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经济发展规划意见.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951598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经济发展规划意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经济发展规划意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经济发展规划意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经济发展规划意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经济发展规划意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经济发展规划意见.docx

《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经济发展规划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经济发展规划意见.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经济发展规划意见.docx

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经济发展规划意见

关于印发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经济发展

规划意见及其专项规划的通知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经济发展规划意见(2005—2010)》、《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能源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05—2010)》、《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交通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05—2010)》、《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水利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05—2010)》、《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工业化专项规划(2005—2010)》和《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城镇化专项规划(2005—2010)》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经济发展规划意见

(2005-2010)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精神,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我省山区、东西两翼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决策,根据我省东西两翼发展实际,提出东西两翼经济发展规划意见,并制订东西两翼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水利基础设施、工业化和城镇化等五个专项规划。

  一、现实基础和发展机遇

  

(一)东西两翼经济发展已迈上一个新台阶

  我省东西两翼地区包括东翼的汕头、潮州、揭阳和汕尾四个市,西翼的湛江、茂名和阳江三个市。

面积4.7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26.4%;2003年户籍人口3272.12万,占全省总人口的42.4%。

改革开放以来东西两翼地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

一是经济保持较快增长。

2003年,东西两翼生产总值达2849亿元,是1995年的2.14倍,其中东翼为1438.2亿元,西翼为1410.8亿元;1999-2003年东西两翼年均经济增长达8.8%。

二是东西两翼已基本达到总体小康水平。

东西两翼人均生产总值达9152元,按现汇计算约为1103美元,是1995年的1.9倍,其中东翼9148元,西翼9157元。

三是工业产值总量不断增大。

2003年东西两翼工业总产值3590亿元(1990年价,下同),其中东翼2372亿元,西翼1218亿元,1996年至2003年年均增长12.6%。

四是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公路通车里程达31212公里,是1995年的1.45倍。

城镇化水平(按户籍人口计算)由1995年的23%提高到2003年的43.5%,“五普”的城镇化水平为46.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95.2亿元,是1995年的2.3倍。

财政收入达8.0亿元,是1995年的1.7倍。

  

(二)东西两翼经济发展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仍有相当差距

  主要表现在:

一是产业结构仍处在较低层次。

2003年三次产业比例为20.5∶43.5∶36,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43.5%,比全省的平均水平低10.1个百分点,经济发展仍处于工业化初期;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20.5%,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2.5个百分点。

二是东西两翼与全省平均发展水平的差距有扩大的趋势。

2003年GDP总量占全省比重18.5%,比1995年的22.6%下降了4.1个百分点;人均GDP相当全省的比例由1995年的60.6%下降至2003年的53.2%,下降了7.4个百分点。

三是近两年东西两翼的经济增长速度慢于山区。

2002年至2003年,东西两翼两年年均经济增长率仅为9.5%,比山区五市低1.8个百分点。

  制约东西两翼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是经济结构调整滞后,工业化进程相对缓慢。

  二是发展环境存在明显的薄弱环节。

东西两翼工业发展较慢的原因之一是工业投资成本较高,包括工业用地价格居高不下,路桥、水电等收费偏高,导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不足;市场信用、行政效率和人文环境等投资软环境欠佳,也使东西两翼具有的侨乡优势、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

东西两翼与珠三角及周边省份连接的大通道建设滞后,内部路网等级结构不协调,港口与集疏运系统发展不配套;电源建设潜力尚未得到充分发挥;防洪体系尚未形成,资源性和水质性缺水问题十分突出。

其根本原因在于东西两翼基础设施投入不足。

1998年至2002年东西两翼基础设施投资年均增长4.2%,比同期全省年均9.1%的增长率低4.9个百分点,东西两翼基础设施投资占全省基础设施投资比重由1997年的16.2%下降到2002年的12.9%,近六年东西两翼基础设施投资占GDP比重平均只有4.1%,远远低于全省7.6%的平均水平。

  四是省对东西两翼的扶持力度不够,尤其是对非山区的财政困难县扶持力度不够。

  (三)东西两翼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面临难得机遇

  本世纪的头十年是东西两翼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期:

  一是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任务,为东西两翼加快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省九次党代会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其中心内容就是加快东西两翼和山区的发展,为东西两翼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制订了珠江三角洲总体及专项规划,做出了加快山区发展的决定,并出台了多项扶持措施和政策。

因此,制定东西两翼发展规划,提出加快东西两翼发展的政策措施显得更为迫切。

  二是东西两翼自身已具备了经济进入快速增长期、实现跨越式发展所需的各种基础条件。

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初具规模,港口条件优越,城市化进程加快,投资软环境不断改善。

东西两翼是我省的发展潜力所在,是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

伴随着全球性经济结构调整和珠江三角洲的产业转移,尤其是CEPA的实施,给东西两翼承接国内外发达地区尤其是港澳及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提供了新的机遇;随着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进程的加快,东西两翼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将日益明显。

  三是全省多年积累起来的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发展经验为扶持东西两翼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2003年全省生产总值达1362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为1315.5亿元,形成了支持东西两翼发展的强大经济后盾。

近年我省在加快山区开发及对口扶贫等方面,为扶持欠发达地区发展已经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

  因此,推动东西两翼经济进入快速增长期,实现跨越式发展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

  二、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东西两翼发展的总体要求是:

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总目标总任务统揽全局,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工业化为龙头,以城镇化为载体,以内源型经济和外源型经济发展为动力,城乡经济整体推进,切实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要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量力而行、效益优先的原则,突出抓好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信用建设,大力改善软环境;强化工业在东西两翼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大省对东西两翼的扶持力度,推动东西两翼经济进入快速增长期,实现跨越式发展。

  东西两翼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

到2010年,东西两翼经济增长率高于规划期前五年的增长速度,年均递增10%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7500元(2000年价,下同),按现行汇率计算约为2100美元,其中,东翼2200美元,西翼2000美元;第一、二、三次产业比重达14∶45∶41;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7%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3%左右;城镇化水平按户籍人口计算达50%。

  三、主要任务和发展重点

  

(一)配套完善交通基础设施

  到2010年,东西两翼分别形成以汕头和湛江为中心,以公路为基础,以港口为依托,铁路、水路、航空运输协调发展,区内和对外运输大通道基本完善并相互衔接,网络结构趋于合理,综合运输能力显著增强,运输质量明显提高的综合运输系统。

重点建设“两网两港”(公路网、铁路网、海港和空港)。

公路总里程达到380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到1400公里以上(东翼630公里,西翼780公里);铁路运营里程约1400公里;港口年吞吐能力达到1.6亿吨左右,汕头港和湛江港的主枢纽港地位更加突出。

机场旅客年吞吐能力达480万人。

  ——公路网

  按照东西两翼各自区域内“建设两小时经济圈”的要求配套建设。

东西两翼公路骨架由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组成,总体布局上东翼形成“四纵四横”、西翼形成“四纵三横”为主骨架的公路网,实现两翼地区市到县通一级公路,县到镇通二、三级公路,镇到行政村公路路面基本硬底化。

加强与周边省份连接的大通道建设,进一步密切与周边省份的联系,拓展经济腹地。

  东翼公路总体布局:

由梅州至汕头高速公路、梅州至汕尾高速公路、国道206线、南澳-潮州-大埔-龙岩公路构成“四纵”。

由同三线汾水关至汕尾、惠州-揭阳-漳州高速公路、潮州-揭阳-河源高速公路、国道324构成“四横”,同时布局两条加密线:

一是揭阳-潮阳-潮南-惠来公路;二是揭阳-普宁-惠来东港公路。

重点建设汕头至揭阳、潮州至揭阳高速公路;开展潮州至河源、梅州至汕尾、惠州-揭阳-漳州等高速公路的前期研究。

  西翼公路总体布局:

由阳江至罗定高速公路、茂名至广西岑溪高速公路、湛江至广西玉林公路、国道207构成“四纵”。

由同三线阳江至徐闻高速公路、阳春至高州高速公路、广东西部沿海阳江段、国道325构成“三横”。

重点建设同三线湛江至徐闻段、渝湛高速公路。

开展高州-信宜-广西岑溪公路的前期研究;国道、省道、县道建设要与港口、高速公路的建设配套,并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建设。

  ——铁路网

  按照“与国家铁路网相衔接”的要求,东翼铁路总体布局为“两纵一横”,重点是继续完善广梅汕铁路畲江至汕头段,龙川至汕尾铁路;开工建设东南沿海铁路饶平(经汕头)至茂名段;开展汕头、潮州、揭阳三市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的规划研究。

西翼铁路总体布局为“三纵一横”,重点建设广西玉林-湛江-粤海线、广西岑溪-茂名-湛江线和广西岑溪-罗定-阳江线,加快开工建设洛湛铁路广东段、黎湛线河唇至湛江复线和配套罗定至阳江铁路,开展广东河唇至广西合浦线的前期工作。

  ——航空港

  抓住汕头机场和湛江机场实行属地化管理和运价形成机制改革的契机,配合广州枢纽机场发展,干线与支线相结合,发展东西两翼航空运输业。

东翼继续完善汕头外砂机场,做好潮汕民用机场建设前期工作。

  ——海港

  大、中、小港口协调发展。

重点加强主枢纽港及相应的集疏运系统建设,调整港口结构,拓展港口功能,促进港口向多功能方向发展,同时发挥港口的龙头带动作用,实现港口建设与临港工业发展的互动。

把汕头港和湛江港基本建成设施先进、运作高效的现代化主枢纽港,使两港分别成为粤东、闽西南、赣东南地区和粤西、大西南的主要出海口。

  东翼形成以汕头港为主枢纽港,汕尾港、潮州港和揭阳港为重要港口的港口群,重点建设汕头港广澳港区和珠池港区二期。

西翼重点建设以湛江港为主枢纽港,茂名港、阳江港为重要港口的港口群,重点建设湛江20万吨级矿石码头,整治湛江港25万吨级深水进港航道。

建设宝满港区集装箱码头。

开展东海岛港区25万吨级矿石、30万吨级原油码头建设前期工作。

开展茂名新港区的规划论证工作。

  

(二)做大做强能源基础设施

  按照全省电源布局调整的总体要求,以提供稳定、安全、高效、清洁的能源供应为目标,充分发挥东西两翼良好的沿海港口条件,以电力建设为中心,在东西两翼地区建设一批沿海大型骨干电厂,把东西两翼发展成为全省电力供应基地,促进全省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继续加强骨干电网及城乡电网的建设与改造,提高电力输送能力;采取有效措施,开发利用东西两翼丰富风力资源,建设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风电场;积极推广天然气利用,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重;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开展石油储备设施建设。

  ——电源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