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气候适应型试点城市建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310128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830.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元市气候适应型试点城市建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广元市气候适应型试点城市建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广元市气候适应型试点城市建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广元市气候适应型试点城市建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广元市气候适应型试点城市建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元市气候适应型试点城市建设.docx

《广元市气候适应型试点城市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元市气候适应型试点城市建设.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元市气候适应型试点城市建设.docx

广元市气候适应型试点城市建设

广元市气候适应型试点城市建设

实施方案

 

2017年8月

前言

根据最新科学研究报告,1880~2012年期间,全球陆地和海洋表面平均温度上升了0.85℃,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冰川和积雪融化加剧,水资源分布失衡,生态系统受到威胁。

气候变化对农、林、牧、渔等经济活动和城镇运行都产生了不利影响,加剧疾病传播,威胁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预估,如果温度上升超过2.5℃时,全球所有区域都可能遭受不利影响;温度上升超过4℃时,则可能对全球生态系统带来不可逆的损害,造成全球经济重大损失,发展中国家所受损失将更为严重。

全球气候变化是当前及今后长时期内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巨大挑战。

城市人口密度大、经济集中度高,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尤为严重。

气候变化导致高温热浪、暴雨、干旱、雾霾等气象灾害增多,已经并将持续影响城市生命线系统运行、人居环境质量和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积极适应气候变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

城市适应气候变化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城市持续健康发展,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广元市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嘉陵江上游,川陕甘结合部,素有“川北门户、蜀道咽喉”之称和“千里嘉陵第一城”之誉。

广元市是嘉陵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国家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是全国、全省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地区。

广元总体上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呈现四季分明、夏热冬暖、雨热同季、终年温润、立体气候明显的气候特征。

广元市地形地貌复杂,表现为气候生态多样性和脆弱性同存,干旱、暴雨洪涝、雷雨大风(冰雹)等气象灾害常发频发。

近年来,广元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坚持生态立市的发展思路,以创建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为抓手,建设建设美丽、开放、活力、畅达、幸福的川陕甘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为目标,努力将气候适应理念落实到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加强城市建筑、能源、交通、水资源和生态等领域的高质量建设、精细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不断提升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广元市根据四川省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组织申报气候适应型试点城市的通知》(川发改环资〔2016〕924号)文件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方案涉及范围为广元市行政辖区,规划面积16314平方公里。

规划基准年为2015年,规划期为2016-2020年。

 

一、广元市基本情况

(一)地理区位情况

广元市位于北纬31°31′至32°56′,东经104°36′,至106°45′之间,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嘉陵江上游、川陕甘三省结合部,北与甘肃省陇南市的武都县、文县、陕西省汉中市的宁强县、南郑县交界,南与南充市的南部县、阆中市为邻,西与绵阳市的平武县、江油市、梓潼县相连,东与巴中市的南江县、巴州区接壤,既是成都、西安、重庆、兰州四大西部城市的腹心地带,又是连接西南西北经济带的支撑点,素有“女皇故里”、“蜀北重镇”、“川北门户”和“巴蜀金三角”之称。

图1-1广元市地理区位图

 

广元市总面积16314平方公里,辖3区(利州区、昭化区、朝天区)、4县(苍溪县、旺苍县、剑阁县、青川县)。

2014年末全市户籍人口310.14万人,到2020年,广元市域预计总人口为327万人,城镇化水平为50%,城镇人口约135万人。

图1-2广元市行政区划图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605.43亿元,是2010年的1.88倍,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番,工业增加值实现244.64亿元、是2010年的2.33倍,年均增长16.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40.8亿元、是2010年的2.44倍,年均增长19.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96.62亿元、是2010年的1.99倍,年均增长14.7%。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实现2701.73亿元,是“十一五”累计的2.07倍,居民收入、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3628元和8939元。

(三)资源禀赋情况

1.土地资源

广元市土地总面积163.2万公顷,其中,耕地35.31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1.6%;林地105.55万公顷,占64.70%;草地0.411万公顷,占0.25%。

2.水资源

广元市境内河流属长江水系,以嘉陵江干流为主,域内有白龙江、清江河、东河等108条保雨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

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179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总量为112亿立方米。

全市地下水储量较为丰富,总量达13.9亿立方米,以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为主要分布,其中嘉陵江流域地下水储量10.73亿立方米,可开采量达4.69亿立方米。

全市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400万千瓦,可开发水能蕴藏量296万千瓦。

目前,全市水能资源已开发利用220万千瓦,占可开发蕴藏量的74%,其中亭子口电站装机110万千瓦、宝珠寺电厂装机70万千瓦、紫兰坝水电站装机10.5万千瓦。

小水电开发具有较大潜力。

3.森林资源

广元市是国家森林城市。

2015年,全市林业用地100.3066万公顷,占全市幅员面积的61.94%。

全市共有森林面积90.2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55.3%。

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3%,绿地率达到38.7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1.2平方米。

全市现有林业自然保护区9个,按级别国家级2个、省级5个、市级2个,按类型森林和野生动植物7个、河流湿地生态系统2个。

4.可再生能源资源

广元市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具备良好的储气条件,天然气远景储量较大。

目前已发现九龙山、龙岗西、元坝三大气田,累计布井157口,已探明储量将超过40亿立方米。

全市太阳年平均辐射3988MJ/m2。

5.生物资源

广元市在动物地理划分上属东洋界华中区西部山地高原亚区。

自然条件优越,动物区系组成复杂,有野生动物28目86科517种,其中大熊猫、川金丝猴、小熊猫、大鲵等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动物达77种。

境内分布野生植物2624多种,珍贵野生木本植物832种。

广元市是全国中药材主产区之一。

地产常用药材有杜仲、天麻、紫胡根、皱皮木瓜、火麻仁、辛荑花、冬花等品种。

全市现有中药材总面积75万亩,已建成药材基地乡镇近90个。

旺苍县被命名为全国杜仲基地县,杜仲占中国种植面积的10%;苍溪县川明参占全国该品种总量的50%;青川天麻、剑阁柴胡质量名列中国同类产品之首。

二、主要气候变化影响及问题

(一)基本气候特征

广元市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西邻川西高原,北靠秦岭,东连大巴山区。

海拔高度分布为西高东低,北高南低。

广元为北方冷空气入侵四川盆地的门户,常年多风,早晚温差大,空气湿度比盆地小。

受特殊的地形影响,平均气温东西差异和南北差异明显,呈西低东高、北低南高的分布特征。

广元位于嘉陵江流域上游,境内大型水库较多,存在典型的水体气候效应。

广元市地形地貌复杂,以山地为主,山地风、河谷风多发,冬春季高山多降雪,对河谷地带的气温、湿度存在明显影响。

广元地区总体上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高山地区为温带气候,呈现四季分明、夏热冬暖、雨热同季、光热同期、夏秋降水充沛、冬春寒冷少雨、终年温润、立体气候明显的气候特征。

降水表现为“季节差异大、地区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大”等特点:

(1)季节差异大,冬春季少雨,大雨开始期一般在4月,暴雨开始期大多数在6月,少数年份可以提前到5月,暴雨主要集中在7~9月,最早可以发生在3月,最晚可以出现在11月初。

(2)地区分布不均,以嘉陵江为界,东部多于西部,以广元市区为界,南部多于北部。

受地形影响,夏季多局地性阵雨。

(3)年际变化大,少雨年份的年降雨量与多雨年年份的年降雨量差距极大,干旱年份和丰水年份交替出现。

广元市气象灾害主要为暴雨洪涝、高温、干旱、大风、冰雹、霜冻、大雾等,其中以干旱和暴雨洪涝影响最重。

干旱发生频率最高,表现为十年九旱,主要是春旱和冬干,夏旱和伏旱也较多。

初夏多局地阵性大风、强对流天气,易出现局地冰雹;盛夏季节多强降雨,区域性洪涝灾害主要出现在7月和8月;9月多秋季连阴雨;10月至次年4月多冷空气影响,冷空气影响时有大风、雨雪和强降温天气,大雾天气出现日数在10天左右。

雷电主要发生在初夏到晚秋,冬春季很少出现。

高温天气主要出现在6~8月。

霜冻天气逐渐减少,一般出现在高山地区。

(二)气候变化事实

1.气温

1961~2014年广元市的年平均气温整体呈上升趋势,年代际上,20世纪60~70年代表现为较暖的特征,80~90年代处于一个偏冷时期,90年代末至今处于第二个偏暖期。

升温速率为0.128℃/10a,1961~2014年54年来平均气温上升了约0.7℃,低于全国水平,但略高于四川盆地(0.10℃/10a)。

最冷年出现在1976年,年平均气温为14.7℃,低于多年平均气温1.0℃;最暖年出现在2013年,年平均气温为16.7℃,高出多年平均气温1.0℃。

春季:

1960年至2000年平均气温虽然年纪波动较大,但整体上没有表现为上升的趋势。

2000年以后气温有明显的上升趋势,2013年为历史之最,达到了18.1℃,比正常值偏高略2.0℃。

最低值出现于1996年,仅14.4摄氏度,偏低1.7℃。

夏季:

1961年到1983年平均气温呈下降趋势,1983年为夏季平均气温最低值,仅23.6℃,比平均值低1.2℃。

1983年至2013年平均气温呈缓慢上升趋势,最大值出现于2006年,达到26.4℃,偏高1.6℃。

秋季:

1961年至1976年为缓慢下降趋势,1976年至1980年气温异常,明显偏高,到1981年出现历史低值,仅14.5℃,比正常值偏低1.4℃。

1981年以后,秋季平均气温也呈整体缓慢上升的趋势,极大值出现于1998年,达到17.7℃,偏高1.8℃。

冬季:

平均气温变化不如其它季节那么显著,但整体上仍可划分为2个阶段,1961年至1985年属于气温偏低期,均值为5.6℃。

1986年以后属于气温偏高期,均值为6.2℃。

1961年至2013年平均气温为5.9℃。

冬季平均气温最低值出现于1967年,为4.3℃,比平均值偏低1.6℃。

最高值出现于1986年和1998年,均达到7.5℃,比平均值偏高1.6℃。

2.降水

广元市年降水量总体上呈减少趋势,递减率为14.204mm/10a,1961~2014年54年来降水量减少约77mm,降水递减率明显低于四川盆地(31.6mm/10a)。

年降水量有很大的年际变化差异,最高年降水量出现在1981年,达到1599.8mm,最低出现在1997年,仅为699.1mm,最高值超出最低值近1.3倍之多。

广元各降雨量总体为逐年下降的趋势。

但局地强降雨频率明显增加。

四季变化情况如下:

春季(3~5月)总体上以少雨为主,1961年至1983年降雨偏多,春旱发生概率低,1983年以后春季降雨明显偏少,春旱发生概率高。

夏季(6~8月)1961年至1978年呈减少趋势,1981年出现了极大峰值,达到1101毫米。

1981年至2008年又呈减少趋势,2008年到2013年转为增多。

秋季(9~11月)1976年前以偏多为主,后期以偏少为主。

冬季(12~次年2月)降雨总体偏少,年际波动大,整体上呈缓慢上升趋势。

由于全年的总雨量主要是受夏季降雨的影响,从近54年的资料显示,夏季的降雨总体上是减少的。

(三)气候灾害情况

气候变化导致广元市气候出现以下特征:

气候增暖、降雨变率增大,降水分布更加不均,发生的强降水可能性增加,中小雨日数减少,连续无雨或小雨持续日数增加;平均风速减少,大风日数增多,日照减少,阴霾天气增多。

气温的明显上升和降雨量的下降,导致高温干旱更加突出,局地暴雨洪涝、对流性大风及冰雹等极端气候事件时有发生。

一般认为贫困人口是最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群体。

广元市的县区均为国家、省级连片特困县区,贫困人口多,广元市属汶川地震重灾区(青川属极重灾区),地震显著破坏了生态环境,震后地质灾害隐患点显著增加,使得城市气候脆弱性增加。

连续三日或以上出现中雨及以上量级的降雨就可能形成地质灾害。

气候变化背景下,广元市暴雨和干旱等极端气候事件增多,灾害损失有增多趋势。

广元市近年发生的极端气候事件:

1998年9月16日,剑阁县普安镇连续3小时雨量超过180mm,连续5小时总雨量达256.8mm,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多达8.4亿元,并导致30人死亡和12人失踪,9150人无家可归;2003年7月15日,旺苍县国华镇突降大暴雨,日降雨总量达230余mm,造成9人死亡和4人失踪;2006年8月28日,青川县降暴雨,局部大暴雨,造成4人死亡和9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多达4亿多元;2006年,广元市南部地区出现严重冬、春、夏、伏“四连旱”,造成农作物大面积绝收,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社会安定,经济损失多达5亿多元。

三、广元市开展气候适应型城市工作的基础与挑战

(一)适应气候变化的工作基础

1.完善的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体制

体制创新。

自2008年灾后重建以来,广元市委、市政府就开始特别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在体制机制上进行大胆创新。

成立了广元市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发展改革委,统筹应对气候变化的各项工作。

先后成立了市低碳发展领导小组、市低碳发展局、市低碳经济发展研究会、广元市环境交易所。

低碳发展局是全国低碳发展“第一局”。

2010年就以人大立法形式在全国率先确立了“广元低碳日”。

这套低碳管理体制相对成熟,未来可以赋予适应气候管理职能,低碳发展局可以更名为应对气候变化局,全面负责气候适应和低碳减排工作。

机制创新。

每年市、县区政府确定一批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重要工作、重要任务、重大项目,有专门的机制进行任务分解,以实施具体项目为载体,落实各项具体任务,稳步推动。

在实践中形成了“重点任务项目化,节能减排数据化,试点示范标准化,工作推进机制化”的“四化”工作思路。

评价创新。

广元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全市各县区和有关部门的量质化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及具体实施细则,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低碳指标纳入到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年度绩效考核、干部考评内容。

考核结果将直接与财政扶持资金、生态补偿资金、量质化考核奖相结合,并直接作为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

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述职中增加了重点报告环境和生态方面的内容,对于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会严肃追究法律责任。

2.超前的绿色发展理念

多年来,广元市坚持走生态立市发展战略,生态和绿色低碳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得到市领导层的理解和认可,并认真践行。

低碳发展工作在全国已具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005年,广元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生态广元、构建嘉陵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战略目标。

“十二五”以来,广元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绿色低碳工作,成了专门的低碳机构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要求,明确了“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文旅兴市、融合发展”的总体战略发展思路,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立市的意见》、《广元市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等重要文件,大力开展“美丽广元、幸福家园”建设,生态绿色相关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3.各种城市试点创建工作有序开展

广元市已成功创建为“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嘉陵江流域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国家新能源示范市”和“省级环保模范城市”。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精心谋划、科学组织,全市各级各部门积极创新,大胆实践,全面有力有序推进各项试点工作,城市空气质量、饮用水源水质、人均绿地面积、人均二氧化碳排放等17项指标均已超过国家相关标准。

4.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十二五”期间,广元市在“生态立市”战略的统领下,积极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增强适应气候能力。

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始终把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作为重要内容,不断提升城市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和地下管廊建设,增强城市容纳雨水和排涝能力,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铺装人行道透水砖2万平方米,建成功能调蓄公园2个、绿色屋顶3万平方米,地下综合管廊启动规划设计。

全面建立应对各类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强化地质气候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能力建设,市城区建成大型应急避难场所11处、总面积28万平方米,能同时容纳23万人应急避难。

5.较好的气象综合观测预报能力

全市现有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5个,其中国家基本站1个,国家一般站4个;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262个,平均站间距达到7.8公里;建设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站1个,国家级农业气象观测站1个,交通自动气象观测站3个,云地闪自动探测站1个,土壤水分自动观测站7个,车载式X-波段移动雷达1部。

建立了以数值预报为基础,以人机交互系统为支撑,综合应用区域自动站、卫星、新一代天气雷达等各类观测资料的气象预报服务业务平台、灾害性天气短临预报预警业务平台和信息发布平台。

近3年短期晴雨预报准确率为83.3%,短期气温预报准确率为69.8%,短期重要天气预报准确率60.3%。

6.防灾减灾事业发展迅速

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基本形成,气象、地震、水文、地质等自然灾害监测站网基本建立,并在不断的提升完善;工程防灾成效日益凸显,应急防范能力稳步提升;防灾减灾科技支撑作用明显增强;灾害应急响应、灾情会商、专家咨询、信息共享和社会动员机制逐步完善;调查评价机制逐步健全,自然灾害群测群防及监测预警体系基本形成;防灾减灾人才和专业队伍建立并逐渐壮大,防灾减灾专业技术人员以及专业救援与志愿者相结合的应急队伍已经建立并逐渐壮大,公众防灾减灾意识与临灾避险能力进一步增强,重特大自然灾害应对能力大幅提升。

(二)开展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的必要性

加快推进广元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步伐,不仅是国家的总体要求,更是广元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1.提高广元防灾减灾能力的迫切需要

广元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高差悬殊3000余米,地形地貌多样。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形成了独特多变的山区天气气候特征,成为干旱、洪涝、暴雨、冰雹、大风、雷电等气象灾害多发区。

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占当年GDP的3-10%,如2006年苍溪、剑阁等地特大夏伏连旱,经济损失近5多亿元;2009年青川“7.15-17”暴雨洪灾,经济损失近16亿元。

同时,“5.12”汶川特大地震后,位于青川县境内的龙门山北东向构造带受震后影响,岩层破碎,每到暴雨季节,滑坡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

广元市利州区、朝天区、旺苍县、青川县划分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昭化区、剑阁县、苍溪县划分为地质灾害中易发区,已查明并实施监测预警的地质灾害隐患点2828处。

严重的气象灾害以及其衍生灾害,已经成为阻碍广元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之一。

强化防灾减灾,保障广元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迫切要求加快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2.建设嘉陵江上游生态屏障的迫切需要

广元地处四川盆周北部山区,大山大水大森林的生态特征突出,森林覆盖率55.3%。

全市现有森林公园10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6个、市级1个,省级以上森林公园增至9个。

嘉陵江纵贯全境,是嘉陵江中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重点区域,也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战略地位。

加快嘉陵江上游地震灾后生态修复,进一步提升生态功能,加强广元生态文明建设,也给全面推进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3.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广元是连片边远贫困山区、自然灾害频发地区、汶川特大地震重灾区和限制开发的生态保护区,自然条件落后,发展基础薄弱,扶贫攻坚任务异常艰巨繁重。

走特色农业发展之路,努力夯实群众增收支撑,持续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尤其关键。

“十三五”期间,将是落实“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文旅兴市、融合发展”思路,建设美丽、开放、活力、畅达、幸福的川陕甘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实现整体连片贫困到同步全面小康跨越的关键时期,气候适应工作将为上述目标的实现添砖加瓦。

(三)城市适应气候变化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2016年至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和资源消耗不断增长,环境保护呈现出结构性、叠加性、压缩性、复合性的特点,环境压力不断增大。

特别是全球气候影响带来的不利因素,川北盆周山区自然灾害易发、多发、频发的趋势将继续存在,我市应对气候变化形势依然严峻,任务十分艰巨。

1.新的气候变化风险增大

广元地处浅丘、深丘到山区的过渡地区,地形地貌落差大,地质构造复杂,气候复杂多变,干旱、风雹、洪涝及地震等自然灾害易发。

因地质环境的复杂性和极端气候造成的自然灾害,导致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高发频发,灾情重、损失大。

部分城镇、半数以上的人口仍分布在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危害大、险情重。

2.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加强

市政基础设施承载力超负荷,部分建筑达不到设防标准,城市管理仍比较薄弱。

城市基础设施布局、建设、运行、调度、养护和维修中尚未充分考虑气候变化的影响,供电、供热、供水、燃气、通信等城市生命线系统缺乏气候可行性论证与评估,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保障能力欠缺。

立体交通体系建设、排水防涝等水系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优化。

3.敏感脆弱领域的适应能力有待提升

城市生命线系统的防洪防涝标准过低,不适应未来暴雨变率加大应发的灾害性天气,容易遇雨就涝。

部分河道及防洪能力达不到标准,防洪排涝标准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部分堤防还存在隐患,江河湖库综合防洪减灾体系尚不完善。

突发性、大范围的山洪、地质灾害应急设施不足。

农业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发展水平低,现有及技术和装备防控能力不足以应对极端天气气候灾害,尤其是干旱天气,容易造成重大损失。

森林火灾与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系统、林火阻隔系统以及应急处置系统建设相对滞后。

4.应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和人才不足

各级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亟需增强,城乡社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模式尚需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宣传教育工作长效机制急需健全,社会公众应对气候变化意识还较薄弱,识灾、避灾、自救互救的知识和技能相对欠缺,进一步提升各级政府加强适应气候变化意识、增强公众参与气候适应城市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认为还很艰巨。

人才结构和科技创新能力与广元应对气候变化要求还很不协调,科技拔尖人才仍然相对匮乏,科技创新能力明显薄弱。

四、指导思想及原则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七中全会、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和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实现“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理念和最大限度减轻气候变化对人民生产生活影响为根本宗旨;坚持应对气候变化与经济社会融合式发展理念,以维护城市安全宜居为核心;坚持政府、企业、公众的多主体共同参与,协同推进;加强科技支撑,从政策法规、体制机制、规划统筹、标准规范、建设管理等方面全面推进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努力创建气候适应型城市,全面提升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韧性广元、绿色广元、低碳广元,促进广元市全面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美丽、开放、活力、畅达、幸福的川陕甘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

(二)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科学规划。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规律,以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以减轻气候变化对人民生产生活影响为工作重点,坚持预防为主、主动适应、科学适应,有针对性地制定适应措施,规范有序的开展适应气候变化的各项工作。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以科学评估为依据,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气候风险、不同脆弱单元、不同社会经济领域、不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实施分类指导的适应方案。

明确安全、宜居、绿色、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目标和控制要求,坚持分功能区、分步实施,采取合理措施,有针对性的开展适应行动。

统筹谋划,突出重点。

统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区域战略布局,突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重点和关键领域,着力推进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搞好各种平台和预警系统建设,努力实现经济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