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种群数量的变化双基限时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452903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54.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 种群数量的变化双基限时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中生物 种群数量的变化双基限时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中生物 种群数量的变化双基限时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中生物 种群数量的变化双基限时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中生物 种群数量的变化双基限时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 种群数量的变化双基限时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高中生物 种群数量的变化双基限时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 种群数量的变化双基限时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生物 种群数量的变化双基限时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高中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双基限时练新人教版必修3

 种群数量的变化

一、选择题

1.在下图中,表示种群在无环境阻力状况下增长的是(  )

解析 在无环境阻力下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答案 B

2.在下列哪项条件下种群数量会呈指数增长(  )

A.当只有食物受到限制时

B.在物种适宜生存的环境中食物开始出现不足,但还不至于影响到该物种在这里生存

C.只是没有捕食者

D.在实验室内的实验条件下

解析 A项不对,因为食物有限是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最重要因素,在食物不能充分供应的情况下,种群不可能呈指数增长;B项不对,因为在一个适宜的生存环境中食物已开始出现不足,而指数增长的先决条件是资源充足;C项不对,因为仅失去捕食者,种群仍不能实现指数增长;只有D项对,因为指数增长只有空间无限、资源无限,不存在任何天敌的条件才有可能,而这样的理想条件只有在实验室内才具备。

答案 D

3.如图所示为自然环境中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c~d段波动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所致

B.大量捕杀鱼会使其数量下降至b点以下,可能会使种群发展停滞

C.灭鼠时如果仅杀死一半老鼠,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D.自然界中生物的环境容纳量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不会被突破

解析 由图看出,c~d段种群数量围绕K值上下波动,此时影响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当由于大量捕杀鱼而使其数量下降到b点(K/2)之下时,可能会使种群发展停滞甚至走向灭绝;如果捕杀老鼠后,其数量在b点附近,此时种群增长率最大,老鼠很快恢复到原有数量,控鼠效果不佳;在一个特定环境中K值基本是稳定的,但是如果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K值也会随着环境的改变明显变大或变小,可以被突破,D项错误。

答案 D

4.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增长、波动、稳定和下降等

B.种群数量的变化主要是由迁入、迁出、出生和死亡引起的

C.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一般呈“J”型曲线

D.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一般呈“S”型曲线

解析 种群数量变化包括增长、波动、稳定和下降,但只有在理想条件下才呈“J”型增长。

答案 C

5.

如图所示为一个鼠群迁入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后的增长曲线。

试分析在曲线中哪段表示食物最可能成为鼠群繁殖速度的限制因素(  )

A.EF段B.DE段

C.BD段D.CB段

解析 由曲线可知EF段增长速度明显减缓,表明在此段内食物最可能成为鼠群繁殖速度的限制因素。

答案 A

6.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生态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关于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有曲线图和数学方程式,下列关于种群的“J”型增长叙述错误的是(  )

A.数学方程式模型可表示为:

t年后种群数量为Nt=N0λt(第二年的数量为第一年的λ倍)

B.条件是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

C.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D.K值是固定的

解析 当环境发生改变时,K值会发生变化。

答案 D

7.图中表示在良好的生长环境下,“小球藻分裂繁殖中的细胞数量”、“鸡产蛋数量(每天产一枚)”和“竹子单位时间内自然生长的高度”,这三种现象与时间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②、①、②      B.①、③、④

C.③、①、②D.④、②、③

解析 在良好的生长环境下,小球藻分裂繁殖的细胞数量是“J”型增长曲线③;由于鸡蛋每天产一枚对应的曲线为①;竹子自然生长到一定高度会生长缓慢其对应曲线为②。

答案 C

8.据媒体报道,“食人鱼”是一种有极强生存能力的肉食鱼类,一旦进入自然生态水域,就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灾难。

假如该物种进入某湖泊生态系统,图中的哪种曲线能准确表达其种群短时间内数量变化的特点(  )

解析 “食人鱼”具有极强的生存能力,进入生态系统一段时间内会以“J”型曲线增长。

答案 B

9.如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N/2

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

D.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解析 根据种群数量增长率曲线,还原为种群数量曲线(如图)。

t1点时种群数量增长率最快,处于

处,t2点处于环境最大容纳量也就是K值,因此B对,捕鱼的最佳时期为t1~t2之间,但捕后池塘中的鱼剩余的数量为

处即t1点。

答案 B

10.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

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0

C.种群增长受自然密度的影响

D.种群的增长速率逐步降低

解析 A项中由于空间和资源的限制,因此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通常呈“S”型;对于“S”型曲线来说,种群在K/2时增长速率最大,然后种群的增长速率随种群密度的上升而下降,当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时,增长率为0,所以B项的说法正确。

种群数量的增加除受环境因素影响外,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种内斗争也会加剧,影响种群数量的增长,因此C项说法也是正确的。

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是先逐渐升高,当种群数量大于

K时,种群增长速率开始降低。

答案 D

11.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支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

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试管号

培养液体积(mL)

10

5

10

5

起始酵母菌数(103个)

10

5

5

10

A.4支试管内的种群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型增长

B.4支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K值

C.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不同

D.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开始下降

解析 当种群刚迁入一个新环境的时候,若环境适宜种群生存,由于这时种群数量不多,环境中的食物、空间等适宜,没有环境阻力,因此种群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型增长。

然后环境阻力慢慢增大,种群开始呈“S”型增长,K值指的是环境容纳量,到达K值的时间是由环境阻力的大小决定的,因此B项中4支试管内的种群达到K值的时间不同。

Ⅳ号试管内的环境阻力最大,因此最先达到K值并有有毒物质的积累,最先开始下降。

答案 B

12.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大量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

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  )

A.种群数量相对稳定B.种群增长率最大

C.种群数量最大D.环境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

解析 K/2时种群增长率最大。

答案 B

13.

在一个玻璃容器内,装入一定量的符合小球藻生活的营养液,接种少量的小球藻,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小球藻的个体数量,绘制成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各选项图中能正确表示小球藻种群增长率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是(  )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种群增长到一定阶段后,由于食物、生活空间的制约,种内斗争加剧,种群增长率将越来越小,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以后,增长率为零。

答案 D

14.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对于野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有重要意义,下图是某海域野生鱼类在实施了休渔保护后的种群增长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为了获得最大捕捞量,捕捞后种群数量应该保持在b点附近范围所代表的水平上

B.该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的点是b点,环境阻力最大是在8年以后

C.休渔能够很好地促进该种群数量的恢复,使该种群数量持续增长

D.适当的捕捞有利于该鱼类的更新,有利于该种群的生存

解析 该图为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从图中分析可知,第8年该种群数量不再增长,种群数量达环境容纳量的最大值,此时环境阻力最大。

在b点处,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的一半,个体数量增长最快,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适当的捕捞可以将年龄较大,生存力弱的个体淘汰,为幼鱼提供更多的食物和生存空间,所以有利于该种群的生存。

休渔可以促使种群数量恢复,但不能使种群数量持续增长,因为有环境条件等的限制。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5.如图是某一资源动物种群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种群数量最大的点是______。

(2)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点是______。

(3)该种群的增长速度由缓慢逐渐增加是在迁入________年后开始的,环境阻力明显增大是在迁入________年后开始的。

(4)既要获得最大的捕获量,又要使该动物资源的更新能力不受破坏,应该使该动物中群体的数量保持在图中哪一点所代表的水平上?

________。

解析 动物种群迁入到一个适宜的环境后,其增长最终呈现“S”型增长。

如图所示的“S”型曲线中a、b、c、d所代表意义不同。

明确各点种群变化特点是解题关键,其中a点是生物到达一个新的环境一段时间后种群数量开始增加,种群增长率几乎为零。

b点增长率最大,c点增长率降低,d点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增长率几乎为零。

答案 

(1)d

(2)b

(3)2 6

(4)b点

16.20世纪30年代,人们将环颈雉引入美国的一个岛屿。

环颈雉引入该岛的增长曲线如图,请回答:

环颈雉引入该岛的增长曲线为________,环颈雉的种群数量的K值是________,在1937~1940年,环颈雉的增长曲线相当于________。

解析 当环颈雉最初被引入美国的一个岛屿后,环颈雉的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也没有敌害,故环颈雉的种群数量增长很快,在1937~1942年间,其增长曲线相当于“J”型曲线,在1942年以后,随着环颈雉种群密度上升,个体间对有限空间、食物和其他生活条件的种内斗争加剧,天敌也会增加,就会使环颈雉种群的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从而使种群数量的增长率下降。

从图中可以看出,环颈雉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的数量是2500只。

环颈雉引入该岛后,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为“S”型。

答案 “S”型 2500 “J”型

17.将10mL酵母液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并于不同时间内等量均匀取样4次,分别测定样品中酵母菌的数量和pH,结果如表。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样品

酵母菌数量(个/mm3)

pH

1

1210

4.8

2

820

5.4

3

1210

3.7

4

1000

5.0

(1)表中样品的取样先后次序为________。

(2)对酵母菌而言,10mL该培养液的环境负荷量是________个。

(3)若第5次均匀取样时,样品中的酵母菌数量为760个/mm3,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酵母菌的增长应呈“S”型曲线,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CO2,使溶液pH下降,取样越靠后,pH应越低。

答案 

(1)2→4→1→3

(2)1.21×107

(3)营养物质耗尽,代谢废物积累,竞争加剧,死亡率大于出生率

18.科研人员对海洋某种食用鱼类进行研究,得出了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分析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________点时,种群补充量最大,________点表示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

(2)该图所示的原理在海洋生物捕捞中的指导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种群增长“S”型曲线在实践中的应用。

(1)根据图示可知该海洋鱼类的增长近似“S”型。

在曲线b处,增长最快,对种群补充量最大;在d点处种群增长率几乎为0,个体数量接近K值,这时的种群数量最大。

(2)从曲线的变化规律可确定捕捞量,实现可持续生产。

答案 

(1)b d

(2)可以根据种群的变化规律以及环境容纳量,确定最适捕捞量,实现每年既能捕到比较多的鱼类,又不危及海洋鱼类种群以后的持续生存,实现可持续生产

19.如图为某种群在不同环境中的增长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不受时空等多种条件限制,种群数量的变化如________曲线;事实上绝大多数种群数量的变化是________曲线。

(2)当种群的数量增长到接近环境的________量时,种群的增长率为________。

(3)若某种群按f曲线增长,开始的数量为100只,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2倍,5年后该种群数量可达________只。

解析 本题考查种群的数量变化,f为“J”型曲线,假若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种群的数量往往会连续增长。

而曲线“m”则是环境条件有限时种群的实际增长曲线。

种群数量的“J”型增长计算如下:

N0=100,λ=2,t=5,则N5=N0λ5=100×25=3200(只)

答案 

(1)f m

(2)环境容纳 0

(3)3200

20.下图表示某种群在不同环境中的数量增长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种群数量刚达到最大的一点是________点,此时,种群的数量增长速率为________,在此点后种群数量不能无限增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一种群的K值________(填是或不是)固定不变的,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鱼类养殖中,人们既要获得最大的捕获量,又要使鱼类种群数量尽快地增长和恢复,应该使数量保持在图中________点对应的数量,原因是在此点种群的增长速度________。

(3)若此图表示某地老鼠种群数量变化,如果灭鼠时只采用杀死的办法,采取措施后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数量。

请依图提出更有效的控制鼠害的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从题图中可以看出,在a、b、c三点的变化过程中,种群数量逐渐增加,在c点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此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在此点后,由于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而食物、生存空间等是有限的,故种群数量不能无限增长。

即使是同一种群,由于环境条件,食物、天敌、气候等的变化,种群数量增长的K值也会发生变化,即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

(2)在鱼类养殖中,人们既要获得最大的捕获量,又要使鱼类种群数量尽快地增长和恢复,就要在每次捕捞后确保种群的增长速度最快,所以每次捕捞后鱼的数量应保持在

即b点,此时种群增长最快,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

(3)从图中可看出,种群数量在K值附近波动,所以在灭鼠时若只是杀死一部分老鼠,鼠的种群数量会在短期内下降到c点以下,但很快又恢复到c点。

要从根本上降低鼠的种群数量,即降低环境容纳量K值,可采用增加环境阻力的方法,如清除垃圾,储藏好食物等措施。

答案 

(1)c 0 受到食物、空间等因素的限制 不是 不同环境条件下,食物、天敌、气候等条件可能不同

(2)b 最快

(3)增加老鼠生存环境阻力。

可从食物来源、生活场所、天敌等方面考虑,使环境的容纳量降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