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案完成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9331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39.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案完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地质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案完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地质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案完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地质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案完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地质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案完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质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案完成版.docx

《地质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案完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案完成版.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质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案完成版.docx

地质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案完成版

教学计划

一、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一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

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粤教版地理新教材。

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学校良好的人际关系,先进的教育理念,爱的氛围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理想的育人环境。

我校坚定不移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浓厚的学习兴趣,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环境,完备的地理教具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二、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

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

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三、具体工作

  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

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2、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4、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

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6、参加听课评课活动。

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7、拟好复习计划,制定复习提纲,认真组织复习。

  8、每次单元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

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9、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10、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并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平,争创优秀课件。

  11、申请购置教学必备的地理教具,软件。

做好器材的登记,使用,保管工作。

四、教学课时安排

  第一周:

与同学们谈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

(一)2课时

  第二周: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二、三)2课时

  第三周: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单元检测2课时

  第四周:

地图(一、二)2课时

  第五周:

单元检测2课时

  第六周: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2课时

  第七周: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2课时

  第八周:

单元检测2课时

  第九周:

第三章天气和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2课时

  第十周: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2课时

  第十一周:

复习2课时

  第十二周:

期中反馈测试2课时

  第十三周:

第三章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2课时

  第十四周:

世界的气候单元检测2课时

  第十五周: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一节人口与人种2课时

  第十六周:

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2课时

  第十七周:

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单元检测2课时

  第十八周: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2课时

  第十九周:

单元检测复习2课时

  第二十周:

复习巩固练习2课时

  第二十一周:

复习巩固2课时

  第二十二周:

复习综合检测2课时

  第二十三周:

期末考试2课时

 

安全教育

教学内容:

人身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等

(一)教学目标:

1.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

2.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人身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等。

3.进行预防灾害,预防突发事情的教育。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列举出生活中的安全事例。

2.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1)公路上、公共场所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是因为有的人安全意识不强。

(2)班级举例:

学校发生的事故及后果。

(3)国家、政府狠抓安全教育工作。

(4)目前学校抓的几项工作。

(三)、学生应注意安全的地方:

1.学生讨论。

2.集体归纳。

(1)人身安全:

在校园内或公路上不追逐打闹,不爬围墙,不爬树,不接近有电等危险地点,劳动时,注意安全,不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课外不玩火,不玩水。

(2)交通安全:

在公路上不追逐打闹,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交叉路口要注意行人车辆,在马路上行走时要靠右行。

(3)财产安全:

保管好自己的物品、钱财,如有遗失或遇偷盗、敲诈等应向老师及时反映或报警。

(4)饮食安全:

不饮生水,不吃不卫生的食品,不吃有病的鸡肉、猪肉等,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霉变或过期食品。

最后老师补充归纳:

今天是新学期开学后的第一天,新年刚过,同学们又大了一岁,也渐渐懂事了,为了今后能更好地学习、生活,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些应该记住的安全知识。

常人说:

“安全工作重于泰山。

”同学们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平安是吉祥,健康是幸福,良好的身体才是学习、工作、生活的本钱。

我们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珍爱生命,珍惜幸福的学生生活。

”我们一定要牢记以下几点:

第一、做好课间活动的安全。

第二、做好劳动活动时的安全。

第三、注意交通安全。

第四、提高食品卫生安全和自我防范意识。

第五、要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学校各种规章制度。

第六、注意增强“防火防盗”意识,随时做好防火防盗工作,要保管好自己的钱物,防止各种事故的发生。

如果发生安全隐患要及时报告老师。

新的学期,新的开始,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我们的学习创造一个更好更优良的环境!

(四)、小结

1.让学生牢记今天我们所学的知识,并自觉去遵守

2.学生自查哪些方面未做好,今后要加强注意。

 

让地理走进生活

学科地理备课教师秦亨平授课时间年月日

教学内容

让地理走进生活

课时序号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理,感受地理与自己现实生活以及将来生活、工作的联系,体会到地理在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2、要求学生要主动地迎接地理,敞开胸怀拥抱地理,将地理融入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之中。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理清“地理学什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地理”、“怎样学好地理”这几方面所阐述的内容、方法和要求。

通过学习,理清“地理学什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地理”、“怎样学好地理”这几方面所阐述的内容、方法和要求。

独立新备

修改

材料出处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学习地理这一门新科目,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地理呢?

地理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作用吗?

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地理的有关内容。

(板书课题)

二、学生围绕课本的问题自学约5分钟,分小组讨论课本的问题。

三、学习课本的内容:

1、观察图画,请个别学生回答第一框的问题,其他同学作补充,老师作小结。

(从自然、社会、生产生活各个方面说明地理所涉及的范围和内容)

2、观察图画,请个别学生回答第二框的问题和“活动”的问题,

其他同学作补充,老师作小结性的点拨。

(从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这几方面说明地理和生活的密切关系)

3、观察图画,请个别学生回答第三框的问题,其他同学作补充。

四、老师提出希望。

五、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六、布置课外作业:

学生课外准备第一节的“小实验”,写好实验结果。

修改

调整

效果

反思

补救

第一章认识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学科地理备课教师秦亨平授课时间年月日

教学内容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课时序号

教学目标

1、通过有关的实验活动、有关的例子和卫星照片,让学生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2、通过做“活动”的问题,认识地球的大小。

3、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提出自己对“如何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有关的实验活动、有关的例子和卫星照片,让学生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过程。

独立新备

修改

材料出处

教学设计

一、导入:

我们都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圆的吗?

怎样知道地球的大小呢?

(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略)。

三、出示自学指导:

1、2个不同的“活动小实验”中,得出的结果有什么不一样?

最终证明了地球是怎样的?

2、在远古的时候,人们是如何认识地球形状的呢?

是如何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

最终得出什么结论?

3、地球赤道的长度是多少?

地球的平均半径大约是多少?

四、学生围绕问题自学约5分钟后,进行小组讨论。

五、检测、点评。

1、请个别学生上讲台进行演示“活动”,并让学生说出2个实验的结果,其他学生作补充,老师作小结。

小结:

在正方体上,先看到小船的船头,再看到船身;在球体上

先看到小船的船帆,再看到船身。

证明地球是圆的。

2、指名回答问题2,其他同学补充,老师作点评。

(通过“天圆地方说”、“浑天说”、“卫星照片”进行说明。

得出: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3、请个别学生回答问题3,老师补充。

(赤道的长度是4万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约是6378、140千米)

4、老师提出问题:

还有哪些事实可以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六、学生质疑,老师释疑。

七、师生小节本节课的内容。

八、检测:

1、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经科学家精密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的不规则球体。

2、赤道的长度是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千米。

修改

调整

效果

反思

补救

第二节地球仪

(第一课时)

学科地理备课教师秦亨平授课时间年月日

教学内容

地球仪

课时序号

教学目标

1、认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2、认识南北两极,地轴,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

教学重、难点

1、识别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

2、经线、纬线的指示方向。

3、经度、纬度的辨别。

4、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独立新备

修改

材料出处

教学设计

一、明确学习目标。

二、出示自学指导:

1、阅读课本P12,约5分钟后学生以4人为一组讨论所看到的现象,互相交流,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表面积是___________平方千米。

2什么是地球仪?

为什么说地球仪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

3什么是经线?

什么是纬线?

经纬线的形状、长度和方向有何不同?

4如何划分经度和纬度?

00经线和00纬线又叫什么?

5如何划分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界线?

三、学生根据自学指导自学、讨论。

四、检测、点拨:

内容一:

地球的模型

1、提问学生,检查自学情况。

2.活动

(1):

观察地球仪,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朗读意义)地轴是直立的吗?

(2)活动2:

读图完成填空和表格。

(朗读)

(3)教师:

经线、纬线有无数条。

内容二:

辨别经度和纬度

1.提问学生:

什么是经度?

什么是纬度?

①区别不同的经线而标定的度数叫经度。

②区别不同的纬线而标定的度数叫纬度。

2.检查自学情况。

3、教师评讲:

00经线以东称为东经,用“E”表示;以西称为西经,用“W”表示。

(板图、举例)讲解经度的书写。

4、教师提问:

在地球仪上找到0º经线,观察从0º经线往东分为多少度?

往西分为多少度?

(学生活动,教师检查)

5、教师提问:

180º经线有多少条?

(学生通过观察得出结论:

在地球仪上,东、西经180º经线重合成一条线,合称东、西经180º。

6、东西半球的划分

东半球:

200W1600E

西半球:

1600E200W

7、赤道的纬度为00,从赤道向北、向南各分为900。

①以北称为北纬,属于北半球。

00900N

②以南称为南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