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思品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386580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4.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思品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教版小学思品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人教版小学思品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人教版小学思品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人教版小学思品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思品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小学思品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思品教学设计.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思品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小学思品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思品教学设计

篇一: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四年级品社下册全册导学案第一单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一课:

我的家乡在哪里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

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

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

部分。

重点难点:

能够认识自己的家乡,并能够正确地向别人介绍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

知道思念亲人,

想念家乡,是爱家乡的表现。

教学准备:

中国地图、宁夏省地图。

学生准备彩笔,剪刀胶水、信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

播放《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问:

听听这首歌描写了什么?

二、谈话引导,导入。

是啊,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家乡在你的眼里是怎样一个地方?

在同学们的眼里,家乡是美丽的,也是可爱的。

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都怀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每个人都热爱着自己的家乡。

今天,就让我们先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

三、看地图,找家乡。

指名学生,问:

你的家乡在哪里?

2、出示中国地图,“让我们一起来找找自己的家乡”。

以一人为例,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找找家乡所在的省和省会城市。

说一说在地图上的大概位置。

四、全课小结

第二课时

一、上节回顾

二、新授

1、小组合作,找一找家乡。

2、游戏:

“12345,你的家乡在哪里?

”“在这里,在这里,我的家乡在这里。

3、老师这里有几位小朋友一下子找不到自己的家乡,请大家帮帮他们。

4、竞赛:

老师缩小地图的范围,请大家自己找找家乡,比一比,看谁找得快找得准。

三、找家乡,画家乡。

1、每个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小地图,在地图上把自己的家乡所在省份剪下来,然后贴在彩色纸上。

2、说说你对家乡的了解。

3、用手中的笔在贴画的四周画上一些美丽的图案,把自己的家乡打扮得更美丽。

4、学生上台展示。

四、遐想:

二十年后的我。

一转眼,你长大成人了。

你会为家乡做点什么?

你对家乡会有一种怎样的感情?

五、小结

第二课:

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4.家乡的美丽和家乡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家乡人的努力分不开的。

鼓励学生为家乡做贡献。

教学重点: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难点:

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

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

3、课前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

图片、故事、歌曲或戏曲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一看,说一说。

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欣赏《我的家乡》的录象。

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3.思考:

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4.交流:

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

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

2..演一演,猜一猜。

1.启发谈话:

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

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

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

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

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

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

3.画一画,评一评。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如:

街道、公园、树林等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出画面上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

3.小组内展示交流,并推荐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

4.请被选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5.师生共评最佳创作奖。

4.说一说,唱一唱。

1.教师首先讲一个关于家乡的故事,你了解为家乡做贡献的有哪些人

2.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事?

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的小故事。

4.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歌曲或戏曲,表演给同学们看好吗?

5.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照片、文字等资料,并与同学交流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的资料。

5.小结

第二课时

一.上节回顾。

交流:

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

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

2.新授

1.启发谈话:

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

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

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

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

3.评议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

3.小组内展示交流,并推荐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

4.请被选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5.师生共评最佳创作奖。

4.说唱。

1.教师首先讲一个关于家乡的故事,你了解为家乡做贡献的有哪些人吗?

2.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事?

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的小故事。

4.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歌曲或戏曲,表演给同学们看好吗?

5.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照片、文字等资料,并与同学交流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的资料。

五.活动:

我是小导游。

第三课:

浓浓乡土情

教学目标:

1.考察和了解家乡的文化艺术,认识具有家乡特色的地域文化艺术,感受家乡的可爱,激发热爱家乡之情。

2.探索家乡文化艺术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从而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含义。

课时安排:

四课时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电子课件

(1)各地区不同民族风情的画面

(2)具有家乡特色的地域文化。

2.教师准备mtv

3.学生准备家乡的相关资料。

(文字、图片、音像)

第一课时:

调查活动

1.学生分成几个考察小组,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了解家乡文化中的不同

2.通过观察家乡人们的一些生活现象(文化艺术),提出思考的问题。

3.根据收集的资料,按类别归类整理并写出调查报告。

第二课时:

课堂学习

一、师生互动,引入话题

师:

同学们,今天我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

教师用不同的方言向大家问好。

问:

请同学们说一说,刚才老师讲话中,你感觉哪一种话听起来最熟悉?

师:

是啊,听着家乡话我们倍感亲切!

“少小离家老大还,乡音无改鬓毛衰”这一诗句道出了每一个

人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之情,一股浓浓的乡土情,尤其那是身在异乡的人,听到家乡话,更会感到格外的亲切与温暖。

师:

同学们,我们同是家乡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家乡的文化艺术。

二、了解家乡文化渊源

师:

那你们知道家乡文化艺术是怎么形成的吗?

课前老师请同学们进行了了解,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

(个别学生介绍,教师询问他是怎样了解到的,对于他的学习态度、精神给予肯定和鼓励)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沿着历史的长河去追溯家乡文化的渊源。

(播放课件:

家乡文化史)

师:

从刚才的这一段资料片中,你了解到什么,有什么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

师:

勤劳智慧的家乡人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生活、劳动,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并一代一代地继承发扬下来。

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又是什么样呢?

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组成了活动小组,分别对我们家乡的音乐语言、舞蹈、戏曲及手工艺品等艺术进行了考查,要求大家制作一份《我眼中的家乡文化艺术》宣传册,大家都准备好了吗?

好,现在我宣布,家乡文化艺术节现在开始。

第三课时:

课堂表演

一、上节回顾

二、新课学习

三、家乡文化节活动

师:

下面,我们举办一个家乡文化节活动,各小组准备一下,分别展示具有家乡特色的文化艺术。

1.家乡语言艺术展示。

(以说、唱的形式展示)

2.家乡音乐艺术。

师:

我们家乡的语言说起来干脆有劲,我们家乡的歌曲唱起来也是嘹亮动听。

课前老师进行了认真的搜集,找到了一首歌曲,就是根据家乡音乐中的一种加工创作的,老师今天把它带到课上来和大家一起分享,感受它的魅力,好吗?

(播放:

有特点的家乡歌曲)

师:

大家听后有什么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

师小结:

我们家乡还有哪些音乐艺术呢?

谁能给我们再展示一段?

(学生展示活动)

3.家乡戏曲。

a、学生先介绍。

b、教师播放家乡剧片段。

学生谈感想。

4.家乡的手工艺品。

a、生展示照片、图片,并配以解说以及学生自制的手工艺品。

b、师:

感谢这些同学,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精美的手工艺品,看得我眼花缭乱。

今天,我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件我自己做的手工艺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我做得当然比较的简单,现在就让我们随着摄像机的镜头一起去瞧一瞧民间艺人的杰作吧!

(出示手工制作的录像)c、师:

这么多的工艺品,你喜欢吗?

家里有吗?

(体会,人们在生活中创造了美,这美又装点了人们的生活。

5.家乡舞蹈。

师:

我们的家乡人不仅心灵手巧,还能歌善舞。

现在谁来给我们展示家乡的舞蹈艺术。

a、学生介绍家乡的舞蹈种类。

b、播放摆手舞的场面。

c、师生共同感受愉快的摆手舞。

师:

我发现,好多同学都被这热烈的场面所吸引,被这欢快的舞蹈所感染,家乡的孩子们,来,让我们一起溶入家乡的音乐,一起跳起家乡的舞蹈吧!

四、交流体会,升华情感。

第四课时:

办一份“家乡手抄报”

一、师:

今天,通过学习交流,我们看到了勤劳朴实的家乡人,他们乐观向上,辛勤耕耘,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家乡文化艺术,让我们赞叹,让我们佩服。

我想,你们一定有许多的想法,有许多的问题,有许多的感受。

现在,我们一起来聊一聊吧!

(学生交流,谈感受)

二、把你的感受用手抄报的形式表示出来

三、分组办报,教师巡视。

四、展示作品。

五、全课总结。

第二单元:

生产与生活

第一课:

吃穿用哪里来

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对日常生活用品的考察和研究,知道工农业生产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2,能基本领会各种物品的属性和类别。

3,知道农、牧、渔、林的生产都是农业生产。

丄学生通过调查讨论,了解家乡农作物的生产情况,增强对农作物生长及农业生产的时令性的真实感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调查

篇二: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修水县第八小学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

教学计划

备课人:

余竹梅

我的一家人

第一课时

1.教学目标:

1、知道家庭的含义和家庭成员间的称呼、关系。

2、了解家人的工作、爱好、习惯,

对家人产生敬爱之情。

3、为自己的家人感到骄傲。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正确介绍自己家人的情况。

三•课前准备:

1、观察并了解自己家人的职业、兴趣、爱好、生活习惯。

2、准备一张家庭生活照。

3、教师准备一张自己童年的家庭生活照四.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明确家庭的含义了解老师的家人情况,学习表述方式

互相介绍自己的家人,彼此分享家庭的幸福愉快让全班同学了解我的家人总结,进行尊重普通劳动者的教育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

谈话引入:

我们都有自己的家,谁能告诉大家你的家里都有谁?

请哪位同学介绍,就把事先收上来的照片放在投影上,全班都能看到。

(如果学生在回

学生活动介绍自己家里人看老师童年时的家庭生活照,了解老师的家人情况小组介绍自己家人情况请同学到前边介绍,其他同学看照片听和老师共同总结本课的收获教师活动1、结合发言情况进行指导、总结

2、结合照片进行介绍3、老师巡视指导4、老师指导并对说的好的同学给与表扬5、进行爱家人教育

答这个问题时,把临时居住在自己家的亲戚也算作自己的家人,教师要及时给与指导,从而明确家庭的含义。

2.学习新课

(一)教师投影出示自己童年时的家庭生活照。

1、介绍:

“这是老师和你们一样大时,和我的家人一起照的照片,大家猜一猜,哪个是老师?

”“猜一猜其他几个人是谁?

”2、老师介绍:

你们想了解照片上这些

人的情况吗?

那老师来为你们介绍一下。

师指着照片介绍“爸爸妈妈都是农民。

他们特别会种庄稼?

?

工作之余,爸爸喜欢坐在

树荫下和别人下棋,妈妈却喜欢看电视剧,有时还会跟着电视一起哭、一起笑?

?

姐姐上小

学四年级,她学习非常好,姐姐喜欢读课外书?

?

妈妈怀里抱着的小朋友是我的小妹妹,那时她刚刚会走路?

?

3、老师一边介绍一边把画好的图片贴在黑板上。

(爸爸妈妈种田,爸爸在树下和

别人下棋,妈妈在看电视,姐姐在读书,妹妹在玩耍等)4、小结:

刚才老师都向大

家介绍了哪些内容?

(二)介绍自己的家人

1、谈话:

你们愿不愿意把你的家人介绍给同学们?

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家人的情况介绍给同学们,可以把自己知道的情况告诉大家,小组的同学如果想了解

什么,也可以请她给介绍一下。

2、小组介绍(小组合作学习,同学们就像听故事一样,了解到小伙伴的家人情况;

同时在语言表述上,互相指导,使每个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有不同的提高。

)3、小组

选举一位介绍最好的同学到前边来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家人的情况。

老师

对介绍的好的同学及时进行表扬。

(对于一年级同学来说,能走上讲台给全班同学介绍就已经是很出色的了,如果再能语言流畅的进行介绍,这更是高水平的展现。

教师适时的进行表扬和鼓励,学生获得的将是成功的喜悦。

)3.总结:

通过今天对家人的介绍,你有什么想法?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家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懂得不同的亲人有不同的称呼方式。

2、讲述家庭生活

中的亲情故事,进一步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知道家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2.难点:

讲述亲情故事,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

三.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

1、每人准备一张和家人一起活动的照片。

如全家旅游、过生日、爷爷教自己种花;

火种别一个印象深刻的故事。

2、有条件的可以把家庭生活录像带来。

3、水彩笔老师准备:

1、画图纸若干。

2、老师准备一个家庭生活录音故事四.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1、学习家庭成员之间的1、小组间互相说说家庭1、教师出示家庭成员表相互关系成员之间的关系。

儿歌练习、对同学的回答进行指导

补充内容后,小组抢答练习

2、了解不同地区有不同2、和大家一起学习,并的称呼2、请老家在外地的同学进行小结

说说地方称呼。

讲家庭故事3、听同学讲故事,看录

3、请同学讲家庭故事。

像,对讲的好的同学及时进行看同学带来的录像带,把自己表扬带来的照片贴在书上,小组间讲讲照片或画片后面的故事。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

上节课我们向大家介绍了我们的家人,谁还愿意告诉大家,你的家里还

有哪些亲人?

(请一个三代人同住的同学来介绍)

2、问:

你们家有这么多人,你能说出家人之间的关系吗?

(自己家人的情况是学

生最熟悉的,从介绍自己家人的情况入手引入新课,引导学生迅速的进入到新的学习内容,而且减少理解的难度。

)3、揭示课题:

我的一家人二、学习新课

1、老师展示有长辈头像的家庭成员表。

看表,自己小声说说家人之间如何称呼,

怎样称呼最有礼貌?

小组间互相说一说。

2、出示儿歌,大家回答。

“爷爷是爸爸的爸爸,奶奶是爸爸的妈妈,姥姥是妈妈

的妈妈,姥爷是妈妈的爸爸,姑姑是爸爸的姐妹?

?

“进行抢答练习后,发散学生的思维,补充练习“叔叔是爸爸的什么?

舅舅是妈妈的什么?

?

?

3、把学生提到的内容,合在

一起,小组间进行抢答练习。

通过小组间你问我答的

游戏方式,熟悉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4、老师知道我们班许多同学老家都在外省市,谁能用老家话说一说你们是怎样称

呼家里的亲人的?

5、老师小结:

不同地区,又不同的称呼方式,或同一个称呼,发音却不相同,所

以不要大惊小怪,更不要嘲笑那些使用与自己习惯称呼不同的同学。

6、在我们每个

人的家里,都会发生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让人难忘的故事。

谁愿

意给大家讲讲你家的故事?

请同学到前边讲自己家的故事。

7、老师播放班上某位同

学带来的家庭生活录像带,全班同学欣赏。

8、放《可爱的家庭》歌曲,把自己准备的和家人一起活动的照片贴在书上。

9、在小组间讲讲自家的故事,同时放轻音乐三、小结:

进行爱家庭教育。

篇三: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在爱的阳光下

第一课家人的爱

教学目标:

1、从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懂得家人对自己疼是爱,严厉也是爱。

2、学会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与爱。

教学重难点:

体会父母养育我们不容易,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父母的情感。

教学准备:

1、教师引导学生事先观察家人在一天中为自己所做事,并作观察记录;

2、学生自己小时候的照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课

让学生把自己小时候的照片拿出来,同学互相传看,并和现在比比,看看有什么变化,让学生体会出我们在一年年长大,并且让学生知道是家人的爱才使我们一天天成长。

(板书课题:

家人的爱)

二、活动组织

活动一:

1、引导学生阅读几幅表现家人的爱的场景,让学生体会家人在这种背后的种种付出。

2、与同学交流自己的名字是谁起的,它的含义。

3、参照4页的图,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回忆和讲述自己家人关爱自己的故事,让学生体会什么是家人的爱。

活动二:

保护一个生鸡蛋一天。

再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活动三:

引导学生看6页的故事与思考,读懂两份账单的含义。

活动四:

1、结合课前的观察记录,与组内同学交流一天中家人为自己做的事情,请记录,做的最详细或最有特点的同学再向全班同学介绍,让大家共同分享家人对孩子的爱。

2、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一天中家人就为自己做那么多的事,月月年年,在成长岁月里的无数个日日夜夜家人要为自己付出多少汗水和辛苦!

引导学生思索自己应该对家长说些什么?

做些什么?

活动五:

1、分组讨论:

家人严格要求自己,严厉对待自己的错误,就不爱自己吗?

2、经验交流:

向同学介绍自己类似的生活经历,说一说当时家长是怎样说的,自己是怎样想的,现在又是怎样体会的。

3、教师小结:

我们要懂得家人的爱不仅是对自己的迁就,还包括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同时也提示学生做好自己的事情,做事情动脑,勇于克服困难,犯错误要勇于承认,这也是对家长爱心的回报。

活动六:

引导学生读《游子吟》结束全课。

深入体验自己一天天长大,辛苦爸爸妈妈。

爸爸妈妈爱我,我也爱爸爸妈妈。

板书设计:

养育是爱

关心是爱

1、家人的爱要求是爱都是爱

严格是爱

严厉是爱

教学反思:

第二课读懂爸爸妈妈的心

教学目标:

1、了解父母辛劳,懂得做子女的应该关心父母,体贴父母,在家做个好孩子。

2、做到自己会做的事自己做,不让父母操心,并能帮父母干家务活,虚心接受父母的教育,以实际行动给父母带来快乐。

3、激发学生对父母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落实行为目标,激发爱父母情感。

教学准备:

课前完成好“小记者在行动”。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进行讨论

1、指导学生看第8页的图,提出两个“为什么”,导入课题。

2、讨论、交流:

为什么爸爸妈妈会这样?

二、了解父母愿望

组织交流:

爸爸妈妈的愿望和自己的发现。

三、了解父母辛劳

(一)父母赚钱不容易

1、为了家庭,为了我们有一个舒适的环境,爸爸妈妈努力工作。

你知道你爸爸妈妈是干什么的吗?

他们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回家?

回家后还要干什么吗?

他们这样辛劳又为的谁?

(指名回答,同桌互说。

2、小结:

我们吃的,穿的,用的都是父母的血汗钱呀,一元一角都来得不容易呀。

(二)父母养育我们不容易

父母亲为了我们,他们一方面努力工作,一方面对我们的成长无时无刻不倾

注着他们的爱。

爸爸妈妈的点点滴滴都倾注着对儿女的爱。

你能说说爸爸妈妈在你成长道路上付出的爱吗?

1、同桌互说,指名说。

(生病时,但更要注意一天中的小事,从身边小事引导父母亲对孩子的爱。

2、教师随机评价。

3、齐唱歌曲:

《世上只有妈妈好》。

四、分担父母辛劳,关心父母

1、爸爸妈妈为我们倾注了无限的爱。

现在我们长大了,成为了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了,那么我们该怎样报答爸爸妈妈呢?

2、关心父母,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事,使他们高兴?

小组讨论。

3、小组代表发言。

4、归纳并板书:

(1)不让父母操心,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2)不让父母劳累,主动做父母的小帮手。

(3)不让父母生气,听从父母的教导。

五、总结谈话,课后延伸

同学们,关心父母,就要时时处处体谅,了解父母的需要和要求,不惹父母生气,不让父母为自己操心,尽量分担父母的辛劳,给父母带来快乐。

老师愿每一个同学都能为父母献上一份真挚的爱。

板书设计:

2、读懂爸爸妈妈的心

不让父母操心,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不让父母劳累,主动做父母的小帮手。

不让父母生气,听从父母的教导。

教学反思:

第三课来自社会的爱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到学校各类工作人员为了自己的成长付出了心血,使学生感受到他们对自己的爱,并懂得自己应该怎样尊敬他们。

2.通过观察了解,让学生知道社会各界对少年儿童的关心和爱护。

3.让学生了解国家所制定的一些保护儿童权益的法律,从中体会到这也是国家对少年儿童成长的关爱。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感受到学校各类工作人员对自己的爱,懂得自己应该怎样尊敬他们。

课前准备:

1.教师搜集社会上常见的一些为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而设立的警示语、标志牌和一些保护少年儿童合法权利的法律条文。

2.让学生课前搞一个调查采访活动,看看老师和学校其他工作人员是怎样工作的,他们有

什么快乐和烦恼。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我们周围充满着爱,有来自爸爸妈妈的爱,有来自社会各界人士的爱,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三课。

我们每天大部分生活在学校里。

为了保证我们的健康、愉快地成长,学校中哪些人在为我们服务呢?

(板书课题:

来自社会的爱)

二、学文明理

1.学校中的爱

(1)看第12、13页的图片,说说学校中哪些人在为我们服务。

(2)学校里还有很多部门,自由讨论:

这里工作的老师和其他工作人员,为了保证我们的学习和安全,提供了哪些服务?

(3)展示调查结果:

说说老师和学校其他工作人员是怎样工作的,他们有什么快乐和烦恼。

(4)让学生说说自己调查后的看法和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