。

与溶洞塌陷、地壳下陷、岩石崩塌无关,B、C、D错。

9.图中“浮石”有许多气孔,是岩浆喷出地表后,气体挥发时,冷凝形成的孔道,不是外力侵蚀作用,B错。

所以“浮石”源于岩浆喷发,D对。

沉积岩层中才能有化石,“浮石”中不能找到动植物化石,A错。

大理岩是变质岩,“浮石”与大理岩岩性不同,C错。

考点:

地貌的成因,三类岩石类型及特征。

下图中甲为某区域示意图,乙反映甲中的P地河谷及其附近地质剖面,P地河谷剖面的形成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有关。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0.甲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A.由北向南 B.由南向北C.由东向西D.由西向东

11.河谷处的地质构造为

A.向斜B.背斜C.谷地D.山岭

12.乙图中的泉,涌水量最大的季节最可能是

A.我国东部沿海台风活动频繁B.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C.亚欧大陆上受冷高压控制D.南亚盛行西南季风

【答案】

10、B

11、B

12、C

【解析】

考点:

等高线与河流流向的关系,地质构造,区域气候特征及影响。

下图是8月份(水温最高月)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单位∕℃),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3.图中四点水温,由高到低的排列为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①③④

D.①③②④

14.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M海域等温线密集,是寒暖流交汇区

B.N处不受洋流影响,等温线与纬线平行

C.O处受上升洋流的影响,形成大型渔场

D.P处受寒流影响,故等温线向北凸出

【答案】

13、D

14、C

【解析】

试题分析:

13.读图,根据图中水温等值线数值判断,图中四点水温,①大于28℃,②点20-25℃,③26-27℃,④小于20℃,由高到低的排列为①③②④,D对。

14.读图,M海域位于赤道附近,等温线密集,是纬度位置的影响,不是寒暖流交汇区,A错。

N处有西风漂流经过,受洋流影响,B错。

O处受上升洋流的影响,形成大型渔场,C对。

P处受暖流影响,故等温线向北凸出,D错。

考点:

等值线图,影响等温线分布的因素。

左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

右图为云贵高原崎岖地表景观。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5.关于左图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丙岩石中有化石B.丙.乙岩石均具有层理结构

C.③对地表形态影响最大D.①是石灰岩变为大理岩的过程

16.图中云贵高原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形成该地区地貌的作用是

A.②和风力侵蚀B.②和流水侵蚀C.③和流水侵蚀D.③和风力侵蚀

【答案】

15、D

16、B

【解析】

试题分析:

15.读图,根据图中箭头方向,甲是沉积岩,岩石中有化石,丙是岩浆岩,岩石中没有化石,A错。

丙是岩浆岩、乙是变质岩,岩石没有层理结构,B错。

③是岩浆冷凝作用,不一定喷出地表,不喷出地表时,对地表形态影响小,C错。

①是变质作用,是石灰岩变为大理岩的过程,D对。

16.图中云贵高原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形成该地区地貌的作用是②外力作用和流水侵蚀作用,B对。

位于湿润地区,风力作用影响小,A、D错。

③是冷凝作用,与③无关,C错。

考点:

岩石类型及转化条件,地貌形成的原因,地质作用类型。

读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示意图,回答17题。

17.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由南向北排序正确的是(  )

A.②①③④        B.②③①④

C.④③①②D.④①③②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读图,根据气压带和风向判断,①图位于北半球低纬度。

②图位于北半球中纬度,③图位于南半球低纬度,④图位于南半球中纬度。

所以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由南向北排序正确的是④③①②,C对。

考点: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

北京时间2015年9月17日6时54分,智利西部海岸发生8.3级地震,圣地亚哥震感强烈。

此次强震震源深度12.5公里。

此次地震的震中地理坐标为南纬31°,西经71°。

回答下列各题。

18.当地震发生时,智利当地的区时是()

A.17日19:

54B.16日17:

54

C.17日17:

54D.17日6:

54

【答案】

18、B

【解析】

试题分析:

18、北京时间是东8区的区时,智利是71°W,位于西5区,与北京时间的时区差是13小时。

当北京时间是9月17日6时54分时。

智利当地的区时是16日17:

54,B对。

考点:

区时计算。

(二)双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3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9.此次地震震源位于()

A.岩石圈B.地幔C.地壳D.地核

20.智利全国地震频发,每年平均5次大地震。

智利地震频发的原因是()

A.位于板块生长边界B.位于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C.位于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交界处D.位于板块消亡边界

【答案】

19、AC

20、CD

【解析】

试题分析:

19.根据材料,此次强震位于智利西部沿海,震源深度12.5公里,地壳平均厚度是17千米。

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壳部分,地壳属于岩石圈,A、C对。

没有分布在地幔、地核,B、D错。

20.智利位于板块消亡边界,A错,D对。

位于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B错,C对。

智利地震频发的原因是CD。

考点:

地震特点,板块构造,地震发生的原因。

下为理想大陆周围洋流分布的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1.反映“中低纬度海区顺时针向流动”分布规律的洋流有

A.③B.④C.⑤D.⑥

22.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有

A.在高低纬度海区之间进行热量的传递与交换

B.在寒暖交汇的海区,如①、③交汇区形成重要渔场

C.厄尔尼诺现象是⑥势力增强的结果

D.同纬度地区,冬季①沿岸气温高于②

【答案】

21、AB

22、AD

【解析】

试题分析:

21.读图,图中⑤、⑥位于中低纬度海区,是逆时针方向流动,C、D错。

④是顺时针方向流动,B对。

22.洋流实现在高低纬度海区之间进行热量的传递与交换,A对。

在寒暖交汇的海区,如②、④交汇区形成重要渔场,B错。

厄尔尼诺现象是⑤势力减弱的结果,C错。

同纬度地区,冬季①沿岸有暖流经过,气温高于②沿岸有寒流经过的区域,D对。

考点:

洋流的分布规律及特征,洋流对沿岸地理环境的影响。

图A为某区域水系图,图B为甲湖泊及与其相连乙河段的水位变化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3.湖泊水补给河水的月份是

A.1月B.7月C.8月D.11月

24.关于图中丙河河水流动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6月——从东北流向西南B.7月——从西南流向东北

C.8月——从东北流向西南D.11月——从西南流向东北

【答案】

23、AD

24、CD

【解析】

试题分析:

23.读图B,湖泊水补给河水的月份是图中湖泊水位高于河流水位的月份,1月、11月,A、D对。

7月、8月是河流补给湖泊,B、C错。

24.结合前面分析,水流方向是由水位高的流向水位低的区域。

图中丙河流6月河流水位先低后高,流向有变化,A错。

7月河流水位高于湖泊,从东北流向西南,B错。

8月河流水位高,从东北流向西南,C对。

11月湖泊水位高于河流,从西南流向东北,D对。

考点:

河流水位变化特点与河流补给关系。

综合发展指数是对某地区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科技等方面测量的综合性指数,数值越高,发展水平越好。

读我国2000年及2008年农村综合发展指数图,完成下列各题。

25.八年来,中部地带农村综合发展指数变化不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A.鄂B.湘C.冀D.晋

26.促进内蒙古农村综合发展指数提升的主要原因是

A.粮食生产大幅增加B.城乡一体化发展成绩突出

C.生态建设成效显著D.农业优惠政策积极扶持

【答案】

25、AB

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