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名词术语解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402104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名词术语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名词术语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名词术语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名词术语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名词术语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名词术语解释.docx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名词术语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名词术语解释.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名词术语解释.docx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名词术语解释

《外国文学史》名词术语解释

1、荷马史诗——

是指古代希腊的两部史诗《伊利亚特》与《奥德赛》。

它们形成于公元前九、八世纪,传说中的编定者是荷马,因此得名。

这两部史诗各分24卷,都是由一万余行的六音部长短短格的英雄诗体构成。

史诗的情节都以特洛伊战争为背景,是歌颂古代部落战争英雄的史诗。

荷马史诗不仅是欧洲古代叙事诗的的典范,也是研究希腊早期社会的重要文献。

2、“命运悲剧”——

“命运悲剧”是古希腊悲剧的一种,古希腊悲剧往往以人与命运的斗争为主题,有人因此称之为“命运悲剧”。

它主要写主人公的个人意志与命运的冲突,悲剧主人公的结局是逃不出命运的魔掌而终于毁灭。

命运悲剧实际上反映了人与外界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是古希腊人反映社会矛盾的一种特殊方式。

著名的命运悲剧有三大悲剧诗人的代表作。

3、“流浪汉小说”——

是16世纪中叶在西班牙产生的一种新型小说。

它大多描写城市平民的生活,并通过他们的眼光观察、讽刺一些社会现象。

因其主人公多为流浪于城市的失业者,所以被称为“流浪汉小说”。

最著名的作品是《小癞子》。

4、文艺复兴——

是14世纪至17世纪初,席卷欧洲的一场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

它以人文主义为思想武器,由于打着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而得名。

这场运动在哲学、文学、艺术、与自然科学各个领域广泛展开,不仅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打下基础,也对欧洲与世界文学艺术以及自然科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是人类思想文化史上一次伟大革命。

5、人文主义——

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以人为中心的新思想。

它主张以“人”为本,反对教会的神学世界观;用人性反对神权;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它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

6、堂吉诃德——

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长篇小说《堂吉诃德》中的主人公。

他持过时的骑士道为民请命,立志扫尽人间不平,成为一个夸张的、滑稽的、喜剧性的角色。

但是他的动机充满着崇高的理想主义精神,因此,堂吉诃德又是一个有着崇高精神境界的悲剧人物。

堂吉诃德性格中的矛盾,正是处于新旧交替时代西班牙现实社会矛盾的反映,也表达了人文主义思想的阶级局限。

7、古典主义——

指提倡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学习古代作品与发扬古代理论的一种文艺思潮。

古典主义文学在思想内容上崇尚理性,拥护王权,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

在艺术上,提倡摸反模仿古代,重视规则。

古典主义文学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文艺理论家与作家。

它对巩固中央集权与民族意识、民族语言的形成都有进步的意义。

8、“巴洛克风格”——

“巴洛克”源于葡萄牙语Barcco,本意为“形状不规则的珍珠”。

后引申为珍奇、奇妙的意思。

它是16世纪至17世纪欧洲文学艺术中的一种华丽风格。

它一反文艺复兴盛期的严肃、含蓄与均衡,崇尚豪华与浮夸,专事雕琢。

后18世纪古典主义理论家用“巴洛克”一词,来嘲笑17世纪意大利以及受其影响的欧洲各国艺术(建筑、雕塑、绘画)中的浮夸风格。

9、答丢夫——

答丢夫是莫里哀五幕诗体喜剧《伪君子》中的一个宗教骗子。

其特征为伪善、贪婪、好色、狠毒,是一个披着宗教外衣进行欺骗与掠夺的恶棍。

通过这一形象,莫里哀深刻地揭露了教会与上流社会的伪善、贪婪、狠毒与荒淫无耻,批判宗教伪善的欺骗性与危害性。

达尔杜弗已成为伪善、“故作虔诚的奸徒”的代名词。

10、启蒙运动——

是18世纪兴起的一场全欧性的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

当时进步的思想家提倡用近代文化“启迪”人们的理性与智慧,照亮愚昧、落后、黑暗的迷信与偏见。

启蒙运动带有强烈的政治革命性质,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与人权的战斗口号以及“理性王国”的理想,批判封建社会的全部意识形态,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与巩固政权作舆论作准备。

11、浮士德精神——

浮士德是18世纪德国大作家歌德的诗剧《浮士德》中的主人公。

在诗剧中,他不断地追求知识与真理,追求美好的事物,追求真善美的崇高理想。

他所具有的自强不息、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积极向上的精神,被称为“浮士德精神”。

它代表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积极进取精神,也代表人类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无限追求。

12、浪漫主义——

是18世纪末19世纪前期盛行于欧洲的新资产阶级文艺思潮。

它以直抒胸臆,歌颂理想,歌颂赞美大自然,追求人性美,重视民间文学创作为主要特征,具有浓郁的主观抒情色彩。

其创作多采用感情色彩强烈的体裁,如抒情诗,抒情叙事诗,以神话传说为题材的戏剧与历史剧等;在表现手法上,喜爱用夸张与对比的手法。

13、“湖畔派”——

是指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早期的浪漫主义流派。

以华兹华斯、柯勒律治、与骚塞为代表诗人。

由于他们怀疑资产阶级革命,憎恶城市文明,曾逃避现实隐居在英国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寄情于山水,缅怀中古宗法制社会,创作了不少歌颂大自然、歌颂田园生活的诗篇,因而被称为“湖畔诗人”。

“湖畔派”的创作具有明朗清新、恬静深邃的风格,给英国诗坛带来清新的诗风,推动英国浪漫主义运动的发展。

14、“拜伦式英雄”——

指的是拜伦在《东方叙事诗》中所塑造的具有叛逆性格的人物。

他们孤傲倔强,愤世嫉俗,具有不凡的才能与力量,但却在社会中找不到用武之地。

于是转而以加倍的勇敢与热情向社会挑战示威,报复或反抗社会的压迫。

这些人物多带有明显的个人主义与无政府主义色彩。

由于他们带有诗人生活遭遇的印记,寄托了拜伦反抗专制压迫的豪迈激情,所以被称为“拜伦式英雄”。

15、《草叶集》——教材P108

16、“小人物”——教材P136

17、“自然派”——教材P136——137

18、废奴文学——教材P139

19、《人间喜剧》——

是巴尔扎克于1829至1848年间创作的九十多部小说的总称,用分类整理法与人物再现法连成整体。

《人间喜剧》的基本内容真实地再现了封建贵族的衰亡史与资产阶级的罪恶发家史,揭露拜金主义的罪恶与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

1841年,巴尔扎克受但丁《神曲》的启示,正式把自己的作品命名为《人间喜剧》。

它是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

20、“人物再现法”——

所谓人物再现,就是同一人物在不同的作品中再次出现。

这是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塑造人物的独特方法,也是作家把《人间喜剧》连成整体的方法。

《人间喜剧》的再现人物共有四百多个,散见于75部作品中,首次运用这种方法的作品始于《高老头》。

巴尔扎克的人物再现法,不仅丰富了塑造人物的艺术方法,也丰富了群体小说的构思方法。

对欧美各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1、泼留希金——

是俄国作家果戈理的长篇小说《死魂灵》中的一个地主典型,一个病态的吝啬鬼、守财奴形象。

他形容委琐,贪婪吝啬,愚蠢残忍,丧失人性。

他疯狂地聚敛财富,残酷榨取农奴的血汗,盲目地积累又惊人地浪费,生活畸型而堕落。

这是一个俄国农奴制腐朽没落的肖像缩影,也是世界文学史上著名的四大吝啬鬼之一。

22、“威塞克斯小说”(“性格与环境的小说”)——教材P181至182

23、“托尔斯泰主义”——

是指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救世新术”,即他晚年提出的所谓拯救俄国与人类的政治道德主张。

其基本内容为:

“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宽恕与博爱,各阶层的人们以博爱精神与平共处,从纯洁宗教中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出路。

在19世纪后期俄国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的形势下,“托尔斯泰主义”无疑是空想与消极的学说。

24、“忏悔贵族”——

指的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开明地主形象。

这些人物以鲜明的深刻反省与精神探索为主要个性特征。

他们的人生多表现为道德自我完善过程。

托尔斯泰通过一系列“忏悔贵族”的形象,表现他的社会探索与精神探索,也宣扬了“托尔斯泰主义”。

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忏悔贵族”形象是《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

25、“社会问题剧”——

是指挪威作家易卜生所开创的一种戏剧类型。

这些戏剧着重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矛盾,揭示尖锐的社会问题,借以针砭时弊,唤醒人民,让观众在剧中的“问题讨论”中探索有关的社会问题,因而被称之为“社会问题剧”。

代表作有《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与《人民公敌》等。

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改变了欧洲戏剧舞台的形式主义局面,在欧洲戏剧史上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

26、“迷惘的一代”——

是20世纪20年代因共同的创作倾向而被认可的文学流派。

它因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小说《太阳照样升起》的题辞而得名。

该派作家大多是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欧美青年,他们历经战争的残酷,因理想破灭而厌恶一切传统的道德说教,于是把厌战情绪与迷惘感受表现于作品中,形成该派共同的创作倾向。

海明威青年时代的创作是其典型代表。

27、“硬汉子性格”——

是一种典型的海明威式的英雄形象。

美国现代作家海明威在他的短篇小说中,描写了一些拳击师、斗牛士、猎人,并在这些人物身上塑造了一种百折不挠、坚强不屈、敢于面对暴力与死亡的“硬汉子”性格,无论在怎样危难困苦的逆境,他们都保持了人的尊严与勇气,保持了“重压之下的优雅风度”与永不言败的精神。

《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就是这种“硬汉”性格的发展与升华。

28、“冰山原则”——

是美国现代作家海明威的创作原则与审美观点。

海明威曾在《死在午后》中,把文学创作比喻为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看得见的是八分之一,而八分之七应当隐藏在水下,文学创作便是以八分之一的形式,去表现那八分之七的内容,使读者获得言外之意、趣外之旨。

海明威的“冰山原理”,创造了一种简约有力、含蓄深沉的文体与含蓄凝炼的意境,对20世纪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9、表现主义——

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流行于欧美各国的文学艺术流派。

它的理论纲领为“艺术是表现不是再现”,主张文学不应再现现实,而应表现主观真实与内在激情,因此,艺术上常采用怪诞的形式、扭曲的形象、抽象的象征性手法,去表现“现代人的困惑”与荒诞感觉。

代表作家有奥地利的卡夫卡、美国的奥尼尔、捷克的恰佩克等。

30、意识流小说——

是运用自由联想与内心独白等方法来表现人物意识流动的小说。

意识流小说家认为,文学应表现人的意识流动,特别是人的潜意识活动;而人的意识流动遵循的是“心理时间”而非“物理时间”,因而艺术结构上不受时空限制去表现人的心灵世界。

其代表作家作品有:

英国乔依斯的《尤利西斯》、法国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美国福克纳的《喧嚣与骚动》等。

31、魔幻现实主义——

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现于拉丁美洲的现代主义小说流派。

该派小说家创作上多表现拉美人民苦难的历史与现实,探索民族的未来与出路。

艺术上他们在现实的描绘中引入大量超自然因素、神魔鬼怪、巫术与梦幻,将现实与超现实融为一体,构筑起一个虚实相间、真假难辨、光怪陆离的艺术世界,成为民族文学传统、原始宗教观念与非理性的现代主义共同影响下的一种特殊文学样式。

代表作家作品如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等。

32、“黑色幽默”——

是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小说流派。

由美国作家弗里德曼1965年所编的小说集《黑色幽默》而得名。

该派深受现代反理性哲学思潮特别是存在主义的影响,“黑色”指的是残酷、绝望、恐怖与痛苦的“黑色”现实,人们对此发出的无可奈何、玩世不恭的笑声,用幽默感拉开与现实的距离,维护人的尊严。

其小说情节富于跳跃性,笔法富于反讽,善于夸张变形。

代表作家作品如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

33、存在主义文学——

是20世纪30年代末存在主义哲学的文学形式。

其基本主题为“存在先于本质”、“自身选择”论与世界是荒谬的思想。

存在主义文学多反映人在这个荒诞世界的孤独、恐惧、冷漠等思想情绪,作品富有哲理性、寓意性与象征性。

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是法国作家加缪、萨特与西蒙•波伏瓦。

34、“境遇剧”——教材P285

35、“卡夫卡式”小说(风格)——

卡夫卡是20世纪初奥地利的表现主义小说家。

他的非理性小说着力去表现世界的荒谬与现代人的困惑,通过多层的隐喻来表现一种神秘、梦魇般的氛围。

“卡夫卡式”是一个德文新词(Kafkaesk),表达一种任人摆布、无法自主、错综复杂、似真似幻的处境。

代表作有《诉讼》、《城堡》等。

“卡夫卡式”小说以独特的艺术,深刻地表现了现代社会问题与精神危机给人们带来的梦魇般痛苦,是一种发人深省的小说艺术。

36、《吉尔伽美什》——教材P302

37、《亡灵书》——教材P304

38、《旧约》——教材P308第1、2行;P310

39、《万叶集》——教材P323

40、“玛卡麦”——教材P329

41、《源氏物语》——教材P330、331

42、《果园》——教材P342

43、《蔷薇园》——教材P342至P343

44、“砚友社”——教材P348

45、白桦派——教材P349

46、新思潮派——教材P349

47、《吉檀迦利》——教材P361

48、“新感觉派”——教材P366至367

是20世纪20年代日本的现代文学流派。

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后,有14位文学新人创办了《文艺时代》杂志。

当时著名的评论家千叶龟雄针对该杂志创刊号,发表了《新感觉派的诞生》的专论,新感觉派因此得名。

新感觉派的文学创作接受西方现代主义流派的影响,力图以新感觉、新认识、新表现来革新文学。

艺术上重视感觉、刻画细腻、抒情意味浓郁。

其代表作家为川端康成等。

49、“叙美派”(“旅美派”)——教材P368

是由旅居美洲的叙利亚与黎巴嫩作家组成的文学流派。

“旅美派”作家的创作歌颂自由;渴望个性解放;抒发对祖国与故乡的思念,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他们的创作激发了人们为自由、为社会进步而斗争。

“旅美派”的主要代表是黎巴嫩的作家纪伯伦、雷哈尼、努埃曼等。

“旅美派”文学对后来的阿拉伯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在世界文学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