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模精密铸造过程疑难问题解答.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521973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4.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熔模精密铸造过程疑难问题解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熔模精密铸造过程疑难问题解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熔模精密铸造过程疑难问题解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熔模精密铸造过程疑难问题解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熔模精密铸造过程疑难问题解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熔模精密铸造过程疑难问题解答.docx

《熔模精密铸造过程疑难问题解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熔模精密铸造过程疑难问题解答.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熔模精密铸造过程疑难问题解答.docx

熔模精密铸造过程疑难问题解答

 

熔模精密铸造过程疑难问题解答

前言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人才。

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特长。

各从业人员必须熟练地掌握本行业、本岗位的职业技能,具备一定的包括职业技能在内的职业素质,才能胜任工作,把工作做好,

为本行业做出应有的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熔模铸造业是技术密集型的行业。

本行业对其职工职业素质的要求比较高。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更是这样。

精铸业的职工队伍中,大部分是技术员工。

他们是企业的主力军,是振兴和发展本企业的技术力量。

技术人员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本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是质量之竞争;价格之竞争;也是技术之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优秀的技术员工是企业各类人才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企业必须有这样一

支高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有这样一批技术过硬、技艺精湛的能工巧匠,才能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物料消耗,使企业获得经济效益;才能支持企业不断生产出高难度的产

品,去发掘市场、占领市场;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难免存在不足和错误,诚恳希望专家,工程师和同仁批评指正。

吴光来

第一章熔模铸件工艺设计与模具设计

§1、熔模铸件工艺设计

1.1、熔模铸件的尺寸精度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

铸件尺寸精度受铸件结构、材质、制模、制壳、焙烧、浇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铸

件结构的影响:

(1)、铸件壁厚,收缩率大;铸件壁薄,收缩率小;

(2)、自由收缩率大,

阻碍收缩率小。

2)、材质的影响:

(1)、材料中含碳量越高,线收缩率越小,含碳量越低,线收缩率越大;

(2)常见材质的铸造收缩率如下:

铸造收缩率K=(LM-LJ)/LJ>100%

LM—型腔尺寸;LJ—铸件尺寸

K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蜡模K1、铸件结构K2、合金种类K3、浇注温度K4。

合金种类收缩率

自由收缩受阻收缩

铸铁件0.8%0.7%

碳钢及低合金钢1.6-2.0%1.3—1.7%

不锈钢2.0—2.3%1.7—2.0%

3)、制模对铸件线收缩率的影响:

(1)蜡(模)料的线收缩率约为0.9—1.1%;

30—40%,射蜡温度对自由

57—59C,温度越高收缩

(2)蜡模径向(受阻)收缩率仅为长度方向(自由)收缩率的

收缩率的影响远远大于对受阻收缩率的影响。

(最佳射蜡温度为

越大。

(3)射蜡温度、射蜡压力、保压时间对熔模尺寸的影响以射蜡温度最明显,其次为射蜡压

力,保压时间在保证熔模成型后对熔模最终尺寸的影响很小。

(4)熔模存放时,将进一步产生收缩,其收缩值约为总收缩量的10%,但当存放12小时

后,熔模尺寸基本稳定。

4)、制壳材料的影响:

采用锆英砂、锆英粉、上店砂、上店粉因其膨胀系数小,仅为4.6M0—1/C,因此,可以或略不计。

5)型壳的焙烧:

由于型壳的膨胀系数小,当型壳温度为1150C时,仅为0.05%,因此,也可以或略不计。

6)浇铸温度的影响:

浇注温度越高,收缩率越大;浇注温度低,收缩率小,因此浇注温度应适当。

1.2、铸造工艺设计的内容是什么?

其设计程序是怎么样的?

答:

铸造工艺设计的内容为:

绘制铸造工艺图、铸件图、型腔装配图和编制填写铸造工艺卡

等。

其设计程序为:

①对产品(零件)图进行铸造工艺性分析;②选择铸造方法;

③选择分型面;④选择工艺参数;⑤设计浇注系统;⑥绘制精铸图;⑦设计工装图。

1.3、简述内浇口设计原则?

答:

(1)应有利于模具生产,注蜡时便于起模、组模时便于焊接;

(2)制壳时便于浸涂和干燥;脱蜡时便于将蜡液流净(因为凡是脱蜡不净的部位,都存在

着铸造缺陷,只不过有的缺陷明显宏观缺陷,有的缺陷不明显微观缺陷;因此,在

设计内浇口或蜡模组装时应充分考虑,以便将残留蜡控制在最少程度);

(3)焙烧时便于进出摆放;浇注时便于合金液充型;浇铸后能形成顺序凝固的原则;

(4)后道工序应便于切割与打磨等,应有利于提高铸件的外观质量;

(5)在保证铸件质量的前提下,应尽量小。

⑹尽可能将内浇口设置在加工面。

1.4、什么是铸造收缩率?

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怎样计算?

答:

铸造收缩率是指:

铸件在凝固冷却过程中,因产生线收缩而造成铸件实际尺寸与模样尺

寸之间的缩小率。

铸造收缩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合金成分、铸件结构、大小、模料的收缩、制壳耐火材料、

合金液的浇铸温度等。

铸造收缩率£=(L—L1)/L1X100%式中L为模样尺寸;L1为铸件尺寸。

1.5、铸件的工艺出品率过高或过低说明什么问题?

铸钢件出品率的大小,决定于哪些因素?

答:

铸件的工艺出品率过高,说明浇注系统补缩铸件的金属液可能不够,应适当增加浇注系

统尺寸。

如过低,则说明浇注系统尺寸太大,金属液未被充分利用,应适当减少,选择合理的浇注系统。

铸钢件出品率的大小,决定于铸件的结构、大小、复杂程度等等。

1.6、设计工艺筋的作用是什么?

答:

1)防止铸件变形;

2)防止铸件产生裂纹;

3)减少大平面面积,防止型壳变形;

4)作为补缩通道(补缩肋保证了铸件内部热节部位的补缩,防止产生缩孔);5)改善薄壁件充型、排气条件,防止产生浇不到、冷隔。

§2、熔模铸件模具设计

2.1、熔模铸件模具设计有哪些要求?

答:

2.1.1模具表面光洁度高;其生产的蜡模应外形美观,没有明显的披缝、变形和凹陷等;

2.1.2模具尺寸精度、形位公差符合要求;

2.1.3型腔内浇口位置及大小合适,流道设计合理,能够满足铸造工艺要求,能够保证蜡模

完整充型。

2.1.4模具操作方便、灵活,起模劳动强度低,起模效率高;

2.1.5小件一型多件,以提高生产率;

2.1.6模具使用寿命长,易于修改及维护。

要达到以上要求,设计者必须精通熔模铸造的相关工艺过程,熟悉模具加工的相关手段。

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尺寸符合要求、操作方便、灵活与制作费用合理的精铸模具。

2.2、模具的设计要考虑哪些因素?

答:

模具设计首先是一个铸件产品的工艺设计过程。

需要将铸件的毛坯尺寸按适当的缩水比

例转化成模具型腔尺寸。

这是一个经验性很强的工作,因为影响铸件收缩的因素很多。

除蜡

模及铸件凝固收缩外,铸件在冷却过程中型壳阻碍还会导致收缩受阻及变形。

分型方式、内

浇口位置及组模方式也直接影响到铸件的尺寸精度与形位公差。

设计者必须了解熔模铸造的

相关工艺过程,在设计模具之前综合考虑,并在设计中确保有可修改模具的可能性。

2.3、模具的常用顶出机构(取模方法)有哪些?

答:

模具设计中,顶出结构设计是非常关键的。

仅仅是做到蜡模成型,模具设计会很简单。

但我们必须仔细考虑怎样易于将蜡模从模具中不变形地取出,以及怎样合理设计模具顶出机

构和抽芯结构,从而提高模具起模效率。

蜡模从模具中取出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2.3.1直接用手取出;

2.3.2用压缩空气吹出;

2.3.3用顶出机构将蜡模顶出。

前两种取出方法易使蜡模在取出时变形,而顶模机构可防止蜡模变形。

所以,对于精度要

求较高的机械零件和易变形的零件只能采用顶出机构将蜡模顶出。

2.4、模具总装技术要求有哪些?

答:

2.4.1分型面配合间隙不大于0.05mm。

2.4.2各组合块及上下型错位不大于0.05mm。

2.4.3顶杆不高出型腔表面,可低于型腔表面0.05mm以内;复位杆不高出分型面,可低于

分型面0.05mm以内。

2.4.4型腔表面应无凹凸不平及毛刺等缺陷,型腔边缘应保持锐边;非型腔边缘倒钝。

2.4.5总装后经压蜡试模,取模时无阻卡现象,蜡模飞边厚度不大于0.05mm。

2.4.6模具外表面应刻上模具编号、铸件图号、和其它标记。

2.4.7相同零件或模具大小差不多的模具,注蜡口高度应相等h±).2mm。

以便同时压蜡。

2.4.8注蜡口大小为:

小件①6,大件①8注蜡口位置尽可能放在内浇口处。

§3模具制造(详见模具制造工艺守则)

第二章蜡模制作

1、蜡模尺寸检验标准。

1.1蜡模尺寸检验规定有检验员进行首检。

检验员根据铸件的要求尺寸,去判断蜡模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蜡模尺寸的收缩与铸件凝固的收缩不一定完全相同。

例:

带槽铸件的蜡模,在未起模之前属于受阻收缩,但起模后的冷却收缩又属于自由收缩;当制壳浇铸后,合金液

冷却(即铸件收缩)又属于半阻碍或阻碍收缩。

因此,蜡模尺寸的检验非常重要;如果蜡模的尺寸都不符合要求,那么制壳与浇铸,岂不是枉费心机。

1.2影响蜡模尺寸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2.1压蜡温度对熔模尺寸的影响:

在54C-58C之间影响不大,当大于59C时,每增加2C,线

收缩率约增加0.1%。

1.2.2压注压力对蜡模尺寸的影响不大;而这种影响在压力较小时较明显。

1.2.3压蜡(充型)时间对蜡模尺寸的影响:

时间越短、收缩越大,时间越长、收缩越小,但超过一定的时间,收缩又无明显区别。

1.2.4保压时间对蜡模尺寸的影响:

保压时间越短、收缩越大,时间越长、收缩越小,蜡模越厚、影响越大。

1.2.5压型(模具)温度对蜡模尺寸的影响:

模具温度越高,蜡模收缩率越大。

1.2.6注蜡工艺

蜡缸保温时间射蜡温度/C保压时间/s存放时间/h铸件重量

>24h

(在54翌C的条件下)小件:

55±6-8>4-12v100g

中件:

57±8-10>12-16100-200

大件:

59±10-12>12-24>200g

蜡模尺寸公差

蜡模基本尺寸(mm)—般公差(mm)特别公差(mm)

<10±.10±075

>10-25±150±0

>25-50±25(±20

>50-100±35±30

>100-150±40(±35

>150-200±45(±40

>200-250±50(±45

>250±.50%±30%

备注:

当铸件没有特别的要求时,就按照一般公差要求进行抽检;当铸件有特殊尺寸要求

但又无法采用加工来保障时,就必须严格控制每道工序的每个环节,以确保铸件的质量。

2、蜡模组装原则(蜡模在组装时应考虑哪些问题?

答:

(1)、检查浇口棒,将浇口棒模上的气泡、裂纹等缺陷修补平整。

(2)、按工艺规定选用合适的浇口棒模,并确定组焊方式、数量和距离(应根据铸件的大

小、复杂程度等,合理选择的浇注系统。

(3)、检查焊接处不应有缝隙;蜡模上不允许有蜡滴、蜡屑。

(4)、在保证铸件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组装,以提高工艺出品率。

(5)、组装好的模组,应方便后道工序的生产。

(即便于制壳操作、便于脱蜡、焙烧时便于摆

放与进出、壳模浇铸时便于充型、后处理工序应便于震壳、切割)

3、蜡模生产工艺(详见蜡模生产工艺守则)

第三章型壳制作

1、制壳干燥间干湿度控制、型壳干燥时间的确定原理。

答:

型壳干燥,对于面层与背层应当采取不同的干燥规范。

面层的第一层的厚度非常簿,大约为0.15—0.30mm,因此干燥时的干燥速度是比较快的,而且面层结构比较致密;如果干燥过快、过度,面层型壳很容易产生裂纹和剥离;为了防止面层开裂、剥离,应力求保持型壳各部位的干燥速度一致。

因此,必须严格控制面层干燥室的室温和湿度,比较理想的温、湿度为:

室温22—24C,湿度60%—65%。

面层严禁吹风,面层的干燥程度的界限大约为脱水率(自由水)的70%左右。

即为面层所用硅溶胶重量的1/3。

由于面层湿度高,干燥缓慢均匀,因此要求特殊件干燥时间约6小时,复杂件约5小时,普通件约4小时。

硅溶胶背层的干燥与面层有很大的区别。

型壳强度主要靠背层来获得,但是背层涂料的粘度

低,组成中水分较多,型壳沾浆时涂料中的水份将向面层一侧浸透,所以干燥效率较低、干燥时间也相对较长。

因此背层干燥必须严格控制温度、湿度、风速三个要素。

比较理想的温、湿度为:

室温24—26C湿度40%—60%。

干燥时间:

>8-12小时。

2、制壳浆料桶内为何要添加蒸馏水?

加多少?

答:

正常使用的硅溶胶的SiO2质量浓度为30%,其余70%基本是水。

涂料在使用过程中水份会被蒸发,当其水份蒸发浓缩至SiO2质量浓度达35%以上时,会有胶凝化现象出现,从

而使涂料变质老化。

因此涂料应在此前及时补加蒸馏水(由于自来水中常含有一定量的CI-

和SO4-2离子以及水溶性的盐类,它们会改变硅溶胶的pH值,降低其稳定性,所以浆料

桶内只能加蒸馏水)。

加入量是根据水份蒸发的多少加以确定,一般①600的浆料桶每天加250ml蒸馏水;①800

的浆料桶每天加入300ml蒸馏水。

3、模料的处理原理。

答:

模料处理的方法是:

静止沉降法。

模料处理的工艺是:

模料经快速脱水(或静止脱水)后在110—120C搅拌脱水10—12小时,然后在80—90C静止沉降12小时(静止沉降温度越高,模料粘度越小,沉降速度越大,模料回收后的含灰量越低。

)目的是除去模料中的灰份、粉尘。

4、制壳操作工艺

(详见型壳制造工艺守则)

第四章型壳焙烧

1型壳焙烧温度的确定原理。

答:

型壳焙烧的目的:

第一是去除水份、残余模料、挥发物,使型壳在浇注时有低的发气性

和良好的透气性,防止铸件出现气孔等缺陷;第二是改变型壳的物相组织,改善型壳的高温

力学性能;第三,高温焙烧可使型壳在要求的温度下浇注,以减少金属液与型壳的温度差,提高金属液的充型能力。

型壳是由耐火材料与粘结剂组成的。

耐火材料中的水份是微少的,水份主要来源于粘结剂

硅溶胶和脱蜡时的水蒸汽,正常使用的硅溶胶的SiO2质量浓度为30%,其余70%基本是水。

其中又分为约47%的自由水与23%的固定水,自由水中的70%在制壳时已经蒸发。

型壳加热到200C时大部分自由水和结构水蒸发掉,固定水需要加热到700C才能完全去除。

理论

上型壳焙烧的温度为1100C左右,但保温时间〉60min,由于本公司生产的铸件较小、中频感应电炉为快速炉,熔炼时间大约30min/炉;因此必须提高熔炼温度,由此,对型壳焙烧

温度作以下规定:

特殊件1195-1225C;复杂件1175—1195C;普通件1150-1175C。

(具体温度根据生产流程卡规定执行)焙烧与保温时间短,焙烧温度适当提高;焙烧与保温时间

延长,焙烧温度可适当降低。

2、型壳焙烧操作人员岗位责任制?

答:

2.1上班前检查焙烧炉设备是否正常,控制仪表是否准确,焙烧温度的设置是否符合工

艺,发现异常,应迅速报告,采取措施。

2.2严格按工艺规程入炉、焙烧和保温。

2.3随时观察控制仪表是否正常,是否到温;检查柴油是否正常供给,若发现断油、断气应

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2.4注意型壳焙烧炉与金属熔炼炉的协同工作,使得型壳的出炉时间与金属液的浇注密切配

合。

2.5下班后,清扫工作场地,关闭电源、气源。

第五章合金的熔炼与浇铸

1、铸铁的基本元素有哪些?

各自的作用如何一对组织性能的影响?

答:

铸铁的基本元素为:

碳(C)、硅(Si)、锰(Mn)、磷(P)、硫(S)五大元素。

五大元素对铸铁组织性能的影响:

(1)、碳本身就是构成石墨的元素,在铸铁中是促进石墨化元素。

但碳量过高,力学性能降低。

(2)、硅是强烈促进石墨化元素,但硅量过高,易使石墨粗大,力学性能降低,若含硅量

过低;则易出现麻口或白口组织。

(3)、硫在铸铁中是有害元素,它以FeS的形式完全溶解于铁液中,并能降低碳在铁中的

溶解度。

此外,硫在铸铁中还能恶化铸铁的铸造性能,当铁液中存在有大量硫化物时,就会

降低铁液的流动性,补缩性能差,容易产生裂纹等缺陷。

因此,在灰铸铁中一般将含硫量限

制在0.1-0.12%以下。

(4)、锰在铸铁中首先表现出抵消硫的一些有害作用上,因此铸铁中含有适量的锰是有益

的。

通常锰的含量应控制在06-1.2%范围内。

(5)磷能增加铁水的流动性和提高铸铁的耐磨性,即铸铁的硬度随着含磷量的增加而增高,

韧性则降低。

因此,普通灰铸铁中一般将含磷量限制在0.3%以下。

磷对铸铁的石墨化影响

不大。

2、铸造碳钢的基本元素有哪些?

各自的作用如何?

答:

碳钢的基本元素有:

碳(C)、硅(Si)、锰(Mn)、磷(P)、硫(S)五大元素。

铸造碳钢是熔模铸造生产中应用极为广泛的材料。

碳钢的主要元素是碳,其含量为0.12—0.62%。

改变含

碳量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钢的机械性能。

此外,钢中含有硅、锰、磷、硫四大元素,硅、锰有脱氧和去硫作用,但且含量变化不大,对性能的影响也不大。

磷、硫在钢中均为有害元素,并在不同质量要求的钢中均有一定的限制。

磷和硫在钢中含量越少越好。

3、铸造合金钢常用的合金元素有哪些?

加入的目的是什么?

答:

(1)含碳量越高,钢的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但塑性及韧性越差。

(2)硫是钢中有害元素,含硫量较多的钢在热压力加工时容易脆裂,这种现象通常称为热脆”

(3)磷能提高钢的强度,但使钢的塑性及韧性明显下降,特别在低温时影响更为严重,这

种现象通常称为冷脆”。

(4)锰能提高钢的强度,消除或削弱硫的不利影响,并能提高钢的淬透性。

锰还能部分或

全部代替镍来生产奥氏体不锈钢。

高锰耐磨钢还具有良好的耐磨性。

(5)硅除了能提高钢的强度、弹性外,还能提高屈强比(ds/)和疲强比(//市但使塑性和韧性降低。

硅能提高钢在加热时的抗氧化性。

电工用钢中含硅量较多,目的是改善其电磁性能。

(6)钨可提高钢的硬度、耐磨性、强度,尤其能提高钢的红硬性和回火稳定性。

钨还能减

轻氢对钢的有害作用。

(7)铬能提高钢的强度、硬度、耐磨性、淬透性。

当含铬量在26%以内时,钢的冲击韧性随含铬量的增加而提高。

铬还能显著提高钢的抗腐蚀能力。

(8)钒对钢的性能影响主要决定于碳化钒(V4C3),它使钢的硬度和耐磨性提高。

少量的钒还能细化钢的晶粒,有利于机械性能的提高。

(9)钼能提高钢的强度、耐磨性、冲击韧性、淬透性、热强性。

但使剩磁和矫顽力增加。

(10)钛能细化钢的晶粒,提高其机械性能和热强性。

在不锈钢中,钛能消除或减轻晶间腐

蚀现象。

(11)镍能提高钢的强度、韧性和抗疲劳能力。

镍与铬配合具有明显的抗腐蚀能力。

但镍增

加了氢在钢中的溶解度,易产生白点”缺陷。

(12)钢中含有微量(0.001—0.005%)硼时,其淬透性可以成倍提高,特别是表面渗硼,

可明显提高其表面硬度、耐磨性和抗蚀能力。

(13)铝能细化钢的晶粒,固定钢中的氧和氮,提高钢的屈服点(dS和屈强比(ds/c,b减

轻或消除钢的时效现象,提高钢的冲击韧性。

铝还能提高钢的抗氧化性和抗硫化氢的侵蚀。

(14)铜能改善低合金结构钢的抗大气腐蚀性能,特别是与磷配合使用时效果更为显著。

4、熔炼时炉料怎样配制?

各种合金元素的添加顺序如何?

答:

1)工艺要求:

炉料及铁合金必须符合要求的化学成分。

炉料应清洁干燥、无锈、无杂物。

不同材质的炉料应分开堆放。

2)操作程序:

根据合金牌号、技术要求,确定控制化学成分及元素在熔化时烧损,计算炉料各元素量,

炉料中各元素的含量应比确定的量高即包括烧损量,各元素含量按下式计算:

K=K0/(1—S)

式中:

K—炉料中某元素的含量(%)

K0—钢液中某元素的控制含量(%)

S—某元素的烧损率(%)

附:

快速熔炼元素烧损率参考表(%)

元素CSiMnCrTiAlWVMoNi

碱性炉3—510103—540—6070—803—5—503—50

根据炉料总重量,计算出各元素应有的重量;

计算出回炉料中各元素的重量;

计算出新料中各元素的重量;

将炉料总重量中各元素的重量减去回炉料、新料中各元素的重量即为各元素的不足量,不

足的元素量可用铁合金补充;

将计算结果相加,并核对是否符合配料成分要求。

3)合金元素的添加顺序:

合金元素烧损率低的先加入;元素烧损率高的后加入。

4)注意事项:

严格称量,经常检查称量仪器,保证准确无误。

严格控制炉料质量,要求清洁、干燥、无锈、无杂物。

严禁混料。

5、感应电炉炼钢时采用哪些脱氧齐U?

加入次序如何安排?

为什么?

答:

常用的脱氧剂有:

锰铁、硅铁、硅钙合金和铝块;锰铁、硅铁为弱脱氧剂,加入温度应低点,先加锰铁,后加硅铁,再加入硅钙合金,硅钙合金属于复合脱氧剂;有强化脱氧的效果,一般的碳钢件很少使用。

铝是很强的脱氧剂,由于熔点低、烧损大,因此通常在钢水静置后,钢水出炉前加入。

6、熔炼浇铸操作守则。

答:

A、熔炼操作工艺

1)设备检查

检查半导体变频装置的电源,输入电压(表)应正常;检查各冷却水系统应正常,并无渗漏现象;检查炉体倾倒装置应正常;检查炉衬(坩埚)应无横向裂纹,对腐蚀的炉膛部分及炉口进行清理与修补。

2)炉料准备

(1)按浇注产品的材质牌号要求,对各种回炉材料进行称量(同牌号浇口棒,回炉料,废产品等)

(2)对废钢材进行称量

(3)对上述称量出的炉料,计算出各种元素的含有量,对照其元素的烧损率,计算出各元素补充量。

(4)根据计算出的补充量,进行各种合金的称量(含脱氧剂硅钙和铝)。

(5)对浇口棒,回炉料,废零件,废钢料应保证其干净,无油漆,严重锈蚀,油污等脏杂物。

当存在严重锈蚀油污时,应提前经过烧烤或抛丸等方法将其去除后方可入炉熔炼。

⑹将所有配入的合金(含脱氧剂、造渣剂、浇口覆盖剂)均须保持干燥,必要时应放入焙烧炉中烘烤,以除去水分。

3)熔炼操作程序

(1)打开各冷却水阀门。

水压不小于0.15Mpa。

(2)装入炉料。

装料的原则:

熔点高、难于熔化、不易氧化的装入底部,包括吸收率低的炭精均应装在炉底。

底部、中部应加夹小块,装料紧密,使炉料产生磁场密集,熔化快。

、上部大块松散,使其自重下落,预防"搭桥"。

(3)接通电源,按中频半导体变频装置操作规范。

调整各功率因素(表),使熔炼快速进行。

⑷当炉料熔化时,先进行配制炉料的加入保留15%-20%的同牌号回炉料等到炉前化验合

格的加入。

(5)当炉料熔化开始出现液面时,应加入适量造渣剂(覆盖剂),以减少金属液面与空气的接触,减少吸气与氧化。

(6)当炉料熔化80%左右时,进行除旧渣造新渣。

并保持金属液面覆盖。

(7)当金属液温度升到1550C左右时,加入锰、硅铁进行予脱氧,包括对锰、硅元素的补充。

(8)取样做炉前分析,炉温进行保温。

根据分析结果报告,进行元素含量调整。

当化验成份符合材质要求时,加入保留15%-20%的同牌号回炉料。

(9)当炉温达到1580-1600C时,进行精炼,除去旧渣,加入硅钙并造新渣。

同时停止送电,使钢水静置1-2min,然后再送电升温。

(10)测量温度,当炉温达到工艺规定的浇注温度时,加入纯铝进行终脱氧。

并除渣,清理

炉口,准备浇注。

(11)如钢水量大,产品壳模多,浇注时间较长时,浇注一半时用纯铝进行再脱氧。

4)熔炼操作注意事项

(1)凡是加入炉内的所有材料,辅料必须无油漆、无严重锈蚀、油污,以减少炉内气体形成。

(2)为保证安全,加入液体中的料品,应预热彻底去除水分,以免冷料、含水料品加入时引起爆炸。

(3)冷料清理与加料。

禁止向冷炉重力敲击,以免炉膛产生裂纹。

(4)熔炼过程中,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