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实词总练习一.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392965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7.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实词总练习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文言实词总练习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文言实词总练习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文言实词总练习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文言实词总练习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言实词总练习一.docx

《文言实词总练习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实词总练习一.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言实词总练习一.docx

文言实词总练习一

文言实词总练习一

1.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师说》)

(2)倘使三国各爱其地……(《六国论》)

(3)独爱莲之出于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

(4)百姓皆以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2.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曹刿论战》)

附虚词用法:

A.君安与项伯有故?

(《鸿门宴》)

B.安得广厦千万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C.沛公安在?

(《鸿门宴》)

D.君谓计将安出?

(《隆中对》)

3.被

(1)用作动词

A.忠而见疑,信而被谤。

(《屈原列传》)

B.妆成每被秋娘妒。

(《琵琶行》)

C.如被冰雪。

(《促织》)

(2)通假字

A.被发行吟泽畔。

(《屈原列传》)

B.被明月兮佩宝璐。

(《涉江》)

C.将军身被坚执锐。

(《陈涉世家》)

4.倍

(1)用作动词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鸿门宴》)

附虚词用法:

用作副词

每逢佳节倍思亲。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5.本本义为树的干、根,与“末”相对。

(1)用作名词

A.本末倒置。

B.今背本而趋末。

(《论积储疏》)

C.人穷则反本。

(《屈原列传》)

(2)用作量词

A.别具本章。

(《狱中杂记》)

B.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沈括《活板》)

附虚词用法:

副词

A.用芽者自从本说……(《采草药》)

B.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陈情表》)

6.鄙

(1)用作名词。

如:

A.蜀之鄙有二僧。

(《为学》)

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烛之武退秦师》)

(2)用作形容词

人贱物亦鄙。

(《孔雀东南飞》)

(3)用作动词

过我而不假道。

鄙我也。

(《左传·宣公十四年》)

7.兵本义是双手拿着武器。

用作名词: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六国论》)

(2)可汗大点兵。

(《木兰诗》,士兵。

(3)秦发兵击之。

(《屈原列传》,军队。

(4)兵旱相乘……(《论积储疏》,战争。

(5)纸上谈兵。

8.病

(1)用作名词

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扁鹊见蔡桓公》)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

(《病梅馆记》)

(2)用作动词: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3)用作形容词

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甚未足畏。

(《赤壁之战》)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病梅馆记》)

9.察

(1)用作动词

徐而察之。

(《石钟山记》)

向察众人之议……(《赤壁之战》)

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察今》)

郡察孝廉,州举茂才。

(《三国志•吴主传》)

(2)双音词“察察”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mén)者乎?

(《屈原列传》)

10.朝

(1)读zhāo

朝闻道,夕可死矣。

(《论语•里仁》)

朝服衣冠。

(《邹忌讽齐王纳谏》)

(2)读cháo

①动词

A.弱国入朝。

(《过秦论》)

B.序八州而朝同列。

(《过秦论》)

C.临邛县缪为恭敬,日往朝相如。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②名词

入朝见威王。

(《邹忌讽齐王纳谏》,朝廷。

11.曾

(1)名词

曾祖

曾孙

(2)通假字

荡胸生曾云,决眥入归鸟。

(杜甫《望岳》)

附虚词用法:

副词

A.相逢何必曾相识!

(《琵琶行》)

B.……人道寄奴曾住。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C.曾不若霜妻弱子。

(《愚公移山》)

D.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核舟记》)

12.乘

(1)用作动词

乘鄂渚而反顾兮……(《涉江》)

独与迈乘小舟……(《石钟山记》)

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

(《赤壁之战》)

乘虚而入

(2)用作名词

公与之乘。

(《曹刿论战》)

(3)用作量词

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陈涉世家》)

(4)用作数词

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

(《左传•崤之战》)

13.诚

帝感其诚。

(《愚公移山》)

附虚词用法: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

B.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C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曹必矣。

(《赤壁之战》)

14.除

用作动词:

(1)除臣洗(xiǎn)马。

(《陈情表》)

(2)为汉家除残去秽。

(《赤壁之战》)

(3)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五人墓碑记》)

15.辞

(1)用作名词

其辞微……(《屈原列传》)

动以朝廷为辞。

(《赤壁之战》)

近者奉辞伐罪。

(《赤壁之战》)

《归去来兮辞》

(2)用作动词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鸿门宴》)

②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鸿门宴》,告辞。

③我从去年辞帝京……(《琵琶行》,离开。

16.从

(1)动词

A.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于境上。

(《廉颇蔺相如列传》)

B.赢粮而景从。

(《过秦论》)

C.乘牛车,从吏卒。

(《赤壁之战》)

D臣从其计。

(《廉颇蔺相如列传》)

F傍着、挨着。

如:

樊哙从良坐。

(《鸿门宴》)

G参加、参与。

如“从政”。

(2)通假字

A.于是从散约解,争割地而赂秦。

(《过秦论》,作名词,合纵的盟约。

B.齐与楚从亲……(《屈原列传》,作动词,结盟。

附虚词用法:

问所从来。

(《桃花源记》)

17.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谋攻》

附虚词用法:

副词

A.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项脊轩记》)

B.殆与余同。

(《石钟山记》)

C.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D.进退不由,殆例送死。

(《〈指难录〉后序》)

18.当

(1)读dàng,动词。

①以一仪而当汉中地……(《屈原列传》)

②当作,算是。

如成语“安步当车”。

(2)读dāng,动词。

A.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赤壁之战》)

B.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蜀道难》)

C有大石当中流。

(《石钟山记》,立着。

D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

(《廉颇蔺相如列传》)

F当室者死,三年释其征。

(《勾践灭吴》)

(3)读dàng,形容词

惴惴恐不当意。

(《促织》)

附虚词用法:

读dāng,用作虚词,有两种情况:

(1)介词

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春望》)

B.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

(《鸿门宴》,译为“在”。

(2)副词

A.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孔雀东南飞》,就。

B.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出师表》,必定。

C.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石钟山记》,大概。

19.道

(1)用作名词

A任重道远

B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六国论》,道理。

C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师说》,思想、道德。

D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下》)

F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齐人有一妻一妾》)

(2)用作动词

①晨夜兼道,比至南郡。

(《赤壁之战》)

②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鸿门宴》)

③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念奴骄•赤壁怀古》)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20.得

(1)动词

①逐而得之。

(《促织》)

②予自度不得脱。

(《〈指南录〉后序》,能够。

③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应该。

(2)名词

冀有万一之得。

(《促织》)

(3)形容词

①此言得之。

(《六国论》)

②洋洋自得

附虚词用法: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

(《孔雀东南飞》)

21.度

(1)读dù。

①用作名词

荒淫无度

挥霍无度

②用作动词

A.置之度外(成语,意为“考虑”。

B.一夜飞度镜湖月(《梦游天姥吟留别》,越过。

③用作量词

物换星移几度秋。

(《滕王阁序》)

(2)读dúo,动词。

①与陈涉度长絜大。

(《过秦论》)

②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

(《廉颇蔺相如列传》)

22.非

(1)动词

①非仲尼、墨翟之贤。

(《过秦论》)

②无可非议、无可厚非

(2)形容词

是非分明

23.复

(1)动词

①不敢出一言以复。

(《送东阳马生序》)

②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师说》)

(2)形容词

山重水复疑无路……(陆游《游山西村》)

(3)通假字

①复之以掌,虚若无物。

(《促织》)

②樊哙复其盾于地。

(《鸿门宴》)

附虚词用法:

副词

能复饮乎?

(《鸿门宴》)

24.负

本义

负隅顽抗

负其强。

(《廉颇蔺相如列传》)

有多个动词引申义:

(1)宁许以负其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

(2)悉使羸兵负草填之。

(《赤壁之战》)

(3)誓天不相负。

(《孔雀东南飞》)

(4)胜负之数,或未易量。

(《过秦论》)

25.盖

用作动词:

①欲盖弥彰

②英才盖世。

(《过秦论》)

附虚词用法:

(1)副词

盖其又深,则至又加少矣。

(《游褒禅山记》)

(2)连词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游褒禅山记》)

26.故

(1)名词

①何故而至此?

(《屈原列传》)

②君安与项伯有故?

(《鸿门宴》)

故人具鸡黍。

(孟浩然《过故人庄》)

(2)形容词

A.而从六国灭亡之故事。

(《六国论》)

B.故国神游……(《念奴娇•赤壁怀古》)

C.温故而知新。

(《论语•为政》)

附虚词用法:

(1)连词

A.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鸿门宴》)

B.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师说》)

(2)副词

A.此物故非西产。

(《促织》,本来,原来。

B.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赤壁之战》,仍旧。

C.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孔雀东南飞》,仍旧。

D.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

(《信陵君窃符救赵》)

27.顾

用作动词:

(1)赢得仓皇北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顾反,谏怀王。

(《屈原列传》)

(3)顾野有麦场。

(《狼》)

(4)三顾茅庐

(5)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诗经•硕鼠》)

附虚词用法:

(1)副词

A.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为学》,反而,难道。

B.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

(《促织》,只是,只不过。

(2)连词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28.固

(1)秦孝公据肴函之固。

(《过秦论》)

(2)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阿房宫赋》)

(3)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

(《廉颇蔺相如列传》)

附虚词用法:

用作副词,有几种情况:

A.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本来。

B.斯固百世之遇也。

(《五人墓碑记》)

C.蔺相如固止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

D.轻重固何如哉?

(《五人墓碑记》)

F.余固笑而不信也。

(《石钟山记》)

29.归

用作动词

(1)相如既归……(《廉颇蔺相如列传》)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诗》)

(3)臣请完璧归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4)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赤壁之战》)

(5)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6)众士仰慕,若水之归东海。

(《赤壁之战》)

30.国

用作名词:

(1)去国怀乡。

(《岳阳楼记》)

(2)国破山河在……(《望岳》)

(3)逝将去女,适彼乐国。

(《诗经•硕鼠》)

31.过

(1)动词

①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阿房宫赋》)

②过犹不及

③可别过之。

(《赤壁之战》)

④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门宴》)

(2)用作名词

A.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

B.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

(《触龙说赵太后》)

32.何

(1)副词

A.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赤壁之战》)

B.徐公何能及君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C.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伶官传序》)

(2)代词

A.豫州今欲何至?

(《赤壁之战》)

B.大王来何操?

(《鸿门宴》,“何”作“操”的宾语,这里前置。

C.何陋之有?

(《陋室铭》)

D.其间旦暮闻何物……(《琵琶行》)

(3)复音虚词

①樊哙曰:

“今日之事何如?

”(《鸿门宴》)

②何以战?

(《曹刿论战》)

③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

(《殽之战》)

33.恨

(1)恨晨光之熹微(《归去来兮辞》)

(2)此三者,吾遗恨也。

(《伶官传序》)

34.胡

(1)名词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过秦论》)

(2)形容词

胡言乱语

附虚词用法:

(1)上胡不法先王之法?

(《察今》)

(2)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

(《论积贮疏》)

35.患

(1)动词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廉颇蔺相如列传》)

(2)名词

A.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赤壁之战》)

B.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

(《谋攻》)

36.或

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

(《史记•李将军列传》)

附虚词用法:

(1)用作代词

A.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

B.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

(《登泰山记》)

C.或曰此鹳鹤也。

(《石钟山记》)

(2)用作副词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岳阳楼记》)

(3)用作连词

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

(《察今》)

37.疾

(1)用作动词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屈原列传》)

(2)通假字

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史记•孙吴兵法》)

(2)用作形容词

①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触龙说赵太后》)

②疾言厉色

③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劝学》)

38.及

用作动词:

(1)及诸河……(《殽之战》)

(2)自以为能不及孙膑……(《史记•孙吴兵法》)

(3)及城里,亦然。

(《李愬雪夜入蔡州》)

附虚词用法:

(1)用作介词。

A.及捕入手,已股落腹裂。

(《促织》)

B.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触龙说赵太后》,在……时候。

C屈完及诸侯盟。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2)用作连词。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廉颇蔺相如列传》)

39.即

用作动词:

(1)若即若离、可望而不可即

(2)吾初即位。

(《史记•楚世家》)

附虚词用法:

(1)用作副词。

A权即遣肃行。

(《赤壁之战》)

B而奉行者即为定例。

(《促织》)

C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五人墓碑记》)

(2)用作连词。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廉颇蔺相如列传》)

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

(《论积贮疏》)

(3)用作介词。

项伯许诺,即夜复去。

(《鸿门宴》)

40.既本义是吃完少量的食物,引申为“尽”“完”,形容词。

主要被假借为虚词。

附虚词用法:

(1)用作副词

A.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

(《廉颇蔺相如列传》)

B.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

(《子鱼论战》)

C.吾既已言之于王矣。

(《墨子•公输》)

D.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五人墓碑记》)

(2)用作连词

A.三军既惑且疑。

(《谋攻》)

B.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

41.假

(1)动词,读jiǎ。

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

(《促织》)

(2)形容词,读jiǎ。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

(3)读jià,名词。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孔雀东南飞》)

42.间

(1)名词

A.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送东阳马生序》)

B.且放白鹿青崖间。

(《梦游天姥吟留别》)

C.一日之内,一宫之间……(《阿房宫赋》)

D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念奴娇•赤壁怀古》)

E少间,帘内掷一纸出。

(《促织》,“少间”即“一会儿”。

F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鸿门宴》,“间”在此活用为动词,意为“抄小路”。

(2)动词

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曹刿论战》,参与。

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口技》,“中”指“其中”,“间”为“夹杂”。

C.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屈原列传》)

D.遂与外人间隔。

(《桃花源记》)

(3)量词

安得广厦千万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附虚词用法:

副词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邹忌讽齐王纳谏》)

43.见

(1)动词

①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移船相近邀相见。

(《琵琶行》)

④卒以此见楚王之终不悟也。

(《屈原列传》)

(2)名词

真知灼见、见多识广

(3)通假字

A.举类迩而见义远。

(《屈原列传》,表现。

B.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显现。

附虚词用法:

(1)介词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2)副词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陈情表》,“见背”意即“离我而去”。

44.解

(1)动词

①急解令休止。

(《促织》)

②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师说》)

③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师说》)

④太后之色少解。

(《触龙说赵太后》)

(2)形容词

胡虏益解。

(《史记•李将军列传》)

45.就

用作动词:

(1)金就砺则利。

(《劝学》)

(2)竟不能就。

(《后汉书•张衡传》)

(3)臣请就汤镬。

(《廉颇蔺相如列传》)

(4)臣具表以闻,辞不就职。

(《陈情表》)

附虚词用法:

副词

斯须就毙。

(《促织》)

46.举

用作动词:

(1)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块以示者三。

(《鸿门宴》)

(2)举贤以自佐。

(《屈原列传》)

(3)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过秦论》)

(4)举一反三

(5)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过秦论》)

附虚词用法:

副词

A.大喜,笼归,举家庆贺。

(《促织》)

B.杀人如不能举。

(《鸿门宴》)

C.包举宇内。

(《过秦论》)

47.绝

(1)动词

A.抢乎欲绝。

(《促织》)

B.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赤壁之战》)

C.秦伏兵绝其后。

(《屈原列传》)

D噌吰如钟鼓不绝。

(《石钟山记》)

F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学》)

(2)形容词。

A.真黄山绝胜处。

(《游黄山记》)

B.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泊绝壁之下。

(《石钟山记》)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

附虚词用法:

副词

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响踪。

(《促织》)

48.堪

用作动词:

(1)每念上既如此,下何以堪?

(《游黄山记》)

(2)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

49.克

用作动词:

(1)既克,公问其故。

(《曹刿论战》)

(2)克己复礼。

(《论语·颜渊》)

(3)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赤壁之战》)

50.类

(1)名词

①物各从其类也。

(《劝学》)

②举类迩而见义远。

(《屈原列传》)

(2)动词

中绘殿阁,类兰若。

(《促织》)

51.怜

用作动词:

(1)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耶?

(《信陵君窃符救赵》)

(2)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触龙说赵太后》)

52.弥

用作形容词

旷日弥久而无益于理。

(《盐铁论·相刺》)

弥山跨谷。

(《汉书·司马相如传》)

附虚词用法:

副词

A.芳菲菲其弥章。

(《离骚》)

B.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六国论》)

53.莫

用作名词:

(1)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石钟山记》)

(2)通假字。

广莫之野。

(《庄子•逍遥游》)

附虚词用法:

(1)用作代词

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

(《屈原列传》)

(2)用作副词

A.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

(《赤壁之战》)

B.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孔雀东南飞》)

54.乃

附虚词用法:

(1)用作副词

A.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曹刿论战》)

B.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今君乃亡赵走燕。

(《廉颇蔺相如列传》)

C.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石钟山记》)

D.臣乃敢上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

E.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史记•项羽本纪》)

(2)用作代词。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

55.内

(1)名词

A.少间,帘内掷一纸出。

(《促织》)

B.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屈原列传》)

C.内怀犹豫之计。

(《赤壁之战》)

(2)通假字

距关,毋内诸侯。

(《鸿门宴》)

56.期

(1)动词

①不期而遇

②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韩非子•五蠹》)

(2)名词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

57.奇

(1)形容词

A.天下之奇才。

(《六国论》)

B.益奇之。

(《促织》,这里活用为意动词,可译为“认为……奇异”“对……感到惊奇”。

(2)名词

舟首尾约长八分有奇。

(《核舟记》)

58.迁

用作动词:

(1)见异思迁

(2)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六国论》)

(3)情遂事迁,感慨系之矣。

(《兰亭集序》)

(4)顷襄王怒而迁之。

(《屈原列传》)

(5)再迁为太史令。

(《张衡传》)

(6)贺卿得高迁。

(《孔雀东南飞》)

59.请

用作动词:

(1)文嬴请三帅。

(《殽之战》)

(2)诸将请所之。

(《李愬雪夜入蔡州》)

附虚词用法:

副词

(1)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廉颇蔺相如列传》)

(2)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赤壁之战》)

60.穷

(1)形容词

①而心目耳力俱穷。

(《促织》)

②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屈原列传》,处境艰难。

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2)动词

A.穷余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病梅馆记》)

B.则虽好游者不能穷也。

(《游褒禅山记》,走到尽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