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335257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板施工方案.docx

《模板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板施工方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模板施工方案.docx

模板施工方案

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青海省乌兰县,框架结构,五层。

建筑总高度15.750,框架抗震等级三级,抗震设防烈度7度,建筑面积3067.5m2,使用年限50年

二、编制依据

1、乌兰县保障性公租房1#、2#楼工程标段施工图纸;

2、公司的相关技术性文件;

3、各种施工验收规范。

三、施工安排

项目部已绘制成施工网络计划图,应严格按照计划图进行施工,要求施工班组按照计划的施工顺序及时准备好人力,针对每一个部位、每一个楼层项目部将进行准确的安排,把作业时间准确到以小时为单位。

四、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项目总工组织项目经理部技术、生产人员熟悉图纸,认真学习掌握施工图的内容、要求和特点,同时针对有关施工技术和图纸存在的疑点做好记录,通过会审,对图纸中存在的问题,与设计、建设、监理共同协商解决,取得一致意见后,办理图纸会审记录,作为施工图的变更依据和施工操作依据。

熟悉各部位截面尺寸、标高,制定模板初步设计方案。

2、机具准备

根据工程的需要及施工人员的实际情况,合理及时的进场相关机械和工具。

3、材料准备

本工程模板的周转次数按6次计划,模板的支撑体系采用钢管加可调节支座,板底采用5×10cm方木和钢管;根据工程的进展情况,合理的安排材料进场,并且应有足够的时间来制作和配料。

五、工程结构各构件模板的选用

模板制作安装是本工程结构创优的关键点,在此操作过程中,不但要考虑到安装系统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且保证位置正确,而且还要考虑拆模后砼成型的外观质量。

模板加工

1、模板加工要求

柱、梁的模板加工必须满足截面尺寸,两对角线误差小于1mm,尺寸过大的模板需进行刨边,否则禁止使用。

次龙骨必须双面刨光,主龙骨至少要单面刨光。

翘曲、变形的方木不得作为龙骨使用。

2、模板加工管理

模板加工完毕后,必须经过项目部技术人员、质检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对于周转使用的模板,如果有飞边、破损模板必须切掉破损部分,然后刷封边漆加以利用。

六、模板安装

(一)、模板安装的一般要求:

竖向结构钢筋等隐蔽工程验收完毕、施工缝处理完毕后准备模板安装。

安装柱模前,要清除杂物,焊接或修整模板的定位预埋件,做好测量放线工作,抹好模板下的找平砂浆。

(二)、具体部位的模板安装要求:

1、梁模、板模和构造柱模板

梁模采用木模;板底模采用在满堂脚手架上垫方木,而后在方木上铺木模的做法;构造柱模采用木模、方木、钢管加螺栓的做法。

梁模板安装工艺流程:

弹出梁轴线及水平线并复核→搭设梁模板及支架并考虑梁底板起拱→按标高安装梁底楞及梁卡具→安装梁底模板→拉线找平→绑扎钢筋→安装垫块→安装梁侧模→安装上下锁口楞、斜撑楞及腰楞和对拉螺栓→复核梁模位置→与相连模板连接。

梁模板安装的技术要点:

按设计要求起拱(跨度大于4m时,起拱2‰),并注意梁的侧模包住底模,下面的龙骨包住侧摸。

平板模板安装工艺流程:

搭设“满堂红”支架→安装纵横楞木→调整楼板下皮标高及起拱→安装柱头楞木→铺设平板、柱头模→检查模板上皮标高和平整度→进行下道工序。

平板模板安装的技术要点:

楼板模板采用单块就位,应以每个铺设单元从四周先用阴角模板与墙、梁模板连接,然后向中央铺设。

按设计要求起拱(跨度大于4m时,起拱2‰),起拱部位为中间起拱,四周不起拱。

2、地下室构造柱模板

地下室构造柱模板采用木工板模板,钢管扣件或木抛撑支撑。

横楞采用方木,搁栅采用钢管,并在壁板中采用对拉螺栓拉撑。

地下室侧板支模前,先在基础底板上放出墙的中心线和边线。

将一侧模板立起用线锤吊直,然后安装背楞和支撑,经校正后固定。

之后进行钢筋绑扎,等钢筋保护层及钢筋间的内部撑铁安装完毕后,支另一侧模板,并加设外支撑。

为防止模板外侧,模板底部留设清扫口以清除垃圾。

施工时,固定模板用的铁丝严禁穿过混凝土结构,结构内部设置的各种钢筋以及绑扎铁丝,均不得接触模板。

如固定模板用的螺栓必须穿过混凝土结构时,在螺栓上加焊止水环或加设焊有止水环的套管,止水环直径为8~10cm,止水环与螺栓间满焊严密。

要求模板的支撑必须牢固,以防止浇捣混凝土时产生的侧压力造成模板移位,形成地下室墙体弯曲等缺陷。

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和预留孔洞均不得遗漏,安装必须牢固、位置准确。

七、模板拉结和支撑固定措施

模板安装完毕后,项目部及时对模板工程进行质量检查与技术复核,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多层大模

高层大模

墙、轴线位移

5

3

尺量检查

标高

±5

±5

用水准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

墙、截面尺寸

±2

±2

尺量检查

每层垂直度

3

3

用2m托线板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2

用直尺和尺量检查

表面平整度

2

2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移

3

3

拉线和尺量检查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移

3

3

预埋螺栓

中心线位移

2

2

外露长度

±10、0

±10、0

预留洞

中心线位移

10

10

截面内部尺寸

±10、0

±10、0

现浇构造柱结构模板允许偏差见下表。

梁模板在满堂架的基础上,再在梁的两侧加密支承钢管,底模支撑在小横杆上面,侧模用短钢管和扣件来固定和加固,固定梁底模和侧模时每根梁应拉统线,立杆不能直接支承在楼板上,应放入垫木。

现浇板模板承重架采用Ф48×3.5mm的扣件式钢管支撑承重架体系,板承重架同时兼做柱模板支架,承重架的搭设与钢筋工程同时展开,立杆间距为800mm,纵横水平方向不少于三道牵杆。

构造柱模板采用穿墙螺栓进行拉结,具体布置:

横向间距为50cm,竖向间距为60cm。

八、模板支撑结构布置和力学验算

1、梁、板模

底模全部采用搭设满堂脚手架,横杆上垫设方木,然后在方木上铺设底板。

满堂脚手架应设上、中、下三道横向拉杆,以保证架体稳定。

梁侧模采用加横向方木档、斜撑的方法固定,斜撑支撑于圆木支撑的横档上。

梁模采用九合板拼成的组合木模,以钢管脚手架支撑,整个支撑的主要受力体系由梁模、横向内楞、小楞、横向外楞合立杆组成。

其中间方木间距为500mm,小楞间距为800mm,立杆间距为1000mm。

具体验算过程如下:

(1)、构件的截面特征及材料力学性能指标

①、Φ48×3.5钢管

I=12.19cm4

W=5.08cm2

E=206×105N/mm2

[ó]1=215N/mm2

②、梁底木模板

I=(1/12)×500×184=4.374×106mm4

W=(1/6)×500×183=4.86×10mm3

E=1×104N/mm2

[ó]2=17N/mm2

(2)、荷载设计值

①、砼自重设计值:

g1=24×0.4×1.0×1.2=11.52KN/m

②、钢筋自重设计值:

g2=1.5×0.4×1.2=0.72KN/m

③、振捣砼荷载设计值:

P=2×0.4×1.4=1.4KN/m

④、荷载组合并折减:

q1=0.85(g1+g2)=10.404KN/m(用于挠度验算)

q2=0.85(g1+g2+P)=11.594KN/m(用于挠度验算)

(3)、力学验算

①、横向内楞验算

a、计算简图简化成单跨(800mm)简支梁;

集中荷载设计值:

P1=q1×0.5=10.404×0.5=5.202KN(用于挠度验算)

P2=q2×0.5=11.594×0.5=5.797(用于承载力验算)

b、强度验算

Mmax=0.25P2L

ómax=Mmax/W

=(P2L)/4W

=(5.797×0.8×106)/(4×10.16×103)

=114.11N/mm2<[ó]1=215N/mm2

强度验算合格。

c、挠度验算

ω=(1/48)×[P1L3]/EI

=(1/48)×[(5.202×103×8003)/(2.06×105×24.38×104)]

=1.10mm<[ω]=800/250=3.2mm

挠度验算合格。

②、小楞验算

a、计算简图简化成单跨(1000mm)简支梁;

横向内楞穿来的两个集中荷载简化成作用在小楞中间的一个集中荷载。

P1=q1×0.5=10.404×0.5=5.202KN(用于挠度验算)

P2=q2×0.5=11.594×0.5=5.797KN(用于承载力验算)

b、强度验算

Mmax=0.25P2L

ómax=Mmax/W

=(P2L)/(4W)

=(5.797×0.8×106)/(4×10.16×103)

=114.11N/mm2<[Q]1=215N/mm2

所以强度验算合格

c、挠度验算

ω=(1/48)×[P1L3]/EI)]

=(1/48)×[(5.202×103×8003)/(2.06×105×2×104)]

=1.10mm<[ω]=800/250=3.2mm

挠度验算合格。

③小楞验算

a、计算简图化成单跨(1000mm)简支粱。

横向内楞穿来的两个集中荷载简化成作用在小楞中间的一个集中荷载。

其设计值:

P1=(q2×0.5)/2=(10.404×0.5)/2=2.601KN(用于挠度验算)

P2=(q2×0.5)/2=(11.594×0.5)/2=2.8985KN(用于承载力验算)

b、强度验算

Mmax=0.25P2L

ómax=Mmax/W

=(P2L)/(4W)

=(2.8985×1.0×106)/(4×5.08×103)

=143KN/mm2

强度验算合格。

④横向外楞验算

a、计算简图化成多跨(跨度800mm)连续粱,承受小楞穿来的集中荷载

化成均布荷载计算,如下图所示。

a、均布荷载设计值:

q1=10.404KN/m(用于挠度验算)

q2=11.594KN/m(用于承载力验算)

b、强度验算

Mmax=0.1q2L2

ó=Mmax/W

=(q2L2)/(10W)

=(11.594×8002)/(10×5.08×103)

=146.07N/mm2<[σ]1=215N/mm2

强度验算合格

d、挠度验算

ω=(1/150)×[q1L4]/EI]

=(1/150)×[(10.404×8004)/(2.06×105×12.19×104)]

=1.13mm<[ω]=800/250=3.2mm

挠度验算合格

⑤立杆验算

立杆采用扣件搭接,横杆步距为。

a、单根立杆的轴向压力N=q2×小楞横向间距)/2

=11.594×0.8×0.5

=4.638KN

b、立杆稳定验算

λ=1500/15.8=94.94查表得相应的Φ=0.626

ó=N/(ΦA)

=(4.545×103)/(0.626×4.89×102)

=14.55N/mm2<[σ]=215N/mm2

验算合格。

九、模板的拆除

1、模板拆除

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能保证其表面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方可拆除,拆除顺序为先纵墙后横墙。

在同条件养护试件混凝土强度达到1.0MPa后,先松动穿墙螺栓,再松开地脚螺栓使模板与墙体脱开。

脱模困难时,可用撬棍在模板底部撬动,严禁在上口撬动、晃动或用大锤砸模板,拆除下的模板应及时清理模板及衬模上的残渣,并刷好隔离剂,以便下次使用。

2、洞口模板拆除

松开洞口模板四角脱模器及与大模连接螺栓,撬棍从侧边撬动脱模,禁止从垂直面砸击洞口模板,防止门洞过梁混凝土拉裂,拆出的模板应及时修整。

所有洞口宽>1m时拆模后立即用钢管加顶托回撑。

3、板模板拆除

顶板模板拆除参考每层每段顶板混凝土同条件试件抗压强度试验报告,跨度在2m以下,强度达到50%即可拆除,跨度大于8m的顶板以及悬跳梁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100%后方可拆除外,其余顶板、梁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方可拆除。

拆顶板模板时从房间一端开始,防止坠落人或物造成质量事故。

顶板模板拆除时应注意保护顶板模板,不能硬撬模板接缝处,以防损坏模板,拆除的模板、方木及钢管要码放整齐,并注意不要集中堆放。

拆掉的钉子要回收再利用,在作业面清理干净,以防扎伤脚伤人。

十一、现场技术质量控制

1、模板支好后,先由班组长进行自检,自检完毕后再由质量员对模板的轴线、标高、垂直线、截面尺寸、支撑牢固度进行复核,并做好书面记录、签证。

2、每次浇捣砼时,派四名看模木工,顶板的板底二名、板面二名;

3、建立拆模通知制度,每层顶板及粱砼增加一组试块,在第十天进行试压,按照试压后的数据来确定拆模的时间。

粱板模板拆除,对于跨度小于8米的粱,要求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对于跨度大于8米的粱,要求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对于挑粱,要求其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

4、拆下的模板要按指定地点分类堆放整齐,并妥善做好现场的消防防火工作;

5、模板每一次周转均应铲除表面残余砼,涂刷脱模油后方可继续使用,发现有变形或损坏的应及时进行修整;

6、模板安装允许偏差见下表:

项目

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

轴线位移

5

相连两板表面高低差

2

底模表面标高

±5

每层垂直度

3

截面尺寸

+4、-5

表面平整度

5

十二、模板支拆安全措施

1、对进场职工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在每天分配工作时,针对不同的工作,做不同的安全技术交底;

2、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并应扣好保险钩;

3、工作前应检查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扳手等工具必须由绳链挂在身上;钉子必须放在工具袋内,以免掉落伤人;操作时要思想集中,防止钉子扎脚和空中坠落;

4、安装与拆除5m以上的模板,应搭设脚手架,并设防护栏杆,严禁上下在同一垂直面上操作;

5、抬模板时要相互配合,协同工作;模板及配件应随装拆随运送,严禁从高处掷下;高空拆模时应有人指挥;

6、支撑过程中,如需中途停歇,应将支撑、搭头、柱头板等钉牢,拆模间歇时应将活动的模板、牵杆、支撑等运走或妥善堆放,防止应踩空、扶空而坠落;

7、有顶留洞口的模板,应在安装后将洞口盖好,砼板上的预留洞,应在模板拆除后将洞口盖好,并做相应的固定;

8、拆模时,严禁人员站在正在拆除的模板上,在拆除楼板模板时,要防止整块模板掉落;拆模人员站在门窗洞口外拉支撑,以防止模板突然全部掉落而伤人;

9、拆模时必须一次性拆清,不得留下无支撑模板,拆下的模板要及时清理,堆放整齐;

10、高空作业要搭设脚手架或操作台,上、下要使用梯子,严禁站立在墙上工作,严禁在大梁底模上行走,严禁操作人员穿硬底鞋及高跟鞋作业;

11、模板垂直运输时、吊点必须符合扎重平衡要求,以防止坠落伤人;拆模时,脚手架搁置必须牢固平整,不得有空头板,以防止踩空而坠落;

12、存在上下交叉作业时,必须设安全隔离防护措施。

十三、成品保护措施

1、保持大模板本身的整洁及配套设备零件的齐全,吊运应防止碰撞墙体,堆放合理,保持板面不变形。

2、大模板吊运就位时要平稳、准确。

3、拆除模板时按程序进行,禁止用大锤敲击,防止混凝土墙面出现裂纹。

4、模板与墙面粘结时,禁止用塔吊吊拉模板,防止将墙面拉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