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人民版历史 专题12 第25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349241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31.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一轮人民版历史 专题12 第25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高考一轮人民版历史 专题12 第25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高考一轮人民版历史 专题12 第25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高考一轮人民版历史 专题12 第25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高考一轮人民版历史 专题12 第25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一轮人民版历史 专题12 第25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docx

《高考一轮人民版历史 专题12 第25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一轮人民版历史 专题12 第25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一轮人民版历史 专题12 第25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docx

高考一轮人民版历史专题12第25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第25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考点1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NO.1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

1.纸的发明

(1)发明

①秦汉时期,以竹木简牍和丝织品作为主要书写材料。

②西汉早期已经发明了书写用纸。

③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发明了“蔡侯纸”。

(2)传播:

公元8世纪传入阿拉伯,之后传往欧洲。

(3)作用

①地位:

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

②作用:

纸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2.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

(1)发明

①战国时已有天然磁石制成的司南。

②北宋《武经总要》中记载了用磁场磁化法加工的指南鱼,《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指南针的技术。

(2)传播:

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再传入欧洲。

(3)地位及作用

①为明代航海家郑和远航东非等地提供了条件。

②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

③对航海事业、军事和经济生活等有着重要的作用。

3.火药的发明和使用

(1)发明及应用

①东晋葛洪的《抱朴子·仙药》中已经提到“火药”。

②唐末宋初的战争中,已使用火药箭,随后又出现了火炮。

③明朝时创造了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

(2)传播:

在12、13世纪,首先传入阿拉伯国家,然后传到欧洲乃至世界各地。

(3)作用:

将人类带入了热兵器时代,为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创造了条件。

4.印刷术的进步

(1)雕版技术:

唐代已有雕版印刷技术,《金刚经》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

(2)活字技术

①北宋毕升创造了活字印刷技术。

②元代王祯发明了木活字和转轮排字盘。

③明代已有铜活字,印制的代表作品是清代的《古今图书集成》。

(3)传播:

由波斯传到西方。

14世纪末,欧洲出现木版雕印的印刷品。

1450年前后,德国出现金属活字。

(4)作用:

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5.中国古代的科学思想

(1)注重以社会人文问题作为论说的主题,对于自然的探求和技术的总结,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

(2)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重视完善人和自然的关系。

(3)重视总结实践经验,而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

[易误警示]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易误点

(1)中国古代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传统科技领先世界,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2)毕升不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人,因为隋唐时期就已有了雕版印刷术,他发明的是活字印刷术。

蔡伦也不是最早发明造纸术的人,西汉时已出现纸,蔡伦是改进造纸术。

NO.2理解——史料研习·史论归纳

领先世界的古代中国科技

史料一 英国科技史学家李约瑟认为①“中国在公元前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的科学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

史料二 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人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人与整个自然界分开,可是②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唯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

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做科学的解释和推广。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史料三 这些田园风味的③农村公社不管看起来怎样祥和无害,却始终是东方专制制度的牢固基础,它们使人的头脑局限在极小的范围内,成为迷信的信服工具,成为传统规则的奴隶,表现不出任何伟大的作为和历史首创精神。

——马克思

[学会读史]

主旨归纳

信息解读

史料一:

古代中国科技的地位

①“中国……保持……科学知识水平”“特别是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反映中国古代科技曾经走在世界前列,领先世界,但到明清时期逐渐走向停滞

史料二:

古代中国科技的特点

②“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唯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做科学的解释和推广”→反映中国古代重视对人的研究,忽视对自然界的探索和科学探究,说明儒学思想阻碍了科技的创新与发展

史料三:

古代中国科技特点的成因

③“农村公社”“东方专制制度的牢固基础,它们使人的头脑局限在极小的范围内,成为迷信的信服工具”→反映小农经济的存在束缚了科技的发展,加上专制制度的束缚,科技发展逐渐缓慢下来

[学会用史]S

根据上述史

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科技对近代欧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一方面。

古代中国科技在东西方的不同命运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 主要体现在对社会变革的推动作用。

说明的问题:

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史论归纳

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及未能

发展成为近代科学的原因

1.古代科技的特点

(1)在科技内容上,应用性强,但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

(2)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实验。

(3)在科技使用上,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缺乏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并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动力的意识。

(4)从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有关的农学、天文历法及医学等方面。

2.未能发展成为近代科学的原因

(1)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科技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

(2)封建统治者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进一步限制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3)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文化专制统治的肆虐,使人们对中国古代科技缺乏足够的重视,科技人才短缺。

(4)中国古代日益腐朽的封建制度是导致古代科技未能发展为近代科学的根本原因。

NO.3应用——对点训练·落实强化

1.宋代书画家大量订制各种精致的纸张和专门的笺札,社会上私人出资刻书的也很多,这种现象(  )

A.加速艺术品的商业化B.有利于印刷业的发展

C.促进市民阶层的壮大D.推动重商观念的兴起

B [材料中“各种精致的纸张和专门的笺札”大部分属于画家专业用品,不完全属于艺术品,故A项错误;材料“社会上私人出资刻书的也很多”这种现象有利于印刷业的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大量订制各种精致的纸张和专门的笺札,社会上私人出资刻书”这种现象与市民阶层的壮大有关,但与促进市民阶层壮大无关,故C项错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商业的发展一直受到抑制,没有形成重商观念,故D项错误。

]

2.北宋地理学家朱彧《萍洲可谈》载: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或以十丈绳钩,取海底泥嗅之,便知所至。

”材料可以论证中国古代(  )

A.经验与科技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B.重视科技运用与思想迷信两者并存

C.天文科学研究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D.比较全面了解世界各国的地理特点

A [北宋地理学家朱彧《萍洲可谈》载: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或以十丈绳钩,取海底泥嗅之,便知所至。

”说明当时已有测天定位和嗅泥推测船位的方法,故A项正确;材料中不能看出思想迷信的存在,故B项错误;天文科学研究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材料中看不出来,故C项错误;材料也没有体现古代中国比较全面了解世界各国的地理特点,故D项错误。

]

3.中国历史上的主要科学领域和技术部门是直接为国家的治理服务的,注重的是科学技术的功用,而不是注重探索其原理和原因,因而形成了“但言其当然,而不言其所以然”的学术倾向。

这表明中国古代科技(  )

A.都有官方印记B.没有理性思维

C.长期领先世界D.强调实用价值

D [材料并没有体现出古代科技有官方印记,故A项错误;没有理性思维的表述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直接为国家的治理服务的,注重的是科学技术的功用”可以看出其强调实用价值,故D项正确。

]

考点2

中国的古代艺术

NO.1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

1.“出鬼入神”的书法艺术

(1)汉字的起源:

刻画在陶器上的简单符号被认为是中国文字的起源;商代的甲骨文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文字。

(2)字体的演变: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3)书艺历程

①秦代李斯是著名的篆书家。

②东晋王羲之博采众长,备精诸体,尤擅草书、行书,被尊为“书圣”。

③唐代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以楷书闻名,怀素、张旭以草书著称。

④北宋四大书法家: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都以行书名世。

⑤元朝书法家首推赵孟

,明代以文征明、董其昌声誉最高。

[轻巧识记]       出神入化的书法艺术

2.画中有诗

(1)成熟: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

(2)分类

①以题材不同,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画科。

②在表现技法上,又有工笔与写意的区别。

(3)山水画是中国画的精粹,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4)文人画是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

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追求抒情写意,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主要特点是“画中有诗”。

[易混提醒]       中国古代的文字和书画

(1)我国最早的文字不能说是甲骨文,甲骨文只是我国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有人认为比甲骨文更早的陶器上的刻画符号是中国文字的起源。

(2)古代中国书画一体,其艺术独具东方神韵,书法艺术、文人画等水平高超,在世界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一席,并对周边国家产生重大影响。

(3)中国“文人画”的突出特点不是画景而是抒情写意。

3.戏曲艺术

(1)发展历程

①宋代开始,曲子词、鼓子词、诸宫调等说唱形式发达起来,杂剧与南戏脱颖而出。

②元朝时,元杂剧形成。

③明代传奇剧兴起。

(2)京剧的形成与发展

①形成:

清朝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

道光年间,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又吸收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剧种——京剧。

②艺术特点:

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分生、旦、净、丑四大行。

③地位:

较全面和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是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

[轻巧识记]       中国戏曲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中国戏曲由原始歌舞发展而来,经历了元杂剧的成熟、明朝昆曲的广泛流传、清代京剧形成和发展的历程;中国戏曲具有历史悠久、剧种繁多、相互融合的特点。

NO.2理解——史料研习·史论归纳

古代中国的书画和京剧艺术

史料一 苏轼认为,①“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

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史料二 画者不过意笔草草,②不求形似,聊以自娱,写胸中逸气耳。

——元代倪瓒

夫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故能书者皆能画。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史料三 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

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③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

——[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二

[学会读史]

主旨归纳

信息解读

史料一:

反映了我国书法艺术特征

①“书必有神、气、骨、肉、血”→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

史料二:

反映文人写意画注重写意传神

②“不求形似,聊以自娱”→体现了国画追求“得意忘形”,强调画家的主观情感

史料三:

反映清代戏曲种类繁多

③“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史料分两层次介绍雅部和花部,折射出中国的戏曲发展史

[学会用史]

(1)根据史料一,概括宋代书法艺术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提示】 特点:

书法艺术各具情态,推崇魏晋书法风范,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

原因:

宋代政治者重文轻武,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多姿多彩。

(2)史料二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画怎样的艺术特色?

【提示】 中国古代文人画的突出特点不是画景而是写意,强调作者个人内心情感的抒发,是以绘画的形式来进行的一种抒情写意活动。

(3)史料三中的“花、雅两部”不断融合兼收,最终形成哪个剧种?

【提示】 京剧。

史论归纳

1.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突出特征

(1)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以汉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遵循一定章法的独特艺术。

(2)汉字书法是一种线的艺术,以自由而多样的线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和表达出形体、感情和气势。

(3)以点画和结构反映文字的形体美、动态美和意境美,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高度审美价值。

2.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

(1)从演变背景看,中国画的演变深刻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

(2)从画家角度看,文人画增多,画家的素养越来越高。

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3)从绘画的风格看,由于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绘画不断融入外来风格。

(4)从绘画的功能看,绘画逐渐由纯粹的艺术向商品发展。

到宋代,为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民间的需要,绘画成为商品。

NO.3应用——对点训练·落实强化

4.苏轼曾形容某种书体说:

“(它)含情循礼,‘离方遁圆,处乎季孟之间’,‘会通于意态之际’……意趣在将发未发,君子有情,至真即为止乎与心。

”此书体应该是(  )

A.行书B.草书  C.楷书  D.隶书

A [“离方遁圆,处乎季孟之间”符合行书形态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即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的特点。

]

5.古代文人画,又称“士大夫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或文化现象,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文人画(  )

A.在理学影响下兴起

B.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

C.强调个性追求写实

D.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

D [文人画在唐朝时已经出现,诗人王维以诗入画,被后世奉为文人画的鼻祖,此时理学还未兴起,故A项错误;文人画反映了士大夫阶层的文化需求,故B项错误;文人画强调个性,追求的是抒情写意,故C项错误;文人画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故D项正确。

]

6.(2017·郑州质检)中国古代戏曲与古希腊戏剧并称为“世界古老戏剧”,其中,古希腊戏剧繁荣于公元前6世纪末至前4世纪初,而中国戏曲一直到12世纪末才走向成熟。

其共同原因是(  )

A.文艺功能的政治化B.商品经济的发展

C.艺术的世俗化趋势D.知识分子阶层的崛起

B [古希腊以观剧来提高公民参政的素质,文艺功能的政治化只符合古希腊,故A项错误;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古希腊民主政治发展带来戏剧繁荣以及宋代戏剧世俗化而走向成熟的共同原因,故B项正确;艺术逐渐世俗化只符合中国宋代,故C项错误;知识分子阶层的崛起与戏剧的繁荣无关,故D项错误。

]

考点3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NO.1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

1.诗的经典

(1)概况:

《诗经》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三百多首诗歌。

(2)特点:

句式以四言为主,或间以杂言,语言丰富多彩,音节和谐,艺术感染力很强。

(3)地位:

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

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影响深广,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被后世列为儒家经典。

2.楚辞的魅力

(1)代表作品:

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九章》。

(2)特点

①句式较为灵活,在节奏和韵律上独具特色。

②采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

(3)地位:

开创了中国古典文学抒情浪漫风格的先河。

3.汉赋的风采

(1)演变:

从骚体诗演变而来的散文和韵文并用的文体。

(2)代表:

司马相如、张衡等。

(3)特点:

西汉赋作气势恢弘、辞藻华美;东汉小赋兴起,意境清新活泼。

(4)地位: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4.“李杜诗篇万口传”

(1)代表:

“诗仙”李白(浪漫主义)、“诗圣”杜甫(“诗史”)。

(2)特点:

名家辈出,流派众多,作品极为丰富。

(3)地位:

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

5.宋代词苑

(1)代表:

豪放派代表有苏轼、辛弃疾;婉约派代表有柳永、李清照。

(2)特点:

由民间流行的长短句歌词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文学体裁。

(3)地位:

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

6.元曲与市民社会

(1)代表:

关汉卿的名作《感天动地窦娥冤》。

(2)特点

①散曲:

在音节和用韵上都比较自由,句子长短更为参差,可以加衬字,多用方言俗语和当时的新词。

②元杂剧:

融合宋金以来各种表演艺术,采用北方流行的散曲曲调演唱。

③地位: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和戏曲史上有特殊地位。

[轻巧识记]       中国不同文学体裁的特点

7.明清小说的人情世界

(1)代表: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聊斋志异》等。

(2)特点:

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

(3)地位:

明清小说无论在思想性还是艺术成就方面都达到新的高峰,成为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易误警示]       诗、词、曲的关系

(1)诗:

主要是指绝句和律诗,讲究严格的格律,句式整齐,对仗工整,用韵规范。

(2)词:

句子长短参差,更便于抒发感情和演唱。

(3)曲:

可雅可俗,抒情叙事兼长,更为生动活泼。

(4)词、曲都是从诗发展演变来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NO.2理解——史料研习·史论归纳

各具特色的古代中国文学

史料一 北宋的都城汴京、南宋的都城临安以及建康、成都等都是人口达十万以上的大城市……“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①民间的娱乐场所也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

……“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

于是声传一时。

(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史料二 明之中叶,即嘉靖前后,小说出现的很多,其中有两大主潮:

②一、讲神魔之争的;二、讲世情的。

讲神魔之争的,此思潮之起来,也受了当时宗教、方士之影响的。

……此种主潮,可做代表者,有三部小说:

(一)《西游记》;

(二)《封神传》;(三)《三宝太监西洋记》。

……当神魔小说盛行的时候,讲世情的小说也就起来了,其原因,当然也离不开那时的社会状态,而且有一类,还与神魔小说一样,和方士是有很大的关系的。

这种小说,大概都叙述这些风流放纵的事情,间于悲欢离合之中,写炎凉的世态。

最著名的是《金瓶梅》。

——《中国小说史略》附录第五讲《明小说之两大主潮》

[学会读史]

主旨归纳

信息解读

史料一:

宋词的特点和盛行原因

①“民间的娱乐场所也需要大量的歌词”→反映宋词具有世俗化的特点;其盛行源于民间娱乐的需要

史料二:

明清小说的素材与内容

②“一、讲神魔之争的;二、讲世情的”→反映小说素材来自中国古代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明清时期腐朽的封建礼教、科举制、某些神仙方术、迷信、佛教等思想及各种历史人物的逸闻琐事

[学会用史]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词兴盛的原因。

【提示】 主要原因是都市(城市)的繁荣;商业的发展;市民数量的增加(或民间娱乐的需要);词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明清小说产生影响的因素。

【提示】 君主专制的加强(或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黑暗);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适应市民阶层需要。

史论归纳

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1.春秋《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内容丰富,或间以杂言,现实感强。

2.战国楚辞的句式非常灵活,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3.汉赋词藻华丽、手法夸张,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4.唐诗流派、诗人众多,既有浪漫主义的“诗仙”李白,又有忧国忧民的“诗圣”杜甫。

5.宋词具有节奏美,符合各阶层的需要,文学接近平民,休闲娱乐功能强。

6.元曲的语言通俗、幽默,句式灵活,是综合性舞台艺术。

7.明清小说反映复杂丰富的社会生活,侧重于对社会风俗与人情世态的描绘。

NO.3应用——对点训练·落实强化

7.(2017·乌鲁木齐一诊)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者医学奖得主之一,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在颁奖典礼上自释其名“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这句诗源自中国古代一部文学作品,此作品的艺术特色是(  )

A.浪漫主义 B.古典主义

C.现实主义D.自然主义

C [这首诗出自《诗经·小雅·鹿鸣》,《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故C项正确。

]

8.(2017·海口调研)张炎在《词源》中评价宋词中的某流派时说:

“簸弄风月,陶写性情。

盖声出于莺吭燕舌间,稍近乎情可也。

”这表明该流派词作(  )

A.构思深细填密,意境婉媚轻柔

B.气势豪迈飞动,场景宏阔雄壮

C.视野雄奇广阔,气象恢弘奔放

D.题材狭隘空虚,缺乏意境创造

A [材料“簸弄风月,陶写性情”,判断该宋词流派为婉约派。

“意境婉媚轻柔”符合婉约派的特点,故A项正确;B、C两项符合豪放派的特点,排除;婉约派“意境婉媚轻柔”,并非“缺乏意境创造”,故D项错误。

]

9.明清时期,取材于法律文献中的案例与史书中的清官循史传记的公案小说兴起。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清代的《三侠五义》。

这折射出(  )

A.政府重视楷模示范效应

B.民众对理想社会的诉求

C.民众借助清官伸张正义

D.官民价值观念的趋同化

B [明清时期小说兴起,属于民间文学,与政府无关,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小说的内容“法律文献中的案例与史书中的清官和理想社会循史传记的公案”,表达了民间对清官和理想社会的向往,故B项正确;小说带有虚构演义成分,只是表达了民间的一种理想诉求,而非现实中借助清官伸张正义,故C项错误;清官循史传记的公案,带有加工创作的印记,并非体现官民价值趋同,故D项错误。

]

主题一 世界科技史上的璀璨明珠——古代中国的科技

[主题立意]

古代中国科技具有注重实用性、应用性的特点,主要是适应农耕经济发展的需要,服务于农业生产。

四大发明、天文历法、数学、农学和医学等传统科技长期受到政府的重视,成就辉煌。

[知识交汇]

1.中国古代科技发达的社会因素

(1)源泉:

我国古代人民积累的丰富的知识经验,成为古代科技发展的源泉。

(2)政治:

中央集权制度为科技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条件。

(3)经济:

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科技的进步提供了经济基础。

(4)政策:

政府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对科技也给予一定的关注。

(5)教育:

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6)对外:

吸收其他国家、地区人民的智慧。

(7)人为因素:

科学家探索精神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

2.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发展的不同

中国

西方

发展条件

没有形成科学家的群体组织,没有建立起新的学科体系

出现了科学社团,建立起了物理、化学等学科体系

研究内容

在科学上的成就属于应用科学

科学研究的重点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探索

研究方法

主要采取传统的整理典籍和总结经验的方法

科学研究注重实验

主题二 异彩纷呈的珍品、风格独具的精品——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

[主题立意]

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如诗词、小说、书法、绘画、戏曲等,绚丽多姿,不胜枚举。

这些作品具有风格新异、多元一体、雅俗共赏的特征,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尚、时代风貌和作者心声,这些异彩纷呈的珍品、风格独具的精品,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世界文化宝库的瑰宝。

[知识交汇]

1.古代中国文学的发展趋势

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文学特点由辞藻华丽、对仗工整、句式严整到句式活泼、通俗易懂,这说明古代中国文学的发展趋势是逐渐平民化。

这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满足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的需要而出现的。

2.社会环境对古代绘画风格的影响

(1)魏晋时期:

社会动荡,佛教、道教的传播,引发人们对儒学的反省,一些崇尚气节的文人在政治碰壁后形成一个以道德情操和理想人格为号召的士人群体,反映在绘画作品上,凸显个性的文人画开始出现。

(2)隋唐时期:

政治统一和社会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