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339254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docx

《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docx

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杭州地区七校联考

高一年级历史学科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学校、班级、姓名。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只须上交答题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人认为,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经济、政治遭到重创的同时,也给它带来了一个新的转机。

这里的“转机”主要指的是(  )

A.从政治上着手,加强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B.从思想上着手,强化道德,培养优秀公民

C.从法律上着手,完善法制,稳定社会秩序

D.从经济上着手,国家干预,调整生产关系

2.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说:

“1933年《申报月刊》发行‘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专号,征文中(26篇文章)认为中国现代化应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观点非常少,绝大多数人主张走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或非资本主义道路。

”产生上述认识主要是因为当时()

A.南京国民政府政策倡导B.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举步维艰

C.西方经济危机危害严重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被广为接受

3.有学者说美国的财政中心从华尔街移到了华盛顿。

后来,世界金融中心也从伦敦转移到了纽约。

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A.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

B.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关贸总协定的签订

C.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

D.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关贸总协定的签订

4.埃里克·方纳在《美国自由的故事》这样写道:

“对自由的倾心和执着构成了美利坚民族主义的精髓。

罗斯福将他自己的自由定义——即普通人拥有更大的安全感。

”下列措施中,最能让“普通人拥有更大的安全感”的是(  )

A.颁布《紧急银行法案》,加强对银行的管理,稳定金融秩序

B.政府实行失业保险、养老金以及救济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C.颁布《全国劳工关系法》和《公平劳动标准法》,缓和劳资矛盾

D.通过救济与以工代赈解决失业问题

5.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不同程度地推行了社会福利政策,其目的主要在于()

A.刺激社会消费B.改善政府形象

C.改善劳资关系D.缓和社会矛盾

6.联邦德国“经济奇迹之父”路德维希·艾哈德提出:

“国家必须有计划和有调节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

……但是进而想把企业家弄成官府意志的奴隶和单纯的执行机器,那就必然毁灭一切人格价值并剥夺经济界最宝贵的动力。

”以下理解正确的有 ()

①该思想反映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

②明确了政府应为经济运行创造必要环境的责任

③艾哈德认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应大于市场调节

④由此形成的混合市场经济模式创造了德国的经济奇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7.1948年、1962年美国与西欧在自由世界的黄金所占份额如下图,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

(第7题图)(第8题图)

A.经济危机使美国经济实力下降

B.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C.一体化进程推动欧洲经济发展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与崩溃

8.从西欧六国到十二国,再扩展到包括东欧的二十七国,在欧洲走向联合的进程中,其中有两个国家从敌对走向和解并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两个国家是指上边图中的()

A.②

B.①

C.③

D.①⑤

9.1944年7月,44个国家的经济特使聚集起来,商讨战后的世界贸易格局,最终形成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这一体系的产生说明了()

A.经济中心与政治格局直接相关B.欧洲经济中心地位开始动摇

C.美国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D.苏联与美国形成了对峙局面

10.某同学把区域性合作组织几种模式的特点作了如下归纳。

下列模式对应组织,正确的是()

模式1

关税、货币、市场、司法统一

模式2

自由贸易、共同关税、共同市场

模式3

共同兴趣、自觉自愿、道义责任、会员制、没有法律义务

模式4

结伴而不结盟、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

 

A.模式1——北美自由贸易区B.模式2——上海合作组织

C.模式3——亚太经合组织D.模式4——欧洲联盟

11.杨宁一教授在其著作《20世纪的文明演进》中写道: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通过20世纪上半期的震荡,人们开始认识到维护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稳定的重要性,由此诞生了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一系列国际组织,整体世界开始①。

……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整体世界的发展更加迅猛,②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其中文中①②处可能出现的文字是(  )

A.近代化全球化 B.制度化近代化C.一体化自由化D.制度化全球化

12.“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这一观点应当属于(  )

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

13.《论语》记载: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日: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下列说法与孔子强调的理念无关的是()

A.上下尊卑观念B.社会等级秩序

C.正名与教化D.维护君主专制

14.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尊儒兴学,制度教化,将教育、考试和选官三者结合……自此以后作为正式文官制度确立起来。

”这种现象最早出现是在( )

A.春秋战国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15.汉朝建立之初,大臣陆贾经常给刘邦讲儒家经典,刘邦很反感,认为自己的天下“马上得之,安事《诗》《书》?

”;陆贾反问:

“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

”刘邦听后认为很有道理,于是让陆贾撰写《新语》,讨论“行仁义,法先圣”的道理。

这反映了当时()

A.儒家思想已成为统治思想B.有人主张用儒家治理社会

C.军事无益于维护国家统治D.《诗》《书》已成为统治工具

16.钱穆先生认为:

“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

”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

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

C.“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

17.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

这里的“良知”是指()

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

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D.存在于外部世界的规律

18.明朝后期的李贽被称为“离经叛道”的思想家。

对这里“离经叛道”的准确理解应该是()

A.彻底否定孔孟之道B.倡导君民共主

C.挑战正统儒学权威D.大力批判道家学说

19.黄宗羲强调衡量治理天下是否成功的标准应当是看广大百姓快乐与否;顾炎武、王夫之主张文人多研究一些有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反对空谈。

这些看法产生的根源是()

A.中国古代以民为本的思想传承B.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C.吏治腐败导致社会矛盾尖锐D.经世致用思潮导致的严谨学风

20.鲁迅说:

“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

”这句话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中国迷信思想盛行B.社会环境决定科技作用的发挥

C.中国自然经济发展不需要科技D.外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21.有人称:

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

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

①《清明上河图》②程朱理学③元曲④小说⑤汉赋

A.①③⑤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④

22.2014年是农历马年,“马”字演变的历程是()

A.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B.甲骨文---金文---隶书---楷书---篆书

C.金文---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

D.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行书

23.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

“在清朝,讽刺小说反少有,有名而几乎是唯一的作品,就是《□□□□》。

……讽刺小说贵在旨微而语婉的,假如过甚其辞,就失了文艺上底价值,……所以讽刺小说从《□□□□》而后,就可以谓之绝响。

”其中的“《□□□□》”最有可能是(  )

 

24.宋人称:

“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

A、李煜B、李清照

C、陆游D、辛弃疾

25.林则徐是道光时期一位很有见识的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体中国人的敬仰,曾多次粉碎英国人到中国海域进行武装挑衅,其“虎门销烟”之壮举被载入中国史册。

他高于同代官僚之处,除主张严禁鸦片外,最重要的是他()

A.为官清廉正直B.坚决抗击外来侵略

C.主张开眼看世界D.关心人民疾苦

26.“近代文明之特征,最足以变故之道,而使人心社会焕然一新者,厥有二事,一曰人权说,二曰生物进化论。

”这表明陈独秀()

A.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B.推崇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

C.主张“中学”“西学”有机结合D.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思想

27.近代化在思想上的表现是思想文化的大众化和科学化。

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科学观念与中国封建思想──儒家思想之间的一场严峻的斗争。

这场斗争反映了()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中西文化观念的激烈碰撞

C.“尊孔复古”逆流泛滥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28.1922年创刊的《今日》曾刊发大量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译著文章,对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但该刊的主办者却曾反对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坚持认为这是中共放弃社会主义革命而从事民主主义革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变节”。

这说明()

A.中共民主革命纲领违背了马克思主义

B.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

C.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任重道远

D.当时存在着大量伪马克思主义者

29.《东方杂志》某年2月发表文章说:

“一年以来,社会主义的思潮在中国可以算得上风起云涌了。

报章杂志的上面,东也是研究马克思主义,西也是讨论布尔什维克主义。

”在当时,能够佐证这种说法的是()

A.《青年杂志》更名为《新青年》B.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

C.《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专号》D.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

30.新三民主义不同于旧三民主义的内容有()

①反对帝国主义侵略②平均地权③反对民族压迫④节制资本

A.①②③B.①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31.有学者认为:

“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已超越了满汉他我之辩,而将重心放在抵抗帝国主义的诉求上。

”下列最能反映该观点的历史事件是( )

A.同盟会的成立B.武昌起义C.颁布《临时约法》D.国民革命

32.如图,某班同学在学校网站上做了一个有关毛泽东的网页,如果在“毛泽东思想研究”栏目下再增加一个相关链接,则链接项“X”里应该是()

A.新三民主义B.新民主主义理论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3.毛泽东指出:

“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

”该观点提出的背景是()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D.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34.下表中的言论从一个角度反映了不同时期中国人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1865年

李鸿章说: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1894年

郑观应说:

“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1913年

梁启超说:

“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1992年

邓小平说: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A.推动近代化和现代化B.追求民主化和法制化

C.实现工业化和商品化D.完成救亡与启蒙重任

35.歌曲《走进新时代》“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引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歌词内容,分别对应了我们中共的三代领导人,以三代领导人为核心所形成的理论成果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下列的哪次会议确定的()

A.遵义会议、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B.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

C.遵义会议、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D.中共七大、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六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0分)

本卷共2小题,第36题16分,第37题14分,共30分。

36.(16分)民生问题是古今中外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晁错说:

“民贫则奸邪生。

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定居);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汉书·食货志》

(1)归纳材料一的治国思想,并对这一思想的实践效果进行简要评价。

(4分)

 

材料二: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夫工固圣主之所欲也,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

(2)概括材料二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思想产生的背景。

(4分)

 

材料三:

1924年8月孙中山指出,我们国民党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不过办法不同。

——摘编自孙中山《三民主义》

(3)孙中山解决民生问题最初的主张是什么?

材料三中所提的“办法”与最初的主张有何主要变化?

(2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

(2分)

 

材料四:

英国于1946年8月通过国民保障法,规定投保职工在就业、退休、怀孕、工伤、疾病、死亡等情况下可以申请补助;11月通过国民医疗保健制度;1948年颁布国民援助法,由政府拔款给贫困者以社会违法救济。

德国也通过保险、救济、补助等社会保障手段来缓和私有制和竞争所必然的社会冲突。

——摘编自段炳林《世界当代史》等

(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西方国家如何确立福利制度?

(2分)这种制度有何积极作用?

(2分)

 

37.(14分)1500年前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趋紧密,经济全球化趋势日趋明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希望找到一个有秩序的方法来决定国家货币单位的价值,……我们希望把国际货币体系从大规模投机活动的负面影响中解脱出采。

——1943年美国前财政部长助理怀特

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

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成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国际货币格局,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具有主导地位的货币。

(1)材料一中二战后西方国家找到的“有秩序的方法”指什么?

(2分)二战后美元为什么能够取代英镑占据主导地位?

(2分)

材料二关贸总协定从未得到成员国立法机构的批准,它是一个临时性的多边贸易机构,其中也没有建立组织的条款。

世界贸易组织及其协议是永久性的。

作为一个国际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具有良好的法律基础,因其成员已经批准世界贸易组织协议,而且协议本身规定了世界贸易组织如何运作。

——摘编自《人民日报》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世界贸易组织与关贸总协定相比有何特点?

联系所学知识指出二者在宗旨和基本原则方面又有何相同点?

(4分)

材料三2005年12月,香港承办世贸部长会议,全球几千名反全球化人马随之纷纷杀到,用特区政府的话叫做“展现世界示威文化”,有人说反全球化运动已经“全球化”(见下图)。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明反经济全球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分)

(4)如果你是一位发展中国家的官员。

你应从哪些方面来劝说本国人民退出反经济全球化运动?

(3分)

七校联考高一历史答案

1—10DCABDACBCC

11—20DCDBBBACBB

21—30DACDCBBCCB

31—35DBBAB

36.16分

(1)以民为本(关注民生、农本思想)。

(2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农民的负担,利于农民生活稳定;本质上为维护君主统治服务。

(2分)

(2)工商皆本。

(2分)明清之际,工商业繁荣;新思想产生。

(任答一点给2分)

(3)平均地权。

增加“节制资本”。

(2分)孙中山维护共和的系列努力失败;共产党和共产国际帮助;第一次国共合作。

(任答两点得2分)

(4)通过立法形式。

(通过社会保障和保险制度、政策等)(2分)

缩小贫富差距,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2分)

37.14分

(1)方法:

建立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2分)

原因:

二战后,美国经济实力膨胀,英国(或欧洲)经济遭到战争破坏而相对衰落(2分)

特点:

常设性(永久性)的机构,具有法律强制性。

(2分)相同:

原则上,开放市场、非歧视性;(1分)宗旨上,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

(1分)

(3)主要原因:

①经济全球化在全球范围内扩大了贫富差距,发达国家受益最大

②全球化还造成巨大的生态破坏。

③某些国家利用“全球化”达到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目的。

(3分)

(4)①从人类的历史进程看,全球化是不可避免的(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一种潮流)(1分);②机遇与挑战并存,在这一过程中发达国家处于主导地位,我们应该是积极应对,趋利避害(1分);争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1分)(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