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史第7课 启蒙运动课后辅导练习第一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354113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16.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史第7课 启蒙运动课后辅导练习第一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学年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史第7课 启蒙运动课后辅导练习第一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学年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史第7课 启蒙运动课后辅导练习第一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学年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史第7课 启蒙运动课后辅导练习第一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学年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史第7课 启蒙运动课后辅导练习第一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史第7课 启蒙运动课后辅导练习第一篇.docx

《学年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史第7课 启蒙运动课后辅导练习第一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史第7课 启蒙运动课后辅导练习第一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史第7课 启蒙运动课后辅导练习第一篇.docx

学年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文化史第7课启蒙运动课后辅导练习第一篇

2019-2020学年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文化史第7课 启蒙运动课后辅导练习第一篇

第1题【单选题】

洛克在《政府论》中说:

“当立法者图谋破坏人民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

人民因此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人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

”这里“上帝”概念的实质意义是()

A、论证中世纪的“君权神授”的重要性

B、借用罗马教皇的权力否定君主专制

C、体现“天赋人权”的合理性

D、靠神的力量来保护人民财产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意大利史学家布鲁尼(1369-1444)认为:

历史是人自己的历史,人性和人的心理是历史发展的原因所在,必须排除上帝决定人类历史的观点。

这反映()

A、宗教改革在意大利取得突破

B、神学丧失对历史研究的影响

C、史学领域出现人文主义思想

D、人类已经进入理性时代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与文艺复兴不同,启蒙运动所崇尚的理性主义是由一种欲构筑富有创造性的理论的信念所驱使,创造出一种完全不同于古典的、全新的思想,崇尚科学知识是其核心,坚信人的理性能够借助于“科学方法”去探究把握自然法则(包括人的本质的法则)。

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中,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是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分野的重要标志

B、启蒙运动推崇通过理论创造而不是模仿传统来推广理性思想

C、启蒙运动基于科学革命的重大突破而强调科学与理性的结合

D、关于社会自我运行的基本法则的可认识性是启蒙运动的信条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人的本质是自由的,因此,合法的国家只能是基于人民自由意志的社会契约的产物。

”上述言论反映的思想包括()

①社会契约论

②三权分立学说

③人民主权论

④浪漫主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法国思想家狄德罗说:

“在宗教问题上,怀疑远不是不敬神的行为,而应当被看做好事情。

因为怀疑是由于一个人谦卑地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并且是由于害怕误用理性以得罪上帝而产生的。

”这表明,狄德罗()

A、提倡自然科学研究

B、刻意表现个人情感

C、坚持理性主义精神

D、彻底否定神学理论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孟德斯鸠说暴政破坏了整个社会,也违反了人性,专门研究了防止或避免出现暴君政体的具体办法。

其“具体办法”是()

A、自由平等学说

B、理性至上学说

C、民主共和学说

D、三权分立学说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一个历史事实可以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

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A、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人是万物的尺度”

B、启蒙运动——理性主义——“人非工具”

C、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D、资本主义萌芽——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鲁滨逊漂流记》描述了鲁滨逊和野人“星期五”在无人荒岛上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

这部小说在18世纪的欧洲颇受欢迎,主要原因是它()

A、体现了启蒙思想

B、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C、彰显了冒险精神

D、适应殖民扩张要求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卢梭、伏尔泰和孟德斯鸠都反对()

A、君主制

B、君主专制

C、共和制

D、君主立宪制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美国学者勒纳认为,18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是,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唯一可行的方法。

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

这说明()

A、科学发展推动思想解放运动

B、近代科技取得重大进展

C、思想解放是科学发展的基础

D、科技作用大于思想启蒙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近代以来许多国家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三权”是指()有误

A、立法权、行政权、监察权

B、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

C、行政权、司法权、考试权

D、监察权、考试权、行政权

【答案】:

【解析】:

第12题【单选题】

对英王查理一世的审判与处死是英国革命中的重大事件,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

“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义务。

”这段话体现了

A、自然权利的学说

B、三权分立的观点

C、社会契约的理念

D、天赋人权的思想

【答案】:

【解析】:

第13题【问答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洛克提出政府的合法性来源于被统治者的同意以来,这一原则一直被西方政治学界奉为圭臬。

在国家问题上,美国政治承认国家存在的必要性,但把国家看作人类过一种共同的、有秩序的生活而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为了将这种必要的代价限定在较小程度,美国政治致力于限制国家的权利和职能。

“限制的途径有两种:

第一,以分权的方式造成国家权利机构之间的内部制衡,从而防止出现专断权利;第二,限制国家权利的活动空间,强调个人与公民社会的权利。

”简言之,就是建立三权分立的民主宪政体制,同时使政府的权力向社会扩散。

限制国家权利的种种措施又反过来成为政府决策效率不高的制度基础。

-——《美国政府与政治》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民主制度构想与西方国家的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

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

【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思想文化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家知道,文艺复兴挣脱了神的统治,确立了人的尊严。

但是那时的教会势力仍很强大,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的口号的。

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也就是“借古喻今”的意思。

________《叶廷芳:

18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材料二

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地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

他们力求改变现状。

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

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与发展。

——据李静、萧红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材料三

中国的启蒙运动具有与欧洲启蒙运动迥异的特点。

如果说欧洲启蒙运动是一场以个性自由为主的人文启蒙运动,那么中国的启蒙运动则是一场旨在国家富强的现代化启蒙运动……中国启蒙运动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

——郑大华主编《民国思想史论》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借古喻今”的含义及文艺复兴采取这种态度的原因。

根据材料二,概括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背景。

并指出古代中国的百家争鸣和近代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承担的相同历史使命。

据材料三,概括中国近代启蒙运动的特点,并指出导致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思想文化嬗变的认识。

【答案】:

【解析】:

第15题【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欧洲文艺复兴的策源地在意大利,宗教改革的故乡在德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决非偶然,它们显然是由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摘自董小燕《西方文明:

精神与制度的变迁》

材料二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阿尔贝蒂认为,财富的日益增长是家庭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家庭应当修建和装饰自己的房子,拥有珍贵的书籍和健壮的马匹。

加尔文认为基督教学说必须适应经济生活的需要,每一个基督徒都可以通过自己在现世的勤奋劳作与成功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

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有学者认为,经济也存在一套自然法则,那就是供给与需求。

当政府对经济行为干预最小之时,这些法则运行得最好。

——摘编自裔昭印主编《世界文化史》(增订版)

材料三当物质活动作为基础性的东西决定精神与制度发展的同时,后者也通过影响物质活动的目的性和倾向性来制约物质活动,使物质生产方式服从精神(或文化观念)的引导。

——摘自董小燕《西方文明:

精神与制度的变迁》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分别是什么?

概括材料二的基本观点及其共同精神。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三阐述的观点。

【答案】: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其它语言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