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5中国革命的新道路.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356171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5中国革命的新道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5中国革命的新道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5中国革命的新道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5中国革命的新道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5中国革命的新道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5中国革命的新道路.docx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5中国革命的新道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5中国革命的新道路.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5中国革命的新道路.docx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5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一、单项选择题

1、国民党统治时期,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优势地位的仍然是()。

A、产业经济 

B、封建经济 

C、民族资本 

D、国家垄断资本 

2、国民党四大银行完成其金融垄断的有决定意义的步骤是()。

A、发行金圆券 

B、发行银圆券 

C、发行法币 

D、发行军票 

3、1928年12月,在东北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的是()。

A、张学良 

B、张作霖 

C、冯国璋 

D、冯玉祥 

4、1927年国民党南京政权建立后,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是从()。

A、金融业方面开始 

B、商业方面开始 

C、轻工业方面开始 

D、重工业方面开始 

5、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经济上主张实行()。

A、土地私人化 

B、封建土地制度 

C、土地国有 

D、地主占有 

6、1930年8月,国民党民主人士邓演达领导成立的中间党派是()。

A、中国青年党 

B、中国民主同盟 

C、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 

D、中华职业教育社 

7、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确定的方针是()。

A、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 

B、反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C、联合国民党左派 

D、建立工农联盟 

8、1927年7月中旬,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决定了三件大事,其中不包括()。

A、将党所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向南昌集中,准备起义 

B、组织湘鄂赣粤四省的农民,在秋收季节举行暴动 

C、召集中央会议,讨论和决定新时期的方针和政策 

D、制定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9、中国葛敏个过程中,()的创建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A、人民军队 

B、陕甘宁根据地 

C、井冈山根据地 

D、共产党政权 

10、中国革命过程中,()成为建设共产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

A、三湾改编 

B、南昌起义 

C、广州起义 

D、秋收起义 

11、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的发言中指出()。

A、中国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 

B、中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C、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D、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所有 

12、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是()。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百色起义 

13、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是()。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百色起义 

14、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是()。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平江起义 

D、百色起义 

15、1929年4月,()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

这是一个原则性的改正,保护了中农的利益。

A、土地法大纲 

B、兴国土地法 

C、井冈山土地法 

D、联盟政权土地法 

16、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是()。

A、井冈山土地法 

B、兴国土地法 

C、土地法大纲 

D、工农革命政权土地法 

17、兴国土地法对井冈山土地法进行的一个原则性改动从而保护了中农利益的是()。

A、改“没收一切土地”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 

B、改“土地归苏维埃所有”为“农民已经分得的田归农民个人所有” 

C、改“禁止土地买卖”为“可以自主租借买卖” 

D、改“没收地主土地”为“减租减息” 

18、1930年1月,毛泽东提出以乡村为中心思想的重要著作是()。

A、《井冈山的斗争》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反对本本主义》 

D、《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19、1931年11月召开,错误地把毛泽东排除在中央根据地红军领导地位之外的会议是()。

A、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赣南会议 

C、中共六届四中全会 

D、遵义会议 

二、简答题

1、国民党是如何实行一党专政的军事独裁统治的?

2、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的主张有哪些?

3、简述“三湾改编”的主要内容。

4、三湾改编的主要内容。

5、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特点。

6、简述“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7、中国的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有哪些?

8、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党内连续出现“左”倾错误的原因是什么?

9、简述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危害。

10、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中共党内屡次出现“左”倾错误的主要原因。

三、论述题

1、试述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内容及意义。

2、试述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3、长征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4、长征是如何取得胜利的?

5、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答案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国民党统治时期,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优势地位的仍然是封建经济。

参见教材P109。

2、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发行“法币”,是四大银行完成其金融垄断的有决定意义的步骤。

参见教材P110。

3、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答案选A。

考查国民党全国政权的建立及其独裁统治。

张学良于同年12月29日发出通告,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参见教材P108。

4、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1927年国民党南京政权建立后,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是从金融业方面开始的。

参见教材P109。

5、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他们在政治上主张进行“平民革命”,推翻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建立各级平民政权;经济上主张实行土地国有,实现“耕者有其田”。

参见教材P111。

6、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当时,影响比较大的中间派别,有邓演达领导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又称第三党人),梁漱溟为首的乡村建设派,黄炎培为首的中华职业教育社。

此外,还有曾琦、李璜、左舜生为负责人的中国青年党(又称醒狮派、国家主义派),张君劢、张东荪、罗隆基为代表的中国国家社会党(又称再造派)等。

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1941年3月19日在重庆秘密成立,时称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参见教材P111。

(2015年10月真题)

7、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

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方针,并选出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

参见教材P113。

8、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1927年7月中旬,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决定了三件大事:

将党所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向南昌集中,准备起义;组织湘鄂赣粤四省的农民,在秋收季节举行暴动;召集中央会议,讨论和决定新时期的方针和政策。

参见教材P113。

9、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具有深远的意义,它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参见教材P114。

10、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三湾改编成为建设共产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

参见教材P113。

11、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毛泽东在发言中着重阐述了农民问题和武装斗争对于中国革命的极端重要性。

他既充分肯定开展农民运动的必要性;又特别强调军事运动必须同民众运动结合起来,强调党“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

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参见教材P113。

12、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是:

第一,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实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而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

第二,它成为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伟大开端。

第三,它揭开了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

参见教材P113。

13、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答案选A。

考查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和人民军队的创建。

南昌起义成为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伟大开端。

参见教材P113。

14、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是:

第一,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实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而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

第二,它成为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伟大开端。

第三,它揭开了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

参见教材P113。

(2018年4月真题)

15、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1929年4月,毛泽东在兴国发布第二个土地法,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

这是一个原则性的改正,保护了中农的利益。

参见教材P117。

16、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1928年12月,毛泽东在井冈山主持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

参见教材P117。

17、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1929年4月,毛泽东在兴国发布第二个土地法,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

这是一个原则性的改正,保护了中农的利益。

参见教材P117。

18、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辟。

1930年1月,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提出了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参见教材P116。

19、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1931年11月的中央苏区党组织第一次代表大会(通常称“赣南会议”),在“国际路线”的旗号下,对中央根据地的工作进行了多方面的批评和指责。

毛泽东的许多正确主张,被指责为“狭隘的经验论”、“富农路线”、“极严重的一贯右倾机会主义”。

会议根据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的指示,取消红一方面军总司令和总政委、总前委书记的名义。

这样,就把毛泽东排除在中央根据地红军领导地位之外。

参见教材P120。

二、简答题

1、

【正确答案】

(1)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已力量,国民党建立了庞大的军队,还大力加强地方反动武装保安队。

广大人民被置于国民党武装的严密控制和监视之下。

(2)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国民党还建立了庞大的全国性特务系统——“中统”和“军统”,主要任务就是反对共产党,破坏革命运动,绑架或暗杀革命者和异己分子。

(3)为了控制人民,禁止革命活动,国民党还大力推行保甲制度,广大人民被禁锢在保甲制度之内。

(4)为了控制舆论,剥夺人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国民党还厉行文化专制主义。

国民党政府主要就是通过这些方法,来维护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利益,巩固自身统治的。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08。

2、

【正确答案】

(1)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正式成立于1930年8月。

其成员是一部分国民革命时期的国民党左派和一些国民革命失败后因为各种原因脱离共产党组织的人士。

他们一方面不甘心向国民党反动统治妥协,不满国民党当局的内外政策;另一方面又错误地认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主张不适合中国国情,企图在反革命的国民党和革命的共产党之间另立一个新党,走另一条“复兴中国革命”的道路。

 

(2)他们在政治上主张进行“平民革命”,推翻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建立各级平民政权;经济上主张实行土地国有,实现“耕者有其田”。

他们还大力策动军事反蒋活动,商定武装起义计划。

但其军事反蒋斗争,终因邓演达被蒋介石杀害而告失败。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11。

3、

【正确答案】“三湾改编”的主要内容是,将原有的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在部队中建立共产党各级组织,将党的支部建在连上;成立各级士兵委员会,部队内部实行民主管理。

三湾改编成为建设共产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13。

4、

【正确答案】“三湾改编”的主要内容是,将原有的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在部队中建立共产党各级组织,将党的支部建在连上;成立各级士兵委员会,部队内部实行民主管理。

三湾改编成为建设共产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13。

(2015年10月真题)

5、

【正确答案】八七会议后,毛泽东作为中央特派员到湖南改组省委并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9月9日,起义爆发。

同南昌起义相比,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特点在于:

第一,它放弃了“左派国民党”运动的旗号,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第二,它不仅是军队的行动,而且有数量众多的工农武装参加。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13。

6、

【正确答案】

(1)在1928年10月和11月,毛泽东写作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文章。

(2)在这两篇文章中,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工农武装斟据”的思想,阐述了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与根据地建设这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强调“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共产党和割据地方的工农群众必须具备的一个重要思想。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15。

7、

【正确答案】

(1)中国是一个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政治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2)国民革命的影响。

这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一个客观条件。

(3)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

这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又一个客观条件。

 

(4)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这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一个主观条件。

 

(5)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各项政策的正确贯彻执行。

这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又一个主观条件。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15。

8、

【正确答案】

(1)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的浓厚的近乎拼命的冲动,始终没有能够从指导思想上得到认真的清理。

(2)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还不高,实践经验也很缺乏;王明又时时搬出马克思主义的词句来吓唬人,容易使一些干部受到蒙骗。

 

(3)共产国际的干预以及对王明的全力支持,更使许多人失去了识别和抵制能力。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19。

9、

【正确答案】王明的“左”倾错误使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革命又一次陷入困境。

 

(1)六届四中全会后,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工作出现一片混乱,党的组织遭到严重破坏。

1931年9月,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成立,由博古负总的责任。

临时中央政治局继续推行“左”倾错误。

1933年初,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迁入中央革命根据地。

(2)在革命根据地继续推行“左”倾错误,对坚持正确路线的毛泽东以及支持毛泽东的中央根据地干部实行排挤或打击政策。

造成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主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并在长征初期造成红军的重大损失。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20。

10、

【正确答案】第一,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的浓厚的近乎拼命的冲动,始终没有能够从指导思想上得到认真的清理。

第二,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还不髙,实践经验也很缺乏,王明又时时搬出马克思主义的词句来吓唬人,容易使一些干部受到蒙骗。

第三,共产国际的干预以及对王明的全力支持,更使许多人失去了识别和抵制能力。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19。

(2018年4月真题)

三、论述题

1、

【正确答案】

(1)内容:

面对党在中心城市工作的艰难,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始探索革命新道路。

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中首先把革命的进攻方向指向农村,而且从理论上阐明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农村应当成为党的工作中心的思想。

1928年10月和11月,毛泽东就写作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文章;科学回答了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在这两篇文章中,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阐述了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与根据地建设这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强调“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共产党和割据地方的工农群众必须具备的一个重要思想。

1929年4月,针对共产国际和中共党内某些人担心农村斗争超过城市斗争将不利于中国革命的观点,毛泽东指出,半殖民地中国的革命,只农民斗争得不到工人的领导而失败,没有农民斗争的发展超过工人的势力而不利于革命本身的。

 

随着红军的壮大和根据地的扩大,1930年1月,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进一步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是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的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这就在实际上批评了共产国际和中共党内某些人坚持的“城市中心论”,提出了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2)意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是对1927年后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的科学概括,它是在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同当时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作坚决斗争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第一,农村包围城市道路革命新道路的开辟,实现了中国革命由城市转向农村的历史性转变,保存和发展了革命力量。

 

第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最后胜利。

第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解放斗争提供了重要经验。

 

第四,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冼辉典范,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15。

2、

【正确答案】

(1)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2)遵义会议的召开证明,作为一个严肃的、对人民负责任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从来都是正视自己的错误;并注意从自己所犯的错误中学习并汲取教训的。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全过程的某一个时期内,党以及党的领导人难免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甚至严重的错误。

但是,中国共产党是具有自我净化和自我发展的能力的,党正是通过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误的教训,不断地把党及党所领导的革命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21、122。

3、

【正确答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1)它粉碎了国民党“围剿”红军和消灭革命力量的企图,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2)通过长征,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了西北,这为迎接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新高潮准备了条件。

长征结束后,随着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开始了。

(3)长征保存并锤炼了中国革命的骨干力量。

尽管经过长征。

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从30万人减少到4万人左右,红军由30万人减少到3万人左右,但是,这些保存下来的、经历了千锤百炼的骨干,是党和红军极为宝贵的精华。

 

(4)长征播撒了革命的火种。

它向沿途的人民群众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各族人民才能翻身得到解放。

(5)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23。

4、

【正确答案】

(1)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

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

批评了博古、李德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的错误。

会议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会后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分工,并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新的三人团,全权负责红军的军事行动。

 

(2)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等的领导下,历经四渡赤水河、强渡金沙江、抢渡大渡河等战役,翻越人迹罕至的夹金山,于1935年6月抵达四川懋功同由张国焘、徐向前等率领的红四方面军会师。

(3)张国焘在会师后提出南下四川、西康的主张,中共中央同张国焘的错误主张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为了贯彻北上方针,红军历尽艰险,经过茫茫草地。

随后,中共中央决定先行北上,并将北上的中央红军主力改称陕甘支队。

 

(4)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率陕甘支队到达陕北吴起镇,同在那里的红十五军团会合。

至此,中央红军行程二万五千里、纵横十一个省的长征胜利结束,终于实现了战略大转移。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有了新的落脚点和战略基地。

(5)张国焘在南下途中另立“中央”。

在朱德、刘伯承、徐向前等的坚决斗争和中共中央的敦促下,张国焘不得不宣布取消另立的“中央”。

南下的红军损失惨重,退守到西康甘孜(今属四川省)地区于1936年7月初与红二、六军团会师;红二、六军团合编为红二方面军。

贺龙、任弼时同朱德、刘伯承、徐向前等一起力争,迫使张国焘同意共同北上。

(6)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先后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今属宁夏回族自治区)会师,胜利结束长征。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21。

5、

【正确答案】长征的伟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第一,它粉碎了国民党“围剿”红军、消灭革命力量的企图,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第二,通过长征,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了西北,这为迎接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新高潮准备了条件。

长征结束后,随着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开始了。

第三,长征保存并锤炼了中国革命的骨干力量,这是党和红军极为宝贵的精华。

第四,长征播撒了革命的火种。

它向沿途的人民群众宣布,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各族人民才能翻身得解放。

第五,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即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总之,红军长征的胜利,开辟了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光明道路,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前进的重要基础。

【答案解析】考查红军三大主力部队胜利完成长征。

参见教材P122、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