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式教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经济大危机教案07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438637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09.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表格式教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经济大危机教案07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表格式教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经济大危机教案07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表格式教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经济大危机教案07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表格式教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经济大危机教案07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表格式教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经济大危机教案07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表格式教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经济大危机教案071.docx

《表格式教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经济大危机教案07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表格式教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经济大危机教案071.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表格式教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经济大危机教案071.docx

表格式教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经济大危机教案071

第4课经济大危机

课题

第4课经济大危机

课型

新课

授课时间

11月

教案号

16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历史,包括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相对稳定,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影响,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等史实。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究“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对《国家工业复兴法》的讨论、分析,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资本主义的发展、矛盾、危机以及自我调节和改良等历程有较辩证和全面的认识。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

教学重点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教学难点

经济危机中涉及到经济学方面的一些知识,概念性较强,初中学生难以理解;《国家工业复兴法》中的一些内容,对学生而言,全面地、辩证地分析和评价有一定难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

多媒体

预设教学方法

学案导学,合作探究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预设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堂生成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拓展提升:

 

练习巩固

温故知新

引导学生回忆以前所学知识并提出问题:

 

一、“繁荣”及其崩溃讲述

1、1924~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繁荣”

 

2.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崩溃

经济危机的爆发

 

 经济危机的特点

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

 

 

 经济危机的原因

 

 经济危机的影响

 

 二、“罗斯福新政”

实施“新政”的目的

 

主要措施

中心措施:

家对工业的调整,

 

 

产生的效果

 

1、

我们从罗斯福和罗斯福新政中得到了怎样的历史启迪?

2

罗斯福新政与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3、

 通过列表比较罗斯福、华盛顿和林肯三位总统的图片以及他们各自的事迹和对美国历史的影响。

 人物图片

人物名字

华盛顿

林肯

罗斯福

相关事件

美国独立战争

美国南北战争

罗斯福新政

历史影响

1、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

2.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的革命。

内战废除了黑奴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新政取得了显著效果。

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发展

;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加强。

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2012·淄博]阅读下列德国与美国失业率变化图,你认为造成两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高失业率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大危机

B.希特勒上台

C.罗斯福新政D.二战爆发

[2012·潜江、仙桃、天门、江汉油田]下表中的数据主要反映了当时经济危机中的哪一特点

1929—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工业情况表

工厂倒闭

工业生产下降

失业人数

13万家

70﹪

1700万

A.持续时间比较长B.破坏性特别大C.波及范围特别广D.对工业影响最大

[2012·汕头]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说:

“罗斯福总统推行的‘新政’不仅给美国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更给美国人民带来了共同的价值观。

”下列有关罗斯福新政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使美国逐步摆脱了经济危机②消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③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④使联邦政府的权利得到加强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 ②③④ 

[2012·扬州]罗斯福新政的“新”是指

A.加强政府对工业的控制B.加强政府对农业的扶持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加强政府对就业的指导

[2012·泰州]1932年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面对“大萧条”现状,他坚定地认为,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

、坚持不懈的试验。

罗斯福的“大胆试验”是

A.建立计划经济体制B.实施“新政”干预经济C.实行法西斯专政D.发动战争转嫁危机

[2012·滨州]1932年春,美国面临经济危机时,美国总统胡佛曾对一名歌手说:

“如果你能唱出一支使人们忘记经济萧条的歌,我便送你一枚勋章。

"最终使美国摆脱经济危机的措施是

A.移民海外、开发西部B.实行“新政”、干预经济C.专制统治、蓄谋战争D.发动战争、转嫁危机

[2012·呼和浩特]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措施是:

让农民缩减大量耕地,宰杀大批牲畜,由政府付款补贴。

这种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维持农产品的价格水平B.制止农业生产的盲目竞争

C.扩大资本主义再生产D.吸纳就业政善人民生活

[2012·江苏宿迁]“新政”时期,罗斯福总统多次发表“炉边谈话”,其话题可能是

A.欧洲对美国的威胁B.主张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C.《国家产业复兴法》D.古巴导弹危机

[2012·广东]罗斯福针对当时的实际,实施了一系列克服经济危机的措施,史称“罗斯福新政”。

下面有关新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B.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和发展

C.经济得以恢复,人民生活得到改善D.根除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

[2012·齐齐哈尔]美国《政治周报》评论现任总统奥巴马所提出的经济计划堪称“罗斯福新政”当代版。

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A.调整农业政策B.国家对工业的调整C.大力兴建公共工程D.整顿银行

[2012·白银]在世界近现代史上,维护了现有制度、促进了经济恢复、为本国和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借鉴的历史事件是

A.法国大革命和“雾月政变”B.“光荣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

C.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D.十月革命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012·绍兴]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他辉煌的功绩包括

①制定宪法,确定了美国的共和政体②革新技术

,发明了实际可使用的发电机③推行新政.使美国逐渐走出经济危机的阴影④领导美国.使它成为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力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2·雅安]罗斯福说: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

为了永

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陷,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这表明

A.罗斯福新政改变了资本主义制度B.罗斯福新政能彻底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内部调整D.罗斯福新政解决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2012·河南]右图足为保证《国家工业复兴祛》的实施,美国政府实行“蓝鹰行动”的标志。

它体现了美国政府

A.加强对经济实行干预B.实行全面的计划经济C.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D.做反法西斯战争的准备

[2012·达州]罗斯福新政早已经成

为政府干预经济的典范。

新政的措施中是如何对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的?

A.缩减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的价格

B.将大量的农产品远销海外

C.抽调大量农村精壮劳动力进城务工D.鼓励商人大量囤积粮食

[2012·

四川自贡]某历史兴趣小组为制作有关“罗斯福新政”的网页,选取了以下几则材料,并写出了相应的标题。

其中不可选取的是

A.华尔街股市崩溃——“大萧条”“大恐怖”B.“胡佛小屋”——“饥饿总统”

C.“产业复兴法”——最主要的反危机措施D.固定的粮食税——“以工代赈”的典范

[2012·佛山]罗斯福“新政”的成功,为困境中的自由经济打开了通道。

对经济生活不能袖手旁观,成为以后美国历届政府的基本信条。

此“基本信条”是

A.采取自由主义经济政策B.政府要干预经济C.推行市场经济D.禁止政府直接投资

 

了解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相对稳定,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历史,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影响,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等史实。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究“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给学生以直观印象,丰富教学内容。

 

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了解

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等史实。

增进学生对罗斯福的感性认识,加深印象,培养表达能力,使学生理解为什么民众支持罗斯福实施新政

通过学习罗斯福身残志坚、不屈不挠的精神,对学生进行情感、道德、价值观的教育。

引导学生通过对《国家工业复兴法》的讨论、分析,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

 

鼓励学生进行多角度思考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资本主义的发展、矛盾、危机以及自我调节和改良等历程有较辩证和全面的认识。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

教师提问

提问:

“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召开了哪些会议?

有何影响?

教师归纳总结“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使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

期。

 

由此导入新课。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指导学生阅读第20页小字部分,教师提出问题,利用幻灯片打出投影:

 问题一:

“这一时期经济增长快的表现是什么?

 问题二:

“这种状态会导致什么结果?

教师总结:

这种经济繁荣是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下的产物。

解释“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含义,总结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盲目扩大生产,造成生产过剩,预示着经济危机的到来。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第21页小字部分及插图。

提出问题:

“你们对股票有哪些了解?

”提示,教师指出:

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都是私有的,采用股份制经营,总结出股票在资本主义国家是经济的晴雨表。

(幻灯片)补充股票的简单知识

1929年10月19,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出现股票抛售狂潮,使经济跌入低谷,经济危机爆发,它影响了金融、农、工、商业等各个部门,并很快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

幻灯显示:

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情况表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世界

外贸缩减

46.2%

40.6%

28.4%

16.5%

8.4%

1/3

工业下降

70

%

69.1%

50%

48%

50%

2/3

失业人数

1700万

476万

近300万

85万

300万

近3000万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注意引导学生从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等方面进行分析,并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这次危机的特点。

“动脑筋”

教师进行适当点拨

教师多媒体演示危机时的情景

教师提出问题:

 问题一“这些画面说明了什么?

 问题二“资本家为什么要销毁商品,而不去救济贫民?

”(或问“你若是资本家,你该怎样做?

”)

 

问题三“暴露了资本家什么本性?

总结:

济危机的影响有二:

一是工人失业,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劳动人民生活恶化,社会矛盾加深。

二是资本家销毁商品,生产受到破坏。

反映了资本家的残忍、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假如你此时失业了,你有何想法?

教师对学生的看法应给予适当评价

 

教师利用多媒体介绍有关罗斯福的事迹材料

结合教材第22页图和22页、23页小字内容,介绍罗斯福,

结合第23页罗斯福的就职演说词

教师总结“新政”的目的是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国家指导和干预的手段,对工农业、商业进行调整,以消除经济危机。

教师适当讲解《国家工业复兴法》的内容,并提出问题“政府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起到了什么作用?

”,组织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其目的是“以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中心”,“制订各工业企业经营规范,以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加强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教师:

除此之外,国家还在哪些方面进行改革?

的是什么?

指导学生阅读第23页小字部分,

 

组织学生根据内容讨论

教师总结“新政”的效果:

美国的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

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作用是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成为今天许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制定政策法规的依据,说明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和改良的功能。

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为后来美国参加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奠定了政治和经济基础,但它不可能根除资本主义社会爆发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痼疾。

这部分通过幻灯片的方式进行讲解

 

幻灯片显示练习题

 

学生回答

 

学生读导读提纲

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学生回答

 

学生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学生结合我国的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等学生身边的耳熟能详的事例让学生谈自己的认识

 

生读图识图

 

学生读书做标识

 

学生阅读教材归纳概括。

学生自主学习,进行小组讨论、班级交流,总结出经济危机的原因

 

学生口头总结

 

思考

 

学生讨论

 

学生了解罗斯福及其实施新政的背景

 

学生思考问题并小

组讨论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读小字部分

学生总结农业、金融、公共工程等方面进行了改革,目的在于解决失业救济问题,缓和劳资关系和社会矛盾,从而消除危机。

 

学生根据新政的内容进行讨论自由发言

 

师生共同探究

 

学生做练习

了解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等史实。

增进学生对罗斯福的感性认识,加深印象,培养表达能力,使学生理解为什么民众支持罗斯福实施新政

通过学习罗斯福身残志坚、不屈不挠的精神,对学生进行情感、道德、价值观的教育。

引导学生通过对《国家工业复兴法》的讨论、分析,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

 

鼓励学生进行多角度思考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资本主义的发展、矛盾、危机以及自我调节和改良等历程有较辩证和全面的认识。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

 

通过列表比较罗斯福、华盛顿和林肯三位总统的图片认识到他们各自的事迹和对美国历史的影响。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4课经济大危机

一、繁荣与崩溃

二、罗斯福新政

学生对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作用的理解和运用上掌握较好,希望能够从材料的分析和理解上对此部分内容进行更加全面的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