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摊创业白手起家的故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329828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摆摊创业白手起家的故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摆摊创业白手起家的故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摆摊创业白手起家的故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摆摊创业白手起家的故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摆摊创业白手起家的故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摆摊创业白手起家的故事.docx

《摆摊创业白手起家的故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摆摊创业白手起家的故事.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摆摊创业白手起家的故事.docx

摆摊创业白手起家的故事

摆摊创业白手起家的故事

  摆摊创业白手起家的故事篇一卓越的人生是梦想的产物,可以说,梦想越高,人生就越丰富,达成的成就就越卓越。

  相反,梦想越低,人生的可塑性越差。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

“期望值越高,达成期望的可能性越大。

  300块钱创业,能干什么?

许多人都会不屑一顾,假的吧,300元怎么能够创业。

  下面就有一个真实的案例,他用300块钱摆地摊,一年收入15万。

  低本钱创业,穷小子用300元起家“下午快6点的时候,我们的摊子摆上了……老婆不停地喊,15一件,15一件,可是从6点到7点半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几乎就没什么人看。

  怎么办?

怎么办?

这是包正忠在帖子里描述的练摊第一天。

  今年28岁的包正忠出生于甘肃省靖远县箬笠乡,这里十年九旱,是有名的穷地方。

  2004年,只身来省城兰州寻找梦想的包正忠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低本钱创业,此后几年,他在一家酒吧打工,收入勉强糊口。

  2009年3月,包正忠和妻子王玮在兰州结婚了。

  有了家庭,可两个人都没有一个像样的工作,办完婚礼后,两个人加起来也只有300块钱。

  以后的生活怎么办妻子此时给了包正忠勇气:

“试试看吧,或许可以有300块钱能做的生意呢!

小心翼翼地攥着300块钱,包正忠拉着王玮的手,在批发市场一家挨一家转,一家挨一家比。

  低本钱创业,最终他们看中了一批廉价服装,两人喜出望外,用一张旧床单包着这些衣服,带到兰州市永昌路的夜市上出售。

  五六年前形成的永昌路夜市是一条长不到500米、宽仅有几米的街道,目前每天晚上有数百名“练摊人士聚集在这里。

  低本钱创业,城市管理部门曾提出取缔永昌路夜市,由于难度太大,便提出,只要在规定时间内摆摊,不破坏公共卫生和设施,不再强行制止练摊行为。

  如今每到华灯初上的时候,永昌路两边都摆满了饰品、服装、玩具等商品,往来穿行其间的路人走走停停,随意选购。

  包正忠在这里拥有了不到两平方米的空地,开始了他的梦想之旅。

  “2009年6月18日,我永远记得那一天。

  包正忠在帖中写道。

  从开始的无人问津到傍晚峰回路转,第一天竟赚了300块钱,从此,他的生活有了转机。

  低本钱创业,可是练摊并没有预想得那么容易。

  刚开始,他们的地摊连看都没人看;到冬天,西北风裹挟着零星雪花,沿着黄河河谷钻进永昌路狭窄的小巷,身边搭着小煤炉,还是冻得直哆嗦;有时候喊到晚上,嗓子都喊哑了;收摊的时候已是凌晨,回家睡五六个小时又要到批发市场……练摊间隙,包正忠经常握着妻子王玮的手说:

“等我们赚到钱,就开一家店,我们坐在屋子里卖衣服!

低本钱创业,一年后,这个梦想变成了现实。

  诚信交友、薄利多销:

“练摊帝300元变成15万的生意经一位叫“丁丁的网友在北京开了一家卖服装的网店,但生意不好,一大批货压着卖不了。

  “丁丁向包正忠发帖求助如何处理这些服装。

  包正忠听了她的讲述发现,“丁丁刚刚开店进货太多,而她的网店还没有引起网购者的注意,包正忠建议她到地摊上试试。

  经包正忠“点化,仅仅一个晚上,“丁丁就在地摊上卖掉了十多件衣服。

  这位网友也从此成了包正忠的“粉丝。

  事实上,很多人都看不起摆地摊的,也看不上地摊的货,总觉得地摊货质量差。

  可是,你知道吗,很多企业家都是从摆地摊开始创业,从地摊上获取人生的第一桶金。

  在上世纪80年代,地摊曾被认为是“没面子的生意——甚至称不上生意,只是就业无门者被迫的谋生手段。

  但是,从地摊中成长了多少著名的优秀企业家,摆地摊卖点火枪起家的方太厨具董事长茅理翔就是其中一个。

  我在大三的时候,选择了创业,因为当时没有多少资本,我选择了摆地摊卖袜子,因为我觉得袜子人人需要,人人有购买力。

  我去了一趟义乌,进了5000双运动袜回来,回到学校以后,我发现我们学校旁边的菜市场每天早上都有很多人,于是每天早上我就去菜市场旁边摆摊卖运动棉袜。

  第一天早上因为很害羞,才卖了30块钱,我知道这样不行的,我得想办法卖我的袜子。

  第二天早上我就大声地喊: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运动棉袜10块钱5双!

果然效果不错,那天早上卖了100多块钱,后来生意越来越好,我都没有预料到。

  事后我分析,一是由于我的棉袜质量不错,价格实惠,二是由于9月开始秋天来临,买棉袜的人越来越多了。

  以后几乎每天早上我都要卖好几百块钱,旁边卖袜子的人眼红了,于是有了竞争,他比我卖得更便宜,10块钱7双,这让我深深地受到了打击。

  思考再三,我还是没有降低价格,还是卖10元5双。

  我不停地给购买者说我的袜子是义乌进过来的,质量比对方的要好,可是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才会买我的袜子。

  后来我一个朋友每天早上过来帮我卖(现在是我的合作伙伴),我们两个不停地喊,不停地介绍,告诉别人我们的袜子有多么多么的好,我们的生意又好了起来。

  因为我们是真诚对待顾客,没有欺骗顾客。

  转眼间进入了冬季,天气越来越冷了,旁边竞争者的生意很冷淡,后来他早上就不再来菜市场摆摊卖袜子了。

  只要不下雨,我每天早上都会摆摊卖袜子,当地的居民看到我很感动,一个大学生摆地摊卖袜子,他们觉得不可思议,并相互传送,因此,我的袜子每天都有很多人买。

  像这样的运动袜卖10块钱5双可以赚5块钱,卖6双可以赚4块钱,我一天就摆地摊2个小时,每天早上5点起来,6点到8点在菜市场摆地摊,8点以后要去教室上课,一个早上可以卖250到300双左右,可以赚300块钱左右,像这样的袜子已经占领国内袜子45%的市场,需求量很大,学生、打工一族、家庭妇女,是运动袜主要的购买人群。

  当我有了原始资本的积累,我开了袜子专卖店,到现在做袜子连锁,已经有一家直营店和12家加盟店。

  这些成就都跟我当初摆地摊卖袜子分不开。

  看了我的故事,也许很多人会问:

你怎么这么幸运?

几乎创业没有遇到过挫折?

其实不是这样的,我在创业的时候遇到很多很多的困难,我觉得想创业的人吃点苦不算什么,再说我还在创业的路上。

  在我记忆中,摆地摊的经历让我难忘。

  当时,几乎所有的朋友和同学都在质疑我,甚至有的人看不起我。

  但是,我没有因为人们对我的看法放弃我的创业梦想,一直坚持着。

  在摆地摊的时候我经常喊的一句话是:

激情成就梦想,梦想改变未来!

希望这一句话给许多想创业的朋友鼓励!

秋天来临,正是摆摊卖袜子的好季节,怀揣创业梦想的人,开始行动吧!

2元的地摊,练摊一天赚600姨妈家的表姐,昨晚跟我QQ聊天,说了她最近的情况。

  表姐是大学本科中文系毕业的才女,毕业后上了两年的班,后来自学了计算机制图,但是并没去上班,她后来看人家摆地摊很赚钱,就毅然的辞职摆起了地摊。

  她的举动在老家人看来根本就是不可理喻,因为好不容易读到大学毕业,却摆起了地摊,这样子不是丢人吗?

姐承受了很多压力,很多风言风语,有人甚至当面嘲笑她,这些她都忍了,她跟自己说,要努力做出样子给人看。

  姨妈也不同意,但是没办法,姐下定决心去做,于是买了电动三轮车。

  一开始做的是小饰品,就在我们盐城当地的招商场进货,从一开始一天不开张,然后一天卖出6元都狂喜,到后来一天赚一两百,再到摆摊2年后的现在的一天平均赚600-1000。

  后来表姐看卖服装赚钱,就去常熟进服装,服装的利润比较高,一般都是一半以上的利润,但是也有风险,压货较多,后来去年,姐跟我说,她看人家卖2元店的很赚钱,她想全部把货清完,只做两元。

  说做就做的姐姐,年后就把去年的货清掉,全心全意做起了两元摊。

  姐说,昨天两个摊位,一天卖了1400多,利润是百分之四十几,也就是昨天毛利赚了600.姐说,她想把她爸妈带出来,然后自己开家实体门面,到时候她要考虑生孩子的事情了。

  姐以前上班的时候一个月4000的工资,现在她说想去摆摊的时候就去,不想去就不去,大概算下来一个月最少收入1万多。

  我知道姐跟我说的是保守数字,但是摆摊没有她说的那么轻松。

  冬天的时候冷得要命,姨妈的脸上都是冻疮。

  夏天的时候,热的半死,姐从一个娇小姐,变成了一个黑黑瘦瘦的丫头。

  不管怎么样,姐坚持她自己的路,现在总算看出头了,姐在盐城买了房,去年也已经装修了。

  姐跟我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坚持下去,肯定有收获的。

  辛苦创业摆地摊赚得200万初见徐东明,他的穿着给记者的印象是很现代。

  说明来意后,他很爽快地就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谈到他的创业过程,从表情中可以感受到他内心的不平静。

  立志当老板,徐东明15岁就开始打工,当时是在一家家具公司,每月工资才500元。

  后来,他又到一家印刷厂打工,工资是550元,但这份工时间也不长。

  两次都是因为徐东明无法忍受老板对自己的态度。

  那个时候,印刷厂规定,凡是辞职的工人都会分到一袋苹果。

  于是,他在厂里等了老板一下午,要他的苹果。

  第二天又等了一天可始终没有得到他应得的那袋苹果。

  他痛苦地说,在别人手下干活的感受简直苦不堪言。

  于是,徐东明发誓他一定要摆脱这种生活,有一天他要自己当老板。

  20岁赚到10万元,从那时起,他尝试了很多职业,只要能赚到钱他都会去试一试。

  他卖过电器、鞋袜、腰带,几乎现在地摊上有的他全卖过。

  后来,他和朋友租了一间房子。

  他们自己买布加工餐巾,再卖给饭店。

  为了赶工,他有时候一夜都不睡,手被剪子磨得直流血,他甚至在租的房子里和老鼠睡过一张床。

  20岁那年,他雇了辆车,开始在早市、夜市卖床上用品。

  三个月,他赚到了10万元,于是这一年成了他命运的转折点。

  初尝成功:

资产200万并不满足。

  1999年,22岁的徐东明建立了家庭。

  这时,徐东明已经拥有了20多万元。

  因为有了一些钱,徐东明在投资开店的问题上有一些患得患失。

  最后,是妻子的鼓励让徐东明消除了种种顾虑,年底,徐东明的皮具行在重庆路正式开张了。

  由于经营有方,皮具行效益很好。

  现在他用赚到的钱又投资开了一家服装店。

  徐东明说,他经常和家人谈及自己的过去,每次都会让他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于是,每一次他都提醒自己要继续努力,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他告诉记者,他现在的资产已经达到将近200万元了。

  他说他还会继续投资,把生意做大。

  从摆地摊的小贩到如今的服装店的老板,徐东明付出了很多艰辛。

  徐东明没有停留于原来的“小打小闹,而转身投入另一个行业,这说明他骨子里有着创新,没有穿新鞋走老路。

  他并不安于现状,用他的话说: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其实,创业最难得的就是这点可贵的不满足。

  “练摊帝300元摆地摊一年赚了15万一张桌子,两个凳子,一张桌布,300块本钱起家,一年赚15万。

  这不是广告,也不是神话。

  这是不久前,甘肃贫困山区的80后小伙包正忠的故事。

  网友对他的经历十分好奇,有人认为他靠双手勤奋致富,是80后草根励志的偶像,更有人封他“练摊帝的称号。

  近日,他把自己的练摊经历写成书,名字就叫《练摊帝》。

  在新书首发式上,“练摊帝现场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练摊帝出身于甘肃山区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他高中时因交不上学费辍学离家,只身来到大城市闯荡。

  服务员、工地小工、送奶工、保安,这些外来务工人员经历过的他都曾经历。

  在新书《练摊帝》中他写道自己的流浪经历,初到大城市,刚下火车就被黑中介骗走仅有的几百元钱,走投无路的他成了流浪汉,睡过街头、车站,看多了别人的白眼才知道人间冷暖。

  最后他兜里仅剩1块钱,在一个警亭旁买份报纸点燃取暖时被110的好心人发现,不仅让他在室内过夜还给他买了一碗牛肉面充饥。

  提到110好心人带给他的温暖时,包正忠眼圈里含着淡淡泪光。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摆摊创业白手起家的故事闯荡多年的包正忠一度徘徊在社会边缘,真正让他改邪归正并开始摆地摊创业的原因是他见到了命中注定的贵人,他现在的妻子王玮。

  两人都是没钱没势的草根,相识相知到相爱像命运安排好的一样。

  结婚时,两人没有像样的家电,只是领了证就算是结成夫妻。

  婚后两人拿出当时仅剩的300元钱摆地摊,无论严寒酷暑,在空无一人的冬夜雪地上他们依然奋力地叫卖。

  为了节省开支生病也不敢去医院打吊瓶。

  妻子在进产房前一天还在坚守着自己的摊位。

  经过一年的拼搏奋斗,两个人用300块摆地摊赚到15万,在兰州这样的城市这是一个传奇。

  有人对包正忠出书表示质疑,认为他是在炒作,对此,他说,“我是真人真事,我搞不清楚这个事情有什么值得攻击的。

  我身上肯定有别人能借鉴的东西,所以我一点都不后悔。

  包正忠表示,他将为家乡三所小学的全部学生捐赠冬衣。

  他还会在网上同步开展爱心名单征集活动,与广大读者联名献爱心,参与活动的读者有机会将自己的名字列在爱心捐赠名单中。

  “练摊帝成为网民热议话题,名为《300块摆地摊,我一年赚了15万》的帖子在网上发表后吸引了20多万网友的关注。

  被网友称为“练摊帝的发帖人是一位28岁的西北小伙,名叫包正忠。

  “练摊帝在帖子中讲述了和妻子近一年多来从摆摊谋生到开店创业的喜怒哀乐,前来讨教生意经的上千名网友挤爆了4个聊天群。

  “练摊帝称人生只要有目标,并付诸努力,总会取得成功。

  刚拿出10万扩大再生产,发表这篇连载帖的网友“么么的公馆来自甘肃兰州,因家境欠佳,曾在高一时因经济原因辍学。

  去年,在和新婚妻子蜜月旅行归来后,两人手上只剩下300元。

  在做过影碟出租生意的妻子提议下,他们购置了一批廉价女装,共同开始了艰难的“夜市地摊创业。

  “练摊帝正忙着在新开的服装店里请朋友参谋店面布置。

  上个月中旬,他从摆地摊赚来的钱中拿出了10万元扩大再生产,在商场里开了实体店铺。

  从一年前的300元,到现在的10万元,他这两次生意的起步费相差了300多倍。

  据他介绍,由于新店刚起步,现在的主要收入仍然来自摆摊,至少在今后一年里,他会“摆摊+开店双轨运转。

  早晨起床后经营店铺,晚上6点至12点在夜市摆摊,基本上除了吃饭、睡觉,他把时间都扑在了生意上。

  摆脱“丢人感用了半年,包正忠坦言,心态转变是最初的一大难题。

  摆摊是他妻子提出的,但他感觉有些丢人,特别是遇到熟人时面子上会“挂不住。

  “这种状态我持续了半年。

  随着生意越来越好,腰杆硬了,他也逐渐摆脱了最初的心态。

  练摊时的收入并不稳定,生意最景气的一个月赚了近三万元,而淡季时一个月只有2000多元利润。

  但一年下来的总收入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

  “我现在只是赚到了第一桶金而已。

  帖子的不断更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网友关注,不少人跟帖向他讨教什么东西好卖、在哪里进货便宜、摆摊地点怎么选择等,常常让他来不及答复。

  他建立了一个聊天群,短短数日就爆满,只得继续创建。

  目前,他创建的4个聊天群均在满负荷运转。

  对于新手,包正忠提醒道,摆摊之前一定要做好吃苦的准备,并坚持下去;起步阶段要谨慎,不要把初始资金全部投在某个项目上,要给自己留点余地。

  如今,利用下班时间练摊在一些白领中越来越流行。

  包正忠对此表示,由于在时间和精力上的投入有限,这些人的摊点不容易做大,但把它当做一种不同的生活体验,并在其中锻炼自身技能,则是个不错的选择。

  正是这位父辈拥有数百万身价的22岁小伙子,在义乌三挺路上的夜市地摊上游刃有余,生意做得有声有色。

  “以前经常陪女朋友过来逛夜市,发现夜市人气不错,而且很多老板还从这里发家致富,我也是来试试金波这样解释自己的创业初衷。

  “高中毕业的时候也想过一定要赚大钱,其实是现在看来很不符合实际的。

  经过走访发现经营夜市的风险小、投资小、资金流转快,利润还比较可观,想到做什么,就做什么,从来没有想得更多,就这样干下来了。

  金波认为夜市做生意谈不上仔细调研、反复琢磨,自己做生意一凭眼光二凭信心。

  他说自己每天从下午5点多开始摆货,做到凌晨1点左右回家打理一下,凌晨3点就连夜坐车去外地进货,这样到了进货地方刚好对方开门营业,进完货后返回义乌,开始张罗晚上的生意。

  这个流程也是整个夜市经营者的轨迹,大致如此,根本不觉得任何劳累。

  做生意总是要辛苦一点的,能为自己的兴趣打工,很快乐。

  据知情人士介绍,金波的父母所创办的衬衫厂已经有10多年了,生意也非常稳定,企业规模上百号人,资产数百万元。

  “我知道父母花了不少心血,办企业也很辛苦,但是自己不懂服装生产和管理,也不想知道那么多,对于企业的未来,全由父母打理,自己肯定不会去考虑接班的问题。

  金波还告诉笔者现在关心的是属于自己的夜市地摊生意,而且目前生意比预期的理想,保守估计一年做下来赚5万元绝对没有问题。

  金波说自己在经营夜市的同时,还在淘宝网上开了店铺,所经营的范围跟夜市摊位一样非常有特色,几乎把女性所喜爱的东西诸如女性箱包、韩流服饰、头巾等全部都搬到店铺上。

  做夜市生意要抓住时尚流行心理和流行元素,在店铺和摊位之间不断调货,结合网络和实体之间的互动经营,金波对此津津乐道为“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金波表示,他对自己的选择并不感到后悔,反而有一种成功的欣喜,他说在自己周围还有不少类似于自己的创业者,义乌人创业从不讲究面子问题,要面子难有金子。

  “我当然不可能一辈子摆地摊,不过夜市确实锻炼了自己,学到了不少做生意的技巧和培养了商业眼光。

  金波希望自己能在夜市里锤炼出符合现代年轻女性消费需求的知名服装品牌。

  在去年年底股市震荡的时候,他还炒股赚了几万元。

  如果有更好的其他项目,他也会留意并且努力尝试的。

  “非常惊讶,你的面子在哪里?

金波告诉笔者,这是他的朋友之中说的最多的一句话,至今还有不少人无法理解。

  老板的儿子去摆地摊值不值得?

这成了身边亲戚、朋友争议的焦点。

  在夜市,我靠自己的劳动赚钱,跟别人无关,我也不去跟别人比什么。

  金波对这些无聊的争论并不当回事,他说在义乌上班要比做生意难度大,自己是在享受做生意。

  金波父亲的生意伙伴刘先生认为,生意不分大小,既能自食其力又可以锻炼自己,不管做什么都应该支持和肯定。

  据义乌三挺路夜市管理办公室有关资料显示,从1988年7月20日,在义乌县前街与南门街形成夜市,有摊位34个,年成交额60余万元的规模至2001年开始至今的三挺路夜市,已经发展到763个夜市摊位,不足1公里的夜市摊位市值超过3亿元人民币。

  义乌三挺路夜市的繁华出乎人们意料,犹如这座充满魔幻的商贸城市一样,充溢着一种无法抵挡的神奇和魅惑,据知情人士透露至少有数位义乌亿万富翁从夜市诞生,而他的造富神话一直在低调却又繁忙之中延续。

  看了“摆摊创业白手起家的故事的人还看了:

1.白手起家故事创业故事2.90后白手起家的创业故事3个3.80后创业故事白手起家3篇4.80后白手起家创业故事3个5.白手起家的创业小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可爱清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