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湖北专版一轮复习讲义第五部分 写作共四个单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331894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119 大小:192.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湖北专版一轮复习讲义第五部分 写作共四个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9页
高考语文湖北专版一轮复习讲义第五部分 写作共四个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9页
高考语文湖北专版一轮复习讲义第五部分 写作共四个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9页
高考语文湖北专版一轮复习讲义第五部分 写作共四个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9页
高考语文湖北专版一轮复习讲义第五部分 写作共四个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湖北专版一轮复习讲义第五部分 写作共四个单元.docx

《高考语文湖北专版一轮复习讲义第五部分 写作共四个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湖北专版一轮复习讲义第五部分 写作共四个单元.docx(1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湖北专版一轮复习讲义第五部分 写作共四个单元.docx

高考语文湖北专版一轮复习讲义第五部分写作共四个单元

第五部分 写  作

第19单元 写作基础训练

1.明确《考试说明》对“写作”提出的各项“要求”(包括“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的各项具体要求),并根据“要求”进行写作训练,写出符合“要求”的作文。

2.了解高考作文“评分标准”,通过“例文引路”“例文评析”“重点突破”等实践体验,增强“标准”意识和得分意识,争取高考作文获得高分。

2013年高考湖北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你注意到了吗?

装鲜牛奶的容器一般是方盒子,装矿泉水的容器一般是圆瓶子,而装酒的圆瓶子一般又装进方盒子里。

方圆之用,各得其妙。

正如古诗所云:

“方圆虽异器,功用信俱呈。

”人生也是如此,所谓“上善若水任方圆”。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3年高考湖北卷优秀作文:

读一座城市的性格

行走在栖身之城的大街小巷,可曾于俯仰之间读到一座城市的“方圆”性格?

[从生活经验出发,于开篇提出质疑,直切命题材料的关键信息“方圆”,引发读者思考:

城市会有怎样的“方圆”性格?

凤头巧饰,妙笔生辉。

]

纪伯伦曾说:

“每一块土地上都深埋着宝藏,但你必须以农民般的信心与坚持去挖掘。

”若乡村是出自上帝之手的简朴素描,城市便是开在人类智慧沃土之上的一朵油彩绚丽之花。

从天时,因地利,更吸取了人类灵魂的温度,因而姹紫嫣红,以不同的性格与姿态于历史长河之畔上演着美丽。

[以纪伯伦的名言引入正题,揭示出城市不同性格形成的原因。

名句的运用新颖而有力。

长短句交替使用,彰显出作者灵活驾驭语言的能力。

]

读罗马,触摸那方正刚强的剽悍与沧桑。

“我来了,我看见,我征服!

”恺撒从这片土地出发,带着吞噬太阳的狂热去“收复”注定匍匐于脚下的土地。

行走于古城罗马,地中海灼人的日光与咸涩的海风永不停息地吹刮着双目与鼓膜,废墟如历史静默地伫立,从城市边缘一路绵延至繁华的市中心,以无言昭示着粗犷地呼啸着的往昔,以毁灭与残损宣示着永恒。

罗马的苍凉恍若中国塞外的莽莽黄沙。

然而它们相似而各异,唯有罗马的日光、罗马的海风、罗马的尘埃与废墟,才能铸就罗马人的方正与刚强。

[纵向联想,在历史的回顾中诠释罗马的性格——方正刚强。

散文化的笔调增添了罗马古城的苍凉感。

文化意蕴丰厚,闪耀着语言智慧的熠熠光辉。

]

沿着纬线向上,越过阿尔卑斯皑皑的白雪,我来到多瑙河畔的仙乡——维也纳。

烈日隐退,废墟消亡,只有阴翳的树林与潺湲的流水,在小城安详沉睡的街巷里合奏着圆融统一的乐章。

读维也纳,聆听那圆融和谐的天人之音,蓝天、轻云、云雀和夜莺,屋檐、乡舍,林间幽静的小道。

正是海利根斯塔特树林间倾泻的日光挽救了灭亡边缘的巨人贝多芬,一如多瑙河母亲般的柔波,给了施特劳斯轻捷翻飞的灵感。

每一栋古朴的小楼,每一座精巧的建筑,都在阳光下跳跃着圆满天成的音符,每一座桥的轮廓之中都蕴含着喷薄音乐的张力。

是人与自然的沟通融合谱写了维也纳独一无二的性格,成就了以音乐书写姓名的城市的奇迹。

也许那柔和中少了一份历经时光磨洗的沧桑,但圆融之中迸发的生命力确是一千个罗马也不可交易的宝藏。

[横向联想,以移步换景的追叙突出维也纳的性格——圆融柔和。

幽微沉稳的叙说令人魂牵梦萦,浓郁蕴藉的抒情使文章摇曳多姿。

]

城如人,人如城,何必追求他人的“方”而失却自己的“圆”?

何必坚持自己的“圆”而必须磨却他人的棱角与个性?

方圆各异,各得其妙,世界才得以放出流溢的光彩。

[由“读”而“悟”,由城及人,得出“方圆各异,各得其妙”的推论。

]

“不要给百合花镀金。

”让罗马的“方”归罗马,让维也纳的“圆”归属于维也纳,让我们回归本真的自我,坚守自己的“方圆”。

[总结全文,强调“坚守自己的‘方圆’”。

照应开头,升华主题。

]

[总评:

这是一篇个性鲜明、亮点频现的满分作文。

作者取材料中最后一句“上善若水任方圆”之意立意,标题以一“读”字点破文题,进而从纵横联想中撷取两个不同“性格”的典型城市分别予以描绘,并由“读”而“悟”,由城及人,导出“方圆各异,各得其妙”的推论,落脚于“坚守自己的‘方圆’”。

本文既显“大气”,更显“才气”。

这大气,既体现在作者的见识上,也体现在时空的自由跨越中;这才气,既表现在阅读积累的丰富上,也表现在文章的语言表达上。

最妙的还是文章的结尾,结尾一段,其逻辑之严谨、内涵之丰赡、语言之凝练,令人叹为观止。

]

高考作文不是平时的习作,可以随心所欲,信手而作;作为应试作文,高考作文必须适应考查目的,符合《考试说明》提出的要求。

高考作文也不是一般文章,可以任由阅卷者凭一己好恶来评判;作为选拔性考试的一项重要考查内容,高考作文又必须接受特定的“评分标准”的衡量。

对考生来说,明确《考试说明》对“写作”提出的各项要求,了解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是顺利完成高考作文,获得好分数的重要前提。

一、明确高考对作文的要求

湖北省《考试说明》对“写作”提出的总的要求是——

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考试说明》还规定“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并对“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的要求分别作了具体规定——

1.基础等级

(1)符合题意

(2)符合文体要求

(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错3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

2.发展等级

(1)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3)有文采

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二、了解湖北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是依据《考试说明》对“写作”提出的“要求”制定的。

湖北省《考试说明》对“写作”提出的要求已基本成熟,而根据《考试说明》拟定的“评分标准”也已趋于稳定。

湖北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将高考作文分为“基础等级分”(赋50分)和“发展等级分”(赋10分)两大评分板块。

“基础等级”又分为“内容”和“表达”两项(各占25分)进行评分,“评分标准”依达到“要求”的程度划出四个等次(即四个档次),并分别划定了相应的给分区间;“发展等级”在四项十三个点中,按最突出的一个点进行评分。

具体见下表:

基础等级50分

内容25分

一等

(25—21)

二等

(20—16)

三等

(15—11)

四等

(10—0)

符合题意

符合题意

基本符合题意

偏离题意

中心突出

中心明确

中心基本明确

中心不明确

内容充实

内容较充实

内容单薄

内容空洞

思想健康

思想健康

思想基本健康

思想不健康

感情真挚

感情真实

感情基本真实

感情虚假

表达25分

一等

(25—21)

二等

(20—16)

三等

(15—11)

四等

(10—0)

符合文

体要求

符合文

体要求

基本符合

文体要求

不符合

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结构完整

结构基本完整

结构混乱

语言流畅

语言通顺

语言基本通顺

语言不通

顺,语病多

字体工整

字体较工整

字迹基本清楚

字迹潦

草难辨

发展等级10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新

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

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④材料丰富

⑤论据充实

⑥形象丰满

⑦意境深远

⑧用词贴切,句式灵活

⑨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⑩文句有表现力

⑪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

⑫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⑬有个性色彩

说明:

1.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

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的文体的要求。

2.发展等级评分,依据13个点评分,不求全面,以一点突出者按等评分,直至满分。

3.缺题目,扣2分;每三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字数不足,每少50字扣1分;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4.确认为抄袭的作文,“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三、了解湖北高考作文的“评分细则”

湖北省从自主命题以来,高考作文评分一直坚持“全面衡量,综合定等,分项评分”的原则。

为了评分操作的方便,湖北省每年都会根据高考作文题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评分细则”。

“评分细则”针对当年高考作文题,就“审题”和“判分”等理解性问题和操作性问题对“评分标准”作具体解读并作出相应规定。

“评分细则”是当年高考作文的操作性规则。

作为考生,了解高考作文“评分细则”也是有必要的。

2013年湖北省高考作文“评分细则”内容如下——

作文题目:

(一)审题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

材料从日常生活中“圆形”“方形”器物的形态和使用说起,进而生发出“方圆之用,各得其妙”的议论,接着引用古诗进行佐证和强调,最后由器物的“方圆”联想到人生的“方圆”。

材料展示了“方”“圆”两个词由本义向比喻义、联想义扩展的过程,也限制和提示了作文立意的方向。

基于这样的理解,抓住“方”或“圆”,或者“方与圆”,阐释什么是“方”或什么是“圆”,或者什么是“方与圆”,符合题意。

论证为什么要“方”或为什么要“圆”,或者为什么要“方与圆”,或者反其意而论之,符合题意。

分析怎样做到“方”或怎样做到“圆”,或者怎样做到“方与圆”,或者反其意而论之,符合题意。

写人记事,呈现“方”或“圆”,或者“方与圆”的形成、变化、是非、优劣等,符合题意。

围绕“方”或“圆”,或者“方与圆”抒写情思,也符合题意。

抓住“上善若水”议论(或记叙或抒情),能与“方圆”有机联系,也是符合题意的。

(二)评分

1.缘波讨源,依文论文。

“缘波讨源”指的是根据水流波动大方向去探寻流水的源头,说的是探寻的方式、途径,也暗含着发现问题的智慧:

善察,察而能用。

喻及高考作文评价,就是评卷者读罢考生作文,能对考生“为什么”这样写作出实际的判断,即“缘”着文章呈现的情感经历会认识过程这个“波”,找到文章表达的“是什么”这个“源”。

在此基础上,来认识文章的主旨,判别文章的体裁,是什么体裁(议论、说明或记叙)就按该体裁的要求来评价。

不能掺杂个人的好恶、或用格式化的思维来进行评价。

“依文论文”就是要求阅卷老师要按照具体文章的体裁来充分理解文章,是什么体裁(议论、说明或记叙)就按什么体裁的要求来评价,严格执行统一的“评分标准”,不能按成人或者作家的标准来进行评价。

2.立足给分,不立足扣分,以宽容、开放心态评阅作文。

阅卷老师应立足于尽量发现考生的“闪光点”,而不是立足于去发现问题。

3.强调内容与形式统一。

考生作文是否体现考生独特的、真实的生活和情感体验,思维状态是否清晰、有序展现,是否有“我”在(即个性化),应该是评分的着重点。

(三)几点补充说明

1.关于抄袭作文的处理。

抄袭作文的判定与处理要十分慎重。

只是怀疑而没有实据的不能判为抄袭;整体构思、主要情节,或者主要论点、论证模式、重要论据,70%以上的文字雷同,则视为抄袭。

抄袭作文最多只能给10分。

2.关于未完卷作文。

①达到600字以上而不足800字的,正常评分,每少50字扣1分,扣完4分为止。

②字数在200-600之间的,内容项和表达项原则上不得超过三等上,发展项不给分。

③不足200字的,得分不超过5分。

④空白卷要经确认后再给0分。

3.关于内容项评为三、四等的作文。

“内容”项在三等的作文,“表达”项和“发展等级”的得分不设上限,按正常卷评分;“内容”项在四等的作文,“表达”项的得分不得超过三等最高分。

4.关于标题。

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的,给零分;有标题,内容只有一两句话的,可酌情给1-2分。

〖例文评析〗

依据湖北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参照2013年的高考湖北卷作文“评分细则”,模仿“例文引路”的模式,对下面一篇高考作文进行点评,并从切题、立意、构思、语言等方面写好全文总评,最后打上分数。

方圆相和,方显智慧

屈原曾说:

“何方圜之能周兮。

”提出的正是方与圆难以相和的道理。

反观社会,圆瓶,方盒,方圆之用,各得其妙。

看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人生的几点智慧。

点评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开篇从屈原诗句入手,简练引用材料,紧紧扣住题目的核心意思,为下文张本。

]

人生中,“方”是一个人的棱角,是一个人的个性,人人因方而不同。

“圆”是一个人的处事之道,“圆”让我们藏其锋芒,在与别人相处时减少“摩擦”。

而我们只有融通方圆之道才能成就一个完美的人生。

点评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对材料中的核心概念“方”和“圆”进行个性化解读,既保留了原材料的含义,又传达了个人的个性理解。

这种对试题材料化用的方法是比较高明的。

]

有人曾说:

“方圆齐用,功效俱呈。

”处于青年时代的我们常显刚烈过足而圆润缺失,不懂处世之道常让青年人在社会浪潮中屡遭打击。

因而我认为,对于青年人来说,适当收敛锋芒,修炼自己的处世之道是十分必要的。

点评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对材料中的一个说法进行细致辨析,提出个人的看法:

青年过刚易折,应该收敛自己的锋芒。

规避人云亦云,提出个性见解。

]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用包容打造“圆”的基础。

青年人激情澎湃,追求个性,探寻独立,这是时代所需要的,但青年人的胸怀却难以容下自己的激情。

纵观天下,成大事者,未有无宽广胸怀者。

曹操容下许攸,成就官渡之战的辉煌;蔺相如宽容廉颇,成就将相和的佳话。

有人说:

“要想自己被社会包容,就要有包容社会的度量。

”青年人刚迈入社会,难免会对社会的种种弊端而怒不可遏,但如果我们能退一步,多宽容一些,是不是就能达到海阔天空的境界呢?

点评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论证如何成就“圆”的胸怀一:

用包容打造“圆”的基础。

引名句,举例子,讲道理,具体论述自己的观点。

段末的问句发人深省。

]

心静如止水,用冷静作为圆的润滑剂。

刚烈而又易激动是青年人的一大特质。

激动往往使我们失误,以致作出错误的判断。

因此,保持冷静是青年人与世相处的另一个好方法。

冷静能使我们保持清醒,似隔热层之于火箭,缰绳之于骏马,能束缚住情感,使情感不至于失控。

这样,当我们遇到社会不公时,就不至于使情绪成为与社会相处的摩擦力。

点评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论证如何成就“圆”的胸怀二:

用冷静作为“圆”的润滑剂。

比喻句化抽象为形象,增强论证力度。

]

我并不是只看重圆,只是在我看来,方是每个青年人本来具有的,而如果做圆正是我希望所有同龄人去学习的,方圆合一方显人生智慧。

因而我想说:

“把心放宽一些吧,让阳光洒进来,何必要让一些小事折磨你美好的心灵呢?

保持冷静吧!

日本拜‘鬼’,我等砸车岂能解决;城管凶悍,以暴制暴又有何益。

”冷静包容是成圆之道。

点评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回收一笔,扣住文章标题,强调“方圆合一方显人生智慧”。

说明之所以重点讲“圆”,是因为青少年本身就是“方”的。

至此,文章的针对性已非常明确。

]

让我们一起融合方圆,功用信俱呈,显出智慧吧!

点评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用呼告结尾,抒发感受,再次点题。

]

总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评:

这篇优秀的考场作文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符合题意,中心突出。

本文作者对命题所提供的材料认识透彻,但他没有面面俱到,而是抓住一个侧面,即“青年人要特别注意宽容和冷静”来深入论证。

中心十分突出。

②思想健康,针对性强。

文章针对现实中青年人容易出现的偏激行为,提出要宽容和冷静处事,难能可贵。

③结构严谨,条理清晰。

全文从现实的角度出发,联系实际讨论如何“圆”的问题,从两个方面进行严密论证。

其后强调自己并不是一味主张“圆”,而是针对青年人过于“方”的现实谈谈“圆”的重要性,最后呼吁“方圆相和,方显智慧”。

④语言朴实但富有张力。

文章句式灵活,整散结合;比喻、反问、呼告等手法的广泛运用,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可读性。

考场得分:

内容24分+表达22分+发展8分=54分。

]

〖重点突破〗

请根据《考试说明》对“写作”提出的各项“要求”和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的要点,在下面语段的空格中填写恰当的语词。

1.“基础等级”是作文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新课程“表达与交流”主要目标的体现。

作文是表达生活和情感的需要,是运用适当表达方式和语言艺术的公开展示;高考作文又是在相同条件和同一规则下考生表达能力、表达水平的一次竞争。

对此,《考试说明》从____个方面对作文的“基础等级”作了具\体规定,并分别从“内容”和“表达”上分别分____个等级给出“评分标准”。

2.“发展等级”是高考作文的个性化要求,也是新课程“表达与交流”目标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的体现,为我们写作训练追求提高和发展,为广大考生在考场上发挥写作特长,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标准。

“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即是《考试说明》对写作发展等级提出的要求,共包括________个要点。

[答案:

1.六 四 2.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新 13]

从下面两道题中选择一题,按照《考试说明》提出的“要求”进行写作,并对照“评分标准”给自己的作文评分。

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中国古代启蒙书籍《增广贤文》说: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雨过天晴。

”但近代学者梁启超在《莅山西票商欢迎会学说词》中说:

“人之处于世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这两个寓有深意的句子,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

写作前首先得准确理解材料中两个句子的内涵。

《增广贤文》中的一句说的是在特定的背景下主动“退”的重要性,它强调的是“退是为了更好地进”;而梁启超的话说的是应该努力而“进”,它强调的是“不进就会退”。

二者从不同的侧面强调了“进”与“退”的辩证关系。

依此题作文,关键在于把握住“进”与“退”的辩证关系。

我们可以分析出这样一些基本的立意角度:

进或者退是特定条件下的产物,不可一概而论;不思进,则会退;进是目的,退是手段;退是为了更好地进;不懂得退就不可能进;有时退其实就是一种进,有时进也是一种退;进而不当,就导致后退。

]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红楼梦》这本伟大的经典文学作品,是我们共同的记忆,它将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精神的精华都凝聚于其中,本身就具有一种无限的力量。

(苏童)

影响我最大的作品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多少年过去了,那些当年活现在我脑海里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莫言)

中国学生必须背诵几种大部的经典,这种聚集成功的大资产,以供中国著名作家任意的使用,在文辞的修饰上自然能得到有效的结果。

(瑞典语言学家、世界著名汉学家高本汉)

请以“品读经典”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写作提示:

所给材料从三个侧面谈及对经典的理解:

苏童的话谈以《红楼梦》为代表的经典作品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影响(侧重经典作品本身的价值);莫言的话讲经典作品令人记忆深刻(侧重对个人的影响);高本汉的话讲经典作品对中学生和作家的作用(侧重对写作的帮助)。

考生从“品读”出发,从上述任一侧面立意记叙或论述,均会被视为切题。

“品读”的关键在于“品”(品出作品的思想艺术特色,品出人生感悟)。

写记叙文要表现出“品读”和感悟的过程,写议论文则要尽量显现思想认识的深化过程。

把“品读”和“经典”两个概念捆绑起来记叙或论述,或者把“经典”和“品读”分开表述,写作重点把握准确,均视为切题。

简单地列举哪些是经典作品,或只谈经典作品有哪些作用,无“品读”过程或弱化“品读”,写作重点把握不准,视为审题不准确。

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即所写与材料完全没有关联的,或仅仅在开篇点及“品读经典”,具体行文时抛开原材料意旨主观为文(如抛开“品读”大谈现今经典作品改编中存在问题等),视为偏离题意。

]

1.明确审题立意的意义,掌握审题立意的方法。

2.提升准确审题、明确立意的能力。

201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Ⅰ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一块晶莹剔透、大如蛋黄的钻石。

他请专家检验,专家大加赞赏,但为钻石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并说:

“如果沿裂纹切割成两块,能使钻石增值;只是一旦失败,损失就大了。

”怎样切割这块钻石呢?

商人咨询了很多切割师,他们都不愿动手,说是风险太大。

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割师答应试试。

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

当着商人的面,徒弟一下子就把钻石切成两块。

商人捧起两块钻石,十分感慨。

老切割师说:

“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

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Ⅰ优秀作文:

让勇气为经验松绑

手起刀落的瞬间,晶莹剔透的钻石发出耀眼夺目的光。

经验与勇气一道,创造出令人艳羡的珍宝。

让勇气为经验松绑,化勇气为利剑,援经验为盾牌,披荆斩棘,开天辟地。

[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切割钻石的成功,并从中提炼出成功的两大要素——“经验与勇气”,进而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让勇气为经验松绑”。

]

相信商人之前咨询的众多切割师中,不乏经验丰富之人。

年轻徒弟与他们根本没有可比性,可为何那些切割师却无一人愿意一试,切割钻石?

他们经验太丰富了,丰富的经验让他们预料到了切割的风险。

经验,缚住了他们的手脚,以致他们甚至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

反而是那个年轻徒弟,用自己的勇气和师傅的经验,完成了那个奇迹瞬间。

或许,那两颗钻石,就是经验与勇气完美结合的产物。

[作者首先对众多切割师被经验束缚“甚至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的情况作出分析,继而对那个年轻徒弟“用自己的勇气和师傅的经验,完成了那个奇迹瞬间”加以肯定,形象地解说了“让勇气为经验松绑”的必要性,初步论证了中心论点。

]

经验是人生的资本。

何为经验?

经验即经历过后的体验。

那是一种无法购买和交换的心理成长历程,是再次涉及相同或相似领域获得成功的基础。

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许多用人单位都愿招收有经验的员工。

如果说你在某一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那么恭喜你,你比别人离成功更近一步。

可也千万要小心,别让经验束缚手脚,成为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还记得柯达吗,那个叱咤风云近百年、曾经占据市场份额80%的企业,那个最高市值八百多亿美元、破产前市值仅为23亿美元的公司?

百年柯达缘何破产?

当别人都在研发生产数码相机时,它还在得意于造胶卷的成功经验,依然埋头造胶卷,它不破产谁破产?

被经验束住了它的手脚,犹如飞虫撞上了蜘蛛网,越挣扎粘得越紧,最终被市场吞噬。

[作者在充分肯定“经验是人生资本”的同时,指出“别让经验束缚手脚,成为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并结合反面事例加以分析。

这一中肯的分析,为论证中心论点作好了铺垫。

]

让勇气松开经验的五花大绑。

只有勇气的锐利加上经验的坚实,方可助我们披荆斩棘,开辟新天地。

在大陆遍地开花的逸夫教学楼让邵逸夫名满天下。

当年他瞅准商机,独自一人漂洋过海,购买器材,开辟中国有声电影的先河。

他创办邵氏兄弟电影公司,又于花甲之年创办TVB,开培训班,批量生产明星,打造了周润发、周星驰、梁朝伟等一批影帝。

看着今天庞大的邵氏帝国,我们不能不感叹邵逸夫的勇气与魄力。

他没有被经验束住手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