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立方米每小时机械加速澄清池施工组织设计.docx
《800立方米每小时机械加速澄清池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00立方米每小时机械加速澄清池施工组织设计.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800立方米每小时机械加速澄清池施工组织设计
800m3/h机械加速澄清池施工组织设计
1编制依据
1.1施工图纸《F0453S-S5402》和S774(五)图集。
1.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建筑工程篇SDJ69-87。
1.3《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DL5007—92
1.4《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第一部分土建工程DL/T5210
1.5《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
1.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1.7《屋面质量验收规程》GB50207-2002
1.8《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1.9《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1.10《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1.1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1.1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1-92。
2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玛纳斯电厂三期(2×300MW)扩建工程
建设地点: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兰州湾乡境内
建设单位:
新疆天山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新疆电力设计院
监理单位:
新疆新能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施工单位: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建筑安装工程公司
2.1本工程为800m3/h机械加速澄清池,位置处于净化站系统区域内,1、2、3号机械加速澄清池和预留扩建澄清持成四边布置,中心坐标为1号为A=361.50,B=186.90;;2号为A=361.50,B=219.90;3号为A=328.50,B=186.90。
2.2主要工程量:
土方量:
2000m3。
抹灰:
2900m2。
混凝土:
1700m3。
防腐:
600m2。
砖砌体:
170m3。
钢筋:
65t。
2.3工程特点
2.3.1机械加速澄清池顶高14.45m,1、2号机械加速澄清池±0.00m相当于黄海高程475.10m,3号机械加速澄清池±0.00m相当于黄海高程475.40m。
2.3.2基础为毛石混凝土,埋深-2.8m,其工程量较大,约为1900m3。
2.3.3机械加速澄清池池体为半球薄壳结构,池底半径为17.95m池体直壁半径为9.75m,混凝土C30,F150,W8约为180m3。
整个池体成碗状,施工池体斜壁时困难较大,是整个工程的重点。
2.3.4砖墙施工在Z1吊装完毕后进行,围护半径为10.1m,占地面积320m2,砖墙用M5水泥砂浆,MU10KP1砖砌筑,厚度为0.37m。
砖墙与Z1用Ф6钢筋每500mm一层拉接,拉接长度为1m。
2.3.5内部为一反应室、二反应室、机械设备间,由斜撑、直柱、牛腿柱、吊板、伞板、导流板、走道板及平台组成。
水循环系统由总出水槽、环形集水槽、钢辐射槽、排泥管等组成。
外部结构由池体、直壁上下环梁及悬挑走道板组成。
整个施工过程均需搭设满堂架,一次施工,吊装时可进行部分钢管排架的拆除。
2.3.6整个工程需预制的构件非常多,预制板均为异形板,施工难度比较大,但尺寸精度要求高,为此将单独加工定型钢模板,以确保预制板的各部位尺寸及质量。
3施工准备及条件
3.1已组织有力的领导班子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建立项目管理制度和质量管理保证体系。
3.1.1项目经理
3.1.1.1项目经理是由公司法人授权管理工程项目,是项目的第一责任人,代表公司履行与业主及分包合同相关的责任。
3.1.1.2负责健全质量保证体系,配备称职的人员。
3.1.1.3制定项目质量奖惩办法,对质量事故按“三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组织创建优质工程。
3.1.1.4推行项目法施工,健全全面质量管理机构,支持质量攻关小组的活动,逐步实现标准化、现代化管理。
3.1.1.5根据质量策划总体思路,向项目技术、质量负责人安排各阶段工作,定期组织质量工作会议,掌握工程质量状况,提出改进措施。
3.1.1.6负责协调各工程专业、各班组在施工中工序交叉及配合工作。
3.1.2技术负责人
3.1.2.1负责全面技术管理工作。
贯彻执行公司质量方针、项目质量计划。
3.2.1.2负责制定项目技术质量管理计划,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优化施工方案。
3.1.2.3及时掌握工程实际状况,对反馈信息进行分析,制定纠正、预防措施。
3.1.2.4负责“四新”技术的引进。
并推广应用。
3.1.2.5组织工程技术、质量交底、编制新工艺、新技术的质量保证措施,组织对新工艺、新材料的“样板”工程质量作出鉴定。
3.1.2.6组织参加质量检查,贯彻执行“三检制”、“样板制”。
协助项目经理抓好质量管理。
3.1.2.7组织工程的分部交底,审查、指导施工技术员作好技术、质量交底记录,并在施工中检查落实。
3.1.2.8负责对项目技术人员进行考核,并上报公司相关科室。
3.1.3施工员
3.1.3.1对工程分部工程施工质量负责并有直接监督管理责任。
3.1.3.2应按设计图纸、施工规范、质量标准、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组织施工。
3.1.3.3编制切实可行的分项工程技术措施,对影响质量的技术措施及时修订。
3.1.3.4编写技术、工艺、质量标准交底,负责交底资料签字。
3.1.3.5负责考核班组操作质量,执行奖罚,有权建议撤用不合格班组。
3.1.3.6参加项目质量工作会议,提出意见和建议。
3.1.3.7对工程使用的材料、成品、半成品、构件质量负责管理责任。
3.1.3.8参加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工程结构验收、单位工程竣工验收。
3.1.4质检员
3.1.4.1)负责项目质量与监督工作,监督和指导分包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
3.1.4.2编制项目质量检验办法,参与技术方案的编制,加强预控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3.1.4.3根据国家标准、规范,结合项目内控制标准规定,严格执行施工过程中的原材料、工序、过程的检验,准确确认质量状态,对不符合规定的工序(材料、构配件)及时通知返工处理,并反馈有关领导采取纠正措施。
3.1.4.4及时准确评(核)定各工序、分项、分部工程质量并向相关方提供报验材料。
3.1.4.5负责合格产品控制检验状态管理,指定关键部位的质量要求和检验控制点。
3.1.5材料、保管员
3.1.5.1编制采购计划,确保施工生产顺利进行。
3.1.5.2负责工程主要材料进场计划的安排。
3.1.5.3及时提供可靠、齐全的材质证明和产品合格证,做到材质证明随货进场。
3.1.5.4对直接采购的原材料、构配件质量负责。
3.1.5.5配合抽样复试,对现场确认使用的原材料、构配件负责妥善保管,并按标准准确标识、发放。
3.1.5.6对确认不合格的材料、构配件,负责退货或拒收。
3.1.6试验员
3.1.6.1负责对原材料的见证取样、试验、送检,负责过程中常规检验和试验。
3.1.6.2对试验和检测数据的真实性负责。
3.1.6.3对提供的混凝土、砂浆、防水等材料的配合比的可靠性负责。
3.1.6.4对复检材料、试块达不到规定指标和设计要求的,试验员必须立即向项目经理报告,不得拖延。
3.2各种技术工人已培训上岗,进场工人均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并体检合格。
铁件加工厂、钢筋加工厂、混凝土拌合站、预制构件均已能保证生产要求。
3.3施工现场临时设施已修建完毕。
3.4施工现场三通一平已完成。
3.5各种施工机械设备已配置,并经调试能正常运转。
3.6各种测量检验仪器设备均已通过鉴定。
3.7各种材料已备齐,并经检验合格。
3.8已成立安全领导小组,制定了安全管理制度,各种安全设施已配备。
4劳动力计划、主要施工机械及器具的配置
4.1劳动力计划:
序号
工种
数量(人)
序号
工种
数量(人)
1
模板工
30
6
钢筋工
20
2
混凝土工
35
7
砖工
20
3
架子工
6
8
电焊工
4
4
防腐工
6
9
机修工
1
5
抹灰工
20
10
电 工
2
:
4.2机械设备配置:
序
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序
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1
挖掘机
CAT-220
台
1
11
卷扬机
2t
台
1
2
运输车辆
8t
辆
6
12
经纬仪
J2
台
1
3
直流电焊机
10~12KW
台
1
13
水准仪
DS3
把
1
4
直流电焊机
15KW
台
1
14
钢卷尺
50m
把
2
5
钢筋切断机
Φ6~Φ40
台
1
15
砂浆搅拌机
0.2m3
台
1
6
钢筋弯钩机
Φ6~Φ40
台
1
16
吊车
25t
台
1
7
钢筋对焊机
100KVA
台
1
17
8
电锯
15KW
台
1
18
9
电刨
7.5KW
台
1
19
10
电钻
7.5KW
台
1
20
5力能供应
5.1施工用水:
玛纳斯电厂三期扩建工程施工临时用水就近有合适的切入点,可满足需要。
5.2施工用电:
施工临时用电可从5#冷却塔傍己检收合格的配电盘引入。
5.3经过专门培训的取得了上岗证的技术工人和经过安全教育的普工。
5.4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安全保证体系。
6施工工序及施工方法
6.1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顺序:
人工清基→毛石混能凝土基础→垫层混凝土→垫层防腐→基础钢筋混凝土浇筑→0.95m以下混凝土结构浇筑→0.95m以下结构防腐→0.95m以上主体结构混凝土→+0.95m以上结构吊装→主体围护砌筑→屋面工程→装修工程。
6.2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与施工方法
6.2.1定位放线
6.2.1.1建立定位放线控制网及水准控制网,控制网点埋设在不受建筑物影响、通视良好的地方。
6.2.1.2在施工区建立三等水准控制点作为工程高程控制的依据,水准点桩用钢筋,水准点埋深超过本地区最大冻土层,布点1-2个,距建筑物较近的地方,两点能通视,能永久保存,不受施工和机械振动影响。
6.2.1.3控制方格网和水准网点经自检验收合格、监理专工复核验收,精度符合规范要求后使用。
6.2.2基础施工
6.2.2.1基坑开挖前根据勘探报告及土质类别选择合适的开挖方案,选用一台1m3反铲挖掘机进行挖掘。
依据撒好的开挖边线及坡度线挖掘,开挖时基底预留300mm厚,由人工清基至基底。
人工清基时由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将高程引至基底,在基底钉设高程控制桩,却保开挖一次完成,不扰动持力层。
人工清基依据高程控制桩,清至设计高程。
土方外运使用6--8t翻斗车,将挖出的土方运至指定弃土点。
6.2.2.2该工程基础为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水泥会散发出大量水化热,形成内外温差较大,产生裂缝。
浇筑措施及温控措施如下:
1)采用低水化热水泥,掺加相应缓凝剂。
2)混凝土二级配合比,砂、石含泥量不超过3%,水灰比不大于0.5,混凝土采用机械拌和,不少于2.5分钟,连续浇筑。
3)施工时,尽量避开炎热天气浇筑,对骨料进行护盖遮阳和运输混凝土表面覆盖。
4)混凝土浇筑:
采用自拌混凝土分层浇筑,每层30-50cm。
5)混凝土浇筑由二点环向对称浇筑,逐次分层呈阶梯状向前移动。
6)混凝土振捣采用振动棒,振动棒插点均匀排列,每一插点振捣时间20-30秒,每插点间隔距离30-50cm,振捣操作采取“快插慢拔”上层混凝土时振捣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振捣时要插入下层5cm左右。
7)基础顶标高为0.95m,半径10.47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