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超全面知识点.docx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超全面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超全面知识点.docx(7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超全面知识点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Occupationalhealthandoccupationalmedicine
概论
1.主要对象:
职业环境与职业人群
对不良的劳动条件——识别、评价、预测、控制其对职业从事者健康的影响
第一个认识到铅是腹绞痛原因的人——希波拉底。
意大利的Ramazzini也因《论手工业者疾病》被誉为职业医学之父。
杰出的内科专家吴执中教授是我国职业医学的先驱者和奠基人。
职业卫生
主要以人群和作业环境为对象
职业医学
主要以个体为对象;
既属临床医学,又是预防医学的分支。
职业卫生学(Occupationalhealth)
·又称劳动卫生学,曾是一门独立的预防医学分支学科;
·是以职业人群的作业环境为主要对象;
·研究职业场所工作环境或条件对职业从事者健康状况可能产生的影响;
·阐明职业场所中的有害因素与职业者健康水平的关系;
·为保护职业者健康、提高作业能力、改善工作条件所应采取的措施及卫生要求。
职业医学(occupationalmedicine)
·职业病学是一门临床医学的学科
·对象是职业者个体
·通过临床方法和职业暴露的环境与条件的调查,研究职业者健康受职业性有害因素损害的程度及与有害因素之间的关系;
·对职业病与职业相关疾病进行早期检测、诊断、治疗和康复处理。
2.职业流行病学
意义:
①可发现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②可阐明职业性损害在人群中的分布、发生和发展规律。
③为职业卫生标准和职业病诊断提供依据。
④评价防治工作质量和效果。
特点:
研究人群相对稳定;职业暴露明确(量效关系);职业人群健康资料有连贯性。
调查方法
横断面调查(Cross-sectionalstudy)/现况调查/劳动卫生学调查,在某一较短的特定时间内一次性调查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者的健康情况,并与不接触组进行比较,以研究接触与健康损害的关系。
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study)/回顾性调查,指根据现有的资料,选定一组已发生某种职业性病伤的人群(病例组)和一组或几组没有该种职业性病伤的人群作对照。
队列研究(Cohortstudy)/前瞻性研究,是选择接触和非接触某种职业性有害因素的两组人群,追踪其各自的发病结局,比较其差异,从而判断接触与发病有无因果联系及联系强度的一种观察研究方法。
4.职业毒理学
内容:
☐职业性有害因素在环境中的基本特性毒物自身的毒性
☐作业环境对职业危害的影响环境对毒性的影响
☐个体易感性与职业危害程度的关系个体因素对毒物的不同反应
研究方法:
☐离体试验:
三致试验;微核试验,彗星试验等
☐动物试验:
动物染毒试验等
☐职业流行病学调查
☐自愿受试者试验:
赫尔辛基宣言(自主有益公正无害的原则)
5.职业性有害因素(occupationalhazards)在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各种可能危害职业人群健康和影响劳动能力的不良因素的统称
(1)职业有害因素的来源【考】
①生产工艺过程。
指用特定的方法将各种原材料制成各种成品的全过程。
常常随着生产技术、机器设备、使用的原料和工艺流程的变化而变化。
②劳动过程。
指人类通过有目的的活动,使用劳动资料改变劳动对象,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
涉及到劳动组织、生产设备布局、作业者作业姿势和劳动方式、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比例等。
③生产环境。
指作业场所环境和户外作业的自然环境。
(2)生产工艺过程的有害因素
化学因素:
有毒物质、生产性粉尘
物理因素:
异常气象条件、异常气压、噪声、振动、电磁辐射(X射线γ射线)、非电离辐射(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射频辐射激光)
生物因素:
病原微生物(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致病寄生虫(煤矿井下钩虫)
(3)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①劳动组织制度,作息时间不合理;②精神性职业紧张:
如机动车驾驶;③劳动强度不合理或生产定额过高;④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
如视力⑤不良体位或工具不合理;⑥不良的生活方式。
(4)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①自然环境:
如户外作业;②厂房布局,有毒无毒工段安排;③不合理生产过程或管理不当所致环境污染。
6.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所致)的各种职业损伤统称职业病损。
=工伤+职业病+工作有关疾病
(1)工伤occupationaltrauma
属于工作中的意外伤害,主要指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发生意外事故,造成生产者的健康损害。
其发生与安全意识、劳动组织、机器构造和防护措施、管理体制、个人心理状态、生活方式等有关。
(2)职业病occupationaldiseases【名解,考】
当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人体不能代偿其所造成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改变,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影响劳动能力,这类疾病统称为职业病。
职业病防治法中的定义:
“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的发病取决于三个主要条件:
有害因素的性质+有害因素的浓度和强度+个体健康状况
①有害因素的性质
物理因素——脱离后,不存在体内残留;
化学因素——脱离后,存在体内残留;
生物因素——脱离后,作用可能进一步放大
②有害因素的浓度和强度
作用剂量=接触浓度/强度×接触时间(D=CT)
“蓄积”——作用因素体内残留相加(多见化学因素)
“累积”——作用剂量累加(多见物理因素)
③人体的健康状况
④职业病的特点【考,简答】
a)病因有特异性:
控制接触后可控制或消除发病。
b)病因大多可检测:
一般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c)常为群发(cluster):
在相同的接触人群中,常有一定数量发病,很少出现个别病例。
d)早期诊断、合理处置,预后较好。
但仅治疗病人,无益于仍在接触人群的健康。
e)是可预防性疾病:
虽缺乏特效药,发现病因,控制职业性有害因素,加强保护人群健康的预防措施,可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⑤职业病的诊断【考】
应按照国家统一颁布的职业病诊断标准,采取综合分析、集体诊断的方法,作出及时、正确的诊断。
·职业史。
准确可靠的职业史(接触有害因素的种类、时间和数量、接触方式及防护措施使用情况等)及既往史是诊断职业病的前提条件。
·职业卫生现场调查。
生产环境劳动卫生学现场调查是诊断职业病的重要参考依据。
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职业有害因素的强度;预防措施等。
·症状与体征。
同一有害因素——不同的临床表现;不同的有害因素——同一临床表现;非职业因素与职业因素危害——相同的表现;急性中毒——因果关系明显;慢性中毒——因果关系难确定;
·实验室检查。
生物标志物包括接触生物标志物、效应生物标志物和易感性生物标志物。
接触指标指生物标本中有害因素或其代谢产物(如尿铅、尿酚等)。
效应指标为包括反映毒作用的指标(如铅中毒的δ-氨基-γ-酮戊酸和有机磷农药中毒的ACHE活性)和反映器官病损的指标(如生化和细胞学指标的检查,X线摄片以及特殊生理功能如肝肾功能的检查、神经传导速度和听力测定等)。
·职业病诊断机构和组织。
需具有职业病诊断权的机构【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市(地、州、盟)级职业病防治机构】,或由上述级别的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单位。
在诊断上实行以当地为主和以职业病防治机构或职业病诊断组集体诊断为准的原则。
⑥职业病报告
凡诊断为法定职业病的必须向主管部门报告;而且凡属法定职业病者,在治疗和休假期间及在确定为伤残或治疗无效而死亡时,应按劳动保险条例有关规定给予劳保待遇。
急性职业中毒和急性职业病应在诊断后24小时内报告。
慢性职业中毒和慢性职业病在15天内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调查,提出报告并进行登记。
2001年10月27日九届人大常委会24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2年5月1日起实施。
【考】
(3)工作有关疾病(如教师与支气管炎)
是一组与职业有关的非特异性疾病,也见于非职业人群。
其共同特点是:
①与职业因素有关,但不存在直接因果关系,即职业因素不是唯一的病因。
②职业因素可以促使潜在疾病暴露或病情加剧恶化。
③调离该职业或改善环境可使疾病缓解或停止发生。
(4)早期健康损害
有害因素对机体内的大分子(如DNA、蛋白质等)的影响是导致健康损害的早期效应。
包括氧化应激,炎性反应,免疫应答等。
遗传损伤增加、肺功能下降,动脉粥样硬化,心率变异等。
6.职业损害的三级预防【考】
一级预防(primaryprevention):
使劳动者尽可能不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包括:
改善劳动条件(改进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合理利用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使有害因素控制在安全范围以内。
【劳而不病】(病因预防)
二级预防(secondaryprevention):
早期发现病损(定期体格检查),采取补救措施,防止病变进一步发展。
【病而不残】(发病预防)
三级预防(tertiaryprevention):
对已患病者做出正确诊断,及时处理,防止病情恶化和并发症,促进康复。
【残而不死】(康复处理)
7.
我国职业卫生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①职业有害因素分布广、种类多、职业危害转嫁严重
②进城务工人员和特殊人群职业卫生问题严重
③职业紧张和心理障碍发生频率上升
④职业伤害与职业卫生突发事件频发
⑤职业安全、职业卫生与环境保护融合
⑥新理论和新技术在职业卫生中的应用
我国职业病发展趋势
①职业病发病形势依然严峻。
②中小企业发展无序危害转移严重。
③用工制度改革增加流动劳动人口。
④人口老龄化与劳动力可持续发展。
⑤侵害劳动者健康权益问题突出。
⑥入世对职业卫生管理提出新要求。
⑦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职业病危害转移趋势
·职业病危害由境外向境内转移;
·职业病危害由经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
·职业病危害由大中城市向乡村转移;
·职业病危害由大中型企业向中小型企业转移。
职业生理学(workphysiology)
1.定义:
研究劳动过程中机体的调节与适应规律,从而找出提高作业能力和预防疲劳过早出现的措施,达到保护和促进健康、提高生产率的目的的一门学科。
一、体力劳动满mannualwork过程的生理变化与适应
1.体力劳动肌肉活动能量来源=ATP-CP系列+需氧系列+乳酸系列【考,课本P23】
ATP-CP(磷酸肌酸)系列
需氧系列(Glc>fat>Pro)
乳酸系列
ATP+H2O——ADP+Pi+29.3KJ/mol
CP+ADP——Cr(肌酸)+ATP
·维持肌肉继续活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需要氧参与;
·1分子葡萄糖=38分子ATP;1分子脂肪=130分子ATP;
·1L氧氧化葡萄糖产生6.5mmolATP,脂肪则5.6mmol
短期重体力、极重体力劳动时,氧化磷酸化补充ATP的能力受到氧气供应的限制,形成ATP的速度不能满足需要。
这时无氧糖酵解开始参与提供ATP。
1mol葡萄糖生成2molATP
特点:
①不需氧、非常迅速,为肌肉收缩能量的直接来源。
②CP(磷酸肌酸)贮藏量甚微,只能供肌肉活动几秒钟之用。
③只能满足短暂的剧烈活动之用。
特点:
①需氧,速度较慢。
②生成的能量较多,不产生致疲劳性副产物。
③能量的产生几乎不受限制。
④经济、持久,适应长期及中等劳动。
特点:
①不需氧。
②能迅速提供较多的能量。
③消耗糖原,产生的乳酸有致疲劳性。
④ATP产量有限,不经济、也不能持久。
2.作业时氧消耗的动态
※氧需(oxygendemand):
劳动1分钟所需要的氧量叫氧需。
※氧上限(maximumoxygenuptake):
血液在1分钟内能供应的最大氧量叫氧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