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小小说金麻雀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334634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届小小说金麻雀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历届小小说金麻雀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历届小小说金麻雀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历届小小说金麻雀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历届小小说金麻雀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届小小说金麻雀奖.docx

《历届小小说金麻雀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届小小说金麻雀奖.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届小小说金麻雀奖.docx

历届小小说金麻雀奖

历届小小说金麻雀奖

历届小小说金麻雀奖

为了倡导和规范小小说文体,推介名家,遴选精品,2003年,由《小小说选刊》、《百花园》、《小小说出版》、郑州小小说学会联合设立了“小小说金麻雀奖”。

该奖项以每位作家在规定年度内创作发表的10篇作品为参评单元,严格参照作家的整体创作实力进行评奖,弥补了文学作品在全国奖项中小小说品种的空白,具有全国性、权威性和公正性,正在成为我国当代文学事业中的重要奖项之一。

首届评奖时间跨度为1985-2002年,王蒙、冯骥才、林斤澜、许行、孙方友、王奎山、侯德云、刘国芳、陈毓、黄建国等10名作家获此殊荣。

从2003年开始,该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

第二届(2003-2004年度)获奖者为邓洪卫、宗利华、刘建超、蔡楠和刘黎莹。

第三届(2005-2006年度)评选近日揭晓,于德北、谢志强、孙春平、聂鑫森、陈永林等5位作家榜上有名。

  

  首届(1982-2002年度)

小小说金麻雀奖获奖作家、参评作品和评审意见

  

  王蒙:

1934年10月5日生于北京,自1954年开始发表小说作品,至今共发表、出版小说、评论、散文、新旧体诗歌、杂文作品一千余万字。

主要作品有《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青春万岁》、《坚硬的稀粥》等,作品被翻译成二十多种文字,作品多次在国内获奖。

1996年、2001年在全国第五次、第六次作家协会代表大会上两次当选副主席。

  【参评作品】《不见》、《不准倒垃圾》、《不如酸辣汤》、《十室之内,必有忠信》、《守株待兔》、《孝子》、《奇才谱》、《符号》、《接受》、《柿子》

  【评审意见】王蒙作品的哲理深度和思辨力量是众所周知的。

他的小小说和中长篇一脉相承,取材广泛,时空跨度大,近半个世纪的社会众生相无不纳入他的视野。

参评的十题作品显得浑然大气,仿佛一块块从生活的河道上捡回的石头,经作者随意刻削点画,便成了既有天然情趣、又有美学价值的艺术妙品。

王蒙的小小说“是一种敏感,从一个点、一个画面、一个对比、一声赞叹、一瞬间捕捉住了小说——一种智慧、一种美、一个耐人寻味的场景,一种新鲜的思想”。

作者获奖的十题作品,节奏快捷,活泼诡谲,合理夸张,丰富联想,博采杂糅,对人情事理表现得淋漓尽致。

十题小小说,或鞭挞讥刺,或诙谐调侃,方寸之内,见玄机;尺幅之间,见境界。

融哲理、奇幻、荒诞、寓言于一炉,风格亦庄亦谐,以一当十,见微知著,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冯骥才:

中国当代作家和画家。

已出版中外多种版本著作百余部、画集多部。

文学作品题材广泛,体裁多样。

主要作品有《珍珠鸟》、《雕花烟斗》、《高女人与她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莲》、《俗世奇人》、《感谢生活》、《炮打双灯》、《一百个人的十年》等。

多次在国内获奖。

现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等。

  【参评作品】《刷子李》、《张大力》、《死鸟》、《酒婆》、《小杨月楼义结李金鏊》、《西式幽默》、《我警告我》、《老头们的电视机》、《胖子和瘦子》、《勇士》

  【评审意见】作为我国新时期文坛的著名作家,冯骥才的小小说写作为小小说这种新兴文体注入了极大的活力。

他的这组小小说获奖作品,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犹如一幅幅精雕细刻的民俗画,多为广大读者津津乐道,堪为当代小小说名篇。

用“言近旨远,大义微言”来形容是毫不过分的。

冯骥才小小说具有引人入胜的可读性,往往给读者带来阅读惊喜。

冯骥才小小说刻画人物非常成功,其笔下人物一半是旧天津的三教九流,一半是当代生活中的人。

无论写今述古,皆娓娓道来,纤毫毕现,一人一个性,无脸谱化之形,无概念化之嫌,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作者的语言自成风格:

平白朴实中流露出真切的生活感受和哲理。

其驾驭小小说文字的功力颇见大家风范,不做作,不卖弄,活灵活现,妙趣盎然。

  林斤澜:

1923年生,浙江温州市人。

1937年参加工作,1950年开始发表文艺作品,1960年开始专业写作,写过剧本、小说、散文、文论,多种类别都出过集子。

有文集六卷,选录上世纪部分作品。

本世纪有散文两册,小说一册。

小说以短篇为主,另有系列小说。

  【参评作品】《锁门》、《幽门》、《命门》、《敲门》、《花痴》、《石痴》、《胡杨》、《惊乍》、《鼻鼻机》、《井亭》

  【评审意见】林斤澜的小小说语言简洁、行文洒脱,作者善于在小说中营造出诗一般的意境,显得很有神韵。

如经年之陈酿,品后滋味悠长。

作者的写作手法虽然传统,然思想却极具时代性,对现实的诸多思考让人警醒,感慨良多。

名家风范,气度不凡。

  作为艺术功力深厚的老作家,林斤澜极为重视原始生活素材的激发,讲究端出生活的原汁原味。

在他的笔下,人物的神态、对话和动作,都呈现出自然生动的状态,更显出传神之处。

和他的名噪文坛的中长篇一样,林斤澜的小小说保持了一贯的忧患意味和理性的批判精神,显示出老一代作家应对纷繁的社会变革时的清醒与直面人生的勇气。

细细品味林斤澜的作品,那强烈地打动我们的,无一不是主人公生命中刻骨铭心的痛,是灵魂中不能忘却的伤,制作了一代人的生命标本。

  许行:

1923年生于辽宁省义县,曾任《作家》杂志第一任主编、四平师范学院副校长、吉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务。

系中国作协会员、中华诗词学会理事、郑州小小说学会副会长。

有8篇作品入选大学、中学教材,著有诗集《跋涉之路》、短篇小说集《第四片枫叶》、《春天,没有老去》、中篇小说集《异国情人》、小小说集《野玫瑰》、《苦涩的黄昏》、《情书曲》、《许行小小说》、《许行小小说选评》、《生死恋》、《一束鲜花》等十余部。

已有3篇作品被译成英、法、日、韩等文字。

  【参评作品】《抻面条》、《最准确的回答》、《白雪塑像》、《老姜太太的眼力》、《立正》、《小白鞋》、《孤树根》、《一步棋》、《天职》、《熊》

  【评审意见】许行是一种文学现象。

作为年逾八旬的老作家,许行的创作以小小说为主,老而弥坚,深沉练达。

他的创作题材驳杂,时间跨度很大,可以看出作者极为丰富的人生经历。

许行把读者当做朋友,他写小小说就像与朋友交心,朴实真切,以诚相见。

他的代表作《立正》等,有惊人之笔,站立在当代小小说的制高点上。

许行的小小说艺术品位高,有较强的文学意味。

写历史,揭示出历史长河中的糟粕,如《立正》中专制对人性的扭曲令人惊悚;写现实,描绘出现实社会中的人情,如《白雪塑像》中美好的希望带给人的温暖令人动情。

许行的小小说主题深刻,立意深远,使人感到作者有一双洞察一切的目光。

许行刻画人物,三言两语,抓住要害,立竿见影。

许行的小小说来自岁月沉淀下来的记忆,以今天的意识重新洗印和诠释,陡增一种逼人的鲜活和光彩。

喜好白描,长于对话,节省了笔墨,可感可信。

  孙方友:

1950年生,河南淮阳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协理事,郑州小小说学会副会长,现为河南省文学院专业作家。

已发表作品三百余万字,部分作品被译成外文,已出版小说集《女匪》、《刺客》、《孙方友小小说》等。

  【参评作品】《女票》、《霸王别姬》、《女匪》、《壮丁》、《猫王》、《泥兴荷花壶》、《匪婆》、《神偷》、《雅盗》、《蚊刑》

  【评审意见】孙方友的小小说善于出奇制胜,而“奇”的背后,则是人生正道,天理良心。

他的传奇,扎根于传统文化土壤,而又不囿于传统文化的束缚,能够以现代意识对传统文化进行理性的反思。

《女票》、《女匪》等一系列作品,都能以时代精神为参照,以纵向的思考途径,以历史发展的目光,发掘出合乎时代进步的人格价值。

在创作技法上,孙方友的传奇,吸收了古典笔记小说的神韵,叙述从容,描写简洁。

情节一波三折,尺幅之内高潮迭起,给人以较高的阅读快感。

同时,他也吸纳了现代小说的诸多因素,比如注重气氛的渲染,注重人物心理的刻画,注重细节的描写,《雅盗》、《蚊刑》等就是这种既得古典笔记小说神韵又有现代小说艺术成分的佳作。

孙方友的传奇小说讲究情节的延伸和突转,着力于一个“奇”字,常常给人以兴奋和惊喜,给读者以阅读的快感。

这就使得他的大部分小说兼具了雅和俗的特质。

  王奎山:

1946年生,河南确山县人,发表小说、散文、随笔多篇,结集出版了《加尔各达草帽》、《王奎山小小说》等。

  【参评作品】《红绣鞋》、《别情》、《母亲》、《野樱桃》、《水仙》、《凤桃》、《蓝围巾》、《瑞青》、《雨中的玲》、《一缕轻烟》

  【评审意见】王奎山的小小说写得情真意切。

多年来,王奎山静静地观察着与他血肉相连的当代农民心灵变化的轨迹以及生存方式的巨大变革,又时时深情回眸远逝的少年时代和田园生活。

他的小小说深深地植根于中原的厚土。

王奎山的小小说往往具有短篇小说的容量与结构。

他的创作不取材于理,而取材于情。

比如《红绣鞋》,这是一首感人肺腑的爱情绝唱,更是一曲荡气回肠的人性美的颂歌,麦苗不啻是民间英雄,她用一双红绣鞋证明着自己爱的坚定、执著和无私。

再比如《一缕轻烟》、《母亲》等篇什,都能在看似平淡的人间烟火中,透露出作者丰沛的人生积淀,凸显出富有哲理意味的思考。

朴素的文字里裹挟着岁月的风霜,让人一咏三叹;散文化白描式的语言显得恬淡优美。

作者语言朴实无华,却有撼动人心之效;白描式的语言写出了人世的不尽沧桑。

谋篇上讲究自然天成,大巧若拙。

整体质量颇为整齐。

  侯德云:

1966年4月生于辽东半岛。

有中短篇小说、小小说、散文、随笔、评论等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问世。

作品多次被《小小说选刊》、《小说选刊》等多种文学选刊转载并收入《中国当代小小说精品库》等多种文集。

著有小说自选集《谁能让我忘记》。

现为辽宁省瓦房店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主席。

  【参评作品】《二姑给过咱一袋面》、《一块木板的存在方式》、《苦秋》、《谁能让我忘记》、《冬天的葬礼》、《花妖》、《村宝》、《还钱》、《写意》、《歪柳》

  【评审意见】侯德云获奖的十题小小说质量匀实,有高度。

作者能够用独到的眼光审视日常生活,选取最能打动人心的视角,使作品在立意上小处见大、深入浅出、触人心弦,闪烁着批判锋芒。

在《谁能让我忘记》中,作者用淡如白水的语言叙述平常人家面临的生活烦恼,不动声色,在不经意间利用微小细节的前后对应将读者感染。

其作品没有欧·亨利式的技巧,但同样具有很强的艺术冲击力。

这种表现形式的成功运用,正是侯德云小小说创作的过人之处,也成就了他的艺术高度。

侯德云小小说具有与众不同的幽默特质和品格。

他并不是刻意调侃笔下的人物,那种幽默包含着超脱宽容的人生观念。

他的叙述语言简明生动,自然、流畅、清新、高雅、从容不迫,常使读者有眼睛一亮或会心一笑的感觉。

  刘国芳:

1957年出生,江西临川人。

1984年开始短篇小说、小小说创作,著有小小说集《诱惑》、《黑蝴蝶》、《刘国芳小小说》、《抬头望见北斗星》等五部。

多篇作品被翻译成英、法、日文介绍到国外。

现在临川广播电视台工作。

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作家协会理事、抚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参评作品】《风铃》、《诱惑》、《黑蝴蝶》、《灰喜鹊》、《月亮船》、《稻草人》、《吹笛到天明》、《一生》、《山》、《向往阳台》

  【评审意见】作为小小说园地里最执著的耕耘者之一,刘国芳小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色似可用三点来概括:

富有诗意的语言,新颖独特的意象,单纯的情节和丰富的内涵。

他的较为成功的作品几乎都具有这三个特点,比如《风铃》、《黑蝴蝶》、《一生》等。

《风铃》中风铃这个道具用得特别好,在风铃的叮当声中兵和女孩含而不露、欲说还休的微妙心态渲染得恰到好处,使作品透出一种既忧郁又动人的气息。

《黑蝴蝶》的结构极具刘国芳特色,生活中两个片段的叠加涵盖了丰富的内容。

《一生》把人的一生浓缩在一天里,有寓言式的简洁和丰富,且很具哲理意味。

刘国芳这一组获奖小小说水平齐整,别具特色。

仿佛小桥流水,杏花春雨,文笔堪称优美,构思堪称精巧。

可贵的是,在他的作品中,情节的变化与人物心态的变化取得高度一致,从而使故事成为人物命运的完美载体。

  陈毓:

1996年开始写小小说,至今有二十多万字发表。

曾经写过散文、随笔。

作品入选《小小说五朵金花》等多种选本,并被多种选刊选载。

现为陕西电视台《开坛》栏目编导。

  【参评作品】《名角》、《做一场风花雪月的梦》、《爱情鱼》、《岁月深处的那一次偷袭》、《雉诱》、《蛇》、《蓝瓷花瓶》、《琴挑》、《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焰》

  【评审意见】陈毓具有天赋的艺术感觉,她以专注的目光,在古老的三秦大地上建立了独特而丰盈的小小说艺术世界。

她沉湎于人性中最柔软的、最敏感的情感部分,以天真而充满诗意的眼睛观察世界和人的心灵。

她的文字是湿润的晶莹的。

在似乎是信手拈来的一些故事片段和人物组合中,把艺术的想象力发挥得瑰丽奇特。

意旨也明确:

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对爱情的执著。

可以说,陈毓已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忧郁而空灵,她的作品丰富了小小说的涵盖力。

作者显然充分发挥了女性作家的感觉,努力将感情的戏剧性汇入到短小的篇幅中,并以此为依据把每一篇作品都写得轻盈而优美,仿佛蒙着一层淡绿的轻纱。

但是小说中的人物有时过分追求感情的极致美,反而让人觉得生活得过分沉重了。

总之,陈毓的10篇获奖作品为小小说园地增添了绿色和春意。

  黄建国:

1958年生,陕西乾县人,1982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现为长安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兼任女友杂志社文稿总监,出版短篇小说集《蔫头耷脑的太阳》等。

  【参评作品】《陌生人到梅庄》、《打嗝儿》、《教育诗》、《好牛》、《一个玩笑》、《阳台故事》、《邻居》、《自己的影子》、《最后一只红富士》、《谁先看见村庄》

  【评审意见】简单的人物,简单的情节,在看似琐细的生活中逐渐展现人物性格。

黄建国熟悉农村、农民,因此能够准确地把握当代农民的真实心理。

他的作品深入到民族的深层次文化心理中去,传达思想及生命的细微之处,重趣味,更重意味,意味涵盖趣味。

黄建国小小说语言精美,极见功力,尤其是心理描写和对话的运用,扩展了生活的空间,并给读者留有想象余地。

情节平淡中见波澜,不着痕迹地起伏着。

黄建国小小说质朴而逼近生活,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虽写小人物却有沉重之感,道出了生活的种种滋味。

黄建国小小说是对人生、社会与民族性格深入思考的结晶。

他的作品立意深远,并能充分调动与题材相适应的艺术表现手法,在小小说作家中有不可替代性。

  

  提名奖作品(以作者姓氏笔画为序)  

  丁新生《矮匪》、《菊潭情》、《找老高》、《老吴有点糊涂》、《一个兵的婚事》

  于德北《民谣》、《三笑》、《一个人的生活真美好》、《乡村》、《百合花布》

  马宝山《天怒》、《终极对话》、《师傅点燃一盏灯》、《小城无名医》、《家魂》

  尹全生《借条》、《海葬》、《山神》、《得道仙境》、《七夕放河灯》

  王海椿《菊痴》、《狐仙》、《大家子弟》、《大玩家》、《爱莲说》

  司玉笙《高等教育》、《永远的阳光》、《不倒树》、《重心》、《藏品》

  申平《头羊》、《摔跤》、《古坛》、《猎神》、《草龙》

  刘建超《将军》、《富娃》、《成熟》、《没有年代的故事》

  沈祖连《猪经理》、《著名歌星》、《榕树下的瘦女人》、《部长你好》、《残局》

  沈宏《假面》、《棋神》、《夏日最后一朵蔷薇》、《咫尺天涯》、《走出沙漠》

  芦芙荭《一只鸟》、《扳着指头数到十》、《大哥》、《死亡体验》、《三叔》

  陈永林《村长的狗》、《命运》、《活着》、《鼓殇》、《灯殇》

  杨小凡《李一刀》、《独臂先生》、《穆锅盔》、《曹冲》、《嵇康》

  李永康《酒干倘卖呒》、《两只鸟》、《修壶记》、《怪圈》、《生命是美丽的》

  修祥明《天上有一只鹰》、《小站歌声》、《无名碑》、《庄户孙》、《家》

  胡炎《德富老汉的最后结局》、《犁铧套在牛身上》、《鸭谋》、《刀锋》、《恩人》

  凌鼎年《了悟禅师》、《三代人的遗嘱》、《菊痴》、《茶垢》、《红玫瑰》

  珠晶《春天的故事》、《与武松论英雄》、《城市有车吗》、《念着鸟一的长驹》、《廊桥,父亲的桥》

  袁炳发《身后的人》、《作家与鹅》、《男孩和女孩的故事》、《困围》、《一把炒米》

  曹多勇《山魂》、《鹤》、《美》、《长出一地的好荞麦》、《梦庄》

  曹德权《老龙滩有条大乌棒》、《勋章上的微雕》、《斜佛》、《说来也许你不信》、《童神掌》

  谢志强《陆地上的船长》、《精神》、《呼唤》、《另一种毒酒》、《城市的鸟》

  喊雷《生死抉择》、《鸭趣》、《求字》、《守候》、《左邻右舍》

  蔡楠《行走在岸上的鱼》、《生死回眸》、《我发现你头上有把刀》、《谋杀自己》、《无鸟之城》

  魏金树《配套》、《人与猴》、《陌生》、《爱的误区》、《一只蚊子嗡嗡嗡》

  滕刚《姓名》、《婚姻状况》、《货之家》

第二届中国小小说金麻雀奖评选揭晓

第二届(2003—2004年度)评选近日揭晓,邓洪卫、宗利华、刘建超、蔡楠、刘黎莹等5名作家榜上有名。

  

邓洪卫:

1972年生,现供职于江苏省响水县建行,业余从事文学创作,作品散见于《百花园》《小说界》等全国数十家报刊。

其“三国系列小小说”曾被多家报刊选载并评介。

参评作品:

《谢冬玉的生活》《离婚》《庄保四寻妻》《青龙刀末路》《同学》《刀鞘》《秋秋》《洗浴》《大鱼过河》《父亲的泪》

评审意见:

邓洪卫作为近年崛起的小小说写作新秀,他的作品在读者中引起了广泛的反响。

以《同学》为代表的多篇三国系列小小说洋溢着浓郁的书卷气,重新思考历史人物心灵世界的真相,用现代意识诠释历史事件和古典情怀,给我们带来了阅读惊喜。

接着,作者又把关注的重点投向了婚姻爱情题材,着力展示和开掘人物的悲剧命运,表达现代人情感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他笔下塑造的人物往往具有独特的“这一个”特征,又能以人性的发现显示出一定的典型意义和警世作用。

作者虽然年轻,但创作视野比较开阔,叙述与描写均有相当功力,文笔干净明晰。

他的小小说整体质量整齐,无论是历史题材还是现实题材,均可以看出是作者深入思考的结晶。

宗利华: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出生,警察。

现居山东淄博市。

1996年开始小小说写作。

1999年结业于鲁迅文学院。

曾有小小说被制作成电视散文、电视短剧,以及改编为电影。

参评作品:

《越位》《一个人的荒原》《口罩》《蓝颜知己》《皮影王》《身份证是个大问题》《夸父·夸父》《花丐》《我是一条鱼》《感觉一只青蛙》

评审意见:

宗利华有成熟的小小说写作谋略,注重情节的跳跃性和内在张力。

他的作品节奏快捷,变化多端,无论是描写现实生活还是网络人生,都有着人物命运的不可预测性,因而可读性较强。

他的批判意识是显而易见的,或对于生存环境和社会原因对人格的扭曲,或对于网络对人性的异化,宗利华都有着清醒的认识。

他善于在情节推进的过程中,把人物置于紧张和矛盾之中,碰撞出人性的火花。

特别是对性格各异的年轻女性的刻画,通过心理分析而逼近人性深处,笔端充满了悲悯和深切同情。

对诸多女性的成功塑造,成了宗利华近期小小说的一个特色。

他的语言同样富于节奏感和时代气息,善于用人物对话表现个性特征,不乏生动和直面人生的热情。

刘建超:

1960年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现居河南省洛阳市。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洛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1983年从事业余文学创作,发表文学作品50余万字,著有小小说集《永远是朋友》。

参评作品:

《海边,有一位老人》《被子》《遭遇男子汉》《老街汉子》《老兵》《将军树》《实词》《接纳》《高叫你的名字》《回力鞋》

评审意见:

刘建超小小说题材涉猎广泛,社会各个层面的人物、事件均在他的关注范围,注重塑造一系列风格硬朗、有阳刚之气的男子汉形象,讴歌人间浩然正气和道义尊严,爱憎分明,特别是笔下老一代革命家和当代军人高洁形象的塑造,往往有感人肺腑的故事情节和生活细节,其精神深度和力度给读者留下了鲜明的印象。

对市井小人物的成功刻画,也是刘建超小小说的另一大特点,他熟悉底层百姓的生活方式和语言方式,往往能够比较敏锐地捕捉到闪光的话语和情态,用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感染和吸引读者。

人性的美与丑、善与恶在特定环境的描写中,被作者展示得昭然若揭、淋漓尽致。

楠:

1963年8月生。

现供职于河北省任丘市某机关。

曾在全国30多家报刊发表文学作品,著有小说集《行走在岸上的鱼》《生死回眸》《八月情绪》和散文集《翅膀划过天空》。

参评作品:

《千万别当小说读》《1963年的水》《关于年乡长之死的三种叙述》《关键词》《车祸或者车祸》《我用你的眼睛看他》《与清朝姑娘相遇》《出售哭声》《蓝晶晶变成哑巴的过程》《歌唱》

评审意见:

蔡楠是个善于独立思考的作家,他的小小说注重表现形式的更新,叙述视角的多变以及文字背后的内在张力。

他的题材领域宽泛,着重表现人与自然的矛盾和关系,探索和寻找人类生存的共同意义。

他的作品中密布着隐喻和象征,力求形式上的陌生化和主题的多义性,往往把人物内心冲突推到极致,从生活表象中发掘出细微而独特的人生体验。

在描写人物的自私、贪欲、易变的人性弱点时,蔡楠显得冷静而克制,把忧患意识深藏在他的字里行间。

但我们仍然可以读出作者对善与美的温情呼唤,以及对生活的浪漫想像。

刘黎莹:

女,山东省泰安市人,专业作家。

发表小说近百万字。

《端米》获1997—1998年《小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1997年《百花园》优秀小小说作品奖。

参评作品:

《邻居》《砷米》《夏日的思念》《秘密》《玉镯》《一位陌生女子的来信》《月若有情月长吟》《鱼缸》《报答》《放羊》

评审意见:

刘黎莹曾以小小说《端米》为读者瞩目。

她近期的小小说不再以写“苦难”、“坚韧”为主,从农家庭院、乡场村落跳了出来,把目光聚焦在市井人生。

其作品中的人物不仅有村姑、牧羊人,更有商人、官员、知识分子、城市少妇等等,以复杂的“情感冲撞”为故事契机,“说故事”与“说感情”并重,通过人物的情感悲喜剧的过程,来展示人的心灵世界。

她的写作手法仍沿用传统的现实主义,注重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塑造,扎根于传统文化的土壤,其价值观和道德观也洋溢着浓厚的民族传统色彩。

与作者前期的小小说相比,可读性更强,故事更“好看”了,尽管有部分篇什显出“斧凿”之痕,但从文本意义上,仍是正宗的小小说写法。

第三届中国小小说金麻雀奖入围作者名单(2005-2006年度)  ★侯德云 《海神》《老黄的手腕》《孬种》

  ★奚同发 《最后一颗子弹》《刑警吴一枪》《市长的退路》

  ★申 平 《猫王》《巨石》《市长扶贫》

  ★刘建超 《滑一刀》《俊嫂》《将军印》

  ★王 往 《活着的手艺》《小狗怕疼》《荒凉》

  ★蔡 楠 《鱼非鱼》《马涛鱼馆》《牙》

  ★相裕亭 《无言的骡子》《斗羊》《小伍叔》

  ★秦 俑 《我的网恋手记》《纪念日》《金保反腐败》

  ★尹全生 《猴魁》《意念多物》《筷子》

  ★魏永贵 《王得光的最后要求》《老安跳海的三种版本》《望远镜》

  ★田双伶 《爱情鸦片》《传说》《壁花了一一》

  ★王琼华 《油画获奖》《最美丽的风景》《我的脑子有毛病》

  ★谷 凡 《小镇红颜》《九月菊》《听街》

  ★张国平 《飞刀》《石泥鳅》《面人》

  ★陈力娇 《戒毒》《不朽的情人》《雪祭》

  ★赵文辉 《装大》《瞧戏》《同期声》

  ★程习武 《无鬼》《药》《鹌鹑》

  ★陈 毓 《美人迹》《采诗官》

  ★宗利华 《英雄》《文人》

  ★乔 迁 《锄禾日当午》《谁是领导》

  ★非 鱼 《荒》《王小倩的腰》

  ★朱耀华 《豪赌》《陪你去看海》

  ★朱雅娟 《朱晓晓的富贵梦》《神箭手》

  ★伍中正 《麦子》《鱼算个啥》

  ★周 波 《头条新闻》《鼓掌》

  ★纪富强 《扫荒》《炸狐》

  ★聂兰锋 《清水布鞋》《耍家》

  ★邢庆杰 《飘飞的汇款单》《铺邻》

  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