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模拟实战测试附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355223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9.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模拟实战测试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模拟实战测试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模拟实战测试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模拟实战测试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模拟实战测试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模拟实战测试附答案.docx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模拟实战测试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模拟实战测试附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模拟实战测试附答案.docx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模拟实战测试附答案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模拟实战测试附答案

 

1.董行成

怀州河内县董行成能策贼。

有一人从河阳长店,盗行人驴一头并皮袋。

天欲晓,至怀州。

行成至街中,见之,叱曰:

“个贼住!

即下驴来!

”遂承伏。

人问何以知之。

行成曰:

此驴行急而汗,非长行也;见人则引缰远过,怯也;以此知之。

捉送县有顷驴主寻踪至皆如其言。

(选自《太平广记》)

1.根据情节,请你给董行成起一个恰当的绰号:

_______。

(1分)

 

2.请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董行成这次“策贼”的依据。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部分没有标点符号。

请用“|”线标示出需要加标点符号的位置。

(2分)

捉送县有顷驴主寻踪至皆如其言

 

2

齐宣王为大室,大盖百亩,堂上三百户①。

以齐国之大具②之,三年而未能成,群臣莫敢谏者。

香居③问宣王曰:

“荆王释先王之礼乐,而为淫乐,敢问荆邦为有主乎?

”王日:

“为无主。

”“敢问荆邦为有臣乎?

"王日:

“为无臣。

"居曰:

“今王为大室,三年而不能成,而群臣莫敢谏者,敢问王为有臣乎?

”王日:

“为无臣。

”香居日:

“臣请避矣!

”趋而出。

王曰:

“香子留!

何谏寡人之晚也?

"遽召尚书④曰:

“书之寡人不肖好为大室香子止寡人也。

"

(选自刘向《新序》

[注]①堂上三百户:

厅堂很大,能容下三百个房间。

②具:

备办。

③香居:

齐国大夫:

④尚书:

官名。

汉以前是小官,负责掌管殿内文书。

1.文中画线部分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2分)

书之寡人不肖好为大室香子止寡人也。

2.《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释"的词条有以下义项。

请根据上下文,选出对“荆王释先王之礼乐"中“释"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2分)()

A.放下,放弃B.消融,融化C.排解,解除

D.指佛教或僧人E.喜悦

3.香居因为什么事向齐宣王进谏?

(2分)

答:

4.根据文段内容,说说香居和齐宣王各是怎样的人。

(4分)

答:

3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

袁公问曰:

“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元方曰:

“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

“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

”元方曰:

“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2分)

(1)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  称:

(2)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 法:

2.文章划线句没有标点符号。

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2分)

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3.袁公两次问陈元方。

请你用自己的话把袁公两次问话的主要意思说出来。

(2分)

 

4.指出陈元方第二次答语的巧妙之处。

(4分)

 

4

淳熙中,张说①颇用事,为都承旨②。

一日,奏欲置酒延众侍从。

上许之,且曰:

“当致酒肴为汝助。

”说拜谢退而约客客至期毕集独兵部侍郎陈良祐不至说殊不平。

已而,中使以上樽珍膳至,说为表谢,因附奏:

“臣尝奉旨而后敢集客,陈良祐独不至,是违圣意也。

”既奏,上忽顾小黄门言:

“张说会未散否?

”对曰:

“彼既取旨召客,当必卜夜。

”乃命再赐。

说大喜,复附奏:

“臣再三速良祐,迄不肯来。

”夜漏将止,忽报中批陈良祐除谏议大夫。

坐客方尽欢,闻之,怃然③而罢。

(选自周密《齐东野语》)

[注]①张说(yuè):

人名。

②都承旨:

官名。

③怃然:

怅然失意的样子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2分)

(1)奏欲置酒延众侍从

 

(2)臣再三速良祐,迄不肯来

 

2.文中划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2分)

说拜谢退而约客客至期毕集独兵部侍郎陈良祐不至说殊不平。

 

3.张说“附奏”的目的是什么?

(3分)

 

4.结合本文内容说说陈良祐是个怎样的人。

(3分)

 

5

于中丞成龙按①部至高邮。

适巨绅家将嫁女,妆奁甚富,夜被穿窬②席卷而去。

刺史无术。

公令诸门尽闭,止留一门放行人出入,吏目守之,严搜装载。

又出示谕阖城户口各归第宅,候次日查点搜掘,务得赃物所在。

乃阴嘱吏目:

设有城门中出入至再者捉之。

过午得二人,一身之外,并无行装。

公曰:

"此真盗也。

"二人诡辩不已。

公令解衣搜之,见袍服内着女衣二袭,皆奁中物也。

盖恐次日大搜急于移置而物多难携故密着而屡出之也。

(选自《聊斋·于成龙》)

[注]①按:

巡视,巡行。

②窬:

yú,洞,窟窿。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2分)

(1)适巨绅家将嫁女适:

_______

(2)又出示谕阖城户口谕:

_______

2.给文中划线句子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全都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盖恐次日大搜|急于移置而物多|难携故密着|而屡出之也。

B.盖恐次日|大搜急于移置|而物多难携故|密着而屡出之也。

C.盖恐次日大搜|急于移置|而物多难携|故密着而屡出之也。

D.盖恐次日大搜急|于移置而物多|难携故密着|而屡出之也。

3.于成龙如何断定被捉的两人就是"真盗"?

(4分)

 

4.请各用一两个词语,概括文中人物的主要特点。

(2分)

(1)盗贼:

_______

(2)于成龙:

_______

 

6.言默戒

杨时

邻之人有鸡夜呜,恶其不祥,烹之。

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

已而谓予日:

“吾家之鸡或夜鸣,或旦而不鸣,其不祥奈何?

”予告之日:

“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

其自为不祥而已。

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呜非其时也,则自为不祥而取烹也,人何与焉?

若夫时然后鸣,

则人将赖汝以时夜①也,孰从而烹之乎?

”又思日:

“人之言默,何以异此?

未可言而言,与可言而不言,皆足取祸也。

故书之以为言默戒。

【注】①时夜:

司夜,指打鸣报晓。

时,掌管。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2分)

(1)或旦而不鸣或:

(2)皆足取祸也取:

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

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

其自为不祥而已。

 

3.作者为什么认为鸡“鸣”与“不鸣”都是“自为不祥”?

(2分)

 

4.邻人烹鸡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3分)

 

7.程氏爱鸟

吾昔少年时,所居书室前,有竹柏杂花,丛生满庭,众鸟巢其上。

武阳君1恶杀生,儿童婢仆,皆不得捕取鸟雀。

数年间,皆巢于低枝,其鷇2可俯而窥也。

又有桐花凤四五百,翔集其间,此皆鸟羽毛至为珍异难见,而能驯扰,殊不畏人,闾里间见之,以为异事。

此无他,不忮3之诚,信于异类也。

有野老言:

鸟雀巢去人太远,则其子有蛇、鼠、狐狸、鸱、鸢之扰。

人既不杀,则自近人者,欲免此患也。

由是观之,异时鸟雀巢不敢近人者,以人甚于蛇、鼠之类也。

(选自苏轼《东坡杂记》)

【注释】1.武阳君:

苏轼的母亲。

2.鷇kou:

初生的小鸟。

3.忮zhi:

凶狠。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2分)

(1)信于异类也()

(2)去人太远()

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

此皆鸟羽毛至为珍异难见,而能驯扰,殊不畏人

 

3.联系上下文,众鸟“皆巢于低枝”的原因是什么?

(2分)

 

4.选文最后“异时鸟雀巢不敢近人者,以人甚于蛇、鼠之类也”一句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3分)

 

8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日:

“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①啄其肉,蚌合

而箝②其喙③。

鹬日:

‘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蚌亦谓鹬日:

‘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

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攻,以敝大

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

愿王熟计议之也。

”惠王日:

“善。

”乃止。

(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鹬(yù):

一种水鸟。

②箝(qián):

夹住。

③喙(huì):

嘴。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2分)

(1)赵且伐燕()

(2)以敝大众()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

 

3.请写出选文包含的一个成语,并说说它给你的启示。

(2分)

 

4.为什么苏代能说服惠王中止出兵?

(3分)

 

9.祁黄羊去私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

“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

”祁黄羊对曰:

“解狐可。

”平公曰:

“解狐非子之仇邪?

”对曰:

“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

”平公曰:

“善。

”遂用之。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

“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

”对曰:

“午可。

”平公曰:

“午非子之子邪?

”对曰:

“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

”平公曰:

“善。

”又遂用之。

国人称善焉。

孔子闻之曰:

“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祁黄羊可谓公矣。

(节选自《吕氏春秋》)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其谁可而为之/或异二者之为

B.解孤非子之仇邪/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C.国无尉/去国怀乡

D.孔子闻之曰/不求闻达于诸侯

2.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分)

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3.结合选文,分析“国人称善”的原因。

(3分)

 

10

淳熙中,张说①颇用事,为都承旨②。

一日,奏欲置酒延众侍从。

上许之,且曰:

“当致酒肴为汝助。

”说拜谢退而约客客至期毕集独兵部侍郎陈良祐不至说殊不平。

已而,中使以上樽珍膳至,说为表谢,因附奏:

“臣尝奉旨而后敢集客,陈良祐独不至,是违圣意也。

”既奏,上忽顾小黄门言:

“张说会未散否?

”对曰:

“彼既取旨召客,当必卜夜。

”乃命再赐。

说大喜,复附奏:

“臣再三速良祐,迄不肯来。

”夜漏将止,忽报中批陈良祐除谏议大夫。

坐客方尽欢,闻之,怃然③而罢。

(选自周密《齐东野语》)

[注]①张说(yuè):

人名。

②都承旨:

官名。

③怃然:

怅然失意的样子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2分)

(1)奏欲置酒延众侍从

(2)臣再三速良祐,迄不肯来

2.文中划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2分)

说拜谢退而约客客至期毕集独兵部侍郎陈良祐不至说殊不平。

 

3.

(1)张说“附奏”的目的是什么?

(3分)

 

(2)结合本文内容说说陈良祐是个怎样的人。

(2分)

 

11.董行成

怀州河内县董行成能策贼。

有一人从河阳长店,盗行人驴一头并皮袋。

天欲晓,至怀州。

行成至街中,见之,叱曰:

“个贼住!

即下驴来!

”遂承伏。

人问何以知之。

行成曰:

此驴行急而汗,非长行也;见人则引缰远过,怯也;以此知之。

捉送县有顷驴主寻踪至皆如其言。

(选自《太平广记》)

1.根据情节,请你给董行成起一个恰当的绰号:

_______。

(2分)

2.请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董行成这次“策贼”的依据。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部分没有标点符号。

请用“|”线标示出需要加标点符号的位置。

(3分)

捉送县有顷驴主寻踪至皆如其言

 

12

魏王遗楚王美人,楚王说①之。

夫人郑袖知王之说新人也,甚爱新人。

衣服玩好②,择其所喜而为之;宫室卧具,择其所善③而为之。

爱之甚于王。

王曰:

“妇人所以事夫者,色也;而妒者,其情也。

今郑袖知寡人之说新人也,其爱之甚于寡人,此孝子之所以事④亲,忠臣之所以事君也。

”郑袖知王以己为不妒也,因谓新人曰:

“王爱子美矣,虽然,恶子之鼻,子为⑤见王,则必掩子鼻。

”新人见王,因掩其鼻。

王谓郑袖曰:

“夫新人见寡人,则掩其鼻,何也?

”郑袖曰:

“妾知也。

”王曰:

“虽恶必言之。

”郑袖曰:

“其似恶闻君王之臭也。

”王日:

“悍哉!

”令劓⑥之,无使逆命。

①说:

通“悦”,高兴、愉快。

②好:

喜好。

③所善:

义同“所喜”。

④事:

通“侍”,侍奉。

⑤为(wéi):

如果。

⑥劓(yì):

古代刑罚之一,割鼻子。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

①因掩其鼻()

②魏王遗楚王美人()

2.翻译句子。

王爱子美矣,虽然,恶子之鼻,子为⑤见王,则必掩子鼻。

 

3.从本文来看,郑袖是个怎样的人?

(4分)

13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

袁公问曰:

“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元方曰:

“老父在太丘强行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

“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

”元方曰:

“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2分)

(1)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称:

(2)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 法:

2.文章划线句没有标点符号。

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2分)

老父在太丘强行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3.

(1)袁公两次问陈元方。

请你用自己的话把袁公两次问话的主要意思说出来。

 

(2)指出陈元方第二次答语的巧妙之处。

(3分)

 

14

齐宣王为大室,大盖百亩,堂上三百户①。

以齐国之大具②之,三年而未能成,群臣莫敢谏者。

香居③问宣王曰:

“荆王释先王之礼乐,而为淫乐,敢问荆邦为有主乎?

”王日:

“为无主。

”“敢问荆邦为有臣乎?

"王日:

“为无臣。

"居曰:

“今王为大室,三年而不能成,而群臣莫敢谏者,敢问王为有臣乎?

”王日:

“为无臣。

”香居日:

“臣请避矣!

”趋而出。

王曰:

“香子留!

何谏寡人之晚也?

"遽召尚书④曰:

“书之寡人不肖好为大室香子止寡人也。

"(选自刘向《新序》

[注]①堂上三百户:

厅堂很大,能容下三百个房间。

②具:

备办。

③香居:

齐国大夫:

④尚书:

官名。

汉以前是小官,负责掌管殿内文书。

1.

(1)文中画线部分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2分)

书之寡人不肖好为大室香子止寡人也。

(2)《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释"的词条有以下义项。

请根据上下文,选出对“荆王释先王之礼乐"中“释"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2分)()

A.放下,放弃B.消融,融化C.排解,解除

D.指佛教或僧人E.喜悦

 

2.

(1)香居因为什么事向齐宣王进谏?

(2分)

答:

 

(2)根据文段内容,说说香居和齐宣王各是怎样的人。

(3分)

答:

 

参考答案

1.董行成

答案:

1.神探(或:

破案高手)2.驴走得很急且身上流汗,说明不是正常长途而是急忙赶路,不正常;赶驴看见人便牵着驴躲避,说明心里有鬼。

(说出两点依据大意给2分,说得清楚给3分)3.捉送县/有顷/驴主寻踪至/皆如其言。

(每错一处扣1分,扣完2分为止。

2

答案:

1.书之|寡人不肖|好为大室|香子止寡人也。

(错、漏、多一处扣l分,扣完该小题分值为止。

)2.A3.齐宣王大兴土木,劳民伤财。

4.香居:

敢于劝谏(忠心耿耿,勇敢);善于劝谏(口才好,有谋略)。

齐宣王:

能听取意见,勇于改过。

(各2分)

文言文译文:

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能有千里马。

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

所以即使有名马,也只是辱没在做仆役的马夫手里,和普通的马一样一同死在马厩里,而不能因

为日行千里而出名。

能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光一石粮食。

喂马的人不知道按它的食量喂养它。

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可是由于吃不饱,力气不足,即使有卓越才能也不能表现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等同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要求它能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不能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养它,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到它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却手握着马鞭说:

“天下没有千里马!

"哎!

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

只是他们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

3

答案:

1.

(1)称赞,赞许

(2)效法

2.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错、漏、多1处均扣1分,扣完该小题分值为止)

3.第一次问元方父亲在太丘为官时是如何赢得称赞的,第二次是问自己和元方父亲究竟谁效法谁。

4.借周公和孔子没有相互效法的例子,暗示袁公和自己父亲并不存在谁效法谁的问题,既尊重了袁公,又维护了父亲的尊严,顾全了双方的面子。

参考译文:

陈元方十一岁时,有一次去拜会袁公(绍)。

袁公问:

“令尊在太丘县认职时,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是怎么治理的呢?

”元方说:

“家父在太丘时,对强者用恩德来安抚他,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他,放手让他们安居乐业,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越来越敬重。

”袁公说:

“我从前曾当过邺县县令,正是这样做的。

不知是你的父亲效仿我,还是我效法你的父亲?

”元方说:

“周公、孔子生在两个不同的时代,虽然相隔遥远,但他们的做法却是如出一辙,周公不效法孔子,孔子也不效法周公。

 

4

答案:

提示:

课外文言文阅读赋分从严。

文段较为复杂,其难度比课本所选的大,目的是拉开档次。

这两个词语的解释,是让少部分考生拿分的。

第一个,“延”,这个词是得分应是少数,我们在《桃花源记》里学过: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邀请”的意思。

由于在文言文中出现频率不高,很多考生已记不起来。

第二个,“速”,这个词在初中是没有学过的,要求根据前后文进行推测,答案是“邀请”。

相信这个词的解释得分率更低。

2.答案:

说拜谢|退而约客|客至期毕集|独兵部侍郎陈良祐不至|说殊不平。

(中考评分是:

错、漏、多1处均扣1分,扣完该小题分值为止)

断句的诀窍在于:

一、通读大意;二、将邻近最相关词语先连起来。

下面的几组应是先找到的:

说(张说)拜谢 约客 兵部侍郎陈良祐

其中的“约客”与“客至”之间应先分开,变成:

说拜谢  退而约客  客至期毕集独 兵部侍郎陈良祐 不至说殊不平

第二步:

弄清:

“不至说殊不平”的断句。

“说殊不平”是可以先断开的,这样,“不至”与前面的“兵部侍郎陈良祐”连起来,变成“兵部侍郎陈良祐不至”。

第三步(最难的一步):

客至期毕集独。

这有两种的连法:

一、客至期 毕集;二、客至期毕集。

我们会发现,“独”字很别扭,这时,如果把它分到后面去,与“兵部侍郎陈良祐不至”很通顺。

“客至期毕集”这五个字,按其基本意思,我们是可以推测大意的:

客人到了、客人到了约定的时间、客人到了约定的时间,(他们)全部聚在了一起。

3.提示:

“用事”并非褒义(权贵而耍性子);张说这个人两次上奏,是因为陈良祐未到,“用事”的张说内心不快,想皇帝惩罚他。

这道题难就难在,文中并没有刻画良祐,我们只能从另一个角度——刻画张说时所用的“用事”一词作推测。

由于文中还有其它的一些地方的干扰(如“小黄门”、“卜夜”,均未注解),知道“用事”一词是理解的关键词的不多。

4.看不惯陈良祐“用事”,不畏权势。

【参考译文】

淳熙年间,张说很有权势,担任都承旨的职务。

有一天,张说上奏说想要宴请各位侍从。

皇帝同意了他的请求,并且说:

“我要赐酒肴为你助兴。

”张说拜谢。

回去后就约请客人,到了日期,客人们全都到了,只有兵部侍郎陈良祐没到,张说很不高兴。

不久,中使带着皇帝恩赐的美酒佳肴到了,张说上表感谢皇帝,趁机附带上奏说:

“我原本奉了圣旨,而后才敢邀请客人的,唯独陈良祐不到,他这样做违背了皇帝的旨意。

”(中使)上奏后,皇帝回头对小黄门说:

“张说的宴会还没散吧?

”小黄门回答说:

“他既然是奉旨请客,一定会通宵达旦的。

”皇帝就命令再次赐酒肴给张说。

张说十分高兴,又趁机附带上奏说:

“我多次召请陈良祐,他终究不肯来。

”天快要亮的时候,忽然听到报告说皇帝任命陈良祐担任谏议大夫。

客人们正在尽情欢乐,听说了这件事,都怅然失意地散去。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试题,理解性的题目比例增高了。

这有利于两种人:

一、养成好习惯,能一口气卒读并掌控全文的考生;二、本身理解能力较强的考生。

 

5

【参考译文】中丞于成龙巡视到高邮。

恰好有一个富绅家即将嫁女儿,嫁妆非常多,夜里被盗贼穿墙打洞席卷一空。

当地刺史束手无策。

于成龙命令关闭各个城门,只留一个城门放行人出入,派公差头目把守,严格搜查行人的装载。

又出告示告知全城百姓各自回家,等候第二天仔细搜查,务必找到赃物。

于成龙暗地里叮嘱公差头目:

如果有人从城门出入两次的就把他抓起来。

过了中午抓获了两个人,全身之外,并无其他随行物品。

于成龙说:

"他们是真正的盗贼。

"这两个人不停地诡辩。

于成龙命令脱掉两人的衣服搜查,发现外衣里面套着两身女装,都是富绅家嫁妆的衣物。

原来盗贼们担心第二天大搜查,急于转移赃物,物品太多,难以携带,所以秘密地穿在身上,多次带出城去。

1.【

(1)恰好(1分)

(2)告知(1分)】

3.【因为于成龙已经放出风声,第二天将在全城严加搜查。

在这种情况下,这二人多次出入城门,本该事出有因,而他们出入城门却又不带行装,其实是欲盖弥彰。

所以于成龙推断这两人应该就是铤而走险、急于转移赃物的盗贼。

4.【

(1)狡诈贪婪(或:

利令智昏)(1分)

(2)破案如神(或:

才智过人,机智果断)(1分)】

6.言默戒

答案:

1

(1)有的

(2)招致2鸡打鸣能对人不吉祥吗?

只不过它们自作不吉祥罢了。

3当鸣不鸣,不当鸣而鸣都是不合时宜的。

(或:

“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鸣非其时也”)4该说不说和不该说而说,都会招致灾祸,说话做事要适宜。

参考译文:

邻人有一只鸡在夜里打鸣,厌恶它不吉祥,便把它烹吃了。

过了几天,另一只鸡天亮

了却不打鸣,便又把它烹吃了。

过后(他)对我说:

“我家的鸡有的

夜里打鸣,有的早晨

却不打鸣,对这种不吉祥怎么办?

”我告诉他说:

“鸡打鸣能对人不吉祥吗?

只不过它们

自作不吉祥罢了。

有的夜里打鸣,鸣得不是时候;早晨不打鸣,不打鸣也不是时候,那是

它们自作不吉祥而招致受烹的,同人又有什么相关昵?

如果它们按时打鸣,那么人将靠他

们报晓,谁还会烹吃它们呢?

”我又想到:

人的发言与沉默和这件事有什么不同呢?

不应

发言而发言,同应当发言而不发言,都足以招致灾祸啊。

所以写下来作为发言和沉默的告

诫。

7.程氏爱鸟

答案:

1.

(1)使…信任

(2)距离,离

2.这种鸟的羽毛是最为珍贵很难得见得到的,但(这种鸟)却能很驯服不受干扰(地待在那儿),而且也不怕人。

3.因为我的母亲对杀生的行为很痛恨,嘱咐家里的小孩、奴婢及仆人,都不能捕捉鸟雀。

或:

因为(主人)对待这些鸟雀的诚心,对待这些不同于人类的动物一直守信用。

4.例:

人类不能以自然之长的居高心态来欺压其它动物,要与其它动物相互信任,和谐共处,不能以恶毒的方式或态度来伤害其它动物。

我在少年的时候,所居住的书房前,种有翠竹松柏以及一些花草,郁郁葱葱地长满在庭院里,许多鸟在上面筑巢。

我的母亲对杀生的行为很痛恨,嘱咐家里的小孩、奴婢及仆人,都不能捕捉鸟雀。

几年的时间下来,鸟雀们都将巢建在花木的低枝上,鸟巢里孵的小鸟低下头去都可以偷偷地看得到。

还有一种叫桐花凤的鸟也有四五百只,飞翔在院子里,这种鸟的羽毛是最为珍贵很难得见得到的,但(这种鸟)却能很驯服不受干扰(地待在那儿),而且也不怕人。

乡村里的人见到这种现象,都认为是很奇怪的事情。

(其实)这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原因,不外乎是(主人)对待这些鸟雀的诚心,对待这些不同于人类的动物一直守信用的原因。

有乡间老人说:

“鸟雀的巢离人很远,就一定会有蛇、鼠、狐狸、鸱、鸢的忧患,人若不杀鸟雀,(他们)自然就亲近人,以免去这样的忧患。

由此来看,那时鸟雀的巢不敢靠近人,真是因为人比蛇鼠之类的更凶恶。

8

答案:

1.

(1)将要

(2)使……劳苦(贫困)2两个都不肯放掉对方,(一个)打鱼人把它们一起捉住了。

3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或:

鹬蚌相争、鹬蚌相持)启示:

面对矛盾(冲突),要以理智、包容的态度对待,避免两败俱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