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讲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模拟检测七年级语文辅导讲义部编版.docx
《第14讲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模拟检测七年级语文辅导讲义部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4讲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模拟检测七年级语文辅导讲义部编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4讲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模拟检测七年级语文辅导讲义部编版
第14讲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模拟检测(解析版)
(时量150分钟,总分150分)
班级姓名学号计分
一、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共31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呜咽(yàn)嗔(zhēn)怪义愤填膺(yīng)警报迭(dié)起
B.坍塌(tān)哺(bǔ)育迥乎不同(jiǒng)屏(bǐng)息凝神
C.蜷(juǎn)伏嗥(háo)鸣烟雾缭绕(rào怏怏(yàng)不乐
D.菌(jùn)子门框(kuāng)潜移默化(qián)刨根问底(páo)
【答案】B
【解析】A项“咽”应读“yè”,“嗔”应读“chēn”;C项“蜷”应读“quán”;D项“框”应读“kuànɡ”。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静秘深宵狂澜五脏六府B.震悚闲遐懊悔仙露琼浆
C.惶恐安祥机杼姗姗来迟D.镶嵌幽寂祈祷不期而至
【答案】D
【解析】A项“秘”应为“谧”,“府”应为“腑”;B项“遐”应为“暇”;C项“祥”应为“详”。
3.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其中的东巴文字被称为“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
②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的东巴文化
③如今,这一古老的文字依然闪耀星光,瞩目世界
④这种象形文字,起源于图画,“人则图人,物则图物,以为书契”三件⑤包括东巴文字、东巴经、东巴绘画、音乐、舞蹈、法器等
A.④②⑤①③B.②⑤③①④C.④①⑤③②D.②⑤①④③
【答案】D
【解析】按逻辑顺序排序。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透过全国“两会”这扇窗口,使我们看到一个信心如磐、汇聚起磅礴力量的中国。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历史上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C.高考当天,有三个学校的考生因故未能及时参考,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D.北京新发地市场的三文鱼等水产品检测出“新冠病毒”,是因为被污染而不是本身感染了“新冠病毒”造成的。
【答案】B
【解析】要先熟知病句类型。
单句病句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的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语意重复等;复句病句类型是关联词语使用不当,或滥用,或残缺,或位置错误,或搭配错误。
A项成分残缺;C项歧义;D项句式杂糅。
5.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邓稼先》一文,不同于一般写人的传记,在选材上是“散”的。
B.《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文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写法,表现出叶先生的精神风貌。
C.《黄河颂》一诗注意营造歌词的画面之美,“黄河滚滚”“惊涛骇浪”“九曲连环”等句,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雄伟图画。
D.《伟大的悲剧》节选自《夺取南极的斗争》,作者是美国作家茨威格,其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传记《三位大师》等。
【答案】D
【解析】考查学生的文学常识,要求在阅读及课文分析时识记好作品、作者、朝代、作者的主要成就、代表作等常识。
D茨威格是奥地利作家。
(二)按原文默写(共8分,每空1分)
6.
(1)《晚春》表现暮春时节繁花盛开,争奇斗艳的句子是,。
(2)《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3)《逢入京使》中表现诗人对家乡亲人思念之情的是:
,。
(4)《竹里馆》中表达诗人隐居却并不孤独的诗句是,。
【答案】
(1)草树知春不久归万般红紫斗芳菲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4)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解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
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
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
(三)按要求答题(共8分)
7.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获悉王同学入围“诗词大会”决赛,校长发去信息:
“我谨代表学校及全体师生向你表示祝贺,望继续努力,再创佳绩!
”王同学回复:
。
A.“谢谢校长、老师和同学们!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我定加倍努力,不负众望。
”
B.“谢谢校长、老师和同学们!
我定加倍努力,不负众望,力争“更上一层楼’。
”
C.“谢谢校长及全体师生!
我定加倍努力,不负众望,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
”
D.“谢谢校长及全体师生!
‘九万里风鹏正举’,我定加倍努力,不负众望。
”
【答案】B
【解析】A项中的“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表现出的是一种骄傲的语气。
C项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表示虽然苦闷但不失去信心。
D项中的“九万里风鹏正举”表现的是在困顿、苦闷中以鹏鸟为鉴的决心和气概。
8.一次酒后,小辉的叔叔想要驾车回家。
假如你是小辉,你会对叔叔说
。
(注意说话时的称呼、语气等,不超过25字)(2分)
【答案】叔叔,请您不要酒后驾车,这是对自己和他人的负责。
【解析】本题考查劝说词的拟写能力。
劝说,指通过规劝从而让他人接受自己的建议,其基本要求是讲明道理,消除顾虑,语气委婉。
首先要看清劝说对象,语境设置是要求你劝说小辉的叔叔;其次针对情况,酒后,小辉的叔叔想要驾车回家,然后组织语言进行劝说。
劝说时要注意有称呼语,说话得体有礼貌。
9.在诗歌朗诵这一环节,吴薇同学朗诵了光未然的《黄河颂》后,王淑涵同学接着朗诵黄霈的《我的中国心》。
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串联词。
(3分)
【答案】示例:
吴薇同学的朗诵,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和中华儿女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下面请王淑涵同学为大家朗诵《我的中国心》,让我们在缠绵婉转中,感受那爱国的依依深情。
【解析】主持人的开场一定要与活动的主题相契合,精彩的文案只有扣住主题思想才能发挥出最大的魅力所在。
一般在开场时,主持人需要根据季节时令、节气或者气候或现场来引出主题,介绍来宾,并结合现场氛围致以问候和谢意之类的辞令。
二、阅读下面白话文,回答问题(共35分)
(一)剥豆
一天,我与儿子相对坐着剥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碗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地离位,新拿了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碗向我面前推了推。
看着他碗里粒粒可数的豆,我问:
“想比赛?
”
“对。
”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
“这可不公平,我盆里已不少了,你才开始。
”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放在他碗里。
“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我才能试出自己的选择。
”
一丝喜悦悄悄在心里散开,我欣赏儿子的这种自信和大气。
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皆敛声息语。
“让儿子赢,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
”如此想,手不知不觉地慢了下来,借拾豆的机会稍稍停一下。
“在外面竞争是靠实力,谁会让你?
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
”剥豆的速度分明在加快。
儿子的手不停,眼却时时在两个容器间睃,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学校考试名次,够他累的了——剥豆的速度不觉间又缓了下来。
“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
”节奏自然又紧了许多。
一大碗的豆很快被剥光,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凭常识,我知道儿子肯定输,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重新拿来了碗,先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满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出了,像隆起的土丘。
“你赢了。
”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完全没有了剥豆时的认真和执著。
“是平局,我本来有底子。
”我纠正他。
“我少,我就是输。
”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认真地和我争,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清澈的笑容。
想到自己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过分了,孩子的生命,自有他该有的轨迹,该承受的,该经历的,他都应有完整的体验,失望失误失败,伤痛伤感伤痕,我们不必人为地营造一片虚假的生存空间,因为生活是实在的,生命也要经过磨难才真实。
10.对本文刻画人物采用的主要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行动描写 神态描写 外貌描写
B.行动描写 心理描写 语言描写
C.心理描写 语言描写 神态描写
D.语言描写 外貌描写 行动描写
【答案】B
【解析】考查学生对人物描写的理解,人物描写有五种方法(肖像、行动、语言、心里、神态)入手,结合选文内容进行回答。
11.文中画线句说“一些喜悦悄悄在我心里散开”,作者“喜”的是什么?
(3分)
【答案】儿子竞赛时这种自信和大气。
【解析】考查理解字义。
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同时了解词语的本义和基本义,能够根据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
12.文中母亲剥豆的速度时快时慢,请用自己的话分别说明母亲剥豆速度快与慢的原因。
(4分)
(1)慢下来的原因是:
(2)快起来的原因是:
【答案】
(1)“让儿子赢,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
”如此想,自然就慢起来了
(2)想让孩子品尝一下失败的经历,以增强他心理的承受能力,并想让他明白在社会上生存靠的就是实力。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内心的解读以及筛选和提取主要信息的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
根据题干提示要我们分析“我”的心理活动,快速浏览文章,很容易就可锁定描写“我”心里活动的语段,然后提取出契合题干的信息:
慢下来的原因是“让儿子赢,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
学校的考试名次,够他累的了……”;而快起来的原因是“在外面竞争是靠实力。
谁会让你?
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
我们提取的是原文信息,而题干的另一要求是“用自己的话说明”,我们就要把提取的信息转换成自己的概括性的语言表达。
13.本文刻画人物采用的主要描写手法有、、。
(3分)
【答案】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
【解析】考查人物有描写方法及作用。
人物描写包括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作用是塑造了……形象,表现了……性格,体现了……精神品质等。
14.儿子的性格特征表现的十分鲜明,其中最突出的两点是:
()和()(2分)
【答案】自信和大度、豁达。
【解析】
(1)从人物描写的五种方法(肖像、行动、
语言、心里、神态)入手。
(2)从侧面描写入手。
侧面描写,简单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
(3)从分析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入手。
有些作品除了中心人物之外,还有其他人物。
分析时我们既要抓住中心人物,又要分析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
(4)从典型事例入手。
典型事例往往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5)从作者的评价入手。
作者对人物的评价直接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二)健康“双刃剑”——抗生素
①抗生素主要是由细菌、霉菌或其他微生物产生的,具有杀菌或者抑菌活性的代谢产物。
其作用就是杀灭感染我们的微生物,目的是把病原体杀灭,控制疾病,以最终治疗疾病。
最早的抗生素--青霉素,是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在 1929年偶然发现的。
从那以后的半个多世纪中,人类陆续发现了近万种抗生素,为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②目前,社会各行各业均有抗生素滥用行为。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我国门诊感冒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约为75%、住院患者的使用率为80%,外科手术中使用率高达95%,远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
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或不恰当使用,导致病菌对抗生素敏感性发生了变化,致使经验性抗生素治疗难以奏效。
1961年,英国发现耐甲氧西林的超级金色葡萄球菌MRSA.1986年法国和英国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超级肠球菌VRE.2009年,印度出现了一种几乎可以对所有抗生素产生抗药性的NDM-1超级耐药肠杆菌……各种新型多重耐药菌,甚至超级细菌的出现,让细菌学家不得不接受一个可怕的现实:
细菌耐药的进化速度可能已经远远超过了新型抗生素的研发周期。
③细菌的耐药性又称抗药性,是指细菌对抗生素的耐受性。
根据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基因突变是完全随机的,自然界施与基因进化过程压力,从而改变该过程的前进方向,使得适应自然环境者得以存活和繁衍。
在漫长的进化中,基因每次随机突变的结果逐渐累积,最终使细菌的基因库中出现了各种耐药基因,这就是细菌的天然耐药。
天然耐药一般只针对一种或两种相似的抗生素,在细菌耐药性方面不占主要地位。
更值得人们关注的是获得性耐药:
指细菌在选择压力下,通过接合型质粒、转化、转导或基因重组的方式获得外来基因片段而产生的耐药性。
在这种情况下,细菌的耐药基因可以在不同菌株间转移,很容易形成多重耐药。
号称能抵抗大部分抗生素的超级细菌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进化而来的。
然而获得性耐药并不稳定,细菌也有可能因丢失耐药基因片段而失去耐药性。
④对于普通患者来说,清醒、理性地看待抗生素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关键。
抗生素不是灵丹妙药,并不是普通感冒或腹泻都需使用。
抗生素也不应被视为洪水猛兽,患者必须在医生和药师指导下使用。
凭经验自我用药、预防性用药、家庭常备抗生素等观念都是不值得提倡的。
15.选文介绍了抗生素是健康的“双刃剑”,请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抗生素的作用及由来→→细菌的耐药性(或抗药性)产生原因及分类→(4分)
【答案】滥用抗生素的现状(或社会各行各为均有滥用抗生素行为);合理使用抗生素
【解析】本题考查说明内容的梳理与概括能力。
根据题干中给出的内容找到对应段落,然后简洁概括段落内容即可。
文章第一段,介绍抗生素的作用及由来;第三段介绍的是细菌的耐药性产生原因及分类,所以根据第二段可概括出第一空的答案,即:
介绍现在社会滥用抗生素的现象。
最后第四段,指出我们应合理使用抗生素。
16.选文第②段画线句子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请举一例分析其作用。
(3分)
【答案】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示例一:
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科学准确地说明我国存在抗生素滥用行为。
示例二:
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各行各业均有抗生素滥用行为。
示例三:
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我国抗生素的使用情况与国际水平作比较,突出强调了我国抗生素的使用率高于国际水平。
【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判断与作用分析能力。
阅读句子,“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表明使用的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出门诊、住院、外科手术中都使用抗生素的例子,具体地说明了我国存在着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句子中又给出一系列的数据,是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来说明“各行各业均有抗生素滥用行为”;句子结尾处还将我国抗生素的使用率与国际水平进行比较,以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我国抗生素滥用情况严重,再次说明“各行各业均有抗生素滥用行为”。
选择其中一种说明方法分析其作用即可。
17.阅读选文,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细菌耐药的进化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新型抗生素的研发周期。
B.天然耐药一般只针对一种或两种抗生素,在细菌耐药性方面不占主要地位。
C.超级细菌也可以对抗所有抗生素从而产生永久抗药性。
D.我国滥用抗生素的情况非常普遍。
清醒理性地看待抗生素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关键。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本内容正误的判断能力。
A.有误,原文中表述的是“细菌耐药的进化速度可能已经远远超过了新型抗生素的研发周期”,选项将句中的“可能”删去,表述过于绝对;B.有误,原文中表述的是“天然耐药一般只针对一种或两种相似的抗生素”,选项表述删了“相似的”,意思发生变化;C.有误,原文表述的是“号称能抵抗大部分抗生素的超级细菌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进化而来的。
然而获得性耐药并不稳定,细菌也有可能因丢失耐药基因片段而失去耐药性”,可知选项表述错误。
18.如何理解抗生素是健康的“双刃剑”?
(2分)
【答案】合理使用抗生素可以把病原体杀灭,治疗疾病。
滥用抗生素使疾病对抗素敏感性发生变化,治疗难以奏效。
【解析】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能力。
所谓抗生素是健康的“双刃剑”,指的就是抗生素对人体健康既有好处又有伤害,找出文中对应的内容加以概括即可。
根据第一段的“其作用就是杀灭感染我们的微生物,目的是把病原体杀灭,控制疾病,以最终治疗疾病”,第二段中的“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或不恰当使用,导致病菌对抗生素敏感性发生了变化,致使经验性抗生素治疗难以奏效”可概括出答案。
(三)
肚中有了点食,他顾得看看自己了。
身上瘦了许多,那条破裤已经脏得不能再脏。
他懒得动,可是要马上恢复他的干净利落,他不肯就这么神头鬼脸地进城去。
不过,要干净利落就得花钱,剃剃头,换换衣服,买鞋袜,都要钱。
手中的三十五元钱应当一个不动,连一个不动还离买车的数儿很远呢!
19.文段选自《骆驼祥子》,作者,原名。
代表作有《》《》(任写两部)。
(4分)
【答案】老舍舒庆春四世同堂茶馆
【解析】考查名著的文学常识,在阅读时要识记好作者、作品及代表作等,不要写错别字。
20.请联系原著内容,简要说说祥子在前后性格有什么变化?
(2分)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变化?
(4分)
【答案】前:
老实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等;后:
麻木潦倒、好占便宜、自暴自弃等。
原因:
黑暗的旧社会对普通劳动者的摧残,造成人性的扭曲。
(三起三落)
【解析】考查人物的外号及性格,要求学生平时认真阅读小说内容,前后对比,学会分析人物性格用语恰当流利。
三、阅读下面文言诗文,回答问题(共24分)
(一)木兰诗(节选)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21.解释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4分)
(1)关山度若飞()
(2)朔气传金柝()
(3)愿驰千里足()(4)木兰不用尚书郎()
【答案】
(1)越过
(2)北方的寒气(3)希望(4)不为,不做
【解析】考查文言实词。
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22.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答案】
(1)不远万里奔赴战场作战,翻越重重山峰就像飞过去一样快。
(2)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
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23.选文画线部分简略地描写了战争过程,联系全诗,说说作者为什么略写战争。
(3分)
【答案】因为木兰诗着力刻画木兰这一人物形象,写木兰的深明大义、爱国爱家、不慕荣华、勇敢善战,而战争是与这样的中心关系不太大的,而且作者也通过略写表明自己向往和平,反对战争的态度。
【解析】考查记叙的详写和略写,与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内容都是略写。
(二)项籍弃书捐剑
项籍①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项梁怒之②。
籍曰:
“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③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后刘、项相争,刘邦智取项籍以力斗然终为刘所败乃智穷也。
【注释】①项籍:
项羽,名籍,字羽。
②项梁:
项羽的叔父。
怒之:
意动用法,以之为怒(对他很生气)。
③略:
大概。
2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2分)
(1)学书不成,去()
(2)剑,一人敌()
【答案】
(1)离开;放弃
(2)抵挡
【解析】考查文言实词。
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25.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
(3分)
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答案】学习文化知识没学成,放弃;学剑,又没学成。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
26.项羽年少时不肯学书学剑,而后终为刘邦所败,这个故事给人的教训是什么?
(3分)
【答案】学习一定要持之以恒,坚持到底。
【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
(三)九日送别
(唐)王之涣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注释】蓟(jì)庭:
地名。
27.请简要分析“今日暂同芳菊酒”中的“暂”字的妙处。
(3分)
【答案】一个“暂”字,把作者和朋友分别的依依不舍,转念又觉即使悲切也无济于事,还不如今天忘却离别的忧伤,高高兴兴、开怀同饮菊花美酒这样复杂的情感活灵活现的展现出来了。
【解析】本题考查炼字的能力。
解答时从关键词语的词性、色彩、修辞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
要结合诗句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分析。
“暂”字是暂且之意,这里的意思是“暂且和朋友一起同饮芬芳的菊香之酒”,结合下句“明朝应作断蓬飞”写出的明日的依依惜别,可见是表现了诗人暂且忘掉离别的忧伤,尽享欢聚的美好的复杂心理。
28.从全诗看,末句写“断蓬”有什么用意?
(2分)
【答案】“断蓬”,就是飞蓬,时值深秋,蓬草枯黄断根,遇风飞旋。
作者用“断蓬”暗喻:
明日一别,就像那飞蓬一样,不知道何时才能够再见。
表现出诗人对和朋友此时的相遇十分的珍惜,对即将的离别万分的悲伤。
【解析】“断蓬”是飞蓬之意,深秋,蓬草枯黄断根,遇风飞旋。
这里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漂泊在外的游子比作飞蓬,表现了和友人的依依不舍,对离别的悲伤。
四、作文(共60分)
29.题目:
的故事
要求:
①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透露考生个人身份的信息;④书写工整,卷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