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守则修订.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378389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77 大小:81.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员工守则修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员工守则修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员工守则修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员工守则修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员工守则修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员工守则修订.docx

《员工守则修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员工守则修订.docx(7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员工守则修订.docx

员工守则修订

目录

一、员工守则

二、公司员工仪容仪表规范

三、公司员工礼仪举止规范

四、公司员工言行规范

五、公司员工电话规范

六、考勤制度

七、员工工作调动管理办法

八、员工辞退管理办法

九、新员工入职流程

一十、接待来访工作流程

一十一、员工请假制度

一十二、值班管理工作准则

一十三、公司值班管理制度

一十四、厨房员工管理制度

一十五、厨房安全管理制度

一十六、办公楼管理规定

一十七、公司公共区域清洁管理规定

一十八、办公环境管理规定

一十九、职员保密纪律规定

二十、会议室接待室使用管理制度

二十一、办公室职责范围

二十二、办公室主任岗位职责说明

二十三、行政秘书岗位职责说明

二十四、总务后勤主任岗位职责说明

二十五、人事部经理岗位责任

二十六、财务部经理岗位责任制

二十七、会计主管岗位责任制

二十八、出纳员岗位责任制

二十九、食堂主管岗位责任

三十、员工宿舍主管岗位责任

三十一、杂工岗位责任

三十二、清洁员岗位责任

三十三、保安部经理岗位职责

三十四、保安员岗位责任

三十五、大门门卫岗位职责说明

三十六、公司招聘员工体检规定

三十七、临时人员雇佣管理办法

三十八、办公用品管理制度

三十九、办公用品发放规定

四十、文具用品管理制度

四十一、办公用品财务处理制度

四十二、复印机使用规定

四十三、印章管理制度

四十四、公章使用办法

四十五、保安工作管理制度

四十六、值班管理制度

四十七、保安交接班规定

四十八、保安员的职责及纪律规定

四十九、消防管理制度

五十、防火安全制度

五十一、突发事件处理规定

五十二、车辆管理制度

五十三、司机日常工作制度

五十四、职工宿舍文明守则

五十五、职工宿舍管理制度

五十六、食堂卫生管理制度

五十七、职员食堂管理制度

五十八、职员餐厅就餐管理制度

五十九、工作餐供应管理制度

六十、表1办公用品请购单

六十一、表2人员补充申请表

六十二、表3应聘登记表

六十三、表4辞职申请表

六十四、表5辞退通知单

六十五、表6接待用餐申请单

六十六、表7接待申请及报告表

六十七、表8纪律处分通知单

六十八、表9公章使用登记表

六十九、表10行政组织结构

七十、表11招聘与录入流程

七十一、表12公司考勤执行表

 

员工守则

第一条员工应遵守本公司一切规章、通告及公告。

第二条员工应遵守下列事项:

(一)尽忠职守,服从领导,不得有阳奉阴违或敷衍塞责的行为。

(二)不得经营与本公司类似及职务上有关的业务,或兼任其他厂商的职务。

(三)全体员工必须时常锻炼自己的工作技能,以达到工作上精益求精,以期能提高工作效率。

(四)不得泄露业务或职务上的机密,或假借职权,贪污舞弊,接受接待或以公司名义在外招摇撞骗。

(五)员工于工作时间内,未经核准不得接见亲友或与来宾参观者谈话,如确因理要事情必须会客时,应经主管人员核准在指定地点,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

(六)不得携带违禁品、危险品或与生产无关物品进入工作场所。

(七)不得私自携带公物(包括生产资料及复印件)出公司。

(八)未经主管或部门负责人的允许,严禁进入变电室、质量管理室、仓库及其他禁入重地;工作时间不准任意离开岗位,如须离开应向主管人员请准后始得离开。

(九)员工每日应注意保持作业地点及更衣室、宿舍环境清洁。

(十)员工在作业开始时间不得怠慢拖延,作业时间中应全神贯注,严禁看杂志、电视、报纸以及抽烟,以便增进工作效率并防止危险。

(十一)应通力合作,同舟共济,不得吵闹、斗殴、搭讪攀谈或互为聊天闲谈,或搬弄是非,扰乱秩序。

(十二)全体员工必须了解,唯有努力工作,提高品质,才能获得改善及增进福利,以达到互助合作,劳资两利的目的。

(十三)各级主管单位负责人必须注意本身涵养,领导所属员工,同舟共济,提高工作情绪,使部属精神愉快,在职业上有安全感。

(十四)在工作时间中,除主管及事务人员外,员工不得打接电话,如确为重要事项时,应经主管核准后方得使用。

(十五)按规定时间上、下班,不得无故迟到、早退。

第三条员工每日工作时间以8小时为原则,生产单位或业务单位每日作息另行公布实施,但因特殊情况或工作未完成者应自动延长工作时间,每日延长工作时间不超过小时;每月延长总时间不超过46小时。

第四条经理级(含)以下员工上、下班均应亲自打卡计时,不得托人或受托打卡,否则以双方旷工一日论处。

公司员工仪容仪表规范

第一条着装

1、员工上岗时,必须穿着符合工作要求的服装。

2、任何指定穿着的服装随时保持清洁、平整。

3、不得穿着褶皱、破损、掉扣的服装上岗。

4、生产操作型员工上岗。

如由公司配备,应着公司服装;未配备的亦应该按照公司要求穿着相应的服装。

5、非生产型员工上岗。

如由公司配备,应着公司服装;未配备的应应该按照公司的要坟穿着相应的服装。

6、员工出席公司组织的重大活动应着西装,佩戴领带及领夹,穿皮鞋,领带长度应适中,领带要结扎得规范美观,保持皮鞋洁净亮泽。

7、在岗时严禁卷露衣袖、裤腿等不雅穿着。

8、员工须按公司要求佩戴、显露公司标志。

非工作需要,员工一般不将公司配备工作服装在公司以外穿着。

第二条仪容规范

1、面带笑容,保持开朗心态,有利于营造和谐、融洽的工作气氛。

2、保持身体清洁卫生,这不公是健康的需要,更是文明的表现,有利于与人交往。

3、头发梳理整齐,面部保持清洁。

4、男员工不留长发,女员工不化浓妆。

5、保持唇部润泽,口气清新,以适合近距离交谈。

6、手部干净,指甲修剪整齐,男员工不留长指甲,女员工不涂抹鲜艳指甲油。

7、宜使用清新、淡雅的香水。

8、社交场合不宜戴墨镜(参观、旅游除外)。

9、女员工不宜佩戴有响声的饰物。

10、公文包(手提包)外观整洁,男士公文包以黑色为佳。

公司员工礼仪举止规范

第一条站姿

1、抬头、挺胸、收腹、双肩舒展,双目平视。

2、双臂和手在身体两侧自然下垂,女员工双臂可下垂交叉放于身体前。

3、女员工站立时,双膝和脚跟要靠紧,双脚呈V字型。

4、男员工站立时,双脚可拢呈V型,也可分开。

分开时双脚应与肩同宽。

5、站立时,双手不可叉在腰间,不宜放入裤子口袋中,也不宜在胸前抱臂。

6、站立时双腿不可不停地抖动。

第二条坐姿

1、从容就座,动作要轻而稳,不宜用力过猛。

2、就座时,不宜将座椅或沙发坐满,也不宜仅坐在座椅边上。

3、就座后,上身应保持正直而微前倾,头部平正,双肩放松。

4、男员工就座后,双手可自然放于膝上,或轻放于座椅扶手上,手心向下,注意手指不要不停地抖动。

5、女员工就座后双手交叉放于腿上,手心向下。

6、女员工着裙装入座时,应先用手将裙子向双腿拢一下,要注意裙子不要被其他东西挂着。

7、男员工就座后双腿平行分开,不宜超过肩宽;女员工就座后双腿并拢,采用小腿交叉向后或偏向一侧。

注意,双腿不可向前直伸。

8、若需要同侧边的人交谈,宜将身体稍转向对方。

9、离座站起时要稳重,可右脚后收半步,然后从容站起。

10、注意坐下后双腿都不可不停地抖动。

第三条走姿

1、行走时,上身保持正直,双肩放松,目光平视,双臂自然摆动。

男员工注意手不宜放大裤子口袋里。

2、行走时应从容自然。

男员工步伐矫健、有力,女员工步伐自然、优雅。

3、行走时不宜左顾右盼,脚步不宜太沉重而发出较大声响。

第四条蹲姿

1、在查看位置较低的事物或拾取物品时,往往需要蹲下,不宜直接弯腰进行。

2、下蹲时,采取两脚前后交叉的蹲姿:

一脚在前,一脚在后。

在前面的脚应全脚着地,后脚脚尖着地,脚跟抬起,双腿下压,上身直立,置重心于后脚之上。

3、下蹲时,女员工要两腿靠紧,如身着裙装,要用手把裙子向双腿拢一下再下蹲。

公司员工言行规范

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个人形象的展示。

员工个人形象是公司整体形象的组成部分,因此,每个员工的言行都是公司形象的体现。

热情、礼貌的广告不仅体现出公司员工的整体素质,更体现出公司浓厚的文化底蕴。

第一条言谈规范

1、恰当地称呼他人。

在社交场合,无论新朋友还是老朋友,都应称呼对方姓氏加头衔或职称,这是对他人的尊敬。

2、使用礼貌用语。

在受到对方赞扬或帮助时应表示感谢;在打扰或妨碍到别人时,应表示歉意;在指称陌生的第三者时,应使用“那位先生”“那位女士”等之类的称呼。

3、正式交谈前的寒暄是展开话题的重要手段,寒暄时应选取大家共同感举的话题,避免涉及私人问题或某些敏感话题。

4、在他人交谈时,不宜出现插入、打断、讽刺、模仿等不礼貌行为。

5、在交谈过程中,不宜出现过激的言语或过分的玩笑。

6、在交谈过程中,应合理使用行为语言以配合表达,如:

微笑、点头等。

7、交谈时不可用手指点他人。

第二条吸烟规范

1、工作时间不宜在办公室吸烟,可以到走廊、洗手间等地方吸烟。

2、如有必要,应在办公区域内适当的地方设置吸烟室。

3、若有访客欲在办公室吸烟,应向其说明办公室是禁烟区,在征得对方同意后,可到会客室或吸烟室吸烟。

4、在公共活动场合不宜吸烟。

若要吸烟,看有无禁烟获救及烟缸等卫生器具,再考虑是否吸烟。

第三条引导客人规范

1、在引导的途中,引导者应走在客人的侧前方。

若被引导的是一娇贵人,引导都应灵活处理,一般应在最前面的人的侧关方。

2、指引方向时,右臂伸出,小臂与上臂略成直角,掌心向上,拇指微向内屈,四指并拢伸直,指向所要去的方向。

3、上楼梯时,引导者应走到客人的后面。

4、下楼梯时,引导者应走在客人的前面。

5、若有我方人员不认识的客人来访,引导者应相互介绍,顺序一般是先介绍我方人员给客人。

第四条电梯使用规范

1、进入电梯时,让客人或领导先入。

若是人较多,应说明和手按住电梯按钮以使所有人顺利进入。

2、在电梯内尽量站成凹形,以方便后进入者。

3、电梯内空间较小,一般不宜交谈。

4、出电梯时,应让客人或领导先行,若自己站在门口而同行者又较多,则应先出电梯,按住电梯键,等候他人出来。

5、不可在电梯内丢放垃圾。

第五条介绍规范

1、介绍时,应将被介绍人的姓名、职位、单位、职称等介绍清楚。

如“某某经理,这位是某某公司某某部经理某某先生”。

2、介绍时,应先将职位低者介绍给职位高者,将一人介绍给客人,先将男士介绍给女士。

3、介绍时应将手心向上,五指并拢,指向被介绍者。

第六条握手

1、初次见面握手不应握满全手,仅握手指部位即可。

2、握手时,伸出右手,上身直立微向前倾,目光平视对方,点头致意。

3、握手时力度应适中,力度太轻给人感觉无诚意,太重给人感觉过于鲁莽。

4、握手时间一般在3秒钟之内,握一两下即可。

5、如戴有手套,一定要脱掉手套财与对方握手。

6、通常由年长者、职位高者、上级先伸手发出握手信号。

年轻者、职位低者、下级再伸出手与之呼应。

7、平级男士与女士之间,一定要女士先伸出手,男士再握其手。

8、握手时切忌抢握,或者交叉相握。

第七条名片使用

1、在与他人交换名片时,应双手递上,身体微向前躬,手臂高度略与胸齐。

规范用语:

“我叫XX,这是我的名片。

2、若想得到对方的名片时,可使用的规范用语为:

“如果您方便,请留张名片给我。

3、接受名片时,双手接过对方的名片仔细看一遍,慎重收好,切忌随意丢放。

4、若发现名片上有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内容,应虚心求教,以避免引起误会。

公司员工电话规范

电话是企业与外界交往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正确、规范地处理企业内外的电话,能够迅速、有效地树立和传播企业形象。

第一条基本使用规范

1、电话作为办公工具,尽量避免谈论私事。

因私通话时间不宜超过3分钟,以保持线路畅通。

2、拨打长途电话时,须遵守公司善于使用长途电话的管理办法。

3、通话时,不宜与第三者岔话。

若有重要事情与第三者应签,须按电话“保持(HOLD)”键,或用手捂住话筒。

第二条通话礼仪规范

1、语言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地将要讲的事情表述出来。

若有较多的内容需要表述,应事先拟好电话稿。

2、语气温和热情,温和热情的语气有利于双方的交流和沟通。

3、发音清晰、流利,使用标准普通话,公司需要与来自不同地区的客户交往。

清晰、流利的普通话有利于双方的有效沟通。

4、面带微笑,通话时面带微笑,可给人以亲切友爱之感,利于营造融洽的谈论气氛。

第三条拨打电话规范

1、拨打电话时,如果铃响三声以上对方没有摘机,应挂断电话,等候1-2分钟再拨过去。

2、电话拨通后,听到对方摘机,先作自我介绍并证实一下对方的身份。

如:

“您好,我是XX公司的XX,您这儿是XX公司吗?

”这们可以使对方很快明确身份,将谈话切入正题。

3、如所打的电话需要总机接转,应对接线员说:

“请转XX分机”。

若要找的人不在:

(1)如需留言,可说:

“对不起,麻烦您转告XX(职务或先生、小姐)

(2)如需回电,可以留下自己的电话和姓名。

(3)对于长途电话,不宜要求对方回电,可以约定时间再次通话。

4、拨错电话,应说:

“对不起,我打错电话,打搅了。

5、通话期间,应把整理的要点准确地表达出来。

如果电话掉线,应立即重拨。

通话完毕,道一声再见,待对方挂机时,及时挂上电话。

第四条接听电话

1、接电话规范:

(1)铃响两声接听电话,电话铃响两声摘机,如果一时腾不出时间,以致电话铃响超过两声以上,接听时须向对方表示歉意。

(2)问候来电者,并作自我介绍。

接电话时,应该先说“早上好”“下午好”“您好”先进问候语。

及时向对方作自我介绍,让来电者知道已经同所要找的人、部门或公司联系上了,可以节省双方通话的时间。

(3)明确来电意图

听清来电者需找的人、部门或需要解决的事情,及时进行电话转接或做好详细的记录,积极帮助来电者处理。

2、来电等待规范

(1)当需要来电等待时,应先告诉对方等待的原因。

比如“我需要查找资料”。

(2)当需要业电等待时,要说明需等待的时间:

如果是短暂的等待(最多60秒),就告诉对方:

“请稍等,马上就好。

如果是长时间的等待(1到3分钟),应询问对方是否愿意等待;在重新通话时对来电者的等候表示感谢和歉意。

规范用语:

“对不起,让您久等了。

如果超过了3分钟,则应问清对方电话号码,并告诉对方,有了消息会及时与他(她)联系。

3、转接电话规范

(1)当来电需要转接时,及时将电话转接到要找的人或部门。

(2)若来电者要找的人不在或要找的部门没有人,询问对方可否联系其他的人或部门,或是否有事情需要转告。

4、记录留言规范

如果来电需要留言,一定要认真做好记录。

记录完毕后向对方重复一遍,以确保准确无误。

这些留言记录应包括:

正确拼写来电人姓名;准确的联系电话,长途电话应记下区号;来电的主要内容;来电的时间以及要联系的人或部门。

5、结束通话规范

(1)再一次向来电者询问,还需要为他提供什么帮助。

(2)当业电者表示没有其他事情后,亲切地向对方说再见。

(3)在对方挂断电话后再挂机。

(4)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电话的内容进行处理。

第五条移动电话使用规范

1、保持手机处于正常状态,以方便联络。

2、在办公区域内,手机铃声不宜太大,防止影响他人工作。

3、在办公区域内使用手机,不宜有过分夸张的动作和言语。

4、在与他人交谈时若需要接听手机,应先向对方表示歉意。

5、注意在有些场合不宜使用手机,如加油站、飞机上。

6、会议期间,应将手机调至振动或者关停。

会议期间一般不宜接听手机,对于重要的来电,应到会场外接听。

7、手机的语言、礼仪规范参照上面的内容。

8、在拨打手机时,应先向对方征询是否方便通话。

9、若自己处于不利于接听手机的场所,则可告知对方原因,并说明在方便时会电话打过去。

考勤制度

第一条工作时间规定

1、公司实行每周40小时工作制,周六、周日为正常工作日。

2、公司实行的作息时间为:

10月1日---4月30上午8:

30—11:

30,下午14:

00—17:

00

5月1日---9月30日上午8:

00—11:

30,下午14:

30—17:

30

第二条迟到、早退

1、员工均须按时间上下班,超过规定时间15分钟以内上班为迟到。

迟到超过15分钟至1小时以内记为旷工1小时。

迟到超过规定时间1至2小时以内记为旷工2小时。

超过规定时间2小时记为旷工半天。

2、工作时间终了前15分钟内下班者为早退。

3、早退时间超过15分钟则记为旷工半天。

4、有下班而忘记打卡者,应于次日经单位主管证明才视为不早退。

第三条旷工

1、未经请假或假满未经续假而擅自不到职以旷工论处。

2、委托或代人打卡或假造出勤记录者,一经查明属实,双方均以旷工论处。

3、员工旷工,不发薪资及津贴。

4、无故连续旷工3日或全月累计无故旷工6日或一年旷工达12日者,应予解雇,不发给资遣费。

5、无故不到岗,或者不请假不到岗,或者未获准假不到岗为旷工。

第四条病假规定

1、本公司所有员工因病请假一天者,最迟庆于请假的第二天提出申请,经上级主管签核后将请假条送交行政部登记。

2、请假一天以内者免附医师证明,但当月连续请假一天以上或累计超过一天者必须出具发日就医的医院证明。

(市级以上医院休假证明)

3、中级管理人员及以下职位人员,休病假审批权限为:

2天以内由分管副总(总监)批准,3—5天由总经理总裁批准,5天以上需要由董事长批准。

4、高层领导休病假审批权限为:

5天以内须经董事长办公室审批,5到以上须经董事长审批。

5、对于公司正式员工,休病假1个月以内,按基本工资的70%发放工资,1—3个月以内,按基本工资的50%发放工资。

超过3个月以上不发工资。

(另:

休病假期间不发任何补贴和奖金。

第三条事假规定

1、请事假须提前1天向部门负责人提出书面申请,1天之内由部门负责人批准,3天之内由公司分管副总(总监)批准,4—7天由总经理批准,7天以上由董事长批准。

获准后报行政人事部备案。

2、事假无薪。

3、试用期员工请事假,应延长试用期。

4、所有员工全年累计事假不得超过14天,超过记为旷工。

5、如事后申请事假视为旷工,但遇偶发事故,应于2日内出具证明,提出申请,经上级主管或行政人员查明属实后准予补假。

第四条婚假规定

1、达到法定婚龄的员工(男年满22周岁,女年满20周岁)结婚,凭结婚证可按请假程序请婚假3天。

2、达到法定晚婚年龄的员工(男年满25周岁,女年满23周岁)结婚,凭结婚证可按请假程序请婚假7天。

3、婚假须至少提前1周申请,经批准后方可休假且一次休完,不得分期休假。

第五条产假规定

1、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被正式聘用的女员工享受产假。

2、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被正式聘用的女员工怀孕期间,每月可享受1天孕期检查假,该假为有薪假。

3、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被正式聘用的女员工产假为90天,持医院证明的难产为10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一孩,增加产假15天。

4、产假结束后需续假的,按事假处理。

5、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被正式聘用的女员工怀孕3个月以上流产或死产的凭医院证明休假15天,假期按70%发放工资。

6、妻子分娩,男员工可享受5天护理假,护理假无薪。

7、产假、护理假均须提前一周凭生育指标和结婚证申请。

8、产假、护理假一次休完,得分期休假。

第六条丧假规定

员工亲属(父母、岳父母、公婆、配偶、子女)去世,凭亲属死亡证明复印件或病危通知书休假5天,该假为有薪假。

第七条年休假规定

1、工龄一年以上的中级以上管理人员,每年享受10天年休假;工龄一年以上的中级以下管理人员,每年享受5天年休假。

2、年休假提前一周申请,上级负责人批准后到行政人事部备案。

3、休假一次休完,不得分期休假。

4、年休假为有薪假。

第九条各单位员工于工作中,因故外出:

1、公差派遣。

2、因病或紧急事故。

以上必须外出应先请准给假,并依规定填具请假卡由主管核签出具放行条。

打卡外出逾3分钟至1小时内,为1小时假,1小时零几分至两个小时内,为两小时假,依此类推。

其中上夜班者或单位主管不在公司内时,则向值班经理,请准给假。

3、其他零星事务,不准批假,擅自外出者,依公司规定议处。

4、凡与公司业务无直接关系的公出或开会,应由上级主管核准后提经行政主管,在不影响工作原则下核给公假。

5、公司内各项团体可由主办单位专案签准,在前条规定原则下酌给公假,至工会、福利会、妇互会等会务接洽,除因时限或临时需要者外,以下行3时以后联系协调为原则并应向主管报备,必要时申请外出单打卡外出。

第十条考勤执行

1、考勤统一由行政人事部执行,各部门配合执行。

2、员工上班、下班打卡,不得请人代打卡,不得代他人打卡。

3、考勤须按时统计,迟报、错报、不报将对考勤员实施处罚。

4、考勤由稽查部实施监督检查,发现弄虚作假者重处。

员工工作调动管理办法

第一条要求调动的员工提出调动申请,由本部门负责人审批。

第二条调入部门负责人对调动申请进行审批。

第三条调出和调入部门审批同意后,由行政人事部门对调动申请审批,超越权限的报人力资源总监和总经理审批。

第四条行政人事部门下发调动通知单。

第五条调出员工办理调动工作交接,调出部门向调入部门办理员工关系移交。

第六条调入部门做好员工接收工作安排。

第七条行政人事部门对调动员工工资关系做出调,并归档。

员工辞退管理办法

第一条各用人部门提出辞退员工报告。

第二条分管总监审批后送行政人事部门审核。

第三条行政人事部进行辞退原因调查,调查报告连同辞退报告一并报人力资源总监审批。

第四条超越权限的要报总经理审批。

第五条不同意辞退的,继续从事原工作或办理内部工作岗位调整。

第六条同意辞退的办理员工辞退手续。

新员工入职流程

第一条行政人事部门对新员工建档。

第二条行政人事部门为新员工办理工作证。

第三条行政人事部门向新员工发放员工手册。

第四条行政人事部门配合行政部办理好新员工的有关后勤工作。

第五条行政人事部门对新员工进行相关制度培训。

第六条行政人事部和用人部门配合对新员工进行岗前培训。

第七条行政人事部同新员工签订试用合同,试用合同存档保存。

第八条用人部门向新员工进行工作关系介绍,办理工作交接,进入试用期,试用情况送行政人事部存档。

第九条试用情况报行政人事部门,试用合格者被公司录用,进入试用员工转正流程。

接待来访工作流程

接待来访工作流程如下:

1、起立招呼,使用礼貌用语。

2、让座倒茶。

3、询问来访人姓名、单位、身份、来访目的、是否预约。

4、决定接待对象和方式:

秘书接待、有关部门接待、领导接待。

5、是否安排工作餐或宴请订餐。

6、接待完毕,礼貌送客。

7、按宾客身份分送至办公室门口、楼(电)梯口、公司大门口。

8、填写访客记录,必要时向领导汇报。

员工请假制度

第一条在工作时间内因业务上的需要而离开工作场所或早退外出时,应事先报请直属主管核准。

如是因私事而离开工作场所,或早退外出时,应办理请假手续。

第二条因天灾、人祸或其他人力不可抗拒的情况而迟到的,经提出报告而查明确实者,或报经核准后而早退的,得免按迟到早退计算。

第三条职员因私事或疾病而请假时,应依规定觅妥经办事务代理人并填写请假单,于事先报请主管核准。

第四条员工请假,除因病及遇有人力不可抗拒情形,不能先行报准的,得于事后补办请假手续外,其余非经核准不得先行离职,否则以旷工论处。

虽经请假但假满不到班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