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版高考政治生活中的法律常识专题二第四十二课时民事权利和义务及人身权讲义.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301792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4.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版高考政治生活中的法律常识专题二第四十二课时民事权利和义务及人身权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浙江版高考政治生活中的法律常识专题二第四十二课时民事权利和义务及人身权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浙江版高考政治生活中的法律常识专题二第四十二课时民事权利和义务及人身权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浙江版高考政治生活中的法律常识专题二第四十二课时民事权利和义务及人身权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浙江版高考政治生活中的法律常识专题二第四十二课时民事权利和义务及人身权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版高考政治生活中的法律常识专题二第四十二课时民事权利和义务及人身权讲义.docx

《浙江版高考政治生活中的法律常识专题二第四十二课时民事权利和义务及人身权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版高考政治生活中的法律常识专题二第四十二课时民事权利和义务及人身权讲义.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版高考政治生活中的法律常识专题二第四十二课时民事权利和义务及人身权讲义.docx

浙江版高考政治生活中的法律常识专题二第四十二课时民事权利和义务及人身权讲义

专题二 民事权利和义务

第四十二课时 民事权利和义务及人身权

【分析考情 扫描考向】

考试大纲说考点

四年考卷析命题

考点展示

学习目标

真题分布

背景追踪

核心素养

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

①识记:

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②应用:

实现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

2018·04月浙江,34

结合具体案例,考查承担民事责任的主体(选择题Ⅱ)

法治意识:

通过具体案例,正确分析承担民事责任的主体,增强法治意识

2018·04月浙江,40

(2)

结合小李在网购过程中与店主发生的矛盾,考查民事责任及承担的方式(综合题)

法治意识:

增强法治意识,维护他人民事权利

科学精神:

根据相关法律知识,提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2015·10月浙江,42

(2)

结合具体案例,考查民事责任及承担的方式(综合题)

法治意识:

增强法律意识,依法维护民事权利,自觉承担应负的民事责任

科学精神:

掌握正确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③识记:

民法对诉讼时效的规定

积极维护人身权

①理解:

生命健康权

2015·10月浙江,37

结合李某对其养子的侵权案例,考查生命健康权(选择题Ⅱ)

法治意识:

增强法律意识,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权利

②理解:

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

2018·11月浙江,37

结合甲因与乙结怨,而对乙采取的报复行为,考查公民的人身权(选择题Ⅱ)

科学精神:

准确分析人身权利

法治意识:

增强法治意识,维护他人人身权

2017·04月浙江,35

结合张某诋毁英雄的事例,考查人身权利(选择题Ⅱ)

命题分析预测

1.高频考点:

民事权利与民事责任、人身权

2.命题预测:

结合具体案例,考查本课的相关知识

考点一 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1.民事主体:

民事主体是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自然人、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

2.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

它是民事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它因具体的法律关系而有所不同。

3.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往往一方的权利就是另一方的义务,一方的义务就是另一方的权利,两者通常是等价有偿和对等互利的。

考点二 实现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

1.实现民事权利:

民事权利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实际行动。

所有社会成员既要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使社会健康和谐地发展。

2.承担民事责任

(1)民事义务:

我国法律保护各类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和财产权,要求人们尊重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2)法律责任:

为了切实保障民事权利,法律对于侵权行为和违约行为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3)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有:

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继续履行,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

这些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选一选:

甲在某饭店吃饭,邻座乙、丙因喝酒发生吵架,继而动手打斗。

乙用酒瓶向丙砸去,丙躲闪,甲头部被砸伤。

本案中乙应该对甲承担的民事责任有(  )

①赔偿损失 ②恢复名誉 ③赔礼道歉 ④恢复原状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解析 本案中乙砸伤了甲,应该赔偿损失,包括医药费等,同时还应赔礼道歉,①③符合题意;②一般适用于侵犯人格,不符合题意;④一般适用于侵犯财产权,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考点三 民法对诉讼时效的规定

民法总则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考点四 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

1.法律要求尊重每个人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

2.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是一个人最基础的权利,是首要的人格权。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身体和健康是每个人从事一切活动必不可缺的前提条件。

3.侵犯他人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应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考点五 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

项目

法律保护

法律禁止

姓名权

自然人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法律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有权使用笔名或者其他别名

法律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自然人的姓名

肖像权

自然人享有再现、使用和排除他人侵害自己肖像的权利

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自然人的肖像

名誉权

自然人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法律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自然人、法人的名誉

隐私权

法律保护公民的通信自由、住宅不受侵犯等隐私权,保障公民私人生活安定

禁止干扰自然人正常生活,禁止以口头、书面等形式宣扬他人隐私

考向一 民事权利和民事责任

【例1】(2018·04新高考,40.2)11月9日,小李看中一网店3000元的A款手机,要求店主给予8折优惠,店主同意,但要求小李两日内下单付款。

11月10日,小李发现该店举行“11月11日购买B款手机降价1000元”的促销活动。

小李与店主联系,要求A款手机也降价1000元,店主回复:

“好的,先支付3000元,优惠款三天内返还”。

小李当即下单并支付了3000元。

三天后,小李收到手机但未收到返还款,与店主交涉要求返还优惠款,店主只同意按8折优惠返还600元,小李表示拒绝。

指出该店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及方式,并说明理由。

(3分)

解析 本题以生活中的事例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考查考生对合同履行原则、违约与违约责任等知识点的把握。

设问指出该店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及方式,并说明理由。

该店应承担违约责任,继续履行。

该店未按变更后的合同履行,已构成违约。

该店应按小李的要求继续履行,返还1000元。

答案 应承担违约责任,继续履行。

该店未按变更后的合同履行,已构成违约。

该店应按小李的要求继续履行,返还1000元。

[对点练1](2015·10新高考,42.2)从事运输的赵某与H二手车贸易公司签订了购车合同,约定以30万元的价格购买该公司一辆运输车,并按约定交纳了5万元定金。

赵某在约定期限的最后一天交款提车却遭拒绝。

原来,H公司已将该车以38万元卖给了周某,并帮助周某办理了过户手续。

赵某要求H公司继续履行合同,而该公司要求解除合同,并退还定金。

双方协商无果。

赵某因此受到较大损失,遂将H公司诉至法院。

运用《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的知识,指出H公司应承担何种民事法律责任及承担方式。

(3分)

解析 民事责任包括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然后针对“赵某在约定期限的最后一天交款提车却遭拒绝”判断出违约责任。

根据法律规定,接受定金的一方违约,应该双倍返还定金;守约方受损,可以提出赔偿损失。

根据案情,合同约定了定金,赵某因此受到较大损失,H公司应承担双倍违约金以及赔偿金。

答案 H公司应承担民事违约责任。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和本案情况,该公司应双倍返还定金,还应承担一定数额的赔偿金。

温馨提示:

民事责任主要是财产责任,但这并不意味着民事责任仅限于财产责任,也包括非财产责任,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

考向二 维护人身权

【例2】(2018·11月浙江选考,36)【加试题】甲与乙因工作原因结怨。

为报复乙,甲在网络上散布乙有婚外情等不实之词,还将偶然偷拍到的乙与异性多人在饭店大堂正常聚餐的照片发布在网络上作为佐证。

甲的行为侵犯了乙的(  )

A.名誉权B.肖像权C.姓名权D.隐私权

解析 我国法律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的名誉,甲为报复乙,在网络上散布乙有婚外情等不实之词,侵犯了乙的名誉权,A正确,B、C、D不符合题意。

答案 A

解后反思:

人身权的判断方法

[对点练2](2015·10新高考,37)李某常以未完成作业和撒谎为由殴打养子,致其体表广泛挫伤并产生畏惧心理。

事件披露后,警方对李某实施刑拘,检察院提起公诉。

近日,法院一审宣判,李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

在本案中,李某(  )

①侵害了养子的人身权 ②侵犯了养子受教育的权利 ③侵犯了养子的身份权 ④侵害了养子的生命健康权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解析 此题考查法律常识的相关知识。

李某常以未完成作业和撒谎为由殴打养子,致其体表广泛挫伤并产生畏惧心理,本案中李某侵害了养子的人身权,故①正确;本案中李某殴打养子,侵害的是养子人身权而不是受教育的权利,故②错误;本案中李某殴打养子,侵害的是养子的生命健康权,不是身份权,故③错误,④正确。

故选C。

答案 C

易错点1 未成年人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矫正训练1 关于民事主体,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民事权利能力是所有自然人均具有的

B.民事行为能力不是所有自然人都具有的

C.未成年人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但所有成年人都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D.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解析 民事主体,是指根据法律规定,能够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当事人,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民事权利能力是所有自然人均具有的,但是民事行为能力不是所有自然人都具有的,故A、B、D三项表述均正确。

C选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入选。

答案 C

提醒 年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若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也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易错点2 混淆自然人的肖像权、名誉权、姓名权

矫正训练2 李某和张某系同班同学,均为7岁。

因张某长的矮胖,李某在张某的照片上写上“肉丸子”字样,嘲笑张某。

张某发怒,打破了李某的鼻子。

本案中(  )

A.张某侵犯了李某的生命健康权,他必须承担侵权责任

B.李某侵犯了张某的姓名权,他毋须承担相应民事责任

C.李某侵犯了张某的名誉权,其监护人需承担民事责任

D.李某侵犯了张某的肖像权,他必须承担相应民事责任

解析 本案中李某和张某均为未成年人,李某因污辱张某被打破鼻子,李某侵犯了张某的名誉权,其监护人需承担民事责任,C项符合题意;A、B、D项均与题意不符。

正确选项为C。

答案 C

提醒 肖像权指自然人对其外部形象所享有的人格利益;姓名权指使用、决定、改变自己姓名的权利;名誉权指对自然人人格的社会评价。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2018年元旦前后,很多人在朋友圈里晒起自己十八岁的照片,以致敬自己的青春芳华。

正常情况下,年满十八周岁在法律上意味着(  )

①已经成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②订立的合同无需法定代理人追认 ③不能再向父母讨要学费和生活费 ④不再受《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约束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析 正常情况下,年满十八周岁在法律上意味着已经成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订立的合同无需法定代理人追认,①②符合题意;正在读书或无挣钱能力的可以向父母讨要学费和生活费,但其言行不再受《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③④说法错误。

正确选项为A。

答案 A

2.吕某和妻子张某给女儿取名“北雁云依”并申请户口登记,遭到当地派出所的拒绝。

吕某诉至法院,请求判决派出所拒绝以“北雁云依”为姓名办理户口登记的行为违法。

本案中(  )

A.当地派出所侵犯了吕某女儿的姓名权

B.吕某是女儿的法定代理人也是辩护人

C.吕某应当对自己的主张承担举证责任

D.如果吕某不服法院判决,上诉期限为15天

解析 吕某的女儿姓名还没有正式登记,谈不上姓名权受到侵犯,故A错误;辩护人是指接受被追诉一方委托或者受人民法院指定,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行使辩护权以维护其合法权益的人,故B错误;该举证的主体应该是派出所,故C错误;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可见,如果吕某不服法院判决,上诉期限为15天,故D正确。

答案 D

3.关于民事权利的实现,表述正确的是(  )

①人们必须自觉运用法律来协调和解决权利间的冲突,以实现民事权利 ②所有社会成员都要用诉讼方式实现权利 ③有了法律依据,自然人就能实现自身的民事权利 ④“重刑轻民”的传统法律思想不利于自然人民事权利的实现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析 民事权利是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并受法律保护的利益范围或者实施某一行为(作为或不作为)以实现某种利益的可能性。

简单地说就是权利主体对实施还是不实施一定行为的选择权。

故人们必须自觉运用法律来协调和解决权利间的冲突,以实现民事权利,“重刑轻民”的传统法律思想不利于自然人民事权利的实现。

故①④入选。

②表述本身错误。

③表述过于绝对。

答案 D

4.A县人民政府为建宾馆,向该县B银行贷款500万元,届期未能偿还。

B银行以A县人民政府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该案所涉及的法律关系(  )

A.不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

B.应属政府行政行为,不应由民法调整

C.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纵向经济关系

D.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

解析 根据题目的表述可以得知,政府向银行贷款属于借贷合同法律关系,在这种法律关系中,政府机关与银行是平等的民事主体。

因此该案所涉及的法律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

故D项表述正确入选。

A、B、C三项表述均错误,排除。

答案 D

5.甲到朋友乙的家里做客,没有经过乙的同意,擅自打开乙的电脑,看乙的个人文件资料,其中涉及到乙的个人生活和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甲的行为侵犯了乙的(  )

A.名誉权B.隐私权C.肖像权D.荣誉权

解析 甲的行为是在没有取得乙同意的情况下,偷看涉及到乙的个人生活和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侵犯了乙的隐私权。

故B项符合题意;A、C、D项均与题意不符。

正确选项为B。

答案 B

6.下列属于侵犯自然人肖像权的是(  )

A.经本人同意将其肖像用作某刊物封面

B.照相馆为王某拍照,复制了10份

C.张某未经李某同意将其照片印在本厂的宣传材料上

D.宋某为王某作画一张

解析 肖像权就是自然人所享有的对自己的肖像上所体现的人格利益为内容的一种人格权。

肖像权为人格权的一种,是自然人对于肖像的制作权和标表使用权。

法律上的肖像为自然人人格的组成部分,肖像所体现的精神特征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转化或派生出公民的物质利益。

法律保护自然人的肖像,是基于肖像上多方面体现了自然人的精神利益、人格利益。

因此,本题中C选项属于侵犯了自然人肖像权。

故本题选C。

答案 C

7.老李用手机给上小学的儿子小李拍了一张打羽毛球的照片,并上传了微博。

后来经老李父子同意,某体育杂志将该照片修改后作为杂志封面刊登,并支付了费用。

材料中(  )

①该杂志社享有该照片的发表权 ②小李享有该照片的肖像权 ③小李享有该照片的修改权 ④老李享有该照片的著作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 小李享有该照片的发表权,故②正确,①错误;③错误,该杂志社享有该照片的修改权;④正确,老李是小李的监护人,享有该照片的著作权。

故本题答案为C。

答案 C

8.年终岁末,支付宝公布了用户“2017年度账单”。

当用户一不小心勾选“我同意《芝麻服务协议》”查看账单时,就意味着同意授权芝麻信用服务公司采集个人信息,默认同意该公司可以直接向第三方提供用户的相关信息。

这种行为(  )

①遵循了履行合同的平等互利原则 ②因为盗用冒用,侵犯了姓名权 ③违背了履行合同的协作履行原则 ④泄露个人信息,侵犯了名誉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 支付宝这种行为违背了履行合同的协作履行原则,泄露个人信息,侵犯了名誉权,③④符合题意;①与题意不符;泄露个人信息,侵犯的是名誉权而不是姓名权,②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D。

答案 D

9.孙某在H门店购买了某洋品牌手机,随后H门店以《全国第一单××Plus诞生!

H易购开售77秒火速成交》为标题在官网发布文章,并擅自附上了孙先生的照片和实名,这导致孙某遭到网友的谩骂,给其生活带来了困扰。

据此可知,H门店(  )

①为他人侵犯孙某的名誉权提供了条件 ②直接侵犯了孙某的身份权 ③需要对孙某承担一定的违约民事责任 ④直接侵犯了孙某的肖像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析 H门店的宣传行为让孙某受到网友谩骂,而网友的行为侵犯了孙某的名誉权,H门店的宣传行为客观上为别人侵犯孙某的名誉权提供了必要的条件,①符合题意;H门店未经孙某同意而擅自使用了孙先生的照片和实名,这直接侵犯了孙某的肖像权,④符合题意。

题意与孙某的身份权无直接关系,②不选;H门店对孙先生并不存在违约行为,故③不选。

答案 B

10.小王QQ在线咨询某中介,小李为他介绍了十几套房子,他都不满意,于是暂时不想买了。

小李为此上网曝光了小王的QQ号、昵称、单位等信息,发表了许多不当的言论。

本案中(  )

A.小李公开相关事实,损害了小王的社会声誉

B.小李公开的主要是网上信息,没有侵犯小王的权利

C.小李公开信息的做法,已经侵犯了小王的隐私权

D.小李侵犯了小王的姓名权,小王也要承担违约责任

解析 小李是公开了小王的个人隐私,并不是公开相关事实,A项不选;小李侵犯了小王的隐私权,不是没有侵犯小王的权利,B项错误,C项正确;小李侵犯的是小王的名誉权,并不是姓名权,小王也没有违约,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C。

答案 C

11.甲女委托乙公司为其拍摄一套艺术照。

不久。

甲女发现丙网站有其多张半裸照片,受到众人嘲讽和指责。

经查,乙公司未经甲女同意将其照片上传至公司网站做宣传,丁男下载后将甲女头部移植到他人半裸照片,上传到丙网站。

本案中(  )

①乙公司未侵犯甲女的肖像权 ②丁男侵犯了乙公司的著作权 ③丁男侵犯了甲女的名誉权 ④甲女无权主张精神赔偿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解析 乙公司未经甲女同意将其照片上传至公司网站做宣传,这侵犯了甲女的肖像权,①错误;丁男下载乙公司网站的照片,未经同意处理后上传到丙网站,这侵犯了乙公司的著作权,②正确;丁男下载后将甲女头部移植到他人半裸照片,并上传到丙网站,这侵犯了甲女的名誉权,③正确;本案中甲女有权主张精神赔偿,④错误,故本题答案应为B。

答案 B

12.某工厂工人刘某酒后驾驶,被交警查获。

刘某冒用同厂工人王某的名义接受了处罚。

本案中,刘某的行为侵犯了王某的(  )

①名誉权 ②隐私权 ③肖像权 ④姓名权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解析 刘某的行为损害了王某的名誉,侵犯了王某的名誉权,①正确;刘某冒用王某的名义接受处罚,这侵犯了王某的姓名权,④正确;材料中刘某并没有侵犯王某的隐私权与肖像权,②③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

答案 B

13.某报记者徐某撰写文章将李某系私生子的事实公开报道,给他造成极大的伤害。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该报道侵犯了李某的隐私权 ②该报道侵犯了李某的荣誉权 ③徐某应对李某承担违约责任 ④报社应对李某承担侵权责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析 材料中的报道侵犯了李某的隐私权,①正确;该报道并不涉及对李某的荣誉称号进行非法剥夺,没有侵犯李某的荣誉权,②不选;徐某与李某并没有相关约定,徐某不涉及对李某承担违约责任的问题,③不选;该报道侵害了李某的名誉隐私权,报社应对李某承担侵权责任,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B。

答案 B

14.某影楼与小刘约定:

“影楼为小刘免费拍写真集,小刘允许影楼使用其中一张照片作为影楼的橱窗广告。

”后小刘发现自己的照片被用在一种某药品广告上。

经査,制药公司是从该影楼花500元买到该照片的。

据此判断(  )

①某影楼未侵害小刘的肖像权 ②某影楼享有小刘写真照片的著作权 ③某影楼的行为构成违约 ④制药公司的行为侵害了小刘的隐私权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解析 ①错误,某影楼侵害了小刘的肖像权;④错误,制药公司的行为侵害了小刘的肖像权;根据题意某影楼免费为小刘免费拍写真集,应该是某影楼享有小刘写真照片的著作权,但未经小刘同意把其照片给某药品做广告,则该影楼的行为构成违约,故②③符合题意。

故本题答案为D。

答案 D

15.赵某一年前从某房产公司购买一商品房,留下了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银行账号等信息。

不久,房产公司员工张某因出售顾客个人信息给中介、商场等而获刑,赵某信息也在其内。

本案中张某侵害了赵某(  )

A.名誉权B.身份权C.姓名权D.隐私权

解析 本题考查隐私权的知识。

题中,房产公司员工张某因出售顾客个人信息给中介、商场,侵害了赵某隐私权,D符合题意;本题未体现名誉权、身份权和姓名权,排除A、B、C。

故选D。

答案 D

二、综合题

16.据某媒体报道:

某公司生产的婴儿护肤品质量不合格,许多婴儿使用后出现皮肤过敏等症状。

从民事法律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案例中婴儿的什么权利受到了侵害?

厂家应承担什么责任?

(2)有关媒体报道了这一事件,为什么并没有侵犯厂家的名誉权?

答案 

(1)婴儿的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受到了侵害。

厂家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是:

停止侵害,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

(2)我国法律规定,新闻单位对生产者、经营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进行批评、评论,内容基本属实,没有侮辱内容的,不应当认定为侵害名誉权。

该报道中内容属实,是新闻单位对生产经营者的监督和对公众知情权及人身权的保护,并不侵犯厂家的名誉权。

17.甲年过30,未婚,暗恋同事乙。

一日,甲在乙门外拾得一本相册,发现正是乙的影集,如获至宝。

甲将乙的照片悬挂于室内欣赏,并利用电脑合成技术,将自己的照片与乙的照片合成在一起,制作成画册,题名为“爱的宣言”,向朋友炫耀。

(1)甲侵犯了乙的哪些合法权益?

(2)甲应该以什么方式承担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

答案 

(1)甲侵犯了乙的肖像权、名誉权。

(2)甲必须立即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赔偿乙一定的精神损失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