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网站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建设与应用探究.docx
《班级网站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建设与应用探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级网站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建设与应用探究.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班级网站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建设与应用探究
班级网站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建设与应用探究
班级博客刚刚进行使用,对于它在课堂教学中的管理与监督我谈几点想法:
1、实名注册,规范管理
目前我们已经做了一些准备工作。
每位学生注册班级博客帐号,对于注册的用户名、昵称我们都要求规范,就是为了使用过程中能够对号入座,方便管理员对于学生的管理。
以1班为例,还有个别学生没按要求注册,因此下节课对于这些同学还需要指导整改到位。
2、教师对博客内容的管理
加强对博客内容的规范和对博客进行合理的分类。
本学期,我们主要是把教学内容分为四个主题,因此博客内容也相应的分为四大类:
word电子小报,静态网站作品,动态网站作品,表格数据的处理作品。
除了细化分类,对于学生发布的作品标题、内容都要写明具体要求。
比如我们第一节课上要求学生把自己的个人简介发布到“班级成员”这个分类下,就有学生发错了地方,教师可以在课上直接点评指出其问题。
3、完善的教学设计是保障与前提
学生在课堂博客平台上学习,发布作品与评价活动,是否有效和高效,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教师要做好课前的教学设计。
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设计合理的活动主题与学习任务,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帮助(操作微视频),作品的评价量表等等。
只有做好大量的组织和设计,才能更加有效得发挥博客的作用,也能为后期的管理减轻压力,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
4、课堂教师调控需要及时积极
在课堂学习博客平台上,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和交流的话语权。
如何指导学生在开放的平台上完成学习任务。
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发布作品限定时间,内容是否规范,要求每位同学自己检查,培养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自我监控能力,然后小组内互查,小组长负责监督小组成员完成情况;参照评价表对作品进行有效的评价,评价分为自评、小组内互评以及教师评价。
评价打分以回复帖的形式展开,在课堂中不可避免会有一些学生“捣乱”或为了“吸引别人的目光”发一些搞笑的言论,或者象征性得发几个字,对于“课堂问题行为”及时处理,尽量缩小影响面。
当然班级博客监督与管理,单靠老师的力量肯定远远不够,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采用“小老师”制度,给他们一定的管理权限,来帮助老师一起建设好博客。
5、教师及时对每一位学生做出学习评价和反馈
教师及时的评价反馈对督促学生进一步学习至关重要,也为学生自己调整下一步的学习方向和学习节奏提供依据。
课堂博客平台上的评价是多元化的,一个主题结束后,每个学生都已经有了一些评价,包括自我评价、同学评价、小组评价等。
但对于学生个体来说,老师的评价才是最权威的,也是学生最信任的。
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后对每一位学生作出学习评价和反馈。
根据我们事先制定的评价量表对学生的作品给出得分,同时能通过简短的几句话表扬优点,指出不足和存在问题,提出对他今后学习中的建议。
每个主题结束后还可以选出表现好的同学在课堂上予以表扬奖励,当然没有完成作品的同学也要有惩罚。
总之评价工作做得越细致越好,相信到后期不需要管理员,每位同学自己就能自觉管理好自己的博客,那我们的班级博客对于我们信息技术课堂就真正能起到如虎添翼的作用。
俞亚娣:
管理是关键。
张黎瑛:
格局放大;问题的提出比较有实际意义;推荐方式:
在最后加了一个环节:
做的比较快,根据别人的介绍,制作成小报。
即文章发布的目的性。
俞亚娣:
板块《网站的开发与设计》
我们说上课是一个预设与生成的过程,我认为网站的设计与开发也是一个预设与生成的过程。
开发是根据设计而来,设计则是根据需求而来。
首先我们这次的网站和传统的班级网站有所不同,我通过XX和万方数据查找了十几个班级网站的案例,一般情况,他们对于班级网站功能的需求主要实现的有:
用户注册功能;登陆功能;通讯录的注册、登陆、修改资料和退出功能;查看班级相册功能;最新消息的查看;资料的下载功能;添加新闻与修改删除功能;上传文件与管理文件功能。
而我们所设计的班级网站主要是要为我们信息技术教学服务,然后才是附属以上的功能,而网站设计与开发的难点也正在于需要开发适合我们信息技术教学的班级网站。
除了班级网站本身具有的功能外,我们现在还需要以下功能:
(1)用户管理,不仅仅是管理员和用户两种类型,我们需要更多权限的用户,管理员,教师,学生管理员,家长,不同的用户需要有不同的权限,而且考虑到期初班级建设,最好有批量导入学生功能;
(2)文章发布功能与评价功能;这个一般的班级网站都有,但是考虑到与学生最后的过程性评价有关,最好有统计积分的功能;(3)调查问卷功能。
调查问卷功能现在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应用很广泛,如果能把调查问卷功能整合进来,那就更好了!
根据网站设计的不同功能,我把网站设计主要分成三个阶段:
(1) 探索期
在这个阶段,就是不断地测试网站,如果有现成的网站当然是最好的,如果没有那么只能是自主开发了。
到现在为止我们主要是对两个类型网站进行了测试:
以动力论坛为模板的班级论坛,除了调查问卷功能,其他功能基本上有,但是有一个最大的弊端是服务器在使用的过程中经常死机,分析原因,是数据库的原因。
我们采用的是access数据库。
Access是一种只适合数据量少的应用的桌面数据库,处理少量和单机访问的数据库时效率会很高。
但是它不能同时访问四个以上客户端。
access数据库的数据达到一定的极限可能会导致服务器崩溃。
而在第一次使用的“我们班”网站我估计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所以在开发期第一个尝试的应该是以SQLServer为数据库的论坛开发。
而SQLServer是可以适合大容量数据应用的基于服务器端的中型数据库,在功能上管理上比Access要好得多。
在处理海量数据的效率以及可扩展性等方面比较强大。
因为现在的数据库大都使用标准的SQL语言来对数据库进行管理的,所以如果是标准SQL语言,两者基本上都可以通用的。
第二个网站是以老丫为模板的文章发布系统,但是因为会员无图片发布功能而搁浅,这个和我们ASCHOOL网上校园类似,当然,ascool网上校园除了文章发布外,还有班级管理功能,这是值得借鉴的地方。
(2) 开发期
如果网上找不到现成的网站,那么我们只能自主开发班级网站了,根据探索期的经验,首推论坛,因为功能等各方面要比文章发布系统要多。
当然这个过程也是一个比较困难的过程,虽然还没有开始,但是可以想象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这也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可以根据我们现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地完善。
(3) 测试与完成期
这一个过程需要和第二个过程相结合。
有可能本认为是完成了,但是出现了新的问题,有需要重新开发了。
总之,网站的开发与设计是一个循环与不断完善的过程,现在对我们的要求也很高,至少我们现在需要学习以下三本书:
ASP、SQLServer,和Dreamweaver。
加油吧,同志们。
张黎瑛:
发现问题是关键。
统计分数等功能。
用户友好界面。
陆智勇:
前面讲的就是利用网站进行教学的相关知识,加大学生的参与度,在第一个网站“我们班”网站中,提供较多的功能,但是这里都是硬环境,我们现在需要的是软环境。
任务驱动:
任务要精细化。
学生网站是网络教学的一种,推广学生网站即是建立一个平台,供学生,家长,教师三者之间联系的一个网络平台。
交互方便、反馈迅速 计算机网络具备高速传输信道,教师可充分利用在线功能,实现师生、生生之间交流,得到及时迅速的反馈信息,大大减少了教学的盲目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双向交互,既加大了学生参与度,又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处于主动地位(查找、处理信息)。
网络以上功能与信息技术课程相结合,将网络教学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手段,为教育提供全新的理论、模式、方法和媒体,必将大力推动信息技术教育发展。
网络环境只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最佳载体,但它并不能决定教学效果,只是具备了教学的硬环境,而教学中的软环境(教学资源、教学过程的组织)才是教学质量效果的决定因素,因此教师有效使用网络开展教学,必须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同教学目标,教学组织过程以及学生学习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达到良好的效果。
根据网络自身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中以下几种教学模式适合网络教学。
1. 任务驱动教学法 以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驱动教学,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巩固知识技能,培养创新精神和主动学习习惯。
网络环境的适时性,交互性使教师实施教学任务,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如在进行网页制作教学时,可以设计班级主页、个人主页等形式的任务。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加以指导、帮助适时点拨,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能潜移默化地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技能。
实施任务教学,应注意以下问题:
(1)精心设计任务 设计任务要符合学生的特点,考虑学生实际,尽量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内容或其他学科内容相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比如:
《word对象的插入与设置》中自选图形的应用,将《满城尽是黄金甲》剧照插入文稿做成海报、《中学生遵守交通规则》作为学生活动任务;在学习网络技术基础时,布置“我的Internet生活”主题任务;此外还可以结合时事(世界环境日,美伊战争等热门话题)与《搜索与下载》、《电子小报制作》、《网页制作》《幻灯片的制作》等进行教学。
)
(2)强化任务,让学生学会怎样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在做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机知识和技能。
(3)建立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此外,明确目标要求,任务要具有可操作性,大小适当,考虑小组和个人完成任务的能力等。
2.研究性教学法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通过研究性学习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们可以借鉴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方法,结合信息技术课开展研究性教学,研究性教学在信息技术课程本身用得不太多,主要是与其他学科在课程整合上的运用,在实施过程中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进入问题情境、实践体验和表达交流。
比如:
可以选择“中学生走进网络的利与弊”,“中学生的网络生活”等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
我们还可以让学生查找有关社会、科技问题等资料,比如朝核问题、环境问题等热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撰写小论文,制作主题网页,通过这种方式的研究学习,极大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和研究能力。
3.合作式教学法 合作式教学法常与任务驱动、研究性教学法结合起来,基于教学组织形式的教学方法,为了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学生成立学习小组,利用网络环境的开放性,交互性,最大化个人和他人的学习效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①基于任务的协作学习(布置任务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②相互教学法(教学相长、学生相互帮助)4.学科整合教学法 学科整合教学法是把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结合起来,克服信息技术课单纯学习技术的观点,使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网络环境与信息技术的优势也可以促进其他学科的教学,提高整体教学的科技含量。
以上几种教学模式,没有严格的区分度,在具体教学中根据教学实际灵活运用。
三、网络环境下创建学生自主学习方式 网络对学习最大的促进作用表现在对学习方式的变革,它在素质教育所要求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等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
网络中堪称“海量”的信息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基础,网络高效快捷的交流方式,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
1. 网络环境下创建基于任务的自主学习方式 这种学习方式是利用网络环境,给学生提出学习任务,进行任务驱动,通过上网查询、人机交互等方式,学生在不断克服困难中完成任务。
教师可以将所学习的知识分解成若干小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搜索引擎或相关的网站、多角度地找出答案,完成任务。
输入关键词通过搜索引擎检索到的相关网页资料可能会多达数百上千条,这是教参望尘莫及的。
教师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开展教学,能冲破课本的束缚,在学生面前展开广阔的学习空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学生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通过动手操作以及必要的信息技术帮助进行自主探究,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能动性。
这样不仅重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也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2.网络环境下创建基于协作的自主学习方式 在网络环境下,可以很方便地展开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群体活动能力以及竞争和合作能力。
学生们之间可以不用直接面对,而是教师通过网络把分散在课堂中的学生链接成小组性的学习团体。
他们利用网络来传递声音、文本、图象等各种符号,加强互相交流的目的。
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主动性。
让每一个小组成员都非常认真地学习、探寻,然后根据自己的搜索结果,谈谈自己的操作方法,短短几十分钟的一堂课中,每个学生都数次甚至数十次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每个问题讨论到最后,教师在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选择地加以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种没有标准答案的协作式自主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3. 网络环境下基于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方式 个性化自主学习是网络环境下最重要的学习方式,最能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
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可以按照合自己的特点选择学习方法,可以按照自己的时间安排学习的进度,可以按照自己的能力选择学习内容的深度。
我们都清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背景知识、学习能力、认知风格都有差异。
而在传统的讲授式课堂教学中,教师普遍存在着无暇顾及学生接受能力存在差异的现象,按照“一刀切”的方式进行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随着校园网络的进一步普及,计算机的交互性解决了这一问题。
我们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做到在校园网、多媒体电化教室、多功能电子网络教室的应用,充分考虑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当学生不满足于教师的课堂教学现状时,当老师应付不了学生大量的、集中的、同时的又是个别的学习需要时,提供必要的条件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来选择运用信息技术满足自身的学习需要。
例如,可以调用教学资源中的各种素材,如文本、动画、视频、图片、教师个人网站、资料库等,以巩固学习的内容,解决学习的疑惑,了解不同的观点,掌握不同的方法。
根据需要,教师也可以自己设计、制作课件,发到服务器终端共享,以实施对学生面广量大的指导。
总之,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网络资源的不断丰富,网络教学、网络学习将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张黎瑛:
这是我们边用边了解的过程,从两个方面从环境和学习方式两个方面来了解,我们现在的硬环境还在寻找中,还没有确定,软环境还在摸索中,所以任务很重,我们只能在现在做的过程中放眼未来。
衡晓刚:
可以把研究性学习引入到课题中。
张黎瑛:
板块《课堂效果的分析》
班级网站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运用成功与否,效果如何都要进行及时的分析。
通过网络调查的方式可以采集到学生对于学习情况的反馈与评价,做出一定的效果分析,从而不断进行摸索与改进,使班级网站能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服务于学生。
问卷分为平台部分(即网站本身)和基于平台教学交互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即教师与学生实际活动的内容)两大内容。
关于平台部分,旨在了解学生对所用平台提供交互功能设计的满意程度,关于教学交互活动的组织与实施部分,旨在了解学生对教学交互活动的认识和需求,以及教学交互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状况。
1.学生对平台提供交互设计的满意度,调查内容包括,对平台导航设计的满意度,对学习过程记录与反馈的满意度,平台提供交互功能,满足学习需要以及与教师同学交流的状况。
2.教学交互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状况,
1)学生参与交互活动的主动性和程度。
A学生能否与教师同学主动交流。
B学生与教师,同学交流是否充分。
2)学生对交互过程的关注程度。
A经常看,但只是浏览他人观点,从不发言
B作业或教师要求时才去关注。
3)关于学习材料的更新,作业的布置,与回复等基本教学交互活动的实施状况。
A学生对教师组织实施此类活动的满意程度。
B学生对教师能否及时认真的回复问题与作业的满意程度。
4)交互活动中教师使用教学策略的状况,如关于讨论活动和小组活动的设计。
在这个问题上,学生是倾向于哪一类的讨论主题,是教师提出的主题更能吸引关注,还是学生自己的主题更有讨论的意义。
还可以采集的数据有:
1.以各模块为分类字段的统计分析。
预设五个版块:
班级生活,作品区(作业区),交流与分享,问题库,视频库(微视频)。
最后这两个版块,最好是在内部网进行,以免资料被他人盗用。
统计各个版块的学生参与率(浏览学生数/学生总数),用来反映该模块被学生关注的程度。
2.以学生学号为分类字段的浏览行为统计分析。
本学期有四个作业,这四个作业通过作品发布与回复(评价)他人作品,浏览视频和问题库问题的讨论等行为来完成。
以各个学生为统计项,调查他们在各个活动上的表现,以发现学生在使用平台时的情况以及特点。
还有一个需要评价的是,学生对于信息素养的提升,在平台的使用过程中,有没有得到促进。
(发布文章,隐私,尊重他人等社交活动的能力。
)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要完成两次阶段性检测(对理论知识点的检测、对操作部分的检测)来观察平台对学习带来的变化(A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效果,B与不使用平台差别不大,C阻碍了学习的进度,且成为学习中的负担。
)
活动评价
此次沙龙活动,不仅使教课题组成员更进一步地理解了《班级网站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建设与应用探究》的核心研究内容,将四个版块1、班级网站的设计与开发2、班级网站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运用3、课堂教学效果的分析。
(如何评价网站的作用)4、对网站的管理与监督以每个成员分别负责一个主题的形式,以主题式发言和对话的方式展开研讨,让观点与观点相碰触,生成更新的观点,对下一步的研究与教学活动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参考意见和前瞻性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