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高频信号调频调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460321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4.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高频信号调频调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高频信号调频调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高频信号调频调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高频信号调频调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高频信号调频调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高频信号调频调制.docx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高频信号调频调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高频信号调频调制.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高频信号调频调制.docx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高频信号调频调制

1.绪论

实现调频的方法很多,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调频,另一类是间接调频。

直接调频是用调制信号电压直接去控制自激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实质上是改变振荡器的定频元件),变容二极管调频便属于此类。

间接调频则是利用频率和相位之间的关系,将调制信号进行适当处理(如积分)后,再对高频振荡进行调相,以达到调频的目的。

两种调频法各有优缺点。

直接调频的稳定性较差,但得到的频偏大,线路简单,故应用较广;间接调频稳定性较高,但不易获得较大的频偏。

考虑到电路的复杂度故采用直接调频的方案。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要使信号的能量以电场和磁场的形式向空中发射出去传向远方,需要较高的振荡频率方能使电场和磁场迅速变化;同时信号的波长要与天线的长度相匹配。

语言或音乐信号的频率太低,无法产生迅速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相应地,它们的波长又太大,即使选用它的最高频率20000Hz来计算,其波长仍为15000m,实际上是不可能架设这么长的天线的。

看来要把信号传递出去,必须提高频率,缩短波长。

可是超过20kHz的高频信号,人耳就听不见了。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只有采用把音频信号“搭乘”在高频载波上,也就是调制,借助于高频电磁波将低频信号发射出去,传向远方。

调频发射机作为一种简单的通信工具,由于它不需要中转站和地面交换机站支持,就可以进行有效的移动通信,因此深受人们的欢迎。

目前它广泛的用于生产、保安、野外工程等领域的小范围移动通信工程中。

1.2设计流程

2.调频设计方案

2.1产生调频信号的电路要求

①已调波的瞬时频率与调制信号成比例变化。

②未调制时的载波频率即已调波的中心频率具有一定的稳定度。

③最大频偏与调制频率无关。

④无寄生调幅或寄生调幅尽量小。

2.2产生调频的方法

①用调制信号直接控制载波的瞬时频率——直接调频。

②先将调制信号积分,然后对载波进行调相,结果得到调频波——间接调频。

2.3调频的方法分析

变容二极管调频的主要优点是能够获得较大的频移(相对于间接调频而言),线路简单,并且几乎不需要调制功率,其主要缺点是中心频率的稳定度低。

在满足设计的各项参数的基础上尽量简化电路。

因此本次课程设计采用2CC1C变容二极管进行直接调频电路设计。

3.调频电路设计原理分析

3.1FM调制原理

FM调制是靠信号使频率发生变化,振幅可保持一定,所以噪声成分易消除。

设载波

调制波

,此时的频率偏移量△f为最大频率偏移。

最后得到的被调制波

Vm随Vs的变化而变化。

为调制系数

3.2变容二极管直接频率调制的原理

图变容二极管直接调频示意图

变容二极管是利用半导体PN结的结电容随反向电压变化这一特性制成的一种半导体二极管,它是一种电压控制可变电抗元件,它的结电容Cj与反向电压VR存在如下关系:

式中,VD为PN结的势垒电压(内建电势差),Cj0为VR为0时的结电容,γ为系数,它的值随半导体的掺杂浓度和PN结的结构不同而异:

对于缓变结,γ=1/3;突变结:

γ=1/2;对于超突变结,γ=1~4,最大可达6以上。

图:

用调制信号控制变容二极管结电容图

变容二极管的Cj-v特性曲线如图所示。

加到变容二极管上的反向电压包括直流偏压V0和调制信号电压VΩ(t)=VΩcosΩt,即

结电容在vR(t)的控制下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把受到调制信号控制的变容二级管接入载波振荡器的振荡回路,则振荡回路的频率已收到调制信号的控制。

适当选择调频二极管的特性和工作状态,这样就实现了调频。

设电路工作在线性调制状态,在静态工作点Q处,曲线的斜率为

3.3调频波的数学表达式

设未调高频载波为一简谐振荡,其数学表达式为

v(t)=Vcosq(t)=Vcos(w0t+q0)(1-1)

式中,q0为载波初相角;w0是载波的角频率,q(t)为载波振荡的瞬时相位。

当没有调制时,v(t)就是载波振荡电压,其角频率w0和初相角q0都是常数。

调频时,在式(1-1)中,高频正弦载波的角频率不再是常数w0,而是随调制信号变化的量。

即调频波的瞬时角频率w(t)为

w(t)=w0+kfvW(t)=w0+Dw(t)

式中kf为比例常数,即单位调制信号电压引起的角频率变化,单位为rad/s×V。

此时调频波的瞬时相角q(t)为

调频波的相关表达式

数学表达式

瞬时频率

w0t+kfvW(t)

瞬时相位

最大频偏

Dwm=Kf

调制指数

mf=Kf

下图画出了调频波瞬时频率、瞬时相位随调制信号(单音信号)变化的波形图以及调频波的波形图。

(a)为调制信号Vw,图(b)为调频波,当为Vw波峰时,频率wo+DWm为最大;当Vw为波谷时,频率wo–DWm为最小。

图(c)为瞬时频率的形式,是在载频的基础上叠加了随调制信号变化的部分。

图(d)为调频时引起的附加相位偏移的瞬时值,由上式可知,Dq(t)与调制信号相差90°。

由图可知,调频波的瞬时频率随调制信号成线性变化,而瞬时相位随调制信号的积分线性变化。

4.主要性能参数及其测试方法

4.1主振频率

LC振荡器的输出频率

称为主振频率或载波频率。

用数字频率计测量回路的谐振频率

,高频电压表测量谐振电压Vo,示波器监视振荡波形。

由于数字频率计的输入阻抗较低,所以要接入电容

,一般取

等于几十皮法。

4.2频率稳定度

主振频率

的相对稳定度用频率稳定度Δ

/

表示。

虽然调频信号的瞬时频率随调制信号的改变而改变,但这种变化时以稳定的载频

为基准的。

若载频不稳,则调制信号的频谱有可能落到接收机通带之外。

因此,对于调频电路,不仅要满足一定频偏要求,而且振荡频率

必须保持足够高的频率稳定度。

测量频率稳定度的方法是,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如1小时)内或温度范围内每隔几分钟读一个频率值,然后取其范围内的最大值Fmax与最小值Fmin,则稳定度:

Δ

/每小时

4.3最大频偏

指在一定的调制电压的作用下所能达到的最大频偏偏移值Δfm。

将Δfm/

成为相对频偏。

用于调频广播、电视伴音、移动式电台等的相对频偏较小,一般Δfm/

<

频偏Δfm在50KHZ--75KHZ之内。

其调频的最大频偏的公式:

ΔWm=

∣max

4.4频率调制灵敏度的估测

频率调制灵敏度指单位调制电压所引起的频偏。

若调频电路工作在线性调制状态,则频率调制灵敏度

为:

根据

可知,当电容变化

C时,频率变化量

(4-1)

若定义变容器在静态工作点

—v特性曲线的斜率为:

(4-2)

以调制信号电压幅度

代替

,则

(4-3)

将(4-1)代入(4-2),则得:

因此,

(4-4)

将(4-3)代入(4-4),得

(4-5)

可见,由测得的

—v曲线,求出

处的斜率,既可由(4-5)式计算出频率调制灵敏度

5.调频原理图

5.1调频电路图

5.2输入波形(XSC2的波形)

5.3调频后波形(XSC1的波形)

5.4混合图

6.仿真软件:

multisim软件

6.1元器件清单:

电阻、电容、电感、交流电、变容二极管、三极管、示波器、直流电源。

 

7.设计体会

通过本周的课程设计,我认识到课本上的知识的实际应用,激发了学习兴趣,增强了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次做课程设计,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做什么都要有追根求底的精神。

不然什么都只是知道,却什么都不精通,这是将来走上社会最忌讳的。

虽然只是短暂的一周,但在这期间,却让我受益匪浅。

这次课程设计让我认识到了知识和实践的重要性。

只有牢固掌握了所学的知识,才能有清晰的思路,知道每一步该怎样走。

才能顺利的解决每一个问题。

就以这次课程设计为例,刚拿到题目的时候,大致看一下要求,根据平时所学的知识,脑海中就立刻会想到应该用到的元器件,然后再去图书馆去查这些元器件的资料,很快地初步方案以及大概的电路原理图就出来了。

但是,在具体的细节设计上,我却不知道为什么,从而明白了自己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固。

所以,这次课程设计在让我认识了知识的重要性之外,更让我明白了自己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欠缺。

经过这次高频课程设计,让我把高频知识理解的更加透彻,不仅是在课堂上学到了很多高频理论知识,而且也使我懂得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8.参考文献

[1]《高频电子线路》张肃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童诗白、华成英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AM信号到DSB信号的连续过渡与同步检波》博战捷,童辉吉林大学学报

[4]《模拟电子电路分析、设计与仿真》牢五一、牢佳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附录总电路图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