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作业安全分析操作规程汇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369301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殊作业安全分析操作规程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特殊作业安全分析操作规程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特殊作业安全分析操作规程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特殊作业安全分析操作规程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特殊作业安全分析操作规程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特殊作业安全分析操作规程汇总.docx

《特殊作业安全分析操作规程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殊作业安全分析操作规程汇总.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特殊作业安全分析操作规程汇总.docx

特殊作业安全分析操作规程汇总

**有限公司

安全分析操作规程

 

2015年3月

目录

第一章安全动火分析

第一节安全分析的分类

第二节取样要求

第三节安全分析的合格标准

第四节安全分析注意事项

第五节相关分析方法

第二章化工分析安全技术规范

第三章化学危险品安全操作规程

前言

本操作规程是为了适应公司生产控制分析及生产检修中安全、动火、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要求而编写的。

本规程在整个编辑过程中,本部门员工提出了不少宝贵的意见,使得本部分规程更加准确,更适合生产的需要。

当然,本规程中也会存在许多不足及缺陷,希望广大员工在使用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提出问题并加以改正,我们会在以后的修订中再加以改正,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安全科

2015.3

 

第一章安全动火分析

安全分析在化工企业中对三防(防火、防爆、防毒)具有重要意义。

安全动火分析的准确度直接关系到车间及整个工厂的安全。

因此,要严格遵守分析制度,一丝不苟、确保人身及国家财产安全。

所以对从事安全动火分析的人员要做到:

(1)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高度的安全知识及强烈的安全意识;

(2)精通安全分析技术、对分析技术精益求精;

(3)对分析人员进行专门培训,严格考核,持证上岗。

没经过培训者且无证者,一律不许从事安全分析。

第一节安全分析的分类

安全分析可分为三大类:

动火分析,氧含量分析,有毒气体的分析。

根据下列情况确定进行分析类别:

1、在容器外动火:

在容器内取样、只做动火分析;

2、人在容器内工作:

不动火时,只做氧含量及有毒气体分析;

3、人在容器内进行动火:

必须做动火分析,氧含量分析及有毒气体的分析。

而动火分析又是安全分析中的一大类,动火分析实际上就是测定动火区内的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气体种类繁多,不同工厂、不同生产装置可燃性气体各不相同,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动火分析可根据动火分析的危险程度,分为一类动火分析、二类动火分析和特殊动火分析。

一类动火:

在易燃、易爆车间、岗位、设备、管道及周围动火为一类动火。

二类动火:

固定动火区和一类动火范围以外的动火为二类动火。

特殊动火:

在处于运行状态的易燃、易爆的生产装置和灌区等关键设备和地区的动火,严格按一类动火分析处理。

第二节取样要求

1设备管道内取样

1.1取样前必须了解管道、容器、设备是否经过置换(气体管道、设备要经氮气或惰性气体置换),确认置换后方可取样。

1.2取样时必须考虑到各种气体的密度。

当被测气体密度大于空气时,取中、下部各一份气体样,小于空气密度时,取中、上部各一份气体样。

1.3取样要有代表性,取样插入的深度应符合以下各点要求:

在一般设备、管道中取样,插入深度为2米以上;在法兰间隙缝或容器上的小孔中取样,插入深度为1米以上;对大型复杂设备(如塔、罐),插入深度应大于4米。

对庞大复杂设备,必须多点取样,注意死角,以确保各点样品均能取到。

2空间取样

2.1首先了解动火点或作业点周围、上下哪些是可燃或有毒害介质的管道和设备。

2.2注意风向与动火点或作业点的位置,以及来风方向有无可燃、有毒有害气体。

2.3了解上述情况后再进行取样,取样时应特别注意动火点或作业点附近的管道接头处,必要时应专门在接头处取样;其次,应注意作业者经常活动的地方,离地面或操作台1.5米高处的呼吸带等地。

第三节安全分析的合格标准

1动火分析合格标准

1.1使用测爆仪或其它类似手段时,被测气体或蒸汽浓度应小于或等于其爆炸下限的20%。

1.2使用其它手段时:

1.2.1当爆炸下限大于或等于4%时,可燃气体(蒸汽),其可燃物含量小于或等于0.5%为合格。

1.2.2当爆炸下限小于4%时,可燃气体(蒸汽),其可燃物含量不大于0.2%为合格。

1.2.3当爆炸下限不小10%时,可燃气体(蒸汽),其可燃物含量不大于1%为合格。

1.2.4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气体,以爆炸下限最低的可燃气体为准。

1.2.5在生产、使用、储存氧气的设备上进行动火作业,其氧气含量不得超过25%。

1.2.6带压不置换动火,系统内氧含量最高不得超过0.5%。

2安全入罐分析合格标准

2.1有毒有害气体的含量,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允许浓度,见附表一。

2.2易燃易爆气体的含量,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允许浓度,见附表二。

2.3氧含量在18%——21%为合格。

第四节安全分析注意事项

1安全分析必须由专门的分析人员进行,对安全分析手段和分析结果负责。

2安全分析的取样点均应由申请安全作业单位的专(兼)职安全员或班组长确定并向分析人员说明。

3取样分析必须在动火或作业前30分钟进行,超过此间隔或动火作业中断30分钟应重新取样分析。

4对于安全分析和一类动火分析应留样半小时,特殊动火必须将样品留至作业结束为止,以备复查。

5取样所用球胆、容器和设备必须专用,取样前必须置换干净,以防样品污染。

6分析人员到现场取样要按规定着装和穿戴劳动保护用品,遵守现场管理制度,确保自身安全。

7分析仪器的灵敏度、准确度必须符合要求,应定期进行校正、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8分析仪器和设备必须处于完好状态,保证分析及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9分析所用的标准样品,必须按要求进行保存,并经常进行校正。

10取样之前要确认是哪一类安全分析。

11应了解容器及管道采用的吹净方法。

12检查取样位置是否与动火证上所签的地名地点一致,所取的样品能否代表动火地点的物料真实情况,否则可拒绝取样。

13动火证上除准确填写分析结果外,还应填写取样时间、地点、安全措施及分析者签名。

 

第五节相关安全分析方法

1动火分析操作方法

1.1 空气中H2、CO的分析(奥氏仪燃烧法)

1.1.1 分析原理

H2和CO与氧气混合后在通电铂丝上进行燃烧,生成H2O和CO2,根据燃烧前后的气体体积的变化及CO2的吸收,可分别计算出CO和H2的含量,化学反应式如下:

2 H2+O2﹦2H2O 

2CO+O2﹦2 CO2

1.1.2 仪器

671奥氏仪

1.1.3 试剂:

1 )10%H2SO4溶液:

量取98%H2SO4(1.84g/cm3)27ml,在不断搅拌下慢慢加入到预先盛好450 ml蒸馏水的烧杯中,冷却后备用。

2 )30%KOH溶液:

称取固体KOH 30克,,溶解于70ml蒸馏水中,冷却后备用。

3 )焦性没食子酸钾溶液:

称取157克焦性没食子酸,溶于加热到60℃的500 ml蒸馏水中;称取542克KOH溶解于1000ml蒸馏水中,两者等量混合即成。

1.1.4 操作步骤

1 )取样前首先用样气置换量气管中残气。

然后准确取100ml样气,打入氢氧化钾吸收瓶中,吸收其二氧化碳至体积不变,读取量管体积V1。

2 )将吸收二氧化碳后的剩余气体打入燃烧瓶中,使铂金丝露出液面,然后接通电源加热,使铂金丝呈红色(约800℃),并在量管与燃烧瓶间循环数次,然后切断电源,冷却后将气体抽回量气管中,读取燃烧后的体积V2。

3 )再将燃烧后的气体打入KOH吸收瓶中,吸收燃烧后新生成的CO2气体,直到体积恒量,读取体积为V3。

1.1.5 计算:

H2% = [V1-V2-(V2-V3)]%= (2V1-3V2+V3) 

CO% =V2-V3 (H2+CO)% = (V1-V3) 

式中:

V1—燃烧前体积,ml;

V2—燃烧后读取的体积,ml;

V3—燃烧后第二次吸收CO2后读取的体积,ml。

1.1.6 注意事项

1 )取样前要充分置换量气管。

2 )取样前首先进行仪器试漏。

3 )循环燃烧时注意水封液不得淹没铂金丝。

燃烧后待气体冷却后再读体积。

4 )要定期更换各吸收液,以防失效。

5 )焦性没食子酸钾吸收液要倒入适量液体石蜡,以防与空气接触。

1.2 设备、管道内(经N2置换后)H2、CO的分析

测定步骤同大气中H2、CO的分析,所不同的是设备、管道经N2置换后缺少氧气,所以要取一定量的空气,稀释至100ml。

计算时V要乘上稀释的倍数。

1.3 测爆仪法测可燃气体含量:

1.3.1 操作步骤:

见测爆仪仪器操作规程。

1.3.2 结果处理:

指针所处位置若在绿色区,可燃物含量﹤0.5%;若指针所处位置超出绿色区,则可燃物含量﹥0.5%

1.3.3 可燃气体测爆仪要定期用标准气进行校验,并建立校验记录,确认仪器正常方可使用。

1.3.4注意事项

1 )可燃气体测爆仪指示不是含量,而是被测环境的安危程度。

2 )仪器不许跌落、碰撞,不许将水或大量蒸气吸入仪器。

1.4 NH3的动火分析

方法一:

兰舒式仪器吸收法(见合成控制分析)。

方法二:

检测管法(适用于低含量)。

1.5 O2含量分析

1.5.1 厂区一般没有可燃气体,但动火前也必须做动火分析,主要分析空气中的O2含量,不得超过22% 

1.5.2 分析方法为奥氏仪气体分析法。

2 安全分析操作方法

2.1 O2含量分析

方法一:

奥氏仪气体分析法。

方法二:

测氧仪法,见测氧仪说明书操作规程。

2.2 CO、NH3、H2S的分析

2.2.1 分析目的

CO、NH3、H2S都属于有毒有害气体,通过分析将其控制在允许浓度范围内。

超过允许浓度,则作业人员进入设备、管道内时,轻者影响身体健康,重者导致

死亡,所以必须经过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

2.2.2 分析方法

采用检气管测定法。

2.2.3 分析仪器

1 )CO、NH3、H2S检测管。

2 )医用注射器100ml 

2.2.4 分析原理

检测管内填充的是吸附了化学试剂的活性硅胶,当样品中有毒气体通过检气管时,立即与硅胶所载化学试剂反应生成新的物质,出现一个色柱(CO为色环),而色柱高度与所测气体中的有毒物质浓度成正比关系,所以根据检气管上所标浓度刻度,可直接读数。

2.2.5 操作步骤

用医用100ml注射器,一次采样100ml,浓度大时可取50ml,把所做项目的检

测管两端锉开,将取好样的注射器连接于检气管零端。

将样气按检测管上标示的进气量和进气速度,均匀注入检气管中。

当样品中含有毒物质(CO、NH3、H2S)时,立即与指示胶产生一个色柱(CO为色环),随着有毒气体浓度的增加,色柱升高,直接读取色柱标记的浓度数,单位为mg/m3。

如果要求报出单位是×10-6,换算关系为:

10-6﹦22.4/m×A (mg/m3) 

式中:

m—有毒物质(CO、NH3、H2S)的摩尔质量;

22.4—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摩尔体积;

A—从检气管读取的浓度(mg/m3) 

2.2.6 注意事项

1 )CO检测管中指示胶遇CO变为黄色环;NH3检气管中指示胶遇NH3变为蓝色;H2S检气管中指示胶遇H2S变为红色。

2 )检测管使用温度在15-35℃范围内,如温度低于15℃时,用手握住注射器再抽气。

3 )如样品中被测气体浓度太高时,可稀释或减小取样量,计算时要考虑稀释

倍数或减小采样量倍数。

4 )检测管放置干燥阴凉处,使用时切开两端立即使用,不能久置。

5 )过期检测管不准使用。

6 )检测管分低、中、高含量三种,使用时先选用低含量,若浓度大时再选中、高含量。

 

第二章化工分析安全技术规范

为了规范化工分析人员的操作行为,防止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质检科所有分析岗位。

1分析室的安全操作

1.1所有分析人员必须持证(质检人员操作合格证、安全作业证)上岗。

1.2上岗人员必须按规定正确穿戴劳动保护用品。

1.3分析前应检查仪器是否完整无损、装置是否稳妥。

分析过程中不得随意离开岗位,要经常注意反应进行的情况和装置有无漏气、破裂等现象。

1.4加热或蒸发盐酸、硝酸、硫酸的操作和所有产生刺激性、腐蚀性、有恶臭味气体的分析都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

1.5浓酸、浓碱均具有强腐蚀性,切勿溅在衣服、皮肤,特别是眼睛内。

严禁将水倒入浓硫酸中,以免因局部过热,使浓硫酸溅出引起灼伤。

1.6正在加热的液体不得俯视,取下正在沸腾的液体时,应用瓶夹轻轻摇动后再取下使用,以免液体溅出伤人。

1.7必须用鼻子鉴定试剂时,试剂瓶应远离鼻子,用手轻轻煽动,稍闻其味。

严禁用鼻子接近或对准瓶口。

1.8将玻璃管、玻璃棒、温度计等插入、拔出橡皮塞或胶管时,应先检查孔径是否合适,玻璃端面是否光平,然后用棉布裹住或涂甘油旋入,握玻璃管(棒)的手应靠近塞子,切不可强行插入或拉出,防止因玻璃管(棒)折断而割伤皮肤。

1.9开启易挥发液体、试剂瓶之前,先取试剂瓶放在自来水中冷却几分钟。

开启时应将试剂瓶放在橡皮垫或草垫上,瓶口不要对准人,以免液体喷出溅伤人。

1.10所用化学试剂均应在瓶壁贴上标签,注明名称、浓度、配制日期。

瓶塞因放置时间过长不易开启时,必须根据瓶内储存物质的性质采取对应的措施,切不可贸然用火加热或乱敲乱砸。

1.11剧毒试剂专人保管,剧毒样品严防流失,毒品实行双人双重责任制。

1.12分析药品按规定分类存放,强氧化剂、低沸点易燃物、互相发生激烈作用的药品按最小包装量储存。

1.13化验室的“三废”经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

1.14分析人员必须熟悉本分析室水、电、气、安全卫生设施的位置及其使用方法。

水、电、气使用完毕应立即关闭。

1.15取样要两人同行,相互监护,采取有毒气体样品时,必须站在上风处,防止中毒。

登高取样时,≥2m要系安全带。

1.16严禁在化验室内吸烟饮酒。

不能用化学器皿当食具、茶具使用,化验室的冰箱冰柜内严禁储存食物。

2安全、动火分析

2.1严格执行安全动火分析规程和正确操作安全动火分析仪器。

2.2安全分析合格标准:

CO<30mg/m3、H2S<10mg/m3、NH3<30mg/m3、CH3OH<50mg/m3、O218%~21%

2.3动火分析合格标准:

CO+H2≤0.5%、CO≤0.5%、H2≤0.5%、H2S≤0.5%、NH3≤0.5%、CH3OH≤0.5%

CH4≤0.5%、液化石油气≤0.2%、汽油≤0.2%。

2.4严格按动火证、安全作业证所列项目进行分析,并认真填写。

2.5取样与动火及进塔入罐的间隔不得超过30分钟,如超过此间隔或动火作业及进塔入罐作业中间停止作业,时间超过30分钟,均必须重新取样分析。

其样品应保留30分钟,以备复查。

2.6取样要有代表性。

2.7票证上的“分析时间”栏是指取样时的时间。

3仪器分析室的安全操作

3.1分析人员在操作仪器前要认真阅读仪器使用说明书,特别要读懂注意事项和安全警告,作到“四懂三会”。

3.2非本岗位人员未经允许不得擅自操作仪器。

3.3仪器使用前,必须检查线路、开关、供电、地线等是否安全可靠、符合要求,停止工作时必须切断电源、气源。

3.4色谱分析中严防氢气泄漏到柱箱中而引起爆炸,要定期检漏、消漏。

3.5天平放置地点要求水平,无振动,温度恒定,防止阳光直射和气体对流,并不得有腐蚀性气体。

3.6对有高频电磁辐射的仪器要单独放置和使用,以免影响周围其他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

3.7仪器要经常保持清洁,打扫卫生时防止触动开关、旋扭、按键和档位。

3.8仪器参数未经允许不得随意修改或删除,若确需修改或删除必须经专职技术员修改,作好记录并以书面形式告知相关岗位操作人员。

3.9分析工有权操作使用仪器、更换药品试剂、查漏堵漏,但未经许可不得打开仪器修理电气线路。

3.10进行仪器检查修理时,防止触电,防止短路,防止事故扩大。

3.11仪器分析室禁止使用高温设备蒸煮物品。

3.12电加热器必须固定地点使用,油浴不得过量。

4高压气瓶的安全操作

4.1高压气瓶应安全放置在阴凉、干燥、通风、远离热源、远离明火的地方,严禁暴晒,避免与强酸强碱接触,防止水浸,防止被油脂或其它有机化合物污染。

4.2高压气瓶垂直放置时,应用支架、套环或铁丝固定,以防摔倒。

4.3搬运高压气瓶时,应套上防护帽或防震胶圈,轻拿轻放,严禁撞击或剧烈振动,以防撞断阀门,引起泄漏和爆炸。

4.4使用高压气瓶时,必须选用合适的减压调节器,拧紧丝扣,不得漏气。

4.5开启高压气瓶阀门时,应站在减压表(气瓶出口)的侧面,以防减压表意外脱落击伤人或高压气流射伤人体。

4.6氢、氧钢瓶不得混放,液氧钢瓶在室内不得倾倒,高压气瓶(包括标气瓶)在各化验室内不得超过两瓶。

4.7高压气瓶应按规定定期进行试压检验。

4.8使用钢瓶气体不能用完用尽,一定要保留有0.3~0.5Mpa的压力,以便下次充气。

􎗅

5防火、防毒、防灼伤、防冻伤

5.1熟知各类灭火器的用途,能正确使用各类灭火器。

5.2熟知各类防毒面具的用途,能正确使用各类防毒面具。

5.3在分析室如遇强酸、强碱或其它强腐蚀性液体接触皮肤或溅入眼内,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必要时立即去医院治疗。

5.4在取样和分析低温液体时,要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防止冻伤。

如在取样时,应戴上皮手套或棉手套,阀的开度以合适为宜,尽可避免低温液体喷到容器外面。

 

第三章化学危险品安全操作规程

为了严格化学危险品的安全操作,保证安全生产,保护环境,保障分析操作人员和广大员工的安全与健康,依据上级文件精神,特制定本规程。

1有关人员职责

1.1化学危险品谁使用谁负责,谁操作谁负责。

1.2持证上岗,严格执行化学危险品的安全操作规程。

1.3上岗人员必须按规定正确穿戴劳动保护用品。

2剧毒物品操作

2.1剧毒物品当天使用剩余应及时入库,不得过夜。

2.2剧毒物品的废液必须经稀释到规定的浓度后方可排放。

2.3剧毒物品使用期间不准用手直接接触,不许饮水进食。

3强酸强碱操作

3.1强酸、强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切勿溅在衣服、皮肤上,特别是眼睛内。

严禁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因为这样会引起局部过热,导致硫酸溅出伤人。

3.2加热或蒸发强酸的操作和所有产生刺激性、腐蚀性、有恶臭气体的分析都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

4易燃易爆物操作

4.1使用汽油、苯及醚类等易燃液体时,禁止明火,严禁在灼热的物品上放置。

4.2禁止将汽油、苯及醚类易燃液体,用明火蒸馏或加热,沸点低于100℃者在水浴或蒸汽浴上加热,沸点高于100℃者可用油浴或沙浴等方式进行加热或蒸馏,水浴、油浴也不准采用明火。

4.3绝对禁止在杯、皿中煮沸和蒸发可燃物质,蒸发可燃物质液体时,必须使用能避免其蒸汽逸入空气中的装置。

4.4饱和蒸汽压力较大的汽油、醋酸、醚类、二硫化碳、丙酮等,不允许放在烧瓶中,而应放在坚固的容器中。

4.5固体硫磺等,在分析使用中严禁受热、冲击、磨擦或与氧化剂接触,防止燃烧或爆炸。

5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操作

5.1高压气瓶应放置在阴凉、干燥、通风、远离热源和明火的地方,严禁曝晒,避免与强酸强碱接触,防止油脂污染。

5.2搬运高压气瓶时,必须轻拿轻放,严禁撞击、磨擦、倾倒或剧烈振动。

5.3氧气钢瓶与氢气钢瓶、乙炔钢瓶不得混放。

6氧化剂操作

氧化剂与还原剂不得混放;遇光易分解的物质,应贮于茶色瓶中。

附表一有毒有害气体的允许浓度、噪音范围

序号

物质名称

最高允许浓度

mg/m3

序号

物质名称

最高允许浓度

mg/m3

1

氯化氢

15

2

1

3

二氧化碳

15

4

噪音

85dB(A)

附表二常见易燃易爆物质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

序号

物质名称

闪点(℃)

自燃点(℃)

爆炸极限

下限

上限

1

二甲苯

25

500

1.09

6.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其它语言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