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课程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458997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2.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课程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课程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课程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课程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课程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课程设计.docx

《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课程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课程设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课程设计.docx

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课程设计

成绩

徐州工程学院管理学院

实习报告

实习名称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课程设计

学院管理学院

专业物流工程

班级**级物流*班

学生姓名***

学号********

实习地点经济管理实验中心

指导教师*****

 

实习起止时间:

2013年12月30日至2014年1月3日

徐州工程学院管理学院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实习目的和要求、实习主要内容、实习总结等)

实习目的:

通过该课程设计加深对配送中心规划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提升学生对配送中心规划内容的分析能力和设计能力。

实习要求:

在《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课程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结合任课教师给的设计基础数据,首先要求学生对数据进行拓展,保证每个学所使用的设计数据不同;其次,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配送中心规划设计的方向,并在该方向上进行深入设计,主要设计内容为配送中心的区域布局设计或配送中心中某一区域的设计等。

 

配送中心仓储区的规划设计

1.对数据进行EIQ分析

EIQ(订单品项数量)规划法是针对不确定和波动状态的物流系统的一种规划方法。

其意义在于根据物流配送中心的设置目的,掌握物流特性,并对物流状态和运作方式,规划出符合实际的物流系统。

EIQ方法能够有效地规划出系统的大略框架,从宏观上掌握系统特色。

EIQ分析可以对客户订货订单信息数据,分别进行IQ、EQ、EN等项目的分析。

其具体指标解释如下:

(1)品项数量(IQ)分析:

分析每一品种规格出货总数量的情况,用于ABC分类。

但IQ的分布趋势明显,品种分区储存、分拣分区拣选的策略越容易应用。

同时IQ曲线也能用来选择设备。

(2)订单量(EQ)分析:

分析单张订单出货数量的情况,了解零售户每次订货的数量分布,决定着送货包装的单位,以及分拣系统和配送系统的效率。

(3)订单货物类别数(EN)分析:

了解所购品项数的分布,对于订单处理的原则、拣货系统的规划、出货方式及出货区的规划有很大影响。

通常配合总出货类别数、订单出货类别累计数及货物总类别数三项指数综合参考。

在构建物流中心的物流系统,利用EIQ加以分析之后,可归纳出一些特征:

(1)EIQ特性,了解物流业务变动规律的成长趋势及变动规律

将客户订单(E)的内容中,什么种类(I)、多少数量(Q)加以收集,当T取年时,连续三年的QT分析可以把握物流业务成长趋势,当T取月时,连续一年或两年的QT分析可以了解物流波动规律。

(2)订单内容:

订单上的内容,即客户订购何种物品、多少数量,这些”种类"及"数量"为物流系统的基本要素。

(3)订货特性:

从客户处接收的订单,依客户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性。

统计分析这些特性,可得出客户的订货特性。

(4)接单特性:

从各个具有"订货特性"的客户而来的订单,加以搜集累积后,即成为一天的接单,长久分析后可看出物流中心的"接单特性"。

(5)物流中心特性:

除了接单特性外,再加上入库特性、保管特性,即构成物流中心特性

1.1IQ分析

通过对品项数量的分析,可以知道各种产品发货量的分布情况,有利于分析产品的重要性和运输情况。

用于仓储系统的规划选用、储位空间的估算、拣货方式及拣货区的规划。

 

根据上表可知,同样要进行ABC分类。

对于A类货物的订货数量较大,应重点管理,保证其货源充足,定期查看库存,对于这三种货物不允许出现缺货情况。

1.2EQ分析

要可了解单张订单订购量的分布情形,可用于决定订单处理的原则、拣货系统的规划,并将影响出货方式及出货区的规划。

 

为了更直观的了解,可以将其绘成折线图展示,图如下:

 

依据EQ分布图分析,我们知道此次的出货订单的出货数量分布趋势明显,可利用ABC作进一步分类。

规划时可将订单作ABC分类,次数少量大的订单可作重点管理,相关拣货设备的使用也可分级。

1.3EN分析

根据改进后的出货订单表,可以看到单一订单的种类数有多种,,这说明可以采用批量拣取的分类作业方式来满足需求,下图可以展现。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单一订单的出货类数较小,而货物类别数有多种种,累积出货类别数较总出货类别数不大,这可以考虑以批量拣取方式作业。

根据EIQ分析结果进一步进行规划。

2.仓储区规划与设计

2.1仓库设计原则

在设计时的总原则是在保证仓库各通道及必要空间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增大存储区空间,充分利用仓库的有效面积。

在仓库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充分利用仓库的有效面积,提高仓储空间利用率;

(2)按物资的入库→验收→储存→分拣→出库的大致作业工艺流程安排货位,做到作业方便,物流合理;

(3)按货物的品种、规格、数量等,设计不同类货物在存储时的堆货位置。

2.2设备的选择

(1)托盘。

托盘是物流作业必不可少的装载工具。

托盘是由供放置的一定数量组合物品的台面,是与台面下方供叉车叉入并托起的叉口组成的容器设施。

为使物流适应机械化作业,减少搬运程序,我们要将托盘标准化。

托盘宽度标准尺寸有800mm、1000mm和1100mm三种,长度尺寸有800mm、900mm、1000mm、1100mm、1130mm、1200mm、1300mm等。

为了方便,在此我主要采用的是1200mm*800mm规格的托盘。

本次处理数据的思路是:

根据包装的长、宽、高及订货量等信息,计算出每张订单每天所需的托盘数,然后再将每天所需的托盘数与相应的订货提前期相乘,就得到每张订单订货提前期内所需的托盘数。

最后再将每张订单每天所需托盘数和每张订单订货提前期内所需托盘数分别相加起来,就得到每天总托盘数和订货提前期内的总托盘数。

根据以上思路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所需的托盘数量结果如下:

每天所需托盘数为1780个,在订货提前期内所需的总托盘数为10410个。

(2)托盘货架

以托盘为储存单位的货架,又称为工业货架。

托盘货架大多为装配式结构,具有刚性好,自重轻,层高可调节,运输安装便利,存取方便等优点,是目前各类货架的主流。

由于我们采用的是1200mm*800mm的标准托盘,因此相应的设计每个货位的长度为2.5m,宽度为0.8m,高度为2m,每个货位可存放两个托盘,每层共有十个货位,共有三层。

根据上面托盘的分析结果和对货位的规格的设计,再通过相关计算可以得到托盘货架的尺寸和需求量,结果如下:

托盘货架的长度为25m,宽0.8m,高6m,共有3层,每层可放20个托盘。

每个货架可放的托盘数为20*3=60个

所需货架数为10410/60=173.5个,由于货架数为整数,因此取174个。

(3)叉车

关于叉车,由于叉车种类繁多,在此根据仓库具体要求选择电动托板车。

电动托板车适用于中等重量的短距离运输。

结构上与无动力托板车类似,只是动力为蓄电池,可达到省力的目的。

具有加长型货叉的电动托板车可同时搬运两个或四个托盘。

操作员是站在托板车上来操作的。

最大速度可达8km/h。

用于拣选货品的电动托板车,操作员站在其中间位置操作。

2.3通道设计

通道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厂房内的区域分割、空间利用以及物流作业效率。

通道设计应提供正确的物品存取、装卸货设备进出路径以及必要的服务空间。

因此,良好的通道设计应考虑以下几点:

(1)流向原则在厂房通道内,人员与物品的移动方向要形成固定的流通线。

(2)空间经济原则以功能与流量为设计依据,提高空间利用率,使通道的效益最大化。

(3)安全原则通道必须保持畅通,遇到紧急情况时便于人员撤离和逃生。

(4)交通互利原则各类通道不能相互干扰。

除此之外,还应考虑如下因素:

通道的正确布置和宽度设计将直接影响物流效率。

在规划布置厂房时,一般首先设计通道位置和宽度。

影响通道布置和宽度设计的因素有:

通道形式,搬运设备的型号、尺寸、能力和旋转半径,储存货物尺寸,储存批量尺寸,储存区到进出口及装卸区的距离,行列空间,服务区到设备的位置,地板负载能力,出入方便性等。

具体设计如下:

本次所选用的叉车宽度WP:

1070mm

叉车侧面余量尺寸C0:

300mm

会车时两车最小间距CM:

500mm

保管货物之间距离余量尺寸CP:

100mm

由于托盘的长度比叉车的宽度要大,因此在计算直线叉车通道宽度的时候,应该选用托盘的长度来进行计算。

单行道直线叉车通道宽度计算公式:

W=WB+2CO=1200mm+2*300mm=1800mm

双行道直线叉车通道宽度计算公式:

W=2WB+2CO+CM=2*1200mm+2*300mm+500mm=3500mm

人行道宽度:

W=dw*(n/v)

由于数据不确定,我们采用经验法,求出人行道宽度一般为0.8m—0.9m。

其他各种性质的通道:

主要是为公共设施、防火设备等所配备的进出通道,尽可能限制,宽度能满足工作需求即可。

可得出货架的排列大致如下图所示:

2.4仓储区面积计算

我们依据上面对货架需求的分析结果,来统筹规划仓储区空间设计。

我们设计把两排货架放在一起,由上面的计算和分析结果可以知道,每个货架的长为25m,宽为0.8m。

另外设计叉车直角存取通道宽为W2=3.5m,区块侧向通道宽W1=1.8m。

所以可以得到存货所需的占地托盘数:

P=174*20=3480个

每一区块占地面积:

A=(25+3.5)*(0.8*2+1.8)=96.9m2

仓储区的区块数:

B=3480/(2*20)=87个

故仓储区的总面积为:

S=A*B=96.9*87m2=8430.3m2

2.5其他

2.5.1货位规划

确定商品在仓库中具体存放的位置应注意以下几项原则:

(1)为了避免商品在储存过程中相互影响,性质相同或所要求保管条件相近的商品应集中存放;

(2)根据商品周转情况和作业要求合理选择货位。

对于出入库频繁的商品应尽可能安排在靠近出入口位置;

(3)应当根据商品储存量的多少,比较准确地确定每种商品所需的货位数量;

(4)在规划货位时应注意保留一定的机动货位,以便当商品大量入库时可以调剂货位的使用,避免打乱货位安排。

对于快出库货物与慢出库货物的安排大致如下图所示:

2.5.2条形码自动识别技术

进入储位的货品都是有条形码的,通过条形码阅读器设备读取后,可以迅速、正确地把商品信息自动输入计算机,实现自动登录、控制、传递的目的。

识别过程是载有物流信息的条形码被条形码自动阅读器阅读后,其信息被送到中央处理器进行分析、处理和判断,之后发出命令,指挥执行机构动作,从而把货物送到指定货位。

条形码自动识别技术配合储位管理技术使用的优点有:

(1)精度高、使用方便、节省人力;

(2)提高物流作业效率、降低成本;

(3)提高作业质量、减少错误率;

(4)精确控制储位指派和货物拣取;

(5)有效盘点货物,准确掌握库存量和控制存货。

入库作业时,货箱到达入库台上后,入库操作员将货物的品种、规格、数量等信息记录进数据库,打印出相关信息条形码,将其贴在货箱规定位置处,以利于下一工作环节识别;盘点工作时,盘点者可以手持激光条形码阅读器扫描货物,信息传输到数据库中进行核对校验,从而实现高效率的盘点工作;出库作业时,当货箱经过自动分拣系统时,被自动扫描器读取信息,反馈到数据库中,表示该货箱货物已经出库,数据库中在保管货物删除该货物信息。

2.5.3货物的摆放

(1)由叉车提供空托盘,将货物放在托盘上;(一个托盘上只能摆放一种货物)

(2)将记载了制品号或原材料号及个数的条形贴在托盘上的货物上;

(3)通过叉车按照提前期的不同将货物分门别类的放到货架上,并贴好标签;

(4)所有货物放完后将条形码信息录入计算机;

(5)以后存取货物时只需通过对条形码进行扫描即可。

3.小结与体会

为期一周的课程设计结束了,在这次的课程设计中不仅检验了我所学习的知识,也培养了我如何去把握一件事情,如何去做一件事情,又如何完成一件事情。

在设计过程中,和同学们相互探讨,相互学习,相互监督。

有了不会的问题,同学之间相互帮助、请教老师、上网查询资料等等,都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课程设计是我们专业课程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训练,着是我们迈向社会,从事职业工作前一个必不少的过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深深体会到这句千古名言的真正含义.我今天认真的进行课程设计,学会脚踏实地迈开这一步,就是为明天能稳健地在社会大潮中奔跑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此次课程设计,我对物流配送中心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每个环节了解的更加透彻清晰。

在进行规划的过程中,我了解到配送中心规划不仅仅只是算几个公式就那么简单解决问题而来,要知道更多的软件,更多的软件操作,这样才会做的更加完美迅速,还要考虑很多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因此,在我进行课程设计时,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将所有的数据都浏览一遍,从中挑选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进如何做好规划的思路梳理清楚,然后再根据理清的思路开始做课程设计。

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对excel的应用进一步提高,另外我也学到了一点Autocad软件的知识,并且也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快捷命令,虽然我还不能利用Autocad绘制我想要的完整图,但是我还是很高兴又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

通过这次的学习不仅仅提高了自己操作计算机的能力,而且还加深了自己对课本上理论知识的理解。

此外,我还更加深刻的掌握了配送中心的流程顺序,每个职员职责及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特别是对于仓储区的一些问题的涉及。

总的来说,这次的物流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课程设计的收获很多,在许多方

面受益匪浅。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宋老师,是她给了我们学习实践的机会,让我知道了那么多软件的利用,希望在以后会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实践学习!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