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学案岳麓版选修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300186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8.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学案岳麓版选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学案岳麓版选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学案岳麓版选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学案岳麓版选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学案岳麓版选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学案岳麓版选修1.docx

《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学案岳麓版选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学案岳麓版选修1.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学案岳麓版选修1.docx

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学案岳麓版选修1

第14课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目标导航] 1.明治维新的基本内容及其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重点)2.分析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原因。

(难点)

一、背景

1.幕府统治的危机(改革的必要性)

(1)主要制度及政策

①实行幕藩体制及严格的身分等级制度。

②实行领主土地所有制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③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2)表现

①内忧:

社会各阶层对幕府强烈不满,尤其是下级武士,成为倒幕运动的主力。

②外患:

1853年,日本遭到美国入侵之后,面临沦为殖民地的危机。

③洋学传播甚广,吉田松阴等宣传民族意识和变革思想。

2.明治新政府的建立(改革的可能性)

(1)下级武士形成独立的改革派,主张用天皇亲政取代幕府统治;对外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

(2)改革派于1868年发动政变,成立以天皇为中心的新政府,与幕府发生内战,最终推翻了幕府的统治。

(3)明治政府颁布《五条誓文》,表示改革决心。

[历史认识]

1.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引起社会变革的根源,其中对日本封建制度造成最大威胁的是资本主义萌芽,即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它瓦解着封建制度,从根本上动摇了幕府统治的根基。

2.日本幕府锁国政策与中国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都是落后的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都是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

而清朝主要是由封建统治者的盲目自大而实施的,日本主要是为防止外部侵略。

二、开始

1868年明治政府建立,颁布《五条誓文》作为施政纲领。

三、内容

1.政治方面:

废除旧体制,加强中央集权。

(1)措施

①废藩置县:

废除割据状态的藩国,设置都、道、府、县,把地方置于中央的直接管辖之下。

②“四民平等”:

取消等级身分制和武士阶级的特权。

③制定宪法:

1889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确立了日本近代天皇制政治体制。

(2)作用:

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实现了民族国家的统一,为进一步推行改革,富国强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经济方面:

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

(1)措施

①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承认土地私有。

②重点是由国家兴办军事工业和重工业,发展交通运输业和通讯业。

③派使节团出访欧美,学习经验,推进殖产兴业。

④通过创办国营“模范工厂”,大力发展民用工业;并通过出售国营工厂的方式扶植私人企业,推动民间企业的兴起。

⑤重视科技和人才,聘请专家,派遣留学生,设立东京大学等高等教育机构。

(2)作用:

为日本奠定了工业化的物质基础,从19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掀起了工业革命的热潮。

3.文教方面:

“文明开化”,发展近代教育。

(1)措施

①把教育视为推动近代化的关键,确立了“国民皆学”的方针。

②在政府“求知识于世界”的开放政策下,进步知识分子大量介绍西方情况和各种学说,掀起了传播启蒙思想的热潮。

③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使新思想新知识深入民众中。

④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各方面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2)作用:

教育改革打破了传统的身分等级制度,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新思想新知识深入到民众中。

4.政治制度方面:

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形式。

(1)背景

①政治体制的改革相对滞后,“藩阀”长期垄断国家政权。

②自由民权运动的冲击推动。

(2)内容

①天皇依据宪法总揽统治权。

②议会协赞天皇行使立法权,只有审议国家预算案的权力。

③内阁对天皇负责,成员由天皇任命。

④承认国民有言论、集会、结社等权利。

⑤天皇拥有军队的统率权,内阁无权过问。

(3)作用

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确立了日本近代天皇制政治体制,它采取了君主立宪制的形式,但实际上实行专制主义统治。

[思维点拨]

1.日本以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对封建国家进行改造,废除旧体制,确立新体制。

实质是生产关系的调整。

2.明治维新分两个阶段:

新政府建立之初是第一阶段,核心就是“破旧”;19世纪70~80年代是第二阶段,核心就是“立新”。

3.日本“废藩置县”,使封建割据问题被彻底打破,加强了中央集权。

4.明治维新的目的在于富国,其中关键在于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在当时经济落后、民智未开的日本,人们缺乏创办工业的勇气、信心、技术和资金,因此,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植,“殖产兴业”政策的主要精神在于充分利用政府的力量发展经济,是日本明治维新的核心内容。

[历史认识]

1.倡导“文明开化”,传播了近代西方思想文化,使日本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2.明治政府的文明开化革除了陋习,促进了社会进步,配合了政治、经济等领域的改革,有利于改革深入发展;推行西方的先进文化的同时,依然保留着本民族的传统,如和服、茶道等民族习俗。

[易错提醒]

1.日本1889年宪法与《德意志帝国宪法》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君主权力突出,封建主义、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2.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和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都实行君主立宪制。

英国国王的权力受到很大的限制,而日本天皇拥有绝对的权力。

四、影响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经过明治维新,日本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

1.积极性

(1)政治:

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统一民族国家;确立近代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开始民主化。

(2)经济:

日本近代资本主义工业体系开始确立,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军事:

建立了一支现代化军队,并不断得到加强。

(4)思想文化:

传统文化和习俗被打破,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到传播,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5)国际地位:

日本完全废除了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摆脱了沦为西方殖民地的民族危机,走上了独立富强的道路。

(6)世界影响:

成功启动近代化的典型,为其他落后国家提供重要的启迪和经验。

2.局限性

(1)经济:

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消极性不断显现,农民的贫困,影响国内市场扩大,制约工业发展。

(2)政治:

宪法颁布后,藩阀依然长期垄断政权,议会形同虚设,人民没有获得民主权利。

(3)文化:

愚民政策和天皇崇拜思想的根深蒂固。

(4)对外:

取得海外市场的目标和军国主义传统的结合推动了日本加入欧美国家瓜分和争夺殖民地的行列,给亚洲国家带来灾难,成为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之一。

[历史认识]

1.明治维新是近代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成为亚洲地区摆脱民族危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一个典型,对亚洲其他国家影响较大,其中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就开始效仿,开始了“走日本人道路”的探索。

2.日本的明治维新说明一个国家的政策措施应该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紧跟时代潮流,这样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但一个国家的发展不能以牺牲世界的和平为代价,应和平崛起。

[史论要旨]

1.幕府严格的等级制度,虽维护了其封建统治,但激化了社会矛盾,并严重阻碍了日本经济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2.“黑船事件”进一步暴露了日本的落后和幕府统治的腐朽,既加深了原有的社会矛盾,又激起了日本人民的爱国热情。

反对幕府统治和要求社会变革的斗争急剧高涨起来。

3.明治政府通过“废藩置县”的“破旧”措施和“殖产兴业”“富国强兵”“文明开化”等“立新”措施,逐步将日本发展成为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

[知识图示]

主题一 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

史料一 武士中不论大小,一般都是贫困……武士们衣饰讲究,酒食丰厚,居住华丽居所之后,手中的财产就愈来愈少,尤其是身心因而衰弱,忠诚也日益减退。

①……有些武士染上商人习气,不知仁义廉耻为何物……

——引自日本《世事见闻录》

史料二 横须贺,位于东京湾入口,日本近代史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2003年,这座依山傍水、清秀怡人的小城举行了一次盛大的纪念活动,被纪念的是一位美国将军……人们很难想象,150年前,正是这位将军用武力迫使日本打开了自己的国门,让②这个岛国走上了一段充斥着悲剧和奇迹、混杂着屈服和刚强的历史。

——《大国崛起》

①表明武士阶层的变化,中下级武士成为幕府统治的掘墓人。

②表明黑船事件是近代日本历史上一个转折点,促进日本社会发生剧烈变化。

(1)史料一中的变化对日本封建秩序有何影响?

提示 冲击了幕府统治和等级制度,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

(2)史料二中被纪念的美国将军是哪位?

史料中的“悲剧”和“屈服”指什么?

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日本人纪念这位美国将军的原因。

提示 将军:

培理。

“悲剧”和“屈服”:

指遭受侵略,被迫打开国门,签订《日美亲善条约》之后又与英、俄、荷、法签订类似的丧权辱国的条约。

原因:

这位美国将军在客观上把近代工业文明带到日本,促使日本跟上近代化步伐。

明治维新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1)改革的必要性

①内忧:

幕藩体制激化了社会矛盾;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闭关锁国政策使日本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②外患:

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入侵,民族危机加深。

(2)改革的可能性

①内部条件

政治前提:

中下级武士迫切希望改变社会现状并成为领导者;武装倒幕,建立了明治新政府。

经济条件: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因素产生和发展。

思想条件:

中下级武士中的有识之士萌生了强烈的民族意识,探寻救亡图存之路,国内要求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

②外部条件:

西方对中国的入侵和中国人民的反抗,客观上为日本提供了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

主题二 对明治维新的评价

史料一 日本资本主义从无到有迅速发展的史实表明,明治政府是沿着经济发展的同一方向起作用的权力。

较之于其他落后国家的政府,明治政府的“明智”不只在于它能够建立官办企业,还在于它建立官办企业的目的一开始就是明确的:

率先进行工业试验,积累经验,为民间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准备条件。

——①《官办企业的拍卖与日本早期资本主义经济特征》

史料二 1871年明治政府成立了文部省,统一管理全国的教育,开始逐步建立小学、中学和大学三级教育体制……教学内容增加了许多自然科学的知识……明治时期,确立了②“和魂洋才”的教育原则。

史料三 “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

③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求官制,归而行之。

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

强弱之原,其在此乎?

——摘自《世界近代史》

①史料的出处明确地表明政府在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和地位。

②指既要培养学生具有日本旧的忠君爱国思想,同时又要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

③指日本人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经济技术,并力行实践。

(1)根据史料一,指出日本明治政府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思路。

结合史实说明为实现这一思路,明治政府做了哪些努力?

提示 思路:

建立官办企业以积累经验,为民间资本主义的发展准备条件。

努力:

利用政府力量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创办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后采取低价转让等方法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发展。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和魂洋才”的教育原则的评价。

提示 “和魂洋才”的教育原则一方面要求学生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为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各种人才;另一方面又向学生灌输忠君思想,封建色彩浓厚。

(3)据史料三,分析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因素是什么。

提示 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全面地向西方学习。

不仅学习政治制度,而且学习经济、文化等。

对明治维新的评价

积极性

局限性

经济

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实现了由落后农业国向先进工业国的转变

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消极性不断显现,农民的贫困影响国内市场扩大,制约工业发展

政治

实现了由早期中央集权向后期君主立宪政体的过渡,成为亚洲第一个君主立宪国家

宪法颁布后,藩阀依然长期垄断政权,议会形同虚设,人民没有民主权利

文化

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到传播,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藩阀推行的愚民政策和天皇崇拜思想根深蒂固

国际

摆脱民族危机,跻身强国行列;为亚洲国家提供启迪和经验

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推动日本加入对外侵略的行列,给亚洲国家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总评

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是日本走上近代化(资本主义)道路的标志

保留了较多的封建残余势力和军国主义势力

性质

明治政府推行的旨在巩固统治、维护独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

  

1.有人说,明治维新是自身条件未成熟,在外部因素催化下发生的资产阶级改革。

其中“外部因素”指(  )

A.中下级武士破产B.西南大名强大

C.民族危机加剧D.倒幕派的形成

答案 C

解析 注意题干问的是“外部因素”,而A、B、D三项都是内部因素。

2.造成下图1888~1894年日本工厂数与蒸汽机数量变化的主因是(  )

A.甲午战争的取胜B.“废藩置县”的推行

C.“殖产兴业”政策D.军事工业的刺激

答案 C

解析 工厂及蒸汽机数量大幅增加表明在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经济发展快速,“殖产兴业”政策与此关系最密切,故选C。

3.与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相比,日本明治维新还涉及到(  )

A.引进西方技术,发展民族工业

B.改革行政制度,强化中央集权

C.颁布制定宪法,确立立宪政体

D.传播西方文化,革新教育内容

答案 C

解析 埃及阿里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都从西方引进先进技术,故A项错误;两国改革内容中都注意强化中央集权,故B项错误;阿里改革本质上仍然是封建专制,而日本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故C项正确;传播西方文化,发展教育,这是两者相同之处,故D项错误。

4.(2016·淄博高二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日本)维新以来,崇尚西学,仿效西法,一变其积习,而焕然一新,甚至于改正朔,易服色,几与欧洲诸国无异。

盖其意以为非此不足与之抗衡也,然日本自此财用益绌,帑藏益虚,国债积至巨万,外强中槁,难持久远。

……其实所学西法,亦徒袭皮毛,未得其精,而已嚣然自足矣。

——王韬(1828~1897)《弢园文录外编》

(1)根据所学知识,列举日本维新“仿效西法”的主要事实。

(2)材料认为日本“所学西法,亦徒袭皮毛,未得其精”。

你是否赞同,依据史实说明理由。

答案 

(1)事实:

政治上:

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

经济上:

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思想上:

宣传西学,文明开化。

社会生活上:

衣食住行全面欧化。

军事上:

建立一支现代化的军队。

(任答4点即可)

(2)不同意。

明治维新全面深刻学习西方的近代文明,使日本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

经济上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促进了工业化;政治上确立民主制度,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思想上传播西方近代文化,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或者:

同意。

政治上天皇掌握重权,议会形同虚设,人民的民主权利有限;思想上推行愚民政策,灌输天皇崇拜思想;军事上倡导武士道精神,极富侵略意识。

解析 第

(1)问结合日本明治维新在政治、经济、思想、社会生活和军事上的内容来答。

(2)问为开放性题目。

不同意从积极的方面来评价明治维新。

同意从明治维新的弊端来评价。

[基础达标]

1.(2016·淄博高二检测)幕府时代,日本统治者曾告诫农民:

“随便将萝卜叶、豇豆叶、大豆叶等扔掉,就太浪费了。

这些东西掺上些杂粮煮着吃,味道是很鲜美的。

”这表明(  )

A.日本统治者提倡节俭

B.日本统治者关心民众的生活

C.日本农民的生活困窘

D.日本农民被剥夺了政治权利

答案 C

解析 在幕府时代的日本,农民要终年为领主耕作,把收获物的大部分交给领主,很多农民挣扎在死亡线上,生活十分困窘。

题干中日本统治者要求农民把作物的叶子当成食物,就是这一现象的反映。

2.(2016·南阳高二检测)“名茶上喜选,只消喝四碗,惊醒太平梦,彻夜不能眠。

”这是《日本皇宫100年内幕》中的一段描述。

你认为“惊醒太平梦”的事件是指(  )

A.天皇大权旁落B.大盐平八郎起义

C.黑船事件D.各地农民起义

答案 C

解析 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培理率领舰队来到日本,打开了日本国门。

之后,日本陷入半殖民地的危机之中。

由此可知,C项符合题意。

3.(2016·滨州高二检测)“三千年来独立不受羁绊之大日本,一旦受人羁缚,凡有血性之人岂能忍视之乎?

”吉田松阴这段话表明(  )

A.幕府统治阻碍了社会进步

B.天皇专制阻碍了日本发展

C.美国叩关唤醒了民族意识

D.藩国林立束缚了日本发展

答案 C

解析 由材料中的关键词“受人羁缚”“岂能忍视”等,可知美国的叩关唤醒了日本的民族意识。

4.西乡隆盛记录道:

幕府在京摄之间,人心丧尽……伏见一带,虽有兵火烧过,但每有萨(摩)长(州)兵队经过,“男女老少则出于路旁,合手礼拜,连声道谢。

战场上也有送粮食,烧开水,酌酒犒劳战兵者”。

材料说明(  )

A.战争导致人民流离失所

B.幕府军队在伏见一带遭到惨败

C.倒幕军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D.倒幕军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

答案 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萨(摩)长(州)兵队”是指倒幕军,“合手礼拜,连声道谢”“送粮食,烧开水,酌酒犒劳战兵者”说明倒幕军得到了人民的支持,故选D项。

5.(2016·安庆高二检测)今天日本人的姓氏中,大部分是明治时期新起的,其中和地理有关的田中、山下、河上等姓很多,盐田、鸟饲、猪狩等姓则源于生产劳动。

这些姓氏的出现,主要与明治维新的哪条措施有关(  )

A.“废藩置县”B.废除封建身分制度

C.“殖产兴业”D.“文明开化”

答案 B

解析 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明治维新之前很多日本人是没有姓氏的。

而明治维新中的废除封建身分制度才使很多日本人有了姓氏。

所以这些姓氏的出现主要与明治维新的废除封建身分制度有关。

6.(2016·武汉高二检测)英国学者威尔斯在研究日本发展的历史时这样说:

“……1866年,它还是一个中世纪的民族……1899年,它已经是一个完全西方化了的民族。

”促使日本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即完成了历史的重大跨越的根本原因是(  )

A.门户开放,受西方国家的影响

B.推翻幕府统治,扫除封建障碍

C.明治维新,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D.发动战争,开拓海外殖民地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1866年”“1899年”“完全西方化”可判断其根本原因是向西方学习,而明治维新则是进行西化改革的最重要的环节。

[能力提升]

7.(2016·江苏四市高二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日本学者家永三郎指出:

“扶植近代产业和近代军备是‘富国强兵’的手段,而接受近代科学又是扶植近代产业和近代军备的手段,这就自发地倾向于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的研究,而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研究难免就放任自流。

……认识到为了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就不可避免地要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那么,在培植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所必须的限度内也得学习法律学、经济学等。

尽管如此,不符合能够为天皇制国家政治、军事发展服务这一条件的学科仍然难免遭到排斥。

材料二 日本以善于引进外来先进文化而著称,但诸多的外来文化并没有和传统文化融合,而是以独立的面貌并存于日本社会。

……对待外来先进文化要么是极端地崇拜,要么是极端地排斥,顽固排斥西方精神文明,导致日本现代化初期对旧事物的批判和否定不彻底。

……这种极端态度已经融入日本的民族性,使得日本人成为世界上最为奇特的“矛盾”民族。

——《“和魂洋身”的日本现代化》

(1)据上述材料,归纳日本学习先进文化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日本“对待外来先进文化要么是极端地崇拜,要么是极端地排斥”的具体表现及影响。

答案 

(1)特点:

以巩固天皇政权为目的;以“实用”为原则来引进西方文化;善于引进而不能很好地同传统文化融合;采用极端态度。

(答到其中3点即可)

(2)表现:

极端崇拜:

殖产兴业(或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文明开化(或提倡西方文明,发展近代教育);建立近代军队。

极端排斥:

保留封建残余(天皇制、武士道精神等)。

影响:

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成为亚洲强国,推动日本现代化发展;封建残余影响其现代化发展进程;军国主义思想使其走上向外扩张道路,给亚洲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解析 第

(1)问,据材料“尽管如此,不符合能够为天皇制国家政治、军事发展服务这一条件的学科仍然难免遭到排斥”可知以巩固天皇政权为目的;据“但诸多的外来文化并没有和传统文化融合,而是以独立的面貌并存于日本社会”可知善于引进而不能很好地同传统文化融合;再据材料二“对待外来先进文化要么是极端地崇拜,要么是极端地排斥,顽固排斥西方精神文明,导致日本现代化初期对旧事物的批判和否定不彻底。

……这种极端态度已经融入日本的民族性,使得日本人成为世界上最为奇特的‘矛盾’民族”可知是采用极端态度。

(2)问,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日本的明治维新使得日本通过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制度,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挽救了民族的危机。

影响可以从日本保留了天皇制度和武士道精神,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法西斯道路,给亚洲和世界民众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等方面概括回答。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代匠籍制度下的工匠必须定期到官府作坊服役,在政治上社会地位低下。

明代民户为三等,“曰民、曰军、曰匠”,匠户最为卑贱。

其中“匠”世代不能转业脱籍,不得做官。

明成化二十一年(公元一四八五年),发布了班匠以银代役的法令,根据法令,凡愿出银者可以出银代役,不愿者仍旧当班,这是双轨并行的办法。

清王朝建立后,于顺治二年就下令废除匠籍。

班匠制度废除后,官营手工业缺乏必要的技术工匠和一般工匠,致使官营手工业逐渐趋于衰落。

——转引自《中国古代经济简史》

材料二 1591年,丰臣秀吉颁布《身份统制令》,严禁士、农、工、商横向流动,农民不得弃农从商,武士不可获取町人与农民身份。

明治政府成立不久就着手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取而代之的是皇族、华族、士族和平民四种身份,并宣布四民平等,取消武士特权。

——转引自《日本的政治进程:

从明治维新到“55年体制”》

请回答:

(1)依据材料指出中国和日本古代身份制度的共同特点。

(2)分析中国废除班匠制度和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身份制度改革的影响。

答案 

(1)特点:

区分尊卑贵贱,工商业者地位低下,手工业者世代不能转业脱籍。

(2)中国:

提高了工匠的社会地位;减轻了工匠的负担;促进了商品经济和民间手工业的发展,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致使官营手工业逐渐趋于衰落。

(答出三点即可)

日本:

使低等级的居民在法律上获得了平等地位,社会地位有所提高;有利于不同身份的人自由流动,并可以通过奋斗改变自己的命运;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 

(1)提取材料一“社会地位低下”“世代不能转业脱籍”“民户为三等”和材料二“严禁士、农、工、商横向流动”“农民不得弃农从商”信息,来概括中国和日本古代身份制度的共同特点即可。

(2)中国废除班匠制度的影响,可以根据材料一“官营手工业逐渐趋于衰落”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工匠的社会地位、手工业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等方面来分析;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身份制度改革的影响,可以根据材料二“宣布四民平等,取消武士特权”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居民社会地位提高、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等方面来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