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1部分模块1第一环节专题突破串点成线专题二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471266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101.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1部分模块1第一环节专题突破串点成线专题二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1部分模块1第一环节专题突破串点成线专题二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1部分模块1第一环节专题突破串点成线专题二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1部分模块1第一环节专题突破串点成线专题二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1部分模块1第一环节专题突破串点成线专题二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1部分模块1第一环节专题突破串点成线专题二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docx

《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1部分模块1第一环节专题突破串点成线专题二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1部分模块1第一环节专题突破串点成线专题二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1部分模块1第一环节专题突破串点成线专题二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docx

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1部分模块1第一环节专题突破串点成线专题二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

[考纲原文呈现]

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2.手工业的发展 3.商业的发展 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考情揭秘]

课标全国卷近5年考查情况分析和预测

年份

题号

题型

考查角度

分值

难度

命题预测

2016年全国甲卷

26

选择题

宋代土地政策

4

中等

综合近几年高考试题考查的知识区域,可以预测在2017年的高考试题中,可能出现的中国古代经济史方面的重点、难点有:

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普及和影响、中国古代土地经营模式的变迁及“重农抑商”政策、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中国古代对边疆和海疆的开发和利用等,要特别关注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的问题

27

选择题

清代台湾移民交流

4

中等

2016年全国乙卷

25

选择题

汉代庄园经济

4

中等

40

(1)

非选择题

清代人口膨胀

12

中等

2016年全国丙卷

27

选择题

明末租佃制

4

中等

40

(1)

非选择题

明清社会救济制度

18

中等

2015年课标Ⅰ卷

24

选择题

以《吕氏春秋》中关于农耕的记载切入,考查战国时期小农经济的形成

4

容易

26

选择题

从民间信仰切入,考查宋代东南沿海的开发

4

中等

27

选择题

以表格的形式考查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及其对科举取士的影响

4

中等

2015年课标Ⅱ卷

26

选择题

考查唐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4

中等

2014年课标Ⅰ卷

27

选择题

利用史料记载考查“海禁”之前我国对外贸易的情况

4

容易

2014年课标Ⅱ卷

26

选择题

利用史料记载考查宋代交子的出现及其功能

4

中等

40

非选择题

以移民现象切入,考查清代对东北地区的开发及其移民情况

25

2013年课标Ⅰ卷

40

(1)

非选择题,

以著名史学家白寿彝的著作为切入点,考查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

10

中等

2013年课标Ⅱ卷

25

选择题

以对比形式考查中国古代的土地政策

4

26

选择题

从南北贸易切入,考查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

4

中等

[知识主线]

线索1 小农经济的产生与巩固,包括土地制度的变迁、耕作方式的演进、水利设施的修建、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精耕细作、自给自足。

线索2 手工业有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纺织、冶金、陶瓷三大行业,有“丝国”“瓷国”之称。

线索3 商业包括市场形成、市场贸易管理、货币演变、内外贸易、城市商业功能演变五大要素,其中市场贸易管理是核心内容,时空限制经历了一个由严格到松散的过程。

线索4 古代的经济政策以重农抑商、闭关锁国为主,前者贯穿于封建社会,后者仅实行于明清时期,两者均是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因素。

考点一 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1.(2016·高考全国乙卷)下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

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解析:

选D。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解读图片信息。

图片反映的是集体生产,故排除A项。

仅依据题干图片无法说明农业的“不断发展”,故排除B项。

汉代,土地私有制成为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故排除C项。

田庄是汉代地主阶级经营地产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它以大土地所有制为基础,以超经济的人身控制的劳役地租或实物地租为剥削形态,有着严密的生产管理体系,是能够自给自足地进行生产、生活的带有一定政治色彩的经济实体。

图片正是这种田庄经济下的集体生产情形的反映,故D项正确。

2.(2016·高考全国甲卷)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

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A.经济严重衰退     B.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D.政府管理失控

解析:

选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时代特征分析。

题干材料反映了宋代出现严重的土地兼并现象,宋初统治者实行“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政策,结果导致土地兼并严重,许多人失去了土地,故选B项。

宋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在唐代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商业出现空前繁荣的局面,故A项错误。

题干反映的是土地兼并严重,与坊市制度崩溃没有关系,故排除C项。

北宋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权力,使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基本解决,因此政府管理失控不符合宋代史实,故排除D项。

 

全国卷对本考点命题切入点多集中于耕作方式演进、土地制度、小农经济的特点、形成条件等,其中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近5年没有考题涉及,这就给2017年备考提供了方向。

核心词:

刀耕火种→铁犁牛耕→曲辕犁;井田制→均田制→土地兼并

1.发展历程

(1)原始社会——农业起源

①最早培植水稻和粟。

②耕作方法:

实行刀耕火种。

③工具有石、木、骨器。

④土地属氏族公社所有。

(2)夏、商、周——奠定农业社会基础

①实行井田制,土地国有。

②耕作方式为石器锄耕。

③工具:

出现少量青铜农具。

④经营方式为千耦其耘,即大规模简单协作。

(3)春秋战国——传统农业初步形成

①耕作方式:

铁犁牛耕,铁农具和牛耕得到推广。

②生产技术:

注意精耕细作,使用垄作法,修建都江堰和郑国渠。

③土地制度:

井田制遭破坏,土地私有制逐步形成。

④经济方式: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渐形成。

(4)秦汉至宋元——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

①耕作方式:

牛耕普及。

②生产工具:

出现耦犁、耧车、曲辕犁等。

③耕作技术:

出现代田法、耕耙技术。

④水利灌溉:

汉代修建漕渠等,出现翻车、筒车等工具。

(5)明清——农耕经济高度发展

①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被引进和推广,加上广泛植棉,民众的衣食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耕地面积扩大,人口增长。

②土地兼并严重,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

2.经营模式:

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3.土地制度

(1)井田制:

出现于商周时期,是一种土地国有的所有制形式;春秋时期,井田制崩溃。

(2)土地私有制:

战国时期,出现了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并延续了两千多年,主要形式有君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和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3)土地国有制:

北魏、隋唐都曾经实行过均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唐朝后期,均田制瓦解了。

4.土地兼并原因及影响

(1)土地私有、允许买卖带来严重的土地兼并现象,造成社会两极分化,影响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激化了农民与地主、国家与地主之间的矛盾。

(2)以上矛盾的发展将出现两种结果,一是封建政府采取抑制兼并的措施,使兼并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二是直接导致农民战争的爆发。

 1.小农经济VS自然经济

小农经济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自然经济是相对于商品经济而言的,生产分散、规模小、技术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自给自足。

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具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三种社会属性;在封建社会,小农经济就等于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产生于原始社会,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开始瓦解。

 2.古代农耕经济难以推动社会转型的四大因素

(1)政治因素:

封建土地私有制很难实现社会财富的积累及向商业资本的转化。

“抑商”“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既不能积累财富,也不能拓展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难以推动工业化。

(2)经济因素: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不利于商品市场的扩大和农产品的真正商品化。

(3)思想因素:

以农立国的经济思想,导致民间资本不能成为工商业资本。

(4)科技因素:

一方面,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多集中在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农学、天文历法、数学等领域,使科技具有实用性、实践性特点;另一方面,小农经济发展的缓慢性也决定了古代科技不能发展为近代科技。

1.2017年是农历鸡年,中国传统历法中的每一年,都对应一个与人们生产生活联系密切而又独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生肖”形象,与此文化现象的形成联系最密切的历史因素是(  )

A.西方海洋商业文明的传入影响

B.中国大河农耕文明发展的产物

C.中国传统儒家思想长期影响的反映

D.全球化背景下各国文化交流的结果

解析:

选B。

文化现象是政治经济等社会现实的文化反映,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视角分析,可知答案当在B与C两项中选择,而儒家思想从内涵上从属于农耕文明,排除C项,故选B。

2.《古代人与夏天的斗争》:

“自公元前1766年至公元2016年的3782年间,中原地区每3年5个月就有一次较大水灾,每3年4个月就有一次严重旱灾”。

这些自然气候现象对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影响不包括(  )

A.重视水利工程的修建

B.灌溉工具创新不断

C.水排成为汉代抗旱利器

D.重视农耕经验、技术的总结

解析:

选C。

水排是汉代冶铁鼓风设备,并不是灌溉工具,故选C。

考点二 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从“工商食官”到资本主义萌芽

1.(2016·高考全国丙卷)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

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

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解析:

选A。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正确分析明朝雇工与雇主关系的变化。

明朝雇工由百年以前“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到“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的变化,反映了雇主与雇工之间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

导致此种变化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商品经济对社会经济生活领域日益深刻的渗透,则是最重要的原因,故A项符合题意。

这一变化反映的是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而不是强化,与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无关,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在材料中也没有体现,故排除B、C、D三项。

2.(2014·高考全国大纲卷)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

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  )

A.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

B.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

C.手工业技术水平日趋平衡

D.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

解析:

选A。

根据题干材料中“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等信息说明商品生产的区域化分工十分明确,故本题选择A项;B项没有反映出材料主旨,C、D两项材料中没有反映。

全国卷在本考点命题几率要低于农业,角度多集中于三大经营类别、生产分工与区域化分布,一般要求记忆高,思维难度不大,背诵、记忆则是备考2017年高考的有效策略。

核心词:

家庭手工业→手工工场、官营→民营,“丝国”→“瓷国”

1.手工业发展历程

从先秦

到秦汉

形成与发展

①商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青铜器的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②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③汉代开始用煤作为燃料冶铁;西汉时丝绸远销欧洲;东汉烧制出成熟的青瓷;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于鼓风冶铁

从魏晋

南北朝

到宋元

发展与繁荣

①魏晋南北朝:

出现灌钢法的炼钢技术,北方烧制白瓷

②隋唐:

制瓷等手工业技术发展,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③宋元:

制瓷业兴盛,出现五大名窑,景德镇兴起,黄道婆改进了棉纺织技术

明清

辉煌与滞后

①生产方式:

明代中叶以后,在某些行业中,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在一些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②手工业产品:

明代创制出斗彩瓷和五彩瓷,清代出现了闻名中外的粉彩和珐琅彩

2.区域分布变化:

受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不少手工业生产部门、手工制品的主要产地,也从北方转移到南方(丝织业分布变化最明显)。

3.资本主义萌芽

(1)条件:

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

(2)实质:

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出现。

(3)特点:

出现在少数地区和少数行业;最初表现为分散的手工工场;发展缓慢、水平低,整个生产未能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

(4)地位:

是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新事物,代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

(5)阻碍因素:

自然经济,传统观念,重农抑商与闭关锁国政策,封建制度。

1私营手工业与市场联系较密切,明代中期以后,手工业生产以官营为主转向以私营为主。

2明清时期中国与欧洲同期形成了手工工场生产方式,但中国并未进入工场手工业时代,更没有发展到工业革命程度。

 1.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点

(1)技术先进:

历史悠久、分工细密,长期领先于世界。

(2)多种经营方式长期并存:

官营、私营和家庭手工业成为封建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

(3)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统治地位:

从西周到明代前期,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主要地位。

(4)私营手工业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明朝中后期,“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受值”式的雇佣劳动关系,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因素。

(5)“男耕女织”式的家庭手工业:

秦汉开始,“男耕女织”式的个体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的形式渐趋稳定。

家庭手工业成为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影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四大因素

(1)市场因素:

农民贫困、购买力低;闭关政策很难形成海外市场;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和顽固性造成国内市场狭窄。

(2)资金因素:

重农抑商的政策,使得地主、商人往往把赚来的钱大量买房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3)政策因素:

重农抑商的政策,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对外推行闭关政策,这都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4)政治因素:

专制集权统治和传统纲常礼教阻滞着社会结构的更新、变革。

 3.影响古代手工业未能向近代工业转型的三因素

(1)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对手工业商品的需求量不大,制约了技术的革新。

(2)水平较高的官营手工业局限于为帝王和贵族服务,技术改造的动力不足。

(3)民营手工业在明朝中后期发展较快,但抑制工商的政策、行业技术垄断等不利于新技术的研制与应用。

1.(2017·浙江台州适应检测)刘力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介平民。

下面对其社会生活的描述,最有可能接近真实的是(  )

A.为妻子买了一件官营手工工场制造的精美绸衣

B.在长安夜市的酒楼上喝得酩酊大醉彻夜未归

C.经营盐铁买卖,生意非常兴隆

D.从长安城的“市”买了两斤鱼回家熬鱼汤

解析:

选D。

官营手工工场制造的物品专门供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不能买卖,故A项错误;汉代没有出现夜市,且未打破时间的限制,故B项错误;汉武帝时期开始实行盐铁官营制度,平民不能经营,故C项错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西汉长安有正式的市九处,从长安城的“市”买了两斤鱼回家熬鱼汤符合汉代长安城的市的实际情况,故D项正确。

2.教育网:

“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770万,比今年增加21万多人,再次创下了毕业生人数的新高”。

面对空前严峻的就业压力,网友搞笑建议穿越到明代的南京去就业,在那里不可能经历到的现象是(  )

A.到丝绸手工工场当雇佣工人

B.到徽商票号当账房伙计

C.做批发棉纱回收棉布的包买商

D.创办珐琅彩烧制手工工场

解析:

选D。

材料中“明代的南京”是解题得分关键信息,备选项中“珐琅彩”是清代的典型手工业产品,与“明代”时间信息不符,故选D。

考点三 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从严格控制到突破时空限制

1.(2016·高考全国甲卷)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

这说明乾隆年间(  )

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解析:

选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并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材料所给的时间信息是乾隆年间,内容是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反映了这一时期台湾与大陆关系的密切。

福建到台湾定居者很多,再联系清前期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的史实,可知B项符合题意。

A项是对材料的误解,族谱编修是宗法血缘关系的体现,突出了血脉传承关系,与移民需求无关,故排除。

C项“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的表述明显错误,排除。

D项与乾隆年间的史实不符,故排除。

2.(2015·高考新课标全国Ⅱ卷)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

这一举措客观上(  )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解析:

选B。

从“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可知明成祖定都北京目的是促进国家统一,A项是明成祖的主观目的,不是客观影响,故A项错误;中国古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因而促进跨区域贸易繁荣不是明成祖的主观想法,属于定都北京带来的客观影响,故B项正确;商帮是明清时期形成的,没有因定都北京而发展受到限制,故C项错误;南北经济文化格局的改变是随着经济重心南移而形成的,经济重心南移在南宋时期完成,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全国卷在本考点命题多集中于商业发展的成就,历代商业政策、对外对内贸易,命题频率较大,且多与时政热点相联系,如城市化、人民币升值、世界贸易等对商业发展的影响。

核心词:

“坊”、“市”、“草市”、“商帮”、“工商业市镇”

时期

发展表现

阶段特征

先秦

时期

(1)商朝人善于经商,是“商人”的来历

(2)打破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

(3)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

兴起和繁荣发展

秦汉

时期

(1)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

(2)商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但还是有所发展

隋唐

时期

(1)长安、洛阳等城市商业繁荣

(2)农村集市(草市)贸易发展起来

(3)出现柜坊和飞钱

宋元

时期

(1)商品种类繁多,东京城市商业发达

(2)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3)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4)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商品品种齐全

打破时空限制,商业贸易发达

明清

时期

(1)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出现专业性工商业城市

(2)大量农副产品如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3)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

(4)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如徽商和晋商

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古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五个规律

(1)从城市功能上,早期“城”与“市”是分开的。

先秦至唐代主要是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唐代以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增强;宋代以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了政治功能。

(2)从城市的商业活动来看,政府对城市的商业活动由限制到逐渐放松。

宋代以前,市坊分开,严格限制商业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宋代逐渐打破市坊界限。

(3)从城市数量和规模看,唐代开始,商业城市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至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大批的工商业城镇。

(4)从城市布局和分布上看,城市的布局体现君主专制统治的理念;区域分布与经济重心紧密相连;唐宋以后,经济重心南移,江南城市逐渐增多。

(5)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扩大,影响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同样也推动了市民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

 2.明清商品经济与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关联

(1)政治上:

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着封建的自然经济,原来的统治措施已经不能维护封建制度,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成为必然。

(2)经济上:

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与发展。

(3)思想文化上:

产生了反对君主专制的民主思想;理学走向僵化;小说、戏曲、绘画等市民文艺繁荣。

1.(2017·浙江宁波适应检测)宋初“衣服递有等级”,从《清明上河图》看,上层人物多穿齐整的袍衫,长可掩足;平民大众则捋袖敞襟,系带裹腿,以便活动。

但在南宋,已是“衣服之章,上下混淆”了。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统治阶级的日益腐朽  B.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C.社会风尚的开明开放D.市民阶层的发展壮大

解析:

选B。

根据题干中南宋已是“衣服之章,上下混淆”了,可知这一时期上层人物与下层人物之间在服装上没有太大差距,与统治阶级的日益腐朽无关,故A项错误;上层人物与下层人物之间在服装上没有太大差距,说明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故B项正确;上层人物与下层人物之间在服装上没有太大差距,与社会风尚的开明开放及市民阶层的发展壮大无关,故C、D两项错误。

2.(2017·浙江宁波六校联考)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有农业革命、商业革命、金融革命,还有信息革命、能源革命。

那时租佃关系日益普遍……街市制取代坊市制,一批商业名镇开始兴起,城市的经济文化职能显著增强。

”这一时期是(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D.明清时期

解析:

选C。

秦汉时期坊市有严格规定,故A项错误;隋唐时期坊市分开,不符合材料中“街市制取代坊市制”的信息,故B项错误;两宋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坊市界限被打破,故C项正确;明清时期商业市镇形成规模,不符合材料中“开始兴起”信息,故D项错误。

考点四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从“重农”的辉煌到“禁商”的落伍

1.(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Ⅱ卷)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

“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

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

”这表明当时(  )

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

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

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

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

解析:

选D。

本题为最佳型选择题。

材料着重说明的是“金帛轻细之物”属于“北货过南者”,“盐铁粗重之类”属于“南货过北者”,这是基于区域差异而造成明朝时期长途贸易兴盛。

故D项符合题意。

其他三项均为对材料的表面理解。

2.(2016·高考全国乙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

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

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

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

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

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益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

——摘编自李龙潜《明清经济史》

材料二 为解决人口压力,康有为认为,“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东三省、蒙古、新疆疏旷益甚,人迹既少……早谋移徙”。

严复则认为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

到民国时期,有人认为,“人口增加是无止息的,食料的增加是越来越困难的。

即使我们能开垦荒地、改良农业、增加生长,总是赶不上人口增加的快”;至于工业化一途,因需要大量投资,短期内难以搞成。

因此很多人认为,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方法”是“迟婚与节育”。

——据《康有为全集》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

解析:

(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社会总体稳定”“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清政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