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情绪管理案例之欧阳术创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381526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情绪管理案例之欧阳术创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大学生情绪管理案例之欧阳术创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大学生情绪管理案例之欧阳术创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大学生情绪管理案例之欧阳术创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大学生情绪管理案例之欧阳术创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生情绪管理案例之欧阳术创编.docx

《大学生情绪管理案例之欧阳术创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情绪管理案例之欧阳术创编.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生情绪管理案例之欧阳术创编.docx

大学生情绪管理案例之欧阳术创编

案例-4都说我是一个性格开朗活泼的女生

时间:

2021.02.02

创作:

欧阳术

  认识我的人都说我是一个性格开朗、活泼的女生,长相比较秀气,善于与人交往而且很健谈,有亲和力及组织协调能力。

也许正因为如此,刚进入大学我就被老师任命担任了班长职务,并有幸加入了校学生会。

在别人眼里,我是非常幸运的,我也确实为此而感到很开心,是那种因为被肯定而发自内心的喜悦。

一般在新生入学后,学校为了让新生更好地了解、适应大学生活,通常会通过各种途径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我所在的人文学院也不例外,根据同学们的需求组织了一场新生座谈会,分别邀请了校内几位较有名望的老师来和同学们进行面对面交流,为同学们答疑解惑。

我作为这场活动的组织者之一,负责联系一位心理老师。

正因为如此,我有幸了解到了心理咨询的一些相关知识……

  不开心,活得很累

  其实,又有谁知道,在活泼开朗的外表下,我内心深处有着多少难言的苦楚,只能一个人默默承受……时间一天一天过去了,不知不觉已进入大三。

不知怎么,我感觉大三这一年的冬天格外寒冷,看着周围同学忙忙碌碌,我的心情却日渐沉重和苦闷……在彷徨与犹豫之后,我走进了学校的心理咨询室。

在老师关切的目光下,我坦诚地向老师倾诉了我的烦恼和困惑。

老师问我这种状态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持续多长时间了,我想了想,有六七年的时间了,一直觉得自己不开心、活得很累,甚至常常感觉生活没有什么意思。

老师问我都发生了什么事,有什么样的感受。

多年来埋藏在心底的往事又一幕幕闪现出来……

  我生长在一个普通的家庭里,爸爸妈妈都是小镇上普通的工人,我还有一个弟弟。

在我的心里,多么希望我的家里能时刻充满欢声笑语啊!

但事实并非如此。

记得小时候,爸爸妈妈之间不是很和睦,经常会因为一些事情争吵,每当这时我就充当了和事佬。

尽管那时我还很小,但我会分别看着爸爸妈妈的脸色行事,并分别对他们进行劝解……亲戚邻居们都说我很乖,很懂事,可他们不知道,在我的心里是多么渴望能像其他小孩子一样可以随意地玩、随意地躺在爸爸妈妈怀里撒娇啊!

过早的成熟给我的童年蒙上了一层灰色……在我上初二时,爸爸得了重病,医治无效去世了。

对我而言,我觉得好像没受什么太大的影响。

这时,家里的一切就完全由妈妈一人撑着,我觉得妈妈真的很不容易。

后来妈妈在工作上遇到了挫折,具体是什么我并不清楚。

尽管妈妈并未对我和弟弟说什么,但我能感觉到妈妈的不快乐。

每天在上学、放学的路上都会想这件事,想今天会怎样,妈妈会有什么样的心情。

  我总觉得自己很笨

  在学习上我很刻苦,一直很优秀,各方面都很出色,在班级里经常名列前茅。

尽管如此,我仍然总是觉得自己很笨,怀疑自己不够聪明。

考上高中后我开始住校了,这是我第一次住校,开始有些不太习惯,后来因为和一位室友发生了矛盾,我就搬到附近的奶奶家住,直到高考完毕。

我觉得自己高考时的状态并不好,考上大学完全是凭高一、高二打下的基础。

与室友产生矛盾让我觉得很受挫,从那时起,我感觉特别自卑,经常会觉得不开心,心情很沉重,一直到现在。

另外,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原先对学习充满兴趣的我,却变得很讨厌学习,完全是凭借着一种责任感才坚持下去的。

我妈妈一个人撑着这个家,特别不容易,我一定要好好报答并且照顾好我妈妈和弟弟,如果我不好好学习,将来没有出息,那我妈妈和弟弟还指望谁啊?

所以我现在感觉特别沉重,特别累!

  我觉得自己缺少主见

  我对自己很多方面都不满意。

我经常会觉得自己没有主见,人云亦云。

在这方面,我特别欣赏我的妈妈和姑姑,她们很有自己的想法,做事非常有原则,即使错了也坚持到底。

与人交往方面,虽然我很渴望和别人友好交往,但感觉总是有距离,不能很亲密。

我曾经交了一个男朋友,和他在一起时,他经常说我幼稚、不成熟、不细致,弄得我在他面前表现很不自然,很紧张,生怕做不好。

我很苦闷,也很烦恼。

现在进入大三了,同学们无论是准备考研的,还是打算找工作的,大家都忙碌起来。

而对于我来说,我却没什么心情。

不愿意学习,对什么事都没有太大兴趣,对未来一片迷茫,不知道何去何从。

长时间的灰暗的心情让我失去了进取的动力,我渴望解脱,而现实又让我感到特别无助……

分析点评-1

每个人都希望活得轻松、快乐,但每个人又时常会感受到焦虑不安、烦躁和痛苦。

究其根源,一切的一切都与“我”有关。

小君的案例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小君谈到的累、沉重、不开心等都深深触动了我,让我觉得是那么想帮助她,那么希望她尽快解脱……我知道,我这么强烈的要帮助她的愿望源于我自身,因为我也会时常感受到累、沉重、不开心……她共做了两次咨询,我不知自己是否帮助了她,对这一点我也一直很担心,但已无处考证。

到目前为止,我仍会觉得没有更好地帮助她,并会为此而难过。

不过现在我已清楚,其实我目前的问题与案例中小君的问题有一点是相同的,即我们看到的都是自己,整个世界都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所有自己生命里看到的、感受到的,根本原因都在于自己,正所谓一切都源于内心,源于自己的内在。

心理学研究证明,家庭环境对人的一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特别是早年形成的人格结构对以后的心理发展影响深远。

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人出生后的第一个发展任务是发展基本的信任感。

如果发展顺利,他们会觉得世界是美好的,人们是充满爱意的,是可以接近的,会对人信赖并产生安全感;如果发展遇到障碍,在一生中对他人都会是疏远的和退缩的,不相信自己,也不相信他人。

小君从小的生长环境并不和谐,父母关系不和,经常争吵,她会分别看着爸爸妈妈的脸色行事,并分别对父母进行劝解。

尽管她很渴望幸福温暖的家庭,但是她压抑真实的自己而不敢表达,因为她的内心是恐惧的。

一方面,她害怕冲突;另一方面,父母间的冲突会使她很自责,会觉得是因为自己不够好。

这种情绪未能很好地疏导,不断积压之后她就会觉得很累、很沉重,甚至觉得生活没有什么意义。

这与她在更早时期未能很好地建立信任感、安全感有关,也与她自身较为敏感的气质有关。

在以后的发展中,虽然她很渴望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但内心深处的不信任感、不安全感使其总觉得和别人有距离,难以建立亲密关系。

小君的问题还在于自我认同感缺失。

大学阶段是一个迅速变化的时期,是由儿童期向成年期转变的过渡阶段。

与以往相比,这一时期突然要开始应付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了,这种跨越造成的混乱使青年感到烦恼甚至痛苦。

他们开始面对这样一个问题:

“我是谁?

”如果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成功的,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就形成了,他们对个人价值能独立做出决定,理解自己是怎样的人,接受并欣赏自己。

反之,则会出现自我认同危机。

小君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缺失了自我认同感。

小君长期以来觉得不开心,活得很累,并有强烈的自卑情绪,这与她不接纳自己、不能及时肯定并欣赏自己有关。

她对于自我的认识是偏颇的。

她活在“别人怎么看”、“别人怎么说”的世界里,很少回到内在看看自己的内心感受是什么,自己真正的需要是什么。

在小君眼里,自己应该是完美的,不允许也不能接纳自己有缺点和不足,不能积极地肯定自己。

她的自我价值感是建立在别人肯定的基础上。

正是由于她缺乏对自我的了解,不清楚自己的价值在哪里,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生活,不能形成良好的自我认同感,才出现了角色混乱。

小君承担了太多不属于她的责任。

小的时候本应该享受父母之爱、享受童年的无忧无虑的小君,却要充当和事佬来调节家庭气氛,担负起调整家庭和睦的责任。

面对妈妈的不快乐,她要承担起让妈妈快乐的责任;面对整个家庭,她要承担起照料妈妈和弟弟的责任。

而作为一个孩子,作为家庭中的一员,她承担了本不属于她的责任。

她的内心时常处于紧张、焦虑、不能松弛的状态,她一直很压抑,而没有好好放松过,没有活出真正的自己,难怪她会感觉很累、很沉重。

当然,了解问题的根源后并非仅止于此,而要以此为契机,勇敢地面对问题,勇敢地改变自己。

诚然,环境及自身素质都会对人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我们每个人都是有着非凡的创造力的。

当一个人明确了自己问题的根源,就要努力做出改变,担负起自己成长的责任,努力发展自己的精神(知识、爱、意志)力量,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成长。

知识链接-1

 自我认同感:

这是埃里克森(ErikHomburgerEriksen)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术语,英文为identity,(也译为“同一性”。

)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自我的基本功能是建立并保持自我认同感。

他把自我认同感描述为一个复杂的内部状态,它包括了我们的个体感、唯一感、完整感以及过去与未来的连续性。

自我认同危机是指人在缺乏自我认同感时所感到的混乱和失望。

  我们很多人在一生中都有一段时期不能确定自己是谁,不能确定自己的价值或自己生活的方向。

自我认同危机通常出现在青春期,但又不限于年轻人,许多中年人也可能有类似的经历。

锦囊妙计-1

1.觉察自己的情绪

觉察自我就是要回归自己的内心,倾听内心,不带任何评判,不去分辨是非,只是客观地、“如其所是”地观察自己的内在,看所有发生的一切。

当人感到痛苦、烦恼、焦虑时,跳开“现在的我”,用一种客观的、有距离的眼光来看自己的情绪。

当能够觉察自己时,就会发现自己拥有越来越多的选择和可能性,拥有越来越多的自由与自在。

任何的痛苦与烦恼都是有意义的,它是我们心灵成长的必由之路。

正如许宜铭先生所说:

“烦恼即菩提。

”生命里所有的伤害和烦恼如同黑夜,而生命潜能里的真善美、菩提和智慧犹如天上的星辰。

星辰在白天依然存在于天空,只是白天我们看不到它们,要看到它们就得等到黑夜来临。

夜越深、越黑,天上的星辰就越加闪亮。

2.爱自己,接纳自己

每一个人都不是完美的,正是因为不完美,才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认识、学习、体验与成长的机会,才使得我们的人生如此丰富多彩。

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学习爱自己、爱他人及爱宇宙万物的过程。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人的几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

喜欢与别人比较,缺乏自信,容易自我责备。

针对这几点,可以通过如下方法逐步改善:

首先,跳出与别人比较的模式,培养与自己比较的独立的自我;其次,列出自己所有的优点;再次,每天总结自己的言行,对于自己满意的方面及时肯定并赞赏,对于需要改进的给予勉励而非指责;最后,学习他人的优点,包容他人的缺点。

学会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别人,照顾好自己才能照顾好别人。

3.掌管好自己快乐的钥匙

喜怒哀乐,所有的情绪都只是我们自身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当痛苦与烦恼来临时,记住,痛苦、烦恼不是我,我也不是痛苦、烦恼,告诉自己,我是自己的主人,我能掌控自己的情绪。

思考与反思-4  2005年第11期《读者》卷首语的内容值得我们学习反思。

  专栏作家哈里斯和朋友在报摊上买报纸,朋友礼貌地对报贩说了声谢谢,但报贩却冷口冷脸,没发一言。

“这家伙态度很差,是不是?

”他们继续前行时,哈里斯问道。

“他每天晚上都是这样的。

”朋友说。

“那你为什么还是对他那么客气?

”哈里斯问。

  朋友答:

“为什么我要让他决定我的行为?

  每个人心中都有把“快乐的钥匙”,但我们却常在不知不觉中把它交给别人掌管。

  一位女士抱怨道:

“我活得很不快乐,因为先生常出差不在家。

”她把快乐的钥匙放在先生的手里。

  一位妈妈说:

“我的孩子不听话,让我很生气!

”她把钥匙交在孩子手中。

  男人可能说:

“上司不赏识我,所以我情绪低落。

”这把快乐钥匙又塞在老板手里。

  这些人都做了相同的决定,就是让别人来控制自己的情绪。

  当我们容许别人掌控我们的情绪时,我们便觉得自己是受害者,于是抱怨与愤怒成为我们唯一的选择。

我们开始怪罪他人,并且传递一个信息:

“我这样痛苦,都是你造成的,你要为我的痛苦负责!

  这样的人把自己的责任推给了他人。

  一个成熟的人能握住自己快乐的钥匙,他不期待别人使他快乐,反而把自己的快乐和幸福带给周围的人。

  我们身处的地方,不论是环境、人、事、物都很容易影响我们的情绪,可是千万别忘了,决定快乐的钥匙,只在你自己手中!

训练营-1

  1.认识自己的情绪

  首先,请闭上眼睛,想一想你最怕什么?

(比如怕说错话、做错事;怕和陌生人讲话;怕别人不喜欢自己;怕孤独等等。

其次,问自己,为什么会害怕?

(比如,为什么害怕别人不喜欢自己),再问下去,如此害怕的原因是什么?

(比如,害怕别人不喜欢自己,是否因为自己的价值是建立在他人的肯定和欣赏上,如此之后,思考下面的问题:

  我是谁?

  我是否有价值?

  我为什么要生活?

  我努力奋斗为的是什么?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人生的目的是什么?

  2.自我认同感量表

  根据埃里克森的看法,大多数青少年和年轻人都依靠努力抗争来形成自我认同感。

同其他发展阶段的情况一样,我们对这一危机解决得如何,会为我们今后人格发展和调整确立一个模式。

奥克斯和普拉格(Ochse&Plug,1986)编制了一个量表,用来测量成人是否能成功地通过埃里克森提出的8个发展阶段。

你可以用这一部分来测验一下自己,看一看这些问题是否适用于你,根据下列标准给自己打分:

  1=完全不适用2=偶尔适用或者基本不适用3=常常适用4=非常适用

  1.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样的人。

\[1\]\[2\]\[3\]\[4\]

  2.别人总是改变他们对我的看法。

\[1\]\[2\]\[3\]\[4\]

  3.我知道自己应该怎样生活。

\[1\]\[2\]\[3\]\[4\]

  4.我不能肯定某些东西在道义上是否正确。

\[1\]\[2\]\[3\]\[4\]

  5.大多数人对我是哪类人的看法一致。

\[1\]\[2\]\[3\]\[4\]

  6.我感到自己的生活方式很适合我。

\[1\]\[2\]\[3\]\[4\]

  7.我的价值为他人所承认。

\[1\]\[2\]\[3\]\[4\]

  8.当周围没有熟人时,我感到能更自由地成为真正的我自己。

\[1\]\[2\]\[3\]\[4\]

 9.我感到自己生活中所做的事并不真正值得。

\[1\]\[2\]\[3\]\[4\]

  10.我感到我对我生活的集体适应良好。

\[1\]\[2\]\[3\]\[4\]

  11.我为自己成为这样的人感到骄傲。

\[1\]\[2\]\[3\]\[4\]

  12.人们对我的看法与我对自己的看法差别很大。

\[1\]\[2\]\[3\]\[4\]

  13.我感到被忽略。

\[1\]\[2\]\[3\]\[4\]

  14.人们好像不接纳我。

\[1\]\[2\]\[3\]\[4\]

  15.我改变了自己想要从生活得到什么的想法。

\[1\]\[2\]\[3\]\[4\]

  16.我不太清楚别人怎么看我。

\[1\]\[2\]\[3\]\[4\]

  17.我对自己的感觉改变了。

\[1\]\[2\]\[3\]\[4\]

  18.我感到自己是为了功利的考虑而行动或做事。

\[1\]\[2\]\[3\]\[4\]

  19.我为自己是我生活于其中的社会一分子感到骄傲。

\[1\]\[2\]\[3\]\[4\]

  计分方法:

  记分时,先把1、2、4、8、9、12、13、14、15、16、17、18题的回答结果转换一下,如选择1,就打4分;选择2,打3分;选择3,打2分;选择4,打1分。

其他问题则保持不变。

然后把19个问题回答的得分相加。

奥克斯和普拉格发现,用这个量表对南部非洲15~60岁的人进行测试时,他们的平均得分在56~58之间。

这表明大多数人的得分在平均得分正负7或8分的范围内,得分明显高于该数字的人,表明他的自我认同感发展良好;得分明显低于该数字者,表明他的自我认同还处于发展和形成阶段。

  3.自尊量表(SES)

  自尊量表用以评定青少年关于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的总体感受。

该量表由以下10个条目组成,请仔细阅读下面的条目,每一条目的描述是否符合自己。

分四级评分:

1.表示非常符合;2.表示符合;3.表示不符合;4.表示很不符合。

 非常符合\[1\]符合\[2\]不符合\[3\]很不符合\[4\]

  1.我感到我是一个有价值的人,至少与其他人在同一水平上。

\[1\]\[2\]\[3\]\[4\]

  2.我感到我有许多好的品质。

\[1\]\[2\]\[3\]\[4\]

  *3.归根结底,我倾向于觉得自己是一个失败者。

\[1\]\[2\]\[3\]\[4\]

  4.我能像大多数人一样把事情做好。

\[1\]\[2\]\[3\]\[4\]

  *5.我感到自己值得自豪的地方不多。

\[1\]\[2\]\[3\]\[4\]

  6.我对自己持肯定态度。

\[1\]\[2\]\[3\]\[4\]

  7.总的来说,我对自己?

满意的。

\[1\]\[2\]\[3\]\[4\]

  *8.我希望我能为自己赢得更多尊重。

\[1\]\[2\]\[3\]\[4\]

  *9.我确实时常感到毫无用处。

\[1\]\[2\]\[3\]\[4\]

  *10.我时常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1\]\[2\]\[3\]\[4\]

  计分方法:

  总分范围是10~40分,分值越高,自尊程度越高。

  注:

*表示反向记分

时间:

2021.02.02

创作:

欧阳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