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电大《现代教育原理》形考作业任务01.docx
《最新电大《现代教育原理》形考作业任务0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电大《现代教育原理》形考作业任务01.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电大《现代教育原理》形考作业任务01
最新电大《现代教育原理》形考作业任务01
最新电大《现代教育原理》形考作业任务01-05网考试题及答案100通过考试说明:
《现代教育原理》形考共有5个任务,任务1至任务5是客观题。
在考试中,可以多次抽取任务5试卷,直到出现05任务001试卷,就可以按照该套试卷答案答题。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01任务一、名词解释(共8道试题,共40分。
)
1.
教育答案: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
教育学答案: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或者说是研究教育特别是教师如何更科学的有效的培养人的科学。
教育学是在人类的教育活动进行相当长的一段历史过程之后才逐渐出现的,先期仅仅是对教育经验的总结,随后才诞生具有初步体系的教育学。
3.
教育科学答案:
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个教育学科构成的学科总称。
4.
教育思想答案:
教育思想:
泛指人们对教育现象的认识,是指人们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教育实践而形成的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认识、观点和看法。
5.
教育规律答案:
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以及教育现象内部各个构成要素之间本质的、必然的、内在的联系或关系。
教育规律是对教育实践的深层次和本质联系的反映,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永恒性。
6.
义务教育答案:
是指由国家强制实行的,适龄儿童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和家庭必须予以保障的国民教育。
或者:
(20___年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中的定义)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7.
学制答案:
即学校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系统,具体规定着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协调关系。
8.
终身教育答案:
从个人和社会的观点看,终身教育包括整个教育过程,教育的功能不再局限于按照某些预订的组织规划、需要和见解去训练未来社会的领袖,或想一劳永逸地培养一定规格的青年,而是要面向整个社会成员,受教育的时间也不再局限于某一个特定年龄而是向着个人终身方向的发展。
二、简答题(共2道试题,共20分。
)
1.
教育的本质特性是什么?
答案:
(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
(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
(4)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2.
现代学制有哪些发展趋势?
答案:
(1)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
(2)重视早期教育。
(3)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龄延长。
(4)寻求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最佳结合。
(5)高等教育出现多级层次,学校类型多样化。
(6)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实现教育制度一体化,发展继续教育。
三、论述题(共2道试题,共40分。
)
1.
试述终身教育思潮对学校教育制度的影响。
(答题注意事项:
论述题不能仅仅回答要点,必须要有“论”的内容,也就是要展开论述)
答:
《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指出:
“终身教育这个概念,从个人和社会的观点来看,已经包括整个教育过程”,“终身教育变成了由一切形式、一切方式和一切阶段的教学行动构成一个循环往复的关系时所使用的工具和表现方法”。
教育的功能不再“局限于按照某些预定的组织规划、需要和见解去训练未来社会的领袖,或想一劳永逸地培养一定规格的青年”,而是要面向整个社会成员;受教育的时间也不再局限于“某一特定年龄”,而是向着“个人终身的方向发展”。
终身教育已成为当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主流理念。
学校教育制度即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的学校系统,具体规定着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协调关系。
终身教育体系下传统学校教育制度面临巨大的挑战。
终身教育改变了传统教育的理念。
教育的对象不再仅仅是儿童和青少年,而是针对所有的社会成员;终身教育不只限定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结构的多样化和教育制度的连贯性成为改革的主要方面;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正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教师的角色也随之发生变化。
终身教育作为一种自我教育的理念是对传统驯化教育的一种解放。
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目的和功能。
传统的教育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各个领域的专门知识,而终身教育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促进自我的发展;传统教育的功能是精英化的教育,注重教育的筛选功能,而终身教育背景下注重让学生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发展。
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传统教育的内容基本上局限于比较抽象的理论化知识的学习,而终身教育涉及的教育内容包括各方面的知情意行的培养,从整体上培养学生;教育方法从人的发展的角度出发,以注重每个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来代替传统教育中把学生当作“成人”来教育的方式。
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阶段和教育的组织。
传统教育把学习限定在青少年时期,“一次接受教育终身受益”的观念根深蒂固,而终身教育把学习阶段扩展到人的一生,任何时候只要需要,都可以随时接受教育。
这样,也使各类教育之间联系和统一起来,形成完整和全面的教育系统。
总之,终身学习必将极大地改变工业革命以来以学校为中心建立起来的教育制度和教育关系,因此改变学校的专属性和封闭性也就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_年第19次会议采纳《关于成人教育的劝告》,强调“终身教育及终身学习是一种统合体系,它有两个目的,一是重建现有教育制度,一是发展在此教育制度范围之外教育中潜在的一切”可能性。
自终身教育思想提出以来,许多国家的教育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正规教育体系变得越来越开放、灵活,各种教育体系相互沟通;所建立的完整的教育网络,是包括幼儿教育、基础教育、中专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直到成人教育、老年教育的全过程教育系统,此外还包括进行初中后、高中后各种职业培训以及承担继续教育的学校等;建立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结合、沟通和衔接的制度,打破学历教育的封闭体系,使学校教育在终身教育的背景下发挥应有的功能。
02任务一、多项选择题(共17道试题,共34分。
)
1.
从根本上看贯穿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基本规律是()。
A.
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B.
教育与自然之间的矛盾C.
教育与课程之间的矛盾D.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矛盾E.
教育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矛盾2.
影响教育发展规模的因素主要有()。
A.
人口数量B.
生产力科技发展水平C.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D.
社会文化E.
法律制度
3.
人口增长率会影响到以下哪些教育因素()。
A.
教育目的B.
教育内容C.
教育发展规模D.
教育结构E.
教育质量4.
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A.
社会生产力B.
政治经济制度
C.
上层建筑D.
科学技术E.
人口质量5.
受教育权利是受()制约的。
A.
社会生产力B.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C.
时代D.
社会历史形态E.
社会文化6.
教育内容受如下哪些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A.
人口数量B.
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C.
社会政治经济性质D.
社会文化本体E.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7.
教育产业作为其他非育人产业共同需要的上位产业、前提产业,决定了其在社会大系统中具有()的产业地位。
A.
基础性B.
全局性C.
先导性D.
迟效性E.
可持续性8.
教育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多元的目标,其内容包括()。
A.
教育观念现代化B.
教育内容现代化C.
教育条件设备现代化D.
教育管理现代化E.
教师素质现代化9.
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对教育产生的制约和影响,具体表现在()等各方面。
A.
教育目的B.
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C.
教学内容D.
教学方法、教学设备E.
教学组织形式10.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
环境B.
遗传C.
教育11.
在人的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A.
稳定性B.
顺序性C.
阶段性D.
不平衡性E.
个别差异性12.
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A.
稳定性B.
顺序性C.
阶段性D.
不平衡性E.
个别差异性13.
人类历史上的“狼孩”事例,说明了()。
A.
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B.
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C.
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作用D.
自然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14.
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起()。
A.
主导作用B.
决定作用C.
不起作用D.
生理前提作用15.
心理学理论为我们认识人的发展及其规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誉为“20世纪发展心理学上最权威的理论”是()。
A.
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B.
华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C.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D.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E.
赞科夫的“一般发展”理论16.
赞科夫依据其一般发展理论,提出了著名的教学原则()。
A.
高难度原则B.
高速度原则C.
掌握学科结构原则D.
发现学习原则E.
以理论知识为主导原则17.
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具有()等规律。
A.
稳定性B.
顺序性C.
阶段性D.
不平衡性E.
个别差异性二、简答题(共3道试题,共30分。
)
1.
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及其规律答案:
(1)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是由内因与外因构成的,共同推动人的身心发展
(2)顺序性(3)阶段性(4)不均衡性(5)个别差异性2.
简述教育的经济功能答案:
1.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
2.教育是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3.教育是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手段;
4.教育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基础。
3.
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答案:
1.传递-保存文化功能2.传播-丰富文化功能;
3.选择-提升文化功能;
4.创造-更新文化功能三、论述题(共1道试题,共16分。
)
1.
如何理解教育优先发展是现代社会的普遍规律?
(答题注意事项:
论述题一不能仅仅回答要点,必须要有“论”的内容,也就是要展开论述;论述题二不能仅仅回答理论问题,必须有结合实际的内容。
)
答案:
所谓教育优先发展有两个内涵,其一是社会用于发展教育的投资要适当超越于现有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而超前投入;其二是教育发展要先于或优于社会上其他行业和部门而先行发展。
因此教育优先发展又可称为教育超前发展或教育先行。
教育优先发展在当今世界成为各国政府的战略决策并加以推行,其理论根据就在于从教育在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定位,即教育的三性——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出发。
(1)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一系列要素和机制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的,但从根本上是由一代代人主体地位的上升、素质的提高来实现的。
人力资在社会发展中有着决定作用,这种决定性和教育本体功能向社会功能的转变,为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确认提供了理论基础。
单一科技和经济的进步并不能导致社会的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
教育、科学、文化、人的素质的提高是直接推动生产力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也是衡量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
一切先进的科技与文化、现实的生产力与非现实的生产力都是由人所创造的,教育产业是所有其他非育人产业共同需要的上位产业、前提产业,即基础性、全局性产业。
由于人力资在社会发展中有着决定作用,根据未来社会的需要,培养未来人,这就表现了教育对各行各业的先导作用。
(2)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呈现高速度的态势,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
知识总量在激增,知识更新的周期在迅速递减,教育周期却不能因此而缩短。
由于教育对国家和个人的重大作用,出现了教育时段向两端的延伸,这就决定了教育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未来人的超前性。
由此可见,教育优先发展已是现代社会的普遍规律。
四、作品题(共1道试题,共20分。
)
1.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舒尔茨被认为是教育经济学的创始人。
他说:
“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的泉,其作用是远远超过被看作实际价值的建筑物、设施、库存物资等物力资本的。
”在谈到人力资时说:
“有技能的人的资是一切资中最为重要的资,人力资本收益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收益。
”舒尔茨根据其人力资本学说,对美国历年高等教育费的收益率进行了计算。
结果是,美国1929年到1957年教育投资在增加国民收入中作出贡献的比率是33。
由此出发,请谈谈你对教育所担负的经济功能的看法。
答案:
(1)从辩证唯物者的立场以及辩证法的观点看,人在生产过程中是到关重要的,因此对人的教育投入就是对将来经济增长的最好投入。
(2)有人说:
“教育是生产力”,这一点都过分,因为决定生产力高低的人的素质,即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生产力的高低。
(3)教育投入与成效的周期是漫长的持续的。
(4)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水平的高低,即人力资水平的高低,完全控制着经济水平的高低。
03任务一、多项选择题(共14道试题,共28分。
)
1.
规定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总的要求或共同标准的是()。
A.
教育方针B.
教育目的C.
培养目标D.
教育目标E.
教学目标2.
规定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性质、总方向、总目标的是()。
A.
教育方针B.
教育目的C.
培养目标D.
教育目标E.
教学目标3.
人本者所持的教育目的观是()。
A.
个人本位论B.
社会本位论C.
文化本位论D.
生活本位论4.
强调人是社会的产物,教育就是要使受教育者成为社会需要的人的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其代表人物有()等。
A.
卢梭B.
杜威C.
孔德D.
那托尔普E.
涂尔干5.
199_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递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它们是()。
A.
学会认知B.
学会做事C.
学会共同生活D.
学会生存E.
学会反思6.
1993年,美国政府在()中,确定了美国国家的八大教育目标。
A.
《国家处在危险之中》
B.
《普及科学2061计划》
C.
《美国20_年:
教育战略》
D.
《20_年目标:
美国教育法》
7.
新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上,从小学至高中设置了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其主要内容包括()。
A.
信息技术教育B.
研究性学习C.
社区服务D.
社会实践E.
劳动与技术教育8.
学校教育内容的具体规范形式包括()。
A.
课程计划B.
课程标准C.
教科书D.
作业E.
考核9.
课程计划的内容一般包括()。
A.
培养目标B.
学习年限C.
时间分配D.
课程设置E.
教学内容10.
课程标准的框架结构主要包括()。
A.
前言B.
课程目标C.
内容标准D.
实施建议E.
术语解释11.
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有()。
A.
教学B.
综合实践活动C.
咨询与指导D.
家庭教育E.
社区教育1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定领域内容包括()。
A.
研究性学习B.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C.
信息技术教育D.
劳动与技术教育E.
社团活动13.
咨询与指导的主要内容有()。
A.
学习指导B.
职业生涯指导C.
心理咨询与指导D.
社会交往指导E.
休闲指导14.
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力学说,认为每个人的智力都是如下多种智力的组合()。
A.
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B.
视觉/空间关系、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C.
解决问题的能力D.
人际交往智力E.
自我反省智力、自我观察智力和存在智力二、简答题(共2道试题,共20分。
)
1.
现代社会教育有哪些特点?
答案:
现代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开放性;
(2)群众性;(3)多样性;(4)补偿性;(5)融合性;
2.
简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
答案:
(1)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
(3)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
(4)倡导建构的学习;
(5)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
(6)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
三、论述题(共2道试题,共30分。
)
1.
试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答题注意事项:
论述题一不能仅仅回答要点,必须要有“论”的内容,也就是要展开论述;论述题二不能仅仅回答理论问题,必须有结合实际的内容。
)
答案:
马克思关于人的思想的本质和核心是:
每个社会成员在智力和体力上都得到尽可能多方面的、充分的、自由的和统一的发展。
这一思想的本质特征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第一、全面发展的人的量的方面规定性—智力和体力的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
“多方面”是指发展的广泛性和全面性,“尽可能”是指在考虑社会条件和个人自身发展的差异和可能性的基础上,发挥个人的主观努力,尽可能地多方面地发展。
第二、全面发展人的质的方面规定性—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的、自由的发展。
“充分”是指个人的智力和体力两方面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是对发展的深度和程度的要求和规定。
第三、全面发展的人的度的方面规定性—个人智力和体力的统一发展。
“统一”的含义包括两个要点:
第一,统一于个体;第二,统一于物质生产的劳动过程中。
2.
试述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教育途径的重要作用。
答案:
综合实践活动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学生通过参与活动,获得各种感性认识,在感性认识不断丰富的过程中,实现理性认识的巩固和升华。
通过走入社会情境,接触社会现实,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等方式,能够增长直接经验,提高事实践能力,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增加学生的生活经验。
综合实践通过倡导学生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加强了学生和社会的联系,获得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和寻求学习的动力,使学生的学习渠道和空间多样化,学习方式情趣化、生活化。
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融入到完整的社会活动,得到丰富的生活体验。
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形成学生的服务意识,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学生通过多样化的综合实践活动,形成勇于担负责任的社会观念和服务社会的基本技能与手法,使学生在获得社会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的同时,形成公民应具备的良好素质,从而实现学生在认识、情感和能力等领域的全面协调发展。
四、案例分析^p题(共1道试题,共22分。
)
1.
一位语文老师走进二年级一班的教室,准备给同学们上新教材《小山羊》这一课。
他刚走上讲台,只听教室的窗外传来消防车的警笛声,同学们被这突如其来的警笛声吸引,呼啦离开各自的座位,趴在临街的窗户上,好奇地观看消防车,边看还不停地边议论。
这位老师没有把小学生制止住,让他们回到各自座位上,认真学《小山羊》这一课。
而是把“消防车”作为一种绝好的课程资来加以利用,因势利导,让小同学们围绕着“消防车”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语文听说读写训练课。
请分析^p,该教师的做法是否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
答:
肯定教师的做法是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了研究性学习这个新的课改方针。
1,课程标准只是对学生某一学习阶段的行为描述,可达到的,可评估的,而不是模糊的,渴望而不可及的。
2.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的开发者,即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科书”。
3.研究性学习是针对“接受性学习”而言的。
与传统的接受学习比起来,研究性学习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
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的研究情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帮助学生来获得知识、技能、情感的发展。
本案例就是运用“消防车”这一实际场景,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4.教师通过“消防车”这一实际场景,因地制宜的,灵活生动的一改原来准备的教学计划,而是生动的。
活泼的,在很难出现的实地场景中,运用学生的兴趣、好奇来激发学生的获取知识、回忆知识的教学模式,符合新教改的精神。
04任务一、多项选择题(共8道试题,共16分。
)
1.
当代社会存在的基本教育形态是:
()。
A.
社会教育B.
学校教育C.
家庭教育D.
终身教育E.
高等教育2.
教师专业结构的构成要素有:
()。
A.
教师专业能力B.
教师专业知识C.
教师职业道德D.
教师专业精神E.
教师专业态度3.
下列答案中哪些属于家庭教育的特点()。
A.
全面性B.
感染性C.
权威性D.
终身性E.
针对性4.
英国“新学校”模式推行的教育方式是()
A.
教师中心B.
儿童中心C.
书本中心D.
社会中心E.
活动中心5.
道尔顿学校模式要求教师的工作坚持三项原则,即()。
A.
平等B.
自由C.
合作D.
时间预算E.
集体讲授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教师职业发展的特点是:
()。
A.
教师职业职能的转变B.
学习是教师职业的新的工作方式C.
教师职业被认定为专业性职业D.
教师的终身教育得以实施E.
教师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7.
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确立了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这一核心精神的基本原则是()。
A.
无歧视原则B.
保护儿童原则C.
儿童权益最佳原则D.
尊重儿童尊严原则E.
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原则8.
下列哪些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少年儿童享有的合法权利()
A.
受教育的权利B.
结社的权利C.
受尊重的权利D.
婚姻的权利E.
安全的权利二、名词解释(共3道试题,共15分。
)
1.
社会教育(狭义)
狭义的社会教育,是指学校和家庭以外的社会文化机构以及有关的社会团体或组织,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教育。
2.
教师教育与师范教育这两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师范教育是指按照教师的规范、标准培养训练教师的教育,主要是指教师的职前教育;教师教育则是统合了教师的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两个概念的新概念。
3.
教师职业专业化所谓“教师职业专业化”是说:
教师职业是专业性职业;要按照专业标准,使教师职业成为专业性职业;教师职业成为专业,需要一个过程。
三、简答题(共3道试题,共30分。
)
1.
三种教育力量整合的重要性有哪些?
答:
(1)三种教育力量的整合,有利于教育在时空上的相互衔接;
(2)三种教育力量的整合,有利于整个教育方向上的高度一致;
(3)三种教育力量的整合,有利于加强各种教育的互补作用2.
提高教师职业专业化的策略(或可能性)是什么?
答:
(1)提高教师职业对教育理论的依赖性;
(2)延长教师培养年限,实现教师的终身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