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工程概论52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423341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4.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油工程概论52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石油工程概论52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石油工程概论52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石油工程概论52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石油工程概论52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石油工程概论521.docx

《石油工程概论52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油工程概论521.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石油工程概论521.docx

石油工程概论521

第1题 名词解释:

构造油气藏 本题6分 

由于构造运动所产生的油气藏,分为背斜构造油气藏和断层油气藏两大类。

  

第2题 名词解释:

EOR 本题6分 

EOR指强化采油技术,它包括采收率超过一次采油的二次采油和三次采油,分为水驱、化学驱、气驱和热力采油等。

  

第3题 名词解释:

原油稳定 本题6分 

原油是烃类混合物,其中低碳烃C -C 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

这些轻烃从原油中挥发出来时会带走戊烷、己烷等组分,造成原油在储运过程中损失,并污染环境、将原油中的轻组分脱出,降低其蒸气压,减少蒸发损耗,称为原油稳定。

  

第4题 名词解释:

93号汽油 本题6分 

目前市场上汽油有90、93、95、97等标号,这些数字代表汽油的辛烷值,也就是代表汽油的抗爆性,93号汽油就是辛烷值为93的汽油.  

第5题 简答题:

简述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

 本题7分 

地下岩层一般是成层分布的,尤其是沉积岩,在沉积过程中往往形成层状结构,上下不同岩层,由于沉积时代不同,岩石的密度不同,以及岩石孔隙内含有的流体(油、气、水)不同等等,使岩层与岩层之间就有着不同性质的界面存在。

地震波在地下传播过程中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由于岩层性质不同,传播的速度不同;二是遇到不同岩层的界面,即会产生反射波或折射波,返回地面。

人们利用地震波的这两个基本特征加以研究和判别,就可以了解地质构造,这就是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

  

第7题 简答题:

油气集输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本题7分 

油气集输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油气计量、集油集气、油气水分离、原油脱水、原油稳定、原油储存、天然气脱水、天然气轻烃回收、液烃储存、输油输气等  

第8题 简答题:

油气藏的自然能量有哪些?

 本题7分 油气藏是指油气在单一圈闭中聚集。

一个油气藏内的流体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和同一油水界面。

若圈闭中只有油聚集,则称为油藏;只有气聚集,则称为气藏;若同时聚集了油和气,则称油气藏。

油气藏的自然能量包括:

(1)充足的油气来源:

它是形成储量丰富的油气田的重要前提。

(2)良好的生储盖组合:

它是形成丰富的油气聚集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意指生油层中生成的丰富的油气能及时运移到良好的储集层中,同时盖层的质量和厚度又能保证运移至储集层中的油气不逸散。

(3)有效的圈闭:

在油气运移前形成,并处在油气运移通道上的圈闭,才是聚集油气的有效圈闭。

(4)良好的保存条件:

油气藏形成之后,如果没有经历过强烈的地壳运动、岩浆运动、水动力强烈冲刷作用破坏油气藏的话,则它可以保存至今。

  

第10题 简答题:

为什么要进行油品的精制与调和?

 本题7分 

石油经过一次加工和二次加工所得到的油品还不能完全符合市场上的使用要求,因为在油品中还含有各种杂质,如含有硫、氮、氧等化合物,胶质以及某些影响使用不饱和烃的和芳烃。

因此,对油品中含有影响其使用的杂质必须加以处理,使油品完全符合质量标准,这就是油品的精制。

另外,每种油品有不同的质量档次与牌号,价格高低不同,这就是需要发挥每种油品在某种性能上的优势,相互调和匹配使之既能达到质量标准,又能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油品调和也是炼厂生产经营上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措施。

  

第11题 简答题:

石油化工包括哪三大生产过程?

 本题7分 

石油化工包括以下三大生产过程:

基本有机化工生产过程,有机化工生产过程,搞分子化工生产过程。

基本有机化工生产过程是以石油和天然气为起始原料,经过炼制加工制得三烯(乙烯、丙烯、丁烯)、三苯(苯、甲苯、二甲苯)、乙炔和萘等基本有机原料。

有机化工生产过程是在“三烯、三苯、乙炔、萘”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合成步骤制得醇、醛、酮、酸、醚、腈类等有机原料。

高分子化工生产过程是在有机原料的基础上,经过各种聚合、缩合步骤制得合成纤维、合成塑料、合成橡胶等最终产品。

  

第12题 简答题:

美国何以成为现代石油工业的诞生地?

 本题7分 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一流的人才是石油工业赖以发展的三大要素。

只有两百多年历史的美国由于具有优越的地理条件、较高的工业化程度以及拥有大量游资等,为石油工业的首先兴起准备了“良田沃土”

一、名词解释(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地层压力:

是指岩石孔隙中的流体所具有的压力,也称为地层孔隙压力。

 2. 岩石各向异性:

岩石性质随方向的不同而不同。

 

3. 机械钻速:

单位纯钻时间内的钻头进尺数,以米/小时表示。

 

4. 井斜方位角:

井眼轴线上某点切线的水平投影与正北方向的夹角,以正北方向为始边。

 

5. 过平衡压力钻井:

是指井内有效压力大于地层压力时的钻井方式。

 

6.地层油体积系数:

又称原油地下体积系数,是指原油在地下体积与其在地面脱气后的体积之比。

 

7.蒸汽吞吐:

在本井完成注蒸汽、焖井、开井生产三个连续过程,从注蒸汽开始到油井不能生产为止,即完成一个过程称为一个周期。

 

8.岩石有效渗透率:

当岩石中有两种以上流体共存时,岩石对某一相流体的通过能力,又称相渗透率。

有效渗透率不仅与岩石本身性质有关,而且与流体性质及其数量比例有关。

 9.采油指数:

单位生产压差下的油井日采油量。

 

10.压裂酸化:

在高于岩石破裂压力下将酸注入地层,在地层内形成裂缝,通过酸液对裂缝壁面物质的不均匀溶蚀形成高导流能力的裂缝。

 

一、名词解释 

1.深井、超深井;  深井,是指完钻井深为4500~6000米的井;超深井是指完钻井深为6000米以上的井。

深井、超深井技术,是勘探和开发深部油气等资源的必不可少的关键技术。

 2.地层孔隙压力;地层孔隙压力:

指岩石孔隙中的流体所具有的压力,也称地层压力。

 

3.地层破裂压力  地层破裂压力:

地层承受压力的能力是有限的,使地层产生破裂的液体压力,称为地层破裂压力。

 

4.井斜角;井斜角:

井眼轴线的切线与铅垂线之间的夹角。

 

5.井斜方位角;井斜方位角:

井眼轴线上某点切线的水平投影与正北方向的夹角,以正北方向为始边。

 

6. 岩石可钻性  岩石可钻性:

岩石破碎的难易程度,可以理解为在一定的钻头规格、类型及钻井工艺条件下岩石抵抗钻头破碎的能力。

 

7.岩石各向异性;岩石性质随方向的不同而不同。

 8.机械钻速;单位纯钻时间内的钻头进尺数,以米/小时表示。

 

9.欠平衡钻井;指钻井液柱压力小于地层孔隙压力的钻井,即pb < pp。

 

10.地层油等温压缩系数:

温度一定,单位体积地层油随着压力的变化的体积变化率。

 

11.地层油溶解气油比:

在油藏温度和压力下地层油中溶解的气量,m3/m3。

 12.地层油体积系数;又称原油地下体积系数,是指原油在地下体积与其在地面脱气后的体积之比。

 

13.岩石孔隙度;岩石孔隙体积与岩石外表体积之比。

 

14.岩石有效渗透率  :

当岩石中有两种以上流体共存时,岩石对某一相流体的通过能力,又称相渗透率。

有效渗透率不仅与岩石本身性质有关,而且与流体性质及其数量比例有关。

 

15.蒸汽吞吐;:

在本井完成注蒸汽、焖井、开井生产三个连续过程,从注蒸汽开始到油井不能生产为止,即完成一个过程称为一个周期。

 

16.蒸汽驱:

按一定井网,在注汽井连续注汽,周围油井以一定产量生产。

 17.采油指数;单位生产压差下的油井日采油量。

  

18.油井流入动态曲线  :

表示产量与井底流压关系的曲线,简称IPR曲线。

 

19.气举启动压力  :

气举过程中当环形空间的液面达到管鞋时,压风机所具有的最大压力。

 

20.基质酸化;:

在低于岩石破裂压力下将酸注入地层,依靠酸液的溶蚀作用恢复或提高井筒 

21.压裂酸化:

在高于岩石破裂压力下将酸注入地层,在地层内形成裂缝,通过酸液对裂缝壁面物质的不均匀溶蚀形成高导流能力的裂缝。

 

22.体积波及系数. :

与驱替剂接触的部分油藏体积与整个油藏含油体积之比。

  

二、填空题(共40个空,每空0.5分,共20分) 

1. 根据岩石的成因,可分为三大类:

 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  。

其中,   沉积岩    是钻井中常遇到的岩石。

 

2. 定向井井身剖面的四个基本段为:

. 垂直段、增斜段、稳斜段、降斜段 。

 3. 井眼轨迹的基本要素为:

井深、井斜角和方位角    。

 

4. 钻具连接必须满足的三个基本条件是尺寸相等、扣型相同、公母相配 。

 

5. 旋转钻井钻机的六大系统包括 :

 起升系统、循环系统、旋转系统、驱动与传动系统、气控系统、井控系统。

7. 钻井八大件包括:

  天车  、  游车  、 大钩  、 水龙头  、 转盘 、 绞车 、  泥浆泵  、  井架    。

 

 6. 自喷油井生产中,流体由地层流至地面分离器一般经过   地层渗流、多相垂直或倾斜管流、嘴流、近似水平管流  四个基本流动过程。

 

7. 目前国内外油田所采用的注水方式主要分为 :

边缘注水、切割注水、面积注水、点状注水  四种。

 8. 提高油藏采收率的方法主要有  . 化学驱油法、混相驱油法、热力采油法、微生物采油法 。

 9. 地质储量按控制程度及精确性由低到高分为:

. 预测储量、控制储量、探明储量。

 

10. 油藏驱油的天然能量主要包括. 边底水的压能、液体和岩石的弹性膨胀能、气顶气的弹性膨胀能、溶解气的弹性膨胀能、原油本身的位能  五种。

 

 11. 牙轮钻头的牙齿分为  铣齿 、镶齿     两大类。

 

12. 目前石油钻井中常用的钻头分为   刮刀 、 牙轮 及  金刚石    钻头三大类。

其中  牙轮    钻头使用最多。

 

13. 钻柱包括    方钻杆  、 钻杆 、 钻铤     以及各种   接头      。

 

14. 常用的气体钻井方式包括  干气体      、  雾化      、  泡沫      以及充气钻井等。

 

15. 钻井过程中常见的复杂情况有  井喷     、  井漏     、  卡钻     、钻具事故等。

 16. 油气藏形成的必要条件有:

  生油层      、   储油层     、  盖层     、    保护层      。

 

17. 地质储量按控制程度及精确性由低到高分为:

 预测储量 、 控制储量 、 探明储量     。

 

18. 油藏流体在井筒垂直管中流动可能存在的流型有   纯液流、泡流  、  段塞流    、环流 和雾流五种。

 

19. 自喷油井生产中,流体由地层流至地面分离器一般经过 地层渗流、多相垂直或倾斜管流、 嘴流和近似水平管流四个基本流动过程。

 

21. 油藏驱油的天然能量主要包括  边底水的压能、液体和岩石的弹性膨胀能、气顶气的弹性膨胀能、   溶解气的弹性膨胀能 、原油本身的位能五种。

 

22. 根据压裂液在不同施工阶段的任务,可分为前置液 、携砂液 和顶替液 。

 

23. 按照酸化工艺不同,可分为  酸洗、基质酸化 和压裂酸化。

 

四、简述题(共8小题, 每小题5分, 共40分)

1.简述钻井液的功用。

 

答案:

(1)携带和悬浮岩屑;(1分)

(2)稳定井壁,防止井壁坍塌;(1分)(3)平衡地层压力,阻止地层流体进入井内;(1分)(4)冷却和润滑钻头﹑钻具;(1分)(5)传递水功率;(0.5分)(6)泥浆录井,获得地层和油气资料。

(0.5分)

 2.简述一口井的基本钻井工艺过程。

 

答案:

三个阶段:

即钻前淮备、钻进以及固井与完井。

 

(1)钻前准备:

修公路、平井场及打水泥基础、钻井设备的搬运和安排、井口准备(打导管和钻鼠洞)、备足钻井所需要的各种工具、器材等。

(1分) 

(2)钻进:

是进行钻井生产取得进尺的唯一过程。

一开:

从地面钻出一个大井眼,然后下表层套管;二开:

用较小一些的钻头继续钻进,若遇到复杂地层,用钻井液难以控制时,便要下技术套管(中间套管)。

三开:

再用小一些的钻头往下钻进,直到设计井深,下油层套管,进行固井、完井作业。

(3分) 

(3)固井与完井:

固井包括下套管和注水泥;完井包括用特定的方法连通油、气层和井筒,替喷或抽汲等方法诱导油、气流进入井筒,然后进行油气生产。

(1分)

 3.简述井斜的原因。

 

答案:

(1)地质因素:

地层倾斜和地层可钻性不均匀两个方面(2分);

(2)钻具因素:

主要原因是钻具的倾斜和弯曲(2分);(3)井眼扩大:

钻头在井眼内左右移动,靠向一侧,钻头轴线与井眼轴线不重合,导致井斜(1分)。

 4.简述钻柱的组成和功能。

 

答案:

(1)钻柱的组成:

方钻杆、钻杆、钻铤、各种接头。

(2分) 

(2)功能:

传递扭矩;施加钻压;输送洗井液;延伸井眼;起下钻头;特殊作业。

(3分)

5.简述牙轮钻头的破岩作用。

 

答:

①冲击压碎作用:

纵向振动产生的冲击力和静压力(钻压)一起使牙齿对地层产生冲击、压碎作用,形成体积破碎坑。

②滑动剪切作用:

牙轮牙齿的径向滑动和切向滑动对井底地层产生剪切作用,破碎齿间岩石。

③射流的冲蚀作用:

由喷嘴喷出的高速射流对井底岩石产生冲蚀作用,辅助破碎岩石。

 

6.简述有杆抽油泵在上冲程的工作原理。

 

答案:

有杆抽油泵在上冲程的工作原理:

(1)抽油杆柱带着柱塞向上运动,柱塞上的游动阀受管内液柱压力而关闭。

(2)泵内压力降低,固定阀在环形空间液柱压力(沉没压力)与泵内压力之差的作用下被打开。

(3)泵内吸入液体、井口排出液体。

 

 5.简述有杆抽油泵在下冲程的工作原理。

 

答案:

有杆抽油泵在下冲程的工作原理:

(1)柱塞下行,固定阀在重力作用下关闭。

(1分)

(2)泵内压力增加,当泵内压力大于柱塞以上液柱压力时,游动阀被顶开。

(2分)(3)柱塞下部的液体通过游动阀进入柱塞上部,使泵排出液体。

(2分) 

7.简述影响有杆抽油泵泵效的因素。

 

答案:

影响有杆抽油泵泵效的因素:

(1)抽油杆柱和油管柱的弹性伸缩;(1分)

(2)气体和充不满的影响;(2分)(3)漏失影响;(1分)(4)体积系数的影响。

(1分) 

8.简述水力压裂的工艺过程。

 

答案:

水力压裂的工艺过程:

(1)利用地面高压泵组,将高粘液体以大大超过地层吸收能力的排量注入井中,在井底憋起高压;(2分)

(2)当此压力大于井壁附近的地应力和地层岩石抗张强度时,在井底附近地层产生裂缝;(1分)(3)继续注入带有支撑剂的携砂液,裂缝向前延伸并填以支撑剂,关井后裂缝闭合在支撑剂上,从而在井底附近地层内形成具有一定几何尺寸和导流能力的填砂裂缝。

(2分) 

9.简述水力压裂增产增注的机理。

 

答案:

水力压裂增产增注的机理:

(1)改变流体的渗流状态:

使原来径向流动改变为油层与裂缝近似的单向流动和裂缝与井筒间的单向流动,消除了径向节流损失,降低了能量消耗;

(2)降低了井底附近地层中流体的渗流阻力:

裂缝内流体流动阻力小。

 

10.简述提高碳酸盐岩酸化效果的措施。

 

答案:

提高酸化效果的措施主要包括:

(1)降低面容比;(1分) 

(2)提高酸液流速;(1分) (3)使用稠化盐酸、高浓度盐酸和多组分酸;(2分) (4)降低井底温度等。

(1分)

11.简述影响酸化时酸岩复相反应速度的因素。

 

答案:

(1)面容比:

面容比越大,反应速度也越快(1分)

(2)酸液的流速:

酸液流速增加,反应速度加快;(3)酸液的类型:

强酸反应速度快,弱酸反应速度慢;(4)盐酸的质量分数:

浓酸的反应时间长,有效作用范围越大;(5)温度:

温度升高酸岩反应速度加快。

 

12.钻井液的功用有哪些?

 

答:

携带和悬浮岩屑;冷却和润滑钻头及钻柱;造壁性能;控制地层压力;从所钻地层获得资料;传递水力功率等。

 

13.说明井身结构主要内容并予以图示。

 

答:

套管的层次,各层套管下入深度,相应的钻头直径,套管外水泥返高等。

(图略) 

14.对比分析常用的两种完井方式的优缺点。

 

答案:

常用的两种完井方法分别是射孔完井和裸眼完井。

 射孔完井的优点:

适用范围广,有利于分层开采,避免层间干扰等 射孔完井的缺点:

出油面积小,完善程度差,注水泥及射孔可能污染地层等 

裸眼完井的优点:

出油面积大,完善程度高,完井费用低等 

裸眼完井的缺点:

适用范围小,无法分层开采, 无法进行酸化压裂等。

15简述碎屑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被风化的岩石颗粒经过搬运、沉积,历经胶结作用、压固作用、重结晶作用和交代作用而形成碎屑沉积岩。

  

五、论述题

钻井液的作用有哪些?

 本题7分 

(1) 清洁井底,携带岩屑。

保持井底清洁,避免钻头重复切削,减少磨损, 提高效率。

    

(2) 冷却和润滑钻头及钻柱。

降低钻头温度,减少钻具磨损,提高钻具的使用寿命。

    

(3) 平衡井壁岩石侧压力,在井壁形成滤饼,封闭和稳定井壁。

防止对油 气层的污染和井壁坍塌。

 

(4) 平衡(控制)地层压力。

防止井喷,井漏,防止地层流体对钻井液的 污染。

    

(5) 悬浮岩屑和加重剂。

降低岩屑沉降速度,避免沉沙卡钻。

    (6) 在地面能沉除砂子和岩屑。

    

(7) 有效传递水力功率。

传递井下动力钻具所需动力和钻头水力功率。

    

(8) 承受钻杆和套管的部分重力。

钻井液对钻具和套管的浮力,可减小起 下钻时起升系统的载荷。

    

(9) 提供所钻地层的大量资料。

利用钻井液可进行电法测井,岩屑录井等 获取井下资料。

    

(10)水力破碎岩石。

钻井液通过喷嘴所形成的高速射流能够直接破碎或辅 助破碎岩石。

  

 

第二章 油藏流体的物理性质 

1.石油的成分:

烷烃( C5~C16 )、环烷烃、芳香烃组成 

2.天然气的分类:

矿藏(气藏气,油藏气,凝析气)or汽油蒸汽含量(富气,干气)or硫含量(酸气,净气) 

3.饱和蒸气压:

在一定温度下,气液两相共存的压力。

 

4.泡点压力:

在一定温度下,开始从液相中分离出第一批气泡时的压力。

 5.露点压力:

在一定温度下,开始从气相中凝结出第一批液滴时的压力。

 

6.溶解油气比:

用接触脱气法得到的地层原油溶解气量的标准体积与地面脱气原油的体积之比。

 

7.地层原油体积系数:

原油在地下的体积Vf与其在地面脱气后的体积Vs之比,又称原油地下体积系数。

 

8.地层原油两相体积系数:

当油藏压力低于泡点压力时,在给定压力下地层油和其释放出的气体的总体积与地面脱气原油体积之比。

 

9.地层原油压缩系数:

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单位体积地层油随压力变化的体积变化率。

也可以理解为:

压力每降低1MPa,1m3地层原油体积的膨胀值。

 

10.影响溶解油气比(油气性质:

油气密度差异越小,溶解汽油比越大;压力:

(图);温度:

T升高,Rs降低)、地层原油体积系数(组成:

轻倾组分所占比例增大,Bo增大;溶解汽油比:

Rs增大,Bo增大;油藏温度:

T增大,Bo增大;油藏压力:

当PPb,P增大,Bo减小,当P=Pb,Bo=Bomax)、地层原油压缩系数(组成:

轻倾组分所占比例增大,Co增大;Rs:

Rs增大,Co增大;温度:

T增大,Co增大;压力:

P增大,Co减小)、地层原油两相体积系数()、原油粘度等的因素(组成:

;Rs:

Rs增大,粘度下降;温度:

T升高,粘度下降;压力:

图)。

 

第3章 油藏岩石的物理性质 

1.孔隙度:

指岩石孔隙体积Vp与岩石外形体积Vr之比。

孔隙度用Φ表示 2.绝对孔隙度Φa和有效孔隙度Φe 

3.流体饱和度:

单位岩石孔隙体积中某种流体所占的比例。

4.采收率 

5.岩石的压缩系数:

油藏压力每降低1MPa,单位体积油藏岩石内孔隙体积的变化量。

 6.岩石的渗透性:

在一定的压差作用下,储层岩石让流体在其中通过的性质。

其大小只取决于岩石本身,而与实验流体、压差等无关。

 

7.有效渗透率:

多相流体共存时,岩石允许每一相流体通过的能力。

  

8.相对渗透率:

多相流体共存时,每一相的有效渗透率与岩石绝对渗透率的比值。

  9.典型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

相对渗透率与流体饱和度关系曲线(图:

) 

(各分区的意义、束缚水饱和度大小、残余油饱和度的大小)A区:

Sw<=Swi;B区:

Swi

Sw.>=1-Sor;Kro+Krw<1。

 

10.润湿性:

当存在两种非混相流体时,其中某一相流体沿固体表面沿展或附着的倾向性。

 11.接触角(润湿角):

过气液固或液液固三相交点对两非混相流体界面所作的切线和密度较大的流体与固体表面所夹的角。

图:

 

第四章 油田开发设计基础 

1.油藏驱动方式的类型、能量、条件及各自的开采特征 

油藏驱油能量:

①边水压头所具有的驱油能量②原油中的溶解气析出并发生膨胀所产生的驱油能量③气顶中压缩气体膨胀所产生的驱油能量④油层中的流体和岩石发生膨胀而产生的驱油能量⑤原油在油层内由于位差而具有的重力驱油能量;人工能量:

 人工向油层注水、注气来增加油层驱油能量 

1、弹性驱动:

依靠油藏流体和岩石的弹性能量为主要驱油能量的驱动方式。

 图:

 

油藏投入开发,油层压力开始下降,液体、岩石体积发生膨胀,储油层的孔隙体积缩小,原油被排挤到生产井中 

2、溶解气驱动:

主要依靠原油中分离出天然气的弹性膨胀能量驱油的驱动方式。

 

油层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溶解在原油中的天然气将从原油中分离出来,天然气体积发生膨胀,原油被排挤流入井 

3、水压驱动:

依靠边底水和(或)注入水为主要驱油动力的驱动方式。

 地层压力高于饱和压力,边底水和(或)注入水,将原油驱入油井 

(1)刚性水压驱动:

能量供给充分,水侵量完全补偿采出量。

 

(2)弹性水压驱动:

能量供给不充分,水侵量不能补偿采出量。

 4、气压驱动:

主要靠气顶气的膨胀能或注入气驱油的驱动方式。

 

(1)刚性气驱:

注入气量足以保持油藏压力稳定,或气顶体积比含油区体积大得多能够保持油藏压力基本保持不变。

(2)弹性气压驱动:

气顶体积体积小,不能够保持油藏压力基本保持不变。

 

5、重力驱动:

依靠原油在油层内存在位差而具有的重力驱油能量驱油的方式。

 当一个油藏的油层倾角比较大或油层厚度大时,重力驱动才能发挥作用。

 

各种驱动方式的驱油能量来源不同,最终采收率也不同,一般情况下,水压驱动方式的驱油效率最高,采收率最大,溶解气驱采收率最低,油藏的驱动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2.注水方式:

注水井在油藏所处的部位和注水井与生产井之间的排列关系。

 

3.边缘注水:

将注水井布在含水区内或油水过渡带上,以及含油边界以内不远处进行注水开发。

 

4.切割注水:

利用注水井排将油藏切割成若干个区(或块),每个切割区作为一个独立的开发单元进行注水开发 。

 

5.面积注水:

将注水井和生产井按一定的几何形状和密度均匀地布置在整个含油面积进行开发。

 

应知应会 

6.画出四点法、五点法、七点法、九点法、反九点法及正对式线状注水井网示意图。

(画图) 7.开发层系:

指由一些独立的、上下具有良好的隔层、油层性质相近、驱动方式相近、具有一定的储量及生产能力的油层组合而成的开发单元。

 

8.为什么要划分开发层系?

其划分原则是什么?

一、划分开发层系的意义 

(1)合理划分开发层系,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类油层的作用,从而缓和层间矛盾,改善油田开发效果。

(2)划分开发层系后,可以针对不同层系的特殊要求设计井网和进行地面生产设施规划和建设。

(3)划分开发层系,可以提高采油速度,加速油田生产,缩短开发时间,并提高投资回收期。

(4)划分开发层系,能更好地发挥采油工艺手段的作用,进行分层注水、分层采油和分层控制的措施。

二、划分开发层系的原则

(1)多油层油田,如具有以下地质特征时,原则上不能合并到同一开发层系中:

①储油层岩石和物性差异较大;②油气水的物理化学性质不同;③油层压力系统和驱动类型不同;④油层层数太多,含油井段的深度差别过大;

(2)每套层系应具有一定的厚度和储量,保证每口井具有一定的生产能力,并达到较好的经济指标。

(3)一个开发层系上下必须具有良好的隔层,在注水开发过程中层系间能严格分开,上下层系不会串通和干扰。

(4)同一开发层系内各油层的构造形态应基本一致,不应把大面积分布和少量分布的油砂体组合在同一开发层系,否则将有一部分储量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5)在采油工艺所能解决的范围内,开发层系不宜划分过细,以减少建设工作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